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及其常见疾病

骨关节及其常见疾病
骨关节及其常见疾病

骨关节及其常见疾病

一、骨关节定义:

骨关节由相邻的骨之间借结缔组织构成的囊相连。相对的骨面之间有腔隙,腔内含有少量滑液。它的活动幅度较大,每个关节都有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某些关节还有韧带、关节盘和半月板等辅助结构。

二、骨关节发病原因及易发病人群:

2.1:发病原因:

(1)年龄大(60岁以上、骨质退化)、(2)肥胖、(3)气候、(4)环境、(5)遗传、(6)重复劳动、(7)关节负重过大等。

2.2:发病人群:

(1)60岁以上老年人、中老年人、(2)、更年期妇女、(3)久坐族、(4)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4)有遗传史的人群、(6)肥胖的人、(7)

长期居住在潮湿、寒冷环境中的人。

三、骨关节常见疾病——骨折

3.1:骨折(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3.2: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

(1)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

(2)间接暴力(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

(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称疲劳骨折)。

3.3:骨折的临床表现:

(1)休克(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

(2)发热(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

(3

3.4:骨折的治疗:

四、骨关节常见疾病——骨关节炎

4.1:骨关节炎(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

4.2:骨关节炎病因:

(1):原发性骨关节炎: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龄、女性、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2)继发性骨关节炎:

4.3:骨关节炎临床表现:

(1)关节疼痛,常发生于晨间,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但如活动过多,疼痛又可加重。

(2)关节僵硬(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

(3)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4.4:骨关节炎常用药物及副作用:

(1)

上瘾、依赖、危害身体。

(2)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奇诺力、优妥、诺德

胃肠道副作用: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

(3)肾上腺皮质激素糖尿病、肌萎缩和骨质疏松、诱发眼病和精神症状。

(4)

(5)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减少关节的负重和过度的大幅度活动,以延缓病变的进程。

五、骨关节常见疾病——类风湿关节炎

5.1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A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5.2:类风湿关节炎病因:

(1)RA 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

5.3: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

(1)晨僵(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不灵活的主观感觉。)

(2)关节受累

(3)关节外表现:

(4)缓解性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

(5)成人Still病((AOSD)以高热、关节炎、皮疹等的急性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的一种少见的RA类型。)

(6)老年发病的RA(以手足水肿、腕管和跗管综合征及多肌痛为突出表现、患者常因心血管、感染及肾功能受损等合并症而死亡。)

5.4: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1)患者教育(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和耐心,能够与医生配合治疗。)

(2)一般治疗(休息及关节制动、理疗、外用药等。)

(3)药物

(4)免疫净化。

(5)功能锻炼。

(6)外科治疗。

骨关节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骨性关节炎 (一)、种类 骨性关节炎,包括骨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这些名称反映了骨性关节炎的特点,反映了人们对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二)、特点 中年以后,慢性的变形性关节疾病多累及手的小关节及一些负重的大关节,例如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 (三)、病理特点 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进而发展为关节软骨下骨的骨质硬化,关节边缘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周围关节囊骨赘增生,为最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 (四)、发病机制 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刚开始认为骨性关节炎是炎症反应的过程,之后又发现它与力学负荷的受力不均衡有明显的关系。因此现在一致认为它是力学和生物学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软骨下骨质降解合成失调,最终导致骨性关节炎。 (五)、临床特点 1 、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是骨性关节炎最主要的临床特点。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主要特点是负重痛。活动后的疼痛休息后可缓解。例如撕裂疼痛与皮肤的切割痛不一样,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另外一个主要表现是镇痛,疼痛部位不明确,活动后明显加重。 关节炎疼痛由多种因素引起。以膝关节疼痛为代表分析,滑膜的炎症、肌肉的痉挛、韧带的牵张、骨赘增生对韧带的牵张、软骨下骨骨折均会引发膝关节疼痛。若关节炎的晚期出现静息痛,表明骨内压力增高,也是引起疼痛的原因。 2 、僵硬 僵硬是骨性关节炎很明显的特点,表现为晨起僵硬,简称晨僵。晨僵的时间通常为15到30分钟,很少超过1小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区别,晨僵轻微活动后可出现改善。另外,休息、静止一段时间后,也会出现关节的僵硬。 3 、关节变形和关节肿大 骨性关节炎的关节肿大,常见的是手,例如手的指尖关节出现关节肿大或关节膨大,出现小结节。再如长期的负荷的改变,导致一些负重关节的改变,例如膝关节出现内翻畸形或外翻畸形,经常看到的X形腿或O形腿,就代表了关节的变形。 4 、活动受限 活动受限的原因很多。以膝关节为例,例如半月板、软骨碎片的脱落会导致关节内的机械绞索;骨质增生形成阻挡、韧带牵张、肌肉痉挛,这些都会引起膝关节活动受限。 (六)、分类 1 、原发性

