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商丘市为例开题报告
商丘市产业集聚区发展问题研究(4.10)

商丘市产业集聚区发展问题研究摘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构建更为有效的现代经济发展利用新模式,直接关系到一个区域的未来发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实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目的。
产业集聚发展理念下,一个区域内部经济的发展重点关注的是其内部资源企业的相互协调性,从实际出发建立一个针对性的现代企业经济发展利用新方式,借助集聚优势,可以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
产业集聚发展有利于经济要素的集约和优化配置,从一个区域内部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协调内部经济发展结构,实现资源最优的目的。
在实际中要认识到一个区域范围内的产业集聚,有利于行业间的融合和相互协作,确保内部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这样以来可以在多样化的市场发展环境中,实现企业发展优化升级工作,不仅可以提升一个企业内部的实际竞争能力,也能够发挥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集中区、吸引投资创业的重点区和机制改革的先导区,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和重要支撑,从这一有利时机出发,对商丘产业集聚发展进行相应的研究工作,重点分析其内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重点研究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商丘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短板问题,借助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采用更为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为本地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除此之外,本文的研究还能够在实际中对其他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繁荣。
关键词:商丘市;产业集聚区;问题;对策Abstract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to a new stage, in the current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build a more effective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new mod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 region,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can be achieve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concept, an intra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ocus is the mutual coordination of the internal resources of the enterprise, from set out actually build a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enterpris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new way, with the advantage of agglomeration can for a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sufficient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is conducive to the intensive and optim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factors, from the actual needs of a region, and constantly coordinate the inter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source optimization. In practice to recognize a rang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inter industry integration and mutual cooperation, to ensure that the internal resource sharing and recycling, since this can be in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nvironment and realiz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work,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a enterprise's actual competition ability, also can play the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has become a pilot area to attract investment business zon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ocus area and mechanism reform,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n important support, starting from this favorable opportunity, the Shangqiu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to carry out the corresponding research work, main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and the lack of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agglomeration of short board area in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qiu industry, with the favorable opportunity of the developmentof market economy, adopt more positive coping style,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market in addition, this study can als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the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Shangqiu city;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rea; problem; countermeasur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一、引言 (1)(一)产业集聚区基本内涵 (1)(二)产业聚集区理论基础 (1)1.技术差距理论 (1)1.规模经济理论 (2)(三)商丘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现实基础 (2)1.高标准产业集聚园区已经落成 (2)2.商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3.政府政策支持 (3)(四)商丘发展产业集聚区的意义 (3)1.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 (3)2.有利于加快本地城镇化建设 (3)3.有利于提升区域竞争力水平 (4)二、商丘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 (4)(一)商丘市产业集聚区概况 (4)(二)商丘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1.产业集聚区规划需要完善 (6)2.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 (6)3.产业集聚区发展载体利用不明确 (7)4.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8)5.产业集聚区发展中服务体系不完善 (8)三、国内先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经验借鉴 (9)(一)郑州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 (9)(二)洛宁产业集聚区 (10)1.依托综合成本优势承接转移 (10)2.依托林木资源优势承接转移 (10)3.依托矿产业规模优势承接转移 (10)四、推进商丘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 (11)(一)完善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11)1.明确产业规划的重要性 (11)2.构建产业规划发展目标 (11)3.解决产业规划中问题 (12)(二)明确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定位 (12)(三)建设产业集聚区发展载体 (13)(四)加强技术创新 (13)(五)完善服务配套体系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7)一、引言(一)产业集聚区基本内涵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一个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的稳定要建立在复杂的环境中,从区域内部的实际需求出发,可以实现产业集聚发展的目的,产业集聚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实现针对性的研究,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构建一个积极有效的现代经济发展利用模式。
城市群边缘区城市商丘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市群边缘区城市商丘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城市群边缘区城市商丘发展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城市群正在形成。
然而,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城市带来了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尤其是边缘城市的发展问题更加突出。
商丘作为河南省城市群中的边缘城市,其发展状况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位置、经济水平、交通等,需要进行深入分析。
