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地震工程学期末试题2013-2014
地震工程复习题

地震工程复习题地震工程复习题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减轻地震的破坏力,地震工程应运而生。
地震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地震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些地震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巧。
1. 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是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现象。
它是由地球板块运动引起的,产生了地震波,这些波会传播到地球表面,造成地面的震动。
2. 地震的分类地震可以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天然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引起的,而人工地震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如爆破、地下核试验等。
3. 地震的破坏因素地震的破坏因素有三个主要方面:地震的震源特性、传播路径和地表条件。
地震的震源特性包括震级、震源深度等;传播路径包括地壳结构、地震波传播路径等;地表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地基条件等。
4. 地震的强度和震级地震的强度是指地震对人类和建筑物造成破坏的程度,通常用烈度来表示。
而震级是用来描述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
5. 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结构破坏、位移、倾斜等方面。
地震会产生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地震力,对建筑物的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
6. 地震工程的设计原则地震工程的设计原则是以防震为目标,力求使建筑物在地震中保持稳定和完整。
常用的设计原则包括抗震性能目标、抗震设计规范等。
7. 地震工程的抗震设计方法地震工程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弹性设计和弹塑性设计。
弹性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地震中仅发生弹性变形,不发生破坏;弹塑性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地震中发生弹性和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但不发生破坏。
8. 地震工程中的防震设施地震工程中常用的防震设施包括隔震设施、减震设施和加固设施。
隔震设施是将建筑物与地面隔离,减少地震波传递到建筑物的能量;减震设施是在建筑物中设置减震器,减少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加固设施是对建筑物进行结构加固,提高其抗震能力。
2014—2015学年抗震结构设计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4—2015学年抗震结构设计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地震影响系数 曲线的最后一段为(D)A一次函数斜直线 B平直线 C二次函数抛物线 D指数函数曲线2. 按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建筑,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 A )。
A.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B.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C.不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D.不致倒塌3. 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B )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4. 根据我国地震活动区的划分,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属于( B )。
A、台湾及其附近海域B、喜马拉雅山脉活动区C、华北地震活动区D、东南沿海地震活动区5. 纵波、横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 A )A.VP > VS > VL B.VS > VP > VL C.VL > VP > VS D.VP > VL> VS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竖向不规则类型包括: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
2.当土的卓越周期与建筑本身的自振周期相近时会发生类共振现象。
3.结构竖向布置的关键在于尽可能使竖向刚度、强度变化均匀,避免出现薄弱层,尽可能降低房屋重心。
4.建筑物的高宽比值越大,建筑越瘦高,地震作用下的侧移越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越严重。
5.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时,土体抗剪强度等于零。
6.位移,速度,加速度,内力属于动力反应。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为水平地震作用于重力之比(对)(2)根据建筑功能使用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分类标准》将建筑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习题_中文版_ 2013new 同济抗震复习资料

第 3-5 章作业 一、思考题 1.试画出《抗震规范》建议的标准反应谱图形?并示出其上的特征点。 2.试用矩阵形式写出主振型关于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正交的表达式。 3. 请写出单自由度体系的动力方程,并对方程各项的物理意义作出解释。 4. 什么是地震反应加速度反应谱?请解释地震反应谱和设计反应谱之间的关 系。 5. 如何理解反应谱理论是“准动力”理论?请用简短篇幅谈谈你的看法。
2. 五层钢框架的层串模型及五阶振型简图如下, 结构的自振周期分别是 0.7104s、 0.2459s、0.1591s、0.1272s、0.1145s。已知该建筑位于 II 类场地,设计地震第三 组,设防烈度 7 度( max 0.08 )。重力加速度 g 9.8m / s 2 。试用振型分解法(SRSS 法)和底部剪力法计算框架结构的地震作用和层间剪力。
。
4.为什么对于框架-支撑结构进行抗震分析时,要对框架负担的计算剪力进行调整?又是怎 么调整的? 5.框架结构中结构分析的梁端弯矩和梁端弯矩设计值有什么差异?并自行推导梁端弯矩设 计值和梁端剪力设计值之间关系的一般公式。 6.分别绘制四种中心支撑和偏心支撑的简图。 7.将以下厂房形式简化为质点模型。
。对于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物,其水平
二、思考题 1、 什么是构造柱?什么是圈梁?一般认为,构造柱和圈梁是最重要的构造措 施,请你用简短篇幅就此进行评价。 2、 下面两幅照片是 2008 年汶川地震中收集到的砌体结构房屋内承重窗间纵墙 的破坏情况,请谈谈你对这种结构震害成因的认识和如何预防或减轻这种震 害的看法。
图 8.2 横向框架图
2. 如 8.3 所示,为某框架计算简图,已知柱 1 高 5.5m,梁 1 跨度为 8m,柱截面为: H500x350x12x18,梁截面为:H600x250x10x16,柱 1 的内力设计值为: M c 305.8kN m ,
2014年地震学期末考试

