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配置
rip协议与ospf协议

rip协议与ospf协议协议名称:RIP协议与OSPF协议协议概述: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两种常用的动态路由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路由选择和数据包转发。
本协议旨在详细介绍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定义、特点、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优缺点。
一、RIP协议1. 定义:RIP协议是一种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用于在小型网络中实现动态路由选择。
它通过交换路由信息来确定最佳路径,并使用跳数(hop count)作为度量标准。
2. 特点:- RIP协议使用UDP协议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使用端口号520。
- RIP协议支持最大15跳的路由,超过15跳的路由会被认为是不可达。
- RIP协议每30秒广播一次路由表,以更新网络中的路由信息。
- RIP协议使用跳数作为度量标准,即选择跳数最少的路径作为最佳路径。
3. 工作原理:- RIP协议通过路由器之间的RIP消息交换来更新路由表。
- 路由器会周期性地广播自己的路由表给相邻的路由器,同时接收相邻路由器发送的路由表。
- 路由器根据接收到的路由表更新自己的路由表,并选择最佳路径。
- 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会重新计算路由表。
4. 应用场景:- RIP协议适用于小型网络环境,如家庭网络、办公室网络等。
- 由于RIP协议的简单性和易于配置,它在一些简单的网络中仍然广泛使用。
5. 优缺点:- 优点:RIP协议配置简单,适用于小型网络环境,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 缺点:RIP协议的收敛速度较慢,对于大型网络环境不适用,且容易产生路由环路。
二、OSPF协议1. 定义:OSPF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用于在大型网络中实现动态路由选择。
它通过交换链路状态信息来确定最佳路径,并使用带宽、延迟等作为度量标准。
2. 特点:- OSPF协议使用IP协议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使用标准的IP协议号89。
动态路由配置

动态路由配置(RIP路由的配置)实验原理:动态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表的过程。
它能实时地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
如果路由更新信息表明发生了网络变化,路由选择软件就会重新计算路由,并发出新的路由更新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各个网络,引起各路由器重新启动其路由算法,并更新各自的路由表以动态地反映网络拓扑变化。
动态路由适用于网络规模大、网络拓扑复杂的网络。
路由器技术中动态路由技术和算法有RIP、OSPF、IPX、HDLC、IGRP等;路由器技术中的硬件采用交叉开关方式实现各端口之间的线速无阻塞互连,用ASIC或可编程ASIC做包转发和路由查询,以进行高速转发。
其他软件技术方面有PPP、RAS、NAT、VPN、QoS、队列管理算法和IPV6技术等。
三、实验器材PC ( CPU为586或更高 ) 2台Quidway R1602路由器2台背对背V.35连线DTE 1条背对背V.35连线DCE 1条RS-232线若干四、实验设备及连接示意图Router A Router B四.实验方法步骤:(1)连接背对背(说明:正式线路中是连接模拟基带MODEM,然后接至长途线路,但在实验室环境下使用背对背DTE、DCE电缆连接来模拟基带MODEM,这时要注意设置Baud rate。
通过R1600的CONSOLE 口进行设置;设置 FastEthernet 口参数;设置 Serial 口参数;设置 PC网络参数;设置模拟基带MODEM参数等,如使用背对背DTE、DCE电缆连接则不做;动态路由配置RIP 协议配置(删除之前的配置再进行):Undo ip ro 202.1.1.0 24 192.168.1.0ripnetwork all各路由配好后仔细观察 RIP 是怎样发现路由的过程和结果并写在报告上。
dis cur-conf ;dis ip rout-tab进入路由器信息中心控制台:info-cen cons ;info-cen cons degugging ;观察信息: Debugging rip packet ;(这是版本1,也可在接口配置下 rip ver 2 multi 改为版本2)附:以下为 Cisco 常用命令及配置:(1)Router#config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Router_config#config-aaa authentication login default local // 远程Telnet 到路由器,只需要本地验证Router_config#config-aaa authentication login wh line //设置一个验证名Router_config#set-line vty 0 4 //进入虚拟终端端口Router_config_line#login authentication wh //结合aaa验证Router_config_line#config-password dlink //设置passwordRouter_config#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Router_config_f0/0#config-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248 //为快速以太接口配IP地址Router_config_f0/0#config-interface serial1/0 //进入广域网接口Router_config_s1/0#config-encap ppp //该接口进行链路层封装Router_config_s1/0#set-phy-layer speed 64000 //为该接口建立时钟频率Router_config_s1/0#config-ip adderss 200.100.99.1 255.255.255.252//为该接口设置IP地址Router_config_s1/0#exit //退回配置模式Router_config#config-ip route 200.100.101.0 255.255.255.248 20.100.99.2 //设置到网段200.100.101.0/29的静态路由Router_config_rip#^zRouter#write //保存配置(2)RouterB同上;之后重新启动路由器,设置PC1和PC2的网络参数,验证配置的正确性。
动态路由配置及工作原理

