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谜语
《伟大的抗日战争》课件

1931—1937年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
①自发性、形式多样 ②局部性、分散性,尚未形成统一的力量 ③抗日与反蒋相结合,后发展为逼蒋抗日
为什么中国军民 的局部抗日无法 阻止日本的进一 步侵略?
策略: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日本侵华(9.18事变;华北事变)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方针。
读一读、想一想:根据材料指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为什么会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和尊
严?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情景再现: 2005年10月
17日,当中国人民都沉浸在欢 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 的喜庆气氛中的时候,日本首 相小泉纯一郎于当日上午再次 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 位的靖国神社。这是小泉2001 年4月就任首相以来第5次参拜 靖国神社。中国外交部发表声 明,指出对这种肆意伤害受害 国人民感情和尊严、严重损害 中日关系的错误行径,中国政 府和中国人民表示强烈愤慨, 并向日方提出强烈抗议。
日本教科书中的插图
• 日本兵在 中国的街 头吃饭
•难 以想 象的 画面
•日本军官在 给中国小朋 友分发糖果
•日本军 医治疗中 国伤员
思考: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日本历史 教科书极力歪曲历史?
日本在历史上犯下了滔天罪行,而现实中日 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侵华 史实,这给我们敲醒了警钟,我们要时刻防范日 本军国主义抬头,维护世界和平。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Q5:中国哪些政治力量率先起来抗击日本侵略 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各进行了哪些斗争?
1)中国共产党
发表关于九一八事变宣言;“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东北军民
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
第16课 抗日战争

伪满洲国 汪伪政权
2020/12/13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血雨腥风 众志成城 东瀛日落 以史为鉴
2020/12/13
第四幕 以史为鉴
抗战结束69年了,但战争遗留问题 还远没有解决,南京大屠杀、遗留的化 学武器、慰安妇、强制劳工、无差别轰 炸、细菌战、钓鱼岛等等问题,留下了 太多伤痛和争端。
2020/12/13
日本投降仪式
各抒己见:谁打败了日本
谜语趣闻:1945年抗战胜利后,沉浸在抗战胜利喜
庆氛围中的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 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两个 针锋相对的谜底:屈原和苏武。后来,有人读到这则 旧谜时,又拟了一个新谜底:华佗。 问题一:你能解释“屈原”和“苏武”准确含义吗? 问题二:你知道应该怎样理解“华佗”这一谜底吗? 问题三:你赞同哪一个谜底?请简要说明理由。 问题四:如果以上谜底你都不赞同,试一试自己拟定 一个谜底,但要有合理的解释。
2020/12/13
第一幕 血雨腥风
问题探究1: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
材料一 1927年首相田中义一在给天皇的密折中写道“寓明 治大帝之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朝鲜,……惟第三 期灭亡满蒙,以及征服支那领土,…..尚未实现。”
材料二 (经济危机使日本受到严重影响)1935年东京一般 市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开支是每人每年109.2日元,农村生 活水平较之则更加贫困。一位内阁大臣公开宣称,“为缓解国 内民众日益严重的压力,我们必须发动一场对外战争。”
2020/12/13
一对矛盾:中日矛盾
中 共——全面抗战路线 两条路线: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抗日战争(沙品金)

维利-勃兰特
有的人下跪了,他 显得更崇高;有的 人还站着,他看着 更卑微;有的人为 尊严,有的人为生 存;有的人毫无廉 耻,有的人荒诞不 经„„下跪,意味 着什么?你又为什 么而下跪?
日 小 日暮苍山兰舟小 泉 本 本无落霞缀清泉 去 定 去年叶落缘分定 死 亡 死水微漾人却亡
骂能解决中日之间的矛盾 此诗说明了什么问题? 吗?