2014年地震学期末考试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根据Snell定律判断,在地球上无法观测到的震相是:A.pPcPSB.sSKSPC.SKiKSD.PcPPKIKP2.关于均匀半空间中瑞利(Rayleigh)波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非均匀P波沿自由表面传播产生的。
B.存在频散C.在地球表面的震动为逆进椭圆D.群速度小于相速度。
3.对于均匀水平层状地球模型,地震记录的垂直分量中不包含的地震波包括:A.P波B.SV波C.Rayleigh波D.Love波4.下面那个图像可以表示环形自由震荡102TA.B.C.D.5.如果介质模型为包括低速地壳的半空间,按照到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P波,S波,Love波,Rayleigh波B.P波,S波,Rayleigh波,Love波C.P波,Love波,S波,Rayleigh波D.P波,Love波,Rayleigh波,S波6.有关地球介质的品质因子(Q值),正确的是:A.品质因子是表示介质刚度的物理量,品质因子越大,地震波速度越大。
B.品质因子是表示地球非弹性衰减的物理量,品质因子越大,衰减越强。
C.品质因子是表示地球非弹性衰减的物理量,品质因子越小,衰减越强。
D.地球内部,地壳中的Q值最小。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什么叫震级饱和,为什么会发生震级饱和2.简述地震层析成像的基本思想三、如下图所示的分层模型中,如果平面P 波以30度的入射角入射到z=40km 的moho 面上,试计算最上层中P 和SV 波的出射角,并求地表台站P 波和S 波的到时差(12分)四、已知地震波的标量势函数为0.5cos 2(0.150.2)x z t (m*km) 请给出(25分)1. 此地震波的频率,传播方向和纵波速度2. 给出此地震波的位移矢量3. 给出此地震波产生的应变张量4. 如果此介质的为泊松介质,请计算出应力张量。
五、某地震的震源机制为走向45, 倾角90,滑动角0,(共计25分)1. 请在直角坐标系中写出断层面的法线矢量和滑动方向的单位矢量。
同济大学工程地质期末试题

2011年春季学期工程地质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4分,共 17 小题,每小题 2 分)1. 下列属于工程地质学的具体任务的是(C )A.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B. 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C. 评价工程地质条件D. 环境影响评价2. 下列岩石中不属于沉积岩的是(C )。
A. 砂岩 B. 泥岩 C. 花岗岩 D. 灰岩3.下列哪种矿物为变质矿物?( A) A. 石榴子石 B. 长石 C. 高岭石 D. 白云石4.下列不属于第四纪沉积物(B)。
A. 残积物 B. 土积物 C. 坡积物 D. 洪积物5. 某矿物呈灰白色,菱面体,三组完全解理,小刀能刻划动、指甲不能刻动,遇稀盐酸强烈起泡。
该矿物可定名为:(C) A. 石膏 B. 食盐 C. 方解石 D. 白云石6. 下列关于地质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质环境是整个生态环境的基础B. 地质环境是自然资源主要的赋存系统C. 地质环境是人类最基本的栖息场所、活动空间及生活、生产所需物质来源的基本载体D. 地质环境不是指的岩石圈7.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不包括() A. 地层岩性 B. 地质构造 C. 地理位置 D. 水温地质条件8. 下列造岩矿物中,()具有遇水膨胀的性质 A. 方解石 B. 石膏 C. 辉石 D. 蒙脱石9. 某岩石呈灰白色,可见结晶颗粒,遇稀盐酸强烈起泡,具层理构造。
该岩石可定名为()。
A. 石灰岩 B. 白云岩 C. 花岗岩 D. 片岩10. 沉积岩区别于其他岩类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
A. 块状构造 B. 片状构造 C. 流纹构造 D. 层理构造11. 下列哪种岩石为岩浆岩? () A. 橄榄岩 B. 灰岩 C. 石英岩 D. 砂岩12. 晚古生代可以划分为()。
A. 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 B. 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C. 包括A和B共6个纪 D. 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13. 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既有原矿物的消失,又有新矿物的形成,但岩石的总体化学成份基本不变,这种变质作用的方式是()。
同济大学2013 — 2014 学年第一学期大学物理期终考试试题

