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子系统的设计..
第六章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技术

第六章练习题一.掌握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原则。
1.性价比最高原则这是因为水平子系统范围广、布线长、材料用量大,对工程总造价和质量有比较大的影响。
2.预埋管原则认真分析布线路由和距离,确定缆线的走向和位置。
新建建筑物优先考虑在建筑物梁和立柱中预埋穿线管,旧楼改造或者装修时考虑在墙面刻槽埋管或者墙面明装线槽。
因为在新建建筑物中预埋线管的成本比明装布管、槽的成本低,工期短,外观美观。
3.水平缆线最短原则为了保证水平缆线最短原则,一般把楼层管理间设置在信息点居中的房间,保证水平缆线最短。
对于楼道长度超过100米的楼层,或者信息点比较密集时,可以在同一层设置多个管理间,这样既能节约成本,又能降低施工难度,因为布线距离短时,线管和电缆也短,拐弯减少,布线拉力也小一些。
4.水平缆线最长原则按照GB50311国家标准规定,铜缆双绞线电缆的信道长度不超过100米,水平缆线长度一般不超过90米。
因此在前期设计时,水平缆线最长不宜超过90米。
5.避让强电原则一般尽量避免水平缆线与36伏以上强电供电线路平行走线。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一般原则为网络布线避让强电布线。
如果确实需要平行走线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非屏蔽网络双绞线电缆与强电电缆距离大于为30厘米,屏蔽网络双绞线电缆与强点电缆距离大于7厘米。
如果需要近距离平行布线甚至交叉跨越布线时,需要用金属管保护网络布线。
6.地面无障碍原则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坚持地面无障碍原则。
一般考虑在吊顶上布线,楼板和墙面预埋布线等。
对于管理间和设备间等需要大量地面布线的场合,可以增加抗静电地板,在地板下布线。
二.掌握水平子系统的设备安装方法和技巧。
(一)安装施工原则1.埋管最大直径原则预埋在墙体中间暗管的最大管外径不宜超过50mm,预埋在楼板中暗埋管的最大管外径不宜超过25mm,室外管道进入建筑物的最大管外径不宜超过100mm。
2.穿线数量原则不同规格的线管,根据拐弯的多少和穿线长度的不同,管内布放线缆的最大条数也不同。
综合布线系垂直子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5.4 安装技术
➢ 2)双绞线 双绞线敷设时要平直,走线槽,不要扭曲。 双绞线的两端点要标号。 双绞线的室外部分要加套管,严禁搭接在树
干上。 双绞线不要拐硬弯。
5.4 安装技术
4. 线缆的垂放和牵引技术 目前,在建筑中的电缆竖井或上升房内敷设电缆有
两种施工方式。一种是由建筑的高层向低层敷设, 利用电缆本身自重的有利条件向下垂放的施工方 式。另一种是由低层向高层敷设,将电缆向上牵 引的施工方式。 这两种施工方式虽然仅是敷设方向不同,但差别较 大,向下垂放远比向上牵引简便、容易、减少劳 动工时和劳力消耗,且加快施工进度;相反,向 上牵引费时费工,困难较多。因此,通常采用向 下垂放的施工方式,只有在电缆搬运到高层确有 很大困难时,才采用由下向上牵引的施工方式。 在电缆敷设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5.3 设计步骤
2. 计算每个配线间的干线要求
对语音业务,大对数主干电缆的对数应按每 一个电话8位模块通用插座配置1对线,如 果是双绞线最好是4对,并在总需求线对的 基础上至少预留约10%的备用线对。
对于数据业务应以每个交换机设备设置1个主 干端口配置。主干端口为电端口时,应按4 对线容量;为光端口时则按2芯光纤容量配 置。
5.3 设计步骤
5.3 设计步骤
➢ 2)电缆井方法 电缆井是指在每层楼板上开出一些方孔,一般宽度
综合布线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及配置实例分析

1、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
• 采用超五类解决方案,数据及语音传输均采用超五 采用超五类解决方案, 超五类解决方案 类铜缆配置。 类铜缆配置。
信息模块采用(超五类RJ45模块 GC-BS-C15) 每层配置数量200个 面板采用(双口信息面板 GC-BS-G2)。 每层配置数量100个
4、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 管理子系统由9个楼层分设的管理间构成,办公 楼其他楼层设子管理间,管理间位于楼层弱电 竖井旁的配线间内。
配线子系统
• 数据信息点水平方按全机柜式卡接式配线架配置,每个 信息点配置一个信息口,采用超五类19“24口配线盘 GC-BS-B10,所需数量由各IDF按数据信息点除以24得 出。此处共有200个点,需要的数量为9个。
语音MDF配线架配置 配线架配置 语音 • 19英寸IU100对至强型110配线架GC-BS-N4,9个
光缆配线主设备间配置 • 可根据情况配置光纤配线架
考虑户外光缆的需求 配置光纤适配器、尾纤 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光纤跳线
• 建议配置72芯光纤配线架
3、垂直主干子系统的设计 、 • 垂直主干线系统由连接主设备间MDF与各管理 子系统IDF之间的干线光缆及大对数电缆构成 • 语音及电控信号主干采用五类大对数电缆
垂直主干子系统示意图
粗钢筋
配线架 竖 井
配线架
大对数电缆 或光纤 PBX
H O ST
主机房
垂直干线材料计算 • 室内多模6芯PVC护套光缆 GC-XM-M9 • 需要长度:250米+9*14=376米
注意光纤的类型(OS1/OM1/OM2/OM3)
• 5类25对UTP双绞线 GC-BS-I7(每层四根), 按实际长度算需要3轴。
第01节、综合布线各子系统的组成与设计要点

七. 进线间子系统
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 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 进线间是国家标准在系统设计内容中专门增加的, 要求在建筑物前期系统设计中要有进线间,满足多 家运营商业务需要,避免一家运营商自建进线间后 独占该建筑物的宽带接入业务。进线间一般通过地 埋管线进入建筑物内部,宜在土建阶段实施。
三. 垂直子系统
