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中式装饰元素应用分析[教学]
徽派古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徽派古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初探【摘要】徽派古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元素。
本文通过对徽派古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初探,探讨了徽派古建筑的概述、装饰图案、结构构件以及色彩应用。
研究发现,徽派古建筑的装饰图案和结构构件可以在室内设计中起到独特的装饰作用,丰富空间的视觉效果。
徽派古建筑的色彩应用也为室内设计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结论部分分析了徽派古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徽派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为设计师提供新的灵感和思路。
【关键词】徽派古建筑、室内设计、元素、装饰图案、结构构件、色彩应用、价值、展望、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被广泛认可。
徽派建筑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其独特的装饰图案、结构构件和色彩应用可以为室内空间增添独特的韵味和文化氛围。
目前对于徽派古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本文旨在对徽派古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探究其实际应用的价值和潜力。
通过对徽派古建筑元素的概述和分析,进一步挖掘其在室内设计中的潜在可能性,探讨如何将这些古老而珍贵的建筑元素发扬光大,为现代室内设计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徽派古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初探,探讨如何将这些传统元素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深入了解徽派古建筑的特点和魅力,挖掘其在室内设计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二是探讨徽派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实际运用方式,探索如何融入当代生活环境中;三是探讨徽派古建筑元素的色彩、结构构件、装饰图案等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效果,透过这些元素带来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感受,为当代室内设计带来新的灵感和可能性。
徽派古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徽派古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初探1. 引言1.1 徽派古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初探徽派古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一直备受设计师们的关注和借鉴。
徽派建筑不仅在外观上有独特的韵味,更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通过对徽派古建筑元素的深入探索和研究,设计师们开始尝试将这些元素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中,以期创造出更具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空间。
本文将探讨徽派古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介绍徽派建筑的起源和特点,探讨传统徽派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分析现代徽派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探讨徽派建筑元素对室内设计的启发,以及探讨徽派古建筑元素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徽派古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潜力和可能性,为设计师们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2. 正文2.1 徽派建筑的历史与特点徽派建筑起源于中国安徽地区的明清时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古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被誉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
徽派建筑在整体布局上注重平衡与协调,注重与自然的融合,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宇宙的尊重和崇拜。
徽派建筑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是注重尺度与比例的精准控制,建筑各部分都有明确的比例关系,体现出对称美和谐之美;二是工艺精湛,斗拱、雕花、扣柱等传统技艺在徽派建筑中得到充分展示;三是注重装饰的精细与繁复,徽派建筑在建筑表面的装饰上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细腻华丽。
徽派建筑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美学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这些特点不仅给徽派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为室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与素材。
2.2 传统徽派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传统徽派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主要包括建筑结构、装饰、材料和色彩等方面。