动态路由配置及工作原理概述:动态路由是网络中的一种路由方式,它可以根据实时的网络状态和路由策略,动态地计算并调整网络中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
相对于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自动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提升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动态路由的配置:动态路由的配置一般需要实现以下几个步骤:协议选择、网络拓扑的识别、接口的配置以及路由策略的制定。
1.协议选择:在配置动态路由之前,需要先选择适合网络环境的路由协议。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有RIP、OSPF、BGP等。
不同协议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协议可以提高路由的效率和可靠性。
2.网络拓扑的识别:在进行动态路由配置之前,需要先对网络拓扑进行识别和了解。
这包括识别网络中的节点、链路、子网等信息,以及了解这些节点之间的物理连接情况。
这个步骤可以通过网络拓扑图等方式完成。
3.接口的配置:在配置动态路由之前,需要为网络中的接口进行相应的配置。
这包括给接口分配IP地址、启用IP协议以及配置其他相关参数。
接口的配置可以通过命令行、图形界面等方式完成。
4.路由策略的制定:在配置动态路由之前,需要先制定路由策略。
路由策略用于决定不同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
它可以根据网络的需求和优先级进行制定,以实现网络路径的优化。
路由策略一般包括路由的优先级、权重、开销等信息。
动态路由的工作原理:动态路由的工作原理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邻居发现、路由更新、路由选择。
1.邻居发现:动态路由协议通过发送和接收控制消息的方式,来发现和识别网络中的邻居节点。
邻居节点一般是指网络中相互连接的节点,它们可以通过控制消息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
2.路由更新:当网络中的节点发生变化时,如新增或删除节点、链路故障等,动态路由协议会更新路由信息。
这一般通过发送和接收路由更新消息的方式完成。
路由更新消息可以包含节点和链路的地址、开销、优先级等信息。
3.路由选择:当节点收到路由更新消息后,会根据路由策略进行路由选择。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1. 了解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2. 掌握RIP和OSPF两种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3. 通过实验,提高网络配置和故障排查能力。
二、实验环境1. 路由器:2台Cisco 2960系列路由器;2. 计算机客户端:2台PC机;3. 网线:2根直通网线,2根交叉网线;4. 路由器配置软件:Tera Term或PuTTY。
三、实验拓扑实验拓扑图如下:```+------+ +------+ +------+| PC1 |---->| R1 |---->| R2 |---->| PC2 |+------+ +------+ +------+```四、实验步骤1. 配置PC1和PC2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2. 配置R1和R2的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3. 配置R1和R2的RIP动态路由协议;4. 验证PC1和PC2之间的连通性;5. 配置OSPF动态路由协议,验证网络连通性;6. 修改R1或R2的配置,观察网络连通性变化,分析故障原因。
1. 配置PC1和PC2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PC1的IP地址:192.168.1.1,子网掩码:255.255.255.0,默认网关:192.168.1.2PC2的IP地址:192.168.2.1,子网掩码:255.255.255.0,默认网关:192.168.2.22. 配置R1和R2的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R1的接口配置如下: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downR1的接口配置如下:R2(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2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utdown3. 配置R1和R2的RIP动态路由协议R1的RIP配置如下: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R2的RIP配置如下:R2(config)#router rip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4. 验证PC1和PC2之间的连通性在PC1上ping PC2的IP地址,发现无法ping通。
如何设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