垂直子系统在国家标准中称为干线子系统,提供建 筑物的干线电缆,负责连接管理间子系统到设备间 子系统,实现主配线架与中间配线架,计算机、控 制中心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该子系统由所有 的布线电缆组成,或由导线和光缆以及将此光缆连 接到其他地方的相关支撑硬件组合而成。干线传输 电缆的设计必须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适合今后的 发展,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支持高速数据传 输。
3. 为了防止语音传输对数据传输的干扰,语音主电 缆和数据主电缆应分开。
4. 垂直主干线电缆要防遭破坏,确定每层楼的干线 要求和防雷电设施。
5. 满足整幢大楼的干线要求和防雷击设施。
四. 管理间子系统
管理间子系统也称为电信间或者配线间,一般设置 在每个楼层的中间位置。对于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而 言,管理间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是专门安装 楼层机柜、配线架、交换机的楼层管理间。管理间 子系统也是连接垂直子系统和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 备。当楼层信息点很多时,可以设置多个管理间。
五.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要点如下:
1. 设备间的位置和大小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 线规模和管理方式及应用系统设备的数量综合 考虑。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1.1 综合布线系统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又称开放式布线系统(Open Cabling Systems)是一种在建筑物和建筑群中综合数据传播旳网络系统。
它是把建筑物内部旳语音互换设备、智能数据处理设备及其他广义旳数据、通信设施互相连接起来,并采用必要旳设备同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络或电话局线路相连接。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旳产物,也是计算机网络工程旳基础。
在信息社会中,现代化旳大楼内除了安装有电话、传真、空调、消防、动力电线、照明电线外,计算机网络线路也是必不可少旳。
综合布线旳对象是建筑物或楼宇内旳传播网络,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互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连接。
伴随现代化都市建设、工业企业与通讯发展,使通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搞好建筑与建筑群旳电话、数据、会议电视和监视电视等旳综合网络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综合布线系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旳。
PDS是针对计算机和通信旳配线系统而设计旳,这也就表明它可满足多种不一样旳计算机和通信旳规定。
它包括:模拟与数字旳话音系统;高速与低速旳数据系统;传真机、图形终端、绘图仪等需要传播旳图象资料;电视会议与安全监视系统旳视频信号;传播VHF宽带视频信号;建筑物旳安全报警和空调控制系统旳传感认识信号。
本期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如下6个子系统:(1)工作区子系统(2)配线子系统(3)干线子系统(4)设备间子系统(5)进线间子系统(6)管理子系统1.1.1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旳连线构成。
工作区子系统构造图如下图所示:图4.1-1 工作区子系统构造图根据**实际状况,本设计采用三种信息点布设方式:在领导办公室、会议室采用地埋式安装和桌面嵌入式安装;在办公室信息插座采用办公隔断上安装;墙面信息插座采用墙壁式安装。
三种安装插座安装方式按使用功能分别安装对应旳六类模块,能提供原则旳RJ-45 接口。
综合布线设备间子系统设计(综合布线技术培训)

提供设备间子系统内的设备连接 、配线、跳线、电源供应和管理 等功能,确保网络设备和通信线 路的稳定运行。
设备间子系统的重要性
设备集中管理
设备间子系统为建筑物内的所有 网络设备提供了一个集中的管理 区域,方便设备的安装、调试和
维护。
保障通信质量
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合理性和施工 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内的通信 质量和稳定性。
设备间子系统的管理
04
设备的标识与记录
设备标识
为每个设备提供明确的标识,包括设 备名称、型号、序列号等信息,以便 快速识别和管理。
设备记录
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购买日期 、使用状态、维修历史等信息,以便 跟踪设备的生命周期。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
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灵活性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时考虑了未来的 扩展和升级,能够适应未来通信技 术的发展和变化。
设备间子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早期发展
在综合布线技术发展的早 期,设备间子系统的概念 尚未形成,网络设备的连 接和管理较为混乱。
标准化推动
随着综合布线技术的标准 化,设备间子系统的重要 性逐渐得到认可,相关标 准和规范不断推出。
05
发展与趋势
新技术与新标准的应用
1 2
光纤技术的普及
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纤在综合布线中的 应用将更加广泛,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距离。
无线技术的融合
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促进无线网络与有 线网络的融合,实现灵活、便捷的网络连接。
3
物联网标准的制定
