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高考语文模拟金典卷参考答案
2020语文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答案(一)

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题答案(11、08)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这一基本技能,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之基础性考查要求。
考生先根据选项内容确定信息区间,然后比对选项和原文信息,查找选项与原文表意的不同之处,而判断选项的正误。
答案B【解析】“对旧博物馆学进行改进、完善”与文意不符。
由材料一中“皮特·弗格的新博物馆学对旧博物馆学进行了全面的批判……而是转而关怀社群与社区的需求”可知。
2.D【解析】“瞄准低端市场”于文无据。
3.C【解析】C谈的是我国出台政策,给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支撑,能论证我国发展博物馆文化创意业产业具有优势。
A、谈的是博物馆竞争低层次化的问题B、谈的是西安碑林博物馆对重要性不同的文物有所区地保护、展出。
D、谈的是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每年推出很多场次的教育活动。
这三项均不能作为论据来论证材料二相关观点。
4.答案:材料一先论述博物馆的概念和功能,再论述博物馆学说的发展,然后论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最后论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类别和作用,(每答出一个层次得1分)5.答案:1、通过开展专业培训等活动,提升博物馆文化产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
2、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加强行业之间的业务合作交流。
(组织文物单位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加强行业之间的业务合作交流。
)3、鼓励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6.D【解析】“控诉残酷的战争”对主体理解错误。
小说的主题不包含控诉战争。
7.B【解析】选项理解牵强,从小说后面部分的内容来看,二步虎作做了佐领大人,他那次差点命丧敌手,不是因为没有鹤骨笛。
8.【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作品形象这一基本技能,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之基础性考查要求。
本题要求考生找出表现相关人物的内容,然后精读这些内容,依次概括出各部分内容体现的人物形象特点,再进行归纳整合,得出答案。
答案①关爱兄弟。
弟弟参军远行,他内心痛苦,牵挂、思念弟弟;他感应到弟弟遭遇凶险,制鹤骨笛给弟弟送去。
2020年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百年前,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命运堪忧。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千千万万爱国青年满怀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寻求救国真理、报国之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青春的_______不断涌现。
人们不会忘记,在改革开放初期,无数青年响应党的召唤,用行动冲破传统观念的_______,推动商品经济大潮滚滚向前;面对大地震、大洪水等严重自然灾害,无数青年冲锋陷阵,舍生忘死,留下了________的青春故事;()。
事实充分证明,当代青年是大有作为、值得信赖的一代。
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期,社会价值取向具有多元化,如何辨明是非,并找准奋斗目标和兑现目标的途径,是每一个青年必须面对这个问题。
观念越是多样,思想越是多元,广大青年越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找准人生方向,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把个人的吟唱汇入时代的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光彩樊篱扣人心弦主旋律B.华章樊篱感人肺腑主旋律C.光彩樊笼感人肺腑大格局D.华章樊笼扣人心弦大格局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数青年在重大国际活动中甘当志愿者,为活动顺利开展无私奉献B.无数青年在重大国际活动中甘当志愿者,活动得以顺利开展C.在重大国际活动中,无数青年无私奉献,甘当志愿者,保障活动顺利开展D.在重大国际活动中,无数青年甘当志愿者,为活动顺利开展无私奉献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社会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如何辨明是非,并找准奋斗目标和兑现目标的途径,是每一个青年必须面对这个问题。
B.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如何辨明是非,并找准奋斗目标和促成目标的途径,是每一个青年必须面对的问题。
全国100所名校2025届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含解析

全国100所名校2025届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文学中,抒情与叙事、诗意与故事常常形影不离。
第一,以借景抒情为主、以叙事造势为辅,是诗词曲之韵文文体。
其中,可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以故事为主线的叙事诗,如《七月》《长恨歌》等;另一种以抒情为主,情中带事;还有一种是事隐藏于诗情画意之后,明其事方可体会诗境和真情。
其中,第三种最知名的应算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此诗的关键词是“古人”和“来者”。
这两个词隐含着一段诗人以乐毅自居、欲在军中施展抱负却反遭贬罚的悲伤故事,以及古代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贤士的佳话。
由此,“古人”和“来者”都是比喻伯乐。
自信有乐毅之才的陈子昂,却找不到可识其才的伯乐,不由得怆然涕下。
这样一来,叙事与抒情依然相从相生,只是事隐于情之后。
第二,以叙事为主,以造境写意为辅,是散文、小说的非韵文文体。
其中,小说虽然主要是叙事的,却常伴有诗词曲赋和诗情画意的场景;唐传奇则倏忽奇变,给人诗情画意的美感,实为以诗思、诗笔叙写小说。
就长篇小说来看,我们就不时能看到其中夹杂着诗情画意的场面。
在《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刘备招亲”一类的场景画面屡见不鲜。
在《西游记》《水浒传》中,也常见给人带来闲情逸致之乐趣画面。
而《红楼梦》叙事如画,愈读愈感诗情画意充盈其内。
且不要说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单小说第一回写甄士隐的故事,便可谓一部《红楼梦》的缩影和解读之文眼。
一僧一道之《好了歌》,贾雨村中秋吟月之诗,“贾雨村”“甄士隐”的谐音寓意,处处暗藏玄机。
抒情与叙事、诗意与故事形影不离现象的根源在汉字里。
高考语文_2020届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语文(十)

