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地理 课后题答案

合集下载

计量地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师范大学

计量地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师范大学

计量地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在计量地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B: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C: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D: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答案: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2.第一本《计量地理学》教材的作者是()A:毛里尔B:盖提斯C:马尔布D:加里森答案:加里森第二章测试1.空间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及地理过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地理位蜀、区域范围和( )。

A:区域联系B:空间联系C:地理范围D:地理属性答案:空间联系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的是:()A:变异系数B:离差平方和C:峰度系数D:方差与标准差答案:变异系数3.锡尔系数L是以()加权计算的。

A:人口比重B:其余选项均错误C:收入比重D:人口和收入比重答案:人口比重第三章测试1.下列选项中属于图G=(V,E)所必须包含的基本要素的是:()A:基础图B:关联边C:边集D:子图答案:子图2.洛伦兹曲线是()。

A:反映的是人口和收入的对应关系B: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C: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D:反映的是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答案: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3.洛伦兹曲线越是向横轴凸出,()。

A:基尼系数就越小,收入分配就越不平等B: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分配就越平等C:基尼系数就越小,收入分配就越平等D: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分配就越不平等答案: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分配就越平等4.有关空间罗伦兹曲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横轴是整个部门职工百分率,纵轴是选定部门职工数百分率B:为了使曲线逐渐平缓,要计算R值C:R值由大到小排列,列出相应累积百分率D:横轴是选定部门职工数百分率,纵轴是整个部门职工百分率答案:R值由大到小排列,列出相应累积百分率5.有关基尼系数标准正确的表述是( )A:>0.5,表示绝对平等B:<0.2,表示绝对不平等C:0.3-0.4,表示相对平等D:0.2-0.3,表示比较不平等答案:<0.2,表示绝对不平等6.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分配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以下基尼系数表述中所对应的收入最不公平的是()A:基尼系数为0.45B:基尼系数为0.15C:基尼系数为0.25D:基尼系数为0.3答案:基尼系数为0.3第四章测试1.相关系数Rxy>0时,两要素之间存在()关系。

计量地理学第二版第四章11题答案

计量地理学第二版第四章11题答案

计量地理学第二版第四章11题答案1、从四大区域的角度看,未跨区域的工程是()[单选题] *A.?南水北调工程B.?青藏铁路工程(正确答案)C.?西气东输工程D.?西电东送工程2、10.下列地理区域主要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 [单选题] *A.北方地区、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西北地区C.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正确答案)D.青藏地区、南方地区3、日本经济的脆弱性表现在()[单选题] *A、经济增长的速度太快B、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正确答案)C、劳动力不足,且技术水平低D、工业发达,农业落后4、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B.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草原、荒漠广布C.西北地区河流多为内流河D.贺兰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少,以西地区降水较多(正确答案)5、5.东南亚的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单选题] *A.东高西低B.河流广阔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正确答案)D.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6、实现“东西部双赢”战略,与新疆有关的工程项目是()[单选题] *A.?西电东送B.?西气东输(正确答案)C.?青藏铁路D.?南水北调7、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三江平原停止开荒(正确答案)B.图中P、Q两河段初春初冬都有凌汛发生C.东北三省重工业发达依托的是科技人才集中D.三江平原濒临海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8、3.丽丽在暑假游记中写道:“那天我终于看到了一年四季绿树常青,水田稻花正飘香的美景.”这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另一番景象:“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就像白莲花”.该游记描述的两个地区分别是()[单选题] *A.北方地区、南方地区B.南方地区、青藏地区C.南方地区、西北地区(正确答案)D.西北地区、青藏地区9、39.该国家人民主要使用的语言及所属人种是()[单选题] *A.白色人种英语B.白色人种阿拉伯语(正确答案)C.黑色人种阿拉伯语D.黑色人种英语10、68.关于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耕地面积广大B.河湖灌溉便利C.地处热带,光热条件好(正确答案)D.土壤肥沃11、关于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准噶尔盆地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B.太行山以东为华北平原(正确答案)C.图③所示黄河河段位于下游D.祁连山以南是四川盆地12、下列属于东南亚的岛屿是()*A、中南半岛(正确答案)B、钓鱼岛C、马来群岛(正确答案)D、海南岛13、目前印度发展农业面临的巨大压力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 *A、农村劳动力少B、水旱灾害频繁(正确答案)C、环境污染严重D、土地沙漠化14、13.(应用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计量地理试题答案

