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专科体格检查

合集下载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四肢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四肢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四肢检查引言概述: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评估方法,用于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脊柱和四肢是人体重要的部位,其功能和结构的异常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

因此,脊柱四肢检查在体格检查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脊柱四肢检查的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一、脊柱检查1.1 姿势评估:医生观察患者的站立姿势,包括头部、颈部、背部、臀部和下肢的位置。

正常情况下,头部应保持直立,颈部应与背部保持一致,背部应平直,臀部和下肢应对称。

1.2 脊柱曲度评估: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背部曲度来评估脊柱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脊柱曲度有颈椎 lordosis、胸椎 kyphosis 和腰椎 lordosis。

正常情况下,这些曲度应该处于适当的范围内,且没有明显的侧弯或扭曲。

1.3 椎间隙评估:医生通过触摸患者的脊柱来评估椎间隙的健康状况。

正常情况下,椎间隙应该均匀,没有明显的压痛或异常感觉。

二、四肢检查2.1 关节活动度评估: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四肢关节活动度来评估其健康状况。

常见的关节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

正常情况下,关节应具有正常的活动度,没有明显的僵硬或疼痛。

2.2 肌力评估: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四肢肌肉力量来评估其健康状况。

医生可以要求患者进行一些特定的动作,如抬腿、握拳等,来评估肌肉力量的程度。

正常情况下,肌肉力量应该对称,没有明显的减弱或痉挛。

2.3 感觉评估:医生通过触摸患者的四肢来评估其感觉功能。

医生可以用棉签或针尖轻轻触摸患者的皮肤,观察患者是否能感受到刺激,并询问患者是否有异常感觉。

正常情况下,患者应该能够感受到轻微的刺激,没有明显的感觉异常。

三、脊柱四肢检查的意义3.1 早期疾病诊断:通过脊柱四肢检查,医务人员可以及早发现脊柱和四肢的异常,从而进行早期疾病诊断。

例如,脊柱侧弯可能是脊柱侧弯症的早期症状,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可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3.2 疾病分型和分级:脊柱四肢检查还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对疾病进行分型和分级。

医学《体格检查(脊柱)》技术评分标准表

医学《体格检查(脊柱)》技术评分标准表
(2)胸腰椎:前屈90°,后伸30°,侧弯20°-30°,侧旋30°(10分);
20
5、特殊检查
(1)颈部轴位挤压试验,上臂牵拉试验,Adson征,挺胸试验(10分);
(2)Laseque征,直腿抬高试验,神经压迫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拾物试验,儿童腰部伸展试验,腰部超伸展试验(10分);
20
提问
1、脊柱的4个生理弯曲;科室姓名编号得分来自委签字体格检查(脊柱)
项目
内容要求
分值
扣分
扣分原因
脊柱
1、颈部及腰背部视诊
(1)视诊的正确方法和顺序(10);
(2)视诊的主要内容:(颜面、头部有无畸形及姿势异常;颈部有无特殊部位瘢痕、窦道;有无咽后壁脓肿;颈椎有无生理前突消失、后突畸形、颈椎短缩、发际下移;颈椎活动是否受限;胸腰椎生理弧度是否存在;有无圆背、驼背、角状后突;有无腰骶部丛毛或色素沉着、腰部肌肉痉挛、窦道脓肿)(10);
20
3、脊柱叩诊
(1)叩诊的部位及其意义:(在颈椎棘突旁用叩诊锤叩击时,颈椎病或颈椎间盘突出症可有上肢放射性痛;沿颈椎纵轴轻叩头顶可诱发颈椎病变部位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深部叩击痛)(10)。
10
4、脊柱动诊、量诊
(1)颈椎:前屈35°-45°,后伸35°-45°,侧屈45°,旋转60°-80°(10分);
2、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的标准及其意义;
3、颈部轴位挤压试验;
4、急性腰扭伤与椎间盘突出症体征鉴别诊断。
10
20
2、脊柱触诊
(1)触诊手法、顺序正确(10);
(2)压痛点及其意义:(落枕压痛点在斜方肌中点,伴有肌紧张;颈椎病压痛点在C5-6、C6-7棘突旁;前斜角肌综合征压痛点在颈后三角区;颈背纤维织炎压痛点广泛;新生儿胸锁乳突肌上的包块常为先天性斜颈;颈部侧方肿块应注意局部淋巴结肿大。腰背部棘突上压痛见于棘上韧带损伤、棘突滑膜炎、棘突骨折;棘间韧带损伤压痛点在棘突间;腰横突骨折在腰椎横突处;腰肌劳损在骶棘肌两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下腰椎棘突旁开1-1.5cm)(10);

