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1课时 世界的物

合集下载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4课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4课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
本章节教学设计围绕“世界的物质性”主题,紧密结合政治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哲学的基本概念、唯物辩证法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哲学素养。但在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方面,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对物质与精神、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等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有限;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受到现实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对物质性原理的认识存在偏差。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涵盖物质与精神、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等知识点。
3.教师批改练习,及时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强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
5.阅读拓展:推荐阅读《唯物辩证法基础知识》相关章节,了解唯物辩证法在哲学发展中的地位时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提交后,教师将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4.家长参与作业旨在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掌握物质与精神、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等基本概念。
2.运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知识探究2
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性
材料一 台风、地震、寒流等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给人们 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人类不希望自然灾害的到来,但自然灾害还是说来就 来。 材料二 劳动创造人的示意图
(1)分析材料一中“自然灾害还是说来就来”的原因。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劳动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所以说,劳动集中 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你认可这一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 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自然界的变化有其自身运行规律,所以 人类虽然不希望自然灾害的到来,但“自然灾害还是说来就来”。 (2)不认可。劳动的确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 会。但是,它不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集中体现。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 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 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典型例题1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 “客观实在”是(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所有有形的物体 C.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性 D.万事万物。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不是整体和 部分的关系,而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因此A项说法错误;B项把自然科 学的“物质”与哲学的物质混淆在一起,故排除;C项缩小了物质的适用范围,也是 错误的;D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知识梳理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是客观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 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 自身所固有的规律 一的 中的一部分。 物质世界 2.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 ,并能为人的 所反映的 。 3.物质的特性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客观实在 意识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优选】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教案(系列三)

【优选】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教案(系列三)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自然界的物质性(2)物质的含义(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理解(1)世界的物质性(2)自然界是物质的,不是上帝和神创造的(3)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4)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5)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分析(1)联系当前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说明自然界的物质性(2)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用课本知识分析,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2)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收集和分析材料,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能力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世界观二、【重点、难点】:1、物质的含义(难点)2、如何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难点)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重点)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在本上都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四、【方法点津】:(1)运用比较分析法,理解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2)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目前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在哪些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

五、【课文导语】: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

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懂得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六、【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我们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就会在自己的脑海里编织世界的样子,猜想着美丽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来的,也听过很多的神话故事对世界起源的美丽诠释。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4课 第1框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 新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4课 第1框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 新

•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2)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3)世界 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世界统一于物质;(5)世界是 物质的。这几种说法的含义是相同的。
探究提示
• 1.教材P28“探究问题”
• 提示:天地万物并不是上帝创造的。现代天文学证明,地球 大约形成于47亿年前,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 凝聚而成。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类)也是自然界长期演变进 化的结果,构成生命细胞的所有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 找到。因此,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 一部分,上帝造物的说法是非常荒谬的。
• 总之,本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理 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内容是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都必 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 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因此,本 单元在整本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周围 的世界是同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正 确看待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实际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 质和意识的关系,二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为此,本单元设计 为三课: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 奥妙;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本单元的基本结构是:物质(第四课)——意识(第五课)—— 实践(第六课)——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综合探究)。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1.人类社会是_____物__质__世__界_长期发展的产物。 •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____客__观__的__物__质__体__系_,构成社会
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这三者都是客观地的理物环质境的要素。人这口些因要素素的 生_产__方__式_______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1框 世界的物质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1框 世界的物质性

(二)世界是物质的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 界的组成部分) 思考:为什么说自然界具有物质性呢?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 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 发展史; ②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神创世说 1996年10月24日罗马教皇约翰· 保罗二世 不得不 说:“(天主教)信仰并不反对生物进化论.”但 又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 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
B、运动的规律相同 C、都有具有客观实在性 D、构成因素相同
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劳动者 生 产 方 式
生产力(客观 劳动资料 的物质力量) 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生产关系(客观 的经济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 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都 是 物 质 关 系 , 具 有 物 质 性
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必须实现以家庭承包经 营为基础的经营机制,这一事实说明( ) A、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B C、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D、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
人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 西,这种创造活动的基础是( )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A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条件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神创世说是荒谬的,科学同神学在世 界观是对立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 客观性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
(二)世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社会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人类社会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 性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政治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必修四同步课件第二单元《4.1世界的物质性》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必修四同步课件第二单元《4.1世界的物质性》课件.ppt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国际天文小组的这一发现印证了什么哲学道理? 提示:国际天文小组发现的系外行星KOI-314c虽然其 质 量 与地球相同,但直径却比地球大了60%,说明自然界 的事 物 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 质 世 界的组成部分。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有上 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印证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第一框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情景导入
2014年5月2日上午11时许,阿富汗巴达 赫尚省阿卜巴利克村的民众正聚集在清 真寺内进行周五的祈祷。突然听到巨大 的响声,山石夹杂着泥土从山上滚落, 三分之一的村庄瞬间消失。该省省长估 计,此次山体滑坡可能会造成2 700人 死亡。 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灾害真主为什么没有伸出援手?学习了本 框你将明白其中原委。
客观实在性 _________________ 。 温馨提示:对于物质概念,应抓住三点:一是其客观性: 不 依赖于人的意识;二是其可知性: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三 是其实质:客观实在性。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 共同本质 切事物和现象的_________________ ,而不是指某一种 具体 _________________ 的物质形态。
内 涵
区 别
外 延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具 有的共同的唯一特性,是意 识以外的万事万物具有的 最抽象最概括的特点,是绝 对的、不变的、永恒的
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性,是具体 存在的事物或现象 部分具有的特点,是 多变的、易逝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课件:第2单元第4课第1框 世界的物质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课件:第2单元第4课第1框 世界的物质性

高中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2.物质概念 (1) 含义 :物 质 是 ___不__依__赖__于__ 人 的 意 识, 并 能 为人 的 意 识所 反 映 的 _客__观__实__在___。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客__观__实__在__性___。 (3)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 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_共__同__本__质_,而不是指某一种_具__体__的__物__质__形__态__。
高中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 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 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关于世界的物质性还有以下几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③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 质性。④世界统一于物质。⑤世界是物质的。⑥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是__物__质___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_物__质__性__。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__劳__动___中伴随着人和人类 社会一起产生的。
高中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主要是从物质与意 识的关系入手,通过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物质与意识、实 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着重培养学生初步具 有正确认识世界能力,具有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树立物质第 一性,意识第二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牢固树立热爱真理、追求真 理、坚定真理的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 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从产生和发展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②从构成要素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
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
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
会一起产生的。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世界的物质性 (1)原理:①无论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存 在与发展,它们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就是物质性。②整个世界 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 质。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名师解惑| 1.世界的物质性原因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②宇宙间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Βιβλιοθήκη 栏目 导引思想政治 必修4
|对应训练|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
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物质的存在不依赖人的意识 ②物质有其产生、发展和灭
亡的过程 ③物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总和,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质
形态 ④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
具体的物质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