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菌的生活史

合集下载

食用菌试题

食用菌试题

一、名词解释1、菌种:是指能够进一步繁殖的纯的菌丝体;2、初生菌丝:是由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又称一级菌丝。

3、代料栽培:在食用菌生产中,用农作物秸杆、废料等代替段木进行栽培的一种食用菌栽培形式,如袋料、畦床栽培。

4、无菌操作: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将环境、用具中的杂菌彻底杀灭,使之形成无菌的状态,在这种无菌的条件下进行食用菌生产操作称无菌操作。

5、灭菌: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杂菌)的操作。

6、大型真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典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器,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的分化的菌类。

7、杂菌:指含有对真菌生长有害的其他微生物,如(放线菌、细菌等)。

8、发菌期:从接种到菌丝长满瓶或袋的时间。

9、排冷气:在利用高压锅灭菌前更将锅内的冷气排出,可以一次性排气,当气压上升至0.5时当排气阀打开;也可在先打开排气阀,当温度上升至一定时,再关闭排气阀。

10、常压灭菌:即在常压下,利用常压灭菌锅将培养基内部及表面微生物杀死的一种灭菌方法,一般是100℃蒸汽蒸制8-12小时。

1、锁状联合:在双核菌丝上的横隔膜处产生的一个具有特征性的侧生突起,它往往发生在菌丝顶部双核细胞的两核之间。

2、担子果:高等担子菌承载担子及担孢子的一种高度组织化的结构。

3、菌环:内菌幕遗留在菌柄上的环状物,常在菌柄的上部。

4、初生菌丝:担孢子萌发后先形成芽管,继而伸长,生长成为管状的菌丝,并形成隔膜,对于多数食用菌来说,隔膜使其成为单核的多细胞菌丝,这种单核菌丝就称为初生菌丝。

5、食用菌菌种:在适宜基质上生长良好并已充分蔓延,可用作食用菌生产的种源菌丝体。

6、栽培种:由原种移植到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扩大繁殖的菌丝体。

9、食用菌的驯化:野生大型可食用真菌经人类引种栽培并不断选择,逐渐成为人类所需的栽培品种的过程。

10、非病原病害:食用菌生长过程中由于受到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的刺激而引起的病害。

4.堆料发酵——把料拌好键堆,依靠微生物似的活动发酵,使料堆温度升至60~ 65℃达到杀菌灭虫的目的5.次生菌丝——由单核菌丝培养转化而成又称双核菌丝2、母种:用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第一代菌丝体,又称一级种或试管斜面母种。

桑黄槐耳桦褐孔菌平盖灵芝等

桑黄槐耳桦褐孔菌平盖灵芝等

桑黄、槐耳、桦褐孔菌、平盖灵芝等药用菌协同治癌机理解析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每年约有 160 万新发病人,死亡 130 万人,现有癌症病人 200 万人,己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

传统的放化疗手段治疗肿瘤主要把着眼点放在控制肿瘤的扩散与转移方面,但由于其杀伤性能较强,会对机体产生较强的毒副反应。

人们将眼光越来越多的放在传统中药领域,它可以对放化疗起到减毒增效、整体调节的作用,从而实现其抗肿瘤功能。

常言道:大军开进,必粮草先行。

对癌瘤而言:粮草就是血液。

对人体而言:癌瘤属于邪恶势力,属于犯罪分子范畴。

癌瘤细胞在定植前期,已经酝酿好了生存和繁衍法则,首先抢占有力的部位并构建好运粮网络,即生成遍布于癌瘤表面的非常密集的毛细血管的基因架构,从癌瘤细胞增值扩张开始率先派生出毛细血管,并在癌瘤首脑的指挥下向连通人体脏器血管主干延伸,直至连通扑捉到血源为止,本来血液中的白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 NK 细胞、 B 细胞皆属于人体中的正义力量,属警察范畴,但由于癌瘤细胞犯罪分子的机敏天性和高度智能:化妆、躲避和隐身功能,往往会轻易逃脱警察的法眼,而且癌瘤细胞在不占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不轻易聚众起事癌变。