脊柱体格检查

脊柱体格检查

脊柱体格检查
观察
观察是脊柱体格检查的第一步,通过直接观察脊柱的外观来初步评估脊柱的姿势和曲度是否正常。

医生会注意观察脊柱的曲度、平直度、侧凸和旋转等情况。

触诊
触诊是脊柱体格检查的第二步,通过触摸脊柱的各个部位来检查脊柱的变形、肌肉紧张和疼痛等情况。

医生会用手轻轻触摸脊柱的不同部位,以寻找异常感觉或局部的不适。

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是脊柱体格检查的第三步,主要通过评估患者的脊柱活动范围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的问题。

医生会引导患者进行不同的运动动作,如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观察其脊柱活动的程度和是否存在疼痛等异常感觉。

特殊试验
特殊试验是脊柱体格检查的最后一步,用于进一步评估脊柱的状况。

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查项目,如神经系统检查、病理反射试验等,以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和脊柱的功能状态。

脊柱体格检查是评估脊柱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脊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触诊、运动试验和特殊试验四个步骤的综合评估,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脊柱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脊柱体格检查应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并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脊柱系统疾病的体格检查特殊试验

脊柱系统疾病的体格检查特殊试验

第二章脊柱系统疾病的体格检查实践课内容1、头颈肩部①头顶下压试验(教材试验2):阳性多为脊神经根受压迫。

②椎间孔挤压试验(又名击顶试验,教材试验5):阳性同上。

③颈部拔伸试验(教材试验9):阳性同上。

④椎间孔分离试验(教材试验16):阳性同上。

⑤前屈旋颈试验(教材试验4):阳性表明颈椎小关节可能有退行性变。

⑥直臂抬高试验(教材试验8):阳性多为臂丛神经受压迫。

⑦压肩试验(教材试验14):阳性同上。

⑧颈脊神经根张力试验(又名臂丛牵拉试验,教材试验17):阳性同上。

⑨挺胸试验(教材试验13):阳性多为肋锁综合征。

⑩旋颈试验(教材试验20):阳性多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⑾屈颈试验(教材试验22):阳性多为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内肿瘤。

