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骨病知识

合集下载

中医骨病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医骨病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医骨病知识点总结归纳中医骨病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骨骼系统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骨病是指骨骼系统的各种疾病,包括骨折、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

中医骨病治疗以调理气血、调畅经络、调节脏腑为主要方法,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下面就中医骨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中医骨病的病因及病机1. 外因:外伤、劳损、变形、寒湿、湿热、风热、痹症等因素。

2. 内因:肝肾阴亏、气血不足、脏腑虚弱、郁怒伤脾、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因素。

3. 病机:中医认为,骨病的病机主要是气血郁滞、气血不足、风寒湿热侵袭、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血失和、经络阻塞,进而影响骨骼系统的正常功能。

二、中医骨病的诊断要点1. 望听问切:通过望、听、问、切等四诊方法,了解病情变化,望色、听声、问诊、切脉等,加以综合分析;2. 疼痛特点:针对不同骨病的疼痛特点,进行详细的症状分析,包括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及伴随症状等;3. 脉象和舌诊:观察患者的脉象和舌苔,判断患者的气血状况、脏腑功能等;4. 辅助检查:如X线、CT、MRI等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帮助明确病情。

三、中医骨病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中医骨病主要采用中药治疗,常用药物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祛风化湿、补益气血、滋养肝肾等功效的药物;2. 针灸治疗:通过针灸手法和穴位的刺激,调节气血、舒筋活络,改善骨病的症状;3. 推拿按摩:采用推拿按摩手法,调节气血、舒筋活络,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4. 理疗疗法:包括针刺、灸法、拔罐、艾灸、推拿等手法,在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下进行治疗,以调养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四、中医骨病的预防措施1. 饮食起居:注意合理膳食,加强营养,避免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2. 运动锻炼: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气功、散步等,增强体质,改善骨骼系统的功能;3. 情绪调节:避免过度疲劳,保持情绪舒畅,避免长期的情绪紧张、忧虑、恐惧等。

骨科76个核心知识点

骨科76个核心知识点

骨科76个核心知识点1.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以及骨骺分离2.骨折成因:(1)直接暴力(2)间接暴力(3)累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2、3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称为疲劳性骨折。

3.根据骨折处皮肤和粘膜的完整性分类:①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②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骨折处的创口可由刀伤、枪伤由外向内形成,亦可由骨折端刺破皮肤或粘膜从内向外所致。

4.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1)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按其形态又可分为:①裂缝骨折②青枝骨折:儿童(2)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按骨的折线方向及其形态可分为:①横行骨折②斜行骨折③螺旋形骨折④粉碎性骨折:骨质碎裂成3块以上⑤嵌插骨折:干骺端骨折⑥压缩性骨折:骨松质如脊椎骨、根骨⑦凹陷性骨折:颅骨⑧骨骺分离5.骨折的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①休克:出血,特别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多发性骨折②发热:血肿吸收或感染(2)局部表现①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②特有体征:畸形(缩短、成角或旋转)、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具有以上三个骨折特有体征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骨折。

6.骨折早期并发症:(1)休克(2)脂肪栓塞综合症(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①肝脾破裂②肺损伤③膀胱和尿道损伤④直肠损伤(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①重要血管损伤②周围神经损伤③脊髓损伤(5)骨筋膜室综合症7.骨筋膜室综合症:(1)定义: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2)发病机理: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

(3)早期诊断标准:①与创伤不相称的疼痛②压痛明显③手指(脚趾)被动牵拉痛。

骨病专业知识讲解

骨病专业知识讲解

骨病专业知识讲解骨病是一种涉及骨骼系统的疾病或病理变化。

骨病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病理情况,包括骨折、骨质疏松、骨肿瘤、退行性骨病、骨髓炎等。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的骨病进行简要讲解:1. 骨折:骨折是指骨骼的完整性被打断或破裂。

骨折可以是完全性的(骨折两端分开)或不完全性的(骨骼没有完全分开)。

常见的骨折类型包括闭合性骨折(没有穿破皮肤)和开放性骨折(骨折部位穿破皮肤)。

骨折的治疗通常包括固定骨骼,并通过康复训练来帮助骨折部位恢复到正常状态。

2.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疾病,其中骨组织变得脆弱、易碎和容易骨折。

这主要是由于骨骼中的钙和磷等矿物质流失,使得骨密度降低。

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老年人,但也可能在更年期后发生。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措施包括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及进行适度的锻炼。