在徽派建筑中,常见的建筑结构包括横梁、纵梁、柱子和屋顶等,这些元素体现了徽派建筑注重对称、平衡和整体美感的设计理念。
徽州民居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徽州民居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徽州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其独特的文化元素成为了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重要运用对象。
徽州民居的建筑风格和装饰手法与现代室内设计的理念相契合,将徽州民居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室内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加空间的美感,更能够体现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下面我将就徽州民居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
徽州民居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层次感和匠心独具的装饰。
现代室内设计可以采用类似的木结构框架,并融入木工艺品、雕刻等元素,使空间更加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借鉴徽州民居装饰手法,将木结构精雕细刻的图案和纹饰运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可为空间增添独特的艺术氛围。
徽州民居注重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徽州民居一般分为前厅、中厅和后厅,并以“天井”为中心,将各个空间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现代室内设计可以参考这种布局思想,将客厅、餐厅、卧室等空间设置在不同的功能区,并通过开放式布局或者采用玻璃隔断等手法,使不同空间之间产生联系和流通性。
也可以利用天井这种传统元素,通过天窗或者中庭的设计方式,增加自然光线的进入,提高室内的采光效果。
徽州民居追求工艺品的精美和种类繁多,如雕花、灯饰、壁画等。
现代室内设计可以运用类似的工艺品,将精美的装饰品摆放在空间的重要位置,成为点睛之笔。
徽州民居的壁画也是其独特的文化元素之一,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和地方特色。
现代室内设计可以借鉴这种壁画的手法,利用墙面彩绘或者壁纸等材料来表达个性化的主题和故事,增加空间的艺术氛围。
徽州民居的家具和摆设也是其独特的文化元素之一。
徽派家具注重线条流畅、形式简洁、质地厚重,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现代室内设计可以运用类似的家具风格,例如木制家具、陶瓷摆件等,将古朴、雅致的家具元素融入现代室内设计中,增加空间的文化内涵。
浅谈皖南徽派建筑的风格与应用

浅谈皖南徽派建筑的风格与应用皖南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同时也是徽文化的发源地。
徽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徽派建筑则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地位。
那么,什么是徽派建筑?其风格特点又是什么?又是如何应用的呢?接下来将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徽派建筑是指建造在安徽省南部(皖南)地区的民居建筑,其流传的时代为明清两代。
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总体布局:徽派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讲究坐北朝南。
它的院落布局也非常别具特色,通常为四合五天照的结构,寓意着四季平安和五谷丰登。
2. 结构形式:徽派建筑的结构形式非常独特,其屋顶通常为歇山顶或者筒子顶,屋檐的形状也别具特色,多为飞檐翘角。
建筑结构稳固,给人以坚定的感觉。
3. 装饰风格:徽派建筑的装饰风格以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为主。
其中木雕是最为精湛的,从门窗到楼梯、楼栏,无处不显现出雕工们的巧夺天工。
4. 材料选用:徽派建筑的材料选用也体现出其独特的韵味,从地基到墙体,再到屋顶的瓦片,全部都是当地的传统建筑材料,所以徽派建筑在建筑外表看起来非常土气,但这也正是其独特的魅力之一。
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布局规划、结构形式、装饰风格和材料选用等方面,它的独特之处让人印象深刻,也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
二、徽派建筑的应用徽派建筑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在皖南地区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其他地区也有不少徽派建筑的身影。
1. 皖南地区:作为徽派建筑的发源地,皖南地区保存了大量的徽派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黟县的宏村、西递等。
这些古老的徽派建筑保存完好,成为了当地的风景名胜。
2. 其他地区:由于徽派建筑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所以在其他地区也可见到徽派建筑的身影。
比如北京的南锣鼓巷、上海的田子坊等,这些地方都修建了不少徽派建筑,成为了当地的一大特色景观。
徽派古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徽派古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初探徽派是指源自中国安徽省的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化。
这种建筑风格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
在室内设计中,徽派古建筑元素可以被用来创造出一个充满艺术和文化氛围的空间。
下面,我将初步探讨一下徽派古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徽派古建筑元素的介绍徽派古建筑元素主要包括四部分:花园、宇治、房屋和木雕。
其中,花园是徽派古建筑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