当癌瘤寄主身体遭到如放射性物质、 X 、γ射线、微波、紫外线辐射侵袭等突发事件,或饮食方面连续食用含亚硝酸盐、二恶因、苏丹红、黄曲霉毒素等致癌食物时,或癌瘤寄主情绪低落、精神压抑导致免疫细胞处于低迷昏厥状态,在此三种任选其二的情况下,癌瘤细胞便侍机而动,癌瘤细胞一旦聚众起义,各种不正常细胞的突变、畸变则一发而不可收拾,只要有 100 万以上的癌瘤细胞纠集到一起,并占领有利地形,并有源源不断的血管连接,即形成了癌瘤实体。

40 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天会有5000 个细胞变异为癌细胞,只要每天食用30-50 克的菌类鲜品(食用菌蘑菇、木耳等),即可激活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因为菌类多糖是人体免疫细胞的兴奋剂。

药用菌物学名词解释

药用菌物学名词解释

药用菌物学名词解释初生菌丝/一级菌丝体/单核菌丝体:指由有性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

次生菌丝/二级菌丝体/双核菌丝体:单核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由可亲和的单核菌丝之间进行质配,(核不结合)使细胞双核化,形成双核菌丝。

双核菌丝是担子菌类药用菌营养菌丝存在的主要形式。

药用菌: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并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一类菌物。

包括能形成个体较大的子实体或菌核结构的大型真菌如银耳、香菇;可以产生抗生素的抗生菌如青霉。

含药效成分,具有药用功能,但不共食用。

菌种分离:药用菌母种的分离,可分为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以及基内菌丝分离法等。

孢子分离法:单孢分离法:是每次或每支试管只取一个担孢子,让它萌发成菌丝体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多孢分离法:就是把许多孢子接种在同一培养基上,让它们萌发、自由交配来获得药用菌纯菌种的一种方法。

组织分离培养法:利用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无性繁殖而获得母种的简便方法,即组织分离。

该法操作简便,菌丝生长发育快,品种特性易保存下来,特别是杂交育种后,优良菌株用组织分离法能使遗传特性稳定下来。

一级种:指最初分离选育出的菌种或经过转管培养的菌种。

二级种:指将一级菌种扩接到谷粒、木屑、棉籽壳等固体基质上或液体培养基上培养的菌种,习惯上称为原种。

三级种:直接用于生产栽培的菌种,也叫栽培种。

同宗接合:由同一孢子萌发成的两条初生菌丝进行交配,完成有性生殖过程。

即:一个担孢子萌发出来的单核的初生菌丝(无性区别)之间可以互相结合(同宗结合)而形成具有双核的二级菌丝。

异宗接合:同一孢子萌发的初生菌丝,不能自行交配(不亲和),只有两个不同交配型的担孢子萌发的初生菌丝才能互相交配,完成有性生殖过程的结合方式。

子座:子座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松组织构成的容纳子实体的褥座状结构。

如冬虫夏草,从菌核中长出有头部和柄部的子座,在头部周围着生有许多子囊壳。

子座的形状多样。

子囊:子囊菌类继其有性生殖而产生的囊状器官,通常在其中藏有8个子囊孢子。

【食药用真菌】第一节 草菇概述

【食药用真菌】第一节 草菇概述

e. 料面干燥时,喷施薄水
f. 光照刺激,要有一定的散射光
2)出菇阶段的管理 子实体生长和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1. 料面温度:30-32℃,高于33℃时,即转为菌丝生长, 低于25℃时则停止发育。 2. 湿度:培养料湿度65-70%,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 子实体原基形成至长到花生米粒大小时不宜在料面喷水, 等子实体长至小母子大小时可在料面喷水。 具体措施: 1. 通风、保温、保湿 2. 保持一定量的光照

