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处理

合集下载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约有1/3的患者可发展为脑梗死。

随着神经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1]。

具有创伤小、痛苦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2]。

我科于2006-2010年已施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28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男18例,女l0例,年龄48岁~70岁,平均59岁。

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反复TIA发作、肢体语言功能不同程度障碍等。

28例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颈内动脉狭窄程度50%~90%。

方法:患者仰卧于DSA床上,常规局麻下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8F动脉鞘,引入6F导引导管于患侧颈动脉,选用微导丝从导引导管内送入,先将微导丝通过狭窄部位到达颈动脉远端正常血管内5cm以上,在微导丝的支撑和导引下将支架缓慢送入狭窄血管,跨狭窄部位置,缓慢扩张球囊至推荐的最大压力,使支架与血管内壁紧密贴合,然后回抽球囊内的造影剂,造影证实血管成形满意后,将球囊缓慢回撤,释放支架。

2结果本组28例病人,所有支架置入均获成功,造影显示管腔扩张满意。

无死亡病例及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

2例支架置入后出现心率减慢,经使用阿托品针静脉注射后好转。

所有病人均坚持按医嘱正规服药,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3护理3.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该技术是一项新的技术,且费用较高。

一方面患者和家属对此技术缺乏了解,易产生疑虑和恐惧心理。

另一方面又担心治疗效果不佳而产生心理压力[3]。

护理人员应主动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状况,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过程,消除顾虑增强治疗信心,取得理解和配合。

术前准备:做好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等检查;双侧腹股沟区、会阴区备皮;遵医嘱做好各种药物试验,包括碘、抗炎药物过敏试验;术前3d遵医嘱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及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术前8h禁食禁水;术前30min肌肉注射鲁米那。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

反复 TA发作 、 I 同侧脑梗死 病史 等; 6个月内狭窄程度增 加超 刺侧下肢制动 , 或 髋关节伸直 1 2小 时。2 4小时 内绝 对卧床 , 观察 过 1% ; 局部典型溃疡病变与不 稳定性 斑块 。③ 动脉 内膜 剥 鞘 管 固定 是 否 良好 , 刺 区 有 无 渗 血 , 止 鞘 管 移 位 、 出等 。 5 或 穿 防 脱 脱术后效果不理想或术后再狭窄。④ 手术风险高或无法 用手术 患 者病 情 稳 定 , 于 术 后 4小 时拔 鞘 。拔 鞘 后 局 部 按 压 1 O 可 5—2 方法治疗 的病变 。⑤非动脉 粥样 硬化 性狭 窄 , 纤维 肌发育 不 分钟 , 如 再以弹力绷带加压包 扎 2 4小时 , 砂袋 压迫 6小时。观 良或 处 于稳 定 期 的 大 动 脉 炎 性 狭 窄 。⑥ 自发 性 、 伤 性 及 手 术 察穿 刺点 有无 渗血 , 创 血肿 形成 , 穿刺侧 下肢皮 温及 色泽 , 足背动
或 P A后 形 成 的动 脉 夹 层 者 。⑦ 急 性 短段 ( 于 1 m 动脉 闭 T 小 0 m) 肾功 能 障 碍 。C MR 显 示 无 大 面 积梗 死灶 的患 者 。 T I
脉搏 动情况 。如 有渗血应及时更换敷料 , 重新 包扎 , 以保 持穿刺 塞。⑧颈 内动脉闭塞伴发的颈外 动脉狭窄。⑨ 无严重 的心 、 、 部位 干燥 , 肝 防止感染。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 跖端苍 白应警
斑块 钙化致 动脉狭窄或脱落后栓塞脑血管而引起 临床症状 。随 照 。因术后需 卧床 2天 , 术侧 肢体制动 , 应指导患者 练习在床上 着神经介入影像学 的发展 , 动脉支架 置入 术 已成 为治 疗颈 动 大小便 。术前 3 颈 O分钟肌 肉注射鲁米那 0 1 , .g 并在非术侧肢体留 脉病 变的新技术 和重要手段之一 , 可有效 预防脑缺血发 作 , 降低 置 静 脉 通 道 。 脑血 管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2 0 0 2年 6月 一20 0 6年 9月 , 我院介 2 2 术 中 护理 术 中对 患者 进 行 心 电 、 压 监 护 , 察 意 识 、 . 血 观 瞳 入科应用血管 内支架置入 术治疗 颈动 脉狭窄 1 3例 , 疗效 满意 , 孔 、 呼吸的变化 、 有无 造 影剂 过敏 等表 现。术 中为 防止 血栓 形

