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的特异性

合集下载

免疫学研究中的抗原识别与特异性

免疫学研究中的抗原识别与特异性

免疫学研究中的抗原识别与特异性抗原是机体中能够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包括细胞表面分子、蛋白质、多糖、脂类等。

在生物体中,抗原是非常广泛的存在,包括自身抗原和异己抗原。

自身抗原是指人体内自身细胞的表面标志物,外来抗原则是指来自自己以外的物质。

抗原识别与特异性是免疫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免疫系统如何区分自身抗原和异己抗原,如何识别不同种类的抗原,并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抗原识别抗原识别是免疫系统中最为基本的反应,是免疫系统区分自身和异物的重要机制。

抗原识别一般通过免疫细胞表面的识别分子,即受体来实现。

受体是一种膜蛋白,有着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在人体中,大部分免疫细胞都有着自己的受体,用于识别抗原,从而发挥免疫反应的功能。

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有不同的受体。

例如,B细胞有着能够识别特定抗原的B细胞受体,而T细胞则有着T细胞受体。

B细胞的受体是一种通过基因重组形成的分子,可以根据所接触到的不同抗原的特点进行变异。

T细胞受体也是一种膜蛋白,具有高度多样性。

它们通过识别抗原上的肽段来进行特异性的识别。

特异性免疫应答抗原特异性是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础。

一般来说,免疫应答可以分为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两种类型。

虽然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识别受体和分子,但都拥有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础特性,即只与特定抗原发生反应。

在体液免疫应答中,多能引发产生针对抗原的抗体。

抗体是由B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它会绑定特定的抗原,从而拦截、破坏抗原。

这种特异性抗体产生的免疫应答被称为体液免疫应答。

与免疫系统的其他反应一样,产生一个特异性免疫应答需要通过抗原识别和处理来实现。

免疫系统将抗原分解成肽段,并将这些分子展示在免疫细胞表面,使得这些T细胞和B细胞能够进一步识别它们。

之后,免疫系统会迅速产生特定的抗体,这些抗体将与抗原发生结合,从而中和或去除抗原。

抗原特异性的形成抗原特异性的形成是通过T细胞和B细胞在识别抗原的过程中,进行信号传导和反应选择而实现的。

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名词解释

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名词解释

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名词解释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是生物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特性,它通过特定的反应机制,把外来物质识别为抗原,产生特异的抗体来针对性的抵抗外源入侵物质。

本文将对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达到深入理解和储备相应知识的目的。

首先要明确的是,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是由抗原蛋白质、抗体蛋白质、免疫反应因子等若干有机体组成元素所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免疫反应机理。

抗原在外来物质进入体内时,会引发有机体的抗原抗体反应。

一旦抗原被检测到,有机体的免疫反应因子立即被激活,形成特异的抗体来抵抗抗原,从而实现有效的抵御外来入侵物质的目的。

其次,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主要指的是它的识别能力。

一旦抗原被识别,抗体就会被特异性的产生,只有与特定抗原结合牢固的抗体才能给以有效的免疫保护。

抗体特异性是抗原抗体反应的主要特性之一,也是由免疫反应因子所决定的。

它用抗原诱导因子引发受体细胞表面结构或内源性受体蛋白产生,这样就能形成一种特异性的抗原抗器官,只有与特定抗原结合牢固的抗体才能给以有效的免疫保护。

此外,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也可分为单克隆及多克隆两种。

单克隆特异性抗体只能识别单个抗原,多克隆特异性抗体能够识别多种抗原,且抗体可以具有两个或以上不同功能分子,如Fc和Fab两个部分,这样可以增强抗体特异性,使其具有更好的结合能力和抗原识别能力。

最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特性,它具有独特的特点,能够在外来物质进入体内时,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正是由于这种特异性的反应,我们的体质才能够有效的预防退病,不受各种病毒的侵害。

总之,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是一种特殊的免疫反应机制,它由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因子等多种成分共同作用而形成。

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可分为单克隆及多克隆两种,不仅可以有效识别外源入侵物质,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和抗原识别能力。

正是由于这种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我们的机体才能够有效的预防退病,抵抗病毒的侵害,维护身体的健康。

抗原的概念和特点

抗原的概念和特点

抗原的概念和特点抗原是指能够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它可以是生物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具有的分子结构,也可以是非生物体(如化学物质、蛋白质、多肽、糖类等)的化合物。

抗原可以引起免疫系统的识别并产生免疫应答,包括产生抗体、活化T细胞等。

以下将介绍抗原的特点。

1. 免疫原性:抗原具有诱发免疫应答的能力。

它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且可以被抗体或T细胞受体识别。

免疫原性通常与抗原的大小、形状、化学性质、复杂性有关,其中复杂的抗原更容易引起免疫应答。

2. 特异性:抗原可以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即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这种特异性是由于机体中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受体,它们可以识别并结合特定的抗原决定簇(epitope),从而产生针对性的免疫应答。

