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样本

合集下载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设计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设计

辽宁科技学院(2011级)本科课程设计题目: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设计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环境BG112 姓名:韩国然学号:6411111207指导教师:李晓惠说明书23 页,图纸2 张辽宁科技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I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设计摘要本设计中,主要采用A2/O工艺来处理城镇废水。

处理构筑物主要有粗格栅,细格栅,旋流沉砂池,初沉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等。

该系统可在构筑物中对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高效的去除。

该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且工艺可靠,出水水质好。

设计污水处理厂处理所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规模为日平均污水流量Q=10000m3/d;最大流量Q max=14000m3/d,有效去除水中BOD、SS以及氮、磷元素,处理出水要求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

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为:由排水管网收集来的污水进入集水井,先经过粗格栅,经泵提升后经过细格栅进入旋流沉砂池,进入初沉池,再进入A2/O反应池,进入平流式二次沉淀池,再进入巴氏计量槽,最后出水;污泥的流程为:从沉淀池排出的部分污泥回流到A2/O反应池,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的污泥经污泥提升泵进入脱水间,最后处理外运。

本设计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图、污水处理厂高程图各一份。

关键词:城市污水,A2/O ,脱氮除磷,污泥浓缩目录1前言 (1)1.1 课程设计目的 (1)1.2 设计依据与原则 (1)1.2.1设计原始资料 (1)1.2.2设计原则 (2)1.2.3工艺流程 (2)2 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 (3)2.1泵前中格栅设计计算 (3)2.1.1格栅的设计要求 (3)2.1.2格栅尺寸计算 (4)2.2 污水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5)2.2.1提升泵房设计说明 (5)2.2.2泵房设计计算 (6)2.3 泵后细格栅设计计算 (6)2.3.1细格栅设计说明 (6)2.3.2设计参数确定 (7)2.3.3设计计算 (7)2.4 沉砂池设计计算 (8)2.4.1 沉砂池的选型 (8)2.4.2 设计资料 (9)2.4.3 池体设计计算 (9)2.5初沉池 (11)2.6 A/A/O工艺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2)2.6.1曝气池的计算与各部位尺寸的确定 (12)2.6.2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17)2.7二沉池 (18)2.8计量槽设计计算 (19)2.8.1.主要部分尺寸设计 (19)2.8.2.计量槽总长度 (19)2.9机械脱水间设计计算 (20)3高程计算 (21)参考文献 (23)1前言厌氧-缺氧-好氧(Anaerobic-Anoxic-aerobic,即A2/O工艺),A2/O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硝化及反硝化工艺和生物除磷工艺的综合。

某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某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地位不断提升,这使得我国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不断上升。

现在我国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带来大量的污水排放,水污染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做好污水的处理和再生利用,有利于保护水环境,保护水源,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为某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主要任务是完成个该地区污水的处理设计,主要按近期规模设计,并考虑远期的发展。

其中初步设计要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图一张及污水处理厂污水与污泥高程图一张;单项处理构筑物施工图设计中,主要是完成平面图和剖面图及部分大样图。

