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名师教案人教版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一单选题
1.观察下图,它应是()
A.大同云冈石窟的画面
B.敦煌千佛洞的画面
C.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D.顾恺之的《洛神斌图》
2.下列哪项成就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
A.曲辕犁
B.筒车
C.印刷术
D.麻沸散
3.(2009·江苏南京)下列不属于隋朝的中国古代“世界之最”是( )
A.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B.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C.科举制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D.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朝辞白帝白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
材料二国破在山河,城春草木深。
——《春望
材料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请回答:
(1)三则作者分别是谁?(2)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位诗人各自的诗歌特色。
(3)他们身上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参考答案:单选:1.C2.C3.D(1)李白﹑杜甫﹑白居易(2)李白: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杜甫:气魄雄浑,沉郁悲枪;白居易:直白如话,通俗易懂(3)如:热爱祖国,
忧国忧民,关心民情等。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备课人执行人审阅人第课时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内容设计个性补充一、学习目标基础知识: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过程与方法:对赵州桥与颐和园玉带桥等桥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培养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诗进行赏析,激发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对祖国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以此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习重点: 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光耀千古的诗坛学习难点:如何理解赵州桥是一座高度的科学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
二、自主预习,自我提高(一)、高超的建筑水平1、_____朝____设计并主持建造的________,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______多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桥。
2、唐都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_____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1、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经有_________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
2、唐朝印制的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____________的雕版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1、______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今天,我们能看到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______首诗歌。
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他的诗,既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
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2

------ 华夏教育资源库第 7 课绚烂的隋唐文化 ( 一)教课目的经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或掌握隋唐期间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含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有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经过指引学生对赵州桥与颐和园玉带桥等桥的对照,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照,培养学生运用对照方法剖析问题的能力;经过师生对唐诗共同进行赏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升对文学作品的赏识能力。
经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顶峰,对祖国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骄傲感。
经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点,才干过人,并且热爱祖国,关心民情,拥有崇高的情操和爱国感情,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品学兼优。
教材剖析和教课建议一、要点和难点本课是隋唐文化的第一课,重视介绍隋唐期间的科技、诗歌成就。
李春和赵州桥是本课的一个要点。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七百多年。
它的建筑构造 ( 敞肩式 ) ,是当时石拱桥构造最初进的一种。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是本课的又一个要点。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不仅促使了文化的流传,并且也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度。
“绚烂千古的诗坛”是本课的另一个要点。
诗歌这类文学形式在我国很早就有。
到了唐朝,诗歌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期间。
唐朝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保存下来的诗歌就有快要五万首,题材无所不有,体裁无所不备,有名诗人辈出,传世佳作迭出,堪称诗流纵横,群星绚烂。
此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的成就更达到诗歌创作的顶峰。
唐朝诗歌是唐朝文学百花之冠,不单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据有重要地位。
赵州桥是一座高度的科学性和完满的艺术性相联合的精选,怎样指引初一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是一个难点。
诗歌属于文学范围,怎样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赏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是本课的又一个难点。
第七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一_高三历史教案

第七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示例一_高三历史教案第七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示例一——发达的科学技术江苏省姜堰市教育局教研室钱厚林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李春营建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和《金刚经》,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唐本草》,孙思邈和《千金方》。
2.思想教育目标(1)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础上,注意吸收文化成果,共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值得我们自豪,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2)隋唐文化中的每一项科技成果无一不是经过发明者无数次试验、钻研、认真学习前人成果取得的,我们要学习他们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3.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分析李春、僧一行、孙思邈的事迹,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结合《隋唐时期我国科技成就一览表》的设计和填写,培养学生列表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李春、孙思邈的成就,雕版印刷术。
难点:唐朝时期的医学。
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法:启发式谈话法,朗读或学生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投影:唐太宗语:“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师生共同归纳隋唐时期出现的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清明政治。
多媒体投影:大运河,唐对外交通路线图。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如下结论:隋唐时交通发达,国内各族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对外交通发达,交往频繁。
多媒体投影:①文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②教材插图:唐朝手工业分布图和繁华大都会师一共同归纳得出如下结论: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经济繁荣。
多媒体投影:教材插图:①渭水之盟;②敦煌壁画中西域各族人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如下结论: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联系更加密切。
多媒体投影:①玄奘西游;②波斯银币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如下结论:隋唐时期,中外交往频繁,促进了相互间经济文化交流。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教案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和《金刚经》、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赵州桥与颐和园玉带桥等桥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培养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唐代的文学艺术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础上,注意吸收文化成果,共同创造出光辉灿烂文化成就,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难点:1、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2、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特色教学方法导学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媒体展示法、合作学习教学过程巩固小结根据本课的板书线索进行归纳总结巩固练习1、“诗圣”指的是()A、李白B、杜甫C、李春D、白居易2、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品不包括()A、佛经B、日历C、故事书D、诗集3、下列科技成就中,在隋朝时期出现的是()A、设计建造赵州桥B、世界上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C、发明地动仪D、发明活字印刷术板书设计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一、高超的建筑水平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唐都长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二、雕版印刷术发明过程唐朝印制《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三、光耀千古的诗坛李白(作品及特色)杜甫(作品及特色)白居易(作品及特色)。
七年级历史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3.提醒学生课后复习,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历史,学以致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知识巩固题: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题目,加深对隋唐文化成就的理解。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各小组的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涵盖本节课的知识点,如选择题、简答题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公布答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针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隋唐文化的主要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5.课后拓展,提高素养:布置相关的课后阅读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6.教学评价,关注成长: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成长。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隋唐时期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隋唐文化的辉煌。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科举制度、大运河等知识点。
1.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较为浓厚,但对于历史背后的发展规律和深层次原因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2.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尚在形成中,对于隋唐时期的文化成就及其历史意义可能缺乏系统性的认识,教师应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
3.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概括和评价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和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隋唐文化

