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文本细读.共50页文档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读书笔记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读书笔记夸美纽斯(JOhann Alnos COmenius,1592一1670)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奠基者,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革新家。
他总结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和当时进步教育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一套系统而又全面的教育理论。
同时,他还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革新运动,为近、现代教育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因而被称为“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和“现代教育之父”。
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称他是“一位精髓而有独到见解的哲学家,他在新生一代的教学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完成了一场革命,他是一位博学而天才的教育家”。
《大教学论》是他于17世纪20年代创作完成的一部影响深远的教育名著,这部著作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它构建了教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提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对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也进行了创新,夸美纽斯的教育主张是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一、夸美纽斯主张普及教育夸美纽斯主张“人人应当受到一种教育,进学校的人应不限于有钱有势的少数的子女,而是一切人的子女,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也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应该送入学校。
”夸美纽斯指出,普及教育要从学前期开始。
他认为:“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合适”,“应该赶快对上天的植物及时加以培植、修剪和灌溉,把他们谨慎地形成,使在学问、德行与虔信方面获得兴旺的进展”。
他认为一切人都要受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高人的素质。
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教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
在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中,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
大教学论

读《大教学论》之我见《大教学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最重要的教育著作。
它全面论述了教育理论的各个方面,从而奠定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使教育学从综合性的知识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本书共三十三章,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把目录划分为10个部分,其中,1-4章是关于人性论的论述,5-6章论述了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7-9章分析了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10-15章叙述了有关学校的问题,16-19章简述了教学的原则,20-24分别讲述了各科教学法,25章可以单列,26-27章讲述学校的纪律与学制划分,28-31章从纵向的角度对各级学校进行了描绘,32-33章是对普遍秩序与方法的分析。
我将简述以下几个部分,它们分别是本书的成书背景(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全书梗概、其中包含的主要教育思想及本书对后世的影响及评价。
一、时代背景《大教学论》成书于1632年,此时正值西欧社会的转型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如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对知识的需求提高、自然科学兴起、学校教育发展等等。
新航路的开辟、资产阶级的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等陆续发生,这些划时代的事件促使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使夸美纽斯生活的时代具有了新的特点。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也要求从封建贵族的教育向资产阶级的教育过度,从而引起了教育领域的改革。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便是变革时期教育领域的代表作。
二、作者生平1592年3月28日,夸美纽斯出生于拉摩维亚一个属于“捷克兄弟会”的磨坊主的家庭里,早年就失去父母,成为孤儿,16岁起由“兄弟会”(捷克的一个民主教派.其成员多为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人)担负其学费,受完中等教育(在普利洛夫拉丁学校上学)和高等教育(在德国的赫尔朋大学、海得堡大学上学),受到新教教派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1616年大学毕业后,被选为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的学校且被推为普利洛夫学校的校长。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导读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生于新教派“捷克兄弟会”会员家庭。
12岁失去双亲,中断了学习生活。
16岁由兄弟会资助进入普雷洛夫(Prerau)市拉丁文法学校接受中等教育。
1611年,又由兄弟会选送到德国的赫尔博恩(Herborn)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
在大学期间,他系统学习了古代思想家的著作,研究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接触了新兴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了宗教改革以来各国的教育发展动向,探讨了当时德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革新主张,为他后来从事文化教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1614年,他回到捷克,在母校普雷洛火拉丁文法学校任教,1618年调任富尔涅克城牧师兼兄弟会学校校长。
同年,30年战争爆发,捷克完全丧失了独立,新教徒惨遭迫害,夸美纽斯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失去了全部家产、书稿和妻儿。
1627年,随同30000户兄弟会员家庭迁往波兰的黎撒(Lissa)避难,先在该地兄弟会中学任教,后来担任了校长,又被推选为兄弟会长老。
在这里,他完成了他的一些最重要的著作:拉丁文教科书《语言学入门》(1631年)、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 (1632年)、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中学物理教材《物理学概论》(1633年)。
其中《语言学入门》一书很快被译成了12种欧洲文字和四种亚洲文字,在各国广泛流行,使夸美纽斯获得了世界声誉。
1634年起,他开始探讨“泛智论”。
1639年出版了《泛智论导言》。
1641年,英国邀请他主持编纂“泛智论”工作。
不久英国发生内战,1642年又应邀到瑞典协助解决拉丁文教学问题,用六年时间为瑞典编写了一套拉丁文教科书、教学法指导书和字典。
1648年,30年战争结束,他再次回到黎撒主持宗教与教学事务。
1650年,接受匈牙利德兰西瓦亚公国的邀请,担任长年教育顾问,创办了一所泛智学校并自任校长。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文本细读