随着物联网的普及,制定统一的物联网标准将有 助于设未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 断发展,设备间子系统将 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和智 能化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综合布线各系统设计要领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领1.总体规划一般来说,国际信息通信标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修订、完善的。
综合布线系统也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的问世,逐步完善而趋向成熟。
我们在设计智能化建筑物PDS期间,要提出并研究近期和长远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国际上各综合布线产品都只提出15年质量保证体系,并没有提出多少年投资保证。
为了保护建筑物投资者的利益,我们可采取“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水平布线尽量一步到位”。
主干线大多数都设置在建筑物弱电井,更换或扩充比较省事;水平布线是在建筑物的天花板内或管道里,施工费比初始投资的材料费高。
如果更换水平布线,要损坏建筑结构,影响整体美观。
因此,我们在设计水平布线,尽量选用档次较高的线缆及连接件,缩短布线周期。
2.系统设计综台布线是智能大厦建设中的一项新兴技术工程项目,它不完全是建筑工程中的“弱电”工程。
智能化建筑是由智能化建筑环境内系统集成中心利用综合布线系统连接和控制“3A”系统组成的。
布线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3A”的功能。
(3A即楼宇自动化—Building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通信自动化—Communicatio n Automation) 设计与实现一个合理综合布线系统一般有六个步骤: n 获取建筑物平面图; n 分析用户需求; n 系统结构设计; n 布线路由设计;n 绘制布线施工图; n 编制布线用料清单。
星型拓扑结构布线方式,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可以使任一子系统单独地布线,每一子系统均为一独立的单元组,更改任一子系统时,均不会影响其它子系统。
一个完善确定设计的布线走线系统,其目标是,在既定时间以外,允许在有新需求的集成过程中,不必再去进行水平布线,损坏建筑装饰而影响审美。
为了使智能建筑与智能建筑园区的工程设计具体化,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三个设计等级: 1.基本型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低的场合,用铜芯电缆组网。
综合布线子系统的设计方案

1.1.综合布线子系统的设计1.5.1.统结构图及信息点的分布1.5.2.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一个符合标准,并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系统由安装在各住户的国际标准信息插座(RJ45)及终端连线组成,通过插座连接数据终端。
工作区子系统信息插座安装位置主要安装在各工作区的墙上。
1.5.3.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由各单元配线间至各个工作区之间的电缆构成。
该子系统由一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经水平布置到管理区的内侧配线架的线缆所组成。
水平传输介质采用超五类4对非屏蔽UTP电缆,用于连接每个信息点;根据实际情况,水平线可从配线架经水平桥架、预埋穿管走线至各工作区。
配线架与信息插座之间均为点到点端接,任何改变系统的操作(如增减用户,用户地址改变等)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为系统线路故障检修提供极大方便。
1.5.4.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连接设备间与各层管理间的干线构成。
其任务是将各楼层管理间的信息,传递到设备间并送至最终接口。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作用是将数据语音信号从设备室子系统传输到各楼子配线架。
系统由垂直干线及相关支撑硬件组成,提供了设备间总配线架与各楼子配线架之间的干线路由。
1.5.5.管理/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由各子配线间构成,主要用于交接水平子系统和垂直子系统。
管理设备的选型和配置管理子系统连接水平电缆和垂直干线。
是综合布线系统中关键的一环,常用设备包括快接式配线架、跳线和必要的网络设备。
系统管理中心设置在网络中心,连接到所有子配线间的电缆、光缆汇集到机柜的模块化配线架及光纤配线架中。
➢网络机柜选用19“标准机柜1台;➢电缆配线架选用24口模块式配线架;➢跳线使用双绞线同品牌的原厂模块化跳线;➢跳线配置数量=信息端口数*21.5.6.布线管理及标识方案本布线系统管理及标识遵循ANSI/TIA/EIA-606(CAS T528)《商业楼宇通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主要有线缆标签,终端硬件标识和终端位置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伦贝尔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综合布线系统子系统的设计专业教育技术学目录摘要 (1)前言 (2)一、相关概念 (2)1、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2)2、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 (2)3、综合布线的经济性能分析 (3)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3)1、系统设计目标 (3)2、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 (4)三、综合布线子系统的分布及设计 (4)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5)2、水平子系统设计 (5)3、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7)4、管理子系统设计 (8)5.