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语文(十)(150分钟 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丧文化”成为青年文化中一个难以忽视的现象。
从早期以“废柴”为代表的网络词语的流行,到近几年被年轻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人间不值得”等表达颓废消极、悲观绝望或无所谓态度新词的规模性出现,以及网络聊天中常用的“葛优瘫”等表情包的广泛使用,“丧文化”似乎来势汹汹,在不知不觉中迅速侵占和充斥了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
作为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投射和缩影“丧文化”的形成和存在有其客观原因。
繁重的工作学习任务、激烈的竞争关系、复杂的人际交往、过高的社会期许和过于宏大的自我目标都在无形中为青年群体增添精神压力,这些压力在当代青年细腻的内心感受和旺盛的表达欲望的催化下,逐渐生成了以新媒体平台为主要表达媒介和宣泄渠道的“丧文化”现象。
在成为青年群体自我调侃、自我宣泄的一场狂欢后,“丧文化”也引发了很多人对这一现象的担忧和思虑,他们认为“丧文化”的风靡反映出当代青年群体消极悲观的整体态势,是极不可取、应该予以批判的。
然而,作为一名青年代表,笔者认为在对“丧文化”进行批判前,应该先甄别是真“丧”还是假“丧”。
诚然,“丧文化”成了当代部分青年在面对现实压力时,表达内心焦虑的重要窗口,但这种“丧”的表达,实际上也是青年群体排遣压力的一种自我调侃和自我安慰。
完成繁重的工作后,在朋友圈发一句“差不多是一个废人了”配上一张“葛优瘫”图片,通过这种幽默、自嘲的形式,青年人实现了压力和疲惫的宣泄,也借助这种在网络社交平台“撒娇”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理解、关心和安慰的渴望。
在集体生活中,青年“口头丧”“跟风丧”的情况也广泛存在。
“有的人表面上丧得不行,其实背地里同时在考5个证。
”在社交中呈现“口头丧”似乎成为青年较为时兴的选择。
在学业、事业中努力奋进的青年群体试图通过“口头丧”的方式避免正面的竞争和比较,维持同龄人间较为融洽、和睦的相处模式,但实际上努力依然不减分毫。
全国100所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金典单科(天津)卷三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全国100所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金典单科(天津)卷三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人教版高三总复习天津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语文卷(四)(150分钟150分)第Ⅰ卷一、(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远古的人类学会刻下文字与图案时,阅读便开始了。
知识不再局限于口耳相传,而是被记录在岩壁、简帛与纸页上,智山慧海传薪火,无数的读书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文明的谱系得以__________和更新。
知识的积累与发展推动了科技的革新,而科技的向前又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
在印刷术诞生后,使书籍得以大批量制作,电子技术则让书的载体不再囿于纸张,扩张到了千万张电子屏幕上。
小小一方电子屏,让阅读世界更加辽阔,阅读形式更加多元。
我们期待,电子书再进一步,让阅读体验可以更随心、更便利。
__________的读物难躲,有人感叹,__________地点开一本书,读后却大失所望;合心意的好书难搜,特意想了解新事物,却难找到相关的、从各个维度讨论的读物;读完之后易忘,过了几年只觉得回忆模糊,再看到也只觉“似曾相识”。
电子书平台应该是一个好的__________,选择经过市场检验的版本、建立更加严格的书籍筛选机制、依据用户反馈及时调整书库,来提供更多高含金量的读物,要让读者随意一读,也觉有益。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知识的大海里,期待数字阅读成为一艘更稳更大更舒适的船,让我们时时开卷、乐此不疲。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流传浑水摸鱼兴趣盎然过滤者B.流传滥竽充数兴致勃勃筛选者C.留传滥竽充数兴趣盎然筛选者D.留传浑水摸鱼兴致勃勃过滤者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印刷术诞生后,书籍得以大批量制作电子技术则让书的载体不再囿于纸张,扩张到了千万张电子屏幕上。
B.在印刷术诞生后,使书籍得以大批量制作,电子技术则让书的载体不再囿于纸张,延伸到了千万张电子屏幕上。
100所名校2020届高考模拟金典卷(七)语文试题+答案+全解全析

