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夜间施工监理管理制度范本

夜间施工监理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夜间施工的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及环境保护,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本制度。
1.2 夜间施工监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动态管理、全程监控的原则,对夜间施工进行全面监督管理。
1.3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夜间施工项目的监理活动。
二、监理组织与管理2.1 监理单位应根据夜间施工项目特点,组建专业的监理团队,明确监理职责和分工。
2.2 监理单位应制定夜间施工监理计划,包括监理内容、监理流程、监理周期等,并报建设单位批准。
2.3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确保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及有关标准规范进行施工。
2.4 监理单位应定期对夜间施工进行检查,对施工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
三、夜间施工质量管理3.1 监理单位应监督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2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但不限于材料验收、施工工艺、验收评定等。
3.3 监理单位应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现象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并记录在案。
3.4 监理单位应组织施工单位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及合同要求。
四、夜间施工安全管理4.1 监理单位应监督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控制。
4.2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现场布置、临时设施、施工设备等。
4.3 监理单位应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4.4 监理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并记录在案。
五、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5.1 监理单位应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5.2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现场卫生、噪声控制、废水处理等。
5.3 监理单位应监督施工单位开展文明施工活动,提升施工现场的整体形象。
夜间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夜间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夜间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夜间作业安全环境管理规定1 目的为规范船舶及海工(以下简称船舶)建造夜间作业安全环境管理,防止发生事故,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中远船务各企业船舶建造夜间作业安全环境管理。
3 定义本规定所指的夜间是指当日18时至次日7时。
总建造师:指项目建造总负责人,又称项目经理、总管或项目担当;建造师:指项目建造中具体项目的主管人员,又称项目建造主管或职场长;作业长:指项目建造中负责区域或单项工程管理工作的工区管理人员;施工负责人:指项目建造中单个施工队伍的现场管理人员。
项目组:又称总管小组。
4 管理内容船舶建造夜间作业施行申报制度,各企业应结合本规定要求制定和细化本企业的夜间作业申报制度,明确申报流程、权限和作业安全要求。
4.1 船舶建造施工夜间作业实施申报制度,作业前实施必要的安全交底制度,作业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监控制度。
4.2 对夜间22时以后的作业应加强监控。
4.3 在规定停工的期间内,列明的禁止施工项目、重点审批施工项目和允许作业施工项目,企业应按规定严格执行。
4.4 夜间施工项目应在当日17时前完成申报。
由工程主管/作业长与施工队沟通后,确定夜间需要施工的作业项目,并进行充分安全交底,落实夜间施工的安全措施,由工程主管/作业长向项目经理进行夜间作业申报,申报作业的项目应使造船工程部、安监部、工区/车间和施工队清楚,安全交底的内容应有明确记录,夜间值班和安全监护人员应清楚夜间施工范围的内容。
4.5 夜间22时以后作业项目的控制要求夜间22时以后的作业按施工的危险性分为三种:禁止施工项目、重点审批施工项目和允许作业项目。
4.5.1 禁止施工项目以下作业应在夜间22时至次日7时期间停止施工:a. 机舱、泵房、生活区等一级热工作业(个别直接影响坞期或船期的涉及一级热工作业的除外)。
b. 一级大件吊装作业(个别直接影响坞期或船期的一级大件吊装作业除外)。
c. 倾斜船台下水作业。
夜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夜间施工现场的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夜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设立夜间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夜间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项目部应配备夜间值班人员,负责夜间施工现场的巡查、监督和管理。
三、安全措施1. 照明设施(1)夜间施工现场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确保施工区域和通道的照明亮度。
(2)照明设备应采用安全、节能、环保的灯具,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2. 防火措施(1)施工现场应配备灭火器、消防水带等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2)施工现场禁止使用明火,如需使用,必须经夜间安全领导小组批准,并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
3. 防盗措施(1)施工现场应加强巡逻,确保夜间施工现场的财产安全。
(2)夜间施工人员应妥善保管个人物品,不得随意丢弃。
4. 交通安全(1)施工现场道路应保持平整、畅通,夜间施工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2)夜间施工车辆应开启警示灯,保持车距,严禁超速行驶。
5. 人员管理(1)夜间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离岗。
(2)夜间施工人员应穿着反光背心,佩戴安全帽,确保自身安全。
四、监督检查1. 项目部应定期对夜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夜间安全领导小组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五、奖惩1. 对在夜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夜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项目经理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夜间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夜间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施工过程中夜间作业的安全性,规范夜间施工的各项管理工作,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夜间施工活动。
