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整理
初中语文外国文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语文外国文学知识点整理外国文学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外国文学,不仅可以开拓视野,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还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下面就是对初中语文外国文学知识点的整理和解读。
1. 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众多神祗和英雄的故事。
例如,希腊神话中的伊卡洛斯就是一个著名的英雄人物,他制造了一对由蜡和羽毛制成的翅膀,并试图飞向太阳,最终失去了性命。
通过学习希腊神话,可以了解古希腊文化的特点和思想观念,对于理解西方文化和艺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威廉·莎士比亚的一部著名戏剧作品,讲述了两个家族之间的爱恨情仇。
通过学习这部作品,可以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例如使用抒情的诗歌语言和复杂的情节结构。
同时,也可以体味到爱情的伟大和悲剧的无奈,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3. 庄子哲学: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以道家为基础,强调自然和自由。
然而,庄子的哲学也对世界其他地方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欧洲文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庄子哲学,可以理解到东西方文化的共通之处,以及文学创作中的多样性和对人性的思考。
4.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一众人物为中心,通过描述他们的爱恨情仇、人性善恶等来展现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
通过学习《红楼梦》,可以欣赏到其精妙的艺术构思和丰富多样的细腻描写,同时也能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5.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部重要著作,他在书中提出了“超人”和“永恒回归”的思想。
通过学习《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可以了解到尼采对现代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和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6. 奥斯卡·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是一位重要的爱尔兰作家和戏剧家,他的作品充满着独特的幽默和讽刺。
外国文学知识点整理

外国文学知识点整理外国文学知识点整理协议关键信息项:1、文学时期及流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代表作家及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学主题与风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重要文学思潮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学批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古代文学111 古希腊文学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以神话和英雄传说为主要内容,展现了古希腊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悲剧: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反映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类的抗争。
喜剧:阿里斯托芬的作品,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揭示社会问题。
112 古罗马文学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模仿荷马史诗,歌颂罗马民族的光荣历史。
12 中世纪文学121 教会文学以宣扬基督教教义为主,多为宗教故事和赞美诗。
122 英雄史诗英国的《贝奥武甫》、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等,展现了民族的英勇和忠诚。
123 骑士文学抒情诗和叙事诗,描写骑士的爱情和冒险。
124 城市文学以讽刺和幽默为主,反映市民生活和思想。
13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31 意大利文学薄伽丘的《十日谈》,批判封建礼教,倡导人性解放。
132 英国文学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包括悲剧(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如《威尼斯商人》)和历史剧。
