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当前收入和过去的收入。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 假定C=cYp =0.9Yp,则当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为0.9·0.6=0.54 ,低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c。(权 数为0.6)短期MPC低于长期MPC,因为:收入 上升时,不会确信收入增加是否会继续下去,就 不会马上调整消费。收入下降,也不能断定是否 会一直持续下去。因此消费不能马上下降,短期 MPC仍较低。只有收入变动永久,才会在较低或 较高的永久收入上调整消费。
第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 ——解决GDP为什
么会这样
3.1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原理
和总需求相 等的产出
追根溯源:Keynesian Law
一、前提 1、短期分析:“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典型:技术
不变 2、价格刚性:价格一经形成,就不易变动。 二、背景 1929~1933年“大萧条” 1、资源闲置 2、AD↑→闲置资源被利用→产量↑、价格不变。 三、Keynesian Law: 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经济恢复均 衡,达到AD=AS状态,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二、储蓄函数:
1、定义: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一般可表示为:S=f(Y) 由于Y=C+S,所以,S=Y-C 在线性条件下,
S=Y-(a+bY)=-a+(1-b)Y
2、储蓄函数曲线:
S
S S=-a+(1-b)Y
O
O
Y
非线性曲线
Y 线性储蓄函数
3、MPS与APS
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 比值。
人均消费 城镇 农村 1211 535 4186 1617 7182 2185 7943 2555
宏观经济学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3.4.2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1)
i<s:非意愿存货小于零; s<i:非意愿存货大于零
s s
i O -α
E i<s
y1 y0
s<i i
y2
y
3.4.3 基本结论
总产出倾向于和总需求一致 简单经济中,总量均衡表现为意愿投资和意愿
储蓄相等 总需求表现为可支配收入、自发性支出和边际
消费倾向的函数 净存货机制在总量均衡中作用重大 总之:没有供给限制的条件下,总需求决定总
注意:这里的储蓄和
O
投资是意愿储蓄和意
y0
y
愿投资。只有意愿储
蓄和意愿投资相等,
宏观经济才达到均衡。
3.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 3.3.1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 • 3.3.2 线性消费函数 • 3.3.3 储蓄函数 • 3.3.4 其它消费函数
3.3.1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
• 基本结论:C= aWR+ cYL • 其中,WR为实际财富;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
工作收入;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 年轻人和老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中年人边际消费倾
向较低。
永久收入消费理论(Milton Friedman)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 ,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永久收入 是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
• 0~t1——幼年期,c<y, s<0, 负父母的债
• t2—青壮年期,c<y, s<0, s的用途有:还债,养老储蓄,放债
• t3~∞—老年期,c<y, s<0, 他有两件事要做:消费(用青年期 的储蓄),讨债。
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三节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 的决定与变动
三部门模型的国民收入均衡模型包括 两个: C+I+G=Y ① I+G=S+T ② 本节分析以①式为基础。需要注意的 是,即使是使用①式,仍然不仅要讨论 政府购买支出G,而且要讨论税收T。这 是因为T通过影响可支配收入而影响消费, 进入消费函数之中。
一、政府购买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C,I
E
C+I C
I=I0
O
450 Y0 均衡收入的决定: Y=C+I
Y
2、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国民收入决定的模型: 均衡公式 I = S ① 投资函数 I = I0 ② 储蓄函数 S = - a +(1-b)Y ③ 把② ③代入①并求解可得: Y = [1 / (1 - b )]×(a + I0)
传统的“美德”之所以变成了现代的“罪恶”, 原因在于: 第一,对个人有益的事情对社会来说可能是愚蠢 的事情。节俭即消费对个人来说是好事,但对整个 社会来说却是坏事,因为它会减少投资,从而使国 民收入收缩;相反,消费即浪费,对个人来说是坏 事,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好事 ,因为它会推动投 资,从而使国民收入扩张。 第二,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一般处于充分就业的 条件下,因此,节俭或较少的浪费意味着较多的投 资。这时无论从个人还是从社会来看,节俭都是美 德。而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一般处于小于充分就业 的条件下存在着资源过剩现象。因此,消费或较多 浪费意味着可以刺激较多的投资,这时从个人来看 节俭是美德,但从社会来看节俭却是一种罪恶。
