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得标准值.知识分享
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

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荷载标准值计算是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是根据结构所受的荷载类型和性质来确定的,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静载荷的计算公式。
对于静载荷,我们通常会考虑到几种不同的荷载类型,如自重荷载、活载、风荷载等。
计算公式一般是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来确定的,比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桥梁设计规范等。
以自重荷载为例,其计算公式为,自重荷载 = 结构构件体积× 材料密度× 重力加速度。
而对于活载和风荷载,其计算公式则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相关规范进行具体计算。
其次,动载荷的计算公式也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动载荷通常指的是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振动荷载,比如机械设备的振动荷载、车辆行驶时的荷载等。
动载荷的计算公式一般会考虑到结构的振动特性、荷载的频率和幅值等因素。
以机械设备振动荷载为例,其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振动荷载 = 设备振动幅值× 设备质量× 振动频率。
而对于车辆行驶时的荷载,其计算公式则会考虑到车辆的重量、速度、路面状况等因素。
最后,还有一些特殊荷载的计算公式也是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内容。
比如地震荷载、温度荷载、流体荷载等,这些荷载的计算公式会涉及到结构的抗震性能、热膨胀系数、流体动压力等因素。
以地震荷载为例,其计算公式一般会考虑到地震作用的峰值加速度、结构的振动周期等因素,需要根据地震区域和建筑物的特点进行具体计算。
总之,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荷载类型和性质,结合相关规范和标准,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以确保结构的设计符合要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

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那可是建筑工程领域里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呢!咱先来说说啥是荷载标准值。
简单来讲,它就是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用来衡量各种可能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力的一个基准数值。
比如说,在设计一个房子的时候,我们得考虑到屋顶上可能堆积的雪的重量,这就是雪荷载标准值;还有人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家具的重量等等,这就是活荷载标准值。
那荷载标准值是咋算出来的呢?这可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定的,得有一套严谨的公式和方法。
就拿恒载标准值来说吧,它通常等于构件的自重乘以相应的分项系数。
比如说一根混凝土梁,咱得知道混凝土的密度,还有梁的尺寸,然后就能算出它自身的重量啦。
有一次我去一个建筑工地,正好看到工程师们在计算楼板的荷载标准值。
他们拿着厚厚的图纸,一边比划一边讨论。
我凑过去听了一会儿,发现他们得考虑楼板上要铺的地砖重量、可能放的设备重量,还有未来人员活动产生的荷载。
活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就更复杂一些啦。
比如说住宅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一般是 2.0kN/m²,但如果是会议室、餐厅这些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数值可就不一样咯。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得考虑基本风压、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荷载体型系数等等。
这就像是搭积木,每个系数都是一块重要的积木,少了哪一块都搭不成稳固的建筑。
还有地震作用下的荷载标准值,那更是要综合考虑地震的烈度、场地类别等好多因素。
在实际的工程中,准确计算荷载标准值至关重要。
要是算少了,建筑物可能不安全,要是算多了,又会造成浪费。
所以工程师们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用各种公式和数据精心计算,就像大厨精心调配食材一样,一点都不能马虎。
总之,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虽然复杂,但却是保障我们建筑物安全可靠的重要工具。
只有把这些公式算准了,我们才能住得安心、放心。
希望大家对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能有更清楚的认识,这样在以后看到各种建筑的时候,也能多一份对背后科学的理解和尊重!。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1、脚手架参数立杆横距m: 0.6;立杆纵距m: 0.6;横杆步距m: 0.6;板底支撑材料: 方木;板底支撑间距mm : 600;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2;模板支架计算高度m: 1.7;采用的钢管mm: Ф48×3.5;扣件抗滑力系数KN: 8;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 0.5;钢筋自重kN/m3 : 1.28;混凝土自重kN/m3: 25;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1;振捣荷载标准值kN/m2: 23、楼板参数钢筋级别: 二级钢HRB 33520MnSi;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楼板的计算宽度m: 12.65;楼板的计算跨度m: 7.25;楼板的计算厚度mm: 700;施工平均温度℃: 