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沸点
甘油介绍

EINECS号: 200-289-517.9℃,相对密度1.2613。
与水可无限混溶,无水甘油有强烈的吸水性。
甘油有微弱酸性,能与碱性氢氧化物作用,如与氢氧化铜作用可生成颜色鲜艳的蓝色甘油铜(可用来鉴别多元醇)。
甘油与硝酸作用生成三硝酸甘油酯,又名硝化甘油,是一种烈性炸药。
由于甘油有吸水性,故常用于化妆品、皮革、烟草、食品及纺织品的吸湿剂和滋润剂。
甘油还有润肠作用,可用于灌肠或制成栓剂医治便秘。
硝酸甘油酯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绞痛。
硝化甘油可用作炸药和推进剂。
甘油与二元酸反应可得醇酸树脂,广泛用于油漆和涂料中。
自然界中,甘油以酯的形式广泛存在。
如各种动植物油脂都是甘油的羧酸酯,水解油脂便可得到脂肪酸和甘油。
目前,甘油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制皂工业的副产物(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另一来源是由石油裂解气丙烯制备。
图为甘油结构式。
药理作用本品能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使其易于排出。
还有脱水作用,与抗坏血酸钠配成复方针剂静脉给药,可降低眼压。
外用有吸湿作用,并使局部组织软化。
能溶解硼砂、硼酸、苯酚、核酸、水杨酸等。
主要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者便秘、一般脑水肿的抢救、青光眼的治疗、冬季皮肤皲裂及剥离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0.5~1g/kg,每日1~2次,配成50%生理盐水溶液。
可在其他脱水药应用的间歇期配合使用。
静滴或静注:每次1g/kg,每日1次,可配成10%甘油葡萄糖或甘油生理盐水溶液。
【不良反应】本品无毒,口服大剂量可引起头痛、眩晕、口渴、恶心、呕吐、腹泻,但症状轻微,卧床休息后即可消失。
【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慎用。
高浓度静滴(30%以上)可引起溶血和血红蛋白尿。
本品有溶血作用,静脉给药时,不可单用本品,应与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配合用。
【制剂与规格】口服制剂:50%甘油0.9%氯化钠溶液。
注射剂:9.263%甘油0.834%氯化钠注射液(甘油氯化钠注射液)。
医用甘油栓剂:由硬脂酸钠(肥皂)为硬化剂,吸收甘油而制成(肥皂的刺激性泻下也有一定作用)。
第五章 糖蜜发酵制甘油

