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超声治疗
超声乳化联合前房分离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超声乳化联合前房分离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江苏东台市五烈镇广山卫生院沈张凤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的急症之一,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致盲率很高。
传统的治疗方法,药物控制眼压。
角膜恢复透明后,行虹膜根切加小梁切除。
临床上因术后浅前房,滤过泡瘢痕化以及眼压难以有效控制等不良反应,房水代谢障碍晶体混浊加重,加之此类患者老年人偏多,以50至70岁最多。
术后先后不同的时间内均需行白内障手术。
近年来,由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操作技术成熟,加之摘除了晶状体,分离房角的理论支撑。
越来越多的医生倾向于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晶体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因此我院2015年至2017年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晶体,以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5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2例闭角型青光眼,病例均来自2015年至2017年我院门急诊,其中3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0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年龄50至80岁,其中男性18例,女34例。
患者视力光感-0.05者12只眼,0.03-0.3者34只眼,0.3-0.5者6只眼。
眼压24~30mmHg者6只眼,31~40mmHg者35只眼,40~60mmHg者11只眼,晶体核硬度II~IV级。
2术前准备急性发作期青光眼,入院后给予药物降眼压,皮质类固醇激素,非甾体消炎药联合治疗,待角膜水肿消退,前房炎症反应减轻,高眼压状态缓解或眼压短暂下降时,前房角膜检查,如全身及局部用药治疗无效者行表面麻醉下前房穿刺减压术,术前把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
并作规范的眼科术前的全面检查,包括视力、泪道、眼压、前房深度、角膜曲率、眼科A/B 超、UBM术前人工晶体度数测量等检查,明确房角粘连范围<180°,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房角粘连范围>180°,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联合房角分离。
3手术治疗本次的研究的所有患者用丙美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手术中在术眼11点方位做3.2mm角膜隧道切口,在3点方位透明角膜做辅佐切口,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连续环形撕囊,做水分离晶体核和晶体皮质,用超声乳化吸除晶体核后I/A吸除晶体皮质,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用透明质酸钠及虹膜恢复器彻底分离房角,最后将残留的透明质酸钠用I/A抽吸干净,结膜涂典必殊眼膏,纱布包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痊愈 , 7例无效 , 有效率高达 9 %。 0 3 其次利用卢 氏理论 里提 出相火过 旺、肾阴不足 的观点 , . 2 痤 1 . 2采用 马 氏方 法对 我 院 5 4例病 人 进行 银 翘散 加 减治疗 研 疮 因肺 胃血热 , 薰面部肌肤而形成 此病 。因此 , 上 在治疗过程
究。所用 的药物配方也 是按规 定来安 排 :红花 1g 0 、野 菊花 中选 择清肺 解毒 、 肾泻火 等方法 , 合肾部情况 进行治疗 。 滋 结 3 g 黄芩 1g 金银花 2 g竹 叶 lg 龙胆 草 1g 泽泻 2g 枇 本法选 取我院 6 0、 0、 0、 O、 0、 0、 5例患者 , 采用二至丸化裁 实施治疗 。具体 的 杷 叶 1g 炒桅子 1 g连翘 1g 天花粉 lg 焦 山植 1 g焦麦 药 物配方 为 : 5、 0、 5、 O、 8、 连翘 1g 鱼腥草 1g 早莲草 1g 女贞子 1 g知 5、 5、 5、 5、
前 眼 压 平 均 为 (92 2 ) Hg 1 Hg 01 3 P )前 房 角 开 放 程 度 (2 . ̄ 56 。 视 力 02 01 术 后 眼 压 平 均 为 (52 1 ) 3 . ̄ . mm (mm = . k a , 4 3 2 4 2 .) , 3 . ̄ ., 1. ̄ . 4 mm g 前房角开放程 度(95 74 。视 力 06 02 术前术后各项指标 比较 , H , 6 . ̄ .), . .,  ̄ 差异 均有 统计 学意义( < .5 。结论 : PO ) 0 超声乳化白内 障吸 除术治疗 闭角型青光眼对患者的眼压、 房角开放程度 、 力等指标 均有显著疗效 , 前 视 术后并发 症和后 遗症 少, 值得推广。 关键词 : 闭角型青光 眼 超声乳化 白 内障吸 除术 白内障 中 图分 类号 : 7 96 R 7.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2 8 5 ( 0 0 - 0 1 0 1 7— 3 12 1 2 0 4 - 2 2)
超声乳化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体会

深, 晶体源性 的因 素 消 除 , 除 了 瞳孔 阻滞 , 角 开 解 房
[] 刘家 琦 , 风鸣. 用 眼科学 [ . 2 李 实 M] 2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北 人
社 ,0 2 4 9 2 0 :4 .