25;4、材料参数模板类型:600mm×1500mm×55mm钢模板;模板弹性模量EN/mm2:210000;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205;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3;Φ48×3.5mm钢管、扣件、碗扣式立杆、横杆、立杆座垫、顶托;16a槽钢;锤子、打眼电钻、活动板手、手锯、水平尺、线坠、撬棒、吊装索具等;脱模剂:水质脱模剂;辅助材料:双面胶纸、海绵等;1荷载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25+1.28×0.6×0.7=11.04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0.5×0.6=0.3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q3=1+2×0.6 =1.8kN;q=1.2×q1+q2+1.4×q3=1.2×11.04+0.3+1.4×1.8=16.128kN/m2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 f——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模板的最大弯距N.mm;W——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5940mm3;f——模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M =0.1ql2= 0.100×16.128×0.6×0.6=0.581kN.m故f = 0.581×1000×1000/5940=97.8N/mm2模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205 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0.677ql4/100EI<v=l/150=4mm模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11.04+0.3×6004/100×210000×269700=0.175mm 模板的最大挠度小于v,满足要求4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均布荷载下两跨连续梁计算;1荷载的计算①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L1=25+1.28×0.70×0.6=11.04kN/m②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L2=0.5×0.3=0.15kN/m③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1=1+3×0.6=2.4kN/m静荷载q2=1.2×11.04+0.15=13.428kN/m活荷载q3=1.4×2.4=3.360kN/m5方木的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13.428+3.36/0.6=27.98kN/m最大弯矩M=0.1ql2=0.1×27.98×0.6×0.6=1.007kN.m最大剪力Q=0.6×0.6×27.98=10.07kN最大支座力N=1.1×0.6×27.98=18.47kN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10×10×10/6= 166.66cm3;I=10×10×10×10/12=833.33cm4;①方木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f=1.007×106/166.66×103=6.04N/mm2方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N/mm2,满足要求②方木抗剪计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0070/2×100×100=1.21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方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③方木挠度计算最大变形v=0.677×27.98×6004/100×9000×8333300=0.33mm<v= 600/150=4mm 方木的最大挠度小于v,满足要求6主楞支撑方木计算力学求解器2.5主楞支撑方木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18.47kN计算简图弯矩图N.m变形图m 剪力图N轴力图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1385.25N.m最大变形 vmax=0.59mm最大支座力 Qmax=9235N抗弯计算强度f=1058×103/166.66×103=6.35N/mm2支撑方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N/mm2,满足要求抗弯计算强度f=1385.25×103/166.66×103=8.31N/mm2抗剪计算强度T = 3Q/2bh=3×9235/2×100×100=1.28N/mm2支撑方木的抗剪计算强度小于1.3N/mm2,满足要求支撑方木的最大挠度小于600/150的10mm,满足要求7扣件抗滑移的计算R ≤ Rc其中 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8.47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8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①扣件传递的荷载kN:NG1 = R = =18.47 kN;②支架及方木的自重kN:0.26NG2=0.0384×1.7+2×2×0.6+0.065×4=0.417kNN= NG1+1.2NG2 =18.47+1.2×0.417=18.97kN9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 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kN;N = 18.97 kN——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1.58A——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A=4.89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5.08——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l0——计算长度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1或2计算l0= kμh ① l0= h+2a ②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D取值为1.243;μ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D;u = 1.845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0.2m;公式①的计算结果:l0=137.6m,公式②的计算结果:l0=1000mm选用公式②查附录C得 =0.977σ= 39.7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205 N/mm2,满足要求进一步假设计算:若不采用扫地杆或取h=1.7m,经计算得σ= 100.9N/mm2 远小于容许值,稳定可靠; 10风道侧墙支撑体系计算结构力学求解器软件V2.51水平方向侧压力验算①设计计算资料:风道侧墙厚度为500mm,施工长度为12.65m;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混凝土泵送,浇筑速度取2.0m/h,混凝土温度取25℃;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模板厚为55mm的钢模板作为侧模,竖楞采用间距600mm的槽钢的作为模板的支撑,满堂红脚手架采用φ42壁厚3.5mm纵横间距均为600mm的扣件式脚手架;如下图所示:风道支撑体系图复核墙侧竖向钢楞的强度、挠度和横向钢管抗压强度及稳定性,斜撑钢管抗压强度、稳定性、扣件等是否满足要求;计算如下:②荷载计算:模板承受的侧面荷载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由式:F=0.22rcT0β1β2V1/2得F=0.22rcToβ1β2V1/2=0.22×25×7×1×1.15× 2 =62.61KN/m2β1——缓凝型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加外加剂时取1,加外加剂时取1.2;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时取1.0,1000~1500时取1.15;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为:q1=62.61×1.2=75.13KN/m有效压头高度:h=F/rc=75.13/25=3m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由表查得4KN/m2;设计值为:q2=4×1.4=5.6KN/m荷载组合为:q=q1+q2=75.13+5.6=80.73KN/m由于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仅在有压力高度范围内起作用,可略去不计,考虑到模板结构不确定因素较多,同时亦不考虑荷载的折减q1=75.13KN/m水平荷载分布图弯矩图轴力图挠度图③侧墙模板钢楞的计算:侧墙模板用16a槽钢,W=141cm3组成的竖向背楞,钢楞内侧用φ42钢管顶住,钢楞间距750mm,竖向钢楞按连续梁计算,钢楞受力弯距最大值为:Mmax=1847.47N.M,A、强度验算σ= Mmax/W=6104.37/108.3×103=0.056 N/mm2<σ=215N/mm2符合强度要求B、挠度验算:ω=0.3mmω=L/400=600/400=1.5mmω=0.3mm<ω=1.5mm符合强度要求;④对横向钢管采用的是φ42的壁厚3.5mm 的钢管,轴心受压构件由稳定性控制,按下试计算:由轴力图知Nmax=46514.05NN=φ1A1fN=0.893×489mm2×205N/mm2=89518.7N>Nmax=46514.05N Lo1=600mm,i=15.8mm,λ=600/15.8=37.97,φ1=0.893横向支撑稳定性满足要求;。
荷载标准值计算

荷载标准值计算荷载标准值是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结构或构件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值。
它是进行结构设计和评估的重要依据,需要根据相关规范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计算。
下面将对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恒载标准值计算恒载是指长期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的不变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水压力等。
恒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如下:1.自重标准值计算自重标准值是指结构或构件自身的重量所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其计算方法可根据材料的重度(单位体积的质量)和构件的体积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混凝土构件,自重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GK = γc * Vc式中:GK——自重标准值(N);γc——混凝土的重度(N/m³);Vc——混凝土构件的体积(m³)。
2.土压力标准值计算土压力标准值是指由于土壤自重和侧压力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的荷载标准值。
其计算方法可根据土壤的重度和侧压力系数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地下连续墙,土压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EK = γs * Ka * H式中:EK——土压力标准值(N/m²);γs——土壤的重度(N/m³);Ka——侧压力系数;H——地下连续墙的深度(m)。
二、活载标准值计算活载是指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的可变荷载,如人群荷载、车辆荷载、风荷载等。
活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如下:1.人群荷载标准值计算人群荷载标准值是指每平方米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人群重量所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其计算方法可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的规定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人群荷载标准值可取为3.5 kN/m²。
2.车辆荷载标准值计算车辆荷载标准值是指每平方米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车辆重量所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其计算方法可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中的规定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汽车荷载标准值可取为100 kN/m²。
3.风荷载标准值计算风荷载标准值是指每平方米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风力所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荷载得标准值.

