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地理课后题答案
计量地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师范大学

计量地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在计量地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B: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C: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D: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答案: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2.第一本《计量地理学》教材的作者是()A:毛里尔B:盖提斯C:马尔布D:加里森答案:加里森第二章测试1.空间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及地理过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地理位蜀、区域范围和( )。
A:区域联系B:空间联系C:地理范围D:地理属性答案:空间联系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的是:()A:变异系数B:离差平方和C:峰度系数D:方差与标准差答案:变异系数3.锡尔系数L是以()加权计算的。
A:人口比重B:其余选项均错误C:收入比重D:人口和收入比重答案:人口比重第三章测试1.下列选项中属于图G=(V,E)所必须包含的基本要素的是:()A:基础图B:关联边C:边集D:子图答案:子图2.洛伦兹曲线是()。
A:反映的是人口和收入的对应关系B: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C: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D:反映的是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答案: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3.洛伦兹曲线越是向横轴凸出,()。
A:基尼系数就越小,收入分配就越不平等B: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分配就越平等C:基尼系数就越小,收入分配就越平等D: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分配就越不平等答案: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分配就越平等4.有关空间罗伦兹曲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横轴是整个部门职工百分率,纵轴是选定部门职工数百分率B:为了使曲线逐渐平缓,要计算R值C:R值由大到小排列,列出相应累积百分率D:横轴是选定部门职工数百分率,纵轴是整个部门职工百分率答案:R值由大到小排列,列出相应累积百分率5.有关基尼系数标准正确的表述是( )A:>0.5,表示绝对平等B:<0.2,表示绝对不平等C:0.3-0.4,表示相对平等D:0.2-0.3,表示比较不平等答案:<0.2,表示绝对不平等6.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分配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以下基尼系数表述中所对应的收入最不公平的是()A:基尼系数为0.45B:基尼系数为0.15C:基尼系数为0.25D:基尼系数为0.3答案:基尼系数为0.3第四章测试1.相关系数Rxy>0时,两要素之间存在()关系。
计量地理第二章课后题答案

徐建华版计量地理学第二章答案点击这里1. 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 (1)3.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4. 地理数据采集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2)5. 数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数据处理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2)6. 对表2.4.1 中的分组数据,分别计算其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3)7. 查阅2011年的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3)8.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GDP 数据如下表所示。
(6)9.如果我们在作罗伦次曲线时,不是把某要素各组分的数据由大到小排序, (11)11. 根据第10 题中的数据,计算锡尔系数L 指标和T 指标。
(18)1.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
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
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
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
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要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两方面进行描述。
其测度方法主要有:(1) 数量标志数据①间隔尺度(Interval Scale)数据: 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纲)下的绝对量。
计量地理徐建华第二章课后题6-11答案

642.73 1990.01 4725.01 1243.43 2312.82
677.54 2272.82 5333.1 1426.34 2556.02
798.9 2692.81 6379.63 1677.8 3081.91
பைடு நூலகம்918.8 3467.72 7385.11 2005.42
3473
1065.7 3907.23 8690.24 2338.98 4006.72
113 109.7
109
109.8 109.8
112