133 西班牙文学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讽刺骑士制度和社会现实。
14 17 世纪文学141 古典主义文学法国的高乃依、拉辛的悲剧作品,强调理性和秩序。
142 英国清教徒文学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15 18 世纪文学151 启蒙文学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作家的作品,批判封建制度,倡导自由、平等、博爱。
外国文学史整理

四、名词解释1、感伤主义文学18世纪后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英国作家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
其特点是崇尚感情,把情感放在理性之上,重视个性和个人精神生活,描写自然风景,留恋宗法社会。
它被称为前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的先声。
2、哲理小说18世纪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这种小说虽有人物、情节,但并不注重对环境与人物的细致描写。
它以人物活动为主线,穿插描写多方面内容,将叙事、抒情、议论、讽刺融为一体,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论辩性和战斗性。
代表作有伏尔泰的《老实人》等。
3、湖畔派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被称为“湖畔派”三诗人,即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湖区,由此得名;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景,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4、耶拿派耶拿派是指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理论家施莱格尔兄弟和诗人诺瓦利斯、蒂克等人在耶拿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宣传浪漫主义文艺主张,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创作自由和主观幻想,追求神秘和奇异,由此形成耶拿派。
其中施莱格尔兄弟是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人。
诺瓦利斯的诗集《夜的颂歌》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歌颂黑夜和死亡,充满病态心理和宗教神秘色彩。
5、海德尔堡派是德国晚期浪漫主义文学团体。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等人在海德尔堡出版《隐士报》,他们重视发掘德国民族文化遗产,搜集整理民歌,给当时的德国诗歌注入了新鲜血液。
如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合编了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
由此形成海德尔堡派。
格林兄弟是当时涌现出的童话作家,他们整理出版的《格林童话集》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珍品,这些童话具有奇异的幻想情节,表现了人民的智慧和正义。
6、拜伦式英雄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最早萌芽于《恰尔德·哈洛尔德》。
外国文学复习整理

狄更斯1.马克思、恩格斯称狄更斯是“时代的旗帜”、“出色的小说家”2.《博兹特写集》小有名气3.《匹克威克外传》一举成名4.《奥立佛~退斯特》另一个别称《雾都孤儿》5.《大卫~科波菲尔》半自传体小说6.《艰难时世》最重要的社会小说7.马克思把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双城记人物:梅尼特,露西,得伐石太太,代尔那)哈代简答:创作阶段1.第一阶段:农村习俗,田园生活基调:乐观,轻松,愉快代表作品:《绿荫下》、《远离尘嚣》2.第二阶段:农村毁灭史基调:忧郁,迷茫,阴沉代表作品:《还乡》、《卡斯特桥市长》3.第三阶段:新农民命运基调:悲怆,深沉,思辨代表作品:《无名的裘德》、《德伯家的苔丝》名词:1.威塞克斯小说:这些作品大多以作者的故乡一代农村生活为背景并且在小说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都服从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从而达到情为景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因此被称为(性格与环境小说)主要代表作品有《绿荫下》、《远离尘嚣》陀思妥耶夫斯基1.处女作:《穷人》一举成名2.“残酷的天才”3. 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列夫~托尔斯泰1.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2.三大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名词:2.托尔斯泰主义:指托尔斯泰于19世纪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主要内容是“道德自我完善”、“勿以暴力抗恶”上帝之爱和向上帝呼吁,把上帝的信仰和道德的自我完善作为消除社会邪恶、改良社会的根本途径。