国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的 抗 战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
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
平型关大捷——首次胜利
徐州会战
1937年12月——1938年5月,徐州失守
台 儿 庄 战 役 — — 最 大 胜 利
3、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3: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 二 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 国际:(3)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 的巨大牺牲:伤亡3500 余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出了巨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四幕
2003年被日本遗留在 齐齐哈尔的化学武器 ——芥子气中毒致死 的河南民工李贵珍
第二幕
众志成城——全民族的抗战
一面旗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两条抗战路线:
中
共——全面抗战路线(发动全民族抗战)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只依靠政府和军队) 三个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 共——敌后战场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国外战场
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复(受降仪式) 本投降签字仪式 日本投降仪式
2、抗战胜利的原因:
历史类谜语

历史类谜语第一篇:历史类谜语历史谜语“报与桃花一处开” 历史名词华兴会“磁石引长针” 历史名词南北朝“大旱之望云霓” 历史名词没落时期“三月正当三十日” 历史名词二明朝,夏代“此夜年年月” 历史名词八一五光复“刺出一剑,脚步已然踉跄” 历史名词一北平之战“读书破万卷,下笔好有神” 历史名词广学会“极天烽火掩神州” 历史名词战国时候“家祭无望告乃翁” 历史名词文献通考“灵药已能驱疾竖” 历史名词成康之治“奈何桥上等三年” 历史名词九七回归“农之子恒为农” 历史名词永业田“凭君传语报平安” 历史名词行中书省“其势非置之死地” 历史名词齐会战斗“其势非置之死地” 历史名词齐会战斗“如有破绽,当即发还“ 历史名词红花会“阮籍青眼” 历史名词色目人“山是高昂的头” 历史名词丘隆起义“十年宦比梅花寒” 历史名词官渡之战“四面边声连角起” 历史名词宋辽战争“王师北定中原日” 四字历史名词上楼,太平天国“往来无白丁” 三字法国革命历史名词雅各宾“夕阳吻着流水” 历史名词亲日派“相遇一开颜” 历史名词兴中会“尧舜生,汤武净,五霸七雄丑末耳” 5字历史名词烽火戏诸侯“一朝嫁得征戍儿” 历史名词楚汉战争“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
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4字历史名词,双钩光武中兴哀兵历史名词戚家军林石八十白头图报国,安居宝岛话壬午中国历史名词乌台诗案白俄罗斯历史名词秋收起义百姓祈求土地神 4字世界历史名词,卷帘格巴黎公社半坡梅逐双蝶飞历史名词一土木之变报与桃花一处开历史名词一华兴会别有幽愁暗恨生历史名词一兴中会拨开乌云见太阳历史名词反清复明不废江河万古流历史名词洋务运动不欢而散历史名词兴中会不醒人事历史名词天地会不知其中之意历史名词明末清初才出昆仑便不清历史名词吐谷浑长剑既照曜历史名词光武中兴朝朝夕夕皆相盼四字历史名词一晚清早期撤出矿资保官位历史名词留头不留发晨兴理荒秽历史名词清朝出入境简化手续历史名词行省制度触目愁肠断历史名词张楚吴家宏春风得意马蹄疾历史名词一晋中大捷此身常想向天游历史名词一图腾此中详情不太了解历史名词明末清初从落伍走向时尚古代历史名词改土归流打幺鸡历史名词,调首格二十一条大地春来物更新历史名词土木之变大海扬波永不停历史名词洋务运动大树成阴荫后代历史名词蒙古人种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历史名词永业田但使龙城飞将在历史名词一胡服骑射当年书画琴棋诗酒花,如今柴米油盐酱醋茶四字历史名词七七事变灯谜艺术大提高历史名词晋商文化第二天早晨历史名词一明朝“到黄昏点点滴滴” 地理名词暗流“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四字地理名词地貌生态?“风水为乡船作宅” 4字地理名词[此谜猜中不算] 长江上游“横也丝来竖也丝” 地理名词经纬线“青山遮不住” 地理名词河流“把汝裁为三截” 地理名词横断山脉“白下有山皆绕郭” 闽地名连地理名词周宁、丘陵“别时各有泪” 地理名词一分流“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 地理名词连城市,卷帘省会/武汉“当我想你的时候,我的心在颤抖” 地理名词,4字有感地震“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三字地理名词北寒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五字地理名词特别行政区“归来见天子” 三字地理名词回龙观“话到嘴边留半句” 地理名词省道“还家未久又离家” 地理名词?潮土音北回归线“回头下望人寰处” 4字地理名词埃及首都“溅血满长衢” 地理名词赤道“举世皆浊我独清” 地理名词,卷帘格云贵高原“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
猜谜语讲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猜谜语讲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我在教八年级历史16课时,在讲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时,在学生讨论后,不先忙着讲答案,而是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
这个谜语是抗日战争胜利时在当时首都重庆流传的一个有趣的谜语。
这个谜语的谜面是“抗日战争胜利”(打一中国古代人名)学生来了兴趣,纷纷猜起来。
一分钟后学生基本都没有猜着。
我说当时的人猜了三个答案,你们看看谁的谜面更准确一些。
一个答案是屈原。
为什么是屈原,请看教材()页小字,为什么是这个答案?聪明的学生回答是屈原是屈服美国的原子弹的意思。
第二个答案是苏武,为什么是苏武?请看教材()页小字。
