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
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三)

2021年中考语⽂模拟试题与答案(三)2021年中考语⽂模拟试题与答案(三)(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积累与运⽤(15分)1. 古诗⽂默写。
(6分)①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
(《⽊兰诗》②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梦⽇边。
(李⽩《⾏路难》)③俗⼦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住京华>》]④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 (苏轼《江城⼦.密州出猎》)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表达了游⼦浪迹天涯的孤苦悲伤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法之美,美在其形,美在其意。
请你赏读下⾯两幅内容相同的书法作品,按要求完成题⽬。
请⽤简体楷书,将这幅书法作品⼯整、规范地写在⽥字格内。
(2分)3. 下列句⼦没有语病的⼀项是( )(2分)A.随着万物互联的5G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活将发⽣巨⼤的改变。
B.为了提⾼同学们的阅读兴趣,班级开展了⼀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
D.三坊七巷举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们领略传统⽂化的魅⼒,增强⽂化⾃信。
4.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正确的⼀项是()(2分)A.服务贸易发展前景⼴阔、潜⼒巨⼤,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携⼿开创“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的美好未来。
B.⼀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体犹如被空⽓托住了,衬着蓝天⽩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C.《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不倦”、“当仁不让”等。
D.⼈们常说:希腊有帕特农神庙,埃及有⾦字塔;罗马有⽃兽场,巴黎有圣母院;⽽东⽅有圆明园。
5. 将(1)—(5)句按⼀定的顺序排列,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项是()(3分)⑴由于阳光的照射,云彩的流动,雾霭的聚散和升降,不断变换着深浅浓淡的颜⾊。
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邯郸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题号第一部分(一)(二)(三)(四)(五)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共29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6分)一声枪响拉开了战争序慕,战争的硝烟弥漫在每一片土地,每一个角落,让人们无法呼吸,无法逃离。
残破的旗帜、断裂的枪支和四处散落的弹壳,一片狼藉。
昔日战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已化为灰烬,永远埋藏在这片悲剧的土地下。
但倔强的人,也许会碰壁,他们却从不轻易放弃,因为他们知道,挫折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而非终点。
脑海中一句句智慧的教讳,如同灯塔,指引他们在人生航程中不会迷失方向,翘首以盼的终是胜利。
(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2)请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灰烬________②翘首________(3)文段中的“挫”字,用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查到这个字读“cuò”。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看着比赛的同学一个个都表演得绘声绘色、____________,我就不免紧张了起来。
(2)即使在寒冷的冬季,这家电厂仍然门庭若市,前来谈合作的客户____________。
(3)美术组的小艺术家们将生活中的废弃物改造成五花八门的艺术品,真是____________。
A.惟妙惟肖络绎不绝心灵手巧B.栩栩如生络绎不绝妙手偶得C.惟妙惟肖摩肩接踵妙手偶得D.栩栩如生摩肩接踵心灵手巧3.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和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提高科研观测精度和实验设计方法。
2023年5月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⑧视角选择对了,就可以很好地降低要解决的问题的难度。比如,同样是一片森林,如果你想让人在其中不迷路,画张地图更好;如果你想让人了解它演变的历史,做一张年代表更好;如果你想让人明白你和这片森林的故事,那写一篇文章更好。这就是你描述这片森林可以采用的不同视角。
⑨变换视角还可以帮助你理解已知、发现未知。门捷列夫是怎么发现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有各种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如果你聚焦于不同的性质,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视角。门捷列夫最终选择了把元素按照质子数进行排序,不仅把已知的元素做出了很好的排列,还通过空出的位置,预言了更多元素的存在。
结合第④段中“‘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南朝梁,何逊)若是我们一般人,旅游到此,常会怨天尤人:‘天气糟透了!’但诗人何逊却从中见出了天地间的一种悲壮气势,也道出了自己的胸怀。他一定在暗中赞叹:‘好得很!’”的内容可概括为:通过自己的胸怀发现外物的气势;
结合第⑤段中“‘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唐,杜甫)这才是杜甫之所以为杜甫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在任何天气条件下,他都能保持诗人主体的独立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内容可概括为:审美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⑥所以,俄罗斯方块效应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可以让我们在工作时保持专注,在生活中发现美好。它能让真正重要的问题进入我们的视野和意识里,让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积极面上,但是又不会完全过滤掉所有的消极面,让我们既能客观地认识到事物有缺陷的一面,同时也能拥有理智、现实、健康的积极心态。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

2021年省XX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时间:120分满分:120分一、古诗词名句填写(6分)1、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3、刘禹锡在《酬乐天XX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一改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的诗句是,.4、上任伊始,答中外记者问时,曾说“当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