不同的抗原具有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所以它们会诱导机体生成不同的抗体或T细胞反应。

3. 免疫记忆: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后,它会引发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产生大量的免疫记忆细胞,如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

这些免疫记忆细胞具有长期存活的能力,可以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或激活T 细胞,从而实现二次应答,提供持续的免疫保护。

4. 可变性:抗原可以是非常复杂的分子结构,如病毒的表面蛋白、细菌的外膜分子、肿瘤抗原等。

这些抗原的结构可以发生变异,使得机体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变异抗原。

免疫系统通过产生多样的免疫细胞来识别和应对这些变异抗原,如病毒感染后产生特异性抗体,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杀作用等。

5. 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抗原可以来自机体内部产生的分子,如自身抗原。

它们通常被机体的免疫耐受机制所调控,以防止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反应。

外源性抗原则来自机体外部的分子,如细菌感染产生的抗原、疫苗中的抗原等。

外源性抗原通常需要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认识和处理,从而产生免疫应答。

总之,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

它具有免疫原性、特异性、免疫记忆、可变性等特点。

免疫学基础第三章:抗原

免疫学基础第三章:抗原
第3章
抗 原
一、抗原的概念与特性 二、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三、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四、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1
一、抗原的概念
抗原(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 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 产物(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发生特异 性结合的物质。它是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始动 因子。
12
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是暴露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 原特异性的化学基团,是和相应抗体发生 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结合部位,又是供免疫 活性细胞作为“异物”来识别的标志。又 称抗原表位。
13
抗原分子上抗原决定基(簇)示意图
14
(二)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
由于抗原物质通 常是大分子物质, 甚至是细胞、细菌 和病毒等,所以通 常具有多个抗原决 定簇,如果两个抗 原物质都含有相同 的抗原决定簇,则 会发生交叉反应。
18
三、异嗜性抗原 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类、 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的性质相同的抗原, 即不同种属之间的相同抗原。
四、肿瘤抗原 是细胞发生突变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免疫原 性的大分子物质。按其特异性分为肿瘤特异 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两大类。
19
五、自身抗原 能刺激机体发生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组 织成分称为自身抗原。 主要是与免疫系统隔绝的“隐蔽物质”, 如眼睛的晶体蛋白、甲状腺球蛋白、精子 蛋白等。
16
细菌各部位抗原示意图
17
二、同种异型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在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由于 基因型不同,其组织、细胞存在着的不同抗原 。 1、红细胞血型抗原
是指人类红细胞膜上的多种血型物质,其中以 ABO和Rh血型抗原系统最为重要。
2、人类白细胞抗原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存在于白细胞、血小板 和所有有核细胞表面的抗原物质,以淋巴细胞密度最 高。

高考知识能力提升专题31 免疫调节知识拓展之(一)抗原相关知识

高考知识能力提升专题31   免疫调节知识拓展之(一)抗原相关知识

高考知识能力提升专题31 免疫调节知识拓展之(一)抗原1.抗原的性质(1)基本特性①免疫原性指抗原能被B、T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

②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物质(活化的T/B细胞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结构复杂的蛋白质大分子通常为完全抗原。

然面,某些小分子物质单独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不具备免疫原性,但当其与大分子蛋白质或非抗原性的多聚赖氨酸等载体交联或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成为完全抗原,此类小分子物质称为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

半抗原可与免疫应答效应物质结合,具备免疫反应性。

(2)抗原特异性①定义即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效应产物发生结合均显示专一性,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活化T/B细胞或抗体,且仅能与该淋巴细胞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②表位——抗原特异性的决定因素Ⅰ.定义表位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T/B细胞抗原受体(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与功能单位。

Ⅱ.组成表位通常由5~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也可由多糖残基或核苷酸组成。

Ⅲ.种类a.线性表位:线性表位由连续的氨基酸序列构成(下图E1、E3),T细胞仅识别由抗原递呈细胞(APC)加工后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结合并提呈到APC表面的线性表位,此类表位称T细胞表位。

由8~10个氨基酸组成的是CD8+T细胞表位,13-17个氨基酸构成CD4+T细胞表位。

b.构象表位:由不连续但空间上相邻的多个氨基酸构成构象表位(下图E2)。

大多数构象表位和少数线性表位无需APC加工和提呈,能直接被B细胞识别,属于B细胞表位,一般由5~15个氨基酸构成。

Ⅳ.数量天然蛋白大分子通常有多个表位,属于多价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多种特异性抗体。