聪明的学生很快能回答是苏联的动用武力,消灭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日本才无条件的投降。
最后一个答案是共工,这是一个中国古代神话里的人物。
为什么是共工,请在教材()页找答案。
原来共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抗日武装共同抗日的结果。
那么那一个答案是最正确的?学生只要通读了课文就会异口同声的说是共工。
教师问为什么呢?原来教材里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它抗日武装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这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最后教师归纳: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1、是中国共产党及抗日武装共同努力的结果。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战争,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持的结果。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包括为抗日作出贡献的国民党官兵,如王铭章等人)。
六中高一26班元宵猜灯谜活动

判决书(打一莎士比亚剧作)
量罪记
名字不积极,浑身是力气, 田中往来跑,再累不休息。 [打农机具一] 拖拉机
1(成语)
接二连三
红缸绿底,里头装把小米
辣椒
齐达内剃光头 [七唐(李白)]
中间小谢又清发
云开日出。(打一物理名词)
可见光
身体有节像根竹,光长杆来不 结果,削去外皮见自肉,只吃 生来不吃熟。(打农作物一)
空气
一身青衣两头尖,尝尝滋味苦后甜(果品)
橄榄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医学词语)
动脉硬化
上头在水里,下头在天空, 要问家在哪,老家在山东。 [打字一] 鲁
雨中犹有思乡情(打一曹操诗句)
天下归心
二十有一(打一字)
甘
两点短,一点长,一撇 大,一小点。 [打字一]
添
和平去口外,联合称起来。 [打字一]
秤
远征(三字电信用语)
打长途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成语) 成人之美
新婚夫妇反目(成语)
成双作对
千年雪峰不融消(中国名胜)
长白山
活动到此结束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1. 主持人读题,同学猜出谜底后请举手回答。 2.请保持纪律,不能影响纪律破坏活动秩序。 3.活动结束后有序出场。
正式开始!
:
谜 面
谜底:
日本投降的原因
屈原(屈服于原子弹)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 口一张嘴,几字往里藏(打 一个字)
亮
小小铁壳真神奇,千里传音 不费力(打一日常用品) 手机
-
玉米
小小船儿衣上走,来回游走 衣无皱(打一生活用品) -熨斗
中间一团火,周围沸水多, 青菜瘦弱水中挪(打一美 食) 火锅
历史问答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解题方法: 若是材料论证题( 解题方法: 若是材料论证题(1)从材料中提取有 效信息。( 。(2 做出正确判断( 效信息。(2)做出正确判断(3)用所学的有关历 史知识和历史结论对所给的历史材料做出正确的证 做到史论结合。 明,做到史论结合。 观点论证题:(1)判断观点的对错,是全对、全 观点论证题:(1 判断观点的对错,是全对、 :( 错还是部分对。 错还是部分对。把握的关键是观点是否符合历史 的实际,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是否一致。 的实际,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是否一致。 摆史实、讲道理,以史实来证明判断。 (2)摆史实、讲道理,以史实来证明判断。
三、归纳概括型问答题 归纳概括型问答题 要求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 要求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 过程、重在考察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过程、重在考察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如: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三次变化。 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三次变化。 请指出中国社会性质有那三次变化? 请指出中国社会性质有那三次变化?简要说明每次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题方法: 解题方法:(1)打破教材叙述,对教材进行重 打破教材叙述, 形成更深层的知识系统, 组,形成更深层的知识系统,能够较合理地划分 历史阶段、认识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认识阶段特征,同时理清各方面的发 展线索。( 。(2 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概括、归纳、 展线索。(2)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概括、归纳、 总结历史知识。 总结历史知识。
三、问答题的题型 1、叙述型问答题 叙述型问答题 2、比较型问答题 比较型问答题
3、归纳概括型问答题 4、材料型问答题 归纳概括型问答题 材料型问答题 5、论证型型问答题 论证型型问答题 7、综合型问答题 综合型问答题 6、评价型问答题 评价型问答题 8、开放型问答题
人教版必修一 第16课 抗日战争 教案设计

16、抗日战争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等。
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的意义。
理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三个战场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运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分析目前中日关系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与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培养学生史料研读、概括、分析能力;2、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课前分组搜集日军侵华材料探究日军侵华的真相,培养学生合作意识;3、通过把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行联系,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学会历史运用、论从史出等方法。