计量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地理问题研究的核心环节是()A地理数据采集B地理数据教学方法C地理数据描述D地理数据的处理答案:D参考课本P26页2.在单峰负偏态的分布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C算数平均数>众数>中位数D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答案:B参考课本P33页3.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A人口数量B村庄河流的分布C国内生产总值D土地面积答案:B参考课本P20页4.偏相关系数的性质有①偏相关系数分布的范围在-1到1之间;②__________;③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必小于或最多等于由同一系列资料所求得的复相关系数。

A.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B.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C.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D.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答案:A参考课本P57页5.时间序列的组合成分包括长期趋势(T)、__________循环变动(C)和不规则变动(I)。

A季节变动 B.灰色模型C马尔科夫 D.乘法模型答案:A参考课本P72-P73页6.主成分分析是在()的基础上进行的。

A.回归分析B.时间序列分析C.相关分析D.系统聚类分析答案:C参考课本P95页7.在地理学中,主要对于“状态”的预测方法是()A.主成分分析法 B.马尔可夫预测法C.灰色模型分析法 D.趋势面分析发答案:B参考课本P108页8.建立在变异函数理论及结构分析基础之上的空间插值法是()A.RBF神经网络方法B.克里格插值法C.反距离权重倒数插值法D.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答案:B参考课本P141页9.下面哪一个不是AHP决策的基本步骤()A.明确问题B.建立层次结构模型C.分层计算特征值D.层次总排序答案:C 参考课本227—230页10.下列属于图G=(V,E)所必须包含的基本要素的是()A.边集 B.子图 C.关联边 D.基础图答案:A参考课本P57页11.下列不属于一个网络图的基础指标的是()A.连线数目B.结点数目C.网络中亚图数目D.回路数答案:D参考课本P281页12.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A人口数量B村庄河流的分布C国内生产总值D土地面积答案:B参考课本P20页二、填空题1.锡尔系数,就说明分配差异越大;反之,锡尔系数,说明收入分配越均衡。

智慧树知到《计量地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计量地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计量地理学》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计量地理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年中,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规模、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均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人类的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A:可持续发展理念B:经济优先理念C:发展经济为主D:先发展后治理答案: 可持续发展理念2、第一位给近代地理学比较明确定义的学者是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下列哪些观点是他提出的?A:地理学必须限于研究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接触的地方。

B:地理学的特殊目的是集中研究地球表面上相互联系的各种现象。

C:为了要取得有益的可靠的结论,地球表面上任何部分的地理研究都必需以详细描述自然现象开始,然后推进到地球表面的其他现象与基本的自然结构的关系。

D:地理学的最高目标,在于发掘人类和物质的地球以及与自然现象也有联系的生物现象之间的关系。

答案: 地理学必须限于研究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接触的地方。

,地理学的特殊目的是集中研究地球表面上相互联系的各种现象。

,为了要取得有益的可靠的结论,地球表面上任何部分的地理研究都必需以详细描述自然现象开始,然后推进到地球表面的其他现象与基本的自然结构的关系。

,地理学的最高目标,在于发掘人类和物质的地球以及与自然现象也有联系的生物现象之间的关系。

3、数学在地理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概括为:()A:定量化的描述B:准确的解释C:精确的预测D:科学的说明答案: 定量化的描述,准确的解释,精确的预测4、计量运动是使地理学从近代阶段跨入现代阶段的标志性事件。

A:对B:错答案: 对5、古代地理学的特点为以描述地理知识为主,记载多是片断性的,缺乏理论体系的,地理学内部尚未出现学科分化,各国的地理学基本上是在本国封闭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1、在统计上,通过对各取值之间()的测定来反映现象总体中各个体之间的差异程度。

