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材料力学性能期试卷和答案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性能试题集

材料力学性能试题集

判断1.由内力引起的内力集度称为应力。

(×)2.当应变为一个单位时,弹性模量即等于弹性应力,即弹性模量是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3.工程上弹性模量被称为材料的刚度,表征金属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其值越大,则在相同应力条件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就越大。

(×)4.弹性比功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5.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的组合称为滑移系,滑移系越少金属的塑性越好。

(×)6.高的屈服强度有利于材料冷成型加工和改善焊接性能。

(×)7.固溶强化的效果是溶质原子与位错交互作用及溶质浓度的函数,因而它不受单相固溶合金(或多项合金中的基体相)中溶质量所限制。

(×)8.随着绕过质点的位错数量增加,留下的位错环增多,相当于质点的间距减小,流变应力就增大。

(√)9.层错能低的材料应变硬度程度小。

(×)10.磨损、腐蚀和断裂是机件的三种主要失效形式,其中以腐蚀的危害最大。

(×)11.韧性断裂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时断口呈氧化色,颗粒状。

(×)12.脆性断裂的断裂面一般与正应力垂直,断口平齐而光亮,长呈放射状或结晶状。

(√)13.决定材料强度的最基本因素是原子间接合力,原子间结合力越高,则弹性模量、熔点就越小。

(×)14.脆性金属材料在拉伸时产生垂直于载荷轴线的正断,塑性变形量几乎为零。

(√)15.脆性金属材料在压缩时除产生一定的压缩变形外,常沿与轴线呈45°方向产生断裂具有切断特征。

(√)16.弯曲试验主要测定非脆性或低塑性材料的抗弯强度。

(×)17.可根据断口宏观特征,来判断承受扭矩而断裂的机件性能。

(√)18.缺口截面上的应力分布是均匀的。

(×)19.硬度是表征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性能。

(√)20.于降低温度不同,提高应变速率将使金属材料的变脆倾向增大。

(×)21.低温脆性是材料屈服强度随温度降低急剧下降的结果。

材料力学试题

材料力学试题

材料的力学性能课程期末试卷A卷标准答案(即评分标准)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应力强度因子反映了裂纹尖端区域应力场的强度,它综合反映了__________和裂纹位置、__________对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的影响。

2、对于材料的静拉伸实验,在整个拉伸过程中的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__________三个阶段,塑性变形又可分为__________、均匀塑性变形和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3、材料塑性的评价,在工程上一般以光滑圆柱试样的拉伸伸长率和__________作为塑性性能指标。

常用的伸长率指标有__________、最大应力下总伸长率和最常用的__________三种。

4、根据外加应力的类型及其与裂纹扩展面的取向关系,裂纹扩展的基本方式有______________、滑开型(Ⅱ型)裂纹扩展和______________三类。

答案:1、外加应力;长度。

2、断裂、屈服、不均匀集中塑性变形。

3、断面收缩率;最大应力下非比例伸长率;断后伸长率。

4、张开型(Ⅰ型)裂纹扩展、撕开型(Ⅲ型)裂纹扩展。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磨损包括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中均能观察到摩擦现象,最后发生疲劳韧脆性断裂。

()2、应力状态软性系数越大,最大切应力分量越大,表示应力状态越软,材料越易于产生塑性变形;反之,应力状态软性系数越小,表示应力状态越硬,则材料越容易产生脆性断裂。

()3、断裂δ判据是裂纹开始扩展的断裂判据,而不是裂纹失稳扩展的断裂判据,显然,按这种判据设计构件是偏于保守的。

()4、测量陶瓷、铸铁的冲击吸收功时,一般采用夏比U型缺口试样,很少采用X型及无缺口冲击试样。

()5、应力腐蚀断裂速度远大于没有应力时的腐蚀速度,又远小于单纯力学因素引起的断裂速度。

()6、工程设计和材料选用中一般以工程应力、工程应变为依据;但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真应力与真应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7、同一材料用不同的硬度测定方法所测得的硬度值是不相同的,且完全不可以互相转换。

(完整版)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题

(完整版)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题

一、填空题(60分)1.金属材料的性能的性能包括和。

2.力学性能包括、、、、。

3.圆柱形拉伸试样分为和两种。

4.低碳钢拉伸试样从开始到断裂要经过、、、四个阶段。

5.金属材料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和。

6.金属材料的塑性指标主要有和。

7.硬度测定方法有、、。

8.夏比摆锤冲击试样有和两种。

9.载荷的形式一般有载荷、载荷和载荷三种。

10.钢铁材料的循环基数为,非铁金属循环基数为。

11.提高金属疲劳强度的方法有和。

12.50HRC表示用“C”标尺测定的硬度值为。

13.150HRW10/1000/30表示用压头直径为的硬质合金球,在kgf试验力作用下,保持s时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

