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市场发展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四川煤炭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四川煤炭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四川煤炭市场规模分析1. 前言本文将对四川省煤炭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背景、市场规模现状、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通过对四川煤炭市场规模的深入分析,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市场规模背景四川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对四川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因此,对四川煤炭市场规模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3. 市场规模现状根据相关数据,四川煤炭市场规模呈现以下特点:•产量稳步增长:近年来,四川省煤炭产量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四川省的煤炭产量达到X吨,比上年增长X%。

•消费需求增加:随着四川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费需求也呈现上升趋势。

工业、能源、建筑等行业对煤炭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煤炭市场规模的扩大。

•出口市场拓展:四川省的煤炭产品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出口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2019年四川省煤炭出口量达到X吨,比上年增长X%。

4. 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基于对市场现状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四川煤炭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增长潜力巨大:四川省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未来仍有较大的开采潜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善,煤炭产量有望进一步提高,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需求结构优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四川省的煤炭消费需求将逐渐趋向清洁和高效化。

未来,清洁能源的替代将对煤炭市场带来一定压力,市场规模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国际市场机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国际合作的深化,四川省的煤炭出口市场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将为煤炭市场规模带来新的机遇和增长点。

5. 总结通过本文对四川煤炭市场规模的分析,可以看出市场规模的增长态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产量增长、消费需求增加以及出口市场拓展等方面来看,四川煤炭市场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也需要重视环保压力和能源结构调整对市场规模的影响。

2024年全球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分析报告

2024年全球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分析报告

一、全球煤炭市场总体情况2024年,全球煤炭市场呈现出供需保持平衡的态势。

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全球煤炭需求有所放缓,但各国政府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依然存在。

同时,供给侧的推进也对煤炭市场的供应形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全球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变化性。

二、全球煤炭市场供应形势1.总体供应量持续增加:2024年,全球煤炭产量持续增加,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

尤其是中国的煤炭产量在2024年出现了明显的增加,主要得益于供给侧的推进带来了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随着各国煤炭生产能力的提升,全球煤炭供应总量将继续增加。

2.出口量增加:2024年,各国煤炭出口量也有所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国际市场对于煤炭需求的增长。

尤其是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煤炭出口增长较快,与此同时,中国的煤炭出口也在2024年恢复增长。

3.煤炭价格维持平稳:由于全球煤炭供应总量持续增加,煤炭价格在2024年仍然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

虽然短期内国际市场对煤炭的需求存在一些波动,但总体来说,煤炭价格的波动较小。

三、全球煤炭市场需求形势1.国内需求增长受限:2024年,由于各国对于环保减排的压力不断增加,国内煤炭需求增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尤其是发达国家,对于燃煤发电的需求逐渐下降,这对于全球煤炭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2.新兴市场需求增长:与此同时,一些新兴市场的煤炭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印度、东南亚等地区的煤炭需求增长较快,这得益于这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四、未来发展趋势1.环保减排政策的压力:未来,随着全球对于环保减排政策的要求不断增加,各国对于煤炭使用的限制将会越来越严格。

这对于全球煤炭市场的供需形势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煤炭供给侧的深化:为了应对过剩产能和环保压力,各国煤炭产业将继续推进供给侧,通过减少落后产能和提升技术水平来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3.绿色能源发展:未来,随着绿色能源的发展和应用,煤炭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会逐渐降低。

2024年山西省煤炭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山西省煤炭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山西省煤炭市场环境分析引言本文将对山西省煤炭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首先对山西省的地理位置和煤炭资源进行介绍,然后探讨山西省煤炭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最后对市场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

山西省概况山西省位于中国北方,东临河北省和山东省,南接河南省和陕西省,西连内蒙古自治区,北靠辽宁省和吉林省。

山西省地处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区域,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山西省储量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总储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山西省煤炭市场特点1.丰富的煤炭资源: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包括烟煤、无烟煤、褐煤等多种煤种,品种齐全。

2.历史悠久的煤炭产业:山西省的煤炭产业可追溯到几千年前,拥有丰富的煤炭开采经验和技术。

3.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之一,山西省煤炭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在能源和工业领域。

4.交通便捷的地理位置:山西省地处中国北方,交通便利,可以方便地向周边省市和沿海地区输送煤炭。

山西省煤炭市场发展趋势1.多元化发展:山西省煤炭产业正在朝多元化发展方向转变,将逐步减少对传统煤炭产品的依赖,加大对煤化工、煤电联产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