骨关节及其常见疾病

骨关节及其常见疾病 一、骨关节定义: 骨关节由相邻的骨之间借结缔组织构成的囊相连。相对的骨面之间有腔隙,腔内含有少量滑液。它的活动幅度较大,每个关节都有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某些关节还有韧带、关节盘和半月板等辅助结构。 二、骨关节发病原因及易发病人群: 2.1:发病原因: (1)年龄大(60岁以上、骨质退化)、(2)肥胖、(3)气候、(4)环境、(5)遗传、(6)重复劳动、(7)关节负重过大等。 2.2:发病人群: (1)60岁以上老年人、中老年人、(2)、更年期妇女、(3)久坐族、(4)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4)有遗传史的人群、(6)肥胖的人、(7) 长期居住在潮湿、寒冷环境中的人。 三、骨关节常见疾病——骨折 3.1:骨折(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3.2: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 (1)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 (2)间接暴力(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 (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称疲劳骨折)。 3.3:骨折的临床表现: (1)休克(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

等而引起休克。) (2)发热(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 (3 3.4:骨折的治疗: 四、骨关节常见疾病——骨关节炎 4.1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 4.2:骨关节炎病因: (1):原发性骨关节炎: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龄、女性、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辅助 常见骨关节疾病

第十七章常见骨关节疾病 [ 预计分值:2~3分 ] 一、类风湿关节炎 二、骨性关节炎 第一节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常用药物---

用药注意事项 1.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 >>首选甲氨蝶呤 >>多采用每周1次给药 >>常用剂量为7.5~25mg/w >>有肝损害,严重者可出现骨髓抑制 2.生物制剂 >>白细胞介素-6拮抗剂(IL-6)每4周用药1次; >>阿那白滞素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用于治疗RA的IL-1拮抗剂 3.植物药制剂 >>雷公藤可导致性腺抑制 下列药物中,不属于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的是 A.甲氨蝶呤 B.依那西普 C.硫唑嘌呤 D.金诺芬 E.来氟米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常用的DMARDs: (1)甲氨蝶呤(MTX) (2)柳氮磺吡啶(SSZ) (3)来氟米特(LEF) (4)抗疟药 (5)青霉胺 (6)金诺芬 (7)硫唑嘌呤(AZA) (8)环孢素(Cs) 患者,女,55岁,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既往有胃溃疡病史,医生给予甲氨蝶呤+青霉胺治疗,甲氨蝶呤用法与用量正确的是 A. 10mg qd B. 10mg tid

C. 10mg qod D. 10mg qw E. 10mg qn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qw每周一次,qd每天一次,tid每天3次,qod隔日一次,qn每晚一次。甲氨蝶呤多采用每周1次给药 第二节骨性关节炎 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重在预防 注意关节保暖。