3. 骨肿瘤:骨肿瘤是一种在骨骼中形成的肿瘤。

骨肿瘤可以是良性的(非癌性)或恶性的(癌性)。

常见的骨肿瘤包括骨髓瘤、骨肉瘤、软骨肉瘤等。

治疗骨肿瘤的方法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4. 退行性骨病:退行性骨病(例如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骨骼疾病,通常与年龄相关。

这种疾病会导致关节软骨的磨损和破坏,引起疼痛、关节肿胀和运动功能减退。

治疗退行性骨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关节置换手术等。

5. 骨髓炎:骨髓炎是一种骨髓组织的感染和炎症。

这种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红斑和局部温度升高。

治疗骨髓炎的方法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外科手术引流以及局部冷敷等。

总的来说,对于骨病的治疗和管理,医生需要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来确诊,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减轻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科护理常用知识点总结

骨科护理常用知识点总结

骨科护理常用知识点总结一、骨科常见疾病1. 骨折:骨折是指骨骼断裂的损伤,通常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常见的骨折类型包括骨干骨折、骨端骨折、骨骺骨折等。

2. 骨肿瘤:骨肿瘤是骨组织内的肿瘤,通常分为原发性骨肿瘤和转移性骨肿瘤两种类型。

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包括骨肉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

3.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炎和软骨损伤为主要病变的慢性进行性关节疾病,常见类型包括骨骺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4.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微结构破坏、骨组织呈疏松状和骨折易发生为特征的骨科疾病。

5. 骨盆骨折:骨盆骨折通常指骨盆的骨折。

骨盆是人体最大的骨、最重要的部位之一,骨盆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创伤。

二、骨科护理重点1. 定位及固定: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定位,确定骨折部位,并进行相关的固定,确保断端的相对位置。

通常采用石膏固定、外固定、内固定等方法进行固定。

2. 术后疼痛管理:在骨科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疼痛不适的症状,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3. 骨关节功能锻炼:对于部分患者,需要在固定的基础上进行骨关节功能锻炼,以维持相关肌肉和关节的功能。

4. 定位卧床护理:对于部分骨折患者,需要进行定位卧床护理,包括定位卧床的姿势、护理常规、皮肤护理等。

5. 导管护理:在骨科手术中,常常需要留置导管,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的导管护理,包括通路护理、导管相关感染预防等。

三、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1. 出血:骨科手术中,常常会出现术中或术后的出血情况,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出血控制,包括局部止血、输血治疗等。

2. 感染:骨科手术后常常会出现手术切口感染、导管感染等情况,需要进行有效的感染控制,包括手术切口护理、导管护理等。

3. 血栓形成:骨科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血栓形成的情况,需要进行有效的抗凝治疗和预防措施,包括抗凝药物治疗、进行体位改变、进行相关的物理治疗等。

4. 神经损伤:在骨科手术中,容易出现神经损伤的情况,需要进行及时的神经功能评估及保护措施,包括神经功能监测、预防压迫损伤等。

骨科知识点总结归纳

骨科知识点总结归纳

骨科知识点总结归纳
骨科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如下:
1.骨折:骨折是骨骼受到应力超过其强度而损伤的情况。

骨折的类型常见有完
全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等。

2.脊柱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和脊柱侧弯等疾病。

这些疾病通常会
导致疼痛、运动受限和神经功能损害。

3.髋关节病:包括髋关节炎、髋关节置换和髋关节脱位等。

这些疾病通常会导
致髋部疼痛、限制性运动和步态异常。

4.肩关节病:包括肩袖损伤、肩峰骨折和肩关节脱位等。

这些疾病通常会导致
肩部疼痛、肿胀和运动障碍。

5.运动损伤:包括肌肉拉伤、滑囊炎和关节扭伤等。

这些疾病通常会导致疼痛、肿胀和运动障碍。

6.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影响骨骼密度和质量的疾病。

该疾病会导致骨骼易损伤
和骨骼疼痛。

7.肉芽肿:是一种局部感染性疾病,可在多种器官和组织中产生。

该疾病通常
会导致局部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

8.骨肉瘤:是一种原发性骨恶性肿瘤。

该疾病通常会导致骨骼疼痛、肿胀和功
能障碍。

9.关节炎:是一种导致关节炎症和疼痛的疾病。

该疾病可在各种年龄段出现,
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

10.骨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骨骼和关节所致的疾病。

该疾病通常会导
致疼痛、肿胀和运动障碍。

骨科知识宣教知识

骨科知识宣教知识

骨科知识宣教知识
骨科知识宣教是指针对骨科相关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等
方面的知识进行宣传和教育的活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骨
科知识宣教内容:
1. 骨骼结构与功能:介绍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包括骨骼、关节、韧带、肌肉等。

