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解析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下令齐人只用鲁缟,鲁缟大卖,很多鲁国百姓放弃种粮,加入纺织业。
一年后,管仲又下令齐人不得购买鲁缟,还大幅抬高本国粮价。
此外,管仲还如法炮制了“买狐降代(代国)”“买械制衡(衡山国)”。
材料表明()A. 齐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 战争阻碍多元一体进程C. 鲁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D. 经济手段助推诸侯争霸2. 秦朝修建驰道,禁止百姓在驰道中央行走。
西汉沿袭秦制,但到汉宣帝时“民公犯之”却“罚罪之轻”,汉平帝时废除了该禁令。
这一变化()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顺应了经济发展C. 体现了与民休息D. 推动了礼法结合3. 唐朝前期设立都护府,将边疆民族纳入管辖,维护边境安全。
《旧唐书》记载:贞观十六年,突厥咄陆可汗“自恃其强,专擅西域,遣兵寇伊州(今哈密市)。
”如图所示,这一时期,唐朝派兵还击突厥军队的都护府位于()A. ①B. ②C. ③D. ④4. 如图所示,宋代投壶盛行,士大夫家中陈设常有投壶的壶与矢。
吕大临在《礼记传》中写道:“投壶,射之细也。
宴饮有射以乐宾。
”司马光则认为“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
”宋代投壶()A. 反映了民族交流加强B. 凸显了儒学价值取向C. 体现了门第观念淡化D. 折射出教育的平民化5. 如表是与棉花种植或棉布相关的历史记载,据此推论合理的是()记载材料出处“木棉亦西域所产。
近岁以来……木棉种于陕右,滋(元)《农桑辑要》茂繁盛。
”“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得御寒之《农书》益。
”“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天工开物》“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
”《农政全书》A. 棉花经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B. 元朝棉花种植成本高于养蚕缧丝C. 棉纺织业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D. 清朝南北之间经济差距继续扩大6. 1886年到1894年,上海格致书院设计的考课命题有:“《墨子》经上及说上,已启西人所言历学、光学、重学之理,其条举疏证以闻”“华人讲求西学用华文用西文利弊若何论”“中外各国刑律轻重宽严异同得失考其”等。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八单元《天工开物》两则 课件(30张PPT)

分秧插秧
稻
第二段:水稻的育种分秧 湿种-----播种------栽秧
第一段说明对象 稻的种类
第二段说明对象 育秧分秧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不粘:秔;粳
粘性
粘着:稌、糯
分
稻谷的功用
类 说
稻谷的形态
明
稻谷的色泽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方法
第一步:湿种 第二步:播种 第三步:分栽
顺序:以时间为顺序 方法:分类、列数据
Hale Waihona Puke 2017科技成就歼-20入列、“复兴号”运营 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中国天眼”发现新星 “深海勇士”海试 、C919试飞成功 “天舟一号”升空、可燃冰试采成功 “慧眼”成功发射、“墨子号”新成果
结束语
航母已下海,“嫦娥”已飞天,中国“天眼”正含情脉脉地凝 望着宇宙。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正成为我国 发展的新引擎,我国正在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中国制造 、中国智造,每一个年轻人铭记我们祖先创造的辉煌,增强文 化自信,更要勇担重任,继往开来。
8 《天工开物》两则
第八单元—科技之光 单元总览
本单元选读两部中国古代科技名著,《天工开 物》和《徐霞客游记》。这两部著作,都产生 于明代末年的17世纪,一个堪称技术百科全书 ,一个堪称地学百科全书,体现了中华民族古 代科技的伟大成就,是曾经闪耀在我们这个古 老民族历史上的“科技之光”。
关于《天工开物》 (一)
古代科技成就回顾
宋元:活字印刷术。火药和火药武器。郭守 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明代:《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本 草纲目》、《农政全书》、《乐律全书》
了解我们的过去,展望我们的未
来。当代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世 界瞩目的成就。正因为有了这些成就 ,我们为之骄傲,世界为之喝彩。让 我们重温那些振奋人心的时刻吧
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讲义:第八单元 经典原文8 《天工开物》两则 Word版含答案

经典原文8《天工开物》两则对应学生用书P66宋应星(1587-?),明代科学家。
字长庚,江西奉新人。
自幼聪颖,望族,到他出生时,家境“渐以萧条”)。
万历四十三年(1615),与其兄同中举人,时称“奉新二宋”,但在此后15年间,与进士无缘。
多次北上的万里之游,开阔了他的视野,增长了他的见闻,田间农业技术、作坊手工操作都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作了不少笔记和工艺流程素描图,为日后写《天工开物》奠定了基础。
北上应试的屡屡受挫,社会政治的黑暗,使他对科举彻底绝望,遂下决心转向实学,研究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科学技术问题。
崇祯十七年(1644),弃官回乡,卒于清顺治年间。
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
他对劳动人民怀有深深的同情,对官府压榨人民深为不满。
他才大学博,又勤于著述,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作除《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多已失传。
《天工开物》所产生的背景可以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两个方面来理解。
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在宋元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农作物的耕种栽培技术更加成熟,特别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水稻种植,提供了一多半的全国口粮。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市场,江、浙、皖一带手工业,闻名全国。