避免关节过度劳累,避免不良姿势,减少不合理的运动,避免长时间跑、跳、蹲,减少或避免爬楼梯。减少负重。肥胖者应适当减体重,体育锻炼适量。 2.早期就诊 出现关节弹响,关节酸痛、关节僵硬症状应重视,早期就诊是治疗的关键。 3.NSAIDs不良反应的防治 ①只有一种NSAIDs足量使用1~2周后,确诊无效才可更改为另一种; ②避免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NSAIDs: ③老年人宜选用半衰期短的NSAIDs药物; ④对于有溃疡病史的老年人,宜用选择性的COX-2; ⑤塞来昔布——需警惕心梗风险。 【NSAIDs分类】 非选择性NSAIDs 布洛芬 萘普生 萘丁美酮 吲哚美辛 双氯芬酸 选择性COX-2 抑制剂 洛索洛芬 依托度酸 美洛昔康 尼美舒利 塞来昔布 下列非甾体抗炎药中,胃肠道损害相对较大的为 A.布洛芬 B.尼美舒利 C.美洛昔康 D.双氯芬酸 E.塞来昔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择性COX-2 抑制剂(对胃损伤比较小):美洛昔康、塞来昔布、尼美舒利;双氯芬酸的胃肠道损害相对较大。

常见骨病知识

人生在世有许多财富,诸如金钱、地位、名誉、亲情……而健康当属第一大财富。人生的一切美好、一切快乐,都不能脱离健康而独立存在,没有了健康,一切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古人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其实,健康就是人生一座最大的青山。 在我们拥有健康的时候,往往感觉不到它的宝贵,只有被疾病折磨的人,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到健康的重要。一人有病,全家担忧,还有什么是比全家人健健康康享受天伦之乐更幸福的事呢?也许您还是青年,未来的许多梦想都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去打拼才能实现;也许您刚到中年,仍然肩负着事业和家庭的双重重担,工作需要健康的身体,一家老幼都需您的照顾;也许您已到暮年,操劳一生到了该安享晚年的时候了,您的健康是自己的福份更是儿女的福份!无论怎样,不要再让骨关节病成为您生活中的阴影。我们赠送您这本小册子,就是为了让您更多的了解骨关节病的知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我们共同努力,助您重新踏上健康大道! 一、中老年人常见的骨关节病有哪些? 中老年人骨关节病主要指骨骼、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疼痛、肿胀、酸沉、麻木、强直、活动受阻等症状,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例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脱出或膨出)、颈椎病、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腰腿痛等都是经常见到的骨关节病。 二、中老年人骨关节病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中医认为中老年骨关节病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肝肾亏损: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肾精充足、肝血盈满,则筋骨劲强、关节灵活。人到中老年,生理性机能减退,肝肾精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骨关节病。 2、感受外邪:脏腑虚弱、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侵入,影响气血运行,经气不畅通,也是形成骨关节病的常见原因。 3、慢性劳损:常年从事低头、弯腰、久立等工作,致使气血、筋脉运行不利,淤血阻滞,导致肌肉、筋脉骨骼,营养障碍,局部受损,因而产生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活动障碍等临床表现。 4、跌扑闪挫:由于暴力外伤或患部用力过度,损伤筋脉,致使气血运行不畅,壅滞不能,而发生骨关节病。 5、先天畸形:有些患者关节畸形,虽年轻体壮时尚无症状,但中年以后,由于体质虚弱,劳累或感受外邪后,畸形部位易出现病变。 另外,可能还与遗传、体质、代谢等因素有关。 三、如何预防中老年人骨关节病? 1、加强体育锻炼,适当活动。 2、保证正确姿势和体位,避免劳损和外伤。 3、注意保暖,避免感受风寒湿邪。 4、有病及时治疗,避免久治不愈引发后遗症。 5、调理肝肾机能,饮食注意营养,还可以服用具有滋补肝肾功能的中药。

