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对“五四运动”认识的调查

合集下载

五四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五四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五四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引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爱国主义运动,也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四运动不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为了全面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我们开展了一次五四社会实践调研。

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其现代价值,为进一步推动五四思想,传承五四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传播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访谈和文献资料收集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旨在全面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其现代价值。

三、调研结果1.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政治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主义革命运动,它的发生和发展,直接导致了中国旧君主制度的终结,创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起点。

五四运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对中国现代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经济影响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新文化的迅速传播,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为中国社会的经济转型和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力。

(3)文化影响五四运动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新起点,掀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普及,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

2. 五四运动的现代价值(1)坚定爱国主义情怀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主义革命运动,其伟大精神和丰富内涵,对于我们今天坚定爱国主义情怀,提高爱国主义意识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2)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传播五四运动的伟大精神激励我们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传播,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供重要的思想武装和精神力量。

(3)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五四运动激励我们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积极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普及,为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

五四运动调查报告

五四运动调查报告

“五四运动”问卷调查报告一.背景90年前爆发了一场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这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对于一个人来说,九十岁意味着进入了耄耄之年,这是一个饱经风霜、步履蹒跚的年龄。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九十年内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又地覆天翻的变化,这些事件、这种变化都是五四运动中那些敢于俯视一切、踔厉奋发的先人们没有也不可能料到的。

民主和科学是五四运动的两大旗帜,为了扫除封建旧礼教、旧文化,唤起国民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的先锋们为之呐喊呼号、宣传批判不遗余力。

我们相去“五四运动”时期已有90年,但对于“五四精神”的传承当生生不息。

经过革命、改革和建设,今日的中国已远非五四时期的中国可比;但从另一方面看,由于种种原因,五四时期提出的一些重要任务直到世纪之交还未完成。

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处境仍不乐观,强国爱国还任重道远。

正因为五四运动提出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所以九十年来人们才一直对“五四”情有独钟,“五四”情结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五四”的精神旗帜还需要高举。

进入21世纪,这种期盼可以说呼之欲出了。

站在新世纪之初思考上个世纪发生的“五四”运动,不仅仅是感到对一些问题必须重新反思,而且深深感到“五四”对现实的压力,“五四”对未来的挑战。

“五四”作为一个运动早已结束,运动的志士们早已长眠于地下,但“五四”的旗帜还需要高举。

继续“五四”的事业,仍然是摆在全体国民尤其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面前的任务。

中国革命先驱李大钊曾大声疾呼: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民族。

青年的命运只有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需要只有与祖国的需要有机结合才会展现生命的辉煌与灿烂。

而青年节是“五四运动”的不朽果实,过青年节就是在传承“五四精神”。

二.基本情况本组同学通过网上调查和对周围同学的询问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了解越来越少,情况堪忧,于是做出如下调查:(1)调查安排调查时间:2010年5月13日—5月20日调查地点:南阳理工学院调查形式:随机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南阳理工学院部分院系学生参与人员:096412班第一组全体同学调查内容:五四运动的基本知识、五四精神和五四精神带来的社会责任。

关于大学生对“五四运动”认识的调查

关于大学生对“五四运动”认识的调查

《关于大学生对“五四运动”认识的调查》时间:2012年5月21日地点:南昌工程学院图书馆自习室调查内容(共十题)1、你觉得当今社会人们对五四青年的重视程度如何?()A、普遍比较重视,少部分人不重视B、普遍不重视,少部分人重视C、重视程度一般D、很少人重视2、你了解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A、反帝爱国运动B、改革维新运动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思想革新运动D、不了解3、最新组织发起五四运动的是?()A、工人B、农民C、大学生D、小资产阶级4、五四运动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你认为当今社会是否应该赋予五四新的精神内涵?()A、时代发展很快应该赋予五四新的内涵B、五四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不需要刻意附加一些新的东西C、无所谓,这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话题D、现在还不适宜,以后的时代可能需要赋予五四新的内涵5、你最喜欢的五四运动人物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南陈北李”指什么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下为多选题7、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包括哪些?()A、爱国B、科学C、革命D、民主E、自由F、进步8、你认为用什么方式纪念五四这个日子最有意义?()A、五四青年评优B、主题班会C、集体宣誓D、参观纪念馆E、举办活动F、在空间和微博发表感言9、你认为当代青年更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品质?()A、集体意义与责任B、理性的爱国主义C、坚毅品质与独立人格D、创新精神E、相互关怀意识10、五四运动发生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A、新的社会力量(中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B、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C、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D、巴黎和会的失败E、外国对中国工业的影响撰稿人:邹勇。