同济大学2013 — 2014 学年第一学期大学物理期终考试 普通物理 ( A 卷 ) 学号 2012 级 专业 姓名一、选择题 (每题4分)1、一物质系统从外界吸收了一定的热量,则(A )系统的温度一定保持不变; (B )系统的温度一定降低;(C )系统的温度一定升高;(D )系统的温度一定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或保持不变。
[ ]2、理想气体从某一初态经过绝热自由膨胀过程,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态,则其(A )温度降低,熵增加; (B )温度升高,熵增加;(C )温度不变,熵增加; (D )温度不变,熵不变。
[ ]3、设分子的速率分布函数为 f (v ),总分子数为N , 分子密度为n ,则处在速率区间 v → v + d v 内的分子数为(A ) ()d n f v v (B ) ()d N f v v(C ) ()d f v v (D ) ()d Nn f v v [ ]4、当质点以频率ν作简谐振动时,它的动能的变化频率为(A )ν , (B )2ν , (C )4ν , (D )2ν . [ ]5、当一个平面简谐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时,某一段介质元在从最大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A )它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B )它的动能转化为势能;(C )它从相邻的一段介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加;(D )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介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少。
[ ]6、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一时刻的波阵面为S ,则S 的前方某点P 的光强度决定于波阵面S 上所有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P 点的(A )振动的相干叠加; (B )光强之和;(C )振动振幅之和; (D )振动振幅之和的平方。
[ ]7、已知一单色光照射在钠表面上,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是1.2 e V ,而钠的红限波长是540 nm ,那么入射光的波长是( 1 e V = 1.6×10-19 J ,h = 6.63×10-34 Js )(A )535 nm ; (B )500 nm ;(C )435 nm ; (D )355 nm . [ ]—— 1 ——试卷编号:8、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了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B)使两缝的间距变小;;(C)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D)使屏靠近双缝。
同济大学工程地质学试题

第一节岩石的成因和分类1.下列矿物中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的是( )A. 石英B. 方解石C. 黑云母D. 正长石2.摩氏硬度所反映的是( )。
A. 矿物相对硬度的顺序B. 矿物相对硬度的等级C. 矿物绝对硬度的顺序D. 矿物绝对硬度的等级3.矿物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特性称为( )A. 断口B. 节理C. 层理D. 解理4.关于矿物的解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互相消长的B. 矿物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C. 矿物解理不完全或无解理时,则断口显著D. 矿物解理完全时则断口显著5.岩石按成因分为( )1. 岩浆岩2. 沉积岩3. 花岗岩4. 片麻岩5. 变质岩A.1、2、3B.2、3、5C.1、2、5D.2、4、56.按照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分类,浅成岩是( )。
A.岩浆侵入地壳某深处冷凝而成的岩石B.岩浆沿地表裂缝上升到距地表较浅处冷凝而成的岩石C.岩浆沿地表裂缝上升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D.岩浆沿地表裂缝侵入到地表某部位冷凝而成的岩石7.根据物质组成的特点,沉积岩一般分为:( )A. 碎屑岩类、化学岩类、生物岩类B. 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C. 粘土岩类、化学岩类、生物化学岩类D. 碎屑岩类、生物化学岩类、粘土岩类8.变质岩是由原来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 )。
A. 矿物化学性质及结构发生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B. 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C. 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的物理性质及结构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D. 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结构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9.下列属于沉积岩中的化学和生物化学岩类的是( )。
A. 大理岩B. 石灰岩C. 花岗岩D. 石英岩10.下列结构中,( )不是岩浆岩的结构。
A. 全晶质结构B. 隐晶质结构C. 玻璃质结构D. 化学结构11.下列结构中,( )不是沉积岩的结构。
地震工程考试试题