常见骨关节疾病 章节练习

常见骨关节疾病章节练习 一、最佳选择题 1、下列药物中,不属于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的是 A、甲氨蝶呤 B、依那西普 C、硫唑嘌呤 D、金诺芬 E、来氟米特 2、患者,男,65岁,有胃溃疡病史,近两个月来出现手足多个小关节肿痛,成对称性,经医生检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建议使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为 A、布洛芬 B、尼美舒利 C、吲哚美辛 D、双氯芬酸 E、萘丁美酮 3、RA一经诊断即开始DMARDs治疗,首选药物是 A、塞来昔布 B、甲氨蝶呤 C、羟氯喹 D、青霉胺 E、金诺芬 4、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晨僵 B、皮下结节 C、非对称性关节肿痛 D、疼痛可以引起抑郁 E、类风湿因子阳性 5、有蓄积作用,易沉淀于视网膜的色素上皮细胞,引起视网膜变性的抗疟药是 A、吲哚美辛 B、双氯芬酸 C、甲氨蝶呤 D、氯喹 E、青霉胺 6、主要用于治疗重症RA,可引起高血压、齿龈增生、多毛的DMARDs为 A、甲氨蝶呤 B、环孢素 C、金诺芬 D、青霉胺

E、羟氯喹 7、骨性关节炎治疗的关键为 A、早期预防 B、遵医嘱用药 C、早期就诊 D、减少运动 E、避免不良姿势 8、下列非甾体抗炎药中,胃肠道损害相对较大的为 A、布洛芬 B、萘普生 C、美洛昔康 D、双氯芬酸 E、塞来昔布 9、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骨性关节炎时,为减轻其胃肠副作用常并用 A、钙剂 B、维生素K C、H2受体拮抗剂 D、碱性药 E、羟氨苄青霉素钠 10、骨性关节炎(OA)伴轻~中度疼痛患者首选 A、布洛芬 B、萘普生 C、双氯芬酸 D、美洛昔康 E、对乙酰氨基酚 二、多项选择题 1、属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是 A、双氯芬酸钠 B、青霉素 C、青霉胺 D、雷公藤多苷片 E、甲氨蝶呤 2、属于类风湿关节炎常用治疗药物的是 A、NSAIDs B、DMARDs C、生物制剂 D、糖皮质激素 E、抗生素

骨关节及其常见疾病

骨关节及其常见疾病

骨关节及其常见疾病 一、骨关节定义: 骨关节由相邻的骨之间借结缔组织构成的囊相连。相对的骨面之间有腔隙,腔内含有少量滑液。它的活动幅度较大,每个关节都有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某些关节还有韧带、关节盘和半月板等辅助结构。 二、骨关节发病原因及易发病人群: 2.1:发病原因: (1)年龄大(60岁以上、骨质退化)、(2)肥胖、(3)气候、(4)环境、(5)遗传、(6)重复劳动、(7)关节负重过大等。 2.2:发病人群: (1)60岁以上老年人、中老年人、(2)、更年期妇女、(3)久坐族、(4)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4)有遗传史的人群、(6)肥胖的人、(7) 长期居住在潮湿、寒冷环境中的人。 三、骨关节常见疾病——骨折 3.1:骨折(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3.2: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 (1)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 (2)间接暴力(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 (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称疲劳骨折)。 3.3:骨折的临床表现: (1)休克(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