如何设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路由器是网络中的关键设备,它根据网络中的各种路由协议来寻找最佳路径,并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
为了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我们常常需要设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
一、静态路由的设置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它需要提前定义网络的路径和目标。
以下是设置静态路由的步骤:1. 登录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通常在浏览器中输入默认的IP地址,如192.168.1.1,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2. 找到路由器的路由设置页面。
不同型号和品牌的路由器界面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可以在设置菜单或网络配置中找到路由设置选项。
3. 在路由设置页面中,选择“静态路由”选项。
一些路由器品牌可能使用其他术语,如“静态路由表”或“路由规则”。
4. 点击“添加”或“新增”按钮,进入静态路由配置页面。
在该页面中,您需要填写以下信息:- 目标网络:要设置路由的目标网络地址,通常以CIDR表示法表示,如192.168.2.0/24。
- 子网掩码:目标网络的子网掩码,指定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边界。
- 下一跃点:数据包从当前路由器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5. 确认并保存静态路由配置。
根据不同的路由器,可能需要点击“确认”、“应用”或“保存”按钮来使配置生效。
二、动态路由协议的设置动态路由协议是路由器之间自动交换路由信息的一种机制,可以动态地更新路由表。
以下是设置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步骤:1. 登录路由器的管理界面,与静态路由相同。
2. 找到路由器的路由设置页面,与静态路由相同。
3. 在路由设置页面中,选择“动态路由协议”选项。
一些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包括RIP、OSPF和BGP。
4. 在动态路由协议设置页面中,启用所需的协议。
通常提供一个开关或复选框来启用/禁用协议。
5. 配置动态路由协议的参数。
根据不同的协议,可能需要配置路由器的自治系统号、网络地址、邻居路由器等参数。
实验报告OSPF动态路由的配置

实验报告OSPF动态路由的配置一、实验目的学习理解OSPF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如何在路由器上进行OSPF协议的配置,了解动态路由的优势和使用场景。
二、实验设备及环境1.两台Cisco路由器,型号为CISCO 1941。
2.一台PC,用于通过远程终端软件进行配置。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配置基本网络环境在路由器上面配置基本网络,包括路由器的IP地址、掩码、路由器名称等。
2.配置OSPF协议OSPF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通过洪泛算法计算网络拓扑,并为该拓扑分配最短路径,从而获得网络路由信息。
因此,在进行OSPF协议的配置时,需要比较细致的考虑网络拓扑结构和各个节点的IP地址等信息。
在路由器上进行OSPF协议的配置步骤如下:(1)进入路由器命令行界面,输入en命令进入enable模式。
(2)输入conf t命令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3)输入router ospf 1命令进入OSPF配置模式,其中的数字1表示一个process id,是用来识别一个ospf进程的唯一标志。
(4)输入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命令为第一个路由器添加一个网络,其中192.168.1.0是网络的IP地址,0.0.0.255是子网掩码,area 0表示这个网络为区域0。
同样的,我们可以为第二个路由器添加一个网络。
(5)保存配置命令为write memory。
3.查看OSPF协议的状态和路由表信息在路由器上可以通过show命令查看OSPF协议的状态和路由表信息,具体步骤如下:(1)输入en进入enable模式,再输入show ip protocols命令查看OSPF协议的状态。
(2)输入show ip route命令查看路由表信息,其中O表示该路由为OSPF路由。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步骤的配置,可以让两台路由器之间建立起OSPF协议的动态路由,它可以实现自动学习网络拓扑结构,获得最短路径并自动更新路由表信息,从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拓展性。
路由器动态路由协议RIPv2配置RIPv2

