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1

合集下载

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修辞手法1》练习及答案

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修辞手法1》练习及答案

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修辞手法一》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A.倾听是一种享受,倾听是一种收获,倾听是一种乐趣。

B.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D.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天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晶莹剔透。

2.下面对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拟人)B.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反问)C.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

(排比)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3.各句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拟人)B.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设问)C.石级上面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夸张)D.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比喻)4.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

B.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C.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D.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5.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是()A.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B.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C.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D.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6.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常见修辞手法[1]

常见修辞手法[1]
用 一般地说,总是用形 原 象的事物来比喻生疏的事 则 物,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
抽象的事物,用浅显的道 理来比喻深奥的道理。
注意创新
判断下列比喻是否恰当
(1)明净的未名湖犹如一 面照妖镜。 (2)红的、绿的、黄的, 像黑夜中猫头鹰的眼睛。 (3)这篇文章的结构十分 严密,就像神经节和神经 网的关系一样。
练 习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 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 事似的。( )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 没看见似的。( )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 的朋友了。( )
练 习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 )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 一块绿地毯。( )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
五、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说 出自己的看法(自问自答)。
例:是谁创造了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六、反问:即反诘。用疑问的形 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问而不答,让读者从话中找到 答案)
例: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 受吗?
练 习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 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
二、比拟:把物当作
人来描写,或者把人 当作物来描写。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
比 拟
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例: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 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 跑了。 (人是没有尾巴的,这里 把帝国主义写成兽类了)
常见修辞手法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1)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1)

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排比、夸张、通感、对偶、双关、用典、设问、反问、互文等一、比喻比喻:借助想象,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两种事物本质不同,但二者有相似点。

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答题模式:1、运用了比喻的手法;2、把……比作……,突出了事物的某一特点。

3、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例如: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最后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诗歌的最后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助想象,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突出了洞庭山之青翠和小巧之特点;将洞庭水比做白银盘,突出了洞庭水之清澈宁静的特点。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并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

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安徽卷)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最后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看山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语文复习课(句子)之修辞手法1

语文复习课(句子)之修辞手法1
• a、把一种事物比喻成另一种事物。(甲→乙) • b、两种事物之间要有联系。(共同点)
空白演示 教字垭镇中心完小
• 小练笔: 1、小明长得真像他妈妈。 2、小华今天没到校,好像是生病了。
(不是比喻句) (不是比喻句)
3、我抬起头,看见老师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是比喻句)
空白演示 教字垭镇中心完小
空白演示 教字垭镇中心完小
谢谢!
——朱自清《春》节选
空白演示 教字垭镇中心完小
修辞:修饰言词。
作用:使句子变得更生动、活泼、具体。
种类(小学常用):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反问、设问、 对偶、引用等
空白演示 教字垭镇中心完小
一、比喻 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
彩明丽,倒映水中。
把桂林的山比喻成屏障和竹笋
空白演示 教字垭镇中心完小
六年级语文总复习(二)
句子——修辞手法(1)
教字垭完小 覃奋
空白演示 教字垭镇中心完小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 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 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 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 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本体+喻词+喻体
空白演示 教字垭镇中心完小
比喻的类型:
1、明喻
例句2: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本体+喻词+喻体)
2、暗喻
例句3:祖国,我的母亲!

(本体+喻体)
3、借喻
例句4:天边升起了一层雪白的纱帐。 (喻体)
空白演示 教字垭镇中心完小

高考修辞手法(一)常见修辞手法知识点讲解

高考修辞手法(一)常见修辞手法知识点讲解

高考修辞手法(一)常见修辞手法知识点讲解一、比喻1.定义比喻又叫打比方,即用有相似点的某些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做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显特征,可分为三种。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值得注意: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体现比喻关系。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老狐狸你不要灌迷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

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3)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这种叫“博喻”。

4.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且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只看有没有“像、似、是”之类的词语。

下面几例都不是比喻句。

(1)她的性格像母亲。

——同类事物作比较(2)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猜度(3)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想象(4)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

修辞手法一

修辞手法一

修辞手法一1.比喻: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朱自清《春》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2)拟物: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荷塘月色》朱自清)。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

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分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例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作用分析】: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描写了冬季北国气候严寒,冰雪覆盖的壮阔景色,读起来音调铿锵,节奏明快,更增强了表现力。

修辞手法练习1

修辞手法练习1

修辞手法练习常用修辞手法:1、比喻。

俗话叫打比方。

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

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

例如,太阳象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

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

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

如:大虫怒吼一声,就像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3、拟人。

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

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

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4、排比。

如: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5、设问。

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

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一、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凡卡的命运难道还不够悲惨吗?()2、种子能实现它的梦想吗?能!()3、冰雪融化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

()4、我摇摇晃晃,肩上的筐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5、决赛前,他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6、啄木鸟医生天天给大树伯伯看病。

()7、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

()8、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二、按要求写句子。

1.防风林挡住狂风。

比喻句:拟人句:2.一片片树叶从空中飘落。

比喻句:3.广场上的人很多。

夸张句:4.同学们的寒假生活丰富多彩。

排比句:5.大礼堂里面挤满了人。

夸张句:6.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比喻句:7.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拟人句:8.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张句:9.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拟人句:10.树叶很绿。

