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专利法61页PPT
合集下载
第九章 专利法《经济法概论》PPT课件

二、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或事项 (一)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
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 (三)不属于发明事项或不属于专利法保护范围的发明创造
(三)不属于发明事项或不属于专利法保护范围的发明创造
(1)科学发现。与发明创造相比,两者存在本质区别,科 学发现指对前所未知的自然规律的认识,而发明创造则 是前所未有的东西。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由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 法不能用工业的方法制造和使用,因此不适用于专利 法保护。但是对于血液、毛发、尿样等脱离了人体的 物质的化验方法则不属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因 此如果具备专利条件。可以授予专利权。另外,对于 用于诊断或者治疗疾病的仪器、设备或者器械等,如 果具备专利条件,可以被授予专利权。
一、专利法的保护对象
(三)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又称工业品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 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 上应用的新设计。根据这一定义,外观设计要取得专 利权并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应具备以下要求:其一, 外观设计应与应用产品结合为一体。其二,外观设计 应有明显肉眼可见的外观特点。其三,外观设计应是 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非职务发明创造,是指与执行本单位任务无关,也 不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非职务 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 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二) 1.禁止重复授权原则
对于同样的发明创造,无论是同一人提出两件以上专利 申请,还是不同人分别提出两件以上专利申请,即使在 符合授予专利权条件的情况下,也不能授予两项以上专 利权,否则在这些专利权之间就会发生冲突。这就是 “禁止重复授权原则”。
经济法专利法PPT课件

8
⑷发明创造的合法受让人 做出发明创造的单位或个人可以将
自己所有的专利申请权转让给他人, 合法受让人有权就受让的发明创造 申请专利,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 归该申请人所有。
9
⑸外国人 《专利法》第18条规定,在中国
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 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 申请专利的,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 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 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办理。
“已有的技术” —是指专利申请日以前公开的技术;
18
“实质性特点”
——是指申请专利保护的发明或实用新
型与原来技术相比有本质性的突破,不是原
来技术中的类似的或推导的东西,而是创造
性构思的结果;
“进步”
——是指与最接近的技术相比,该发明
有长足的进步,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缺陷和不足,或者代表了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19
3、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必须是
可被应用于实际目的并能产生积极效果。 专利法对发明创造实用性的要求涉及三个
方面: (1)产业上实施是广泛的,是指工业、农业、 商业、渔业、林业、畜牧业、采掘业、运输业 等。
20
(2) 制造和使用是指,如果发明是一 种产品,则能够在产业上重复地生产; 如果发明是一种方法,则能够在产业上 应用,也就是制造和使用要有再现性。
出,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 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7
⑶共同发明创造人 共同发明创造,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单位
或个人共同完成的发明创造,它包括两个 以上的单位或个人协作完成的发明创造和 一方接受他方委托的研究、设计任务所完 成的发明创造。上述完成发明创造单位或 个人,称为共同发明创造人。共同完成的 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外,申请专利的 权利属于共同完成人;一方委托他方完成 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受托方。
⑷发明创造的合法受让人 做出发明创造的单位或个人可以将
自己所有的专利申请权转让给他人, 合法受让人有权就受让的发明创造 申请专利,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 归该申请人所有。
9
⑸外国人 《专利法》第18条规定,在中国
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 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 申请专利的,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 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 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办理。
“已有的技术” —是指专利申请日以前公开的技术;
18
“实质性特点”
——是指申请专利保护的发明或实用新
型与原来技术相比有本质性的突破,不是原
来技术中的类似的或推导的东西,而是创造
性构思的结果;
“进步”
——是指与最接近的技术相比,该发明
有长足的进步,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缺陷和不足,或者代表了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19
3、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必须是
可被应用于实际目的并能产生积极效果。 专利法对发明创造实用性的要求涉及三个
方面: (1)产业上实施是广泛的,是指工业、农业、 商业、渔业、林业、畜牧业、采掘业、运输业 等。
20
(2) 制造和使用是指,如果发明是一 种产品,则能够在产业上重复地生产; 如果发明是一种方法,则能够在产业上 应用,也就是制造和使用要有再现性。
出,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 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7
⑶共同发明创造人 共同发明创造,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单位
或个人共同完成的发明创造,它包括两个 以上的单位或个人协作完成的发明创造和 一方接受他方委托的研究、设计任务所完 成的发明创造。上述完成发明创造单位或 个人,称为共同发明创造人。共同完成的 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外,申请专利的 权利属于共同完成人;一方委托他方完成 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受托方。
经济法--专利法