托尔斯泰一方面对沙皇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进行最激烈的批判,表现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另一方面又竭力推行他的“托尔斯泰主义”表现出他思想的两面性和矛盾性。
“托尔斯泰主义”作为他发明的救世新术,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都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重性。
分析题:安娜性格极其悲剧原因契科夫简答:创作过程一、早期(形成期):1.揭露专制制度恐怖,表现下层官吏的奴性心理。
外国文学重点整理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一、司汤达(斯丹达尔)与《红与黑》1、标题的象征意义:(1)从整体的时代背景:“红”象征着拿破仑时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血和丰功伟绩,“黑”代表着复辟时期波旁王朝的黑暗统治(2)人生道路:“红”代表拿破仑时代的红色军服,“黑”代表教士的黑袍。
于连曾幻想自己像拿破仑那样通过从军而实现理想,但他偏偏生活在教会势力猖狂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于是他试图借助教会进入上流社会(3)“红”指于连那些没有实现的军功荣誉梦,代表他孤高自傲和火热的心灵;“黑”指复辟王朝的黑暗、伪善、神学院于连的服装,也指他天性的虚伪(4)“红”象征于连自由的精神与生命的激情,“黑”象征于连梦想的幻灭(5)暗示于连的命运:“红”与于连在到德▪瑞纳家当家教前在教堂看到溅在地上圣水的颜色,以及后来他在原来坐过的地方枪杀德▪瑞纳夫人所溅的鲜血有关;“黑”则与马蒂尔德小姐每年全身披黑为祖先戴孝,最终仿效玛嘉瑞特皇后的做法,捧着于连的头颅走向墓地有关(6)小说中于连在狱中的心里独白中出现“黑色的东西”和“红色的花火”透露出了书名的信息:“红色的花火”是毁灭的前兆,“黑色的东西”直接造成了毁灭。
“红”与“黑”都是不幸的象征2、主题:(1)政治说:描绘了王政复辟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小说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作品却是对七月革命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政治形势的真实写照。
而小说标题《红与黑》中的“红”与“黑”也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见上(1)(2)(2)爱情说:于连与德▪瑞纳夫人的爱情是心灵的爱情,和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是头脑的爱情。
他真诚地爱过德▪瑞纳夫人,也真诚地爱过德▪拉莫尔小姐。
当他明白社会成功并不等于幸福时,他离开了德▪拉莫尔小姐,投入了德▪瑞纳夫人的怀抱。
他的两次爱情经历、爱情的循环,是他从迷失自我走向确立自我的过程,是作者像呈现给读者的爱情观:爱情不仅仅是肉体的接触,更是两颗心的契合(3)命运小说:平民青年的个人奋斗史,这是一个腼腆的下层青年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奋斗,为了实现抱负,而处处与邪恶势力斗争甚至采取不光彩的手段的故事3、于连的形象:(1)他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个人奋斗者,于连是一个自尊与自卑、勇敢与怯懦、真诚与虚伪、激情与冷静、确立自我与屈从依附相结合的矛盾体。
外国文学整理

导论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
2.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人的价值的实现。
3.古希腊文化的文化内质呈神原欲人三位一体的结构框架,它体现的是一种世俗人本意识,其人性取向是自然原欲。
4.希伯来基督教表现出神理性人三位一体之势,它体现的是一种宗教人本意识,其文化内质为宗教理性。
5.文艺复兴运动中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希伯来基督文化冲突的焦点是以人为本和以神为本,这种冲突也就是原欲与理性、肉体与灵魂的冲突,异质文化融合的契合点是博爱思想。
6.薄伽丘《十日谈》原欲,拉伯雷《巨人传》人智+原欲,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原欲+人智+上帝。
第一章古代文学1.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2.古希腊古罗马的基本精神,欧洲文化与文学的基本内核,自由观念,生命意识和人本意识。
3.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主要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4.古希腊神话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
5.希腊神话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英雄传说有俄底浦斯系列、赫拉克勒斯系列和奥德修斯系列等。
6.农神是得墨忒耳,家神是赫斯提亚,神使是赫耳墨斯。
7.宙斯是女神瑞亚和天神克洛诺斯的孩子。