1970年以前,自然条件下栽培草菇的 唯一原料是稻草。1971年张树庭等首次利 用废棉花,在控制条件下栽培草菇获得成 功,由于废棉花栽培草菇产量高而且稳定, 迅速推动了草菇生产的发展,这也成为草 菇栽培的转折点。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据统计,每年仅稻 草、麦秆、稻壳、棉花壳、玉米壳等农业纤维 素材料,可达6亿吨之多,这给草菇生产提供了 广阔的原料。目前我国在处理数量如此庞大的 木质纤维素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被废弃,焚 烧或做填池之用,这不仅是对可再生资源的巨 大浪费,而且也会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2. 药用价值
草菇性寒味甘,能消食去热,增进身体健康, 提高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加速伤口和创伤的愈 合,防止坏血病的发生。草菇有降低胆固醇,提高 人体抗癌、解毒的功效。
Lin等人从草菇中提取到一种分子量为26 kD的凝集素, 具有血细胞凝集作用和抑瘤活性,另外提取到了一种 具有抗癌活性的免疫调节蛋白。 Kishida已从草菇中分离出四种多糖组分,将其连续10 d注射入移植有Sarcoma-180肿瘤细胞的小鼠体内后, 发现有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增长的作用。 据研究报道,从草菇中分离的一种非活性成分能引起 兔子的低血压反应。
第2节 草菇的培养技术
一、草菇菌种的制备 一)菌种的分离与培养

天山雪耳生长史

天山雪耳生长史

天山雪耳生物特性
2、自然界的分布 雪耳主要分布寒带,在中国雪耳主要分布 于新疆天山山脉,在海拔2000米以上。之 外,在印度、澳大利亚、斯里兰卡、美国 等地也有分布。
天山雪耳生活史
为了进行雪耳的人工栽培,为了获得雪耳的纯菌种(混合菌种),弄 清雪耳的生活史,是很重要的。 18世纪以来,国内外就有许多学者研究过天山雪耳的生活史,但资 料都不完善,据Brefeld和lindau的研究。担孢子芽管产生酵母状分 生孢子是雪耳属的特征。 总而言之,雪耳的生活史是比较复杂的,雪耳生活史包括一个有性 时代和若干个无性时代。通过交配实验证明,雪耳是异宗结合,典 型的四极性菌类。也就是说一个雪耳的担子能产生四种不同交配型 的担孢子(AB、ab、Ab、aB)。担孢子弹射后,又落在耳片上, 有时会形成次生担孢子,担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单核菌丝。 在单核菌丝生长发育的同时,相邻的、可亲和的单核菌丝相互结合, 经质配形成有锁状联合的双核菌丝,随着双核菌丝的生长发育,达 到生理成熟的双核菌丝就逐渐发育成“白毛团”,并胶质化为雪耳 原基。原基在良好的营养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不断分蘖,最后开 展为洁白如雪的耳片,随后从子实体层上弹射出担孢子,完成其生 活史。
谢谢
天山雪耳生活条件
七、生物活因子 利用滤纸崩解法则测定,雪耳菌丝几乎没有分解纤维素 的能力,利用间苯三酚---浓缩酸染色法测定,雪耳几乎 没有分解木质素的能力,用刘哥氏液(碘化钾---碘液) 染色法发现,雪耳菌丝几乎不利用淀粉。因此在自然条 件下,雪耳要完成它的生活史,除了要有上述各种条件 之外,还需要一种称为“拌生菌”的子囊菌,来帮助它 分解木材,作为“开路先锋”。“拌生菌”菌丝可以帮 助雪耳分解木材,提供营养,把雪耳菌丝无法直接利用 的材料变成可被利用的营养成分。这样就有利于雪耳担 孢子的萌发,菌丝的定植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食用菌复习题及答案

食用菌复习题及答案

1、菌种:是指能够进一步繁殖的纯的菌丝体。

2、初生菌丝:是由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又称一级菌丝。

3、代料栽培:在食用菌生产中,用农作物秸杆、废料等代替段木进展栽培的一种食用菌栽培形式,如袋料、畦床栽培。

4、无菌操作: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将环境、用具中的杂菌彻底杀灭,使之形成无菌的状态,在这种无菌的条件下进展食用菌生产操作称无菌操作。

5、灭菌: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杂菌〕的操作。

6、大型真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典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器,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的分化的菌类。