113.3 109.9 112.4
115.5 110.74
112.1
115.1 115.9 111.51 111.8469 112.3 112.2
116.2 111.51 113.3
110.2016 110.1 110.24 112.7 111.2 110.9 112.7193
4751
4788
4822
4857
4889
4660
4719
789
796
803
811
818
828
836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 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 自治区 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
2849 8329 3756 4241
258 3644 2515
517
554
1849
2829 8143 3799 4287
108.7 108.6 108.2 111.2 111.4 110.9
111
0.172787 0.1637 0.160417 0.204905 0.155195 0.164757 0.21299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精 确 制 导 (七下新版)7章答案

地形差异
平原高原山地为主
平原山地高原丘陵为主
年降水量差异
400—800毫米
大于800毫米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植被类型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耕作制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主食结构
面食
米食
传统交通方式
车马
船
2、(1)秦岭淮河(2)甲纬度位置丙海陆位置(3)③②
拓展训练
(1)青藏西北北方南方(2)乙维吾尔(3)秦岭(4)略(5)植被覆盖率降低
第七章中国的地域差异自然环境生产和文化特色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2.气候土地资源水资源
二、单选题:
1.C2.D3.D4.D5.D6.D7.B8.B9.A10.D
能力提升
1、(1)南方北方青藏西北(2)高寒干旱(3)秦岭淮河
(4)
比较项目
B地区
计量地理学参考答案

计量地理学(8)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 质量标志;2. n-2;3. 99.73%;4. t 检验法; 5. STDEV ;8.标准化;9.最大相似性 10. 累积百分率 6.下降;7.F(X1)≤F(X2)二,1.B;2.D;3.A;4.B;5.C;6.D;7.C;8.B;9.A;10.D 三,1.AD;2.BC;3.ABD;4.BD;5.AC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 1.趋势面:是一种光滑的数学曲面,它能集中地代表地理数据在大范围内的空间变化趋势, (1 分)趋势面与实际面上的地理曲面不同,它只是实际曲面的一种近似值. 分)因此实 (1 际曲面应包括趋势面和剩余曲面两部分. 分) (1 2.众数:是一个地理观测(或调查)系列中出现频数(或次数)最多的数. (1 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分)它在频数分布曲线上的位置正居最高点上. 分) (1 (1 3.F 分布:若 F=ξ/η,其中ξ和η相互独立,则ξ= x1 / f 1 , η= x 2 / f 2 , X1 为具有自由度2 22为 f1 的变量,X22 为具有自由度 f2 的 x2 变量,称变量 F 服从 F-分布.4.直通性:直通性是运输网的重要特征之一(1 分) ,节点的直通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环中节点与网络中其它环路节点的联结情况, 分) (1 ,运输流在节点上与网络中其它节点的联结情况. 分) (1 5. 方差分析:把平方和与自由度同时进行分解(1 分) ,用F 检验法对整个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的方法,称为方差分析. 分) (2 五.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1.(1)分布范围在 0-1 之间; 分) (1 (2)越趋于 1,曲线相关程度越密切①等于 1,两个要素完全曲线相关②等于 0,两个要素完全无曲线相关; 分) (2 (3)Ryx≥r(1 分) (4)Ryx 与 Rxy 不相等(1 分) 2.计算步骤: 1)计算基准点 I 点到各点的全部距离 rih 2)计算基准点到边界的最短距离 rb 3)选出rh≤rb 距离,并从小到大排列, 4)列出各点的最短距离距阵 5)计算各级最临近距离. 六,1,原命题错误, 分) (2M 0 = Lm 0 +f m +1 260 ×h = 5+ × 1 = 5 + 0.5 = 5.5 (2 分) 260 + 253 f m 1 + f m 12. 原命题正确(2 分) ,原因解释(6 分)∑ ∑ ∑ ∑x = 6 + 5 + 8 + 1 + 4 + 7 + 6 + 3 + 3 + 7 = 50 y = 12 . 6 + 10 . 4 + 18 . 5 + 3 . 0 + 8 . 1 + 16 . 3 + 6 . 2 + 6 . 6 + 16 . 8 = 110 . 8 x 2 = 6 2 + 5 2 + 8 2 + 1 2 + 4 2 + 7 2 + 6 2 + 3 2 + 3 2 + 7 2 = 294y 2 = 12 . 6 2 + 10 . 4 2 + 18 . 5 2 + 3 . 0 2 + 8 . 1 2 + 16 . 3 2+ 12 . 3 2 + 6 . 2 2 + 6 . 6 2 + 16 . 8 2 = 1465 . 00 ∑ xy = 6 × 12 . 6 +5 × 10 . 4 + 8 × 18 . 5 + 1 × 3 . 0 + 4 × 8 . 1+ 7 × 16 . 3 + 6 × 12 . 3 + 3 × 6 . 2 + 3 × 6 . 6 + 7 × 16 . 8 = 654 . 9γ ==[n ∑ [ 10x2∑ xy ∑ x ∑ ( ∑ x ) ][n ∑ yn2y2(∑ .82y)2]10 × 654 × 294 50. 09 50 × 1102][ 10.8 110× 1465]答:因为 r=0.987,所以二者高度正相关. 七. 论述题(每题 9 分,共 18 分) 1. 2.三年滑动平均法的计算结果与原始数据的误差小.