该设计采用A2/O工艺。

A2/O工艺的生物处理部分由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组成。

厌氧池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

缺氧池的主要功能是脱氮。

好氧池是多功能的,能够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

关键词:设计流量、A2/O工艺、处理构筑物、平面布置、高程计算目录1.前言------------------------------------------------------------------------------------52.设计任务与资料---------------------------------------------------------------------53.设计要求-------------------------------------------------------------------------------54.污水处理工艺的选取-----------------------------------------------------------------64.1 原水水质和水量分析----------------------------------------------------------64.1.1水质分析-------------------------------------------------------------------74.1.2 水量分析----------------------------------------------------------------8 4.2 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84.2.1工艺流程的比较----------------------------------------------------------84.2.2 AAO法--------------------------------------------------------------------105.主体构筑物及设备设计--------------------------------------------------------------105.1 中格栅----------------------------------------------------------------------------115.2污水提升泵房---------------------------------------------------------------------145.2.1设计依据-------------------------------------------------------------------155.2.2 水泵机组的选择---------------------------------------------------------155.2.3水泵选型------------------------------------------------------------------155.2.4集水池---------------------------------------------------------------------165.3 细格栅-----------------------------------------------------------------------------175.4 沉砂池-----------------------------------------------------------------------------205.4.1沉砂池工程设计原理----------------------------------------------------205.4.2 沉砂池设计参数---------------------------------------------------------215.4.3沉砂池设计---------------------------------------------------------------215.5 辐流式初沉池--------------------------------------------------------------------245.5.1初沉池选择----------------------------------------------------------------245.5.2 初沉池计算---------------------------------------------------------------245.6 配水井-----------------------------------------------------------------------------275.6.1配水井选择----------------------------------------------------------------275.6.2 配水井计算---------------------------------------------------------------275.7 AAO池设计----------------------------------------------------------------------285.7.1设计要点-------------------------------------------------------------------285.7.2 设计说明------------------------------------------------------------------295.7.3 设计计算------------------------------------------------------------------295.7.4 生物池设备选择---------------------------------------------------------365.8 二沉池-----------------------------------------------------------------------------385.8.1设计要求-------------------------------------------------------------------385.8.2 二沉池设计参数---------------------------------------------------------395.8.3 池体设计计算------------------------------------------------------------395.8.4 生物池设备选择---------------------------------------------------------365.9接触消毒池----------------------------------------------------------------------435.10 污泥浓缩池---------------------------------------------------------------------445.10.1设计要求------------------------------------------------------------------455.10.2设计参数------------------------------------------------------------------455.10.3设计计算------------------------------------------------------------------455.11 贮泥池---------------------------------------------------------------------------485.12 污泥泵房-----------------------------------------------------------------------485.13 污泥脱水间---------------------------------------------------------------------506.构建筑物和设备一览表---------------------------------------------------------------507.平面布置---------------------------------------------------------------------------------527.1 平面布置一般原则--------------------------------------------------------------527.2总平面布置-----------------------------------------------------------------------538.高程布置--------------------------------------------------------------------------------538.1 高程布置方法--------------------------------------------------------------------538.2 高程布置注意事项--------------------------------------------------------------548.3 高程计算--------------------------------------------------------------------------549.结束语------------------------------------------------------------------------------------58 参考文献----------------------------------------------------------------------------------59 致谢辞-------------------------------------------------------------------------------------59 附录----------------------------------------------------------------------------------------601 前言该污水厂的污水处理流程为:从粗格栅到泵房,从细格栅到沉砂池,再通过初沉池后进入反应池,进入辐流式二次沉淀池,最后出水;污泥的流程为:从反应池排出的剩余污泥进入集泥配水井,再由污水泵送入浓缩池,最后进入脱水机房脱水,最后外运处置。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汇总BL水循环:说明:BL水循环处理工艺在常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和生物脱氮工艺(A/O)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的设计依据是常规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脱氮工艺(A/O的污泥负荷0.06—0.15kgBOD5/kgMLSS·d),污泥龄8—15d,通过古风曝气系统供氧,在曝气池内安装了可调双面导流器,将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改造成了适应BL水循环处理工艺的BL导流器。

此工艺有强大的生物脱氮功能。

STCC深度净化:该工艺采用本地天然材料和废弃材料,研发出具有自净功能的不饱和炭,脱氮材料和除磷材料等多种介质的填料,组成混合填料床,通过特殊的曝气系统在调料床中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交替的环境,从而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

接触氧化法: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于一体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该法的主要设备是生物接触氧化滤池,在不透气的曝气池中装有焦炭、砾石、塑料蜂窝等填料,填料被水浸没,用鼓风机在填料底部曝气,这种方式成为鼓风曝气,空气能自下而上,夹带待处理的废水,自由通过滤料部分达到池顶,空气逸走后,废水则从滤料间格自上而下返回到池底,活性污泥附着在滤料表面,不随水流走,因生物膜直接受到自下而上的气流的强烈搅动,不断更新,从而起到了净化效果,接触氧化法具有处理时间短、体积小、净化效果好、出水水质好而稳定、污泥不需回流也不膨胀、耗电小等优点。

