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认识二十四节气》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二十四节气(教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

二十四节气(教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

二十四节气(教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含义和作用,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时节变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和含义2.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和特点3.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4. 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的联系5. 二十四节气的诗词、谚语、习俗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含义、划分和特点,以及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感受时节变化,以及如何将二十四节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二十四节气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和含义,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和特点:详细讲解每个节气的日期、特点和习俗,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有全面的认识。

4.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作用。

5. 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感受时节变化,将二十四节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6.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二十四节气的理念。

7. 成果展示:每组选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践行二十四节气的经验和感悟。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9.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观察日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学生观察自然、感受时节变化的能力。

3.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等。

小学综合实践《认识二十四节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3篇

小学综合实践《认识二十四节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3篇

小学综合实践《认识二十四节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3篇小学综合实践《认识二十四节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1跟着节气去探究——24 节气之谷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了解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2)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思辨中养成主动参与实践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同时养成关注节气、关注周围事物的发展变化,提高社会责任感,也增强对民族的自豪与认同感。

2.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2)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发现问题,围绕主题提出有趣有效的问题。

(3)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掌握分析和筛选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3.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基础上开脱自己多元的思维。

(2)学生用观察去了解和感受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1.基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有效的指导,提升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提炼问题的能力。

2、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激发学生围绕主题提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课前准备PPT 教学课件,A4 纸、卡纸、双面胶、录像机等四、课时 1 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图片活动导入师:(出示孩子们竖蛋的图片)同学们,我们这是在干嘛呢?生:春分竖蛋师:我们还进行过春分诵诗……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节气呢?生;惊蛰,立春……谷雨……大雪……老师,我知道 24 节气的顺口溜: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老师:你知道的真多。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指导农业的补充历法。

作为我国民俗一直沿用两千多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所特有的,是我们的骄傲。

老师:(展示孩子播种的图片)前两天,我们去市场买种子。

你知道我们为什么选择这几天吗?生预设 1:因为是春天生预设 2:因为不中就长不出来了生预设 3:没有说话的……师:是呀,同学们,惊蛰开犁,春分竖蛋,清明祭奠……不同的节气里有不同的事情要做,我们之所以播种是因为谷雨来了……预设 4:因为到谷雨了……(二)知识讲授师:呀,你知道的真不少,惊蛰开犁,春分竖蛋,清明祭奠……不同的节气里有不同的事情要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认识二十四节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认识二十四节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二十四节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四个节气名称。

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划分依据。

并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常识。

3.探索节气含义及民间谚语等文化内涵。

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给子孙后代带来的无尽财富,引导学生感悟“付出就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各个节气的含义及民间谚语等文化内涵。

难点: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

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准备日历、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一看到《认识二十四节气》,你想到了什么?一共有多少个节气?你能说出几个你所熟悉的节气?由课题引入《节气歌》,大家齐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是干什么用的?与什么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二十四节气吧!板书:认识二十四节气。

走入课堂(一)解惑二十四节气1. 观察日历,说出你的发现。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2.节气的划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365天分成24段,分列在12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气候、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每月分为2段,月首叫“节”,月中叫“气”。

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节气的由来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农业社会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事,因此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根据对天气和季节变化的长期观察,总结出一套规律方法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二)走进二十四节气。

1. 把班级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是春季组、夏季组、秋季组和冬季组。

每个大组又以四人一小组讨论课前搜集的表格资料:每个季节有哪些节气,每个节气的时间和含义是什么。

讨论完之后,各季节组的代表汇报交流。

2、教师讲解部分节气的含义及出示节气的精美图片。

3、总结特殊节气的特点。

简单介绍“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些特殊的节气。

综合实践之二十四节气精简版ppt课件

综合实践之二十四节气精简版ppt课件

物候现象
“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 意 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 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 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也将要播种。 “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 治 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 品质。 这时北方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天气冷暖多变,应注 意 防御低温和晚霜冻天气对小麦、水稻秧苗和开花果树以及其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 惊蛰 清明
春雨惊春清谷天
雨水
春分
谷雨
二十四节气歌
立夏 芒种 小暑
夏满芒夏暑相连
小满
夏至
大暑
二十四节气歌
立秋 白露 寒露
秋处露秋寒霜降
处暑
秋分
霜降
二十四节气歌
立冬 大雪 小寒
冬雪雪冬小大寒
小雪
冬至
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
3天以上低于12度,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
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
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 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物候现象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 日 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 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 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 和 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 病虫防治工作。 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 要
气候特点
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 季 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 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认识二十四节气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认识二十四节气  全国通用

《认识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课一、选题背景“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优秀代表,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诗词大会”以及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了解了中国的历史,了解到中国近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这是一个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良好教育契机。

而张庄子学校坐落于农村,大部分孩子都是农民出身,他们生长在农村,感受农村的淳朴气息,非常有必要了解农民的二十四节气,因此,《认识二十四节气》的综合实践课在学校展开了。