五四活动调研报告

五四活动调研报告

五四活动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引言五四青年节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的庆祝活动,纪念着五四运动,也是中国青年的节日。

为了了解今年五四活动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的调研过程和对活动的评估。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我们在五四青年节当天,随机询问了100人关于他们参加的活动以及对活动的评价。

三、调研结果1. 参与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有85%的受访者参与了五四青年节的活动,其中50%的人参加了校园活动,25%的人参加了社区活动,还有10%的人参加了线上活动。

这表明五四青年节的活动吸引了大部分的青年参与。

2. 活动类型调查数据显示,校园活动是最受欢迎的活动类型,有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参加了校园活动。

社区活动和线上活动分别由30%和10%的受访者参加。

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青年选择在校园里进行活动。

3. 活动内容关于活动内容,大部分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参加的活动包括文艺演出、讲座以及展览等。

文艺演出占据了40%的比例,讲座和展览各占30%的比例。

这说明五四青年节的活动内容比较丰富,适合不同人的兴趣和需求。

4. 活动评价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大部分的受访者对五四活动持积极评价。

有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参加的活动表示满意,认为活动组织得很好,并且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另外,2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觉得活动还有改进的空间,希望能有更多的互动和参与。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五四青年节的活动吸引了大部分的青年参与,校园活动是最受欢迎的活动类型。

2. 活动内容比较丰富,涵盖了文艺演出、讲座和展览等。

3. 大部分的受访者对活动表示满意,认为活动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针对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组织更多的社区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年参与,拓宽活动的影响范围。

2. 加强活动的互动和参与度,可以增加游戏、竞赛等方式,使活动更加有趣且互动性更强。

3. 加强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五四青年节的意义,并鼓励更多的人参与。

五四精神调研报告

五四精神调研报告

五四精神调研报告五四精神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五四精神是中国现代青年运动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五四精神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其对大学生的现实影响。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北京市某高校的大学生。

三、调研结果1. 大学生对五四精神的了解程度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五四精神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知道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诞生出了一批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

但是,细节方面的了解并不够深入,对于五四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义仍有待提高。

2. 大学生对五四精神的认同度和接受程度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同五四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他们认为五四精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块宝贵的精神财富,代表了中国青年的自强不息、争取民主和进步的精神追求。

同时,他们也接受五四精神对大学生的现实影响,认为五四精神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3. 大学生对五四精神的实践和表达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通过参与各类校园活动来实践五四精神。

例如,他们积极参与学生社团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大部分大学生通过线上社交媒体平台来表达自己对五四精神的认同和理解,积极传播五四精神的核心价值。

4. 大学生对五四精神的影响和意义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五四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首先,五四精神鼓励大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培养了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五四精神培养了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了他们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当代大学生对五四精神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细节和内涵理解有待提高。

2. 大部分大学生对五四精神表示认同,并通过参与校园活动和社交媒体来实践和表达五四精神。

3. 五四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影响和意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校园五四精神调研报告

校园五四精神调研报告

校园五四精神调研报告校园五四精神调研报告一、引言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校园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为了解我校师生对校园五四精神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特开展了此次调研,以期推动校园五四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二、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率为95%。

三、调研结果1. 关于五四运动的认识程度调查结果显示,73%的受访者对五四运动有一定的了解,主要知道五四运动是一次学生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史的新起点。

但仍有27%的受访者对五四运动知之甚少。

2. 校园五四精神的认同大部分受访者(87%)表示对校园五四精神有一定的认同。

他们认为五四精神代表着中国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思想的典范,具有时间性和时代性的双重意义。

另外13%的受访者对校园五四精神认同程度较低,认为这只是历史的产物,与当今学生的生活无关。

3. 学校是否重视传承校园五四精神调查结果显示,64%的受访者认为学校重视传承校园五四精神,他们认为学校会通过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来提高同学们对五四精神的了解度和认同感。

另有36%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应加强对校园五四精神的传承,他们希望学校能更加重视相关教育和宣传。

