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

合集下载

哲学导论论文

哲学导论论文

哲学导论论文哲学是一门探讨人类存在与意义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的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在哲学中,人们探讨着宇宙的奥秘,思考人生的意义,寻求真理和智慧。

哲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伟大哲学家在当时开创了哲学的先河。

本论文旨在介绍哲学导论,讨论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并分析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哲学的定义及基本概念1.哲学的定义哲学一词源自希腊语,意为“爱智慧”。

它是研究人类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学科,涉及到宇宙、人类及人类行为的普遍问题,是一门富有普遍意义的学科。

哲学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存在、知识、价值、道德、美等方面的问题。

2.哲学的基本概念哲学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美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形而上学是研究宇宙、存在及实体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过程及认识能力的学科;伦理学是研究道德价值和道德行为的学科;美学是研究美、艺术及审美的学科。

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哲学的主要内容。

二、哲学的主要内容1.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哲学的首要问题,研究的是宇宙、存在以及实体的本质和规律。

它关注着宇宙的起源、结构及本质,试图揭示宇宙的奥秘。

形而上学包括本体论、宇宙论和神学等分支,涉及到对于宇宙、存在和神的探讨。

2.认识论认识论是研究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及认识能力的学科。

它关注着知识的来源、结构及限度,探讨着人类认识的本质和途径。

认识论包括经验论、理性论、唯心论和唯物论等分支,涉及到对于现象、实在和真理的探讨。

3.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道德价值和道德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着道德的本质、价值及行为的规范,探讨着人类行为和价值的问题。

伦理学包括道德实证主义、道德规范主义、道德关怀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等分支,涉及到对于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人性的探讨。

4.美学美学是研究美、艺术及审美的学科。

它关注着美的本质、艺术的功能及审美的标准,探讨着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与感悟。

美学包括审美经验、艺术创作、美的表现和艺术理论等分支,涉及到对于美的价值、艺术的特征和审美的感受。

哲学导论归纳整理

哲学导论归纳整理

哲学导论第一章•何谓哲学:对哲学的理解应该从哲学一词的起源说起。

哲学这一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可以说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滥觞。

在古希腊哲学中哲学一词被定义为“爱智慧气其实东方古代思想从东西方哲学所囊括的含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并不是说中国古代哲学就是从西方演变而来的。

中国的大禹就曾说过:“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后人对此解释道:“哲,智也。

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

爱则民归之。

”可见,东方的先人也将哲学作为一种智慧的表现,哲学在先人眼里是一门使人聪敏的学问。

现在的哲学已经具有明确的定义了,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亦或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但我认为这样的定义未免有些枯燥,哲学的思想在我看来是充满无穷的奥义的,但并不意味着哲学就是远离世人、深不可测的。

不同的人看哲学会有不同的理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可是,科学的各个领域对那些研究哲学的学者们也发生了强烈的影响,此外,还强烈地影响着每一代的哲学思想。