一个半抗原相当于一个表位。

抗原特异性、种类和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抗原特异性、种类和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7
基本概念概述 9.抗原决定基 (Antigenic determinant) 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的能够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 化学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对应抗体的‘互补 位’或者‘抗体决定基’
8
基本概念概述 10.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 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 原决定基的总数。 半抗原为1价,天然抗原为多价 11.共同抗原(交叉反应抗原) 不同分子上存在相同或者相似的表位 12. 交叉反应 由于共同抗原的存在,其中一种抗原刺激机体产生 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者致敏淋巴细胞)可以与 其他的不同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9
共同抗原
10
交叉反应
11
基本概念概述 13. 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 种属不同的共同抗原。 好处:超敏反应;牛痘病毒预防天花。 坏处:
12
基本概念概述 14. 抗原的特异性 (antigenic specificity) 抗原与其受体(TCR, BCR)和免疫应答产物抗体专一 结合的性质
24
第一节、抗原的特异性
5、半抗原和载体效应
25
第一节、抗原的特异性
5、半抗原和载体效应
26
第一节、抗原的特异性
6、MHC控制对肽抗原的免疫应答
27
第一节、抗原的特异性
7、抗原受体的多样性决定抗原识别的特异性 淋巴细胞库 (lymphocyte repertoire) 体细胞重组 (somatic recombination)
B细胞表位: BCR识别或抗体识别并结合 直接识别 构象决定或线性决定表位
21
第一节、抗原的特异性
4、抗原的可降解性和表位识别 (3) 抗原的特异性 a) 化学基团的构成 b) 空间构型的改变 参见课本P53 表3-2和3-3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特异性: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的专一性。

①抗原只能激活具有相应受体的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②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并发生反应
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 :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

又称表位(epitope)。

是抗原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
抗原结合价(antigen
valence);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表位数目
共同表位:存在于不同抗原物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

交叉抗原(共同抗原):带有共同表位的抗原
根据产生抗体是否依赖T细胞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
Ag):种类: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及细胞抗原
特点:需要Th细胞辅助;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可引起免疫记忆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
Ag):种类:细菌脂多糖,肺炎菌荚膜多糖和聚合鞭毛素
特点:不需要Th细胞辅助; 诱导体液免疫,不能诱导细胞免疫;只产生IgM抗体; 无免疫记忆。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什么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什么

抗原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是免疫反应最突出的特点,是免疫学诊断和防治的理论依据。

抗原特异性即表现在免疫原性上,也表现在免疫反应性上。

前者是指某一特定抗原只引起某一特定免疫应答,后者是指某一特定抗原只与其相应的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结合而出现反应。

抗原的特异性首先决定于其化学组成,但即使是同一化学组成,由于立体构型差异,其特异性亦不相同。

指抗原具有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的性质。

抗原:抗原(antigen,缩写Ag)是指能引起抗体生成的物质,是任何可诱发免疫反应的物质。

外来分子可经过B细胞上免疫球蛋白的辨识或经抗原呈现细胞的处理并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结合成复合物再活化T细胞,引发连续的免疫反应。

释义:抗原(Ag)是指所有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即能被T/B 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TCR/BCR)特异性识别与结合,活化T/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产物(致敏淋巴细胞或抗体),并能与相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因此,抗原物质具备两个重要特性: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和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

免疫原性即指抗原诱导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免疫反应性是指能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能力。

性质:抗原的基本性质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1)异物性是指进入机体组织内的抗原物质,必须与该机体组织细胞的成分不相同。

抗原一般是指进入机体内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花粉等;抗原也可以是不同物种间的物质,如马的血清进入兔子的体内,马血清中的许多蛋白质就成为兔子的抗原物质;同种异体间的物质也可以成为抗原,如血型、移植免疫等;自体内的某些隔绝成分也可以成为抗原,如眼睛水晶体蛋白质、精细胞、甲状腺球蛋白等,在正常情况下,是固定在机体的某一部位,与产生抗体的细胞相隔绝,因此不会引起自体产生抗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特异性: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的专一性。

①抗原只能激活具有相应受体的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②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并发生反应
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 :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

又称表位(epitope)。

是抗原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
抗原结合价(antigen valence);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表位数目
共同表位:存在于不同抗原物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

交叉抗原(共同抗原):带有共同表位的抗原
根据产生抗体是否依赖T细胞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种类: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及细胞抗原
特点:需要Th细胞辅助;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可引起免疫记忆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Ag):种类:细菌脂多糖,肺炎菌荚膜多糖和聚合鞭毛素
特点:不需要Th细胞辅助; 诱导体液免疫,不能诱导细胞免疫;只产生IgM抗体; 无免疫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