5、当你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而灰心丧气时,你可以用古诗词中的两句来勉励他:“, ”。
6、初中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将要分别,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名句:,。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活动(20分)7、请把下面语句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3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8、下列XX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凝.成nín收敛.liǎn迸.bèng溅忍俊不禁.jīngB、伫.chù立倔强..jué jiàng狩.shòu猎苦心孤诣.yìC、喑.哑y..ī.n.yǎ..称.chèn g职讪.shěn笑义愤填膺.yīngD、叱.ch..ì咤..zh..à.剽.pi..á.o.悍.h.àn..荒谬.miù一抔.póu黄土9、下列XX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8位维和在海地大地震中不幸遇难,获知此,很多网友不能自已....,纷纷在网上发帖表示悼念。
B、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这些山区失学儿童重回课堂,和其他师生一起共享天伦之乐.....C、当“甲型流感”这个名词频繁出现在大家面前时,XX呼吁切勿草木皆兵....,应保持足够的冷静与理智.D、因为一念之差....,歌星满文军陷入了“门”,导致身败名裂,这个教训值得演艺圈内大腕们深思。
【2022年宁波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3(解析版)

【2022年宁波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3(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积累(15分)1.(2021·浙江·宁波市第七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5分)2021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浙江宁波将迎来三江口城址落成1200周年。
作为中国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宁波三江口城址不仅是宁波、浙东区yù① 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座城市,其之于古代王朝东南经略,对千余年来东亚乃至更大范围世界秩序的整合,以及对于中国海洋文明的生成生长均影响深远。
公元821年,在甬江、余姚江、奉化江交汇处,这座以日月为名的“明州”城A ,荣膺.“东南邹鲁”,得誉“天下港城”。
接下来,让我们回望宁波历史,汲取智慧力量,在学思践悟中dǐ lì① 前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①____①____(2)加点字“膺”的正确读音是()(1分)A.yīn B.yīng(3)根据上下文语境,A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厚积薄发B.博观约取【答案】(1)域砥砺(2)B(3)A【解析】(1)根据拼音写汉字。
(1)区域:读音为qū yù,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砥砺:拼音dǐ lì,指磨刀石,也指磨炼锻炼,用来表示革命意志,也可以表示相互之间勉励。
(2)考查字音的识记。
荣膺:拼音是róng yīng,意思是光荣地获得。
故选B。
(3)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
A.厚积薄发: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B.博观约取: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
依据语境叙写的宁波“荣膺‘东南邹鲁’,得誉‘天下港城’”可知,应该选用“厚积薄发”。
故选A。
2.(2021·浙江宁波·九年级阶段练习)古诗词名句填空。
(10分)走进诗歌的世界,就是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鸡声茅店月,(1)________”,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情景交融,含蓄有致,让人感受到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在清冷的月夜中,身处离乱的诗人愁思绵绵中有着沉重的焦虑:“(2)_______,无家问死生”;当刘禹锡从蜀地归来,我们从他借用典故的诗句“(3)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体味到他对世态的变迁、人事生疏的深深怅惘;在仕途遇挫,欲一展抱负而不得的困境中,李白借自然景象表达他英雄失路的悲愤:“(4)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其后的韩愈忠而获罪,非罪远谪,满怀郁愤感伤写下了“(5)______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与李白的诗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身处坎坷,苏轼借自然之景来比拟人生遭遇,让我们感受到了他豁达的胸襟:“(6)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三(含答案)

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模拟测试(三)语文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请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请勿遗漏。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
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5、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共4分)古人① 情于山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世间鲜.有何物能匹敌山之高② 伟岸、海之茫无际涯。
登山③ 海,常让人顿悟天地之阔大、人生之渺小,于是心胸为之豁.然,眼界为之高远。
①依次给上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xiǎn huōB.xiǎn huòC.xiān huòD.xiān huō②在上面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钟②竣③邻B.①衷②峻③临C.①衷②竣③邻D.①钟②峻③临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即上下句或上下段的字数、结构基本相同,具有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B.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尊君”“令堂”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严”“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C.消息的最大特点是真实、客观、时效性强,它的正文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D.剧本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台词,也就是戏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它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3、下列关于名著的人物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