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10)6、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11)四、系统工作环境要求 (13)1、机房建筑要求 (13)2、机房工作环境要求 (13)五、施工安装服务 (13)1、工程项目组 (13)2、项目管理 (14)3、布线工程实施计划 (14)六、系统验收与测试 (15)1、工程验收 (15)2、验收组织 (15)3、验收方法 (16)七、结论 (16)八、参考文献 (16)综合布线系统子系统的设计作者:郭银指导教师:许丰宽摘要:综合布线系统是网络通信的传输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递的媒介,它将语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表现了灵活性、兼容性和可靠性的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包括: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水平子系统设计、垂直子系统设计、管理子系统设计、设备间子系统设计、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本论文着重讲解了综合布线中的六大子系统,并且逐一介绍了不同的子系统。
关键词:子系统Abstract:Integrated wiring system is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network communication media, is a building or group of building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it will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switching equipment and oth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exibility, compatibility and reliability.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integrated wiring system: work area subsystem design, system design, Mizuhira Ko vertical design of subsystem, management subsystem design, equipment room subsystem design, building subsystem desig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ix subsystems of comprehensive wiring, and introduced the different subsystems.Keywords: subsystem前言现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进校园网络化、自动化、信息化已是必然的。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是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必然产物,是多功能、智能型楼宇的必然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对网络高效率的运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相关概念1、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与特点综合布线系统是建设数字化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是将所有语音、数据等系统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支持语音、数据、图文、多媒体等综合应用。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可以概况为:(1)实用性:布线系统将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话音、数据通信等信号的统一传输。
(2)灵活性:布线系统能满足各种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如电话、计算机、打印机、电脑终端、电传真机、各种传感器件以及图像监控设备等。
(3)模块化:综合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缆线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基本式的标准件,可互连所有话音、数据、图像、网络和楼宇自动化设备,以方便使用、搬迁、更改、扩容和管理。
(4)扩展性:综合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用途时,很容易将新设备扩充进去。
(5)经济性: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后可以使管理人员减少,同时,因为模块化的结构,工作难度大大降低了日后因更改或搬迁系统时的费用。
(6)通用性:对符合国际通信标准的各种计算机和网络拓扑结构均能适应,对不同传递速度的通信要求均能适应,可以支持和容纳多种计算机网络的运行。
2、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1)宽带化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是从窄带向宽带、从低速率向高速率方向发展。
由于计算机数据的接入,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开放式的结构,应能支持当前普遍采用的各种局部网络及计算机系统,主要有(同步/异步)、星形网、局域/广域网、令牌网、以太网及光缆分布数据接口等。
目前,通讯媒介的传输速率已发展155mb/s,622mb/s等,空间电磁干扰(且为同频干扰)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必须使用屏蔽缆线进行良好的接地。