2. 常见骨科疾病:介绍常见的骨科疾病,如骨折、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包括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3. 骨折急救知识:介绍骨折的紧急处理方法,如固定、止血、患者转运等。

4. 预防骨科疾病:介绍预防骨科疾病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减少骨折危险因素等。

5. 骨科手术知识:介绍常见的骨科手术,如关节置换、植
骨术等,包括手术适应症、手术过程、术后护理等。

6. 骨科康复知识:介绍骨科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包括运动
康复、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7. 儿童骨科知识:介绍儿童骨科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如脊柱侧弯、脚扁平等。

8. 骨科保养:介绍骨骼健康的保养方法,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姿势等。

通过骨科知识宣教,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预
防骨科疾病的发生,及时诊断和治疗骨科疾病,提高生活
质量。

骨科简单必备知识点总结

骨科简单必备知识点总结

骨科简单必备知识点总结一、骨折骨折是指骨骼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断裂的病变。

骨折可以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根据骨折的部位和类型可以分为颈部骨折、股骨骨折、髋骨骨折、脊柱骨折等多种类型。

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闭合性复位外固定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内固定和外固定两种方法。

二、关节疾病1.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功能受限。

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等,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关节置换手术和骨与关节的整形术。

2. 韧带损伤韧带损伤是指正常韧带受到外力损伤或拉伸而发生断裂或扭伤的病变。

韧带损伤主要包括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踝关节韧带损伤、肩关节韧带损伤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三、脊柱疾病1.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的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等,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腰椎间盘摘除术和腰椎融合术。

2. 脊柱侧弯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主要表现为脊柱侧弯畸形和脊柱旋转畸形。

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包括矫形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脊柱侧凸矫正术和脊椎融合术。

四、其他常见疾病1.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主要特征的骨代谢疾病,主要表现为骨折易发、身高减小、驼背畸形等。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

2. 肿瘤骨肿瘤包括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两种类型,良性骨肿瘤常见的有骨囊肿、骨软骨瘤等,恶性骨肿瘤常见的有骨肉瘤、骨转移瘤等。

骨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等。

以上是关于骨科的一些简单必备知识点的总结,希朎读者能对骨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和学习骨科的进展和应用。

骨病小常识

骨病小常识

骨病小常识摘要:1.骨病的定义与分类2.常见的骨病及其症状3.骨病的预防与治疗4.骨病的康复与保健正文:【骨病的定义与分类】骨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骨骼、关节、肌肉、韧带等出现异常的疾病。

骨病种类繁多,根据病因和病变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骨关节炎: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骨关节损伤:如骨折、脱位等。

3.骨代谢疾病:如骨质疏松、骨软化等。

4.骨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5.骨感染:如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等。

6.骨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等。

【常见的骨病及其症状】1.骨关节炎: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

2.骨关节损伤:剧烈疼痛、肿胀、功能障碍,骨折时可触及骨擦音或骨擦感。

3.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者易出现腰背痛、骨折;骨软化者可表现为肌肉无力、骨骼疼痛。

4.骨肿瘤: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可触及肿块;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可伴有疼痛、发热等症状。

5.骨感染:红肿、疼痛、发热、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

6.骨先天性疾病:患者出生后就存在关节、骨骼发育异常,需尽早治疗。

【骨病的预防与治疗】1.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增强骨骼肌肉力量。

注意饮食平衡,补充足够的钙、磷、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D,以预防骨代谢疾病。

对于先天性疾病,应尽早发现并进行专业治疗。

2.治疗:根据病因和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骨病的康复与保健】1.康复:骨折、手术等治疗后,患者需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关节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2.保健:骨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关节,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避免关节受力过大。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骨病的发生和发展。