”可见爱因斯坦从科学的角度看哲学认为哲学和科学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

文学家说起哲学则认为哲学是人们心灵的归宿,是精神的栖息地。

其实,哲学的本质就是精神还乡,就是一种寻觅精神家园的活动。

当然哲学还有一种极为宝贵的品质,那就是自我批判。

综上所述,哲学可以被定义为以批判思考探究和反省有关生活、知识以及价值等根本问题的学科,其目的在于是自己更具有智慧,更能自我反省,成为更好的人,过更好的生活。

•哲学的特点(品质)1.哲学是非功利的。

就像西方谚语所说的:“哲学不能烘面包,但哲学能使面包的滋味更香甜。

”的确,哲学作为一种高贵的精神活动,他不能带给你诸多的实际利益,但他能教会你如何为人处世,如何理解生活的真谛,从而生活的更好。

2.哲学具有反思、批评的高贵品质。

哲学导论

哲学导论

三、实现正义的手段之一——教育
• (一)护卫者的教育 • 护卫者必须是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需要一定的天 性基础:秉性刚烈,爱好智慧。此外,他们要接 受正确的教育: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 冶心灵。 • (二)统治者即哲学家的教育 • 为了培养合格的统治者即哲学家,国家要为他们 提供“把灵魂拖着离开变化世界进入实在世界的 学问”。 • 1. 科学知识的学习 • 2. 辩证法的学习
• • • • • • • • • •
(四)柏拉图对理念论的自我批判 1.是不是所有事物都有相应的理念或相。 2.事物如何分有理念或相。 3.第三者问题。 4.理念或相可否被认识。 (五)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1.为同类事物设立一个同名的理念,毫无用处。 2.形式(理念)和具体事物之间缺乏必然性。 3.理念无法解释可感事物的运动变化。 4.分有和模仿都是无意义的。
四、哲学家及其职责
• (一)爱智慧者与爱意见者 • 哲学家的职责就是启蒙,即重新回到洞穴 之中,把洞穴中的囚徒带到阳光下,使人 们从“爱意见者”提升为“爱智慧者”。 • (二))哲学家-王(Philosopher-king) • 只有哲学家成为王,或者统治者成为哲学 家,城邦或国家才能完善。
五、柏拉图主义与新柏拉图主义
三、苏格拉底之死的启示
• • • • • • • • • (一)不苟生 未经审查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二)人怕死 1.爱智慧者即哲学家应该摆脱肉体的束缚,鄙视与肉体相 关的感官快乐,专注于灵魂本身。哲学就是练习死亡。 2.真正的哲学家最不惧怕死,甚至带着特有的喜悦迎接死。 相反,怕死的人决不是智慧的热爱者,而是身体的热爱者。 (三)不自杀 1. 西方反对自杀的根据:生命属于神 2. 佛教反对自杀的根据:人身是人入圣成佛的一个基础 2. 中国智慧中反对自杀的根据:道家的“顺乎自然”和儒 家的“孝”。

哲学导论 王德峰

哲学导论 王德峰

第一讲哲学学科的基本特征第一节哲学是人类知识的开端哲学的起点标志着对理性权能的确认。

哲学晚于神话和原始宗教。

神话和原始宗教是初民解释经验世界的最初方式,这种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用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

在对待世界的神话态度中,人类心灵的理性权能从属于对超自然力量的迷信。

古希腊第一位哲人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这一命题,意味着确立了用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解释经验世界时诉诸人类心灵的理性能力。

理性的对象是实在的终极真实性。

从这里引出了与单纯的想象和迷信相区别的关于“真正的知识”的观念,哲学从这里起步。

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狭义的知识概念:“真正的知识”是对于经验事实普遍有效的概念表达与数学描述。

这种知识概念将哲学排除在知识的范围之外。

经验科学成为知识的同义语。

哲学确实不是一门经验科学,它并不提供关于经验世界的具体知识。

但是,哲学是人类追求知识之努力的思想基础。

一切经验科学都包含着不能由经验本身加以证实的基本信念作为前提。

这些前提正是科学的知识体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思想基础。

科学家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追问科学的思想基础的可靠性,而一旦由于科学危机的逼迫而进行这样的追问,他便进入了哲学的领域。

在业已形成了狭义的知识概念的前提下,我们有必要将知识和智慧加以区别。

对philosophy一词的词源追溯表明,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哲学与智慧相关。

何谓“智慧”?人为什么需要智慧?智慧与知识的关系如何?如何获取智慧?这些问题关乎哲学的性质、作用。

第二节哲学探讨人类信念体系(世界观)的思想根据人不仅生活着,而且知道自已生活着。

在生活意识中包含着人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

每一个人在其实际生活中都必须以某种方式来回答这一问题,因为不具有一定的生活意识的生存并不是人的生存状况。

人通过对于生活的意识以及对这种意识的表达与实践,不仅是对既有环境的适应,而且是对环境的改变。

因此,生活意识是渗透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实践中的观念的东西。

哲学导论(ppt)

哲学导论(ppt)

.
19
• 工具在感性外观上的变化、消失,不会使工具 在人的心智中的消失。作为观念存在的工具是 不朽的。如此看来,人所生活于其中的观念世 界比同样生活于其中的外部感觉世界更真实。
• 所谓工具之观念的原型,决不可误解为这种是 在人心中的工具表象,表象还是感性的东西, 只不过是在记忆和想象中的感性。观念之为观 念,不是指这种东西,而是之对一种特定的 “关系”之在意识中的把握
• 知识这个概念,含义原初极为广泛,后辈从前辈那里获 得、或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切经验、技艺、典 章、礼仪、观念、信仰都可以算作知识。巫术是人类最 早的知识,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知识确立 了自己的形态,知识通过科学的样式把巫术、工艺、宗 教、艺术乃至哲学都从它那里排除了出去。
.
5
哲学与科学
.
20
观念真实性的缘起
• 柏拉图的分有学说,笛卡尔、康德以探讨 理性的先验本性的方式来追问观念真实性 之起源,马克思在感性活动的社会性中揭 示“实践的意识”对普遍观念的生产作用。 现象学哲学,如胡塞尔的理论,则在感性 是领域中探寻普遍观念之真实性在逻辑前 的起源。
• 观念的真实性问题给了哲学以无穷的动力。
.
7
哲学 宗教 艺术
• 智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在黑格尔的体系中, 艺术、宗教、哲学三者共同构成精神发展的最高阶 段。这三者的区别在于精神达到自觉的途径、方式 不同。艺术以感性直观的方式关照文明体系之内在 的人性的人性质素,宗教则将这种人性的质素表象 为一种超验的神性,哲学则把文明中的人性质素作 为文明的意义基础,将其阐发为“纯粹的思”。
.
18
• 工具在人这里,除了是感性的存在外,还 是非感性的存在。当工具活动结束时,作 为“工具情境”的物理世界随之消失,但 作为物理存在的工具之离开视野,并不等 于作为观念存在的工具之消失。