14.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

二、判断题(25分)1.金属的工艺性能是指金属在各种加工中所表现出的性能。

()2.金属的力学性能是指在力作用下所显示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

()3.拉伸试验时,试样的伸长量与拉伸力总成正比。

()4.屈服现象是指拉伸过程中拉伸力达到Fs时,拉伸力不增加,变形量却继续增加的现象。

()5.拉伸试样上标距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称为断后伸长率,用符号A表示。

()6.现有标准圆形截面长试样A和短试样B,经拉伸试验测得δ10、δ5均为25%,表明试样A的塑性比试样B好。

( )7.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8.做布氏硬度试验,当试验条件相同时,压痕直径越小,则材料的硬度越低。

()9.洛氏硬度值是根据压头压入被测材料的的深度来确定的。

()10.洛氏硬度HRC测量方便,能直接从刻度盘上读数,生产中常用于测量退火钢、铸铁和有色金属件。

()11.一般来说,硬度高的金属材料耐磨性也好。

()12.韧性是指金属在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

()13.金属的使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铸造性能。

( )14.拉伸试验中拉伸力和伸长量的关系曲线称为力一伸长曲线,又称为拉伸曲线。

材料力学考试题(卷)集(含答案解析)

材料力学考试题(卷)集(含答案解析)

《材料力学》考试题集一、单选题1.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________。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有关(C)与二者都有关(D)与二者都无关2.一直拉杆如图所示,在P力作用下。

(A) 横截面a上的轴力最大(B) 横截面b上的轴力最大(C) 横截面c上的轴力最大(D) 三个截面上的轴力一样大3.在杆件的某一截面上,各点的剪应力。

(A)大小一定相等(B)方向一定平行(C)均作用在同一平面内(D)—定为零4.在下列杆件中,图所示杆是轴向拉伸杆。

(A) (B) P(C) (D)5.图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P的作用,斜截面m-m的面积为A,则σ=P/A 为。

(A)横截面上的正应力(B)斜截面上的剪应力(C)斜截面上的正应力(D)斜截面上的应力6.解除外力后,消失的变形和遗留的变形。

(A)分别称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B)通称为塑性变形(C)分别称为塑性变形、弹性变形(D)通称为弹性变形7.一圆截面轴向拉、压杆若其直径增加—倍,则抗拉。

(A)强度和刚度分别是原来的2倍、4倍(B)强度和刚度分别是原来的4倍、2倍(C)强度和刚度均是原来的2倍(D)强度和刚度均是原来的4倍8.图中接头处的挤压面积等于。

P(A)ab (B)cb (C)lb (D)lc9.微单元体的受力状态如下图所示,已知上下两面的剪应力为τ则左右侧面上的剪应力为。

(A)τ/2 (B)τ(C)2τ(D)010.下图是矩形截面,则m—m线以上部分和以下部分对形心轴的两个静矩的。

(A)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同(B)绝对值相等,正负号不同(C)绝对值不等,正负号相同(D)绝对值不等,正负号不同11.平面弯曲变形的特征是。

(A)弯曲时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B)弯曲载荷均作用在同—平面内;(C)弯曲变形后的轴线是一条平面曲线(D)弯曲变形后的轴线与载荷作用面同在—个平面内12.图示悬臂梁的AC段上,各个截面上的。

(A)剪力相同,弯矩不同(B)剪力不同,弯矩相同(C)剪力和弯矩均相同(D)剪力和弯矩均不同13.当横向力作用于杆件的纵向对称面内时,关于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与应力有以下四个结论。

材料力学性能考试题

材料力学性能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Ak:冲击吸收功,表示冲击试样变形及断裂消耗的功。

KIC:断裂韧度,表示在平面应变条件下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

KⅠ:应力场强度因子,表示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强弱。

△Kth: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表示材料阻止疲劳裂纹开始扩展的性能。

NSR:静拉伸缺口敏感度,金属材料的缺口敏感性指标,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的比值。

ψ:断面收缩率,是试样拉断后,颈缩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反映了材料局部变形的能力。