综上所述,了解骨病的定义、分类、症状、预防、治疗和康复保健对于我们保持骨骼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在世有许多财富,诸如金钱、地位、名誉、亲情……而健康当属第一大财富。

人生的一切美好、一切快乐,都不能脱离健康而独立存在,没有了健康,一切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古人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其实,健康就是人生一座最大的青山。

在我们拥有健康的时候,往往感觉不到它的宝贵,只有被疾病折磨的人,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到健康的重要。

一人有病,全家担忧,还有什么是比全家人健健康康享受天伦之乐更幸福的事呢?也许您还是青年,未来的许多梦想都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去打拼才能实现;也许您刚到中年,仍然肩负着事业和家庭的双重重担,工作需要健康的身体,一家老幼都需您的照顾;也许您已到暮年,操劳一生到了该安享晚年的时候了,您的健康是自己的福份更是儿女的福份!无论怎样,不要再让骨关节病成为您生活中的阴影。

我们赠送您这本小册子,就是为了让您更多的了解骨关节病的知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让我们共同努力,助您重新踏上健康大道!
一、中老年人常见的骨关节病有哪些?
中老年人骨关节病主要指骨骼、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疼痛、肿胀、酸沉、麻木、强直、活动受阻等症状,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例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脱出或膨出)、颈椎病、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腰腿痛等都是经常见到的骨关节病。

二、中老年人骨关节病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中医认为中老年骨关节病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肝肾亏损: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

肾精充足、肝血盈满,则筋骨劲强、关节灵活。

人到中老年,生理性机能减退,肝肾精血不足,致使筋
骨失养,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骨关节病。

2、感受外邪:脏腑虚弱、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侵入,影响气血运行,经气不畅通,也是形成骨关节病的常见原因。

3、慢性劳损:常年从事低头、弯腰、久立等工作,致使气血、筋脉运行不利,淤血阻滞,导致肌肉、筋脉骨骼,营养障碍,局部受损,因而产生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活动障碍等临床表现。

4、跌扑闪挫:由于暴力外伤或患部用力过度,损伤筋脉,致使气血运行不畅,壅滞不能,而发生骨关节病。

5、先天畸形:有些患者关节畸形,虽年轻体壮时尚无症状,但中年以后,由于体质虚弱,劳累或感受外邪后,畸形部位易出现病变。

另外,可能还与遗传、体质、代谢等因素有关。

三、如何预防中老年人骨关节病?
1、加强体育锻炼,适当活动。

2、保证正确姿势和体位,避免劳损和外伤。

3、注意保暖,避免感受风寒湿邪。

4、有病及时治疗,避免久治不愈引发后遗症。

5、调理肝肾机能,饮食注意营养,还可以服用具有滋补肝肾功能的中药。

四、常见的几种中老年人骨关节病的防治知识。

(一)、骨质增生
1、什么是骨质增生
所谓骨质增生,是指关节软骨的改变,主要有椎骨边缘或关节边缘,关节面及骨实处骨小梁增多和骨密度增高或骨质疏松。

因有时其增生形成状像口唇或像鸟嘴
等,故叫做唇状突起或骨赘,一般人称之为骨刺。

骨赘的组织学检查,完全为正常组织无任何病理改变,所以称之为老年性退行性关节病,又称骨关节病。

骨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和中医所称的“骨痹”等统称骨质增生。

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颈、腰、胸椎、膝、手指、脚跟等处。

2、骨质增生病有哪些症状
该病开始时,并无大的痛苦,不做拍片不易确诊。

颈椎骨质增生,表现为头部转动不灵,发展到头晕、头痛、上肢麻木或类似肩周炎,重者出现呕吐、眩晕、持物落地,突然猝倒,记忆力减退等;腰椎骨质增生除直腰不便外,下肢症状群不时而来,表现为腿脚不灵、抬腿不灵活等。

其它部位增生,都有局部症状,总的特征是顺势好感,反势困难,甚至疼痛。

另外,骨质增生患者的病状基本不受风雨天气的变化影响,但长期和重症骨病患者,行动困难,体质不健,也有随气温变化而加重者。

(二)腰椎间盘突出
1、什么叫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或髓核突出(或脱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