四、结论根据本次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师生对五四运动有一定的了解,并对校园五四精神表示认同。

然而,仍有一部分人对五四运动知识和校园五四精神的了解较少。

因此,建议学校可以加强相关教育和宣传,提高学生对五四运动和校园五四精神的认知水平。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五四运动,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校园五四精神,使其在当代校园文化中焕发新的活力。

五四精神社会实践活动(3篇)

五四精神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伟大爱国运动,它弘扬了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科学精神、国际主义和革命精神。

五四精神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

为了弘扬五四精神,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们学校决定组织一次以“传承五四精神,助力社会发展”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深入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2. 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4. 引导同学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参与度。

三、活动时间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5月10日四、活动地点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校园内进行,第二阶段赴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五、活动内容(一)校园内活动1. 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五四运动及五四精神的专题讲座,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

2. 主题班会:各班级组织主题班会,讨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主题征文:组织同学们撰写以“传承五四精神,助力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提高同学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4. 主题演讲:举办“五四精神在我身边”主题演讲比赛,让同学们在演讲中感受五四精神的力量,传递正能量。

(二)红色教育基地考察1. 考察地点:延安革命圣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

2. 考察内容: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革命精神。

3. 互动交流:与当地老红军、老党员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革命历程,传承红色基因。

六、活动成果1. 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

2. 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

3. 活动期间,同学们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

五四青年调研报告

五四青年调研报告

五四青年调研报告五四青年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五四青年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青年运动的重要里程碑。

每年的五月四日,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回顾和缅怀那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为了了解五四青年对于当下社会的看法和态度,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活动。

二、调研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研探索五四青年对社会现象的观点和态度,进一步了解他们对于国家、家庭和个人发展的关注和期望。

同时,本次调研也可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助力政策制定和社会建设。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180份问卷,其中有效返回问卷143份。

问卷内容设置了关于国家形象、家庭观念、教育理念、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四、调研结果1. 对国家形象的看法:大部分受访青年认为国家形象重要,94%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希望国家更加强大、繁荣。

2. 家庭观念:有67%的受访者认为家庭对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同时也注重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和睦。

3. 教育理念:96%的受访者认为教育是提升自我素质的重要手段,57%的受访者希望教育能够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职业发展: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希望从事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24%的受访者认为所在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很重要。

五、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五四青年对于国家形象非常关注,他们希望国家更加强大,同时也愿意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2.五四青年重视家庭观念,认为家庭对个人的成长很重要,注重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和睦。

3.五四青年对于教育有较高的期望,希望教育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五四青年较为关注职业发展,更希望从事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同时也重视所在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

六、建议与意见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意见:1.政府可以加强对国家形象的宣传和塑造,同时积极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国家建设。

2.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社会应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支持与帮助,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对“五四运动”认识的调查》
时间:2012年5月21日
地点:南昌工程学院图书馆自习室
调查内容(共十题)
1、你觉得当今社会人们对五四青年的重视程度如何?()
A、普遍比较重视,少部分人不重视
B、普遍不重视,少部分人重视
C、重视程度一般
D、很少人重视
2、你了解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
A、反帝爱国运动
B、改革维新运动
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思想革新运动
D、不了解
3、最新组织发起五四运动的是?()
A、工人
B、农民
C、大学生
D、小资产阶级
4、五四运动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你认为当今社会是否应该赋予五四新的精神内涵?()
A、时代发展很快应该赋予五四新的内涵
B、五四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不需要刻意附加一些新的东西
C、无所谓,这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话题
D、现在还不适宜,以后的时代可能需要赋予五四新的内涵
5、你最喜欢的五四运动人物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南陈北李”指什么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下为多选题
7、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包括哪些?()
A、爱国
B、科学
C、革命
D、民主
E、自由
F、进步
8、你认为用什么方式纪念五四这个日子最有意义?()
A、五四青年评优
B、主题班会
C、集体宣誓
D、参观纪念馆
E、举办活动
F、在空间和微博发表感言
9、你认为当代青年更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A、集体意义与责任
B、理性的爱国主义
C、坚毅品质与独立人格
D、创新精神
E、相互关怀意识
10、五四运动发生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
A、新的社会力量(中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
B、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
C、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D、巴黎和会的失败
E、外国对中国工业的影响
撰稿人:邹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