兰工作和定居,夸美纽斯于是又辗转避难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来到荷兰第二年,
1657年,阿姆斯特丹的元老院决议出版了他的教育论著全集、《走出经院哲学 的迷宫》等。在荷兰,他仍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教育工作,于1670年11月15日因 病去世,终年78岁。
二、《大教学论》主要内容
《大教学论》
共33章
第1-13章
第14-19章
第20-25章 教育教学方法
第26-33章
教育通论
教学论
学校管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
人的终极目标在今生之外 今生只是永生的预备 永生的预备有三个阶段:知道自己(并知万物),管束自己,使自己皈依上帝 这三者(学问、德行与虔信)的种子自然存在我们身上 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第十四章
教导的严谨秩序应当以自然为借鉴,并且必须是不受任何阻碍的
第14-19章 教学论
第十五章 延长生命的基础
第十六章 教与学的一般要求;即一定能产生结果的教与学的方法 第十七章 教与学的便易性原则 第十八章 教与学的彻底性十章
科学教学法
第二十一章 艺术教学法
9、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 流泻出;像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一条溪涧(知识)来。
10、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11、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而是让儿童练习良好道德行为,克服懒惰、轻率、 不守纪律、颓废等不良行为。
12、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
夸美纽斯 贡献
1、对教育学的贡献 (1)夸美纽斯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原则 (2)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 (3)夸美纽斯提出了统一学制 (4)夸美纽斯确立了学年制 (5)夸美纽斯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6)夸美纽斯提出了学生请假制 (7)夸美纽斯提出了相关教学原则
大教学论

《大教学论》是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含有系统教学理论的教育专著。
夸美纽斯在这部著作中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教育的目的与作用、普及教育与统一的教育制度以及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教学理论。
这部著作同时也鲜明地反映了夸美纽斯在教育中所坚持的“对象普及化,目的世俗化,内容泛智化,方法心理化以及组织班级化”的理论特点。
《大教学论》作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教育学著作,是人类历史中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供挖掘和学习的内容非常多,我在这里重点想讨论的则是夸美纽斯在本书中所呈现的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类以及因材施教的一部分内容。
并希望通过分析能更加明确对各类学生所应采取的不同教育措施。
在本书的第12章“改良学校是可能的”当中,夸美纽斯详细地论述了他通过教育实践和观察对学生作出的分类。
在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类前,夸美纽斯首先肯定了每个人都是可教的,都是能够掌握知识的,他在书中写道“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模糊的镜子模糊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形象的地步,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板子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
”夸美纽斯给出的这个“人人皆可教”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他承认人的才智是有区别的,但并未剥夺天性迟钝的人受教育的权利,这种“泛智”的教育思想可以说正是近代普及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理论基础。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具备这样一种“人人皆可教”的理念更是必须的,因为只有承认每名学生都有被教好的潜质,一名教师才能真正理解自己这份职业的价值所在,倘若一出现学生没学会的情况,教师就断言“这个学生天赋太差不可教”,那么很多学生就会彻底失去发展成真正的“人”的机会,而教师本身也绝不可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反倒会成为“人类灵魂的筛选师”。
但是时间过去了300多年,时至今日现实中仍有很多教师连这样一个最基本的“职业出发点”都没有,动辄就给学生贴上“笨”、“朽木”这样的标签,放弃对学生的培养,完全背离了教育的目的和原则。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教育理论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教育理论《大教学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最重要的教育著作,但实际上它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教学论的范围,共三十三章,可以分成六个组成部分,涉及教育理论的各个方面。
它奠定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是教育学从综合性的知识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起点,它标志着教育理论发展史上一个全新阶段的开端。
《大教学论》的主要教育思想如下:
1.教育指导原则。
在《大教学论》中,始终贯串着一个核心指导原则,即教育必须适应自然。
所谓教育适应自然,就是指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在夸美纽斯看来,自然界存在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人类的教育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
教育适应自然,还包括教育必须适应儿童本身的身心特点。
教育要依照儿童的自然本性去进行,要努力培养心智和谐发展的“自然人”。
2.教学理论。
作为教学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学理论在夸美纽斯的教育专著《大教学论》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阐述,并以课程论、教学过程论和教学组织形式论等基本思想展开。
夸美纽斯的基本思想是泛智论。
他崇尚广博的教学,认为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使人类获得“真正的知识、高尚的行谊和最深刻的虔诚”,他称之为“泛智教育”。
3.教学原则。
夸美纽斯提出了许多适应于自然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和系统性原则、自觉性和主动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等。
大教学论