2、腰部①拾物试验(教材试验2):阳性多为腰部脊柱有病变。

②抱膝试验(教材试验7):阳性多为腰骶关节有病变。

③Goldthwait试验(教材试验9):要求学会方法。

3、腰骶部①骶髂关节试验(教材试验2):阳性多为骶髂关节病变。

②立坐位弯腰鉴别试验(教材试验3):鉴别腰骶关节和骶髂关节的病变。

③骶髂关节分离试验(又名“4”字试验,教材试验4):骶髂关节有病变则发生疼痛。

4、骶髂部★①“4”字试验(教材试验2):如膝不可放平,表示髋关节有疾患。

骶髂关节有病变则骶髂部发生疼痛;坐骨神经痛者表现为大腿后方不适。

②黑尔试验(教材P59试验11):区别髋关节与坐骨神经痛。

③托马斯征(教材试验9):阳性多为髂腰肌病变。

5、髋关节部①大腿滚动试验:阳性多为髋关节炎、结核、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

②腰大肌挛缩试验(教材试验3):阳性多为腰大肌病变或早期髋关节结核。

③望远镜试验(教材试验4):阳性多为髋关节不稳或有脱位。

6、坐骨神经痛★①直腿抬高试验:梨状肌综合征:60度以前疼痛明显,超过60度,反而减轻。

腰椎间盘突出:疼痛放射至小腿或足。

坐骨神经痛:背屈动作如果疼痛增加,说明坐骨神经处于敏感状态。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内容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内容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内容
脊柱检查
1. 检查患者身体姿势是否正常
2. 检查患者脊柱是否直立
3. 检查脊柱后凸或前凸
4. 检查患者是否有脊柱侧弯的症状
5. 检查患者是否有腰部和颈部疼痛
四肢检查
1. 检查患者肢体的生理弯曲(伸展和活动度)
2. 检查四肢关节的稳定性
3. 观察患者是否有水肿、变色或者异常的形态
4. 检查手指和脚趾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体格检查
1. 观察患者全身五官的情况,包括面色、皮肤、眼睛、耳朵、口腔、鼻子等
2. 观察患者胸部的状态,包括肺部、心脏、乳房和肋骨等
3. 观察腹部的状态,包括肝脏、胃、肠道、子宫和卵巢等
4. 观察外生殖器的状态,包括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
心理检查
1. 询问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反应
2. 询问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压力和焦虑等方面
3. 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言谈举止,辅助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
4.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治疗建议,协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结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是对患者身体的基本情况进行检查的重要手段,可以快速发现患者的身体状况,对症治疗,从而尽早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

同时,完善的心理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患者从内心获得更好的支持和治疗效果。

脊柱及四肢体格检查

脊柱及四肢体格检查
内容:自觉症状的变化、特殊检查的结果及分析、诊疗
技术操作情况、治疗效果、重要医嘱的更改及理由、 病情分析及诊疗意见、各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 诊断的修正补充。一月以上者写病程小结。首次病程 记录当天完成。
格式与内容
§会诊记录: 由会诊医师书写,包括对病史、体征的 补充,病情分析、诊断及进一步检查治 疗意见。
四肢
(七)杵状指(趾) 远端指(趾)节呈杵状膨大。与指端缺 氧、代谢障碍及中毒性损害有关 • 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脓 胸 • 发绀型先心病 • 吸收不良综合症、潰疡性结肠炎、肝硬 化
四肢
(八)匙状指 指甲中部凹陷,边 缘翘起,指甲变薄, 表面粗糙
• 常见病: 缺铁贫
(九)平板脚 (十)下肢静脉曲张
(二)腹壁反射
• 上部消失: 胸7、8
脊髓病变
• 中部消失: 胸9、10
脊髓病变
• 下部消失: 胸11、
12脊髓病变
(三)提睾反射
反射中枢: 腰1、2 • 双側消失——腰1、2
脊髓病变 • 一側消失——椎体束
损害
二、深反射
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射
(一)肱二头肌反射
• 反射中枢:
颈髓5、6
(二)肱三头肌反射
四肢
二、运动功能障碍 • 神经肌肉损伤 • 关节损害
神经反射
神经反射是通过反弧射的形成来完成的
• 一、浅反射
刺激皮肤和粘膜引起 (一)角膜反射 • 方法
• 神经 传入——三叉; 传出——面神经 • 直接间接反射均消失: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 • 直接存在,间接消失:对侧面神经病变(传出障碍) • 直接消失,间接存在:患侧面神经病变 • 完全消失:深昏迷
§转科记录: 主要病情、诊治经过、转出理由、注意 事项

脊柱与四肢体格检查实验报告总结

脊柱与四肢体格检查实验报告总结

脊柱与四肢体格检查实验报告总结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脊柱和四肢的体格检查,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脊柱是人体骨骼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由33个椎骨组成,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

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上肢由肩胛带、上臂、前臂和手部组成,下肢由髋关节、大腿、小腿和足部组成。

通过对脊柱和四肢进行体格检查,可以了解其生理结构特点,并发现异常情况。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 脊柱检查(1)站立姿势:让被检查者直立站立,观察其身体是否垂直于地面。

(2)前屈姿势:让被检查者双手自然垂放,向前弯腰尽量触碰地面。

(3)后伸姿势:让被检查者双手自然垂放,向后弯腰尽量向后伸展。

(4)侧屈姿势:让被检查者双手自然垂放,向一侧弯腰尽量触碰地面。

结果:被检查者的脊柱无明显异常,各个部位的弯曲度正常。

2. 四肢检查(1)上肢检查:观察被检查者的肩胛带、上臂、前臂和手部是否对称,有无畸形或肌肉萎缩等异常情况。

(2)下肢检查:观察被检查者的髋关节、大腿、小腿和足部是否对称,有无畸形或肌肉萎缩等异常情况。

结果:被检查者的四肢结构正常,各个部位对称度良好。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认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正确的体格检查方法和技巧。

2. 实验时应注意保护被检查者的隐私权和人身安全。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细节,如正确站立姿势、手部放置位置等。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人体骨骼系统中重要的部分——脊柱和四肢的结构和功能,并掌握了正确的体格检查方法和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被检查者的脊柱和四肢结构正常,各个部位对称度良好。