8.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是欧洲第一部文人史诗。
9.赫西俄德《神谱》是最早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系统描述。
10.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大移民时代,主要文学成就抒情诗和寓言。
11.抒情诗的题材有琴歌、哀歌和讽刺诗,以琴歌的成就最大。
琴歌分为合唱体和独唱体。
12.阿那克里翁,歌颂自然、歌颂爱情,歌颂生活乐趣,以清新、优美、完整的形式取胜,被称为阿那克里翁体。
13.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是古典时期或雅典时代,主要的文学成就有散文、文艺理论和戏剧。
14.柏拉图文艺理论的核心“理念说”。
语文外国文学常识(整理8篇)

语文外国文学常识(整理8篇)篇1:语文外国文学常识语文外国文学常识(一)史前神话1、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2、古希伯莱神话:《圣经》(新旧约翰全书)3、亚洲有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又称《一千零一夜》)(二)、希腊罗马时代1、散文《理想国》(柏拉图)《诗学》(亚里士多德)2、戏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3、寓言《伊索寓言》相传为一个名叫伊索的奴隶写的。
(《蚊子和狮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中世纪文学1、骑士文学2、意大利文学但丁(1265-1321)《神曲》(四)、文艺复兴1、意大利人短篇小说家薄迦丘,著有《十日谈》2、拉伯雷,法国人,著《巨人传》3、塞万提斯,西班牙人,著《堂?吉诃德》。
4、莎士比亚,英国的`伟大的戏剧家。
他写了三十多个剧种。
其中的《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为四大悲剧。
《罗密欧与朱惠叶》《威尼斯商人》都长演不衰。
(五)、古典主义法国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品《悭吝人》(阿巴公)《伪君子》(答尔丢夫)《唐璜》(六)、启蒙文学德国:歌德《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席勒《阴谋与爱情》(剧本)法国:孟德斯鸠《波斯人札记》卢梭《忏悔录》(七)、浪漫主义文学英国:拜伦《唐璜》(诗体小说)笛福《鲁滨孙漂流记》雪莱《西风颂》(诗)《致云雀》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美国:惠特曼《草叶集》(诗集)(七)、19世纪欧美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斯汤达《红与黑》《法尼娜?法尼尼》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法莫泊桑《漂亮朋友》《羊脂球》《项链》法狄更斯《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英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上慰的女儿》俄果戈理《死魂灵》《外套》《钦差大臣》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俄契柯夫《第六病室》《套中人》《变色龙》俄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美马克?吐温《汤姆?索耶历险记》《竞选州长》美篇2:外国文学常识外国文学常识汇总惠特曼(1819–1892)代表作《草叶集》。
外国文学史名家作品整理

外国文学史名家作品整理第一章古代文学赫西俄德《神谱》、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奥维德《变形记》、寓言:《伊索寓言》古希腊文艺理论: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诗学》、新喜剧:米南德《恨世者》、《萨摩斯女子》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一直被看做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古希腊悲剧: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波斯人》、《七将攻忒拜》、《祈援人》、《俄瑞斯忒亚》(包括《阿伽门农》、《祭酒人》《报仇神》)、《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埃阿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特拉基斯妇女》、《厄勒克特拉》、《菲洛克忒忒斯》、《俄狄浦斯在克罗诺斯》、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第二章中世纪文学教会文学《圣经》史诗与谣曲:早期史诗:盎格鲁-萨克逊人《贝奥武甫》(流传迄今的欧洲最早而又最完整的一部史诗)、日耳曼人《希尔德兰布特之歌》、芬兰人《卡勒瓦拉》、中期史诗:法国《罗兰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德国《尼伯农根之歌》、俄国《伊戈尔远征记》----中世纪四大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南方骑士抒情诗:普罗旺斯情歌《破晓歌》北