7、杂菌:指含有对真菌生长有害的其他微生物,如〔放线菌、细菌等〕。

8、发菌期:从接种到菌丝长满瓶或袋的时间。

3、发菌期:从接种到菌丝长满菌袋或菌瓶的时间。

9、排冷气:在利用高压锅灭菌前更将锅的冷气排出,可以一次性排气,当气压上升至0.5时当排气阀翻开;也可在先翻开排气阀,当温度上升至一定时,再关闭排气阀。

10、常压灭菌:即在常压下,利用常压灭菌锅将培养基部及外表微生物杀死的一种灭菌方法,一般是100℃蒸汽蒸制8-12小时。

1、锁状联合:在双核菌丝上的横隔膜处产生的一个具有特征性的侧生突起,它往往发生在菌丝顶部双核细胞的两核之间。

2、担子果:高等担子菌承载担子及担孢子的一种高度组织化的构造。

3、菌环:菌幕遗留在菌柄上的环状物,常在菌柄的上部。

4、初生菌丝:担孢子萌发后先形成芽管,继而伸长,生长成为管状的菌丝,并形成隔膜,对于多数食用菌来说,隔膜使其成为单核的多细胞菌丝,这种单核菌丝就称为初生菌丝。

5、食用菌菌种:在适宜基质上生长良好并已充分蔓延,可用作食用菌生产的种源菌丝体。

6、栽培种:由原种移植到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扩大繁殖的菌丝体。

7、代料栽培:利用木屑以及棉籽壳、甘蔗渣、玉米芯、麦麸等农副产品代替段木,以塑料袋、菌种瓶等为容器栽培食用菌的技术。

8、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外表和部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使之到达无菌状态。

药用真菌学资料

药用真菌学资料

药用真菌学(个人整理、仅供参考!)药用真菌是指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类真菌,即在菌丝体、子实体、菌核或孢子中能产生诸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多糖、苷类、生物碱、甾醇类、蒽醌类、黄酮类及抗生素等多种物质,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对疾病有预防、抑制或治疗作用的真菌。

药食兼用1.医治疾病2.美味佳肴药用功能多样性思考题1.五界分类法: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2.真菌的特点:(1.具有完整的细胞核2.细胞质中含线粒体,但无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3.)主要存在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4.营养方式为营养型,好氧5.由多细胞连接成菌丝,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而组成菌丝体3.药用真菌的概念4.试述中国药用真菌的种类及其药用功能5.子囊菌亚门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子囊果的有无、子囊果的类型和子囊的特点、子囊孢子的形态特征。

药用真菌的形态分为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

菌丝体又称营养体(相当于叶)功能: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和水分子实体又称繁殖体(分化菌丝组成)功能:产生孢子,繁殖后代,供人们食用的部分菌丝: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形成细管状的丝状体,每根细丝称菌丝特点:多细胞,细胞呈管状、壁薄、透明;再生能力很强;对低温具有强烈的耐受力菌丝分类1.有无隔膜无隔菌丝有隔菌丝2.生长空间不同基内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在培养基物表面空间)3.发育阶段不同初生(每个细胞只含有一个细胞核的菌丝,又称单核菌丝,由孢子萌发而来特点:菌丝非常纤细,染色体为单倍体,一般不能形成子实体)次生(由两个初生菌丝体的单核细胞通过质配形成的双核菌丝发育形成的菌丝体,又称双核菌丝特点:粗壮、分支、生长速度快,能形成子实体;在双核菌丝的顶端常发生锁状联合)三生(次生菌丝在到达生理成熟或环境条件不良时,菌丝紧密扭结分化。

如菌核、菌索特点:组织化、有一定的排列和结构)特殊菌丝组织体菌丝束:又称菌绳,由大量平行菌丝排列在一起,由正常细胞发育而来的简单结构。

药用菌物学名词解释

药用菌物学名词解释

药用菌物学名词解释初生菌丝/一级菌丝体/单核菌丝体:指由有性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

次生菌丝/二级菌丝体/双核菌丝体:单核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由可亲和的单核菌丝之间进行质配,(核不结合)使细胞双核化,形成双核菌丝。

双核菌丝是担子菌类药用菌营养菌丝存在的主要形式。

药用菌: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并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一类菌物。

包括能形成个体较大的子实体或菌核结构的大型真菌如银耳、香菇;可以产生抗生素的抗生菌如青霉。

含药效成分,具有药用功能,但不共食用。

菌种分离:药用菌母种的分离,可分为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以及基内菌丝分离法等。

孢子分离法:单孢分离法:是每次或每支试管只取一个担孢子,让它萌发成菌丝体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多孢分离法:就是把许多孢子接种在同一培养基上,让它们萌发、自由交配来获得药用菌纯菌种的一种方法。