脊柱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脊柱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脊柱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引言
脊柱体格检查评分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脊柱疾病和异常的工具。

通过对脊柱的观察和评价,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脊柱问题,为患者
提供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评分项目
1. 姿势:评估患者的站立姿势和坐姿姿势,包括身体直立与否、肩膀对齐与否等。

2. 肩膀:检查肩膀的对称性和活动度,观察是否有肩胛骨突出
等异常。

3. 脊柱曲度:评估脊柱的曲度,包括颈椎、胸椎和腰椎的曲度
是否正常。

4. 骨盆:检查骨盆的水平性和对称性,观察是否有骨盆倾斜等
异常。

5. 臀部:评估臀部的对称性和肌肉紧张度。

6. 腿长:对比评估两腿的长度是否一致。

7. 步态:观察患者的走路方式,包括步伐、脚底着地方式等。

评分标准
每个评分项目根据正常参考值和异常程度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根据患者在每个项目上的表现进行评分。

评分可以用数字、字母或
符号表示。

应用与意义
脊柱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患者的脊柱状况,识别潜在的脊柱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可以及早发现和干预脊柱异常,避免进一步的损伤和疼痛。

结论
脊柱体格检查评分标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估工具,对脊柱
疾病和异常的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应根据标准对患者进
行定期评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检查内容
❖ 神经系统检查
— 感觉 — 运动 — 深、浅反射 — 病肢端颜色、温度、脉搏、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检查顺序及内容
❖ 视诊 -姿势、步态、畸形、窦道、瘢痕、肿块、色泽
❖ 触诊(叩诊) -压痛点、活动时痛
❖ 动诊(听) -主动、被动、疼痛弧
❖ 量诊 -长度、周径、轴线、角度 -正常范围、记录
运动检查
自上到下检查两侧各自10 个肌节中的关键肌。 运动评分:
0 完全瘫痪 1 可触及或可见肌收缩 2 在无地心引力下进行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 3 对抗地心引力进行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 4 在中度抗阻下进行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 5 正常肌力(可完全抗阻进行全关节范围的正常活动) NT 无法检查
胸腰椎疾病检查
视诊
❖ 步态 -跛行、剪刀步态、摇摆步态等
❖ 皮肤,椎旁肌 ❖ 畸形
-前凸:滑脱,骨折脱位,先髋 -后凸:圆弧状,角状 -侧凸:部位,双肩高
触诊
❖ 压痛点 -棘突:轻,重 -棘突间 -棘间旁1.5cm~2cm -椎旁广泛压痛
❖ 叩击痛:深部骨质病变,骶髂关节病变
动诊(听)
❖ 腰椎活动正常范围 ❖ 活动与疼痛
-腰扭伤时交替弧形转动伸直 -腰椎管狭窄后伸痛 -椎间盘突出局限性腰椎活动受限 -骨折、肿瘤、结核腰椎活动受限
量诊
❖ 角度 ❖ 肢体周径 ❖ 轴线 ❖ 身高 ❖ 其他:颌面角,X线测量等
特殊检查
❖ 髋关节过伸实验 (Yoeman sign) ❖ 骶髂关节扭转实验(Gaenslen sign) ❖ 直腿抬高实验(Lasegue sign) ❖ Bragard sign ❖ Kernig sign ❖ Patrick sign
肘关节140 °-0 °-5 °
常见检查内容
❖ 疼痛检查
—疼痛分析:结合问诊,分析疼痛部位,性质与 体位、运动的关系
—压痛点 —叩击痛与挤压痛 —疼痛弧
常见检查内容
❖ 运动机能检查 — 步态:肢短性步态;强直性步态;剪刀式步态;
摇摆步态;股四头肌瘫痪步态;臀大肌瘫痪步态 — 主动运动:肌力、肌张力 — 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方向;非与主动运动方向 — 活动时的摩擦音及摩擦感
28个关键点自上而下,左右分开。
感觉关键点
C2 枕骨粗隆 C4 肩锁关节的顶部
C3 锁骨上窝
感觉关键点
C5 肘前窝的外侧面
C6 拇指近节背侧皮肤 C7 中指近节背侧皮肤 C8 小指近节背侧皮肤
感觉关键点
T1 肘前窝的内侧面 T2 腋窝的顶部 T3 第3 肋间 T4 第4 肋间(乳线)
感觉关键点
感觉检查
L4 内踝 L5 足背第3 跖趾关节 S1 足跟外侧 S2 腘窝中点 S3 坐骨结节 S4-5 肛门周围(作为1个平面) 肛门感觉:肛门指诊
感觉评分及感觉平面
感觉评分:即身体每侧的皮区评分相加。用以表
示感觉功能的变化,包括: –轻触觉评分 –针刺觉评分
感觉平面: 身体两侧具有正常感觉功能的最低 脊髓节段。
脊柱检查
❖ 脊柱体表定位 -C2、C7 -肩胛冈连线(T3棘突)T3/T4 -肩胛下角连线(T7棘突)T8 -L3横突 -髂嵴最高点连线 -髂后上棘连线,骶管裂孔
颈部检查
❖ 视诊 — 表情与姿势; — 颜面对称; — 颈椎畸形:创伤,肌性,骨性,其他 — 颈部长宽比例 ❖ 触诊 — 颈椎棘突间痛性硬节 — 椎旁肌压痛 — 肩胛内上角;肩胛上切迹
颈部检查
❖ 颈椎运动 ❖ 神经检查 ❖ 特殊试验检查
Spurling(椎间孔挤压实验)Eaton(臂丛神经牵拉实验) 屈颈旋转试验 ) (检查小关节稳定性 Adson试验、挺胸试验(颈肋、胸廓出口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
颈部几种常见病
❖ 斜颈 ❖ 先天性短颈(Klippel-Feil) ❖ 胸廓出口综合征 ❖ 颈椎病 ❖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肛门括约肌自主收缩:存在或缺失
C5 屈肘肌
3级 0-2级
4-5级
C6 伸腕肌
3级
0-2级 4-5级
0-1级
C7 伸肘肌
2级
3级
4-5级
C8 中指 屈指肌
0-2级
3级 4-5级
0-2级
T1 小指外展肌
3级
4-5级
0-1级
2级
L2 屈髋肌
3级
4-5级
0-1级
2级
L3
伸 3级 膝