方骑士传奇:《压力山大传奇》、《特洛伊传奇》、《埃涅阿斯传奇》、韵文故事(或称故事诗)长篇叙事诗:法国《列那狐传奇》、《玫瑰传奇》、《驴的遗嘱》、《吃桑葚的教士》、《农民医生》;英国《赛丽斯太太》;德国《神父阿米斯》市民抒情诗:维庸《小遗言集》、《大遗言集》;吕特勃夫(法)《吕特勃夫的贫困》、《吕特勃夫的婚姻》市民戏剧:法国《巴特兰律师》但丁:《神曲》、《新生》、《论俗语》、《飨宴》、《帝制论》《神曲》共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意大利文学: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歌集》法国文学:龙沙:七星诗社(具有浓重的贵族倾向,肯定自然,歌颂爱情,轻视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拉伯雷《巨人传》(平民倾向的杰出代表)蒙田《随笔集》西班牙文学:无名氏《小癞子》;洛卜•德•维加《羊泉村》英国文学: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埃德蒙•斯宾赛《仙后》克里斯托弗•马洛(大学才子派)《帖木儿》、《马尔他岛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薄伽丘:《十日谈》、传奇小说《菲洛柯洛》叙事长诗《菲洛斯特拉托》、牧歌式传奇《亚美托的女神们》、长诗《爱情的幻影》《菲埃索拉的女神》、《菲娅美塔的哀歌》、《异教诸神谱系》、《但丁传》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喜剧和幕间短剧》、《迦拉泰》、《巴拿索神山瞻礼记》、《努曼西亚》《佩尔西雷斯和塞西斯蒙达》、《训诫小说集》第四章17世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巴罗克文学、清教徒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勒内•笛卡尔《方法论》、《心灵情感论》、弗朗索瓦•德•马莱布(古典主义文学的开创者):《劝慰杜佩里埃先生》皮埃尔・高乃依(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熙德》、《贺拉斯》、《西拿》、《波里厄克特》让•拉辛:《安德洛玛克》、《费德尔》、《爱丝苔尔》、《阿塔莉》让•德•拉封丹:《寓言诗》(《拉封丹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共称“世界三大寓言”)尼古拉•布瓦洛:《诗的艺术》布莱兹•帕斯卡尔:《致外省人书简》、《思想录》拉法耶特夫人(法):《克莱芙王妃》(欧洲第一部较有成就的心理小说)让•德•拉布吕耶尔(法):《品性论》弗朗索瓦•德•费纳龙(法):《忒勒马科斯历险记》约翰•德莱顿(英):《论戏剧体诗》》、《押沙龙与阿奇托菲尔》亚历山大・蒲柏(英):《夺发记》、《批评短论》、《致阿巴思诺特医生书》约翰•克里斯托弗•高特舍特(德):《批评诗学试论》、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苏马罗科夫:《霍烈夫》、《西纳夫和特鲁沃尔》、罗蒙诺索夫:《俄文语法》、《论俄文宗教书籍的裨益》、《伊丽莎白女皇登基颂》巴罗克文学和清教徒文学:贾姆巴蒂斯塔•马里诺(意大利):《阿多尼斯》、贡戈拉•伊•阿尔戈特(西班牙):《莱尔马公爵颂》、《波吕斐摩斯和加拉特亚的寓言》、《孤独》佩特罗•卡尔耐隆(西班牙):《人生如梦》格里美尔豪森(德):《痴儿西木传》奥诺雷•德•于尔菲(法):《阿丝特蕾》阿格里帕.多比涅(法):《惨景集》马莱布(法):《圣彼得的眼泪》清教徒文学(17世纪的英国文学以体现清教徒思想的作品最为出色)约翰•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这三部长诗表现了诗人对复辟时期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清教徒思想的赞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25~30个;名解4~5个,4’例:文艺复兴,需答出时间、地点、理念、代表人物及作品简答4个,答要点即可论述2个,材料结合理论进行分析(作家、作品)1、四大文明:古埃及文明(北非地区)古巴比伦文明(两河流域,今主要为伊拉克领土)古印度文明(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古中国文明(今中国、蒙古、朝鲜半岛等)2、西方文明的源头:两“希”文明——(古)希伯来文明(今主要为中东地区)(古)希腊文明(今地中海沿岸的亚非欧广大地区)3、希伯来文明的来源、发展的历史:从希伯来人到以色列人(犹太人)1、希伯来人(Hebrew,意为“渡河而来的人”)BC20-18世纪,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巴比伦文明)趋于衰落,在此期间,一位名叫亚伯兰(Abram)的人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Ur)迁徙到迦南(Canaan,今巴基斯坦境内)。
2、迁徙后,亚伯兰更名为亚伯拉罕(Abraham)→以撒(Isaac)→雅各(Jacob)→12子,其子孙又演化为12部落,并称“以色列人”(意为“与神角力者”、“与天使争宠的人”)。
3、逃亡埃及:约BC1720年,以色列人为逃避饥荒从迦南来到埃及,开始了约430年之久的寄人篱下、受人奴役的历史。
4、出埃及记(Exodus):BC14-13世纪,摩西和他的以色列同胞逃出埃及。
5、西奈半岛上的“摩西十诫”,从此,以色列人自觉认同为“上帝的选民”,这也是维系犹太民族的纽带。
此后,希伯来人的称谓便被以色列人取代。