颈动脉支架再狭窄标准

颈动脉支架再狭窄标准

颈动脉支架再狭窄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颈动脉支架再狭窄是指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后,由于血管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复发性狭窄等原因,导致患者血流受限,再次发生症状的情况。

对于颈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处理,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以下将介绍关于颈动脉支架再狭窄处理的标准。

一、临床表现和评估颈动脉支架再狭窄常常表现为头颈部疼痛、眩晕、视力模糊、肢体无力等症状,患者在出现这些症状后,应及时就诊,并进行相关检查评估。

临床医生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是否存在颈动脉支架再狭窄及其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二、支架内复发性狭窄的诊断标准支架内复发性狭窄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动态颈内动脉超声(DSA)检查显示支架内再狭窄>50%;②CTA或MRA检查明确显示支架内血栓形成或狭窄;③相关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④机械依从性差,再次出现血压不稳定或症状明显加重。

三、治疗时机和方式选择对于颈动脉支架再狭窄的患者,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需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症状的加重情况来确定治疗时机。

一般来说,当患者症状明显加重或病情急需处理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四、介入治疗的技术要求对于支架再狭窄的患者,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在进行介入手术前,需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颈部CTA或MRA检查、支架内血栓贴壁性狭窄的评估、支架材料的选择等。

手术中,需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证手术安全和有效性。

在支架再狭窄修复过程中,需注意避免血栓形成、损伤支架等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五、术后护理和随访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术后护理和相关检测,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

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普伐他汀干预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普伐他汀干预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检测 两组治疗 前后血脂和血管 内皮功能指标 , 记录所有患者服 药 l 2个 月 内支架 内再 狭 窄(S 事件。结果 IR)
服 药 1个月
后普伐他 汀组血脂 、 T一1 o —L L比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 降低 ( 0 0 ) 普伐 他汀组血 N F E 及 x D P< . 5 ; O、 MD比治疗前及 对照
ic am n i 4 2 0 ,hn.) ne .S n xa 70 0 C ia e
【 btat Obet e oosr t t f c o r at i o ee cc n acl n o e afn tni pt n i a A s c】 r jci T be ae h e et f a s t nt f ayadvsua e dt llu c o ae twt c. v v e f p v an h i r h i i n i s h
rt t v ni s n r t oi oi i e e t ni dnr o n— t t e e s .Meh d C o s t a c p a t n i ls n t t g( A ) f 8p t ns i a t e sn s t o s h o e o ce t r i a go at a d s ni C S o a e t wt c r — c od p y e n 5 i h o
l lu c o dxw s e c di tetogop eo n f r r t et I i n tni e a t t u s fr a da e t am n, n—s n s ns IR)eet i a a etwti af i n d ee nh w r b e t e t tet oi S e r e s( vns n lpt n i n l i s h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形术 治疗 颈 动脉 狭 窄 , 有 效 性 已被 广 泛认 可 , 对 其 相 于 传统 的手 术 方 案并 不 增 加 患 者 的 并 发症 风 险 。对 于有手 术高 危 险性 的患 者 使 用带 有 栓 子 保 护 装置 的 颈动 脉支架 置 入术仍 然 是一种 安全 有效 的治 疗方 案 。
再狭 窄发 生 率和 无症 状 梗 塞 。颈 动脉 支架 术 后 2 年 的随访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论 是 开 环 还 是 闭 环 的 支 无 架 , 临床 结 果 没 有 统计 学 差 异 。随 后 , 动 脉 支架 其 颈 的设 计类 型 似乎 不影 响颈 动 脉 支 架 术 后 的 中期 随访 结果 。
2 药 物 的干预 : . 血管 内膜 修 复 一炎 症 反 应 , 认 被 为是 支架 后再 狭 窄 的 主要 危 险 因素 之 一 , 因而 , 制 抑
内膜 过度 增生 , 轻 血 管 的局 部 炎 性 反 应 , 认 为 是 减 被 可行 的办 法 。藤黄 双 黄 酮 通 过 抑 制 血 管平 滑 肌 细 胞 的迁移 阻 止损 伤 诱 导 的新 生 内膜 形 成 。新 型 基 因沉 默子 吡咯 咪唑 聚酰 胺 针 靶 向的凝 集 素样 氧 化 低 密 度
内科保 守 治疗 、 内 一外 动 脉 吻合 术 、 动 脉 内膜 切 颅 颈
胞外 基质 的 聚积 )。。 而 单 纯 经 皮 球 囊 扩 张 后 的 再 。
狭 窄则不 同 , 了上 述 两个 因素 , 能还 包 括 球 囊 扩 除 可 张后 破损 斑块 表 面血 栓 形 成 、 管 壁 弹 性 回缩 、 管 血 血
者 。脑 血管 病 危 险 因素 的 干 预 ( 药 物 外 ) 尤 其 是 除 , 颈 内动 脉支 架成 形术 (aoi a e t t g A ) crt r r s ni ,C S 成 d ty e n