2.环保治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环保政策的实施,山西省将加大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力度,并推动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

3.科技创新:山西省将加大对煤炭行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煤炭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市场环境影响因素评估1.政策因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对山西省煤炭市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包括煤炭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等政策。

2.经济因素:山西省煤炭市场的发展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工业需求、能源消费结构等。

3.环境因素:山西省的煤炭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造成影响,环境因素包括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治理、碳排放等。

4.技术因素:科技创新对山西省煤炭市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包括煤炭开采技术、煤化工技术、清洁煤技术等。

2024年云南省煤炭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云南省煤炭市场分析现状

云南省煤炭市场分析现状概述本文对云南省煤炭市场进行了现状分析。

首先,介绍了云南省的地理环境和煤炭资源情况。

然后,对云南省煤炭市场的供需状况、价格趋势、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进行了详细分析。

最后,提出了煤炭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云南省地理环境和煤炭资源情况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多山地区,地理环境复杂。

云南省境内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红河煤田和西南部的大理煤田。

这些煤田的总储量约为X亿吨,属于烟煤和无烟煤。

供需状况煤炭供应情况云南省煤炭供应主要依赖本地煤矿的生产。

近年来,云南省政府对煤矿行业进行了整顿,对采煤许可证进行了严格审查,以减少非法采煤和提高采煤的安全性。

这导致了煤炭供应的不稳定,煤矿的生产能力受到了限制。

煤炭需求情况云南省是一个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煤炭需求主要来自工业和民用部门。

工业部门主要需求煤炭作为能源,用于电力生产和工业生产。

民用部门主要需求煤炭作为取暖和烹饪的燃料。

煤炭需求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价格趋势由于煤炭供需的不平衡,云南省的煤炭价格一直波动较大。

在供应紧张时,煤炭价格会上涨。

而当供应充足时,价格会下跌。

政府对煤炭价格进行了一定的调控,但市场价格仍然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产业结构云南省的煤炭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煤矿和煤炭加工企业为主。

煤炭加工企业主要进行煤炭的洗选、选煤和炼焦,提高煤炭的品质。

然而,由于煤炭资源的限制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煤炭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竞争格局云南省煤炭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本地煤矿和外地煤炭企业构成。

本地煤矿主要面向本地市场供应,而外地煤炭企业主要通过铁路和公路运输向云南省供应煤炭。

煤炭市场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品质和供货稳定性方面。

挑战与发展方向云南省煤炭市场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煤炭资源的有限导致了供应的不稳定。

其次,环保压力增加,需要转变煤炭资源的利用方式。

此外,新能源替代煤炭的趋势逐渐显现。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云南省可以发展清洁煤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2024年煤炭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资料

2024年煤炭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资料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然而,在2024年,煤炭行业仍然是中国的重要能源产业之一,具有重要的发展潜力。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2024年的煤炭行业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全国煤炭产量为3.64亿吨,比上年减少9.0%。

煤炭消费量为3.87亿吨,同比下降4.7%。

同时,煤炭进口量为2.79亿吨,比上年增长20.6%。

这表明,虽然国内煤炭产量下降,但是对于煤炭的需求仍然存在,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

其次,我们来分析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煤炭行业面临严格的环保压力。

2024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煤炭减量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煤炭生产能力过剩的化解工作,积极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和绿色煤炭开发利用。

这意味着煤炭行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煤炭生产的环保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

另一方面,煤炭行业也面临能源结构调整的挑战。

根据《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4》,在2024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为64%,但是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煤炭的地位将逐渐下降。

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目标,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推广电动汽车等。

这对煤炭行业来说,意味着需要不断提高煤炭清洁利用的技术水平,如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等。

此外,煤炭行业还面临供给侧的压力。

供给侧强调供给结构的优化和提高供给效率。

在煤炭行业中,供给侧意味着要减少低效、高耗能的煤矿,加大对先进技术的支持和推广,提高煤炭的品质和效益。

综上所述,2024年煤炭行业的现状是产量下降,消费量有所减少,进口量增加。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煤炭生产的环保水平;加强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推进供给侧,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效率。

煤炭行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机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策略一、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特征,煤炭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能源。

实现 “双碳”目标的前提是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大背景下,能源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煤炭消费逐步下降,煤炭行业发展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1. “双碳”政策成为主导,引领从高碳到低碳系统性变革。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既关系气候环境、能源供应以及技术变革问题,也意味着产业变革、社会生活方式甚至社会思潮等深层次发展变化,总体呈现出“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从高碳产业转向低碳产业、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从高碳社会转向低碳社会”特征。