徽派花园是一种将自然山水融入到建筑之中的设计方式。
在花园中,建筑物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产生出一种自然平衡和和谐感。
另一个徽派古建筑元素是宇治。
宇治是指一种将建筑物分成前后两个部分的设计方式。
在宇治中,前面的建筑部分通常是开放的,用于展示主人的物品或供客人休息。
而后面的建筑部分则是私人空间,供主人和家人使用。
房屋是徽派古建筑的主要元素之一。
徽派古建筑的房屋大多是木结构的,而且建筑师通常会根据地形和环境设计出不同的房屋类型。
徽派古建筑的房屋一般都是单层的,但它们的屋顶却非常独特。
徽派古建筑的屋顶通常分成两层,上层是柿子梁,下层是出檐。
最后一个徽派古建筑元素是木雕。
木雕是指一种将木材雕刻成花卉、古代人物或动物等图案的技术。
在徽派古建筑中,木雕通常作为装饰性元素使用,它可以被制成门、窗、屏风和梁柱等。
1、花园徽派古建筑的花园是一种将自然山水融入到建筑物之中的设计方式。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使用绿色植物或石头来模拟出花园的感觉。
同时,设计师还可以通过布置房间来创造出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和和谐感的空间。
2、宇治宇治是将房屋分成前后两个部分的设计方式。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使用屏风、墙画等物品来分割不同的区域。
同时,设计师还可以利用自然光和柔和的灯光来制造出一个舒适的私人空间和能够展示藏品或物品的公共空间。
3、房屋徽派古建筑的房屋是以木材为主要建造材料的。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使用木质家具或地板来模拟出徽派古建筑的感觉。
此外,建筑师还可以通过设计屋顶和墙壁来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空间。
浅谈徽派建筑中的装饰艺术

浅谈徽派建筑中的装饰艺术【摘要】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风格,以其精美的装饰艺术而闻名。
本文介绍了徽派建筑中的装饰艺术在建筑中的重要性,包括木雕、砖雕、瓦雕、壁画艺术以及院落布局与园林设计。
木雕工艺精湛、砖雕工艺精细、瓦雕工艺精美,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壁画艺术则在建筑内外墙壁上生动展现了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
而院落布局与园林设计则体现了徽派建筑对自然景观的融合与利用。
徽派建筑中的装饰艺术对建筑风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建筑的表现形式,更展现了古代建筑师对美的追求与创造力。
展望未来,随着文化交流和技术发展,徽派建筑装饰艺术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将继续在建筑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徽派建筑、装饰艺术、木雕、砖雕、瓦雕、壁画、院落布局、园林设计、建筑风格、发展前景。
1. 引言1.1 介绍徽派建筑的定义和特点徽派建筑是指江南地区具有徽州建筑特色的一类传统建筑风格,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装饰艺术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之一。
徽派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建筑结构多采用木材和青砖瓦石为主要材料,同时还融入了多种装饰艺术,如木雕、砖雕、瓦雕等,体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
徽派建筑还注重元素的对称与平衡,建筑整体布局通常为四合院式,院落内的建筑和园林布局均循规蹈矩,注重整体的和谐与统一。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1.2 探讨徽派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的重要性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装饰艺术而闻名于世。
在徽派建筑中,装饰艺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体现了建筑师和工匠的技艺和智慧,也展现了主人的品味和文化修养。
徽派建筑中的装饰艺术可以说是其灵魂所在,它不仅令建筑更加美观和精致,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通过雕刻、绘画、布局等方式,徽派建筑的装饰艺术将传统的国粹元素融入建筑之中,使建筑更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徽派建筑中装饰元素应用分析1

徽派建筑中装饰元素应用班级:环艺101一、背景方向徽派建筑作为中国古建筑重要的流派之一。
在其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元素上都有很大程度的艺术文化积淀。
所以,徽派建筑中的装饰元素在很多方面拥有很大的应用和用处。
本次研究主要选择徽派古民居建筑中的装饰元素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
除了我对徽派建筑本身所产生的浓厚兴趣外,主要还是缘于对它深厚文化底蕴的膜拜。
鸳瓦粉墙、棹楔鹅吻的徽州古民居遗存在青山碧水之间,与行商坐贾囊中银两的碰击声,共同交织着乡儒学者的吟哦,绵延不绝地倾泻出让人心动的诱惑。
徽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它独特的文化气息,造就了它自然、古朴、典雅的风格特点,它既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造就出来的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于一体的一种物质实体,又是古徽州社会历史上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经济政治以及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在物质形态和精神观念上的反映,除此之外,它超乎其他装饰元素的美学因素使得徽派风在现代家居中有了其特殊的魅力和诱惑。
二、徽派建筑装饰艺术的形式因素形式因素包括造型、色彩、空间、体积、材料、肌理等要素,徽州的历史悠久且文风日盛,建筑及装饰雕刻艺术风格深受文人派的影响,徽派建筑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高宅、深井(即天井)、大厅为居家特点,以砖雕、木雕、石雕(统称三雕)为装饰特色。