我们知道椎间盘是由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三部分组成的,人们步入30岁以后,椎间盘各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其弹性和韧性都随之下降,当在劳动体育活动中腰部遭受扭闪、撞击,扛抬重物时用力过猛、过劳等损伤而引起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脱出,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根而产生腰腿串痛,即腰痛伴根性坐骨神经痛等症状,由于本症以腰腿疼痛为主,所以,中医称为损伤腰痛、坐臀风、股骨风等。

2、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什么临床表现?
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因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病程长短以及个体差异的不同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

主要的临床表现如下:
(1)腰部疼痛:
几乎所有患者都有此症状。

主要表现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持续性的钝痛为常见,平卧时减轻,久站后加剧,若髓核大部分突出,突然压迫神经根,使根部血管同时受压,而造成缺血性的炎性疼痛,则疼痛呈痉挛性剧痛。

(2)下肢放射痛
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及小腿后侧至脚跟或足背,呈放射性刺痛,严重者可呈电击样疼痛。

下肢放射多发生于髓核突出的同侧下肢,但少数中央型突出者也可产生双下肢疼痛。

(3)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
下肢麻木一般与下肢放射痛伴随出现,下肢的感觉异常主要是发凉发冷,患处温度降低,尤以肢趾的末端最为明显。

(4)肌肉力量减弱或瘫痪、足下垂
(5)间歇性跛行
(6)马尾神经症状:常见会阴部的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无力。

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男性还可以出现阳痿等。

(三)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1、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有以下五点
(1)起病一般急骤,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高。

(2)以四肢大关节受累为多见,常为游走性关节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

(3)常同时发生心肌炎。

(4)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抗透明质酸酶增高、C反应溶呈阳性,而类风湿因子阴性。

(5)水杨酸制剂疗效常迅速而显著。

2、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什么临床特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慢性对称性关节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不仅局限于关节部位,而只是以关节的病变表现为显著。

受累的关节以手足的小关节和肘、膝关节最为常见。

早期症状有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局部皮肤光亮发热,逐步发生关节周围的肌肉萎缩、关节的纤维性僵硬,特别是手的指间关节可形成典型的梭形改变。

关节病变呈多发性和对称性,严重的晚期病例除可形成畸形外,尚可造成关节脱位等病变,除局部症状外,尚有全身不适、消瘦、贫血、皮下结节等全身症状。

化验检查可有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加快等明显变化。

X线检查有关节肿胀、关节间隙变窄模糊、骨质疏松等。

(四)如何选用骨关节病的产品?
骨关节病是中老年人的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伴随骨关节病的不断增加,因此,对骨关节病的各种方法相继问世。

非药物治疗如:烤电、按摩、牵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手术治疗痛苦较大,药物治疗,一般分为内服和外敷,两者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内服药对身体影响较大。

(五)“颈腰腿痛贴”研制工作概况
颈腰腿痛贴是在药学专家的建议指导下,根据祖国医学“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采用多种名贵中药材,经加工而成。

对痹症局部外敷在筋伤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清代名医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云:“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
“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膏可以统治百病”,“膏药治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

如果筋伤未积极防治,则可引起筋失其柔而产生功能性或病理性改变,影响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因此,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命质量,为痹症人群提供方便舒适且价格适中的产品是研制的宗旨。

因此,“颈腰腿痛贴”在长期的应用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效益。

五、“颈腰腿痛贴”适宜人群简介。

(一)、“颈腰腿痛贴”适宜人群、功能及作用原理:适宜于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关节炎、腰肌劳损、颈肩腰腿疼等无菌性炎症等人群。

其功能概括的讲就是:通经引络、散寒祛湿、通窍消痰、走串散结、消肿攻积。

其作用原理:通过皮肤直达病灶,疏通障碍,同时刺激皮肤改善微循环并激发人体调节功能,促进软骨关节代谢恢复平衡,达到理想目的。

(二)“颈腰腿痛贴”怎样用法、应注意哪些事项?该产品一盒40天(20小包)为一个周期。

将本品一包(25g)倒在碗里,用冷水或白醋充分调和倒在长8寸、宽4寸的棉布一端,将另一端折压上去拍成薄饼状,形成布夹药即可,以不流液能渗透为宜,局部外敷。

一个布夹膏敷到患处待有热感后10—30分钟取下,隔天使用一次,该药膏有两个小时左右的药效,可连续使用4个部位,用完后将药膏弃去,把布洗净、晾干下次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