本研究旨在分析商丘在城市群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究商丘的城市发展策略,为商丘及周边城市群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1)商丘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2)商丘在河南省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3)商丘的城市发展策略探析;
(4)商丘及周边城市群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商丘相关资料;
(2)实地调查法,对商丘的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考察;
(3)SWOT分析法,评估商丘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
(4)未来预测法,利用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等方法预测商丘及周边城市群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探究商丘及周边城市群的发展情况、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科学的城市发展策略,为商丘及周边城市群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同时,本研究也将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利用产业集群发展县域经济研究的开题报告

利用产业集群发展县域经济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诸如资金、技术、市场等多种困难和挑战,急需寻求有效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成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企业和地方政府中,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地方竞争力、提高本地区产业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以产业集群为主要支撑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产业集群如何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探讨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为推进我国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
1.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发展
2. 产业集群在县域经济中的应用和作用
3. 影响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及其关系
4. 案例分析:某县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实践思考
5. 基于SWOT分析的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进而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
五、预期成果
本研究旨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讨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同时,本研究也有望在学术上取得一定的贡献,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也在积极地进行经济发展规划,以促进当地的经济繁荣。
其中,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是关键之一。
本文将以河南省为例,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探讨。
一、河南省区域经济概况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
该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辖20个地级行政单位,人口1.11亿。
河南省地处中国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与中国东部、南部、北部等地相连,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路线。
此外,河南省还是中国中药材、食品、纺织、机械、建材五大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二、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及应对1. 交通不便尽管河南省是中国的物流、交通枢纽之一,但由于内陆位置,市场地位不如直接面向海洋的东部地区。
此外,河南省南北分布,东部部分地区交通建设滞后,交通不便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应对措施:加强交通建设,建设具体化、多元化的交通网。
加大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内河航运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交通规模,提升运输效率,提高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2. 城乡差距河南省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土地资源相对匮乏。
因此,河南省农村经济在贡献河南省GDP中的比重很小。
应对措施: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减少与城市发展的差距。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机制,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
3. 绿色发展不足河南省的工业化进程比较快,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
工业污染严重,土地、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应对措施: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
尽快出台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企业加强环保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三、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展望在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下,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健康经济、新能源、智能制造成为河南省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河南省要加强新兴产业的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在区域经济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的开题报告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产业集聚是指一定区域内同一产业领域的企业、研究机构等资源在空间上相互聚集的现象。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产业集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国内外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产业集聚有助于企业之间的合作,协同运作,提高生产率、减少成本,推动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产业集聚也有助于增强区域经济的吸引力,提高就业率,提高人口流动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选取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
从理论上看,马歇尔的区域生产理论、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朱迪思托特的集聚的经济学等理论都对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有深刻的理论分析。
从实证研究上看,孙成刚等学者对中国不同规模城市的产业集聚程度、城市经济增长等作了许多研究,Pazawak等学者对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集聚研究,Baptista等学者对葡萄牙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影响等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实证成果。
国内对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针对大型城市的产业集聚状况及影响,而对于中小城市、农村地区的产业集聚及其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较为缺乏研究。
因此,对于中国中小城市乃至农村地区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情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三、研究内容与目标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产业集聚的理论分析:通过对现有理论的比较和分析,从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等角度,探讨产业集聚的概念、形成机制、影响因素等问题。
2.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其产业集聚的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3. 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结合国内外的经验,提出针对中国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的推进产业集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商丘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分析