IBR工艺:IBR技术节能分析:1、激波传质曝气器增大活性污泥颗粒比表面积,增加生物活性,提高污水处理效率2、无需设置污泥及混合液双回流系统及二沉池3、灵活可调的运行模式,最大限度降低能耗4、设备简单可靠,中间环节少,运行能耗低技术特点:1、污水中有机物的脱氮除磷在同一反应池内完成2、不需厌氧池、二沉池等设施;滗水器、空气堰等设备3、实现连续不间断进出水,灵活自动的运行模式4、能耗低、投资省、占地小、产泥少、运行稳定改良氧化沟:改良型氧化沟在工艺上,是根据废水水质的不同组合成不同比例的厌氧-好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的生物处理工艺,这种工艺不断有良好的生物脱氮除磷效果,而且在厌氧缺氧条件下能把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裂解成易于好氧生物降解的低分子量有机物。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CASS工艺模板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CASS工艺模板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CASS工艺模板摘要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污染日趋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对某小型城市生活污水中的COD、BOD、SS进行处理设计。

当前,其处理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物化处理、化学处理、生化处理以及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等,各种处理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及不足,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常见的几种生化处理工艺,比较她们各自的优缺点,并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最终选择CASS工艺来处理该城市生活污水,并对其工艺和主要设备进行了设计。

处理后,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B标准。

关键词:城市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工艺CASS曝气沉砂池BOD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半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sewage pollution is worsening, the constraints of sustainabl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a small urban sewage of COD, BOD, SS processing design.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treatment methods, the main physico-chemical treatment, chemical treatment, biological treatment, as well as a combination of treatment of a variety of methods, various approaches have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several common biochemical processing process to compare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roject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process・ Final choice of the CASS process to handle the sewage of the city, and its process and equipment design. Treatment to achieve a B standard of the national wastewater discharge.Keywords: Urban sewage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CASSAerated Grit BOD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SBR法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工艺设计

SBR法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工艺设计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城市污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对城市污水进行妥善收集、处理和排放是减轻或防止水体污染是十分重要一项对策,污水处理厂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加大了一些工程建设的投入,全国各地陆续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厂,对于保护大中型城市的环境,治理水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小城镇的发展十分迅速,大量的中小城镇将迅速兴起,中小城镇的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一半左右,而全国19200多个建制镇绝大多数都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从长远的环境发展角度来看,中小城市在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水污染治理方面[1]。

因此,探索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城市(镇)污水处理工艺,掌握一批在中小城市(镇)具有代表性的污染源治理和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就势在必行[2]。

为了选取适合中小城市是污水处理的需要,本设计通过对不同工艺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比较,最终设计选用SBR 工艺,设计目标是出水水质达到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19-2002)一级B 类排放标准。

1污水状况及设计规模、目标1.1污水水质本次设计进水水质:pH=6-9;BOD 5=150mg/L;COD=300mg/L;SS =200mg/L;NH 3-N=30mg/L;TP=10mg/L。

1.2设计规模污水的平均处理量为Q 平=25000m 3/d;日变化系数取K 日为1.2,时变化系数取K 时为1.2,总变化系数取K 总为1.44。

1.3污水治理目标污水厂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的B 类标准。

即:pH=6-9;BOD 5≤20mg/L;COD≤60mg/L;SS≤20mg/L;NH 3-N≤8mg/L;TP≤1mg/L2处理工艺的选择根据设计的排水水质标准,且BOD 5/COD≥0.3具有易生化性,此污水可进行生化处理。

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样本

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样本

毕业设计10000m3/d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学生姓名系部:专业:指导教师:二○一五年六月毕业设计任务书论文题目: 10000m3/d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系部: 环境与安全工程系专业: 环境工程学号:学生: 指导教师( 含职称) :1.课题意义及目标本毕业设计根据基本工艺技术指标, 经过工艺计算, 设计10000m3/d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培养学生对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能力,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环境工程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对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地回顾和总结, 为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环境工程方面的工作打好基础。