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为宋应星的著述提供了条件。
宋应星出生时,家境“渐以萧条”,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与平民百姓接触,熟悉农业耕作、手工作坊的生产情况。
明思宗崇祯七年,宋应星任分宜县(今属江西)教谕,较为闲暇。
宋应星在工作之余,整理资料,从事写作,1637年,宋应星出版了他一生的力作《天工开物》,奠定了他大科学家的历史地位。
《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我国明末以前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成就的百科全书,分上、中、下3部,原有20卷,只刊刻18卷,分别叙述了有关我国古代农业、纺织、制糖、冶铸、造船、酿酒以及制造火药、兵器等物品的生产过程。
《天工开物》所述几乎包括了社会全部生产领域,《天工开物·生熟炼铁炉》各卷先后顺序的安排依据“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原则。
《天工开物》两则解析

(3)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 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 (4)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 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 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 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 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5)宋元: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 药武器。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 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⒉明代社会背景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水 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带 动了商品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古老的 封建坚冰开始松动、融化。知识分子的注意力开始转 移到生产技术与自然现象的探索上。于是出现了一批 科学家和科技著作。如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 《本草纲目》(李时珍),古代农业科学的集大成之 作《农政全书》(徐光启),科学与艺术融会贯通的 《乐律全书》(朱载堉)等,而宋应星的《天工开 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第二段介绍用煤和炭炼铁的方法。
⒊凡铁性逐节粘合,涂上黄泥于接口之上,入火挥槌,泥滓成 枵而去,取其神气为媒合。胶结之后,非灼红、斧斩,永不可 断也。凡熟铁、钢铁已经炉锤,水火未济,其质未坚。乘其出 火之时,入清水淬之,名曰健钢、健铁。言乎未健之时,为钢 为铁,弱性犹存也。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中华小 焊用白铜末,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历岁之久,终不可坚。 故大炮西番有锻成者,中国则惟事冶铸也。 大凡把要锻造的铁逐节粘合起来,在接口处涂上黄泥,再 放入火中烧红后捶打,将泥滓打去,只将黄泥作为接合的媒 介。铁器锤合之后,除非烧红、斧砍,否则是永不会断的。 凡是熟铁、钢铁已经经过烧红、锻打后,水火作用尚未调合, 它的质地不坚。乘铁器出炉时,放入清水中淬火,名为健钢、 健铁。这是说未“健”之前,作为钢和铁,还存有软弱的性 质。凡是焊接铁的方法,西洋各国另有奇药。中国小件焊接 用白铜粉作焊药,大件焊接则竭力挥锤而强行接合。经年累 月之后,接口终究不牢。因此大炮虽在西洋有锻成的,而中 国还只靠铸造而成。 第三段介绍锻铁工艺。
2024年全国中考化学新课标趋势卷及答案(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3-
-4-
24.2024年全国中考新课标趋势卷(一)
3.[2024·山西]早在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文化时期,陶
制品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彩绘颜料种类多样,有红
彩、黑彩和白彩(主要成分是硫酸钙等),硫酸钙(CaSO4)
中氧元素与钙元素的质量比为( B )
A.5∶8 B.8∶5 C.5∶6 D.6∶5
可燃物的着火点
。
1
2
3
4
5
6
7
8
9
10
-9-
-10-
24.2024年全国中考新课标趋势卷(一)
(3)《天工开物》记载有关炼铁过程:“凡铁一炉载土二
千余斤……或用煤炭,或用木炭。”该过程中炭的作用
燃烧提供热量,提供还原剂
打成薄片是利用了铁的 延展 性。
是
,炼出的铁可锻
(4)火的利用促进燃料的发展,为打赢蓝天保卫战,部分
24.2024年全国中考新课标趋势卷(一)
-2-
24.2024年全国中考新课标趋势卷.[2024·山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谷丰登”不仅代
表农业生产的一种结果,更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五谷”分别指稻、黍、稷、麦、菽这五种粮食,小麦
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是( A )
B.“铁片为胆水所薄”发生了置换反应
C.“上生赤煤”指铁片上生成了红色的煤
D.“浸铜之法”可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7-
-8-
24.2024年全国中考新课标趋势卷(一)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8单元 8 《天工开物》两则 课件(共44页)

十止.耗去其一也(
止,通“只”,仅仅
)
3.一词多义
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
命名,称名
名名 西.门 曰豹劳为铁邺(令,名.名闻称天,下名(字
) 名声,名望
一生好入名.山游( 有名的,著名的
)
) )
先 众以 数.稻 虽、 多麦 ,稿 甚包 未浸足畏 数.( 日(
几,几个 ) 数目,数量
)
则 蒙胜 冲负 斗之 舰数 乃., 以千 存亡 数.之(理计(算命运) )
)
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 )
俟其.发芽(
代词,它
)
其.名曰秧( 代词,它的 )
受锻之时,十耗其.三( 代词,其中的 )
其而 其.余为亦惑悔也其 ,.随 终之不而解不矣得(极夫游代之词乐,也那(
第一人称代词,我 ) )