[] 李绍 珍, 家祺. 科手 术学 [ . 3 陈 眼 M] 2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北 人
发青 光 眼 , 其 易发 生 于 小 眼球 浅 前 房 的 病人 。如 尤
参考文献 :
[ ] 郑 磊 , 林 , 明 , . 内障 超 声 乳 化 吸 除 术 治 疗 闭 角 型 青 光 1 柳 仲 等 白 眼 术 后 房 角 改 变 口] 中华 实 用 眼科 杂 志 ,0 6 2 ( ) 5 —4 . 2 0 ,4 1 :25.
级法 , 晶状体 核硬度 为 Ⅱ一 Ⅳ 级 。术前 视 力 < 0 0 .5 者 5 例 ,. 5 . 者 1 2例 , . 6 0 0 40 1 0 >0 1者 1 3例 。 1
1 2 术 前 准 备 .
例 。5 例 病人 出现 角 膜轻 度 水 肿 , ~6 d后 消 退 ; 6 3 1 7例病人 术后 出现前 房渗 出 反应 , 点糖 皮 质激 素 眼 药水 3 ~6d后 , 膜透 明 , 出物 吸 收 。 出院 时 检 角 渗 查 : 眼虹 膜 变平 坦 , 房深 度 增加 了 1 2C 前 术 前 ~ T,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效果分析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效果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病因复杂,病情发展迅速,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白内障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也会严重影响视力。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作为一种新颖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具有手术创伤小、愈合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然而,目前对于该手术的效果尚未有大规模的研究和报道,故本研究旨在探讨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这种手术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我们期望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为开展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效果,通过对患者的手术过程、术后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分析,评估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希望通过对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探讨该方法在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决策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
本研究旨在为改善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的诊疗效果提供参考,促进相关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优化。
1.3 研究意义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而闭角型青光眼是其中一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治疗繁琐等特点,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和困扰。
在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中,联合白内障手术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解决患者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白内障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和参考。
通过对患者的资料收集和手术方法的总结分析,评估术后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进一步探讨该联合手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51 2 0 h n . 0 6 ,C i a
【 lt e】 b cv T a a e lieetopa0m l a0 r m rag — Amr t Oj te o vl tt i cfc ce u i tnn ay r a le a ei e u eh cn f sfh s c i ie lp i y rl
术前用 药后 眼压 ( 92 1. 4±59 )m g .1 mH 明显降低 ( 尸< 0 1 。前房角镜检查:术前房角关闭粘 . ) O 连< I / 4圆周者 2 眼 ,1 0 / / 4—3 4圆周 者 l 眼 ,≥3 圆周者 l 眼 。术后房角均有增宽 ,关闭粘连 9 4 / 3 <1 / 4圆周者 3 眼 ,1 ~34 l 4 / / 圆周 者 1 眼 ,≥34 4 / 圆周 者 7 眼。视野 明显好转 , 视敏感度均增加 。 结论 对于合并有 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 眼患者施行单 纯的超声乳化 手术可以有效 开放前房角及
Th a otp rt eI eme np so eai OP(1 -4 37 v 2 3 士 .6mmHg mmHg 01 3 p ,l = .3 k a) w slwe a eme np e p a o r h nt a ro — t h
e aiel (1 .4 .6mmHg)T ecoe ne o h mb r n lsweeo e e rtv OP 92 士37 . h lsda tr r a e ge r p n d, tevs a c i i c a h iu l ut a y
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在临床应用中的探讨

462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在临床应用中的探讨冷淑荣宋国静【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2002年3月-2006年12月诊治的27例33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观察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变化.随访5个月之年,平均13个月。