制取甘油的方法有三种: (1)从油脂经水解生产硬脂酸或经皂化生 产肥皂的废液中提取。 (2)由淀粉或糖质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取。 (3)以丙烯为原料通过合成,制造合成甘 油。
甘油的理化指标必须符合 GBI3206 一91的规油发酵机理
甘油发酵机理: 酒精、甘油发酵分为三型:
发酵罐内接入的种母量宜多不宜少, 一般为醪液量的10% 。 亚硫酸钠应采用少量多次的添加方 法。另外,添加NaHSO3之前应将醪液 pH调至7,以避免因产生亚硫酸而给酵母 带来更强的毒害性。从国内生产情况来看, 亚硫酸钠添加的总量大约为原糖蜜耗用量 的 20%左右。 在一定的甘油产量范围内,甘油产 量随亚硫酸钠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 到一定数量之后,再继续加入亚硫酸钠对 甘油产量的增加甚微。
一、菌种的选择和培养
As· 2· 1190酵母菌较适合于甘蔗糖蜜发酵 生产甘油。 以 As· 2· 1190 菌种为例,其种母的培养条 件如下:
二、亚硫酸盐法发酵
将糖蜜加水稀释至10%~12%的浓 度,补充足够的氮源和磷源并以适量的 碳酸钙调整pH为7,通人蒸汽加热灭菌, 待冷却至30℃ ,便可作为培养液流加到 接有种母的发酵罐内进行发酵。当发酵 进入旺盛期时,开始添加亚硫酸钠,使 发酵过程向着生成甘油的方向进行。
3.待熟阶段 糖液流加完毕,发酵进入待熟阶段。在此 阶段,还会有部分残糖分继续变成甘油,随着糖 分逐渐下降,发酵过程也逐渐趋向缓和,直至最 后趋于静止,即表示发酵成熟。
发酵流加过程主要技术条件见表1-5-3。
第四节 甘油的提取与精制
亚硫酸盐法发酵生产甘油,依靠乙醛固定 剂亚硫酸钠抑制酒精生成,使发酵向着生成甘 油方向进行,其作用是很不完全的。因此,在 成熟醪中除含有甘油外,还含有酒精和乙醛, 此外,还有未起加成作用的游离亚硫酸盐、残 余糖分和酵母菌体等。 提取甘油时,要先用普通蒸馏方法蒸出酒 精和乙醛,然后用特殊蒸馏方法蒸出甘油,最 后再对粗甘油进行精制。整个过程可分如下几 步进行:
甘油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丙三醇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甘油化学品英文名:glycerol ;glycerin企业名称:广州####公司地址:广州市####路#号邮编: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编号:生效日期:主要用途:用于气相色谱固定液及有机合成, 也可用作溶剂、气量计及水压机减震剂、软化剂、抗生素发酵用营养剂、干燥剂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轻微刺激液体图形符号:不使用警示词:不使用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食入,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急性危害—吸入:对身体有害。
眼睛接触:可能会造成轻微眼睛刺激。
皮肤接触: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食入:不预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或有不适当的症状。
慢性危害--目前尚无适当的数据显示会对人体造成慢性危害。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遇明火、高热可燃。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丙三醇有害物成分:丙三醇含量:≥99.5%CAS No.:56-81-5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污染衣物须经清洗后方可再用。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如有红肿疼痛现像,立即送医治疗。
吸入:在正常情况下,不预期会因吸入造成人体危害。
可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或就医。
食入:在正常情况下,不预期会因食入造成人体危害。
可饮足量温水,催吐。
或就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未穿着适当防护具不可进入火场,消防人员应着自给式空气呼吸器,或正压式呼吸器,以避免暴露有害气体中。
丙三醇

丙三醇丙三醇甘油又名丙三醇,是一种无色、无臭、味甘的粘稠液体。
甘油的化学结构与碳水化合物完全不同,因而不属于同一类物质。
每克甘油完全氧化可产生4千卡热量,经人体吸收后不会改变血糖和胰岛素水平。
甘油是食品加工业中通常使用的甜味剂和保湿剂,大多出现在运动食品和代乳品中。
冬季人们常用甘油搽于手和面部等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表面,能够使皮肤保持柔软,富有弹性,不受尘埃、气候等损害而干燥,起到防止皮肤冻伤的的作用。
由于甘油可以增加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含量,所以可以增加高热环境下人体的运动能力。
分子式:C3H8O3 分子量:92.09 外观与性状:无色粘稠液体,无气味,有暖甜味,能吸潮。
熔点(℃):18.18 沸点(℃):290.9 闪点(℃):177 引燃温度(℃):370相对密度(水=1):1.26331(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1粘度(20℃):1412mPa. (25℃):945mPa.s 体积膨胀系数/K-1:0.000615 表面张力(20℃):63.3mN/m 饱和蒸气压(kPa):0.4(20℃)可混溶于乙醇,与水混溶,不溶于氯仿、醚、二硫化碳,苯,油类。
可溶解某些无机物。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主要用途:用于气相色谱固定液及有机合成,也可用作溶剂、气量计及水压机减震剂、软化剂、防冻剂,抗生素发酵用营养剂、干燥剂等。
用于制造硝化甘油,醋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
大量用于化妆品工业,食品工业,水性印刷油墨,涂料工业。
由于其无毒无味无公害,为二甘醇/乙二醇用于化妆品/食品工业的最佳代用品。
健康危害:食用对人体无毒。
对眼睛、皮肤没刺激作用。
小鼠口服毒性LD50=31,500mg/kg.静脉给药LD50=7,560mg/kg.甘油[2]是甘油三酸酯分子的骨架成分。
当人体摄入食用脂肪时,其中的甘油三酸甘油酯经过体内代谢分解,形成甘油并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甘油可作为化妆品甘油的化学名为甘油丙三醇,有甜味,为无色透明粘性液体,是化工生产的产品,有良好的吸水性,常用来做化妆品的添加原料。
十种沸点超过200℃的溶剂理化性质总结