4、比较日中两国政府以及犹太人和少数中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引导学生得出启示并结合时事鼓励学生发愤图强,努力学习,振兴中华,警惕日本法西斯的死灰复燃,但是要理性爱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活动揭露日军侵华期间的滔天罪行,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的灾难。
进一步树立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2、通过中国人民斗争、国共两党共赴国难的史实,进一步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以及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3、通过了解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4、通过学习抗战历史,联系当今日本右翼否认史实的态度,引导学生反思历史追求真理的态度,提高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学情分析十四年抗战,烽火连天的年代,日军的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烧杀掳掠无所不为,通过了解那段心酸的历史,学生能深刻认识到我们如今的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
最终抗日战争取得了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年前谜语:“日本投降”打一人名
六十年前此际,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
结果出现两个针锋相对的谜底:屈原,苏武。
“屈原”者,日本屈服于美国之原子弹、乃投降也。
“苏武”者,指苏联出兵东北,日本投降之决定因素乃苏联之武力也。
两个谜底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观。
这两种观点曾显赫于中国,有时还左右了中国政治,国人尽知之;直到五十年代后期与苏联反目,当年的亲苏派当然不会再去提“苏武”之类的旧话。
八十年代初,我广泛阅读抗战时期报纸,偶尔读得这则旧谜时,即拟了谜底:华佗。
当时未作文,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论其详。
华佗与屈原、苏武皆中国历史名人。
“华”有三个读音,十几个义项,“中华”的“华”与作姓氏的“华”虽音、义皆不同,但这是打谜语,谜语本就有许多格,可用引申、假借等义。
“佗”,通“拖”。
拖,就是拖住打。
“华拖”——是中国战场拖死了日本。
所以“华佗”涵义极明:中国是打败日本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持久战是导致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在二战主要对日参战国中,中国是对日作战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数量最大、歼灭日军人数最多、付出代价最惨重的国家。
首先看时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即展开局部抗日战争,是世界上首举反法西斯侵略战旗的国家;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为止,持续抗战十四年。
若以1937年七·七事变、我开始全国性抗战计,足足打了八年。
美国从太平洋战争至1945年9月2日,对日作战三年九个月。
苏联对日作战三次,共计不足七个月。
中国是抗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惟一参加抗日全过程的国家。
次看歼灭日军数量。
在八年全国性抗战中,中国军队进行了重要战役战斗计二百多次,大小战斗近二十万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受降日军128万人,共计消灭日军278万人;此外歼灭、受降伪军264万人。
再从抗击日军数量和对日作战付出的代价看,中国也是对打败日本贡献最大、作用最大的国家。
以二战全局的视野看,是中国的持久抗战打乱了日本“北进”、“南进”的世界战略计划,有力支持、配合了苏美等盟国作战。
日本世界战略重心是“北进”,与德国东西夹击苏联。
是中国的抗战,拖住了日军主力,苏联才避免了东西作战之危,才能从远东抽调数十万精兵、五千多门火炮、3300辆坦克到西线对德作战。
打败德国后,苏联才有日后出兵东北之举。
同样,中国的持久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泥潭,推迟了“南进”。
太平洋战争之初,日军一度得势,又是由于日军210万陆兵总兵力中,140万被中国军队死死地拖在中国战场,只能以四十万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从而使盟军度过最危险时期。
盟军的“先欧后亚”战略得以成功,端赖中国持久战拖住日军主力、捆住日军手脚,使盟军能各自渡过难关后,合力打败德国,回过头来与中国联手收拾日本。
1945年1月,当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初露时,罗斯福总统由衷地说:“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敌军。
”这亚洲大陆牵制日军,就属本文所谓“华佗”。
二战后,美国军方在研究中国战场的地位和作用后认为:“即使不投原子弹,即使俄国不参战,即使不制定进攻计划,日本也是会投降的。
”考其根本原因,就是日本这只战争野兽已被死死地拖在中国战场,被中国军民打得遍体鳞伤,必死无疑。
当然,美国两颗正义的原子弹、苏联出百万雄兵于东北,加速了日军的灭亡、日本的投降,使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提前到来;无疑,美苏两大铁血壮举是日本投降的重要因素。
但是,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乃是“华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