组织分离培养法:利用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无性繁殖而获得母种的简便方法,即组织分离。

该法操作简便,菌丝生长发育快,品种特性易保存下来,特别是杂交育种后,优良菌株用组织分离法能使遗传特性稳定下来。

一级种:指最初分离选育出的菌种或经过转管培养的菌种。

二级种:指将一级菌种扩接到谷粒、木屑、棉籽壳等固体基质上或液体培养基上培养的菌种,习惯上称为原种。

三级种:直接用于生产栽培的菌种,也叫栽培种。

同宗接合:由同一孢子萌发成的两条初生菌丝进行交配,完成有性生殖过程。

即:一个担孢子萌发出来的单核的初生菌丝(无性区别)之间可以互相结合(同宗结合)而形成具有双核的二级菌丝。

异宗接合:同一孢子萌发的初生菌丝,不能自行交配(不亲和),只有两个不同交配型的担孢子萌发的初生菌丝才能互相交配,完成有性生殖过程的结合方式。

子座:子座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松组织构成的容纳子实体的褥座状结构。

如冬虫夏草,从菌核中长出有头部和柄部的子座,在头部周围着生有许多子囊壳。

子座的形状多样。

子囊:子囊菌类继其有性生殖而产生的囊状器官,通常在其中藏有8个子囊孢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异性核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双核菌丝发育成结实性菌丝(三 生菌丝)并组织化,产生子实体。如冬虫夏草、茯苓等。
子实体菌褶表面或菌管内壁的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发育 成担子,进入有性生殖阶段。 在子实体发育成熟时,子实层中的部分细胞,在双核菌 丝末端发育成棍棒状的担子细胞,进一步产生有性的担 孢子。
状态。担子菌以外的其它亚门,比如子囊菌,单核菌丝占据的时间 段较长。
单核菌丝、双核菌丝、多核菌丝
四、真菌的生长繁殖
⑴ 有丝分裂
1、真菌的细胞分裂 ⑵ 减数分裂
⑶ 菌丝发育与核行为 P24
2、真菌不同交配类型
多数真菌完整生活史包括无性及有性两个阶段,主要 进行从担孢子萌发再到新一代担孢子产生的有性生殖过程, 其间要经过质配、核配及减数分裂三大步骤。
担孢子的形成:
▲担孢子的萌发:担子细胞上产生的外生孢子(1个担子一般生4个担孢子)。 是经过质配、核配、减数分裂形成的单细胞、单倍体的有性孢子。
90%的菌类属异宗结合,有两种类型:二极性和四极性
二极性 是由一对遗传因子 (A—a)所控制的,这类真 菌所产生的担孢子以及其萌发的初生菌丝,不是A型,就 是a型,四个相孢子分属二种类型,即二个是A,二个是 a,两两相等,称为二极性。只有组成Aa时,才能出现 正常的锁状联合,形成双核菌丝体,最后发育成子实体。 如果各担孢子萌发的单核菌丝,让其自己配对,可育率 有50%(表1),黑木耳、滑菇等属于二极性菌类。
不同真菌在两条单核菌丝质配成双核菌丝时,存在着 同宗及异宗两种情况。
(一)有性生殖
同宗结合:即质配发生在同一个孢子萌发的两条单核 菌丝之间,不需与异性结合,又称自交亲和,这种自 交可育的繁殖方式称为同宗结合。属同宗结合型的约 占药用真菌10%。常见的有:草菇、蜜环菌和双孢蘑 菇。
异宗结合:大多真菌的担孢子或单核菌丝有 “雌”、 “雄”性之分(常用“+”、“-”表示)。其性别是由 遗传因子控制的,只有异性的单核菌丝,才能质配成双核 菌丝,而同性别的菌丝永不亲和,也不产生有性孢子,这 种现象称异宗结合,也称自交不育。
影响担孢子个因素最重要。
此外,担孢子本身的成熟度也是影响萌发的因素。
二、初生菌丝
直接由担孢子萌发而成的菌丝,称初生菌丝,亦称初级菌丝或一次 菌丝。是单倍体菌丝或单核菌丝。
以初生菌丝为主的聚合体称作初生菌丝体。把菌丝的这一状态或生 活环境中的这一阶段称为单核状态,与次生菌丝的双核状态相对应。
担孢子→担孢子萌发→初生菌丝(单核菌丝)→两条可亲 和的初生菌丝融合→次生菌丝(双核菌丝)→子实体原基 →子实体→担孢子的循环过程。
一、担孢子
担孢子是药用真菌的最初繁殖单位,在不适宜其萌发的条 件下,担孢子可以存活较长时间。
有些孢子从母体上释放后,遇到适当的环境条件就可以立 即萌发,而有些担孢子则有较长时间的休眠期。
真菌的生活史是指从孢子到孢子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多数真菌的生活史是:
担孢子 担孢子萌发
初生菌丝(单核菌丝) 两
条可亲和的初生菌丝融合 次生菌丝(双核菌丝) 子
实体原基 子实体 担孢子
2、真菌中伞菌类的典型生活史
真菌中多数伞菌类的典型生活史由以下六个阶段组成: 担孢子萌发,生活史开始: 单核菌丝(初生菌丝)开始发育。 两条可亲和的单核通过融合 进行质配,形成双核菌丝体。
表2 四极性组合的可育情况
孢子性别
AB
Ab
aB
ab
AB