十种沸点超过200℃的溶剂理化性质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列举十种高沸点液体(>200℃),简单列出其理化性质,以及对金属盐的溶解能力:1、苯甲醇沸点:205 ℃密度:1.045 g/ml(25℃)水溶性:4.29 g/100mL(20℃)性质与用途、以及金属盐溶解性::①有极性,低毒,蒸汽压低,因此用作醇类溶剂。
可燃,可与乙醇、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混溶。
②苯甲醇不宜久贮,它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为苯甲醛和苯甲醚。
③用作色谱分析试剂,也用于有机合成。
与卤化磷和氢卤酸反应生成卤化苄。
卤化苄和苯甲醇都是苄基(苯甲基)化试剂。
④可通过氯化苄与碳酸钾或碳酸钠长时间加热水解而得;或苯甲醛的甲醇溶液与氢氧化钠液在65~75℃下反应而得。
⑤能溶解Na,与其发生酸碱反应。
2、二甲酸酯(DBE)沸点:196~225 ℃密度:1.19 g/ml(25℃)水溶性:/性质与用途、以及金属盐溶解性::①DBE是由三种二价酸酯组成的混合物,是丁二酸二甲酯,戊二酸二甲酯和已二酸二甲三种良好环境溶剂的组合。
②低毒、低味、含水量低、使用安全;良好的稳定性,自然存放不会产生氧化和分解;沸点高,馏程长,可帮助调节整个溶剂系统的挥发速率③极好的溶解力,与聚氯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等相溶性良好。
④生产时,先由甲醇同混和的二元酸反应,然后精馏分离成不同的产品。
3、苯甲酸乙酯沸点:212 ℃密度:1.045 g/ml(25℃)水溶性:insoluble性质与用途、以及金属盐溶解性::①无色液体,溶于乙醇、乙醚、石油醚、丙二醇、矿物油和大多数非挥发性油,不溶于水和甘油。
②用作溶剂及香料辅助剂,也用于有机合成:用作纤维素酯、纤维素醚、树脂类的溶剂、适用于香蕉、樱桃、梅子、葡萄等香精以及烟用和酒用香精中。
③由苯甲酸和乙醇在无水硫酸铝和微量硫酸存在下酯化而制备。
十种沸点超过200℃的溶剂理化性质总结

列举十种高沸点液体(>200℃),简单列出其理化性质,以及对金属盐的溶解能力:1、苯甲醇沸点:205 ℃密度:1.045 g/ml(25℃)水溶性:4.29 g/100mL(20℃)性质与用途、以及金属盐溶解性::①有极性,低毒,蒸汽压低,因此用作醇类溶剂。
可燃,可与乙醇、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混溶。
②苯甲醇不宜久贮,它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为苯甲醛和苯甲醚。
③用作色谱分析试剂,也用于有机合成。
与卤化磷和氢卤酸反应生成卤化苄。
卤化苄和苯甲醇都是苄基(苯甲基)化试剂。
④可通过氯化苄与碳酸钾或碳酸钠长时间加热水解而得;或苯甲醛的甲醇溶液与氢氧化钠液在65~75℃下反应而得。
⑤能溶解Na,与其发生酸碱反应。
2、二甲酸酯(DBE)沸点:196~225 ℃密度:1.19 g/ml(25℃)水溶性:/性质与用途、以及金属盐溶解性::① DBE是由三种二价酸酯组成的混合物,是丁二酸二甲酯,戊二酸二甲酯和已二酸二甲三种良好环境溶剂的组合。
②低毒、低味、含水量低、使用安全;良好的稳定性,自然存放不会产生氧化和分解;沸点高,馏程长,可帮助调节整个溶剂系统的挥发速率③极好的溶解力,与聚氯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等相溶性良好。
④生产时,先由甲醇同混和的二元酸反应,然后精馏分离成不同的产品。
3、苯甲酸乙酯沸点:212 ℃密度:1.045 g/ml(25℃)水溶性:insoluble性质与用途、以及金属盐溶解性::①无色液体,溶于乙醇、乙醚、石油醚、丙二醇、矿物油和大多数非挥发性油,不溶于水和甘油。
②用作溶剂及香料辅助剂,也用于有机合成:用作纤维素酯、纤维素醚、树脂类的溶剂、适用于香蕉、樱桃、梅子、葡萄等香精以及烟用和酒用香精中。
③由苯甲酸和乙醇在无水硫酸铝和微量硫酸存在下酯化而制备。
④苯甲酸乙酯的金属盐溶解性较好,能与多种金属盐和氯化锡、三氯化铝、氯化钛、碘化镁、五氯化锑等形成结晶性复合物,但不太稳定,在空气中易分解。
1%甘油水溶液的沸点_概述及解释说明