等而引起休克。) (2)发热(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 (3 3.4:骨折的治疗: 四、骨关节常见疾病——骨关节炎 4.1:骨关节炎(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 4.2:骨关节炎病因: (1):原发性骨关节炎: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龄、女性、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骨关节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骨关节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锋 由于骨性关节炎的广泛流行,世界卫生组织把 2000---2010 年定义为骨性关节炎的 10 年,反应了世界卫生组织对骨性关节炎的重视程度。 一、骨关节病的定义 骨关节炎有很多的名称,可以称为骨关节病,或者是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这些名称都反应了它的一个特点:表现的是老年性的肥大增生变性的骨关节病。 病理特点是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的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和骨赘形成。骨关节病是相当常见的慢性的进展性的关节病。 如果考虑病因有两个方面的共同影响。一方面是力学的因素,另一方是生物学的因素,它们的共同作用于一些软骨细胞,一些细胞外基质、软骨下骨质,导致降解和合成失衡。国际骨关节炎的一个研讨会提出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是这样子。 临床上的特点总结为两句话:是中年以后的慢性、变性性关节疾病;多累及手的小关节和负重大关节。 二、临床特点 首先来就诊的主要问题是关节疼痛。以负重的大关节,比如膝关节为例,看看关节疼痛是什么特点。这些病人很可能早期为髌骨的疼痛,上下楼的疼痛,蹲起的疼痛,髌骨软骨的磨损。其次出现胫骨关节的病变,出现负重痛。 病人早起的话可能有僵硬,或者没有僵硬。询问病人的时候要问他有没有僵硬感,也就是关节的不灵活,早晨起来比较严重,或者说久坐以后的不灵活。病人通常在半个小时以内或 10 分钟,这种症状得到缓解。预期相对的另一种疾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的僵硬感就要大于一个小时。这是诊断标准之一。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变形,表现为关节肿大。主要是来源于关节周缘骨赘的增生。这些增生显得关节的形态明显变大。通常看到病人的手指的小关节,这时候我们不要和病人讲是长了肿瘤,病人会担心。 再一个就是活动受限。由于骨赘的增生,导致关节出现了阻挡或者撞击,使关节的活动度逐渐下降。这就是骨关节病临床上常见的特点。 三、分类 大致分为两类,一个是原发性的,一个是继发性的。 原发性关节炎主要指病因不明的关节病。有以下几种:周围关节病变的骨关节炎、脊柱骨关节炎、全身性骨关节炎、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厚症。 继发性的关节炎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通常有比较确切原因。比如关节内创伤。如果一个病人受到关节的创伤,关节的骨折,导致关节面的不平整,超过 2 毫米,远期就有可能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另一种就是关节发育不良,最常见的就是髋臼发育不良,髋臼覆盖不好会导致髋臼边缘的磨损增加。 再一个就是无菌性坏死,出现骨头塌陷,出现继发性的骨性关节炎。 Paget's 病,代谢性骨病以及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晚期也会出现明显的骨关节炎。 继发性关节病列出了这么多种,有代谢性关节病、神经病性关节炎、内分泌性疾病等等,都会引起关节炎的表现。 四、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主要是侵犯到软骨。软骨膜化以后出现软骨下骨质的变化,同时侵犯关节的周围,包括滑膜、滑液等。继而出现软骨下硬化,如果出现微骨折,之后就会出现关节液向内渗入,造成囊性变,由于关节的不稳定可能会造成代谢性骨赘形成。 软骨的病变如果在镜下观察形态学的变化,会发现失去均一性、变薄,表面出现糜烂、溃疡,凹陷、裂开,软骨膜去掉以后暴露出软骨下骨。 幻灯片 13 这张图反应了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的过程。第一张图是相对正常的关节,第二张图由于关节内软骨的磨损,一些磨屑掉下来。正常来讲,关节内是有关节液的,起到润滑和营养的作用,一旦关节液无法清理掉这些关节碎片,就会出现更多的关节液,但起不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讲义:常见骨关节疾病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讲义:常见骨关节疾病 [ 预计分值:2~3分 ] 一、类风湿关节炎 二、骨性关节炎 第一节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表现●好发于手部小关节,对称性; ●肿痛、晨僵、关节畸形、皮下结节; ●类风湿因子阳性、抗环状瓜氨酸抗体阳性、血沉增快。 药物治疗●非甾类抗炎药(NSAIDs)——对症、按需使用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必须使用,首选甲氨蝶呤●生物制剂——DMARDs无效时使用 ●糖皮质激素——改善病情+对症,短期使用,“桥梁”作用。 ●植物药——少用 ---类风湿关节炎常用药物--- 类别NSAIDs DMARDs 生物制剂糖皮质 激素 植物药制剂 作用按需使用必须使用前者无效时使用短期使用较少用