σ-1:疲劳极限,试样经无限次循环也不发生疲劳断裂,将对应的应力称为σ-1。

σ0.2:屈服强度,对于无明显的屈服现象,通常以发生微量的塑性变形(0.2%)时的应力,作为该钢的屈服强度。

στt:持久强度极限,材料在规定温度(t)下,达到规定的持续时间(τ)而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

σtε:蠕变极限,在规定温度(t)下,使试样在规定时间内产生的稳态蠕变速率(ε)不超过规定值的最大应力。

σtδ/τ:蠕变极限,在规定温度(t)下和规定的试验时间(τ)内,使试样产生的蠕变总伸长率(δ)不超过规定值的最大应力。

E:弹性模量,表征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

σs:屈服点,呈现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拉伸时,试样在外力不增加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

σbc:抗压强度,试样压至破坏过程中的最大应力。

δ:断后伸长率,是试样拉断后标距的长度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

G:切变模量,在弹性范围内,切应力与切应变之比称为G。

σbc:抗压强度,试样压至破坏过程中的最大应力。

σbb:抗弯强度,指材料抵抗弯曲不断裂的能力。

GI:裂纹扩展力,表征裂纹扩展单位长度所需的力。

σp:比例极限,应力与应变成直线关系的最大应力。

σe:弹性极限,由弹性变形过渡到弹性塑性变形的应力。

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材料力学性能考试题

材料力学性能考试题

材料力学性能考试题以下是一套材料力学性能的考试题,请学生们自行准备答题材料并根据要求完成答题。

题目一:应力和应变1. 请解释应力和应变的概念,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 以图示法表示不同类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分析它们的特点。

题目二:杨氏模量的计算一根长度为L、直径为d的钢杆,经拉伸后产生的应力为σ,应变为ε。

请计算该钢杆的杨氏模量。

题目三:冲击试验1. 冲击试验是用来评估材料韧性和抗冲击性能的一种方法,请简要描述冲击试验的原理和步骤。

2. 以图示法表示不同材料的冲击韧性曲线,并对比它们的性能差异。

题目四:硬度测试1. 谈谈硬度测试的意义,并举例说明在哪些领域中常用到硬度测试。

2. 以图示法表示不同材料的硬度曲线,并分析曲线变化的原因。

题目五:断裂力学1. 简要描述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请解释断裂韧性以及其在材料设计中的重要性。

题目六:材料疲劳寿命1. 疲劳是材料在循环加载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失效形式,请解释疲劳寿命的概念。

2. 以图示法表示不同材料的疲劳曲线,并分析曲线特点和影响因素。

题目七:塑性行为1. 简述塑性变形的概念和特点,并与弹性变形进行比较。

2. 请解释延展性和收缩性在材料塑性行为中的作用。

题目八:应力集中1. 请解释应力集中的概念,并分析应力集中的原因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 以图示法表示不同类型的应力集中情况,并讨论应力集中可能引起的失效。

题目九:裂纹扩展1. 请解释裂纹扩展的概念,并说明裂纹扩展的机制和决定因素。

2. 以图示法表示不同裂纹扩展情况,并讨论裂纹对材料强度和韧性的影响。

题目十:振动和共振1. 简要描述振动和共振的概念,并说明它们与材料性能的关联。

2. 请解释材料的固有频率以及其对共振现象的影响。

以上是材料力学性能考试题,希望学生们能根据这些题目进行准备,并且清晰、准确地回答。

祝大家考试顺利!。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考核试卷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考核试卷
A. X射线探伤
B.超声波探伤
C.磁粉探伤
D.渗透探伤
()
15.以下哪些情况下金属材料可能表现出非线性弹性特性?()
A.高应力水平
B.低应力水平
C.高温环境
D.材料内部缺陷
()
16.以下哪些是金属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主要失效模式?()
A.蠕变
B.疲劳
C.应力腐蚀开裂
D.热裂
()
17.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金属材料的熔点?()
三、填空题
1.杨氏模量
2. MPa
3.塑性
4.硬度
5.应力水平和材料性能
6.晶粒大小和晶体缺陷
7.蠕变
8.镀层处理
9.延伸率
10.冲击韧性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弹性指材料受力后能恢复原状的能力,塑性指材料在断裂前能承受永久变形的能力,韧性指材料在断裂前能吸收能量的能力。它们在工程应用中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决定了材料在受到外力时的响应行为和失效模式。
10.所有金属材料的熔点都高于室温。()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金属材料的弹性、塑性和韧性的定义,并说明它们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
2.疲劳破坏是金属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请描述导致金属材料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减少疲劳破坏的几种方法。
()
3.试比较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常见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4.蠕变是由高温下的长时间应力作用导致的缓慢塑性变形。影响蠕变行为的因素包括温度、应力水平和时间。为减少蠕变,可以选用蠕变抗力更强的材料,降低工作温度,或减少应力水平。