《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和《金刚经》、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赵州桥与颐和园玉带桥等桥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培养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唐代的文学艺术成就;通过师生对唐诗共同进行赏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础上,注意吸收文化成果,共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代诗人的优秀品质,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德才兼备。
【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唐诗二、难点:1、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2、从历史角度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教学方法】本节课所需要的教学工具有多媒体。
对于赵州桥、长安城的内容主要通过图文结合法,让学生从直观感受去体会其中的更深层次的含义、通过讲述法对李白等人的诗歌部分的教学,并且通过提问引导法贯穿整个教学。
因为初一的学生比较活跃,运用这些方法更能引起共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整节课的知识框架,知道来龙去脉,用以上方法更能达到此目的 。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隋唐的对外友好往来,知道了隋唐与周边国家的交往非常密切,那么同学们知道吗?为什么周边许多国家都愿意来隋唐学习?(同学纷纷回答)师: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文化非常繁荣,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各国把唐朝看成中国的象征。
的确,隋唐时期的中国以独特的魅力就是繁荣开放包容进取。
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2、课堂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素材,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现象。
3、轻知识,种方法。无论是在导学案设计上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侧重了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4、注重弥补教材的不足,在解决赵州桥高超的设计特点时,利用多媒体展现了古代中国其它几座石拱桥的图片进行对比,比较它们与赵州桥有何不同,突破教学重难点。
ppt演示
培养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光耀千古的诗坛
认识、理解、
欣赏
ppt展示唐诗及作者背景
师生互动,教师演示文稿
通过观看,归纳整理知识点。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问题导入
2分钟
ppt出示问题
认真思考,积极作答。
温故知新,承上启下。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33-36页,完成自学任务。
教学设计思路
1、实施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2、应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设计启发性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究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
依据的理论
1、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设置了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循序渐进,达到教学目标。
2、依据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理论,遵循媒体教学设计整体优化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围绕学习目标,努力促成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章节名称
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计划学时
1
学习内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础上,注意吸收文化成果,共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通过交流评价鼓励学生‘调动其积极性。
质疑点拨归纳拓展
个性设计
达标检测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6教师精讲、对于学生回答不够精准的知识点和感到疑惑的地方教师进行精讲。
三、〔归纳总结〕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唐都长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
发明过程 唐朝印制《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七年级
主备教师
韩蕾
授课教师
韩蕾王丽娟
审编教师
教学反思
学科
课题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总课时
1课时
授课时数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和《金刚经》、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过程与方法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李白 (作品及特色)
杜甫 (作品及特色)
白居易(作品及特色)
完成能力培养上的达标检测题。
完成历史填充图册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相关内容。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建筑:赵州桥
长安城
二、印刷术:《金刚经》
三、唐诗: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检查记录
检查人
检查时间
二、新课; 1.明确学习目标(见能力培养)
2.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围绕学习目标通读教材,完成自学题目,并把答案在书上勾画出来。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自学题目见能力培养)
设计自学指导这一环节可使学生明确要学什么、怎样学。
4.各小组展示自学成果,教师以白板课件加以辅助。
5.交流评价,学生展示后教师让组间进行评价,对好的自学成果进行肯定,对不足的小组进行鼓励
教学重点
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
教学难点
1、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2、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特色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
个性设计
合作学习交流展示
个性设计
一、导入新课: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交通发达,民族融合,中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教育制度先进,这些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唐文化的部分杰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