大问题 简明哲学导论 篇末问题

大问题 简明哲学导论 篇末问题

大问题1. 什么是哲学?2. 哲学的起源和发展3. 哲学的意义和价值简明哲学导论1. 哲学是什么?哲学是探讨人类存在和思维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对世界、人类和社会现象的原理和规律的思考和探索。

哲学在我国古代称为“道”,在西方古代称为“智慧的爱”。

哲学的本质是思辨,是不断追问和思考的过程,是对人类思维和行为规律的研究。

2. 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

古希腊哲学家对于人类存在、宇宙本源、道德、政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西方哲学的雏形。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也进行了深刻的思想交锋,形成了我国哲学的传统。

3. 哲学的意义和价值哲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文明和社会生活的学科,对于帮助人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哲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探讨社会的发展方向、解决人类的矛盾和问题。

哲学还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培养人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篇末问题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哲学如何应对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应该走向何方?如何更好地发挥哲学在指导和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这些都是亟待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期待哲学家和思想家能够站在时代的潮头,深入研究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哲学在现代社会的挑战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加速,现代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哲学作为一门反思人类存在和生活的学科,也面临着新的课题和命题。

如何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应该走向何方?如何更好地发挥哲学在指导和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这些都是亟待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1. 哲学在现代社会的挑战在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哲学导论》复习(完全版)

《哲学导论》复习(完全版)

《哲学导论》复习1、迄今为止人类精神在其中达到自觉的基本形态有哪些?哲学是关于精神自身、关于文明之根基、关于人的文化创造之原动力的“知识”。

我们称这种知识为“智慧”。

智慧就是精神之达到自觉。

在某些伟大的艺术作品中,或在某些伟大的宗教观念中,精神也曾达到了自觉,就是说,在伟大的艺术和深邃的宗教思想中也包含智慧。

所以在德国近代哲学家黑格尔看来,艺术和宗教皆以真理(“绝对精神”)为内容,故可与哲学并置。

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艺术、宗教、哲学三者共同构成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

2、为什么可以在一种比喻的说法上说:“大自然把人只造到一半就推他上路了”?与动物相比,人的器官未曾达到高度的专门化,人在本能装备方面也相当缺乏。

例如,人的牙齿既不是专吃植物的,也不是专吃肉类的,因此,自然没有规定人是食草动物或肉食动物;再如,人的生育并无季节上的限定,人的性活动也无特定的时期。

凡此都表明,就大自然自身的尺度而言,人的本能装备上是不完善的。

作为一个物种,人具有未完成性。

大自然似乎把人只造到一半就推他上路了,让人自己去完成那另一半。

人要么作为一个怪种而灭绝,要么去保持和发展幼年类人猿所具有的尝试和学习的能力,并且把尝试和学习看作是自己永远的任务。

3、柏拉图“理念论”的真理性因素是什么?(柏拉图“理念论”包含哪些真理)人所生活于其中的观念世界比他同样生活于其中的外部感觉世界更真实。

(真理比实践更真实)这一点立即使我们看到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所包含的真理性因素。

按照柏拉图的看法,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理念的世界,一个是感性事物的世界。

前一个世界是超感性的、非时间的,(因此是真实而不朽的)。

另一个世界由具体的感性事物所组成。

具体的感性事物都是理念的不完善的、易逝的显现。

这种学说表面看来是一种独断的唯心主义,但若认真去想一想,可以发现其中的真理因素。

柏拉图把这种观念(人对外部世界的感觉,尽管可以有真实性,文明却并不以之为基础。

文明不是奠立在关于自身活动与外部自然的“关系”的自为意识上,这种自为意识就是观念。

哲学导论背诵知识点总结

哲学导论背诵知识点总结

哲学导论背诵知识点总结一、哲学基本概念1.哲学哲学是一门探求宇宙万物及其规律、人生和社会的本质、价值、思维和行为的学科。

哲学主要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哲学等学科。

2.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研究实在性的学科,探讨宇宙的本原、存在的形式、实体和过程等问题。