(1 分)(数据共 4 分,错一个扣 0.5 分, 扣完为止)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农业总产值 7662.1 8127.0 9084.7 10995.5 15750.5 20340.9 22353.7 23788.4 24541.9 24519.1 8301.26 9412.27 11943.57 15695.63 19481.70 22161.00 23561.33 24283.13 10329.96 12865.72 15705.06 18645.8 21355.08 23108.8 三年滑动平均五年滑动平均八,综合应用题(每题 15 分,共 15 分) 评分标准:每步 2 分,最短路径 1 分解:首先给 v1 标上 P 标号 P(v1)=0,表示从 v1 到 v1 的最短路径为零.其它点(v2,v3,…,v7)标上 T 标号T(vj)=+∞(j=2,3,…,7) . 第一步:① v1 是刚得到 P 标号的点.因为(v1,v2),(v1,v3),(v1,v4)∈E,而且 v2, v3,v4 是 T 标号,所以修改这三个点的 T标号为T(v2)=min[T(v2),P(v1)+w12]=min[ +∞,0+2]=2T(v3)=min[T(v3),P(v1)+w13 ]= min[ +∞,0+5]=5 T(v4)=min[T(v4),P(v1)+w14 ]= min[ +∞,0+3]=3 ② 在所有 T 标号中,T(V2)=2 最小,于是令 P(V2)=2. 第二步: ①v2 是刚得到 P 标号的点.因为(v2,v3),(v2,v6)∈E,而且 v3, v6 是 T 标号,故修改v3 和 v6 的 T 标号为: T(v3)=min[T(v3),P(v2)+w23]=min[5,2+2]=4T(v6)=min[T(v6),P(v2)+w26]=min[+∞,2+7]=9 ② 在所有的 T 标号中,T(v4)=3 最小,于是令 P(v4)=3.第三步:① v4 是刚得到 P 标号的点.因为(v4,v5)∈E,而且 v5 是 T 标号,故修改 v5 的 T标号为: T(v5)=min[T(v5),P(v4)+w45]=min[+∞,3+5]=8 ② 在所有的 T 标号中,T(v3)=4 最小,故令 P(v3)=4.第四步:① v3 是刚得到 P 标号的点.因为(v3,v5),(v3,v6)∈E,而且 v5 和 v6 为 T 标号,故修改 v5 和 v6 的 T 标号为: T(v5)=min[T(v5),P(v3)+w35]=min[8,4+3]=7T(v6)=min[T(v6),P(v3)+w36]=min[9,4+5]=9 ② 在所有的 T 标号中,T(v5)=7 最小,故令 P(v5)=7.第五步:① v5 是刚得到 P 标号的点.因为(v5,v6),(v5 ,v7)∈E,而且 v6 和 v7 都是 T 标号,故修改它们的 T 标号为: T(v6)=min[T(v6),P(v5)+w56]=min[9,7+1]= 8T(v7)=min[T(v7),P(v5)+w57]=min[+∞,7+7]=14 ② 在所有 T 标号中,T(v6)=8 最小,于是令:P(v6)=8① v6 是刚得到 P 标号的点.因为(v6,v7)∈E,而且 v7 为 T 标号,故修改它的 T 标号为: T(v7)=min[T(v7),P(v6)+w67]=min[14,8+5]=13 ② 目前只有 v7 是 T 标号,故令: P(v7)=13. 从城镇 v1 到 v7 之间的最短路径为(v1,v2,v3,v5,v6,v7),最短路径长度为 13.。
计量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计量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物理量是:A. 地壳运动B. 震级C. 震源深度D. 地震波传播速度答案:B. 震级2. 以下哪个地震带不是世界上四大地震带之一?A. 太平洋地震带B. 印度洋地震带C. 地中海地震带D. 大西洋地震带答案:D. 大西洋地震带3.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于测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A. 周期计B. 地震带C. 地震仪D. 地磁仪答案:C. 地震仪4. 在地理中,经度是用来表示:A. 地球的形状B. 地球的大小C. 地球的纬度D. 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答案:D. 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5.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来测量高度差?A. 放大镜B. 测距仪C. 望远镜D. 倾斜仪答案:D. 倾斜仪6. 对于地球上任意一点的纬度,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纬度可以大于90°B. 纬度的单位是度和分C. 纬度越大,离赤道越近D. 纬度是指东西方向的角度答案:C. 纬度越大,离赤道越近7. 以下哪种工具可以用来测量地面的垂直位移?A. GPSB. 倾角仪C. 遥感技术D. 雷达测距答案:B. 倾角仪8.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呈现的一种工具。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GIS的主要用途?A. 地图制作B. 空间分析C. 场地勘测D. 地理统计答案:C. 场地勘测9.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来测量地球上某一点的海拔高度?A. 测距仪B. 电子红外水平仪C. GPSD. 倾斜仪答案:C. GPS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陆地测量常用的测量方法?A. 光电距离测量法B. GPS测量法C. 激光扫描测量法D. 遥感技术测量法答案:D. 遥感技术测量法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 地震烈度是以什么为基础的?答案:地震烈度是以地震对人类造成的破坏程度为基础的。
2.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是哪一年成立的?答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2001年成立。
计量地理课后题答案

计量地理课后题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徐建华版计量地理学第二章答案1.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
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
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
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