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红星照耀中国》中所描绘的这个人,就是国民党悬赏8万元要通缉的毛泽东。
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3)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1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任务。
毕业季,如歌的初中生活转瞬即逝。
回首三年的学习之旅,内容丰富多彩:我们曾热情洋yì地漫步古诗苑,感受君子取义成仁的激情豪迈;我们曾徜徉小说丰富多彩的天地,感受主人公隐匿心底的悲欢离合;我们曾装腔作势地吟咏新诗,唱响海燕勇敢自信的高ào 之歌;我们还踊跃地响应时代的号召,志存高远,勇立潮头,争做时代的舵手。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 徜.( ) 徉① 号召.( )(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 洋yì ( )① 高ào ( )(3)语段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转瞬即逝B.悲欢离合C.装腔作势D.志存高远2. 在“家乡的名片”写作实践活动中,小唐同学为大家搜集了下面的文字。
阅读之后,完成问题。
(5分)唐山所在的这一块土地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它北枕燕山,南临渤海,土地肥美,物产丰富,文化昌明,教育发达,在这里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家、学者,更有众多中国著名作家、学者、政治家留下了足迹,也留下了优美的篇章,这种文化积累成为唐山作为城市诞生的血脉,唐山就像从幽远的天海之际喷薄而出的一轮朝阳,辉耀于世人眼前。
唐山,在为中国近现代工业被荆斩棘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这里产生了李大钊精神、特别能战斗精神、穷棒子精神、沙石峪精神、抗震精神,这些精神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过巨大影响,已经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因,可以说,唐山不仅是甲的摇篮,更是乙的重要苗圃。
(1)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2)填写文段中甲乙两处空缺的内容,使句子完整。
(2分)3.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三模(湖北卷)A3版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湖北卷)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9分)班级开展以“汉字之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雨和小雯特邀你参与。
1.(2分)汉字之美,美在声韵。
请你选出下面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A.小雨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这首诗写得太拗(ào)口了,但他执拗(niù)不改,气得我把笔杆都拗(ǎo)断了。
B.小雨希望读出作者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以及对不懂得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的讽刺和愤懑,他这样处理节奏: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C.小雨想读出济南冬天人们欣喜、愉悦之情,他这样处理停连 (“ˇ”表示停,“^”表示连): 真的,济南的人们ˇ脸上是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ˇ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D.小雨认为,《散步》“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一句中的“太迟,太迟了”需要重读并放缓语速,以体现“我”对母亲忍痛度过严冬的无比心疼。
2.(2分)汉字之美,美在形体。
众多的形似字能帮助我们拓展词汇量,增强记忆,丰富语言的表现力。
小雯请你给“卖”加上合适的偏旁组成一个汉字,填入方框内。
A.买□还珠B.穷兵□武C.案□劳形D. 将功□罪3.(3分)“采”甲骨文写法是,根据许慎《说文解字》“六书”,它属于字。
“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①摘;②开采;③搜集;④选取;⑤精神,神色。
结合字形和义项,小雯认为“采”的本意是(填序号),理由是。
4.(2分)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世界文字之林,中国的汉字有着独特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选择(8分)1.下面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肃穆(mù)憎恶(ù)人迹罕至(hǎn)B.坚韧(rèn)匿名(ruò)泱泱大国(yāng)C.豁亮(huò)细胞(bāo)挑拨离间(jiān)D.和谐(xié)寻觅(mì)屹然不动(yì)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学校的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节目。
B.春天的植物园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青少年要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3.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
(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吗(反问)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夸张)4.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A.月亮勾起诗人的绵绵情思,清远的笛声在耳边响起,浓浓的思乡情在月光和笛声中弥漫开去。
B.思乡带给诗人的并不是甜美的回忆,而是怅惆的愁绪,毕竟别离太久,故乡的记忆已经模糊如在雾里。
C.但记忆永驻,乡愁不灭,就像那棵长青不老的树。
树则可以不老,乡愁何时得以终结诗人把无尽的惆怅和期待留给读者品味。
D.诗歌通过笛声、月亮、树这样一些形象,构成一幅意境深沉而悠远的画面,表达出作者个人思乡的忧伤和苦闷。
二、默写、填空、简答(16分)5.默写上句或下句。
(4分)(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论语》)(2)____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3)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4)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6.在下面的横线里,默写一首五言绝句。
(可任选一首;要加标点符号)。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仿照下面的例句造一个句子。
(3分)例句: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造句:8.用自己的话给下面的人物形象写一句话的评说。
(可多角度思考,作有创意的评论。