材料力学性能试题及答案

材料力学性能试题及答案

材料力学性能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当应力达到某一点时,应力不再增加而应变继续增加,这种现象称为()。

A. 弹性变形B. 塑性变形C. 蠕变D. 断裂答案:B2. 材料的屈服强度是指()。

A. 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B. 材料发生断裂时的应力C. 材料发生弹性变形时的应力D. 材料发生蠕变时的应力答案:A3. 材料的硬度是指()。

A. 材料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B. 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C. 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D. 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答案:B4. 材料的疲劳是指()。

A. 材料在循环应力作用下逐渐产生裂纹并最终断裂的现象B. 材料在恒定应力作用下逐渐产生裂纹并最终断裂的现象C. 材料在高温下逐渐产生裂纹并最终断裂的现象D. 材料在低温下逐渐产生裂纹并最终断裂的现象答案:A5. 材料的冲击韧性是指()。

A. 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能量的能力B. 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吸收能量的能力C. 材料在压缩载荷作用下吸收能量的能力D. 材料在剪切载荷作用下吸收能量的能力答案:A6. 材料的断裂韧性是指()。

A. 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吸收能量的能力B. 材料在压缩载荷作用下吸收能量的能力C. 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能量的能力D. 材料在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答案:D7. 材料的疲劳强度是指()。

A. 材料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时的应力B. 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发生断裂时的应力C. 材料在压缩载荷作用下发生断裂时的应力D. 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断裂时的应力答案:A8. 材料的蠕变是指()。

A. 材料在循环应力作用下逐渐产生裂纹并最终断裂的现象B. 材料在恒定应力作用下逐渐产生裂纹并最终断裂的现象C. 材料在高温下逐渐产生裂纹并最终断裂的现象D. 材料在低温下逐渐产生裂纹并最终断裂的现象答案:B9. 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指()。

A. 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吸收能量的能力B. 材料在压缩载荷作用下吸收能量的能力C. 材料在拉伸或压缩载荷作用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D. 材料在剪切载荷作用下吸收能量的能力答案:C10. 材料的泊松比是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试卷共 3 页,此页为 A 卷第 1 页 (注:参加重修考试者请在重修标识框内打钩)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订……………………………线………………………………………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中原工学院
2009~2010学年第1学期
材科专业材料的力学性能课程期末试卷标准答案(即评分标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晶粒大小和亚结构,溶质元素,第二相。

2、磨粒磨损;腐蚀磨损。

3、温度,应变速率。

4、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维氏显微硬度、努氏硬度、肖氏硬度、莫氏硬度、里氏硬度、巴氏硬度等(答对任何三种均可)。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前面划“ ”,错误的前面划“×”;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C;
2、C;
3、A;
4、A;
5、B ;
6、D;
7、A;
8、C;
9、A;10、C。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形变强化与滞弹性
材料在应力作用下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形变应力不断提高的现象称为形变强化。

它是材料阻止继续塑性变形的一种力学性能。

(2.5分)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

滞弹性应变量与材料成分、组织及实验条件有关。

(2.5分)
2、应力腐蚀断裂与应力腐蚀门槛值
金属在拉应力和特定的化学介质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所产生的低应力脆断现象,称为应力腐蚀断裂。

它是在应力和化学介质的联合作用下,按特有机理产生的断裂。

(2.5分)
将试样在特定化学介质中不发生应力腐蚀断裂的最大应力场强度因子称为应力腐蚀门槛值,以K
ISCC
表示。

(2.5分)
3、变动载荷与过载损伤区
变动载荷是引起疲劳破坏的外力,它是指栽荷大小,甚至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载荷。

(2.5分)
过载损伤界与疲劳曲线高应力区直线段之间的影线区,称为过载损伤区。

(2.5分)
4、临界裂纹尺寸与裂纹尖端张开位移
裂纹失稳扩展的临界状态所对应的裂纹尺寸称为临界裂纹尺寸,记为
c
a。

(2.5分)五、简答题:(每题7.5分,共30分)
1、简述韧性断裂,画出中强度钢光滑圆柱拉伸试样室温的宏观韧性断口示意图,并标注各区名称。

答:韧性断裂是金属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地消耗能量。

典型的韧性断裂宏观断口呈杯锥形,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三个区域组成。

(2.5分)
(1、画图2分,标注3分)(2、画图2.5分)
2、简述σ
-1
和ΔK
th
的异同点,并画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