三、安全管理要求1.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需要进行专门的夜间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夜间施工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确保当夜施工人员能够清晰地查看施工周围环境,减少夜间施工的危险性。
•施工现场应远离管道、线缆等危险区域,做好施工区域的临界点标记。
•在施工现场设置合理的警示标识,包括警示牌、警示线、警示灯等。
•施工现场应该清理干净,工具要放置整齐,防止杂物滑倒和倒塌。
•夜间施工的施工车辆和机械需要安装灯光和反光设备,以提高施工现场的可见性。
当施工车辆有需要经过人行道或交通较为密集的路段时,应该设置交警或安全警戒员进行指挥。
2.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夜间施工安全保障的关键,需要提高其意识和责任感,包括:•进行日常的安全教育,让施工人员了解夜间施工的危险性,并且加强安全技能的培训。
•在准备施工之前,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细致的安全分析,并就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预防。
如果出现安全问题,要及时整改。
-在施工现场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鞋、安全手套等。
3. 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在夜间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要求如下:•对紧急情况的处理应该合理,必须在最短时间内采取合理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发现安全隐患或者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需要及时向上级领导进行报告。
同时,要迅速采取措施,扼制麻痹大意或者惊慌失措。
•在安全事故之后,要对现场进行清理和恢复,保障周围环境的安全。
四、施工人员管理为了提高夜间施工人员的素质,规范其行为,有必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包括:•实行人性化管理,让施工人员能够在夜间施工中保持好的身体状态。
比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教育,使他们具备足够的夜间施工安全知识和技能。
夜间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确保夜间施工作业的安全生产,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工程范围内的所有夜间施工作业。
三、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夜间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
3. 建立健全夜间施工作业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4.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四、夜间施工作业组织与实施1. 施工单位应制定夜间施工作业方案,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
2. 夜间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作业内容、安全措施、注意事项等。
3.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4.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确保夜间施工作业安全。
5. 夜间施工作业期间,应加大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夜间施工作业安全措施1. 加强照明设施管理,确保夜间施工照明充足、安全。
2.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3. 严格执行高空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4. 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5.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六、夜间施工作业应急处置1. 建立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应急处置职责。
2.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应急演练。
3. 发生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七、监督检查与考核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夜间施工作业进行监督检查。
2.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夜间施工作业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八、附则1. 本制度由施工单位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确保夜间施工作业的安全生产,为我国建筑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夜间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夜间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一、总则为推动夜间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保障夜间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夜间施工的工程项目。
三、施工时间1. 夜间工程项目施工时间为每天晚上22:00至次日凌晨6:00。
2. 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施工时间,不得因各种原因擅自延长施工时间。
四、施工组织1.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地域环境,合理制定夜间施工组织方案。
2. 施工单位应确保夜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切实保障施工安全。
3. 施工单位应配备足够的安保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加强夜间施工的管理和监督。
4. 施工单位应建立夜间工程项目的施工记录,包括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安全等情况。
五、施工安全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单位应制定夜间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3. 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夜间施工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4. 施工单位应建立夜间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六、施工质量1. 施工单位应保证夜间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 施工单位应在夜间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质量监督,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3. 施工单位应建立夜间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记录,确保施工质量可控可靠。