因为希伯来人、以色列人信奉犹太教,因此又称“犹太人(民族)”4、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关系1、犹太教(Judaism)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世界三大一神信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一。
犹太教最重要的教义就是信仰惟一的、无形的、永恒的上帝。
2、犹太人坚信,他们是上帝的选民,并以学习和祈祷的方式来尊奉上帝。
3、“摩西十诫”:犹太人与上帝订约,约法即《旧约全书》,简称《旧约》。
犹太人认为《旧约》就是上帝(名字Y ahweh音译“耶和华”)对他们的召唤。
4、宗教信仰的力量:犹太教的历史基本反映了犹太民族的精神史和变迁史,也是犹太人强大的精神支柱,尽管饱经近两千年的颠沛流离(从公元70-135年,犹太人反抗罗马统治失败后,直至1948年5月14日),这个民族依然紧紧团结在一起。
二、救世主信仰的萌发与基督教的兴起:1、公元纪年前后,罗马帝国的势力逐渐扩张,波及犹太民族地区;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残虐统治,救世主(弥赛亚)信仰在犹太教徒中逐渐萌生,这一支脉逐渐从犹太教中分离出去,这便是基督教的起源。
2、基督教信徒主要为劳苦大众,他们反对罗马帝国统治的态度尤其激烈,因此受到了严重迫害。
耶稣基督就是因四处宣扬教义反抗罗马当局的统治而被处以极刑,钉死在十字架上。
5、古希腊文明爱琴海畔的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重要源头,也是人类文明的璀璨瑰宝之一。
6、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文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其核心。
基本内容:(1)神的故事:古希腊人把自然现象形象化,体现出强大的想象力;(2)英雄传说:对历史性传奇人物及其相关事件的崇拜或理想化表述。
形成与发展(2)从口头文学到书面文学。
(3)关于古希腊神话最早的传世书面文献是荷马史诗,以奥德赛和特洛伊战争故事为主干,穿插其他神话故事。
(4)在荷马之后不久,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写就《神谱》一书,扼要记述了很多神话故事,并力图把这些故事谱系化。
(5)古希腊悲剧题材基本取自神话,是作家对神话故事的重新阐释,加入了全新的视角和艺术手法。
(6)公元前3世纪之后,泛希腊化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学者们对古典神话故事进行了收集和注疏。
基本特点(一定要掌握)(1)神人同形同性——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神,赋予神以人形、人性,甚至人的社会关系。
英雄是神和人结合的后代。
(2)把神理想化:神比人更健康、更美丽、更高大;男神和女神都是理想美的形体的化身。
(3)神和人的基本区别在于神强大,长生不死,生活安逸;而人类弱小,生命有限,生存艰辛,不得不经常求助于神明。
(4)古希腊人虽然崇拜神,但同时赞美人,歌颂人的勇敢和进取精神;并不赋予神明过分的崇高性,也不把神明作为道德衡量的标准。
在古希腊神话中,神同样有狂傲、残忍、虚荣、贪婪、暴戾、偏执、嫉妒等性格弱点,这些弱点常常会造成悲惨结局。
(5)人本精神。
7、古希腊神话与古希腊人的精神世界(1)用想象力解释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现象。
(2)神话世界即生活世界,“当时人们不是在创作神话,而是在体验神话。
”(20世纪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语)(3)古希腊人依据自己的体验去想象各种自然神,坚信人神之间有某些共同的东西,即“灵魂”。
8、古希腊与希伯来文明的区别(了解)(1)古希腊人热爱现实、现世,热爱自然,从来不去思考人活在世界上是有罪的,从来没有过。
(2)古希腊人也不会试图以一种现世的苦难来换取彼岸的幸福。
(3)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古希腊和希伯来文明(犹太教、基督教传统)是格格不入的。
古希腊人没有希伯来传统中的罪感。
9、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之谜俄狄浦斯(Oedipus)是忒拜国王拉伊奥斯的儿子。
虽贵为王子,但却因为其父亲相信神谕而在出生后被遗弃。
所幸被邻国科任托斯国国王和王后收养。
俄狄浦斯长大后在德尔菲神庙请示神谕。
不可逃脱的宿命——不知情的情况下杀父娶母。
成为忒拜的新国王,给忒拜带来了灾难。
为赎罪而刺瞎自己的双眼,并流亡。
流亡、痛苦、迷茫中的俄狄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
人。
?!刻在太阳神阿波罗的德尔菲神庙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
这在古希腊神话中寓意深刻,在西方思想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0、古希腊神话的命运观(了解)(1)古希腊神话的悲剧感体现的就是其命运观。
(2)古希腊人所面对的各种未知的、或来自自然、社会的力量就是命运。
(3)古希腊人相信神谕,认为命运是由神定的。
(4)尽管面对命运的时候感到自己惶惑不解、束手无策,但是仍然热爱生活。
11、古希腊精神(1)古希腊人从来不会因为人生充满着不可预知也无法掌控的悲剧结局、命运而对人生产生悲观、绝望的念头。
(2)古希腊人疯狂地爱着现实、现世的生活,无所畏惧地、狂烈地、执着地生活着。
(3)明知人生最后的结局是灰飞烟灭,也要用自己的躯体燃烧出辉煌的火焰。