计量地理学答案

计量地理学答案

计量地理学答案1、51.下列四条河流中,地处撒哈拉以南非洲,而且主要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的是()[单选题] *A.尼罗河B.刚果河(正确答案)C.伏尔加河D.湄公河2、下列关于西部地区交通、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西北地区交通以铁路和航空运输为主B.青藏地区目前没有铁路,运输以公路为主C.西北地区能源资源较少,靠区外支援D.风能、地热能等能源是青藏地区的优势(正确答案)3、“白云黄鹤传千古,汉水长江会一楼”所指景观位于:()[来[单选题] *A. ①B. ②C. ③(正确答案)D. ④4、2016年春晚,为了体现“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这一主题,央视特别设置了东(福建泉州)、西(陕西西安)、南(广东广州)、北(内蒙古呼伦贝尔)四大分会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设置分会场最多的区域是( ) [单选题]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正确答案)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5、位于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单选题] *A、东欧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正确答案)C、中西伯利亚高原D、东西伯利亚山地6、11.(探究题)我国的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位于( ) [单选题]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正确答案)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7、从四大区域的角度看,未跨区域的工程是()[单选题] *A.?南水北调工程B.?青藏铁路工程(正确答案)C.?西气东输工程D.?西电东送工程8、黄河没有流经的高原是() [单选题] *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正确答案)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9、2.以下地理现象与当地自然条件不相吻合的是[单选题] *A.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为白色B.荷兰广泛分布着抽水风车C.新疆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D.江苏省宿迁市到处都有竹楼的分布(正确答案)10、2.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分为六大地理区域.下列关于国家与其所在地理区域对应错误的是()[单选题] *A.日本一一东南亚(正确答案)B.中国—东亚C.印度—南亚D.俄罗斯一一大部分在北亚11、16.我国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 ) [单选题] * A.北方地区(正确答案)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高原12、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玉米B、油菜C、水稻(正确答案)D、小麦(正确答案)13、南半球澳大利亚放寒假的时间应是[单选题] *一月七月(正确答案)四月十月14、该地气候类型是[单选题] *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正确答案)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15、干旱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突出的区域特征.下列与该特征无关的是()[单选题] *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B.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C.植被稀少,荒漠广布D.油气资源丰富(正确答案)16、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影响它们气候差异的因素是()[单选题] *A.海陆(正确答案)B.地形C.纬度D.洋流17、23.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我国每年从西亚进口大量石油,主要的海上运输路线是▲[单选题] *A.地中海---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大陆B.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大陆(正确答案)C.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大陆D.波斯湾---阿拉伯海---中巴经济走廊石油专线---新疆18、13.(应用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计量地理学试卷

计量地理学试卷

一、选择题1.地理问题研究的核心环节是()A 地理数据采集B 地理数据教学方法C 地理数据描述D 地理数据的处理答案:D参考课本P26页2.在单峰负偏态的分布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C 算数平均数> 众数>中位数D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答案:B参考课本P33页3.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A 人口数量B 村庄河流的分布C 国内生产总值D 土地面积答案:B参考课本P20页4.偏相关系数的性质有①偏相关系数分布的范围在-1到1之间;②__________;③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必小于或最多等于由同一系列资料所求得的复相关系数。

A.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B.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C.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D.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答案:A参考课本P57页5. 时间序列的组合成分包括长期趋势(T )、__________循环变动(C )和不规则变动(I )。

A季节变动 B.灰色模型 C马尔科夫 D.乘法模型答案:A参考课本 P72-P73页6. 主成分分析是在()的基础上进行的。

A.回归分析B.时间序列分析C.相关分析D.系统聚类分析答案:C参考课本P95页7.在地理学中,主要对于“状态”的预测方法是()A.主成分分析法B.马尔可夫预测法C.灰色模型分析法D.趋势面分析发答案:B参考课本P108页8.建立在变异函数理论及结构分析基础之上的空间插值法是()A.RBF神经网络方法 B.克里格插值法C.反距离权重倒数插值法 D.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答案:B参考课本P141页9. 下面哪一个不是AHP决策的基本步骤()A.明确问题 B.建立层次结构模型C.分层计算特征值 D.层次总排序答案:C参考课本227—230页10. 下列属于图G=(V,E)所必须包含的基本要素的是()A.边集 B. 子图 C. 关联边 D. 基础图答案:A参考课本P57页11.下列不属于一个网络图的基础指标的是()A.连线数目 B.结点数目 C.网络中亚图数目 D.回路数答案:D参考课本P281页12.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A 人口数量B 村庄河流的分布C 国内生产总值D 土地面积答案:B参考课本P20页二、填空题1.锡尔系数,就说明分配差异越大;反之,锡尔系数,说明收入分配越均衡。