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语文(七)(150分钟 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人读书无非两种,读专业之书和读非专业之书。
有一种说法,提倡“好读书,不求甚解”。
我以为,读非专业的书,大可“好读书,不求甚解”;而读专业的书,则切不可不求甚解。
用司马迁的话说,应该“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不同的书要求不同的读法,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读书习惯,没有固定的模式。
如果读中国文化的经典,这里我推荐宋代大儒朱熹的读书诀:“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省察。
”朱熹在这里讲的主要是读经典之书的方法,也就是把读书作为修养自己心性的一种活动。
这虽然是古代哲学家的读书观和读书法,但同样值得今人思考。
读书与修身有着密切关系,修身的首要一条就是读书。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存在分歧。
理学认为要成圣贤既要读书又要修身,脱离读书去修身或脱离修身去读书,都不可取;而心学则认为,要成圣贤,只要修身,增进心性修养就可以了,读书是没有用的。
所以,人如何才能成为圣贤,是两条办法还是一条办法,就构成了从宋代到明代思想史的主要背景。
现在看来,光读书并不一定能增益你的道德品质,但如果不读书,仅仅从事心性修养,那么道德发育程度也是有限的。
因为如果对社会、人以及人际关系的认识不能建立在健全理性的基础上,就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而要达到理性的自觉和明澈,就离不开读书。
修身的“身”主要不是指生理的躯体,而是人的各种行为的综合载体。
修身实际上是指如何使一个人的身体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但是,这个提法本身尚未进入心理层面,比如,一个人虽然行为上服从了,但心里未必认可。
所以,在儒学经典《大学》里,又强调“正心诚意”,意即行为背后的动机也应与行为遵守的规范相一致。
这样,一个人的行为和人格就比较稳定,修身也就从外在的行为进入内在的道德心理层面。
正心修身还包括要把那些不良的、破坏性的情绪排除掉,这就涉及保持心理健康的问题。
(最新)年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1

清·钱泳《履园丛话》:“三公者;余俱尝亲炙;奉 为圭臬;何敢妄生议论。”
例句
十八世纪末,自然主义风靡一时,政治、经济、社 会、教育、文艺等等,无不~。
15,D
整个图标由心、儿童、托举的双手构成。(2分)多 颗心汇集,寓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因慈善而汇 聚到一起;(2分)变形的双手托举着儿童,寓意 着共同呵护、关爱与援助儿童。(2分)
①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自修铁路,提高了中国人 自办铁路的信心,使帝国主义不在敢随意轻视中国 的科学技术人员,为中国的科学技术人员争夺了荣 誉。
②沟通了南北货运,为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 作用。
③京张铁路的建成也是科学技术再旧中国初次战胜 迷信和保守,为当时深受侮辱的中国人民挣了一口 大气。
④表现了我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和智慧,增强了民族 自信心。
4,C 5,D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交作“致仕”。
6,C
选项所说的都是湛若水的际遇,但前后不构成因果 关系。
7(1)亟请亲贤远奸,究理讲学,以隆太平之业。 急 切请求陛下亲近贤人,疏远奸佞,穷究事理,讲 求学问,来兴盛太平盛世的大业。
(2)吾辈当宪老而不乞言,慎勿轻有所论。
我们应当尊崇这位老前辈而不要妄自讨教,千万不 要轻易与他辩论。
诗人值夜之时,因担心明天上朝的圣问而心情紧张, 也不能寐。
“听”“想”两字深切地表现了勤于国事,唯恐次 日耽误上朝的心情;“数问”一词加强了睡卧不宁 的程度,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勤于政事的耿耿忠心。
12
(1) D3分,B2分,E1分。 E甚至暗中破坏铁路于文无据。 A加入朝廷上下一致反对,詹天佑就不可能出人京 张铁路总工程师。
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 语文中国早就诞生了西方经典童话的原型故事,但两者 没有传承关系。
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语文2024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加冠”又称“弱冠”,指男子二十岁时的成人礼,此时男子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如“江阴”即指长江南岸。
C.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但“社”的地位高于“稷”。
D. “六艺”起源于周王朝,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指的是驾车技术,“数”则指文学修养。
(答案)B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参:参考)B.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跂:提起脚后跟)C.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致:达到,实现)D.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镂:雕刻,此处指轻易被雕刻)(答案)B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阅读名著,使我们的文学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B.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能否正常发挥的关键。
C.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蔓延,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
D. 学校开展的“读经典,诵美文”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素养。
(答案)B4、下列对古代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诗人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闲适生活。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杜甫攀登泰山极顶的决心和豪迈气概。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对友情的深情颂扬,即使远隔天涯也如同近在咫尺。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绿”字仅指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
(答案)D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中,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字。
B.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后被天庭招安封为“弼马温”。
C. 《水浒传》中,林冲因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最终在梁山泊落草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