结果术后随访所有病例眼压均正常(8.1-18.7)m m H g,平均(13.44-3.2)m m H g,术后视力全部提高,26眼(78.8%)提高视力在3行以上,有2例发生虹膜后粘连.结论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关键词】超声乳青光眼闭角型中图分类号:R77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5-0462-02青光眼的治疗在临床上一直是很棘手的。
术后早期可能出现前房延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晚期手术滤过堵塞的几率也很高。
近年来,能过对晶状体老化在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认识上的提高Ⅲ。
我们自2002年开始采用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3月-2004年6月我院共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27例33眼,均伴有不同程度地晶状体混浊.男6例8眼,女21例25眼。
年龄53~82岁,平均69岁.控制眼压后:视力0.1以下3眼,O.1∞.3共12眼,O.3以上18眼,其中21眼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8眼为临床前期,4眼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粘连在180度以下,术前给予0.25%塞吗咯尔、1%普鲁卡因(术前3天停药)点眼,醋氮酰胺0.25%g每日3次口服,其中23眼同时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术前眼压控制在l O~28.3m m H g,平均(16.3±4.5叫:nH g),并用典必殊或双氯酚钠眼药水控制虹膜炎性反应.1.2手术方法术前30m i n常规散瞳。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摘要】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手术操作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观察了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显示,该手术方法在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方面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结论指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优化手术技术和探讨手术后长期效果。
该手术方法对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具有重要意义,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并发症、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白内障是眼部常见疾病,是指眼睛的晶状体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导致视物模糊或失明的眼疾。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白内障患者数量逐渐增多。
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青光眼亚型,特点是前房角狭窄或闭合,导致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可能造成视神经损害和视力下降。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眼压控制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并总结手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决策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该手术方法在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实践和疾病管理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2. 正文2.1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简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CatSUIP)是一种针对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方法,通过超声乳化技术将白内障晶状体溶解并抽出,同时进行房角分离术来改善患者的眼压控制和视力恢复。
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功能低下临床症状不典型 ,检查T 、T降低有助于诊断 j d 。
老年性B E以双侧少量积液或一侧少量积液而另一侧中到 P
大 量积 液 最为 多见 ,少 量 B F P 以心力 衰竭 多见 。若合 并心 包 、腹
腔积液 ,则应考虑结缔组织病及重症肺结核。一侧少量、另一侧
中到大 量 的B E P 多见 于 恶性 肿瘤 及结 核 。老 年性 双侧 大量 胸腔 积
sa eb fr esreya da ewad . s l 1 ainshd n o l aino e u lePe p rt ea dp s p rt eb o a sn o hp eoet ug r f r rsReut A1p t t a oc mpi t rsq ea .ro eai n o t eai ,yc mp r o f h n t s e c o v o v i
恶性胸腔积液者C 检查 出现 以下4 T 种征像有助于 良恶性胸 膜病变 和积液的鉴别 :胸膜明显增厚 ,当超过2c 。几乎都 m时
是恶性 的。与纵隔胸膜增厚 一起形成环形增厚 ,包绕肺组织 。 多为恶性征像 ,而 良性胸膜增厚较局限 。胸膜增厚皇结节状或 肿块状 ,多为恶性 。胸膜增厚伴大量胸水 ,同时纵隔固定无 明 显移位 ,多为恶性” 1 了上述4 。。除 种不同的影像学表现 ,9 .% 25
s p rto i r ai ng ecos r a c m aa d c tr c. rng te s g r at n in,ny t aaa ts g r h n e a ge eos ei d r e a ain n te t ng a l l u eglu o n aa a tDu i u ey,te to o l O c t c u ey w e t l’ l u sun e h r r r h n r 1 0。 . n iin s o dbetg l e ldi o d rt vodpo t p rtv o p iains 8 Theicso h ul iht s ae r e a i so e aiec m lc to . y n o Ke ywo dsAn l -l s eg a o r : g e co u luc ma; tr c; a o m u sfc t n r Caa a tPh c e li ai i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