计量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计量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计量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物理量是:A. 地壳运动B. 震级C. 震源深度D. 地震波传播速度答案:B. 震级2. 以下哪个地震带不是世界上四大地震带之一?A. 太平洋地震带B. 印度洋地震带C. 地中海地震带D. 大西洋地震带答案:D. 大西洋地震带3.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于测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A. 周期计B. 地震带C. 地震仪D. 地磁仪答案:C. 地震仪4. 在地理中,经度是用来表示:A. 地球的形状B. 地球的大小C. 地球的纬度D. 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答案:D. 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5.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来测量高度差?A. 放大镜B. 测距仪C. 望远镜D. 倾斜仪答案:D. 倾斜仪6. 对于地球上任意一点的纬度,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纬度可以大于90°B. 纬度的单位是度和分C. 纬度越大,离赤道越近D. 纬度是指东西方向的角度答案:C. 纬度越大,离赤道越近7. 以下哪种工具可以用来测量地面的垂直位移?A. GPSB. 倾角仪C. 遥感技术D. 雷达测距答案:B. 倾角仪8.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呈现的一种工具。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GIS的主要用途?A. 地图制作B. 空间分析C. 场地勘测D. 地理统计答案:C. 场地勘测9.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来测量地球上某一点的海拔高度?A. 测距仪B. 电子红外水平仪C. GPSD. 倾斜仪答案:C. GPS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陆地测量常用的测量方法?A. 光电距离测量法B. GPS测量法C. 激光扫描测量法D. 遥感技术测量法答案:D. 遥感技术测量法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 地震烈度是以什么为基础的?答案:地震烈度是以地震对人类造成的破坏程度为基础的。

2.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是哪一年成立的?答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2001年成立。

计量地理 (4)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 每题一分,共10 分)

计量地理 (4)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 每题一分,共10 分)

计量地理 (4)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 每题一分,共10分)1、 定量;2、对数变换;3、组距或组中值;4、自变量的个数或f u =k ;5、离散区域分布类型;6、求导;7、空间罗伦兹曲线;8、系统点抽样法;9、S=)2()ˆ(2∑−−n yy10、趋势面二、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共10分)1. B ;2.D ;3 .A ;4.B ;5.B ;6.B ;7.C ;8、B ;9.B ;10.A 三、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 D ;2. ACD ;3.BCD ;4.BC ;5.ABC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加权算术平均数:有n 个地理数据,各含有不同的比重,所占比重大的数,对平均数的影响就大;占比重小的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也就小,因此用加权平均法求算术平均数。

∑∑=−=+++=ni i i in n x f n f x f x f x f x 122111L 式中∑=++=i n f f f f n L 212. 网络图:设V 是由空间中n 个点i v ,i=1,2,…n 所组成的集合,即V={v 1,v 2,…v n };(1分)E 是由m 条线e i , i=1,2,…m 所组成的集合,既E={e 1,e 2,…e n },(1分)而且E 中任意一条线都是以V 中的点为端点,任意两条线除了端点以外没有其它公共点,那么把V 和E 合在一起就称为一个图G,计作G=(V,E)。

(1分) 3. 平均中心:任意在分布图上作x 和y 轴,(1分)确定每一点的x 轴和y 轴的坐标(1分),计算平均值和,−x −y ∑∑=−=−==ni i n i i y n y x n x 111,1他们即平均中心的坐标。

(1分) 4. f 分布:若F=ξ/η,其中ξ和η相互独立,则ξ=,/121f x η=22/f x , X 12为具有自由度为f1的变量,X 22为具有自由度f 2的x 2变量,称变量F 服从F-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建华版计量地理学第二章答案
1.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
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
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
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

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

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

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

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
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
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
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要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
两方面进行描述。

其测度方法主要有:
(1) 数量标志数据
①间隔尺度(Interval Scale)数据: 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
纲)下的绝对量。

②比例尺度(Ratio Scale)数据: 以无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的相对量。

