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要求的几个指标

合集下载

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及干预

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及干预

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满足以下情况之一者,即可视为慢病高危人群:1、血压水平为130-139/85-89mmHg;2、现在吸烟者;3、空腹血糖水平为6.1-7.0mmol/L;(6.1≤FBG<7.0 mmol/L)4、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5.2-6.2 mmol/L(5.2≤TC<6.2 mmol/L)5、中心肥胖者: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应采取哪些策略?进行重点三级预防:1、初级预防: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和合理膳食结构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鼓励公众多食蔬菜、水果、减少肉类、蛋类脂肪饮食的比例,不吸烟,不酗酒,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防止80%的冠心病和90%的乙型糖尿病的发生,可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

2、二级预防: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检,早期发现病人。

如在40岁以上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定期测量血压,检测血脂,询问心绞痛病史等。

3、三级预防:对慢性病人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同时给予心理和躯体的康复措施,减少并发症与致残,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如何识别慢性病高危人群随着社会发展,与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相关的慢病病(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癌症等)发病率快速上升。

不同的个体患常见慢性病的风险存在较大的差异。

那么如何识别慢性病高危人群呢?《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指出,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为具有下列特征之一者:1、血压水平收缩压在130-139 mmHg 之间,舒张压在85-89mmHg之间者;2、现在吸烟者;3、空腹血糖水平为6.1-7.0mmol/L之间者;4、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在5.2-6.2 mmol/L之间者;5、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以上的人群。

对照标准,如果您符合其中一条或者几条,那么您患慢性病的风险就很高,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发展成慢性病。

但是不要过于担心,只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及早加以控制,也是可以避免得慢性病的。

老年慢病管理指标

老年慢病管理指标

老年慢病管理指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老年慢性病是指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较长,一般没有病因治疗的慢性疾病。

老年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中风、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等。

老年慢性病管理的重点是预防与控制。

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指标来评价老年患者的疾病情况和管理效果。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1. 血压指标:高血压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老年人的血压控制目标为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通过监测血压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2. 血糖指标:糖尿病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老年人的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3.9-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目标为<10.0mmol/L。

通过监测血糖指标,可以评价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3. 血脂指标:高血脂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根据中国脂类代谢异常防治指南,老年人的血脂控制目标为总胆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

通过监测血脂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

4. 心血管事件预防指标: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预防心血管事件是老年慢病管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监测心电图、心脏彩超、脑血管超声等指标,可以评估老年人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5. 运动和饮食指标:老年患者的运动和饮食习惯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监测身体质量指数、运动情况、饮食结构等指标,可以评估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6. 心理状态指标:老年慢病患者常常伴随有情绪障碍和精神问题,对心理状态的评估也是老年慢病管理的一部分。

通过心理问卷、心理评估等指标,可以评估老年人的心理状态。

老年慢病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面评估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目的。

太原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鉴定要求

太原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鉴定要求
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其正常50%),造 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
空虚。 临床症状+肺功能+胸部影像学检查
肺功能指标:FEV1/FVC<70%或FEV1<80%
胸片表现:肺纹理增多、紊乱。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心脏彩超及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或心力衰竭)
住院病历、B超 住院病历、影像片
住院病历
5040元/年 2040元/年 720元/年
甲状腺功能减退
血清TSH增高,FT4减低;或血清TSH正常,FT4减 低(垂体性甲减或下丘脑性甲减)
住院病历
720元/年
强直性脊柱炎
X线、CT检查报告双侧骶髂关节炎≥II级或单 侧骶髂关节炎≥III级
住院病历
1440元/年
类风湿关节炎
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诊断标 准;(手X光片改变)
7、凝血酶原活动度<61%;
8、胆碱脂酶<5400U/L;(必须符合以上第1-3 条,并具备4-8条中的任意一条)。
住院病历、影像片 住院病历
720元/年 3600元/年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支气管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
1、一般无肝脾肿大;
2、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 血小板﹤30×109/L;
时4或5有一项免疫学异常。]
住院病历
2160元/年
备注:1. 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且连续两年缴费的参保居民. 2. 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6个月以上的住院病历 3. 应包括 所有的阳性指标检查
住院病历
2040元/年
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
SLE诊断标准:
1、狼疮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

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筛查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随访评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急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1)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140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慢性病健康评估报告

慢性病健康评估报告

慢性病健康评估报告
慢性病健康评估报告是一种量化评估患者患病风险和健康状况的方式。

通过搜集个人的生活方式、病史、家族病史、身体指标、生物化学指标等数据,计算出患者患病风险和身体状况得分,并制作出相应的报告,以供医生和患者参考。

慢性病健康评估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生活方式评估:评估个人的饮食、运动、吸烟和饮酒等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2. 病史和家族病史评估:评估个人的慢性病发病史和家族中是否有慢性病的病史。

3. 身体指标评估: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心率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4. 生物化学指标评估:包括血糖、胆固醇、尿酸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生物化学状况。

5. 疾病风险评估:通过综合生活方式、病史和生物化学指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评估患者患病的风险。

慢性病健康评估报告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患病风
险,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糖尿病申请慢病的标准

糖尿病申请慢病的标准

糖尿病申请慢病的标准
糖尿病申请慢病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除外继发糖尿病,有明确的二级及以上医院的门诊或住院诊断记录。

2. 糖尿病只将Ⅰ型、Ⅱ型纳入慢性病,其它类型不纳入慢性病。

3. 有明确的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L(200mg/d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L(126mg/dl)或OGTT实验中,2hPG水平≥/L (200mg/dl)。

携带以下病历材料到参保地医保中心办理:
1. 经住院治疗申报,需提供住院病历首页、入院记录及出院记录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化验报告单的有效复印件。