)(6分)(1)愚公:(2)孔乙己: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3题。
冬天朱自清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
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
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
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
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
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
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
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
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
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
”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
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罢。
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
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
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
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
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
”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
我渐渐地快睡着了。
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
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
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
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
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
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
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
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
我们住在山脚下。
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
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
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
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
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
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
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
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人,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
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
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
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1933年2月△整体感知9.这篇文章写了几个冬天是分别通过什么事情写冬天的(6分)10.通读全文,可以感受到作者笔下的冬天是怎样的冬天你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从原文中找出至少三个句子)(6分)△品味词语11.为什么不说豆腐煮在锅里,而要说“养”在锅里(4分)12.“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1)“我们都喜欢这白水豆腐”的原因是□□□□□□□□□□。
(不超过10个字)(3分)(2)作者连用两个“等着”,这在表达上的好处是□□□□□□□□□□□□□□□。
(不超过15个字)(3分)△赏析手法13.作者为了突出表现文章的主旨而在选材上有精心的安排,请就此作一点分析。
(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14.一位老师对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说:你在小学考第一名,这不算什么,还有中学呢;你中学考了第一名,这不算什么,还有大学呢;你大学考了第一名,这不算什么,你还没参加工作呢;你参加了工作谋了个好差事,这也不算什么;有个好差事,你并不一定就有了好位置;你有个好位置,不一定就能扮好你的社会角色。
只有你用自己的学识、智慧、勇气和毅力赢得了社会财富,你才算成功了,但这也不是最后的成功。
这位老师对一名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说:你小学没考上第一名,这不要紧,还有中学呢;中学没考上第一名,这不要紧,还有大学呢;大学没考上第一名,这不要紧,你将来还要走向社会呢;参加工作了,没有谋个好工作,这不要紧,你还可以寻找;一时寻找不到,这也不要紧,尝试着做几件事,你就会对自己有所发现。
你一直没有成功,这不要紧,或许这是件好事,这反倒使你一直保持一种冷静、不自满、从零开始的良好竞技状态。
世上本来就没有最后成功的归宿。
从这位老师的两次谈话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请把你的感受写在下面:(8分)四、文言文阅读(12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18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②,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注释:①盂:古代的圆口器皿。
②汤:热水。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2分)(1)两小儿辩日()(2)日始出时去人近()1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孔子不能决也。
(2)孰为汝多知乎17.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1分)18.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
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2分)(二)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一段话的意思。
1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分)五、写作(48分)20.生活中,你可能会有许多疑问和困惑,也可能会有许多你想知道的神秘和奥妙。
请以“谁能告诉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来表现你的疑惑、好奇、幻想及探索。
可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散文或寓言、童话、科幻小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