1%甘油水溶液的沸点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化学领域中,沸点是指液体在一定压力下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温度。
甘油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有机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医药、食品、化妆品等。
而甘油与水混合后形成的甘油水溶液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重点探讨含有1%甘油浓度的水溶液的沸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对文章进行概述和说明,后续章节会逐步介绍甘油与水混合物、沸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着重阐述1%甘油水溶液的沸点概述。
最后,我们将总结研究结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和解释含有1%甘油浓度的水溶液的沸点特性。
通过实验结果总结和原理解释,我们希望揭示出影响该浓度下甘油水溶液沸点的因素,并与其他浓度下的甘油水溶液进行比较。
此外,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展望其应用前景。
以上是对文章“1. 引言”部分的详细清晰撰写。
2. 甘油与水的混合物2.1 甘油的性质甘油,化学名为丙三醇,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
它是一种高度溶解于水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亲水性。
由于其分子中含有羟基(-OH),因此它可以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其在水中的溶解。
此外,甘油还具有一定的黏度和粘滞性。
这使得它可以在液体中形成稠密的结构,并产生黏性效应。
这也是为什么甘油通常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剂等领域中的保湿剂和增稠剂。
2.2 水溶液的性质水是一种极其重要且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液体。
它具有很高的溶解能力和热容量,在许多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媒介作用。
水具有很强的分子极性,其中氧原子带负电荷而氢原子带正电荷,从而使得水分子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
这种氢键使得水具有较高的沸点和融点,以及相对较大的表面张力。
此外,由于水中的氢离子(H+)和羟根离子(OH-)极易自离解,形成了自动平衡的酸碱体系。
这使得水溶液具有一定程度的酸碱性。
丙三醇

丙三醇丙三醇是无色味甜澄明黏稠液体。
无臭。
有暖甜味。
俗称甘油,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
对石蕊呈中性。
长期放在0℃的低温处,能形成熔点为17.8℃有光泽的斜方晶体。
遇强氧化剂如三氧化铬、氯酸钾、高锰酸钾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能与水、乙醇任意混溶,1份本品能溶于11份乙酸乙酯,约500份乙醚,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
相对密度1.26362。
熔点17.8℃。
沸点290.0℃(分解)。
折光率1.4746。
闪点(开杯)176℃。
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20ml/kg丙三醇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
当人体摄入食用脂肪时,其中的甘油三酯经过体内代谢分解,形成甘油并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因此,甘油三酯代谢的终产物便是甘油和脂肪酸。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粘稠液体,无气味,有暖甜味,能吸潮熔点(℃):20沸点(℃):290.0相对密度(水=1):1.26331(2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1粘度(20℃):1412mPa.s(25℃):945mPa.s表面张力(20℃):63.3 mN/m饱和蒸气压(kPa):0.4(20℃)闪点(℃):177引燃温度(℃):370体积膨胀系数/K-1:0.000615溶解性:可混溶于乙醇,与水混溶,不溶于氯仿、醚、二硫化碳,苯,油类。
可溶解某些无机物。
作用用途气相色谱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75℃,溶剂为甲醇),分离分析低沸点含氧化合物、胺类化合物、氮或氧杂环化合物,能完全分离3-甲基吡啶(沸点144.14℃)和4-甲基吡啶(沸点145.36℃),适用于水溶液的分析、溶剂、气量计及水压机缓震液、软化剂、抗生素发酵用营养剂、干燥剂、润滑剂、制药工业、化妆品配制、有机合成、塑化剂。
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溶解,低浓度丙三醇溶液可做润滑油对皮肤进行滋润(开塞露)。
储运特性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