2. 经门诊治疗申报,需提供病史半年以上的因糖尿病就诊的门诊病历原件及复印件(就医记录不少于3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1个月)、3次空腹血糖和1次糖化血红蛋白化验报告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为准。

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评估标准(全)

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评估标准(全)

第八部份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一、考核评估标准二、指标的解析与评估操作指标1:落实高血压、糖尿病及其高危人群筛查措施1、指标的解析:(1)此项指标目的是明确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应有职责,并要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落实慢性病的筛查、发现、登记、报告、转诊、随访管理等工作,发现和筛查是慢性病防治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手段。

通过落实门诊首诊测血压、血糖等措施,可以发现隐匿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尽早进行随访管理。

(2)在慢性病防治的指标中,主要设定了两方面的指标:一是发现和筛查;二是建立专案和随访管理,两者均分别设定了50分,表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社区健康服务防治中的重要工作环节。

2、指标的要求:(1)建立首诊测血压、血糖制度,并落实;(2)20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比例在90%以上;(3)4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糖比例在30%以上。

3、推荐做法:(1)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首先必须建立并落实慢性病的筛查制度,如建立20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制度和4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糖制度,对就诊患者询问是否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及时发现服务对象中的慢性病患者和慢性病高危人群。

对血压、血糖结果异常的患者,登记并建议患者及时确诊。

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包括血压正常高值、IGT和IFG),登记基本信息并建立专案,根据患者的需求尽早开始随访管理工作。

(2)建立“慢性病防治全员责任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包括公共卫生医生、全科医生、妇幼保健医生等)应掌握慢性病筛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在日常服务中进行落实,而不是将慢性病筛查独立于“看病”之外,并设有一名全科医师作为慢性病工作的日常检查督导。

(3)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中建立切实可行的落实慢性筛查的保障措施,如将落实筛查措施纳入定期考核的内容、与绩效工资挂钩、建立医院-社区双向转诊制度等,而不是流于形式及应付检查。

(4)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医生在日常服务中对首诊患者或居民进行血压、血糖检测,并询问慢性病相关患病情况;对于45岁以上的服务对象要求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糖,对于拒绝测血糖的患者,应在SAOP(SOAP?)记录中注明原因,已经在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检查过的数据可以录入,而不需要重复检查。

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关于重症疾病和慢性疾病认定指标重症慢性疾病有哪些

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关于重症疾病和慢性疾病认定指标重症慢性疾病有哪些

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关于重症疾病和慢性疾病认定指标重症慢性疾病有哪些一、恶性肿瘤(二)参考指标:相应的临床表现、病理学或影像学提示恶性肿瘤、放化疗依据等。

(三)认定指标:病理学报告提示恶性肿瘤;未能进行病理学检查的以临床诊断为认定依据。

二、慢性白血病(二)参考指标:1.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虚弱、无力、发热、多汗等。

晚期有贫血症状、出血及感染,伴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胸骨压痛等。

2.辅助检查:骨髓细胞学、骨髓流式细胞学、染色体、基因及免疫学检查符合慢性白血病改变。

(三)认定指标:临床表现结合骨髓检查诊断成立即纳入重症疾病管理。

三、红斑狼疮(二)参考指标:1.临床表现: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多浆膜腔积液关节炎,肾炎等。

2.辅助检查:(1)自身抗体:抗核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或抗双链DNA阳性。

(2)血沉加快,男〉15mm/小时,女〉20mm/小时。

(3)补体:C3、C4降低。

(4)肾活检提示狼疮肾炎。

(5)血常规;WBC<4.0某109/L、血小板异常。

(6)小便常规异常。

(三)认定指标:临床诊断成立即纳入重症疾病管理。

四、器官移植术后抗排斥治疗(二)参考指标:病史、影像学等检查提示已行肾移。

(三)认定指标:肾移植术后诊断成立即纳入重症疾病管理。

五、血友病(二)参考指标:1.临床表现:自幼发病。

有轻微损伤或手术后长时间出血的倾向,常表现为软组织或深部肌肉内血肿,负重关节如膝、踝关节反复出血,重者呕血、咯血、颅内出血、血肿压迫周围血管及体征等。

2.辅助检查:(1)血象:一般无贫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

(2)出凝血检查: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能被正常新鲜血浆或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者为血友病甲;能被正常血清纠正,但不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者为血友病乙。

(3)凝血因子活性测定:因子VIII、I某、某I促凝活性测定明显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病管理要求的几个指标
1、高血压发现率≧10%
2、高血压管理率≧30%
3、高血压规范管理率≧80%
4、常住人群血压知晓率≧70%
5、高血压药物治疗率≧50%
6、血压控制率≧50%
7、糖尿病发现率≧2%
8、糖尿病管理率≧40%
9、糖尿病规范管理率≧80%
10、常住人群血糖知晓率≧60%
11、糖尿病药物治疗率≧70%
12、血糖控制率≧60%
13、高危人群管理以村为单位不少于50人。

对象为:血压舒张压80-89mmHg/收缩压120-139mmHg,有一个或以上危险因素,且不是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值在6.1-7.0mmol/L,有一个或以上危险因素。

干预率要求达到60%以上,且不是糖尿病患者。

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的标准为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建档、定期随访(随访方式不限,频率参照分级管理要求)和档案填写规范(如实记录随访信息,必填项目完整且无逻辑错误)、每年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评估和分类干预。

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的标准为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建档、定期随访(随访方式不限,频率每年至少4次)和档案填写规范(如实记录随访信息,必填项目完整且无逻辑错误),每年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评估和分类干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