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要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两方面进行描述。
其测度方法主要有:(1) 数量标志数据①间隔尺度(Interval Scale)数据: 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纲)下的绝对量。
②比例尺度(Ratio Scale)数据: 以无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的相对量。
这种数据要求事先规定一个基点,然后将其它同类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换算为基点数据的比例。
(2) 品质标志数据①有序(Ordinal)数据。
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只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这种数据并不表示量的多少,而只是给出一个等级或次序。
②二元数据。
即用0、1 两个数据表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是非判断问题。
③名义尺度(Nominal Scale)数据。
即用数字表示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状态类型。
计量地理试题答案

计量地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地理问题研究的核心环节是()A 地理数据采集B 地理数据教学方法C 地理数据描述D 地理数据的处理答案:D 参考课本P26页2.在单峰负偏态的分布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C 算数平均数> 众数>中位数D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答案:B 参考课本P33页3.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A 人口数量B 村庄河流的分布C 国内生产总值D 土地面积答案:B 参考课本P20页4.偏相关系数的性质有①偏相关系数分布的范围在-1到1之间;②__________;③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必小于或最多等于由同一系列资料所求得的复相关系数。
A.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B.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C.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D.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答案:A 参考课本P57页5. 时间序列的组合成分包括长期趋势(T )、__________循环变动(C )和不规则变动(I )。
A季节变动 B.灰色模型C 马尔科夫 D.乘法模型答案:A参考课本P72-P73页6. 主成分分析是在()的基础上进行的。
A.回归分析B.时间序列分析C.相关分析D.系统聚类分析答案:C参考课本P95页7.在地理学中,主要对于“状态”的预测方法是() A.主成分分析法 B.马尔可夫预测法 C.灰色模型分析法 D.趋势面分析发答案:B 参考课本P108页8.建立在变异函数理论及结构分析基础之上的空间插值法是()A.RBF神经网络方法B.克里格插值法C.反距离权重倒数插值法D.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答案:B 参考课本P141页9. 下面哪一个不是AHP决策的基本步骤()A.明确问题B.建立层次结构模型C.分层计算特征值D.层次总排序答案:C参考课本227—230页10. 下列属于图G=(V,E)所必须包含的基本要素的是()A.边集 B. 子图 C. 关联边 D. 基础图答案:A 参考课本P57页11.下列不属于一个网络图的基础指标的是()A.连线数目B.结点数目C.网络中亚图数目D.回路数答案:D 参考课本P281页12.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A 人口数量B 村庄河流的分布C 国内生产总值D 土地面积答案:B 参考课本P20页二、填空题1.锡尔系数,就说明分配差异越大;反之,锡尔系数,说明收入分配越均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地理课后题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徐建华版计量地理学第二章答案
1.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
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
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
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
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
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
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
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
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
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
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要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
两方面进行描述。
其测度方法主要有:
(1) 数量标志数据
①间隔尺度(Interval Scale)数据: 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
纲)下的绝对量。
②比例尺度(Ratio Scale)数据: 以无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的相对量。
这种数据要求事先规定一个基点,然后将其它同类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换算为基点数据的比例。