2.自然资源丰富 商丘地处华北平原,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林果、 蔬菜、畜产品等,全市农业机械化率达 96%以上,农产品商品化率达 85%以上。 商丘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和化工基地,煤炭总储量近 200 亿吨,年产量 2800 万吨,储量达 140 亿吨的永夏煤田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 地之一,柘城县、睢县境内分别含有储量达 12 亿吨、10 亿吨的大型优质煤田, 商丘依托本土资源优势,诞生了 1 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 2 家中国五百强企业,企 业五百强数量占河南省的六分之一。商丘电力资源充足,常年发电总装机容量达 400 万千瓦以上,有力的保障了商丘经济社会的发展。商丘生态良好,宜业宜居, 空气年优良天数达 338 天,居河南省第 2 位,市区和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平均为 90.6%,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连续 6 年为 100%。2011 年,全 市林木覆盖率达 28.8%,平原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均居河南省第 1 位。2011 年底,市区建成区绿地率达 33.1%,绿化覆盖率达 38.5%,人均公园绿地达 8.6 平方米。
商丘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及分析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项 目开工建设 , 中铁 隧道设备制造有 限公 司年产 2 台( ) 0 套 盾构 机等 26 4 个项 目建成投产。 () 6 特色 产业 集聚 区初步形 成。 目前 , 河南省在食 品加 T 、
业 务 收 入 的 3 .%, 43 比上 年 增 长 2 %。
() 1 缺乏 整体规划 和积极引导 , 资源 浪费严重 。河南省的产 业集聚区大多是在地方传 统手T业 、 地方 自然资源或 者能人带 动等基础上从无到有 , 由小 到大 , 由弱变强 逐步发展起来 的, 缺
乏 全省 整 体 规 划 。
带动作用 , 对河南省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
一
、
河 南 省 产 业 集聚 区发 展 现 状
1 展现状 。 . 发
() 1经济规模迅速扩大。2 1 年 , 0 0 河南省产业集 聚区规模 以 上工业实现 主营业务 收入 1 6 . 亿元 , 2 87 3 5 比上 年增 长 3 . 增 7 %, 2 长速度 高于全省工业 增长速度 , 占全省规模 以上工 业企业主营
() 2 各地产业集聚区建设不平衡 。近年来 , 河南省产业集聚 区建设如火如荼 , 成效显著 , 但是各地发展极不平衡。一 产业
集 聚 区依 托 原 有 的 产 业 园 区 , 础 较 好 , 展 较 快 , 一 些 新 规 基 发 而 划 的产 业 集 聚 区 则 由于 起 步 晚 , 乏 产 业 基 础 、 套 不完 善 , 缺 配 开
持 。一 些 产 业 集 聚 区 企 业 产业 关 联 性 不 强 , 业链 短 , 业 结 构 产 产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探讨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探讨【摘要】河南省作为中国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定义和背景,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和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总结了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前景,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通过深入探讨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情况,可以为其提供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促进河南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优势、存在问题、对策、重要性、未来发展、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河南省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省份之一,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人力优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
产业集聚区是指一定范围内聚集了同类或相关产业企业的区域,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和协同效应的实现,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河南省作为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省份,具有着发展产业集聚区的天然优势。
随着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政策的推动,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区发展势头良好。
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企业竞争力不足等。
深入探讨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优势、存在问题以及对策,不仅有助于提升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还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旨在就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进行探讨,分析其重要性,展望未来,提出建设性建议。
1.2 问题提出在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正视一些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产业集聚区的健康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产业集聚区中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很多集聚区的产业结构过于依赖某一行业或某一产业,一旦这一行业遇到困境,整个集聚区的经济就会受到影响。
由于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区分布不均衡,一些集聚区发展较快,而一些集聚区却发展缓慢,这导致了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所在系部:商学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 2010141248 姓名: XXX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商丘市为例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
区域产业集聚发展有利于经济要素的集约和优化配置,有利于行业间的融合和相互协作,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的有效途径。
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集中区、吸引投资创业的重点区和机制改革的先导区,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和重要支撑。
进入21世纪以后,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创造出的新增资源要求被配置到最有效益的产业和部门,要求东部发达地区产业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进一步提高。
东部地区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开始中西部地区转移。
河南省是全国的重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作为拥有将近一亿人口的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经济总量居中西部之首,在中西部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地理位置、交通发达程度、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丰富和良好招商引资政策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创造力良好的环境。
河南省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态势:(一)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设施不断完善,对集聚区内产业的发展构成有力支撑。
(二)各类企业加快入驻,产业集聚区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三)产业集聚区经济规模迅速扩大。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全省投资的增长。
(五)吸纳劳动力就业成效明显,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河南省商丘市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点,具有得天独厚优势条件,也有一些不足亟需解决,从而使产业集聚能够更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文献综述针对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有王珺(2012)、战炤磊(2011)、赵祥(2010)、谢永琴、钟少颖(2010)、罗能生、谢里、谭真勇(2009)、孙久文、叶振宇(2007)等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产业集聚的发展历程的研究王珺(2012)指出:第一,随着市场经济工业化的发展,地区间产业分工与收入差距是一个从相互对应变为不对应的过程。
第二,产业集聚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联系具有阶段性特征。
第三,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体制环境决定了在阶段性转变中的转折点差异。
第四,体制与政策因素对我国在阶段性转变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发现,一是数据中的新发现。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一样,我国制造业部门的地区分布与地区收入差距也经历了一个倒“U”型过程,分权竞争体制在这过程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二是理论上的新解释。
我们用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分布指标与专业化与多样化的分工指标对地区间产业分布与分工类型进行了划分,提出了三个阶段的理论观点,即专业化集聚、多样化扩散与专业化扩散。
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跨入到了第三个阶段,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基本上处于多样化扩散阶段。
谢永琴、钟少颖(2010)指出:一、从改革开放后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由于打破了原有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
交易成本显著下降,各个行业的集聚程度明显提高。
二、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由于东部地区的特殊经济政策逐渐减少,同时由于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西部地区参与国际贸易成本不断降低。