2013年二级注册建筑师考点2013年二级建筑师考试辅导荷载的标准值一、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1.楼面活荷载是房屋结构设计中的主要荷载。
《荷载规范》规定的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准永久值系数如表1-2所列。
注:①本表所给各项活荷载适用于一般使用条件,当使用荷载较大或情况特殊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②第6项书库活荷载当书架高度大于2m时,书库活荷载尚应按每米书架高度不小于㎡确定。
③第8项中的客车活荷载只适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人的客车;消防车活荷载是适用于满载总重为300KN 的大型车辆;当不符合本表的要求时,应将车轮的局部荷载按结构效应的等效原则,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
④第11项楼梯活荷载,对预制楼梯踏步平板,尚应按集中荷载验算。
⑤本表各项荷载不包括隔墙自重和二次装修荷载。
对固定隔墙的自重应按恒荷载考虑,当隔墙位置可灵活自由布置时,非固定隔墙的白重应取每延米长墙重(kN/m)的1/3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kN/㎡)计人,附加值不小于㎡.2.设计楼面梁、墙、柱及基础时,表1-2中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在下列情况下应乘以规定的折减系数。
(1)设计楼面梁时的折减系数:1)第1(1)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25㎡时,应取;2)第1(2)-7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时,应取;3)第8项对单向板楼盖的次梁和槽形板的纵肋应取;对单向板楼盖的主梁应取;对双向板楼盖的梁应取;4)第9—12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2)设计墙、柱和基础时的折减系数1)第1(1)项应按表11-5规定采用;2)第1(2)-7项应采用与其楼面梁相同的折减系数;3)第8项对单向板楼盖应取;对双向板楼盖和无梁楼盖应取;4)第9-12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注:楼面梁的从属面积应按梁两侧各延伸二分之一梁间距的范围内的实际面积确定。
二、民用建筑屋面均布活荷载房屋建筑的屋面,其水平投影面上的屋面均布活荷载,应按表1-4采用。
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

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是结构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它们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荷载标准值是指在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各种荷载的标准数值,包括自重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而设计值则是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值进行修正和调整后得到的实际使用数值,是设计中真正使用的荷载数值。
本文将就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荷载标准值的确定是建筑结构设计的第一步。
在设计规范中,对各种荷载的标准值都有详细的规定,设计师需要根据规范中的要求来确定各种荷载的标准值。
其中,自重荷载是建筑物本身的重量,活荷载是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荷载,如人员、家具、设备等,而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则是外部环境因素对建筑物产生的荷载。
这些荷载的标准值的确定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依据。
其次,设计值的确定是在标准值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得到的。
在实际工程中,建筑结构的荷载并不是严格按照标准值来的,而是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正。
比如,在确定活荷载的设计值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密度、使用方式、使用人数等因素,对标准值进行修正得到实际使用的设计值。
同样,在确定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设计值时,也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特殊结构形式、高度、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修正。
设计值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是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最后,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的确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荷载标准值确定不当,可能导致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超载现象,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
而设计值的确定不合理也会导致建筑物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出现不稳定现象,影响建筑物的使用稳定性。
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荷载设计值与标准值

荷载设计值与标准值
荷载设计值和标准值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概念,特别是在建筑结构设计和土木工程中经常涉及到这两个概念。
荷载设计值(Design Load Value):荷载设计值是指在设计过程中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计算得出的用于结构设计的荷载数值。
这个数值考虑了一定的安全系数,以确保结构在使用寿命内不会超过其承载能力。
荷载设计值的计算通常基于设计标准和规范中所规定的荷载组合、概率分布、统计参数等,以确保结构在各种可能的荷载情况下都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标准值(Standard Value):标准值是指在相关的规范或标准中规定的某个物理量的数值,它反映了一种典型情况下的数值水平。
在结构设计中,标准值通常作为荷载设计值计算的输入之一,用于确定设计荷载的基准水平。
同时,标准值也可以用于与实际测量值进行对比,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总的来说,荷载设计值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安全考虑计算得出的用于结构设计的荷载数值,而标准值则是在相关规范或标准中规定的某个物理量的典型数值。
设计师需要根据规范和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这些数值,以确保设计的结构在使用期限内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荷载的标准值

荷载的标准值是根据建筑物、结构的设计和使用条件确定的。
在我国,荷载的标准值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永久荷载:永久荷载是指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不随时间变化或者变化很小的荷载。
例如,建筑物自身的重量、墙体和楼板的结构荷载等。
永久荷载的标准值通常根据建筑物的类型、结构形式、材料等因素确定。
2. 可变荷载:可变荷载是指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随时间变化较大的荷载。
例如,人员荷载、货物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
可变荷载的标准值通常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条件、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确定。
3. 偶然荷载:偶然荷载是指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且对结构影响较大的荷载。
例如,地震荷载、爆炸荷载等。
偶然荷载的标准值通常根据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要求、安全等级等因素确定。
4. 施工荷载:施工荷载是指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对结构产生影响的荷载。
例如,模板荷载、施工设备荷载等。
施工荷载的标准值通常根据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因素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载得标准值.