SW(config-vlan)#exit
SW(config)#vlan 20
SW(config-vlan)#exit
SW(config)#interface fa0/10
SW(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config-if)# exit
SW(config)#interface fa0/20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云红艳
在交换机S3560配置RIPv2 路由协议:
SW#conf t SW(config)#ip routing //启动IP路由功能 SW(config)#router rip //启动RIP路由进程 SW(config-route)#version 2 //配置RIP版本2 SW(config-route)# network 192.168.1.0 //配置参与RIPv2路由协 议的接口的范围,使之能够接收和发送RIPv2更新信息 SW(config-route)# network 192.168.3.0 SW(config-route)#end
RIPv1和RIPv2比较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云红艳
实验
➢ 掌握查看通过动态路由协议RIP学习产生的路由;
➢ 熟悉广域网线缆的连接方式。
实验设备及网络拓扑:
2台2811路由器; 1台3560交换机; 1台PC;1台Server; 直通线、交叉线、DCE串口线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云红艳
动态路由协议RIPv2配置
实验步骤:
➢ 建立Packet Tracer拓扑。 ➢ 为2台路由器添加带有2个高速串口的广
域网接口卡WIC-2T模块,使用DCE串口线 连接两个路由器,路由器R0的串口配置 时钟频率64000。
华为路由器配置动态路由OSPF协议

网 络
▪ OSPF路由器之间的hello数据包每30秒钟发送
一次,邻居的死亡间隔时间为120秒。
分
类
29
OSPF区域
OSPF
网 络 分 类
Router X
区域1 Router D Router E
自治系统 区域0
Router A
Router B
Router C
区域2
Router F
多区域OSPF
30
述
路由计算的安全性。
▪ 组播发送——在有组播发送能力的链路层上以
组播地址收发报文,既达到了广播的作用,又
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其它网络设备的干扰。
6
OSPF
6.1.1 OSPF协议概述
▪ OSPF能对网络的变化作出快速地响应,它
是在网络变化时以触发的方式进行更新的,
但OSPF也定期(30分钟)更新整个链路状
该路由器拥有所连接的区域的所有链路状态数
据库并负责在区域之间发送LSA更新消息。
▪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utonomous System
Border Router,ASBR)。该路由器处于自治系
统边界,负责和自治系统外部交换路由信息。
31
OSPF
启动OSPF协议的基本配置
▪ 配置路由器的Router ID
▪ 为使处于广播网和NBMA(非广播型多路访问)
网的每台路由器能将本地路由信息(如可用
接口信息、可达邻居信息等)广播到整个自
治系统中,需要建立多个邻接关系。那么会
协 议 概
导致每台路由器的路由变化都会多次传递, 这是没有必要的,且浪费了带宽资源。为解 决这一问题,OSPF定义了“指定路由器D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RIP、OSPF协议的配置方法
(2)掌握查看RIP、OSPF协议产生的路由
(3)熟悉广域网电缆的连接方式
二、实验内容:
(一)动态路由协议RIP配置-三层交换机
1绘制拓扑图
2配置PC的IP、掩码、网关
分别:PC1 192.168.1.2 255.255.255.0 192.168.1.1
PC2 192.168.2.2 255.255.255.0 192.168.2.1
3.三层交换机配置
(1)划分VLAN,将接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中
(2)配置每个虚接口(VLAN)的IP
(3)配置RIP
4 R1上的配置
(1)配置配置两个接口的IP和串口时钟
(2)配置RIP协议:发布直连路由
5.R2上的配置
(1)配置配置两个接口的IP
(2)配置RIP协议:发布直连路由
6测试
1、分别在R1R2上查看路由表
2、在PC1中ping PC2
三、实验步骤
1绘制拓扑图
2配置PC的IP、掩码、网关
分别:PC1 192.168.1.2 255.255.255.0 192.168.1.1
PC2 192.168.2.2 255.255.255.0 192.168.2.1
3.三层交换机配置
(1)划分VLAN,将接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中(2)配置每个虚接口(VLAN)的IP
(3)配置RIP
(3)配置RIP协议:发布直连路由
4 R1上的配置
(1)配置配置两个接口的IP和串口时钟(2)配置RIP协议:发布直连路由
5.R2上的配置
(1)配置配置两个接口的IP (2)配置RIP协议:发布直连路由
6测试
四、实验感想
这次试验掌握了RIP、OSPF协议的配置方法,同时也熟悉了广域网电缆的连接方式。
老师通过课堂演示和详细的讲解,再结合发的视频解析,我们对这次的实验掌握的比较好。
这让我体会到,只要认真去做,肯下功夫,对问题仔细分析,拿出不懂就问的精神,自己遇到的问题都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