这促使了一些行业向中西部地区集聚。
东部地区在集聚程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规模不经济效应产生的“离心力”加快了一些行业向中西部地区集聚。
三、不同行业由于产业自身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收入弹性不同,随着贸易成本的下降程度的变化其集聚程度的变化率是不同的。
四、产业集聚是要素成本禀赋、贸易成本。
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本地市场需求、产品差异化、市场前后联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关于产业集聚区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战炤磊(2011)指出: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双向效应。
正向效应:一、产业集群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1.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生产率。
2.产业集群可以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二、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创新的助推剂:1.产业集群可以为区域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
2. 产业集群可以降低区域创新的成本。
3. 产业集群可以为区域创新提供综合的服务支撑网络。
三、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基本方式。
负向效应:一、从产业集群的内在属性出发,分析产业集群自身的一些特点如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制约作用。
二、在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赵祥(2010)指出产业集聚对区域差距的影响:首先, 产业集聚可以产生金融外部性 ( pecuniary externality), 也称静态外部性 ( static externality), 是指产业的前后向关联效应, 可以通过市场价格。
其次, 产业集聚还可以产生技术外部性 ( technological externality), 也称动态外部性 ( dynam ic externality), 是指技术和知识外溢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效应。
最后, 经济增长也可以反过来进一步强化本地产业集聚。
孙久文、叶振宇(2007)指出:产业集聚加快了经济中心区域的形成,加快了我国目前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对大区域的协调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产业在集聚的过程中同时存在分散力和集聚力,当拥挤成本足够高时,产业活动会产生离心力倾向,最后在区域间发生扩散、迁移现象,这意味着新的经济中心将出现。
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区,都是在产业集聚与空间演化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从而奠定我国区域经济多经济中心的区域发展格局。
中西部地区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如中原、武汉、长株潭、关中、成渝等城市群。
在此,我们认为多中心的空间格局已成为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产业集聚使产业转移受到制约,使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发生变化,进一步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区域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
产业集聚会形成一种迁移惰性或者粘力,其中包括产业集聚的循环累积机制、制度障碍和湮没成本等都会增大产业集聚力,而且它们促使产业更进一步根植于地方经济发展,无形的壁垒阻塞了产业正常的转移渠道。
3.关于产业集聚区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研究陈腾、雒海潮(2011)指出:一、新乡市产业集聚区的的基本情况:1.产业集聚区发展较为集中,新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
2.行业分布趋于合理。
3.行业带动作用日益显著。
4.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项目引入力度加大,集聚区潜力巨大。
二、存在的问题:1.产业集聚区总体规模不大。
2.产业集聚区间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
3.机制体制仍有漏洞。
4基础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三、产业集聚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1.充分抓住机遇,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2.发挥政府职能,积极推动外部服务业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发展。
3.提高集聚区科技创新能力,开发核心品牌。
4.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促进经济和谐发展。
罗能生、谢里、谭真勇(2009)指出:一、集聚与增长的内生互动机理:1.以劳动力要素为纽带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机制。
2.以物质资本为纽带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机制。
3.以知识溢出为纽带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机制。
二、集聚与增长的经验研究:1.集聚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性。
2.集聚与增长的正相关性不显著。
3.集聚与增长相关性不确定。
三、简评:1.首先,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结论大多建立在特定的生产和消费函数基础上,并受到严格假设条件的限制,而这些假设或是过于严格而与现实不符,或者部分严格而只适应于解释特定地区的集聚与增长现象。
2.其次,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结论并未完全与理论研究结论一致。
魏忠、李杰(2006)指出:一、关于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库兹涅茨早就指出, 经济活动出现空间集中和主导是与现代经济增长相关的现象之一。
二、1.滨海新区的产业基础优势。
2.滨海新区的交易成本优势。
3.滨海新区的知识资本溢出优势。
三、为了实现以滨海新区为核心带动环渤海的经济发展的设想, 笔者提出实施以下几条措施:1.充分抓住机遇, 进一步加强滨海新区产业的聚集力。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促进世界产业向滨海新区集聚。
3.加快区域间经济一体化建设, 促进环渤海经济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有关学者已经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在产业集聚的发展历程的研究、产业集聚区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产业集聚区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但是,前述研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对产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分析比较笼统2.未统计列出相应的数据与相应的分析方法,不能直观的指出问题所在。
3.对相应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本文基于产业集聚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的理论,对商丘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进行相关的探索,以求为促进与商丘市经济协调发展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本文首先系统地概述我国产业集聚的发展状况,然后对产业集聚进行介绍,在全面介绍产业聚集区的发展态势的同时,并总结产业集聚区带给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质性影响。
文中主要以河南商丘市为例,来具体讲述产业聚集对商丘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我国产业集聚区规模快速扩张的大背景出发,简要介绍河南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其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
从而引出商丘市作为河南省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点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章是河南省商丘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第四章是产业集聚对商丘市区域经济的影响具体表现(用实证分析法分析商丘市发展产业集聚的优势和不足,哪些因素阻碍了产业集聚的发展又有哪些推动了产业集聚的发展,用具体数据呈现),并给出相应的分析结论。
第五章根据商丘市产业集聚的状况和实际情况,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出发,具体探讨当地发展产业集聚区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详细措施或对策。
(二)研究方法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发表或撰写了许多关于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章和书籍,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到大量关于产业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的文献资料和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学习、研究、归纳和总结。
(1)本文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法是本论文整个研究过程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用于解释和回答一些存在的问题;然而在研究这一命题时,少不了回答“怎样做”这就需要用规范研究的方法。
本文在实证研究中大量采取宏观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商丘市产业集聚区规划、区域分布状况以及商丘市经济增长状况进行调研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