乘数也可以直接由国民收入均衡模型推 导出来。由国民收入的均衡解 Y = [1 / (1 - b )]×(a + I0) 得: Y + △Y = [1 / (1 - b )]×(a + I0+△I) 两式相减有: △Y = [1 / (1 - b )]×△I 从而: △Y/ △I = 1 / (1 - b ) 注意:乘数是一把双刃的刀。
宏观经济学6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d
d
(1)自主性因素:自主性消费支出a、 自主投 资支出e、政府支出g和自主性税收T ;当a、 e、g增加或T减少,使IS曲线向右上方平移; 平移距离为其改变量乘以各自的乘数。
(2)乘数性因素:d、b和t 。当d、b增大或t 减少时,IS曲线变平缓发生逆时针转动,反 之,IS曲线发生顺时针转动。
15
25
对货币的总需求
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 和投机需求的总和。 交易和预防需求决定于收入,即 L1=L1(y)=ky 投机需求决定于利率,即 L2=L2(r)=-hr 因此,货币总需求函数可写作: L=L1+L2=ky-hr
26
三、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1、LM曲线及其推导
股票
是联系企业与投资人之间的纽带。
21
二、货币需求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心理上的流动偏
好,由3个动机构成: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 机。货币需求分为交易,预防和投机需求。传统货币 数量论忽视了投机需求。
交易需求
1、交易需求是指人们为交易而持有货币的需求。
2、影响交易需求最主要的因素是国民收入水平。
30
例:假定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是L1
(y)=0.5y, 对货币投机需求函数是L2 (r)=1000-250r,货币供给量m=1250, 试求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并画出图形。 解:m=L1+L2=ky-hr
1250= 0.5y+1000-250r r=0.002y-1 或y=500+500r
31
r (%)
LM 4 2
0 500 1500 2500 y
32
2、LM曲线的斜率
根据货币市场均衡,可得:
三章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两部门经济旳国民收入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旳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厂商
消费支出
投
储
金融市场
资
蓄
家庭
收入
(图-6)
代表货币流向
(二)两部门经济旳均衡条件
总需求(AD)=总支出=C+I
总供给(AS)=总产出=总收入=C+S
AD =AS
C+I=C+S
I=S,注入=漏出,均衡
I<S,注入<漏出,收缩
I>S,注入>漏出,扩张
金额。
MPC=dC/dy
平均消费倾向: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
入中旳比率。 APC=C/y
当消费和收入呈线性关系时, C=a+b·y
式中a为自发消费,是个人为了生存而必须旳
消费,它在这里是一种常数,不随收入旳变化
而变化。b为边际消费倾向(0<b<1),b·y表
示由收入引致旳消费。
(二) (家庭)储蓄函数
2,一次性临时性收入变化引起旳消费出 变动很小,其边际消费倾向很小,甚至接近 于零,但来自持久性收入变动旳其边际消费 倾向很大,甚至接近于1。
3,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 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旳,则消费并不会 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持久性税收变动,政策 才会有明显旳效果。
第二节 投资函数 (教材P95)
消费支出
厂商
投
储
资 金融市场 蓄
收入
政府
家庭
(图-12)
国外部门
代表货币流向
(二)四部门经济旳均衡条件 总需求(AD)=总支出=C'+I'+G'+X 总供给(AS)=总产出=总收入=C'+S+T+M AD =AS C'+I'+G'+X =C'+S+T+M I'+G'+X=S+T+M,注入=漏出,均衡 I'+G'+X<S+T+M,注入<漏出,收缩 I'+G'+X>S+T+M,注入>漏出,扩张 ( C'=对本国产出旳消费需求,I'=对本国
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引言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对于理解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其中,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他最著名的理论之一。
本文将对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最早出现在他的著作《通论》中。
他认为,国民收入的决定主要由四个因素影响: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凯恩斯提出了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消费在凯恩斯的理论中,消费被视为国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消费取决于可支配收入。
凯恩斯提出了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倾向消费理论,即人们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他们倾向于消费的金额。
这意味着消费与收入呈正比关系。
凯恩斯将这种关系表达为消费函数,即C = a+ bY,其中C表示消费,Y表示国民收入,a表示不受收入影响的消费基数,b表示边际倾向消费。
投资凯恩斯认为,投资是国民收入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投资主要以企业为主体,包括资本设备、房地产、股票等方面的投资。