3、实用性 、
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 产生积极效果。 (1)能够制造。作为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是可 以实现的,即如果该发明的目的是制造一种产品,那么这一 产品就必须能够按照发明的技术方案制造出来。 (2)能够使用。作为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必须能够实 施。如果发明是一种工艺方法,则这种工艺方法应当可以在 工业生产中使用。 (3)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 其所产生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的效果应当是积极的和有益的。 明显无益、脱离社会需要、严重污染环境、严重浪费能源或 者资源、损害人身健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具备实用性。 (4)必须具有再现性。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为一种技术方案应 当可以重复实现。即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公开的 技术内容,能够重复实施专利申请中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 技术方案。如果是一种产品,应当可以重复制造出来,如果 是一种方法,则应当可以反复使用。
2、申请人 、 指就一项发明创造向专利局申请专利的人。 现实生活中,发明人、设计人和申请人不是同一 人的情况如下: (1)发明人以外的其他人通过合同或继承取得发明 创造的专利申请权; (2)法律直接将专利申请权赋予发明人以外的其他 人。如职务发明创造。 3、专利权人 、 享有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统称为专利权人。
实用新型与发明的不同之处在于: 实用新型与发明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实用新型只限于具有一定形状的 产品,不能是一种方法,也不能是没有固定 形状的产品; 第二,对实用新型的创造性要求不太高, 而实用性较强。
3、外观设计 、
专利法规定:“专利法所称外观设计是指 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 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对象是产品的装饰性 或艺术性。
第三讲专利法PPT课件

1984 年 3 月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专 利 法 》 颁 布 , 1985年4月1日起实施。
1992年9月,我国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改, 扩展了专利保护的技术领域,延长了专利保护的期 限,完善了专利审批程序,重新规定了对专利实施强 制许可的条件,增设了专利进口权和本国优先权。
2000年8月25日,对《专利法》第二次修改,加大
第三节 我国专利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近代的中国专利制度的引进
中国出现近现代意义上的专利制度是由一位
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洪秀全的弟弟洪仁玕在其《资政
新篇》中提出。但由于太平天国的失败未能实现。
我国最早授予的专利权是1882年光绪皇帝批
准郑观应的上海机器织布局采用的机器织布技术可
享受10年的专利。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钦赐”专
三、专利制度
所谓专利制度就是一个国家通过确认发明人对 其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的垄断权而促进本国科学技 术发展的法律制度。一个国家的专利制度由该国家 的专利立法、执法和司法等相关法律制度所构成。
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产生及历史发展
1624 年 , 英 国 议 会 颁 布 并 实 施 的 垄 断 法 规 (The Statute of Monopolies),禁止一切垄断行 为,只允许发明人对自己发明的垄断,作为在一定时 期内应当受到保护的特殊事项保存下来。
产品发明
产品发明专利权仅及于 其产品本身,
方法发明
方法发明专利权不仅及 于其方法本身,而且及 于用该方法直接获得的 产品。
产品发明
产品发明专利被侵权后, 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在原告 (即专利权人)一方;
方法发明
而新产品的制造方法发明 专利权被侵权后,诉讼中 的举证责任在被告(即侵 权行为人)一方
专利法PPT演示课件