其 其. .孰 皆能 出讥 于之 此乎 乎? ((副副词词,,表表揣反测问语语气气))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宋应星(1587—?),字长庚,奉新(今属 江西)人。明代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中举人, 但五次会试均告失败。仕途的失意,使他目 睹了官场弊端丛生的黑暗现象,最终与科举 仕途决裂,转向实学,尤其是研究农业和手 工业生产技术,他在田间、作坊作了多年考 察和广泛的社会调查,获得极珍贵的科学技
数数 天.有 吕师 常孟 道叔 矣侄 ,为 地逆 有(常数.列矣举(
) 法则,规律
)
今 不夫 得弈 也之 (为技数.艺,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
范 数.增 罟数 不.目 入项 洿王 池( (
屡次 细密的
) )
改造.他器与本器( 制作 )
造径 怀不王 造 知.使 庐 便访 屈 可成 原 登, 造 峰.视 为造.成宪极所令不蓄(((制到到定达…某…一)去)境界
基于图像学研究的达·芬奇设计手稿与宋应星《天工开物》插图之比较

148文学·艺术《名家名作》·研究[摘 要]视觉图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图像学的研究理论对比达·芬奇设计手稿和《天工开物》插图来说明14—16世纪文艺复兴开创的“艺术革命”同17世纪启蒙世界的“科学革命”之间在观察、描绘、理解和传达认知上的关系,以此来反观“西学东渐”的晚明时期视觉图像语言对科学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并从历史的横纵轴线中去建立一个链接来解析以图像为文化主因的视觉文化是如何逐步在现代生活中充当这么重要的角色的。
[关 键 词]图像学;达·芬奇设计手稿;《天工开物》插图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图像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图像的作用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兴起了一大批关于图像的研究并建立了系统的研究体系“图像学”。
图像学研究最早是在16世纪的艺术收藏领域发起的,目的是对艺术品的特定主题进行分类,随着研究的深入推进,图像学开始聚焦在对艺术史的研究,并将艺术的光环从对图像的消费中拯救出来,以探寻图像的内在意义。
20世纪后,由于技术的发展,图像可以被随意地复制,使得图像学的研究领域被不断地拓展,与其他学科日益融合发展成一种新的图像学研究理论。
新的图像研究理论关注的是图像在科学、技术、哲学等方面的内在意义和逻辑,更重要的是图像产生的时代背景[1]。
本文基于图像分析理论试图将达·芬奇设计手稿和《天工开物》的插图作比较。
其一,两者所产生的时代在历史横轴线上比较接近。
《天工开物》由宋应星编著,出版于1637年,即明晚期,可以说是明晚期附有“插图”的科学巨著里比较突出的代表[2]。
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的核心人物,其手稿数量惊人,而且涉猎范围极广[3],“科学性”是其致力追求的核心价值。
两者具有时代上的关联性和性质上的共通性。
其二,图像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在回溯历史的过程中能产生更多的视角。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科学之光经典原文《天工开物》两则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天工开物》两则一、基础考查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俟.其生芽,撒于田中 俟:等到 B .秧过期老.而长节 老:变老 C .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 绝:断绝 D .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 幻:想象解析:选D 。
“幻”的意思是“培育”。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②酒皆糯米所为.B.⎩⎪⎨⎪⎧①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②凡治铁成器,取已炒熟铁为之.C.⎩⎪⎨⎪⎧①其.谷种亦耐久②生出寸许,其.名曰秧 D.⎩⎪⎨⎪⎧①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②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 解析:选A 。
A 项,“为”,都是动词,制造。
B 项,“之”,①助词,的;②代词,指代铁器。
C 项,“其”,①代词,那些;②代词,它的。
D 项,“以”,①介词,用;②连词,用来。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早者七十日即收获..B .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 C .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D .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 解析:选C 。
“十七”“十三”不同于现代汉语,在文中的意思分别是“十分之七”和“十分之三”。
4.与“最迟者后于清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此便是无克己工夫B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 .其炎更烈于煤D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解析:选C 。
C 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
A.判断句;B.被动句;D.定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经常放在谓语或主语之前,作句中或句前状语;而在文言文中,这种介词结构却经常放在谓语动词后面作补语。
翻译时,习惯上把它当作状语,所以这种语法现象称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句子时需分析句子结构,将状语调整到动词前。
状语后置句的形式一般有三种:状语后置句的形式例句用“于”字构成介词结构月出于东山之上。
(《赤壁赋》)用“以”字构成介词结构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己应该有一种自觉,尽量缩短寻找的过程。在人生的一定
阶段上,一个人必须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到底想要什么。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但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
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 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 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老子说:“不失其所 者久。”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知识卡片 一、作家作品