2.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煤炭定位由主体、基础能源到支撑、调峰能源。

预计2025年前后,煤炭作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峰值,所占比重将至50%左右;2030年前后,仍处于煤炭消费总量峰值平台期并逐渐回落;2035年以后,非化石能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煤炭开始转为支撑性能源;2050年以后,煤炭逐渐转为应急与调峰能源,非化石能源比重将超过60%;2060年实现碳中和,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80%左右。

我国煤炭将由兜底保障能源向支撑性能源、最终向应急与调峰能源转变,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定位变化行业转型势在必行。

3.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依靠规模扩张、产量增加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不能再走 “双高”经济依赖、高碳路径锁定老路,必须坚持产业升级与转型并重,促进传统能源安全保障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走资源利用效率高、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安全智能水平高、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4.生产方式创新驱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持续高度活跃期,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核能、储能、氢能等一大批新兴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加快迭代,成为传统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核心驱动力,推动能源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

2024年煤炭开采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煤炭开采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煤炭开采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煤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对于许多国家来说,煤炭仍然是主要的能源供应来源。

本报告旨在对煤炭开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情况、发展趋势等方面,为投资者和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参考信息。

2. 市场规模煤炭开采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煤炭开采市场价值超过5000亿美元。

尽管近年来环保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受到关注,但煤炭仍然在许多国家的能源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

亚洲地区是全球煤炭需求最大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和日本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

3. 市场竞争全球煤炭开采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

目前,全球煤炭开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

一些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包括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

这些国家的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市场竞争激烈。

在中国,煤炭行业由国有企业主导,如中国神华集团和中国煤炭能源集团。

这些公司拥有强大的资源和技术实力,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经济转型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私营企业也在市场上崛起,例如山西煤炭集团和陕西煤炭集团等。

4. 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煤炭开采市场正面临一些挑战和变革。

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了严格的煤炭减排政策,并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这些变化将对煤炭开采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煤炭需求仍然保持较高增长率。

然而,这些国家也在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和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因此,煤炭开采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环保措施的投入,以满足环保要求。

同时,煤炭开采市场也面临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竞争。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不断下降,逐渐成为替代煤炭的主要选择。

投资者和煤炭开采企业应密切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并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5. 结论煤炭开采市场是一个庞大且竞争激烈的市场。

尽管受到环保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压力,煤炭仍然在许多国家的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煤炭行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

煤炭行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

煤炭行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引言】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一直以来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煤炭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煤炭行业的现状】1. 煤炭资源的现状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资源开采的不断增加,煤炭资源逐渐呈现出供需矛盾的态势。

目前,中国煤炭资源的总储量较大,但优质煤资源逐渐减少,采矿成本逐渐增加,这对煤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 煤炭行业的产能与利润煤炭行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产能过剩是其中一个主要问题。

过去几年,我国煤炭行业的产能一度过剩,导致行业内竞争加剧,价格不断下滑,利润空间变得有限。

尽管近年来我国对煤炭行业进行了整顿,但淘汰落后产能和调整结构仍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煤炭行业的环保压力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煤炭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治理力度,推动煤炭行业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

【第二部分:煤炭行业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1. 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为了应对煤炭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行业需要加快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步伐。

首先,要推动煤炭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优质煤的开采比例。

其次,要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煤炭行业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

此外,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2. 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是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降低煤炭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实现煤炭可持续利用。