出版物不受地理位置、语言或者获 得方式的限制,也不受年代的限制。 出版物的出版发行量多少、是否有 人阅读过、申请人是否知道是无关 紧要的。
2)使用公开
使用公开的方式包括能够使公众得 知其技术内容的制造、使用、销售、 进口、交换、馈赠、演示、展出等 方式。只要通过上述方式使有关技 术内容处于公众想得知就能够得知 的状态,就构成使用公开,而不取 决于是否有公众得知。
我国 不授 予专 利权 的对
象
5、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但是,用于实施疾病诊断和治疗 方法的仪器或装置,以及在疾病诊 断和治疗方法中使用的物质或材料 属于可被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收入:54.44亿 26.86亿 15.60亿
4.29亿
0.58亿
利润: 0.41亿 3.72亿
0.84亿
3.87亿
-0.45亿
专利许可利润贡献率为:53.9%,且按年增长14.5%
专利权 的保护 对象
一、可以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
技术方案和设计方案
技术方案是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 的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技术手段的集合。 技术手段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
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展览会,包括 国务院、各部委主办或者国务院批 准由其他机关或者地方政府举办的 国际展览会。中国政府承认的国际 展览会,是指国际展览会公约规定 的由国际展览局注册或者认可的国 际展览会。所谓国际展览会,即展 出的展品除了举办国的产品以外, 还应当有来自外国的展品。
丧失 新颖 性的 例外
专利法
1
影响 世界 的专
利
膨胀螺钉 (发明人:约翰.约瑟夫.罗林斯1913年获 得专利)
拉链(发明人:吉德昂.逊德巴克1917年获得专利) 蒸汽机 (发明人:詹姆斯.瓦特1769年获得专利) 飞机 (发明人:莱特兄弟1906年获得专利授权)
2)使用公开
使用公开的方式包括能够使公众得 知其技术内容的制造、使用、销售、 进口、交换、馈赠、演示、展出等 方式。只要通过上述方式使有关技 术内容处于公众想得知就能够得知 的状态,就构成使用公开,而不取 决于是否有公众得知。
我国 不授 予专 利权 的对
象
5、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但是,用于实施疾病诊断和治疗 方法的仪器或装置,以及在疾病诊 断和治疗方法中使用的物质或材料 属于可被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收入:54.44亿 26.86亿 15.60亿
4.29亿
0.58亿
利润: 0.41亿 3.72亿
0.84亿
3.87亿
-0.45亿
专利许可利润贡献率为:53.9%,且按年增长14.5%
专利权 的保护 对象
一、可以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
技术方案和设计方案
技术方案是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 的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技术手段的集合。 技术手段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
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展览会,包括 国务院、各部委主办或者国务院批 准由其他机关或者地方政府举办的 国际展览会。中国政府承认的国际 展览会,是指国际展览会公约规定 的由国际展览局注册或者认可的国 际展览会。所谓国际展览会,即展 出的展品除了举办国的产品以外, 还应当有来自外国的展品。
丧失 新颖 性的 例外
专利法
1
影响 世界 的专
利
膨胀螺钉 (发明人:约翰.约瑟夫.罗林斯1913年获 得专利)
拉链(发明人:吉德昂.逊德巴克1917年获得专利) 蒸汽机 (发明人:詹姆斯.瓦特1769年获得专利) 飞机 (发明人:莱特兄弟1906年获得专利授权)
第十三章 专利法 《经济法概论》PPT课件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 (2)假冒他人专利的侵权行为 (3)冒充他人专利的侵权行为
13.6.5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依据《专利法》的规定,下列行为不视为侵犯 专利权的行为:
①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 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
(2)专利侵权行为的类型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 假冒专利的侵权行为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13.6.4专利侵权行为
1)专利侵权行为的概念
专利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营 利为目的,实施了受法律保护的专利,侵犯专利权 人的专利权的行为。
2)专利侵权行为的类型
2)专利申请的原则
(1)单一性原则 (2)先申请原则 (3)优先权原则
13.4.2专利的审批
1)发明专利审批程序
(1)初步审查。 (2)早期公开。 (3)实质审查。 (4)授予专利权。
2)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审批程序 3)专利申请的复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5 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13.5.1专利权人的权利
第二,专利是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发明创造;
第三,专利必须是经国务院专利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规定的程 序确定并批准,在未经审查并批准授权之前,任何一项发明创造 都不能称之为专利。
13.1.3专利权 1)专利权的概念
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和商标权共同构成 工业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一项无形财产权。
其三,“显著的进步”是指发明与相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克服了现有 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或者具有新的优点或效果及代表了某种 新的技术趋势。
3)实用性 (1)实用性的概念
13.6.5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依据《专利法》的规定,下列行为不视为侵犯 专利权的行为:
①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 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
(2)专利侵权行为的类型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 假冒专利的侵权行为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13.6.4专利侵权行为
1)专利侵权行为的概念
专利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营 利为目的,实施了受法律保护的专利,侵犯专利权 人的专利权的行为。
2)专利侵权行为的类型
2)专利申请的原则
(1)单一性原则 (2)先申请原则 (3)优先权原则
13.4.2专利的审批
1)发明专利审批程序
(1)初步审查。 (2)早期公开。 (3)实质审查。 (4)授予专利权。
2)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审批程序 3)专利申请的复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5 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13.5.1专利权人的权利
第二,专利是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发明创造;
第三,专利必须是经国务院专利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规定的程 序确定并批准,在未经审查并批准授权之前,任何一项发明创造 都不能称之为专利。
13.1.3专利权 1)专利权的概念
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和商标权共同构成 工业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一项无形财产权。
其三,“显著的进步”是指发明与相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克服了现有 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或者具有新的优点或效果及代表了某种 新的技术趋势。
3)实用性 (1)实用性的概念
专利法ppt..