宋应星(1587-?),字长庚,奉新县人。明代科学家。五次
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
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
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 家”。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县学的教官)。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பைடு நூலகம்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现了作者重农、重工和注重实学的思想。尤其可贵的是,书中 附图123幅,包括提花机、钻井设备、轧蔗机、大型浇注锤锻 千斤锚、阶梯式磁窑、玉石加工磨床等。所绘内容,结构准 确,比例恰当,立体感强,依其图样与数据,即可将所绘的
各种机械设备重新制造出来。堪称我国古代不朽的科技巨著。
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
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 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
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修身名句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 清 · 申居郧《西岩赘语》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四、文言句式 1.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 2.其炎更烈于煤 3.以为受锤之地 判断句 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 ___________ 省略句,以 (之 )为 ___________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预习作业
几个 规律 定数 计算 列举罪状 屡次 才 方形 方向 正在 当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期限 约定 至,及 去掉,离开
除掉,去掉
过去的 复合词,走了以后,来,补充音节的助词,无义
复合词,越来越远,往前走了又走
名词作动词,从事 2.中国则惟事冶铸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三、古今异义
1.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文中同“如此” 古义:_______________ 2.木炭居十三 十分之三 即“数字13”。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3.以为受锤之地 把(它)作为 认为。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长出果实。 今义:______________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哲思短章 及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我相信,从理论上说,每一个人的禀赋和能力的基本性质
是早已确定的,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必定有一种最适合他的
事业,一个最适合他的领域。当然,在实践中,他能否找到 这个领域,从事这种事业,不免会受客观情势的制约。但是,
在这个时期,他把他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知识加以总结
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刊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行。稍后,他又出任福建汀州 ( 今福建省长汀县 ) 推官、亳州
( 今安徽省亳州 ) 知府,大约在清顺治年间去世。宋应星一生 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他对劳动人民怀有 深切的同情,对官府压榨人民深为不满。 宋应星除著《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 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著作,多已失传。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代词,它的 代词,那些 代词,其中的 副词,表推测 助词,调节音节 助词,表肯定 助词,表判断 助词,表疑问语气 助词,表感叹语气 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二、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加热、锤打 1.钢铁已经炉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向《说苑·立节》
赏读:既无地位又无金钱,并不是士人的耻辱。刘向的意 思是说,正义得不到伸张,名节得不到彰显才是士人的耻辱。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赏读:淡泊名利才能显示出自己高尚的志趣,保持心态平 和宁静才能在思想上达到高远的境界。这是诸葛亮表达自己作 为一个读书人志趣清高的名言,被历来的读书人所推崇。尽管 不少人汲汲于名利焦头烂额,但其照样可以请人将此言书写悬 于中厅,以显示自己志趣的不同凡俗。
赏读:做事不可随心所欲,说话不可信口开河。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行欲先人,言欲后人。
——《曾子立事》
赏读:做事要做在别人前面,说话要说在别人后面。也 就是说在做事上要以身作则,在说话上要先听别人怎么说。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二、文体常识 《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我国明末以前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成 就的百科全书,分上、中、下 3 部,原有 20 卷,只刊刻 18 卷, 分别叙述了有关我国古代农业、纺织、制糖、冶铸、造船、酿
酒以及制造火药、兵器等物品的生产过程。
《天工开物》所述几乎包括了社会全部生产领域,《天工开 物 ·生熟炼铁炉》各卷先后顺序的安排依据“贵五谷而贱金玉” 的原则。宋应星把与人民衣食有关的农业各卷置于全书之首, 其次是有关工业各卷,而以不切国计民生的珠玉一卷垫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