2013年二级注册建筑师考点
2013年二级建筑师考试辅导荷载的标准值
一、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
1.楼面活荷载是房屋结构设计中的主要荷载。
《荷载规范》规定的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准永久值系数如表1-2所列。
注:①本表所给各项活荷载适用于一般使用条件,当使用荷载较大或情况特殊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②第6项书库活荷载当书架高度大于2m时,书库活荷载尚应按每米书架高度不小于2.5KN/㎡确定。
③第8项中的客车活荷载只适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人的客车;消防车活荷载是适用于满载总重为300KN的大型车辆;当不符合本表的要求时,应将车轮的局部荷载按结构效应的等效原则,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
④第11项楼梯活荷载,对预制楼梯踏步平板,尚应按1.5kN集中荷载验算。
⑤本表各项荷载不包括隔墙自重和二次装修荷载。
对固定隔墙的自重应按恒荷载考虑,当隔墙位置可灵活自由布置时,非固定隔墙的白重应取每延米长墙重(kN/m)的1/3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kN/㎡)计人,附加值不小于1.0kN/㎡.
2.设计楼面梁、墙、柱及基础时,表1-2中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在下列情况下应乘以规定的折减系数。
(1)设计楼面梁时的折减系数:
1)第1(1)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25㎡时,应取0.9;
2)第1(2)-7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时,应取0.9;
3)第8项对单向板楼盖的次梁和槽形板的纵肋应取0.8;
对单向板楼盖的主梁应取0.6;
对双向板楼盖的梁应取0.8;
4)第9—12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2)设计墙、柱和基础时的折减系数
1)第1(1)项应按表11-5规定采用;
2)第1(2)-7项应采用与其楼面梁相同的折减系数;
3)第8项对单向板楼盖应取0.5;
对双向板楼盖和无梁楼盖应取0.8;
4)第9-12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注:楼面梁的从属面积应按梁两侧各延伸二分之一梁间距的范围内的实际面积确定。
二、民用建筑屋面均布活荷载
房屋建筑的屋面,其水平投影面上的屋面均布活荷载,应按表1-4采用。
屋面均布活荷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组合。
注:①不上人的屋面,当施工或维修荷载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对不同结构应按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将标准值作0.2kN/㎡的增减。
②上人的屋面,当兼作其他用途时,应按相应楼面活荷载采用。
③对于因屋面排水不畅、堵塞等引起的积水荷载,应采取构造措施加以防止;必要时,应按积水的可能深度确定屋面活荷载。
④屋面花园活荷载不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
直升机停机坪荷载应根据直升机总重按局部荷载考虑,同时其等效均布荷载不低于0.5KN/㎡.
局部荷载应按直升机实际最大起飞重量确定,当没有机型技术资料时,一般可依据轻、中、重三种类型的不同要求,按下述规定选用局部荷载标准值及作用面积:
轻型,最大起飞重量2t,局部荷载标准值取20kN,作用面积0.20m×0.20m;
中型,最大起飞重量4t,局部荷载标准值取40kN,作用面积0.25m×0.25m;
重型,最大起飞重量6t,局部荷载标准值取60kN,作用面积0.30m×0.30m;
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取0.7,频遇值系数应取0.6,准永久值系数应取0.
三、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
1.设计屋面板、檩条、钢筋混凝土挑檐、雨篷和预制小梁时,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人和小工具的自重)应取1.0kN,并应在最不利位置处进行验算。
注:①对于轻型构件或较宽构件,当施工荷载超过上述荷载时,应按实际情况验算,或采用加垫板、支撑等临时设施承受。
②当计算挑檐、雨篷承载力时,应沿板宽每隔1.0m取一个集中荷载;在验算挑檐、雨篷倾覆时,应沿板宽每隔2.5~3.0m取一个集中荷载。
2,楼梯、看台、阳台和上人屋面等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住宅、宿舍、办公楼、旅馆、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应取0.5kN/m;
(2)学校、食堂、剧场、电影院、车站、礼堂、展览馆或体育场,应取1.0kN/m.