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正 确 行 使 专 利 权
保 证 充 分 公 开 专 利 内 容
缴 纳 专 利 年 费 义 务
励职 和务 报发 酬明 请人 求设 权计 人 的 奖
署放保标许转独 名弃护记可让占 权专请权权权实 利求 施 权权 权 的 权 利
专利权的申请原则
一、单一性原则—一件申请只能要求一 种类型的一项专利权(合案申请的规定) 二、先申请原则—(申请日的判断标准) 三、优先权原则—(我国优先权和本国 优先权)
法律规定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情形
专利权用尽—— 当专利权人制造或者经其许可制造、进口专利产品 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售出,使用、许诺销 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 在先使用权——在专利申请日以前已经制造相同 产品,使用相同方 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 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 继续制造使用的 临时过境——临时通过中国领土、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为 其自身需要在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技术的,但这种使用 仅限与我国签有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公约,或者有互惠条 约的国家的运输工具,并不面向所有国家。 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非以经营为目的使用专利技术的。 善意使用—— 对于那些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 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专 利产的使用者或销售者,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 偿责任。
专利权的客体- 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发明---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 方案。可以分为产品发明、方法发明、改进发明 实用新型---指对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其结合所提出 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 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不授予专利权的科学技术成果 (1)科学发现 ( 2)智力活动规则和方法 (3)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4)动物和植物品种(5)用 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2024年)第4讲专利法ppt课件

01
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
释权利要求。
外观设计专利权
02
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
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原则
03
以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特征为准,同时考虑说明书及附图、
现有技术及其与专利技术的关系等因素。
16
专利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
2024/3/26
2024/3/26
22
06
专利法的前沿问题与展望
2024/3/26
23
人工智能与专利法
2024/3/26
人工智能技术的可专利性
探讨AI技术是否满足专利法中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要求。
AI生成发明的专利权归属
分析AI生成发明的专利权应归属于AI开发者、使用者还是其他相关 方。
AI在专利审查中的应用
2024/3/26
专利申请程序
提交申请文件;缴纳申请 费;初步审查;公布或授 权。
申请文件要求
包括请求书、说明书、权 利要求书、摘要等;使用 规定的格式和语言;清晰 、准确地描述发明内容。
12
专利审查与授权
专利审查
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申请进行实质 审查,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的审查;审查周期因技术领域和申请 量而异。
专利权的内容和限制
包括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不视 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强制许 可等规定。
专利权的保护
包括专利侵权行为、专利纠纷 的解决方式、法律责任等规定
。
5
专利法的历史与发展
专利法的起源
专利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威尼斯。
2024/3/26
专利法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