2.主要内容毕业设计的主要设计内容如下:( 1) 选择合适的综合污水处理工艺, 经过对主要设备的设计和选型, 对拟处理的污水进行经济有效地处理至达标。

( 2) 初步思考设计的思路, 对设计中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3) 根据工艺流程, 画出方案的设计图;( 4) 计算确定各种建构筑物的主要尺寸及工艺参数, 进行工程概预算, 得出工程建设成本以及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成本;( 5) 编写设计, 绘制相关图纸。

3.主要参考文献[1]玉川等.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张自杰主编.废水处理理论与设计.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金兆丰, 余志荣主编.污水处理组合工艺及工程实例.北京: 化学工艺出版社,[4]组织编写( 第二版) .水处理工程典型设计实例.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4.进度安排10000m3/d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摘要: 这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10000m3/d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采用倒置A2O工艺。

设计主要任务是依据该市污水的性质、规模的要求来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初步设计。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要求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图一张及污水处理厂污水与污泥高程图一张; 单项处理构筑物设计中, 主要是完成主体处理构筑物的选型以及平面图的绘制。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一、总论 (4)1、设计题目 (4)2、设计资料 (4)1.2.1城市概述 (4)1.2.2自然条件 (4)1.2.3规划资料 (4)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5)1、方案确定的原则 (5)2、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5)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5)4、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6)2.4.1进出污水水质 (6)三、处理构筑物设计 (7)1、格栅 (7)3.1.1栅条间隙数n: (7)3.1.2有效栅宽: (7)3.1.3过栅水头损失: (8)3.1.4栅后槽的总高度: (8)3.1.5格栅的总长度: (8)3.1.6每日栅渣量: (9)2、污水提升泵房 (9)3.2.1设计计算 (9)3、沉砂池 (10)3.3.1平流式沉沙池的设计参数 (10)3.3.2平流式沉砂池设计 (10)4、氧化沟 (12)3.4.1氧化沟类型选择 (12)3.4.2设计参数 (13)3.4.3设计流量 (13)3.4.4去除 (13)3.4.5脱氮 (15)3.4.6除磷 (15)3.4.7氧化沟总容积及停留时间 (16)3.4.8需氧量 (16)3.4.9氧化沟尺寸 (17)3.4.10进水管和出水管 (18)3.4.11出水堰及出水竖井 (18)5、浓缩池 (19)3.5.1设计参数 (19)3.5.2中心管面积 (19)3.5.3沉淀部分的有效面积 (20)3.5.4浓缩池有效水深 (20)3.5.6校核集水槽出水堰的负荷 (20)3.5.7浓缩部分所需的容积 (20)3.5.8圆截锥部分的容积 (21)3.5.9浓缩池总高度 (21)四、参考文献 (22)一、总论1、设计题目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2、设计资料1.2.1城市概述城市概况——江南某城镇位于长江冲击平原,占地约 6.3 km2,呈椭圆形状,最宽处为 2.4 km ,最长处为 2.9 km 。

1.2.2自然条件自然特征——该镇地形由南向北略有坡度,平均坡度为 0.5 ‰,地面平整,海拔高度为黄海绝对标高3.9~5 .0 m,地坪平均绝对标高为4.80 m。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参考模板)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参考模板)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城市日处理水量130000 m3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二、设计资料1.废水资料(1)污水水量与水质污水处理水量:130000 m3/d;污水水质:COD Cr=560mg/L、BOD5=280mg/L、SS=300mg/L。

(2)处理要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COD Cr≤70mg/L、BOD5≤20mg/L、SS≤30mg/L;2.气象与水文资料风向: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气温:年平均气温15℃,冬季最低气温-10℃,夏季最高气温38℃,最大冻土深度600mm。

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728mm;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210mm;地下水位,地面下9~10m。