《大教学论》教育理念一、主要内容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奠基者,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革新家。
他总结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和当时进步教育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一套系统而又全面的教育理论。
同时,他还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革新运动,为近、现代教育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因而被称为“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和“现代教育之父”。
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称他是“一位精髓而有独到见解的哲学家,他在新生一代的教学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完成了一场革命,他是一位博学而天才的教育家”。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最重要的教育著作。
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夸美纽斯用了好多章节以含而不露的方式把“教育要适应自然”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指导原则,夸美纽斯认为,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活动中存在着普遍的规律,一切好的教育教学原则、法则和方法都需要受这种普遍规律的支配,必须服从或适应这种普遍规律,这就是自然适应性。
其实“教育要适应自然”原则不仅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线,也是夸美纽斯教学理论的主导原则或基本原理。
他企图从对自然界的类比研究中,探求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来指导教育实践。
在教育史上,他这一开创性的实践,既奠定了教育的科学化行程,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所谓“适应自然”,按夸美纽斯的看法,除遵循自然界的“秩序”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循人的自然特性。
这也是夸美纽斯民主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基础。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用的普遍规律普遍规则,夸美纽斯称其为“秩序”。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发展以及对人进行的教育都应服从这一普遍规律,要按照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来改造旧学校,创办新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
自然界的变化总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动植物都是在春天里生长和繁殖的,人类的教育也应从“人生的春天”,即从“儿童时期”开始。
夸美纽斯把“教育要适应自然”作为创设新学校的主导原则。
根据“适应自然”的原则,夸美纽斯创立了他自己的整套教育体系。
《大教学论》

《大教学论》第一篇:《大教学论》一米阳光——读《大教学论》有感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他与我们现在的教学的关系类似于哥白尼、牛顿与现代科学的关系,以及培根、笛卡尔与现代哲学的关系。
——NM布特勒《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
它的出现表明了17世纪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自然科学的兴起、社会对知识、对教育的需求的提高。
它奠定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是教育学从综合性的知识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起点,标志着教育理论发展史上一个全新阶段的开端。
、人文主义、自然主义、民主主义、感觉主义贯穿于《大教学论》的始终,也是它生生不息,不断向人类提供教育方向的源泉。
它所阐述的思想的预见性、超前性正如一米阳光,穿过重重困难,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神权思想的禁锢,使得夸美纽斯不能完全脱离时代,侃侃而谈。
因而在本书的前几章,具有很多有关“神”的思想。
比如谈到教育目的和任务时,它提出“人的终极目的在于来世”、以及“今生只是为永生做准备”,但这也正是夸美纽斯的高明之处,他不直接与封建神权冲突,而是在神学的基础上,提取有益的观点,批判继承,从而自成一家。
《大教学论》名为教学论,其实涉及的范围广而精,包括体育、德育、教学论、以及学制与课程的安排等各个方面。
例如:1,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书中提出今生只为永生做准备,以及为永生做准备有三个层次:认识自己(认识万物)、管束自己、皈依神。
其实是指教育是为人生乃至来生的更好的发展做铺垫的,而要想要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就必须在有生之年追求学问、德行和虔信,这就指出了教育任务之所在.2,体育:夸美纽斯强调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是由于有规律的和适度的生活而保持健康和力量。
为了保持良好的健康,必须使营养不仅在量上适度,在质上也要简单,同时人体也需要运动、刺激和锻炼莱强健体魄。
3,德育论:本书强调虔信,即沉思、祷告和省察。
实际就是强调做教育应有的基本信仰,这是从自身对待教育的态度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