二、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问题来源于生活,能围绕日常生活提出问题,养成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通过搜集信息,合作探究,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并能将此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相关途径,初步学会查找、收集相关信息并将之整理成有用资料的过程,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了解二十四节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搜集、认识相关信息的过程中,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体验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和重大发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了解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三、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分类整理。

活动难点:了解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四、活动过程本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选题与准备,活动与体验,分享与评价,拓展与创新。

(一)、选题与准备准备一:选题分组在开题课上,为学生们展示《二十四节气歌》和《二十四节气诗》,简单介绍二十四节气,让学生们对二十四节气有初步的了解,在充满兴趣的前提下,纷纷提出自己想要了解二十四节气哪方面的知识,老师根据本班人数,将所有同学分为四组,学生们自愿结组,每组7人,各组员选出组长,由组长领取本组感兴趣的知识任务并制定活动方案。

每组根据《二十四节气歌》选择第几句诗中所包含的节气知识,并搜集相关资料,例如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相关历史,搜集这些节气所对应的时间、在全国地点的习俗、与这些节气相关的天气变化等,还例如在某个节气应该多穿衣服,在某个节气农民伯伯应该播种或者丰收,在某个节气某种动物开始冬眠或者苏醒等等,让孩子们体会二十四节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十四节气之介绍主题班会PPT课件

二十四节气之介绍主题班会PPT课件

木 开 始 萌 芽 , 农 人 开 始
幕 , 草
节 气 , 揭 开 了 春 天 的 序
立 春 是 一 年 中 的 第 一 个
始 萌 芽 , 农 人 开 始 播 种 。
天 的 序 幕 , 草 木 开
第 一 个 节 气 , 揭 开 了 春
播 种 。 立 春 是 一 年 中 的
木 开 始 萌 芽 , 农 人 开 始
分十 三 日幕, 草
木开始萌芽,农人开始播种。立春是一年中的 第一个节气,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草木开 始萌芽,农人开始播种。
寒 十
月 八
露 日
霜为凝


木萌木春
第开 芽第开 是
一始 ,一始 一
个萌 农个萌 年
始 萌 芽 , 农 人 开 始 播 种 。
始 萌 芽 , 农 人 开 始 播 种 。 立 春 是
草 木 开
第 一 个 节 气 , 揭 开 了 春 天 的 序 幕 ,
春 是 一 年 中 的
木 开 始 萌 芽 , 农 人 开 始 播 种 。 立
开 了 春 天 的 序 幕 , 草
立 春 是 一 年 中 的 第 一 个 节 气 , 揭
秋九 月 二
萌 芽 , 农 人 开 始 播 种 。 立 春 是 一 年 中 的 第 一 个 节
第 一 个 节 气 , 揭 开 了 春 天 的 序 幕 , 草 木 开
木 开 始 萌 芽 , 农 人 开 始 播 种 。 立 春 是 一 年 中 的
春 是 一 年 中 的 第 一 个 节 气 , 揭 开 了 春 天 的 序 幕 ,

春 月
二 十 一
分 日

鸟至
清四 月 四 日
明祭
灵祖

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二十四节气歌 (35张)ppt

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二十四节气歌  (35张)ppt
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大美中国
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将二十四个节气连 在一起,以诗歌的形式吟咏而出,充满韵律美 的句子方便人们牢记节气的名称。
*二十四节气*大美中国
从远古时期开始,我们的祖先仰 望星空祈求窥探时间流逝的秘密,他 们根据日月运行的天文周期,创造了 “日、月、年”等时间概念,后来又 根据种种物候现象将太阳周年运动轨 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为一 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雨、露、霜、雪
【反应降水量的节气】
寒露在秋 分后,此时露 水已寒,天气 渐冷,“萧萧 秋意重,依依 寒色浓”。
雨、露、霜、雪
【反应降水量的节气】
河边的萤草 开始出现白色的 霜,称为霜降。 此时,“白昼秋 云散漫远,霜月 萧萧霜飞寒”。
白露、寒露和霜降既表明水汽的凝结、凝华,又反 映出气温在逐渐的下降。
寒、暑
【冷暖气温变幻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形容温度的节气只在夏季以后出现。
“暑”即炎热,小暑是炎热的开始, 周邦彦曾作词“梅雨霁,暑风和。 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戏 动新荷。”说的就是小暑时的景致。
寒、暑
【冷暖气温变幻的节气】
大暑是炎热的极致,人如在蒸笼之中,大家以 各种方式乘凉避暑,“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 于寒水”,于满天星斗之夜作“感凉会”,这 都是盛夏的乐趣。
*二十四节气*大美中国
二十四节气的每个命名都蕴藏着 中国人洞察天地的智慧——寒来暑往 的季节变幻、温度变化、降水量不同 和感应时节而生的物候及劳作。
立、分、至
【寒来暑往中的四季节气】
• “立”是何意呢?
• 有哪些跟“立”有关的节气?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认识二十四节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认识二十四节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二十四节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四个节气名称。