形式因素包括造型、色彩、空间、体积、材料、肌理等要素,徽州的历史悠久且文风日盛,建筑及装饰雕刻艺术风格深受文人派的影响,徽派建筑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高宅、深井(即天井)、大厅为居家特点,以砖雕、木雕、石雕(统称三雕)为装饰特色。
具有徽派风格的“三雕”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
明代雕刻粗矿、古朴,强调对称,富于装饰趣味。
清代雕刻细腻蘩复,构图、布局讲究艺术美,画面玲珑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并赋予了特定的寓意。
徽州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艺术隐含了一定艺术审美、文化思想,它们追求天、地、人统一的宇宙观;宣扬人伦、孝悌、进学的礼制观;企盼福、禄、喜、寿的生存观。
徽派民居建筑元素在室内设计的运用

徽派民居建筑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启迪
传统徽派民居室内装饰的认识价值 徽州民居室内装饰是徽派建筑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内容,徽州民居 装饰是徽州地区地域文化的重要的载体,其对于区分建筑及某种装饰形 式的地域来源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徽派建筑室内装饰是徽州文化的体 现,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价值也是不可低估的。它通过影视、网络、旅游 等途径对人们进行着有关传统文化的间接或直接的传播,是人们认识传 统文化很好的物质载体之一。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徽派建筑民居的大厅与天井之间常常不设固定门窗,室内与室外完全 融为一体称为“敞厅”。有些“天井式”民居的“天井”就像“天窗”,仅一米 见方,很难分清哪是室内,哪是室外的庭院,还有些厅堂走廊、轩等, 几乎没有垂直界面的界分,有时(如冬季)则装上槅扇门,可随季节变 化灵活装拆,“有无相生”。
砖雕大多用来装饰门罩、 门楼、照壁、门额和八字门 墙的话,石雕就多是用于装 饰望柱、栏板、华柱或柱础。 而木雕呢,则主要是在梁 架、窗户、楼梯处大显身手。 三雕艺术有别于艺术绘画,重在以“刀”代笔,立足于一个“雕字。 因此,工匠在立意构思时,对造型构图方法、技巧以及视觉效果等等, 必须全盘考虑。徽雕艺人不仅要具有浓厚的传统技艺功底,而且要具有 一定的“模式化”造型能力,对呼应、对称、疏密、虚实、明暗、刚柔 以及立体感、空间感、节奏感、韵律感等技巧和形式美的规律,都要有 所权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派建筑中式装饰元素应用分析[教学] 徽派建筑中式装饰元素应用分析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
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
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者谓之“武”,方正者谓之“文”,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
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
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融合着庄重和优雅
的双重品质。
从室内空间结构来说,以木构架
形式为主。
在徽派建筑中常见的斗拱、梁柱、
屏门、漏窗等,在空间组合来说都是平面铺
开、对称布置。
传统徽州宅居最基本的格局
是三间式,一般为三开间、内天井,民间俗称
为“一颗印”。
平面布局对称,中间厅堂,
两侧厢房,楼梯在厅堂前后或在左右两侧。
入口处形成一内天井,作采光通风用。
在此
基础上建筑纵横发展、组合,可形成四合式、大厅式和穿堂式等格局。
四合式大多为人口多的家庭居住,也可说是两组三间式相向组合而成,可分为大四合与小四合。
大四合式前厅与后厅相向,中间是大天井。
前厅是三间式,但地坪较高,为正厅堂;后厅亦为三间式,但进深可略浅,地坪面较前厅低。
前后二厅以厢房相连,活动隔扇,楼梯间有设于厢房的,也有设在前厅背后的。
内部木板分隔,外墙均为砖墙出山马头墙。
天井则根据地形可大可小,也有的在前厅背后再设厢房、小天井。
这种大四合式住宅前后均有楼层。
小四合式前厅三间与大四合式同,后厅则为平房,也更小,进深浅,一般中间明堂不能构成后厅,而作为通道,两个房间供居住,天井也较小,楼梯均在前厅背后。
大厅式住宅的大厅,主要是用于迎接贵宾、办理婚丧大礼和开展祭祀活动等,也作为日常起居场所,它往往是整座住宅的主体部分。
大厅多为明厅,三间敞开,两根圆柱显示着大厅的气派。
也有用活动隔扇封闭的,以便于冬季使用。
一般大厅设二廊,面对天井。
大厅式住宅可从正中入口设屏门,平常从屏门两侧出入,遇有礼节性活动则由屏门中门出入。
也有在侧面开边门出入,天井下方则设客房。
还有由正门出入,门两侧设二厢房者。
穿堂式又名回厅,穿堂的位置均在大厅背后,与大厅相连,为由大厅进入内室的过渡建筑。
大部分为木地板,小三间与大厅背向,入口则由大厅正面隔屏的两侧门进入。
穿堂部分有一
明堂,两个小房间,可供客人居住,也可家中人居住。
这种穿堂式建筑比正式三间式小,有天井采光。
徽州人有聚族而居的习俗。
有的大户人家宅屋成片相连,一百多个天井,但也只是上面几种基本格局的拼接组合而已。
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
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
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
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
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
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
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
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
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
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
徽派建筑装饰元素广泛采用砖、木、石雕来表现。