(2) 品质标志数据
①有序(Ordinal)数据。
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只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这种数据并不表示量的多少,而只是给出一个等级或次序。
②二元数据。
即用0、1 两个数据表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是非判断问题。
③名义尺度(Nominal Scale)数据。
即用数字表示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状态类型。
3.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 )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
2 )不确定性
3 )多种时空尺度
4 ) 多维性
4. 地理数据采集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1)来自于观测、测量部门的有关专业数据。
2)来自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的有关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3)来自于有关单位或个人的不定期的典型调查数据、抽样调查数据。
4)来自于政府公报、政府文件中的有关数据。
5)来自于互联网(internet)的有关共享数据。
6)来自地图图件。
主要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地图等。
7)来自遥感数据。
8)其他来源的有关数据,如室内实验分析数据。
9)来自于档案、图书等文献资料中的有关数据。
5. 数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数据处理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1)运用数学方法,建立地理数学模型,从更高,更深层次上揭示地理问题的机理。
数学方法可以通过定量化的计算和分析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
2)地理信息系统在处理空间数据和海量数据方面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而GIS相关软件如ARCGIS等将空间数据域属性数据完美结合,处理起来更方便。
6. 对表 中的分组数据,分别计算其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值=(25*+96*+136*+214*+253*+ 286*+260*+203*+154*+85*+24*)/11=; 1)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位置: 所以中位数在第六组中; 2)求中位数: 所以中位数是 7. 查阅2011年的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GDP 数据为变量,运用平均值、方差、变异系数等统计量,对全国各年经济发展的一般
水平、差异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
1
1
11
1736724
2251 5.503
286
n
i m i e m f s M L d f -=-⨯-=+⨯=+⨯=∑
得G=
8.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GDP 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作出其各年份的罗伦次曲
线、计算集中化指数,并由此比较不同年份该地区GDP 在亚区之间分布的集中化程
集中化指数:
A=++ (1)
R=1/9*1+2/9*1+...+9/9*1=5 M=9*1=9
I= 集中化指数: A=++ (1)
R=1/9*1+2/9*1+...+9/9*1=5 M=9*1=9 I=
集中化指数: A=++ (1)
R=1/9*1+2/9*1+...+9/9*1=5 M=9*1=9 I=
.
集中化指数:
A=++ (1)
R=1/9*1+2/9*1+...+9/9*1=5
M=9*1=9
I=
6幅图,及其
I值可以
年,2001年,2002
年,2003年,2004
年的集中化程度基本
相似,其中1999年
的集中化程度最高,
2004年的集中化指
数最低。
9.如果我们在作罗伦次曲线时,不是把某要素各组分的数据由大到小排序,
而是由小到大排序,其结果又会怎么样呢如果这样操作,集中化指数的计算公式又应该是什么样的根据表中的数据,试把各亚区的GDP 数据由小到大排序,作出各年份的罗伦次曲线、计算集中化指数,并将计算结果与第8 题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从小到大排列后:
1999年GDP情况:
集中化指数: A=++ (1)
R=1/9*1+2/9*1+...+9/9*1=5 M=9*1=9 I=
A=++ (1)
R=1/9*1+2/9*1+...+9/9*1=5 M=9*1=9 A=++ (1)
R=1/9*1+2/9*1+...+9/9*1=5
M=9*1=9
集中化指数: A=++ (1)
R=1/9*1+2/9*1+...+9/9*1=5 M=9*1=9 I=
A=++ (1)
R=1/9*1+2/9*1+...+9/9*1=5 M=9*1=9
A=++ (1)
R=1/9*1+2/9*1+...+9/9*1=5 M=9*1=9 I=
结论:如果将各组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则洛伦兹曲线会是程下凹的曲线。
如果这样操
作,集中化指数的计算值公式将会是
I=
R
M A
R -- 比较6幅图及观察I 值可知:1999年的集中化指数最大2004年的集中化指数最小。
并且集中化指数和从大到小排序的结果一样。
根据指数越大集中化程度越大知道1999年的集中化成都最大,2004年的集中化程度最小。
10.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人口与GDP 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将纵、横坐标均以 累计百分比表示,作出罗伦次曲线,并近似的计算基尼系数。
计百分比:
GDP 累计百分比:
G=。
11. 根据第10 题中的数据,计算锡尔系数L 指标和T 指标。
P 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1
ln()
n
i
i i i y T y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