用药注意事项 1.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 >>首选甲氨蝶呤 >>多采用每周1次给药 >>常用剂量为7.5~25mg/w >>有肝损害,严重者可出现骨髓抑制 2.生物制剂 >>白细胞介素-6拮抗剂(IL-6)每4周用药1次; >>阿那白滞素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用于治疗RA的IL-1拮抗剂 3.植物药制剂 >>雷公藤可导致性腺抑制 下列药物中,不属于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的是 A.甲氨蝶呤 B.依那西普 C.硫唑嘌呤 D.金诺芬 E.来氟米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常用的DMARDs: (1)甲氨蝶呤(MTX) (2)柳氮磺吡啶(SSZ) (3)来氟米特(LEF) (4)抗疟药 (5)青霉胺 (6)金诺芬 (7)硫唑嘌呤(AZA) (8)环孢素(Cs) 患者,女,55岁,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既往有胃溃疡病史,医生给予甲氨蝶呤+青霉胺治疗,甲氨蝶呤用法与用量正确的是 A. 10mg qd B. 10mg tid C. 10mg qod D. 10mg qw

关节常见病的MRI诊断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MRI诊断要点 1、外周关节: (1)滑膜炎与血管翳:为RA的主要改变,系活动性滑膜炎和慢性滑膜炎症、滑膜增生所致。滑膜炎、滑膜增厚,与关节液形成对比T1WI上滑膜呈低信号,PDWI上滑膜呈中等信号,重T2WI和增强脂肪抑制T1WI更易鉴别。等级划分:0级,无增生、强化;1级,关节边缘增生的滑膜强化,但未覆盖软骨面;2级,滑膜增生覆盖软骨小于1/3;3级,滑膜增生覆盖软骨面超过1/3。晚期滑膜严重增厚伴其他韧带、软组织肥厚,关节软骨破坏、缺损导致关节强直。增强扫描增厚的滑膜明显强化,在低信号的关节积液衬托下更明显。 血管翳可分为炎症性、纤维性和混合性。炎症性血管翳表现为T1WI 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纤维性血管翳T1WI 为低信号,增强后无明显强化。而混合性血管翳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至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中等强化。一般认为,纤维性血管翳表示静止期,炎症性和混合性表示活动期。 (2)关节软骨破坏:软骨破坏表现为T2WI软骨内出现小的高信号区或SPGR序列上软骨内出现低信号,软骨面毛糙,裂隙形成或完全剥脱,可有信号不均的血管翳贴附。增强后软骨外层强化,系纤维组织覆盖关节面所致。X线片示关节间隙变窄。 (3)骨质改变:可分为以下6种:①骨质疏松在:T1WI可见骨皮质变薄及干骺端骨小梁变细和稀疏;②血管翳侵入骨质:表现为骨边缘

缺损;③骨内囊性变:MRI可显示骨内长T1、T2信号的小囊肿形成,其周边多数无T1WI、T2WI低信号的硬化边;④骨髓水肿:常发生在腕、掌、指骨,以腕骨最多见;⑤软骨下硬化:T1WI表现为软骨下骨质大片低信号影,增强后强化不均,与损伤修复后钙质沉积有关; ⑥儿童骨化中心畸形:正常T1WI高信号的骨骺信号不均匀。 (4)关节腔积液:关节囊膨大,内部信号均匀,T1WI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增强后可逐渐出现强化。 (5)肌腱和韧带:由于肌腱、韧带本身的病损及滑膜炎侵蚀骨,使其不规则而邻近韧带、肌腱损伤,韧带或肌腱变细、增粗或撕裂,T1WI 为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6)半月板变性:滑膜增生覆盖半月板,半月板撕裂、变薄甚至完全缺失。T1WI和PDW显示清晰,低信号半月板内见线样或不规则高信号影。 2、颈椎:通常发生在环枕和环枢关节,可引起椎体压缩和半脱位。半脱位有2种类型,其中环枢关节前脱位最常见。在T1WI上除可清楚显示骨侵蚀、环椎前弓和齿突的间隙及各种不同程度的脱位外,还可清楚显示颈髓、延髓受压情况,以及血管翳对脊髓的压迫情况。环椎前弓和齿突之间的间隙在屈曲位测量超过3mm应考虑为异常。脊髓受压部位可出现T2WI高信号的脊髓变性和软化灶。血管翳最常见于齿突后方,T1WI呈中等信号软组织影,T2WI上信号变化很大,与血管分布和纤维化程度有关,血管分布较多则T2WI呈高信号,纤维化为主则T2WI呈低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