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
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
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
题材众多,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
手法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
其表现内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
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
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
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风、仙鹤、猛虎、雄狮、大象、麒麟、祥云、八
宝、博古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
徽派建筑重视装饰的元素多以雕刻体现。
砖雕、石
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就是具有徽派风格的徽派
“三雕了。
徽派“三雕”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
型,保存也相对较好。
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
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
雕刻。
“三雕”的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
明
代雕刻粗矿、古朴,一般只有平雕和浅浮雕,借助于线条
造型,而缺乏透视变化,但强调对称,富于装饰趣味。
清
代雕刻细腻蘩复,构图、布局吸收了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讲究艺术美,多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层,亭台楼谢,树本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集于同一画面,玲现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熟练运用这些元素表现的高超造型艺术才能与装饰艺术水平。
砖雕作为徽派装饰的重要元素是以在徽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
它是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
砖雕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元素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
石雕作为徽派装饰元素分布很广,类别亦多,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墓葬等处装饰,属浮雕与圆雕艺术,享誉甚高。
徽派石雕题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不及木雕
与砖雕复杂,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至于人
物故事与山水则较为少见。
在雕刻风格上,浮雕以浅层透雕
与平面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
没有清代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繁琐。
也是徽派装饰元素的一
大代表。
木雕是主要用于旧时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
饰元素,遍及城乡,其分布之广在全国随处可见。
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几乎是无村不有。
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
徽州木雕是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表现手法。
明代初年。
徽派木雕已初具规模,雕风拙朴粗扩,以平面淡浮雕手法为主。
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炫耀乡里的意识日益浓厚,木雕艺术也逐流向精雕细刻过渡,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雕成为主流。
徽州村落的选址大多严格遵循中国传统风水规则进行,山水环抱,山明水秀,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和山水意境,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受传统风水“水为财源”观念的影响,寄命于商的徽州人尤其重视村落的“水口”,建构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水口园林。
徽式宅第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体现了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点。
一般均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
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
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性家庭的生活空间。
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泽典雅大方。
装饰方面,清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房屋精美如诗,堪为徽式宅第的一大特色。
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建筑形式。
村皆有祠,祠一般均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而散缀各地的各式牌坊,则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保持着其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