由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及光缆组成的网络,能适合各种速率的传输要求,也能构成完全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2)数字化整个网络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
由于国内的电话网络已普遍使用程控交换技术、光缆和数字微波传输技术,从模拟向数字的转化比较容易实现;而电视图像系统目前普遍使用的是模拟制,使用面大且广,向数字化转换有一定的难度。
(3)综合化综合化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又一发展方向,除综合电话、计算机数据、会议电话、监视电视等之外,更多的是需要综合图像、监控、火灾报警、保安防盗报警、楼宇设备及技术管理系统等。
(4)智能化综合布线是一种开放式结构,能适应智能建筑开放式布局及智能结构的要求。
(5)个人化个人化也是一种目标。
网络连接后,人们完全可以在家庭办公,将设计文件信息由网络传向对方。
在办公室也无需一人设一张办公桌,而可以随意使用办公室里某个桌子上的电话、计算机工作,使办公自动化达到较高的程度。
3、综合布线的经济性能分析虽然综合布线初期投资比较高,但综合布线是将原来相互独立、互不兼容的几种布线集中成为一套完整的布线体系,统一设计,并由一个施工单位完成几乎全部弱电线缆的布线。
这样可省去大量的重复劳动和设备占用,使布线周期大大缩短。
综合布线的性能价格比是很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座建筑物在设计和建设期往往有许多不可知的情况,只有当用户确定后,才知道计算机配置和电话的需求。
采用标准的综合布线后,只需将电话或终端插入早己敷设在墙壁内的标准插座上,然后在同层的弱电井的配线间(用户只租一层的情况)的配线架上做相应跳接线操作,就可解决用户的需求。
(2)当需要把设备从一个房间搬迁到另一层的房间去,或者在一个房间中要增加其他新的设备时,同样只要在弱电井的配线间或设备间的配线架上做跳线操作,很快就可以实现这些新增加的要求,而不需要重新布线。
(3)如果采用光纤和5类电缆混合的综合布线方式,可以实现建筑物与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等具有前瞻性的需求。
根据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它可以保证在一定时期内技术上的先进性。
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1、系统设计目标网络的运行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布线的优劣。
因此,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必须追求当时的最优化性能。
其一,追求最新标准。
要严格按照ISO/IEC11801和ANSI—EIA/TIA568B的国际标准进行施工设计,保证网络的安全和性能。
其二,着眼长远使用。
技术的发展瞬息万变。
因此,综合布线系统要适应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三,接插件要足够。
除了某些固定在建筑物内的线缆外,接插件都要完全符合统一标准,便于设备的拓展。
其四,满足多样化要求。
系统一旦实施后,信息点同计算机或微机设备的连接要更加顺畅。
其五,支持各种各样的数据传输,比如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ISDN等等。
2、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1)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第一前提,适当超前,统一规划。
(2)先进性。
选择的产品要技术领先期长、产品丰富,价格适中;具有大容量、高速率,能适应多媒体应用需求,及将来发展的应用。
(3)可扩展性。
布线系统不但要能满足现阶段的业务需求,还要满足将来业务增长和新技术发展的要求。
(4)便于升级。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因此系统的设计要便于升级。
(5)高可靠性。
综合布线系统是网络应用所依赖的基础,因此选择的系统产品要具备较好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
(6)兼容性、综合性要好。
是为了保证布线系统良好的传输性能和降低本。
(7)灵活性、适应性要强。
是为了不会因为设备的变化而改变原来布线系统结构,只需要稍微调整一下即可,提高的网络的适应性。
(8)管理和维护方便。
是为了方便校园网的管理和维护。
(9)技术经济合理。
是为了利用较少的经济来实现较大化的网络布线系统更好的优化网络环境。
三、综合布线子系统的分布及设计(图3.1)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是一个从信息插座延伸至终端设备的区域。
工作区布线要求相对简单,这样就容易移动、添加和变更设备。
该子系统包括水平配线系统的信息插座、连接信息插座和终端设备的跳线以及适配器。
工作区子系统(图3.2)(1)工作区子系统考虑的事项工作区内线槽要布得合理、美观;信息座要设计在距离地面30 cm以上;信息座与计算机设备的距离保持在5 m范围内;购买的网卡类型接口要与线缆类型接口保持一致;所有工作区所需的信息模块、信息座、面版的数量;RJ45所需的数量。
(2)工作区适配器的选用要求在设备连接器处采用不同信息插座的连接器时,可以用专用电缆或适配器;当在单一信息插座上进行两项服务时,应用“Y”型适配器;在配线(水平)子系统中选用的电缆类别(介质)不同于设备所需的电缆类别(介质)时,应采用适配器;在连接使用不同信号的数模转换或数据速率转换等相应的装置时,应采用适配器;对于网络规程的兼容性,可用配合适配器;根据工作区内不同的电信终端设备(例如ISDN终端)可配备相应的终端匹配器。
(3)确定信息插座的数量和类型①根据楼层平面图计算每层楼布线面积。
②估算I/O插座数量一般设计两种平面图供用户选择:为基本型设计出每9平方米一个I/O插座的平面图;为增强型或综合型设汁出两个I/O插座的平面图。
③确定I/O插座的类型。
I/O插座分为嵌入式和表面安装式两种,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采不同的安装式样来满足不同的需要。
通常新建筑物采用嵌入式I/O插座;而现有的建筑物采用表面安装式的I/O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