凯恩斯的投资函数假设投资额取决于利率和预期收益。
他认为,当利率下降或预期收益增加时,企业更愿意进行投资。
因此,投资与利率和预期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被认为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凯恩斯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自身的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时。
政府支出的增加会提高国民收入。
净出口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考虑了国外对国内商品的需求情况。
他认为,当国内国外需求国内商品时,出口会增加,对国内国内商品的需求将会减少,进口将增加。
因此,凯恩斯将净出口的变化作为国民收入决策的因素之一。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计算通过将这四个因素整合在一起,我们可以计算出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可以表示为:Y = C + I + G + NX,其中Y表示国民收入,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支出,NX表示净出口。
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AS-AD模型(宏观经济学-南京大学,耿强)

3.1 总需求分析的假设
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进行了一种逆反思维— 也许价格机制不能起自动调节作用。价格机 制是一种僵化的不易变动的经济机制,存在 价格刚性。 刚性:是僵化的不易变动的。 Downward Rigidity 在凯恩斯的分析中把强有力的调节机制—— 价格机制的作用排除在外。
3.1 总需求分析的假设
3.2 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几何表达
在横轴为收 入Y,纵轴为 消费C的座标 中,消费函 数C = a + bY的图象
C C = a + bY
ΔC E a 0 450 Y ΔY
3.2 消费倾向
消费与收入的比率。 (1)平均消费倾:消费总量与收入总量的 比率,简称APC。根据定义有: APC = C / Y (2)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 的比率,简称MPC。根据定义有: MPC=ΔC/ΔY
3.2 例题
设消费函数为C=200+0.8Y,Y=1000, 请问:自发性消费量、边际消费倾向和 平均消费倾向各是多少? 答:
自发性消费量:200 MPC: 0.8 APC:1
3.2 储蓄函数
储蓄:没有用于消费的那一部分国民收入。 储蓄函数的推导;
设消费函数 C=a+bY 因为 S=Y—C 所以 S=-a+(1—b)Y
(一)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是指改变投资量会带来倍数于投资增量 的国民收入的增量。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 Ye=(a+I0)/ 1-b 现假定自发投资量由I0增加到(I0+I),那么国 民收入会增加多少呢? 通过对均衡国民收入解求偏导得:dY/dI0= 1 / 1b 即: Y =(1 / 1-b)• I 投资乘数:I= Y / I= 1 / 1-b
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宏观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引言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经济学分支,它关注的范围包括国家的总产出、总就业、总投资和国民收入等。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居民的收入总和,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宏观经济学中,研究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框架包括凯恩斯主义模型、供给和需求模型、投资模型以及开放经济模型等。
本文将重点讨论宏观经济学中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
总支出模型总支出模型是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模型之一,它认为国民收入取决于总支出水平。
总支出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
在这个模型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取决于这些支出的总和。
消费支出是个人和家庭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它是国民收入中最大的组成部分。
根据凯恩斯理论,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一种正比关系。
一个人的可支配收入越高,他们的消费支出越高。
然而,凯恩斯也认为,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关系是边际消费倾向不稳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指一个人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他们愿意消费的额外金额。
投资支出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价值。
投资支出的决定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利率、预期收益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济环境等。