夸张句:11.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

比喻句:12.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

比喻句:13.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比喻句:14. 高粱成熟了。

拟人句:15.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比喻句:16.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拟人句:17.河水哗哗地流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总复习专项训练常见修辞手法练习(一)姓名:一、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6、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8、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9、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10、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11、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12、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3、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16、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17、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 )18、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 )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2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22、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23、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2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25、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26、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二、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用比喻手法)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用拟人手法)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用夸张手法)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用拟人手法)5、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用比喻的手法)6、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用拟人手法)7、小草儿发芽了。

(用拟人手法)8、春天来了。

(用拟人手法)9、百灵鸟在树枝叫。

(用拟人手法)10、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

(用拟人或比喻手法)11、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用拟人手法)12、果园里,麻雀叽叽叫。

(用拟人手法)13、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

(用拟人手法)14、知了在枝头上叫着。

(用拟人手法)15、天上的星星在闪烁。

(用拟人手法)16、柳树的枝条随风摆动。

(用拟人手法)17、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饱览春天的美丽。

(用拟人手法)18、桃花开了。

(用拟人手法)19、风儿,吹拂着大地。

(用拟人手法)20、雨滴在雨伞上。

(用拟人手法)21、船头飞溅起的浪花。

(用拟人手法)22、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熟了。

(用拟人手法)23、海棠果摇动着。

(用拟人手法)24、那点薄雪,微微露出点粉色。

(用拟人手法)25、一个个红石榴躲在树枝间。

(用比喻手法)六年级总复习专项训练常见修辞手法练习(二)姓名: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给下面的句子加上适当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具体。

1、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的,是渴睡人的()。

2、收音机天天()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3、油蛉在这里(),蟋蟋们在这里()。

4、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吐出红苞来。

5、巨浪伸出(),把我猛地()。

6、.微风柔和地()我的面孔。

7、荷塘里的荷花都()地打着朵。

8、落叶随着风()。

9、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10、花儿在风中()。

11、夜空中的小星星(),似乎对你()。

12、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

13、春天(),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14、春天就像();春天就像();春天就像()。

15、鸣蝉在树叶里()。

二、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 _______。

(改为比喻句)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为比喻句)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改为拟人句)4、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改为夸张句)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一会儿跑来了;一会儿。

(排比句)8、考场上静得很。

(改为夸张句)9、高粱成熟了。

(改为拟人句)三、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用比喻手法)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用拟人手法)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用夸张手法)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用拟人手法)5、树叶很绿。

(用夸张手法)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

(用比喻手法)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

(用比喻的手法)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用比喻的手法)9、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

(用拟人手法)10、鲜花盛开。

(用拟人手法)四、用横线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用波浪线标出喻体。

1、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

2、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3、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4、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

五、读读下面几句话,比喻句是()。

A.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像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B.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C.水像白花花的“珍珠”,长流不尽。

D.罗丹好像跟谁说悄悄话似的。

六、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是的打“√”。

1、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2、骏马和老牛也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小徐长得像她妈妈。

()4、棉花像白花一样白。

()5、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飞起来。

()6、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桦为群,还穿绣花鞋。

()7、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藏”。

()8、可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9、小河日夜喧哗着,仿佛在唱一支无忧无虑的歌。

()10、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

()六年级总复习专项训练常见修辞手法练习(三)姓名:一、指出下面的比喻句是用什么比什么,相似点是什么。

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云。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2、作为公路的铠甲--路面,天天展现在司机的面前。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3、刺猬遇到强敌,就成了一个可怕的刺球。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4、来到瀑布正面,看到青松翠柏中间是一条飞舞着的闪光银带,从上跌下来,溅起几尺高的水花。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二、下面的比喻句,好的打“√”,不好的打“×”,并把理由简要写下来。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河如飘动的绸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走廊的一头走出白求恩大夫,记者们像捕获猎物似的扑上前去,七嘴八舌地问长问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一群小野兽倾巢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先判断下列各句是否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若是再说明是拟人还是拟物。

1、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骄傲得嗤笑那些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

()2、人老了,可地并没有老,要靠科学给它点滋补,让它长出更好的庄稼来。

()3、清脆的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4、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

()5、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

()四、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拟人?哪些是拟物?分别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1、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2、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热气腾腾。

3、风推开人家的门窗,把破屋子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来,向空中扬去。

4、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5、祖国,我的亲娘,我回来了。

6、这家伙摇头摆尾地走了出去。

7、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8、忽然后面跑来了一只狼,慌慌张张地说:“慈悲的先生,救救我吧!”拟人()拟物()五、指出下面哪些词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哪些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

大雨如注兔死狐悲绿草如茵鬼使神差骨瘦如柴明察秋毫如饥似渴争奇斗艳水平如镜归心似箭莺歌燕舞固若金汤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下面各句都用了借代的修辞方法,请你写出它们各用什么代什么。

1、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谁倒企业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

本句用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

2、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千里马”,更需要“伯乐”啊!本句用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

3、在中国民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本句用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

4、“泥裤子”一直跟在“粗辫子”的身后。

本句用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