这种数据要求事先规定一个基点,然后将其它同类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换算为基点数据的比例。

(2) 品质标志数据
①有序(Ordinal)数据。

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只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这种数据并不表示量的多少,而只是给出一个等级或次序。

②二元数据。

即用0、1 两个数据表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是非判断问题。

③名义尺度(Nominal Scale)数据。

即用数字表示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状态类型。

3.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 )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
2 )不确定性
3 )多种时空尺度
4 ) 多维性
4. 地理数据采集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1)来自于观测、测量部门的有关专业数据。

2)来自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的有关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3)来自于有关单位或个人的不定期的典型调查数据、抽样调查数据。

4)来自于政府公报、政府文件中的有关数据。

5)来自于互联网(internet)的有关共享数据。

6)来自地图图件。

主要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地图等。

7)来自遥感数据。

8)其他来源的有关数据,如室内实验分析数据。

9)来自于档案、图书等文献资料中的有关数据。

5. 数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数据处理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1)运用数学方法,建立地理数学模型,从更高,更深层次上揭示地理问题的机理。

数学方法可以通过定量化的计算和分析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

2)地理信息系统在处理空间数据和海量数据方面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而GIS相关软件如ARCGIS等将空间数据域属性数据完美结合,处理起来更方便。

6. 对表 中的分组数据,分别计算其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值=(25*+96*+136*+214*+253*+ 286*+260*+203*+154*+85*+24*)/11=; 1)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位置: 所以中位数在第六组中; 2)求中位数:
所以中位数是 7. 查阅2011年的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GDP 数据为变量,运用平均值、方差、变异系数等统计量,对全国各年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差异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

11
1117367242251 5.503
286
n i m i e m f s M L d f -=-⨯-=+⨯=+⨯=∑
得G=
8.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GDP 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作出其各年份的罗伦次曲
线、计算集中化指数,并由此比较不同年份该地区GDP 在亚区之间分布的集中化程
1999年GDP:
A=++ (1)
R=1/9*1+2/9*1+...+9/9*1=5
M=9*1=9
I=
A=++ (1)
R=1/9*1+2/9*1+...+9/9*1=5
M=9*1=9
I=
.
集中化指数: A=++...+1= R=1/9*1+2/9*1+...+9/9*1=5 M=9*1=9 I=
对比以上6幅图,及其I 值可以看到1999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的集中化程度基本相似,其中1999年的集中化程度最高,2004年的集中化指数最低。

9.如果我们在作罗伦次曲线时,不是把某要素各组分的数据由大到小排序,
而是由小到大排序,其结果又会怎么样呢如果这样操作,集中化指数的计算公式又应该是什么样的根据表 中的数据,试把各亚区的GDP 数据由小到大排序,作出各年份的罗伦次曲线、计算集中化指数,并将计算结果与第8 题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从小到大排列后: 1999年GDP 情况:
集中化指数: A=++ (1)
R=1/9*1+2/9*1+...+9/9*1=5 M=9*1=9 I=
集中化指数:
A=++ (1)
R=1/9*1+2/9*1+...+9/9*1=5 M=9*1=9
I=
集中化指数:
A=++ (1)
R=1/9*1+2/9*1+...+9/9*1=5 M=9*1=9
I=
集中化指数: A=++ (1)
R=1/9*1+2/9*1+...+9/9*1=5 M=9*1=9
I=
A=++ (1)
R=1/9*1+2/9*1+...+9/9*1=5 M=9*1=9 I=
集中化指数: A=++ (1)
R=1/9*1+2/9*1+...+9/9*1=5 M=9*1=9 I=
结论:如果将各组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则洛伦兹曲线会是程下凹的曲线。

如果这样操
作,集中化指数的计算值公式将会是
I=
R
M A
R -- 比较6幅图及观察I 值可知:1999年的集中化指数最大2004年的集中化指数最小。

并且集中化指数和从大到小排序的结果一样。

根据指数越大集中化程度越大知道1999年的集
中化成都最大,2004年的集中化程度最小。

10.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人口与GDP 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将纵、横坐标均以 累计百分比表示,作出罗伦次曲线,并近似的计算基尼系数。

计百分比:
P 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1
ln()
n
i
i i i y T y 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