3.当采用荷载准永久组合时,可不考虑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
四、雪荷载
雪荷载是房屋屋面结构的主要荷载之一。
在寒冷地区的大跨度结构和轻型结构,对雪荷载更为敏感。
雪在屋面上的积存对结构产生的作用,与当地的地面积雪大小及气候条件等密切相关。
1.雪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雪压
《荷载规范》规定,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sk——雪荷载标准值,kN/㎡;
μ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s0——基本雪压,kiN/㎡.
基本雪压系以当地一般空旷平坦地面上统计所得50年一遇最大积雪的自重确定。
基本雪压应按《荷载规范》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的规定采用。
山区的基本雪压,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的基本雪压值乘以1.2采用。
全国基本雪压标准值范围为0~1.0kN/㎡.
雪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可取0.7;频遇值系数可取0.6;准永久值系数应按雪荷载分区I、Ⅱ和Ⅲ的不同,分别取0.5、0.2和0;雪荷载分区按《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
2.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实际上就是将地面基本雪压换算为屋面雪荷载的换算系数,它与屋面形式、朝向及风力等因素有关。
《荷载规范》规定的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应根据不同类别的屋面形式,按表1-5采用。
设计建筑结构及屋面的承重构件时,可按下列规定考虑积雪的分布情况:屋面板和檩条按积雪不均匀分布的最不利情况考虑;屋架可分别按积雪全跨均匀分布情况,不均匀分布情况和半跨均匀分布的情况考虑;框架和柱可按全跨均匀分布情况考虑。
五、风荷载
风荷载是建筑结构上的一种主要的直接作用,对高层建筑尤为重要。
风压随高度而增大,且与地面的粗糙度有关;建筑物体型与尺寸不同,作用在建筑物表画上的实际风压力(或吸力)不同;风压不是静态压力,实际上是脉动风压,对于高宽比较大的房屋结构,应考虑风的动力效应。
1.风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风压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述公式计算:
(1)当计算主要承重结构时
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
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ω0——基本风压(kN/n/)。
(2)当计算围护结构时
式中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
基本风压应按《荷载规范》附录D.4中附表D.4给出的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
全国基本风压标准值范围为0.3~0.9kN/㎡.
对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
2.地面粗糙度与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对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表1-6确定。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
(1)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2)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3)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4)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1)当地面粗糙度类别相同时,离地面越高,μZ值越大,但当达到一定高度后,μZ越接近以至相同;
2)对同一高度,μZ则A区>B区>C区>D区,但当≥450m后,其值相同;
3)表中μZ变化为从0.62至3.12,当离地面5~lOm高,B类时,μZ=1.0.
3.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风速只是代表在自由气流中各点的风速。
气流以不同形式在房屋表面绕过,房屋对气流形成某种干扰,因此房屋设计时不能直接以自由气流的风速作为结构荷载。
风压在建筑物各表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设计上取其平均值采用。
一般地,在房屋的迎风墙面上,墙面受正风压(压力);在背风墙面上受负风压(吸力);在侧墙面上受负风压;在屋面上,因屋面形状的不同,风压可表现为正风压或负风压。
《荷载规范》规定的房屋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按表1-7采用。
注:①表图中符号→表示风向;+表示压力;—表示吸力。
2表中的系数未考虑邻近建筑群体的影响。
表1-7中未列入的房屋类别,详见《荷载规范》。
4.风振系数βZ
《荷载规范》规定,对于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0.25s的工程结构,如房屋、屋盖及各种高耸结构,以及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高柔建筑,均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产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
顺风向风振系数值大于1.其值与脉动增大系数、脉动影响系数、振型系数有关。
其值计算详见《荷载规范》的规定。
(六)常用材料和构件自重
注:①以上材料自重单位,自第1~44项为kN/m3,第45~69项为kN/㎡.
②以上常用材料自重中,应熟记下列材料自重值:
钢筋混凝土25kN/m3;
钢78.5kN/m3;
砖砌体18~20kN/m3;
木材(由于树种和含水率不同差别较大,可以榆、松、水曲柳为例)7kN/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