形而上学包括本体论、宇宙论、心灵论、神学等学科,是哲学的基础和核心。

3.认识论认识论是研究认识的本质、来源、形式、规律等问题的学科,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的条件和限度,真理、错误、知识、信仰等概念。

4.价值论价值论是研究价值的本质、形式、基础、标准、判断等问题的学科,包括价值的类型、价值的来源、价值的决定等问题。

5.逻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论证规律、推理规律等问题的学科,包括概念、判断、推论、证明等论证形式和规则。

6.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准则、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问题的学科,包括道德的本质、道德的来源、道德的价值、道德的行为规范等问题。

7.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美的标准、审美情感、审美活动等问题的学科,包括美的观念、美的表现形式、美的评价标准等问题。

8.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政治的目的、政治的形式、政治的权力、政治的制度等问题的学科,包括国家、政府、公民、法律、权利、义务等概念。

二、哲学基本问题1.宇宙的本原宇宙的本原是宇宙的根源、起源和本质,是一切存在的原因和基础,是一切变化和运动的动因和规律。

2.存在的意义存在的意义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和目的性,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和价值,是一切事物存在的理由和意图。

3.世界的本质世界的本质是世界的实在性、稳定性和统一性,是世界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是世界的精神和意志。

4.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人生的价值、目的和责任,是人生的目标和意愿,是人生的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5.思维的本质思维的本质是思维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方式、规律和目的、价值和意义,是思维的功能和成果,是思维的原则和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导论
一、什么是哲学?
1、苏格拉底(469-399BC)之死:共同体主义:个人及其自我最终是他或她所在的共同体决定的,共同体(国家)优先于个人;契约论的观点:个人和国家之间有一个默许的契约。

苏格拉底的教益:反思我们的生活,澄清我们的观念。

简单说,哲学就是对诸如生命,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应当相信什么、希望什么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的探究。

对在大部分时间里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从未有过疑问或明确表达的想法根本质疑的过程。

比如,right/wrong, 杀人不对,为何?堕胎、安乐死。

自杀?知识(黑客帝国)。

钵中之脑。

2、“对智慧的爱“(philosophia):对真理的探究,一种批判的和系统的思考态度,而不是一个特殊的主题。

诸科学之王。

【ph.d】
3、一种生活方式;
二、如何做哲学:
一种概念澄清和论证建构的活动(对概念、观点作出合理辩护,试图发掘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和结构关系,证明你所持的信念是恰当的,你需要发现与其他哲学家的观点的联系,区别,与不同意见者的争论)反思的、批判的、对话的活动。

不能只是一些想法-愿意为之而活的信念-融贯的-可辩护的。

:1)反思:我们未经思考就接受了很多东西,哲学首先要后退一步,尽可能明确清楚地说出自己观点。

通常,我们会认为我们相信某种东西,然而一旦小结石或试图写下来,就模糊不清了。

2)明确表达
2)论证你的观点:明确表达并不能证明它就是值得相信的或有说服力的。

对我们的观点加以证明,并且能够经受住来自反对者的各种批评。

使大哲学家的观点成为你自己的。

二、哲学的领域
形而上学:关于实在以及万物最终本性的理论。

有时被称为本体论。

伦理学:对善恶对错的研究,以及对道德原理和准则的辩护,有时被称为道德哲学。

认识论:对知识的研究,诸如“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是怎样知道某物的?”、“什么是真理?”这样的问题。

逻辑学:对合理思维和论证形式结构的研究。

宗教哲学:对宗教、宗教的本质以及相信或不相信上帝存在的各种理由的探究。

社会政治哲学:对社会和国家的基础与本质的研究。

美学(艺术哲学):对美的概念、艺术的本质以及艺术体验的研究。

(法哲学、教育哲学、电影哲学、死亡哲学、爱情哲学)
大家有什么问题:轴心时代,哲学、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哲学始于西方?
三、逻辑准备:
演绎论证、归纳论证、反例、归谬法
常见的逻辑谬误:循环论证、离题、过度简单化、虚假两分法、改变含义,分散注意力、伪问题、诉诸可疑权威、滑坡论证、抨击稻草人等。

1、众所周知,这位来自希腊北部的哲学家是同性恋者,因此,他关于宇宙最终由原子构成
的断言不值一提。

2、如果上帝存在,那么生活就有意义。

上帝是不存在的。

因此,生活没有意义。

3、我试图怀疑我的存在。

然而,我认识到,如果我在怀疑,那么我就必须存在。

因此,我
必然存在。

4、人们只要能够独立思考就是自由的。

监狱中的犯人也可以自由地独立思考。

因此,监狱
中的犯人也是自由的。

问题:1、有人说哲学无用,请你试着说明哲学的意义。

2、请解释“论证是说服别人的最有价值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