4-5级
*:指位于锁骨中线上的关键点
T5 第5 肋间(在T4 - T6 的中点)* T6 第6 肋间(剑突水平)* T7 第7 肋间(在T6-T8 的中点)* T8 第8 肋间(在T6-T10的中点)* T9 第9 肋间(在T8-T10的中点)* T10 第10 肋间(脐)* T11 第11 肋间(在T10-T12的中点)* T12 腹股沟韧带中点 L1 T12与L2 之间的1/ 2 处 L2 大腿前中部 L3 股骨内髁
脊柱专科体格检查
一般原则
❖ 了解病史与解剖生理 ❖ 充分显露,对比检查 ❖ 先健侧后患侧,先主动后被动 ❖ 全面、反复 ❖ 爱伤观念-轻柔、到位
常见检查内容
❖ 形态检查:
—长度:相对长度,实际长度 —周径:大腿周径(髌上10cm);小腿周径(胫
骨结节下8cm) —轴线:肢体、脊柱 —角度 :记录0°中立位法
运动检查
关键肌与相应节段的神经支配相一致,并且便于临 床做仰卧位检查。(脊髓损伤时,其他体位常常禁忌) 。
C5 屈肘肌(肱二头肌、肱肌) C6 伸腕肌(桡侧伸腕长和短肌) C7 伸肘肌(肱三头肌) C8 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 T1 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
L2 屈髋肌(髂腰肌) L3 伸膝肌(股四头肌) L4 踝背伸肌(胫前肌) L5 长伸趾肌(趾长伸肌) S1 踝跖屈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0-1级
2级
L4
踝 背 伸 肌
3级
4-5级
L5 趾长伸肌
0-1级
2级
3级
4-5级
0-2级
3级
S1 踝跖屈肌
4-5级
脊柱脊髓损伤病人查体
❖ 可疑脊柱骨折均按脊柱病人对待 ❖ 明确有无脊髓损伤 ❖ 有无其他部位骨折,损伤 ❖ 有无危及生命的颅脑及内脏损伤
感觉检查
轻触觉检查
感觉评分
0 无感觉 1 与面部不同 2 和面部一致 NT 无法检查
28个关键点自上而下,左右分开。
感觉检查
针刺觉检查
感觉评分
0 无刺痛 1 有少许刺痛 2 和面部一致 NT 无法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