凯恩斯认为,投资支出是国民收入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投资支出的波动会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性。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政府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对国民收入的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府支出可以通过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来增加总支出,也可以通过减税来提高个人和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消费。
净出口净出口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
净出口的值可以为正或为负,当净出口为正时,它对国民收入的增加有正向影响,当净出口为负时,它对国民收入的减少有负向影响。
净出口的决定取决于国际贸易条件、汇率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总支出模型的均衡分析总支出模型的均衡分析指的是找到能够使总支出和国民收入保持平衡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消费者的行为具有不可逆性。消费具有刚性, 根据人们的习惯,增加消费容易,而减少消费则 比较困难,生活水平一向较高的人,即使收入暂 时降低,他也不会大幅降低消费水平,这也被称 作“棘轮效应”。
17
C Cs2
C2
C1
Cs1 Ct1
O
Yt1
Y1
Y2
Y
18
2.生命周期(LC)理论
由F·莫迪利安尼提出,其基本思想为:
内容:
第一节 消费与储蓄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节 乘数原理
第一节 消费与储蓄
1.消费函数 2.储蓄函数 3.其他消费函数理论
1、消费函数
当经济中存在着大量闲置的资源、供给不成问题的 时候,总产出由总需求决定; 总需求是指经济中对商品需求的总量。它包括消费 ( C)、投资( I)、政府支出( G)与出口(X) 等。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AD=C+I+G+(X-M) 其中,G由政府决定, X由其他国家决定,我们把 它们视为既定的;另外,在这一章,我们暂时假 定I也是固定的,下面我们着重来看C
S=f(Y)
线性储蓄函数
• 如果消费函数是线性的,则储蓄函数也是线性 的。根据线性消费函数及消费、储蓄与收入之 间的关系可以得出线性的储蓄函数为:
S Y C Y (C c Y ) C (1 c)Y
C
Y1-C1 C1 Y0=C0
45o线 E
C
O S S1 O
Y0 Y1 S E Y0 Y1
• 只要人们不能确定目前增加的收入是可持续的, 就不会改变当期消费支出。 • 因此,反对政府以增加或减少税收的财政政策 干预经济。
3.永久收入(PIH)理论
• 该理论与生命周期理论相同之处在于,都认 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会主要决定于当期收 入,消费者希望在一生中平均消费。 •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生命周期理论中,消 费支出取决于一生总收入的年平均值。事实 上,人们不可能准确预见到终身收入之和, 要据此估计出年平均收入是困难的。因此, 弗里德曼提出了永久性收入的概念。人们根 据永久性收入决定每期消费。
WL YL WL C YL NL NL WL 其中, 是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NL
长期、短期边际消费倾向的比较
• 如果某一年增加的收入为ΔY, 需要将其分摊 到NL的年份中去,ΔYL=ΔY/NL.当年消费 增量为ΔC=ΔYL=ΔY/NL。 • 上式中的1/NL就是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即 MPCL=WL/NL, MPCS=1/NL • 因此,长期边际消费倾向是短期边际消费倾 向的WL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几乎为0。
c
C
A4 C I G X cTR
Y
2 总需求与总收入:产出均衡
注意:我们前面所说的需求都是意愿总 需求, 意愿总需求和实际总需求会存 在差别。
而实际的总需求和总产出总是相等的。 只有意愿总需求和实际需求相等时,才 是均衡的。
总需求与总收入
AD
AD(Y)
●
A
450
Y*
Y
2 总需求与总收入:产出均衡
4、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1)利率变动
• 利率变动对储蓄会产生替代效应与收入 效应。利率引起的用未来消费代替现期 消费称为替代效应,利率引起的未来收 入的增加称为收入效应。
29
4、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2)价格水平
• 这里指的是整体价格水平对消费的影响, 而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如 果消费者只注意到货币收入增加,而忽弱 了物价的上升,则会误以为实际收入增加, 从而平均消费倾向也会上升,这种现象称 之 为 消 费 者 的 “ 货 币 幻 觉 ” ( Monetary illusion)。
C c(1 t )Y cTR
• 总需求函数:AD C c(1 t )Y cTR I G • 自发支出: A C I G cTR
引入政府部门后,消费函数出现了 两个变化:
一是转移支付的出现使自发消费增加,增加的部分 _ 为 c TR 二是所得税降低了各个收入水平的消费支出。来 自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就是c(1-t),其中 (1-t)是纳税后剩下的收入部分。 这时总需求函数可以写为:
AD C I G (C cTR I 0 G ) c(1 t )Y
_
消费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的图示
AD AD3(Y)
C(Y )
c(1-t) C(YD)
A3
A3 C I G cTR
c
C
Y
1.3 四部门经济:加入国际贸易部门
• 净出口函数: NX X M X (M mY ) 令M (M mY) • 其中X为出口,是外国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需 求;M为进口,本国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M为自发进口需求,m称为边际进口倾向,表示 当期收入中用于购买进口商品的比例。 • 总需求函数:
第一,无论收入为多少,消费总是为正数,即存 在一部分自发消费(Autonomous consumption); 第二,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不如收 入增加得那么快。
C
45o线
C C c Y
C0
E
C
Y0 Y
线性消费曲线
两个重要概念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所引起 的消费的增加量。可用公式表示为:
年龄、储蓄和财富
• 处于工作年龄阶段 WR 的人每年会把其收 WL×YL 入的一个比例储蓄 起来用作退休后的 花费,所以随着年 龄的增长,其财富 正储蓄 也在增长;而退休 YL 的人则依靠之前累 积的财富生活,所 C 以随着年龄的增长, 其财富在下降。 0 (20)
财富
负储蓄
WL
NL T
生命周期理论的政策含义
C MPC =c Y
平均消费倾向 (APC) 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 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可用公式表示为:
C C cY C APC c Y Y Y
2、储蓄函数
储蓄是可支配收入中未被用于消费的部分, 即S=Y-C。 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是指居民的储蓄与 决定储蓄的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表示为:
•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口当中,工作年龄的人口较 多,那该国的储蓄率较高;而一个国家的人口 中退休的人较多,那该国的储蓄率较低。也就 是说,一国整体的储蓄率与其人口的年龄结构 相关。 • 人口红利与人口老龄化
3.永久收入(PIH)理论
• 由弗里德曼提出,他认为,消费者的消 费取决于其永久收入而不是暂时性收入, 所谓永久性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 到的长期性收入。 • 用数学公式表述: Ct=cYPt
总需求与总收入
AD
IU>0
AD(Y)
●
A IU<0
450
Y*
Y
2.1 两部门均衡
• 将两部门经济的 总需求函数带入 均衡方程,有
Y AD C cY I CI A Y 1 c 1 c
A
C
450
AD AD*
Y=AD ● AD(Y)
第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产 品市场的均衡
国民收入决定涉及到总需求与总供给。本 章和下一章进行的是总需求分析。 总需求分析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 核心,它包括两个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 定模型与IS-LM模型。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假定: 第一,潜在的国民收入不变; 第二,经济中存在着生产能力的闲置; 第三,价格水平固定不变; 第四,利率水平不变,从而投资水平固 定不变。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只分析实物经济条件 下国民收入的均衡问题,即只分析产品市 场上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
4、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 3)收入分配
• 一般来说,高收入集团家庭的边际消费倾 向低,低收入集团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高。 因此,如果收入分配更加平等,则会提高 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扩大内需。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1、总需求 2、总需求和总收入 3、投资-储蓄法
1. 总需求
1.1 两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
AD C c(1 t ) mY cTR I G X M
• 自发支出:A C I G X M cTR
消费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的图示
AD c(1-t)-m
AD4(Y) AD3(Y)
A4
c(1-t)
C(Y )
A3
A3 C I G cTR
S C APS 1 c Y Y
APS APC 1
三、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
1.相对收入消费函数
2.生命周期理论 3.持久收入理论
4.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1.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J· 杜森贝利(J· Duesenberry)提 出:
• 1、人们的偏好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也 就是说,单个消费者的行为会受到周围人们消费 水准的影响,即存在着所谓的“示范效应”。
短期和长期
• 短期内,如果一个人的收入增长,那么他无法 断定是永久性收入增加导致的还是暂时收入增 加导致,而认为是两者的混合,因此,短期的 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降低;
• 长期内的收入增长可以断定是永久性收入的增 长,因此,长期平均消费倾向是稳定的,不随 收入变动。
永久收入理论的政策含义
• 个人消费支出不依赖于暂时性收入,因此政府 的临时性减税措施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是很小的。
两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家庭的消费需求和 厂商的投资需求
• 在总需求中,凯恩斯认为只有当期消费与当期收 入有关,投资需求是由外生因素决定的,与当期 收入无关。 • 由凯恩斯消费函数可以写出总需求函数:
AD C I C cY I0 AD cY
总需求函数中,与Y无关的变量都称为 自发性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