颈内动脉再狭窄治疗及临床分析

颈内动脉再狭窄治疗及临床分析

2 6 8 4பைடு நூலகம்
尔医学 院学报 2 0 1 3年第 3 4卷第 1 8期
J o u r n a l o f Q i q i h a r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 n e 2 0
. : : !

经 验 交 流 .
颈 内动 脉再 狭 窄治 疗 及 临床 分 析
治 疗 的难 题 , 现 对 我科 2 0 1 1 年 5月 至 2 0 1 3年 5月 3 0 0例 行 颈
部位 『 f 『 L 管管径恢复 , 血 流通 畅 , 残 余狭 窄率 小 丁 3 0 % 。复 查 造影显示 : 原狭窄部位 m管狭窄 明显改 善 , 撤 除球囊 , 颅 内供
明显 得 到 改 善 。术 后 阿 司 匹 林 3 0 0 m g+波 立 维 7 5 m g q d ,
l  ̄ s t e n o s i s a f t e r s t e n t i mp l a n t a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e n t . M【 e t h o d s B ̄l o o n d i l a t i o n we r e e mp l o y e d f o r p a t i e n t s wi t h i n t e r n a l c a r o t i d a r t e r y r e s t e n o s i s a f t e r s t e n t i mp l a n t a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e n t . Re s u l t s T h e c l i n i c a J s y mp t o ms o f p a t i e n t s we r e i mp r o v e d . a n d t h e b l o o d s u p p l y f o r b r a i n w a s i mp r o v e d t o o . Co n c l u s i o n s Ba l l o o n d i l a t i o n c o u l d b e f i r s t c h o i c e f o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i n t e r n a l c a r o t i d a r t e r y r e s t e n o s i s ft a e r s t e n t i n g p r e f e r r e d me t h o d.a n d c o u l d h e l p t o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处理原则
根据并发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心理干预等。
02
术后出血与血肿
发生原因
01
02
03
术中操作不当
手术过程中,导管、导丝 等器械可能损伤血管内膜 或导致血管破裂,引起出 血。
抗凝治疗不当
术后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 疗,如果药物使用不当或 剂量调整不当,可能导致 出血或血肿。
要点二
疼痛
手术部位可能出现疼痛,必要时可给予止痛药缓解症 状。
呼吸系统并发症
呼吸困难
手术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需密切关注 呼吸频率、深度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VS
肺部感染
手术后由于卧床等原因,容易发生肺部感 染,需注意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排 痰。
06
并发症的综合防治策略
术前评估与预防措施
评估患者病情
调整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 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以降低血管疾病 的发生风险。
再次手术治疗
若出现颈动脉闭塞或再狭窄,根据病 情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04
脑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 作
发生原因
血栓形成
支架置入后,可能会刺激血管 壁,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发 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管狭窄
术后观察与护理措施
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饮 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促进患者康复。
07
临床案例分享与讨论
案例一:术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
术后出血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医 护人员需密切观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处 理。

《2024年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范文

《2024年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范文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段,用于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狭窄所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

然而,术后支架内再狭窄(Restenosis)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增加患者再入院及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将通过深入的临床病例分析和相关研究数据,探讨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危险因素。

二、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发展,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

然而,尽管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术后支架内再狭窄问题仍不容忽视。

分析其临床危险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三、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了近五年内在我院接受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的临床数据。

通过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术前检查、手术过程及术后随访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

四、结果1. 人口学特征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通过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年龄大于70岁、男性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

这可能与老年患者血管弹性降低、病变程度较重等因素有关。

2. 术前检查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术前检查中,我们发现颈动脉钙化、斑块负荷较重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

这可能与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及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有关。

3. 手术过程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手术过程中,手术时间过长、支架位置不当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此外,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等也与再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

五、讨论通过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术前检查及手术过程等因素。

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1. 对于年龄较大、血管病变较重的患者,术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