答:相同:表征材料无限寿命疲劳性能(2分)
不同:σ
-1
(疲劳强度)代表的是光滑试样的无限寿命疲劳强度,适用于传统的疲
劳强度设计和校核(1.5分);ΔK
th
(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代表的是裂纹试样的无限寿命疲劳性能,适于裂纹件的设计和疲劳强度校核。

(1.5分)(画图2.5分)
3、简述缺口的两个效应,并画出厚板缺口拉伸时弹性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图。

答:缺口的第一个效应是引起应力集中,并改变了缺口前方的应力状态.使缺口试样或机件中所受的应力由原来的单向应力状态改变为两向或三向应力状态。

(2.5分)缺口使塑性材料强度增高,塑性降低,这是缺口的第二个效应。

(2.5分)
A卷
本试卷答案共2页,此页为第1页
本试卷答案共2页,此页为第2页
本试卷共 3 页,此页为 B 卷第 1 页 (注:参加重修考试者请在重修标识框内打钩)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本试卷共3页,此页为 B 卷第2页号





本试卷共 3 页,此页为 B 卷第 3 页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中原工学院
2009~2010学年第1学期
材科专业材料的力学性能课程期末试卷标准答案(即评分标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外加应力;长度。

2、断裂、屈服、不均匀集中塑性变形。

3、断面收缩率;最大应力下非比例伸长率;断后伸长率。

4、张开型(Ⅰ型)裂纹扩展、撕开型(Ⅲ型)裂纹扩展。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前面划“∨”,错误的前面划“×”;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C;
2、A ;
3、A;
4、B ;
5、A ;
6、B;
7、C ;
8、A;
9、C ;10、A 。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与弹性极限
答: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即试验时非比例伸长达到原始标距长度规定的百分比时的应力,表示此应力的符号附以角注说明。

(2.5分)弹性极限是材料由弹性变形过渡到弹—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应力超过弹性极限以后材料便开始产生塑性变形。

(2.5分)2、韧性断裂与裂纹尖端张开位移
韧性断裂是材料断裂前及断裂过程中产生明显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过程。

(2.5分)裂纹体受载后,在裂纹尖端沿垂直裂纹方向所产生的位移,称为裂纹尖端张开位移。

(2.5分)
3、变动载荷与疲劳强度
变动载荷是指载荷大小,甚至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裁荷。

(2.5分)
疲劳强度为在指定疲劳寿命下,材料能承受的上限循环应力,疲劳强度是保证4、静力韧度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答:通常将静拉伸的σ-ε曲线下包围的面积减去试样断裂前吸收的弹性能定义为静力韧度,它是派生的力学性能指标。

(2.5分)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指的是疲劳裂纹亚稳扩展阶段的速率.该阶段是疲劳过程第Ⅱ阶段,是材料整个疲劳寿命的主要组成部分。

(2.5分)
五、简答题:(每题7.5分,共30分)
1、简述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并画出典型宏观韧性断口示意图,并标注各区名称。

答:韧性断裂:①明显宏观塑性变形;②裂纹扩展过程较慢;③断口常呈暗灰色、纤维状。

④塑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及高分子材料易发生韧断。

(2.5分)
脆性断裂:①无明显宏观塑性变形;②突然发生,快速断裂;③断口宏观上比较齐平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

④淬火钢、灰铸铁、玻璃等易发生脆断。

(2.5分)
(画图1分,标注1.5分)
2、描述典型疲劳断口的特征,画出典型疲劳断口示意图,并标注各区名称。

典型疲劳断口具有3个特征区:疲劳源、疲劳裂纹扩展区、瞬断区(3分)。

(画图1.5分,标注3分)
3、简述缺口的三个效应是什么。

答:(1)缺口造成应力应变集中,这是缺口的第一个效应(2.5分)。

(2)缺口改变了缺口前方的应力状态,使平板中材料所受的应力由原来的单向拉伸改变为两向或三向拉伸,这是缺口的第二个效应(2.5分)。

(3)缺口使塑性材料得到“强化”,这是缺
B卷
疲劳源
疲劳裂纹扩展区
瞬断区
本试卷答案共2页,此页为第1页
本试卷答案共 2 页,此页为第 2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