地震工程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瑞利波2、地震震级是根据()来确定的。
A 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B 地震释放的能量C 地震的破坏程度D 地震的震中位置3、场地土的类别主要取决于()。
A 土的类型B 覆盖层厚度C 土层的剪切波速D 以上都是4、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主要包括()。
A 位移B 速度C 加速度D 以上都是5、抗震设计中,“三水准”设防目标是指()。
A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B 小震可修、中震不倒、大震不坏C 小震不倒、中震不坏、大震可修D 以上都不对6、以下哪种结构体系抗震性能较好?()A 框架结构B 剪力墙结构C 框架剪力墙结构D 筒体结构7、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A 底部剪力法B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 时程分析法D 以上都是8、隔震技术的主要原理是()。
A 增加结构的刚度B 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C 减小地震作用D 以上都是9、消能减震技术中常用的消能器有()。
A 粘滞阻尼器B 金属阻尼器C 摩擦阻尼器D 以上都是10、以下哪个因素对结构的地震反应影响较小?()A 结构的质量B 结构的高度C 结构的朝向D 结构的材料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和()。
2、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在一定地点()和()的程度。
3、建筑场地类别分为()类。
4、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和()。
5、框架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柱的轴力较大。
6、剪力墙结构的侧向刚度较()。
7、时程分析中,输入的地震波应至少选用()条。
8、隔震层一般设置在()。
9、消能减震结构中,阻尼器的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10、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薄弱层一般出现在()。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地震反应谱的概念及其作用。
地震反应谱是指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最大反应与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地震工程学》试题
陈陈
一、名词解释(4分×5=20分)
地震震级:
地震动三要素:
平稳随机过程:
位移延性:
滞回曲线:
二、判断正误(2分×7=14分)
1、Rayleigh波和Love波都对某一点地震动的竖向分量有贡献,而SH波则仅对地震动的水平分量有贡献。
2、地震动准速度反应谱与地震动加速度过程的Fourier幅值谱具有相同的量纲,且通常无阻尼准速度反应谱值大于相应的Fourier幅值。
3、通常,平原地区地震烈度衰减比山区衰减要慢。
4、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动力弹性模量大于静力弹性模量,而动力强度则反之。
5、砌体墙的滞回耗能性能随着竖向压力的增大而退化,这与钢筋混凝土压缩构件的滞回性能是类似的。
6、采用振型组合法时均可使用SRSS方法代替CQC方法。
7、平稳随机过程是各态历经过程,因此将地震动作为各态历经过程是合理的。
三、简答题(6分×11=66分)
1、试简述地震发生机制的粘滑说。
2、什么是强度退化、刚度退化与捏拢效应?
3、什么是振型参与系数,它具有什么性质?
4、试通过两个振型的频率与阻尼比确定Rayleigh阻尼矩阵C=aM+bK的系数a、b(其中M 为质量矩阵、K为刚度矩阵)?
5、示意画出下图中的反射与折射波(其中界面以下固体剪切波速大于上层物质的剪切波速)。
6、为什么在线性结构动力反应分析中,通常高阶振型的影响较小?
7、试简要叙述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与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主要差别。
8、试推导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和频域传递函数的形式,并给出二者的关系。
9、试简要叙述幅值法如何识别单自由度体系的频率和阻尼比。
10、试阐述防屈曲支撑和悬挂隔振的基本原理。
11、图中所示为钢-混凝土组合柱截面,用于某多层框架结构,请简述如何采用纤维模型进行弹塑性动力分析,以及你将采用的材料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