三、设计内容①对工艺构筑物选型作说明;②主要处理设施的工艺汁算⑦污水处理厂平面和高程布置。

四、设计要求1. 方案选择应论据充分、具有说服力。

2. 计算时所选用公式要有依据、来源,参数选择应合理,计算应有足够的准确性。

3. 图纸应能正确表达设计意图。

4. 计算说明书应层次清楚、语言简练、书写工整、说明问题。

五、设计成果1. 设计计算说明书1 份。

2. 完成图纸2 张① 厂区平面布置图1 张(A1);② 处理系统高程布置图1 张(A1)六、主要参考资料[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三、五、六、九、十一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给水排水设计标准图集》S1、S2、S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泵站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6]《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材等。

[7]高廷耀等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8]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9]孙慧修主编.排水工程(上册) (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张自杰等主编.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1]张自杰主编.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2]于尔捷,张杰主编.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3]孙连溪等主编.实用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4]高俊发,王社平主编.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5]建筑制图标准汇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6]严煦世主编.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7]曾科,卜秋平,陆少鸣主编. 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汇总
BL水循环:
说明: BL水循环处理工艺在常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和生物脱氮工艺( A/O)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的设计依据是常规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脱氮工艺( A/O的污泥负荷0.06—0.15kgBOD5/kgMLSS·d) , 污泥龄8—15d, 经过古风曝气系统供氧, 在曝气池内安装了可调双面导流器, 将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改造成了适应BL水循环处理工艺的BL导流器。

此工艺有强大的生物脱氮功能。

STCC深度净化:
该工艺采用本地天然材料和废弃材料, 研发出具有自净功能的不饱和炭,
脱氮材料和除磷材料等多种介质的填料, 组成混合填料床, 经过特殊的曝气系统在调料床中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交替的环境, 从而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

接触氧化法:
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于一体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 该法的主要设备是生物接触氧化滤池, 在不透气的曝气池中装有焦炭、砾石、塑料蜂窝等填料, 填料被水浸没, 用鼓风机在填料底部曝气, 这种方式成为鼓风曝气, 空气能自下而上, 夹带待处理的废水, 自由经过滤料部分达到池顶, 空气逸走后, 废水则从滤料间格自上而下返回到池底, 活性污泥附着在滤料表面, 不随水流走, 因生物膜直接受到自下而上的气流的强烈搅动, 不断更新, 从而起到了净化效果, 接触氧化法具有处理时间短、体积小、净化效果好、出水水质好而稳定、污泥不需回流也不膨胀、耗电小等优点。

IBR工艺:
IBR技术节能分析:
1、激波传质曝气器增大活性污泥颗粒比表面积, 增加生物活性, 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2、无需设置污泥及混合液双回流系统及二沉池
3、灵活可调的运行模式, 最大限度降低能耗
4、设备简单可靠, 中间环节少, 运行能耗低
技术特点:
1、污水中有机物的脱氮除磷在同一反应池内完成
2、不需厌氧池、二沉池等设施; 滗水器、空气堰等设备
3、实现连续不间断进出水, 灵活自动的运行模式
4、能耗低、投资省、占地小、产泥少、运行稳定
改良氧化沟:
改良型氧化沟在工艺上, 是根据废水水质的不同组合成不同比例的厌氧-好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的生物处理工艺, 这种工艺不断有良好的生物脱氮除磷效果, 而且在厌氧缺氧条件下能把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裂解成易于好氧生物降解的低分子量有机物。

硅藻精土:
硅藻精土作为水处理剂, 在改良的水力循环澄清池中实现硅藻精土水处理药剂与污水的混合、反应和絮体分离三种过程, 它利用接触絮凝原理在池中让已经生成的絮凝体悬浮起来形成悬浮污泥滤层, 当投加硅藻精土的污水经过悬浮泥滤层时, 水中新生成的微絮粒被迅速吸附在悬浮泥滤层上, 并形成硅藻土过滤层, 从而达到良好的去处效率。

强化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一种由人工建设和监管控制的, 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 它应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现应用最多的潜流湿地, 垂直流湿地也应用得比较多。

人工湿地氧化塘:
人工湿地氧化塘即人工湿地+氧化塘的模式, 该工艺不但利用了人工湿地中土壤、植物、微生物对污水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的多重处理, 还结合了氧化塘的自然净化过程, 对COD、 NH3-N、 SS、 TN、 TP、等都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