f
g

Ab
f


g
aB
g


f
ab

g
f

+ :表示两者可育; -:表示两者不可育
f:表示A相同B不相同的反应,产生一些平贴的菌丝,无锁状联合,不结实。
g:表示A不相同B相同的反应,两菌丝相互排斥,有时产生假锁状联合,不结实。
(二)无性生殖
温故而知新
1、药用真菌主要来自于那两个类别的真菌? 2、什么是“蘑菇圈”? 3、菌丝的变态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 4、担子菌的子实体有哪些构造特征? 5、什么是“孢子印”?
第三节 药用真菌的生活史
李琳莉
生活史
就是药用真菌一生所经历的全过程,即是指从孢子开始, 经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菌丝直接产生无性孢子(分生 孢子、芽孢子、厚垣孢子、粉孢子等)的过程。
无性孢子在不良条件下有较强抗性,在适宜条件下可再萌发为 原来的一级菌丝或二极菌丝,继续进行有性生活过程。
(三)真菌的生活史
1、生活史
所谓生活史,是指生物一生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阶段的 生活周期(全过程)。
不同食用菌在两条单核菌丝质配成双核菌丝时,有两种不同 类型,即同宗结合和异宗结合。
担子菌的生活史
形成异核的双核菌丝(次生菌丝),多数食用菌的双核菌丝具 有锁状联合。双核菌丝能够独立地、无限地繁殖,有些种 的双核菌丝能产生粉孢子、厚垣孢子等无性孢子。
锁状
次生菌丝的锁状联合过程:
两核间生一突起 1核进入突起 双核同时分裂 移至前端 隔成2个细胞 双核菌丝。
表1 二极性组合的可育情况
孢子性别
A
A
a
a
A




A




a




a




+ 表示两者可育 ;- 表示两者不可育,可育率有50%。
四极性 大部分食用菌的性别是由二对独立分离的遗传 因子(A—a和 B—b)所控制的。四个担孢子的性基 因, 分别是AB、Ab、aB、ab四种类型,近似四种性 别,称为四极性。 属于四极性初生菌丝,只有AaBb 的组合才是可育的,可育率25% (表2),香菇、朴 菇、平菇、银耳、毛木耳等即属四极性菌类。
单核菌丝体中所有的细胞核都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能独立地、无 限地进行繁殖,单核菌丝无锁状联合。
初生菌丝是产生可形成子实体的次生菌丝的基础阶段,一般不形成 子实体。
三、次生菌丝
两条不同性别的初生菌丝配对后,进行质配发育成的双核菌丝称为 次生菌丝,可以正常形成子实体;
次生菌丝的每一个细胞中都含有两个分别来自两个亲本的细胞核。 次生菌丝的形态特点是粗壮,隔膜处有锁状联合。 其生理特点是生长快,具结实性,即可形成正常的子实体。 担子菌的初生菌丝时间很短,双核菌丝存在时间长,为其主要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