12、中西神话比较(1)道德层面①古希腊神话没有道德观念(人类童年时的思维模式有关),超越道德,任性而放肆。
奥林匹斯山上的神具有所有人性中的弱点(嫉妒、猜疑、好惹是非、勾心斗角、淫乱等),而且神也常常到人间来生事。
而这种奔放不羁正是人类童年的可爱,也正是古希腊神话的魅力所在。
(2)后浪推前浪的方式①古希腊神话中,儿子取代父亲成就霸业。
克洛诺斯取代了他的父亲乌兰诺斯成为众神之王,宙斯又取代了他的父亲克洛诺斯而成为了新一代的王。
古希腊的神谱表现出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内涵,即老一辈神总要被新神以暴力的方式逐出历史舞台,一代否定一代。
13、荷马史诗(1)荷马史诗具体是指《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这两部史诗。
(2)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之间,盲诗人荷马根据民间口头流传的英雄故事,对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伊战争故事进行了艺术化的加工整理,于是就有了这两部情节完整、风格统一的经典史诗。
14、地位: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宝库,当时人了解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都要读荷马史诗。
②西方史诗样式来自荷马。
③人类第一部写战争的文学作品;也是冒险文学的开山之作。
④西方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
贡献:①荷马不是古希腊唯一的、也不是最早的史诗诗人。
荷马的功绩不在于首创描述特洛伊战争的故事或史诗,而在于广征博采,以非凡的艺术功力创作了两部不朽的诗篇。
②语言上的贡献:《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是用多种古老的方言写成的15、与古希腊精神的关系:是古希腊神话精神的延续①同古希腊神话一样,荷马史诗洋溢着的依然是对现实、现世人生的热爱,充分肯定了人的奋斗精神,盛赞人对抗命运的勇气。
②人神共处于史诗世界,每一方都会得到奥林匹斯山上一些神的支持。
最后的胜负由宙斯靠天秤来决定。
16、《伊利亚特》艺术手法(了解):侧面烘托、较少心理描写、多用动作和语言描写人物性格和特点程式化用语、炉火纯青的比喻与叙述17、《伊利亚特》的主题:人的价值何在?(1)《伊利亚特》触及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生的有限和在这有限的人生中对生命和存在价值的索取。
(2)挚爱生命,明知命运险恶,但却绝不向命运屈服。
在有限的生命中抗拒无限的困苦和磨难,在短促的一生中使生命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展现自身的价值,使生命闪烁光华。
18、《伊利亚特》人神关系(重点)(1)凡人是“可怜的”或“可悲的”。
史诗中,人的程式化用语是“悲苦的众生”。
神的生活,由于超越了死的禁限,因而既没有人生的艰难,也缺少人生的严肃和厚重。
如果某人特别聪明,那是因为神给了他智慧;相反,可能是因为神夺走了他的智慧。
(2)荷马史诗里的各种事端,往往是神力和人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9、“人”的立场——荷马史诗的基本立场“古希腊人是健康的儿童。
”(赫胥黎)虽然血腥,但作者对生活充满兴趣,追求爱情,建功立业,轰轰烈烈活一场。
人类本性的释放。
其实没有敌我方,只有“人”的立场。
人的力量都被肯定。
20、阿喀琉斯的形象:阿喀琉斯是爱琴海女神忒提斯与国王佩琉斯的儿子;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统帅之一,脾气暴躁,但是内心善良;对个人荣誉和尊严极度敏感。
阿喀琉斯是西方文学中的第一个“人”。
之前神话中的酒神、爱神只是人类情欲符号化的象征,表现了情欲或性格的某一方面,而阿喀琉斯是个有个性的人。
他的形象体现的古希腊精神:体现了古希腊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个人本位,对人的肯定。
(比较重要)21、阿喀琉斯之踵:阿喀琉斯之踵:致命弱点。
他的第一次愤怒,即与阿加门农的矛盾引发了氏族内讧,战争不可避免曲折而前。
他对于个人的权力、能力、智慧的体悟是推动西方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杠杆。
古希腊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个人本位。
影响了西方人的性格。
22、《奥德修纪》:一个人的回归。
奥德赛是怎样的人:在苦难和求生中,《奥德修纪》突出强调了人不畏艰险而求生的努力,讴歌了拼搏精神。
人生的价值即在于此。
人在拼搏中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
奥德修斯坚毅、刚强、忍辱负重、百折不回,抱定回归家园的坚定信念。
重现当年特洛伊战场上的神勇。
三个思考题:课后自行观摩电影《特洛伊》、阅读荷马史诗《伊里亚特》文本:(1)比较电影文本与文学文本在叙事、人物表现上的差别;(2)分析阿喀琉斯这一艺术形象;(3)除了情节上的差别外,《伊里亚特》和《奥德修纪》这两部史诗在塑造人物、描述事件、行文结构等方面有何差别?21、古希腊悲剧的年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是古希腊奴隶制民主制的鼎盛时期,即“古典时期”戏剧时代:当时的古希腊政府向民众发放看戏(观剧)津贴,每年设立三次戏剧节,极力鼓励民众去剧场看戏,借戏剧的力量增强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