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划分依据。

并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常识。

3.探索节气含义及民间谚语等文化内涵。

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给子孙后代带来的无尽财富,引导学生感悟“付出就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各个节气的含义及民间谚语等文化内涵。

难点: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

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准备日历、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一看到《认识二十四节气》,你想到了什么?一共有多少个节气?你能说出几个你所熟悉的节气?由课题引入《节气歌》,大家齐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是干什么用的?与什么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二十四节气吧!板书:认识二十四节气。

走入课堂(一)解惑二十四节气1. 观察日历,说出你的发现。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2.节气的划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365天分成24段,分列在12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气候、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每月分为2段,月首叫“节”,月中叫“气”。

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节气的由来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农业社会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事,因此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根据对天气和季节变化的长期观察,总结出一套规律方法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二)走进二十四节气。

1. 把班级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是春季组、夏季组、秋季组和冬季组。

每个大组又以四人一小组讨论课前搜集的表格资料:每个季节有哪些节气,每个节气的时间和含义是什么。

讨论完之后,各季节组的代表汇报交流。

2、教师讲解部分节气的含义及出示节气的精美图片。

3、总结特殊节气的特点。

简单介绍“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些特殊的节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至 12月22日或23日 这一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冬 至以后白昼渐长。
小寒 1月5日或6日
气候开始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
大寒 1月20日或21日 到了天寒地冻的时期,天气冷到极点了。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北半球昼短夜长。雪将由小
日短夜长。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
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节气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时间
冬季
关于该节气的含义
节气
时间
冬季
关于该节气的含义
立冬 11月7日或8日
冬季开始。
小雪 大雪
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的雪量小,次 11月22日或23日 数不多。 12月7日或8日 雪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
时间
夏季
关于该节气的含义
夏季
节气
时间
关于该节气的含义
立夏 5月5日或6日 万物生长,欣欣向荣,夏季开始。 小满 5月21日或22日 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
芒种
6月5日或6日
此时稻子已经结实成种,而吐穗结实的稻子上会长出 细芒。
夏至 6月21日或22日
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炎热的夏天 就要来临。
小暑 7月7日或8日
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 7月22日或23日 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
欣向荣。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
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
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民间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看,我的自制容器,怎么样?
我已播种好,静静等你发芽芽!
我看 的看 劳, 动 成 果 !
我的种子发-芽-啦!









我种的是火龙果哦!

小树苗,快快长!
就等你发芽啦! 好期待哦!
发芽了,好开心!
晒晒我的劳动成果
总结:
同学们,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勤劳智慧 的劳动人民在千百年前就为我们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让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收获了无尽的财富。
认识二十四节气
综合实践活动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四年级下册 莒县招贤镇中心小学
认识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上半年逢六廿一, 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二天。
1.节气的划分 2.节气的由来
1.节气的划分
推荐阅读
聆听二十四节气之—— 《春种细雨》 《夏长欢歌》 《秋收乐曲》 《冬藏箴言》 四本有关节气的原创科普绘本书。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
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 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
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 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
利于谷类生长。
节气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春 2月4日或5日 春季开始。
雨水 2月18日或19日 降雨开始增多,春雨绵绵。
惊蛰 3月5日或6日
春雷响起,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虫类,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 3月20日或21日 春季过了一半,阳光直照赤道,这一天昼夜长短相等。
清明 4月4日或5日 气候温暖,草木繁茂,雨水丰富。
谷雨 4月20日或21日 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春天我们种下了代表着希望的种子,相信经过 我们的细心呵护,秋天一定会收获累累的果实!
同样在学习上,今天我们播下勤奋的种子,努 力拼搏,勇于挑战,明天我们定会创造属于自己的 成功人生和闪亮未来!
四、作业 节气不光有丰富的含义和智慧的
谚语,还有富有当地特色的风俗习惯。 课下请广泛搜集节气的风俗的资料, 下节课我们开展一次二十四节气知识 竞赛哦!
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
寒露 10月8日或9日 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 10月23日或24日 在夜晚和早晨,遇到寒冷的空气就会结霜。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
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
1.节气的分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 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365 天分成24段,分列在12个月中,以反映四 季、气温、气候、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 十四节气。每月分为2段,月首叫“节”, 月中叫“气”。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 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2.节气的由来
2.节气的由来
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
二十四节气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夏至、冬至 春分、秋分
民间谚语
1.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 2.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3.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4.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 收藏窖中。 5.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农业 社会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
事,因此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
根据对天气和季节变化的长期观察,总结 出一套规律方法来指导农业生产。二十四 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时间
春季
关于该节气的含义
节气
时间
春季
关于该节气的含义
节气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时间
秋季
关于该节气的含义
节气
时间
秋季
关于该节气的含义
立秋 8月7日或8日 暑去凉来,秋天开始。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 8月23日或24日 “处”指结束,炎热的夏天将要结束了。
白露 秋分
9月7日或8日 9月23日或24日
气温下降很快,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 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