未来五至十年,煤炭行业将加大对煤化工、煤电联产、煤气化等清洁利用技术的投入,推动煤炭清洁利用水平的提高。

3.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煤炭行业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市场拓展来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004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我国煤炭产量由12亿吨、14亿吨到近17亿吨,几年内实现了超常增 长,2004年全国煤炭产量有可能超过19亿吨。越来越严峻的安全生 产形势、矿井服务年限的大幅度缩水以及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 充分表明,煤炭产量的过快增长,对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沉 重的压力和深刻的不良影响,也势必成为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况
1997年大中小煤矿产量比例为40:17:43, 2001年大中小煤矿产量比例为56:21:23; 2002年大中小煤矿产量比例为51:19:30 , 2003年大中小煤矿产量比例为50:18:32。 2004年大中小煤矿产量比例为48:16:36。 三类煤矿产量结构趋向合理的态势发生逆转。
一、2004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 运行特点
• 煤炭产量快速增长。2002年比2001年增长18.5%, 2003年比2002 年增长21.2%,预计2004年产量比2003年增长15%以上。 乡镇煤矿增长最快(28.7%),在增量中占的比重最大(53%)。在全 国煤炭总产量中,36%的煤炭来自于大部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 乡镇煤矿。 近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四大 高耗煤行业都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刺激煤炭需求迅速增长,煤炭供 求关系日趋紧张,在市场需求的强大压力和高额利润的刺激下,部 分煤炭企业不顾实际条件,违背煤矿生产规律,超能力生产的问题 日趋严重。
持续增长的推动下,煤炭产量、销量同步快速增长,企业经济效益 水平继续好转,煤炭工业经济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产量。全国原煤总产量约17.5亿吨,同比增加2.6亿吨,增长17.6% 。预计全年产量有可能突破19亿吨。
一、2004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一、2004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一、2004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煤炭销售量。全国商品煤销售量约16.4亿吨。同比增加2.55亿吨, 增长18.4%。其中:重点煤矿实现8亿吨左右,同比增长14.2%;地 方国有及乡镇煤矿实现约8.4亿吨。
煤炭出口量。全国煤炭出口量7900万吨,同比减少670万吨,山西 地方、五矿集团、中煤能源和神华集团煤炭出口量同比分别下降 20%、10.7%、7.5%和1.1%。预计全年煤炭出口总量8700万吨。
一、2004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尽管乡镇煤矿有诸多不足,如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安全性差、扰 乱市场秩序等,但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小煤矿”做出了重 大贡献。 未来一个时期内“小煤矿”仍将是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补充。从我 国的总体能源格局来讲,从确保能源供应的角度考虑,近期内不能 完全舍弃(整治后的)“小煤矿”。 另一方面,整治、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是煤炭工 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有数万家乡镇煤矿被取缔,但目前其产量 并未见减少。整顿、治理乡镇煤矿任重道远。
一、2004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煤炭价格保持上升。2003年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吨煤平均售 价达到174.81元,比2002年上升7元,2004年11月价格水平在2003 年基础上增加30元左右。 2003年,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电煤平均售价比商品煤平均售价低 33.65元,2004年这一差距上升到42元。四川部分地区是70元左右 ,安徽、山东约100元。 我国的煤炭价格不但决定于成本,还决定于运力,不容忽视的问题 是目前运力不足是推进煤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价格归根到底应由市场来决定。煤电价格联动不能从根本上处理好 煤电关系,操作难度极大。
一、2004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一、2004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一、2004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一、2004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经济效益。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补贴前实现盈利50.6亿元,同比增 加38亿元。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出矿价203.57元/吨, 比去年平均水平增长30元/吨,供发电用煤平均出矿价158.23元/吨 。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原选煤单位成本167.86元/吨,同比增加 40.50元/吨,上升31.8%。
一、2004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煤炭库存。到11月末,全国煤炭社会库存10700万吨,比年初下降 约240万吨;全国煤矿库存3000万吨左右,比年初增加150万吨。
煤炭铁路运输。1~9月货物发送量达到161305.9万吨,比去年同期 增加13302.1万吨,增长8.99%;煤炭运量增长的幅度高于总货运 量的增长幅度,1~9月煤炭发送量达到73876.1万吨,比去年同期 增加8680.2万吨,增长13.31%,山西省煤炭外运量达到23380.8万 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381.0万吨,增长16.91%。
煤炭市场发展分析
2020年4月20日星期一
2005年我国煤炭市场分析
一、2004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二、2005年我国煤炭市场形势判断 三、煤炭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日益突出 四、需要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2004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 基本情况 2004年前十一个月,我国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
一、2004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一、2004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 企业组织结构仍未得到实质性改善。近年来,各级政府、煤炭企业 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淘汰、关闭了部分落后生产能力,组建了若 干大型企业集团,促使煤炭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集中 化程度明显提高。但企业组织结构仍未得到实质性改善。 晋陕蒙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和调出地区,目前共有煤炭企业 6000多个,其中,乡镇小煤矿占89.9%,平均每个煤矿年生产煤炭 不到12万吨。神华、大同、山西焦煤等3个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炭 产量2亿吨,仅占本地区产量的不足30%。由于缺乏对本地区煤炭开 发具有控制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致使资源开发无序、煤炭运销恶 性竞争。不论是在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组织 结构层次过低是导致煤炭工业所有问题的主要根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