七、协调配合1. 施工单位应与相关部门和业主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2.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计划,及时调整协调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八、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夜间施工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严格处理。
2. 如果因施工单位的违规行为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九、附则1. 本制度由施工单位负责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2.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夜间施工管理制度的培训,确保全员理解执行。
3.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夜间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施工单位及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确保夜间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特殊季节与夜间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特殊季节与夜间施工安全管理办法一、特殊季节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特殊季节施工包括夏季、冬季和雨季等,在这些季节中,天气条件对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和工人的安全,需要制定相应的特殊季节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1. 夏季施工安全管理办法(1)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在高温季节,应尽量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进行作业,可以将作业时间调整至清晨或傍晚,以减少工人在高温环境下的作业时间。
(2)防暑降温措施的落实: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防暑降温设施,如饮水机、遮阳伞、通风设备等,并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药物。
(3)建立相应的安全警示制度: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对高温天气下易发生的事故进行提示和警示,同时配备专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4)合理安排工人轮班: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和高温环境下的疲劳作业,应合理安排工人轮班,并提供充分的休息时间。
(5)加强防雷措施:夏季是雷电多发季节,施工现场应加强防雷工作,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施和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2. 冬季施工安全管理办法(1)保证供暖和通风设施:在冬季施工中,应保证施工现场的供暖和通风设施正常运行,为工人提供良好的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
(2)加强对冰雪天气的预防和处理:在冰雪天气下,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积雪和冰层,并设置相应的雪墙和防滑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3)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冬季是用电量较大的季节,应加强对用电设备的检查和维护,防止电器设备过载、短路等事故的发生。
(4)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在极端寒冷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作业,可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工人在相对温暖的时段进行作业。
3. 雨季施工安全管理办法(1)防雷防电措施的加强:雨季是雷电多发季节,施工现场应加强雷电防护措施,如设置避雷针,减少雷击风险。
(2)加强对场地排水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在雨季中,要特别注重对场地排水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防止因雨水积聚导致的安全事故。
夜间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夜间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夜间施工生产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生产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根据业主及上级下发有关安全管理制度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合理安排工序,尽量减少夜间施工作业,或不安排夜间危险作业。
第三条遇大风雷雨天气,夜间应停止一切施工作业,以防电缆漏电、坍塌等安全事故发生。
第四条夜间施工应对施工工序及人员分工作周密安排。
值班领导、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夜间作业点的检查巡视,高空作业、基坑施工时必须有安全监控人员在场,值班电工不得擅自离岗,应加强检查本班组现场用电系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应立刻整改。
第五条夜间施工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且布置合理,所用灯具应符合安全要求,灯具在工作状态时,不得随意挪动,施工时有照明、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应由电工排除,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理。
第六条夜间施工所用临时电线、灯具在天亮时必须由电工整理收回。
第七条夜间禁止一切吊装、脚手架搭拆等高危作业。
第八条施工现场不得使用夹板式碘鸨灯具,遇有潮湿、狭小空间等照明场所必须使用安全电压,手持照明灯须加防护罩,灯具电线不得由380V 电箱内引出,需有专用电箱,照明电箱位置须布置在作业范围附近,且易于发现,电箱周围不得有防碍通行的物件。
第九条夜间施工用于机具、照明的电缆不得有接头,且电缆线不得直
接缭绕在脚手架钢筋上,必须有可靠的绝缘措施。
第十条施工人员不得在高空架上、构造物等危险区域坐卧休息,不得嬉戏打闹、不得酒后上岗。
施工时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不得违章指挥,否则按有关管理制度进行处罚。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间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一、基本原则
(一)夜间施工一般是指晚上九点至早上五点之间的室外作业时间。
无特殊情况,原则上不宜安排夜间施工,杜绝为赶工而盲目安排夜间施工;极端恶劣天气情况下严禁进行夜间施工。
(二)因施工进度、质量控制等必须连续作业、无法避免夜间施工的,应采取必要的质量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得安排交叉施工,确保安全生产。
(三)因夜间施工组织不当导致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从严处理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实行夜间施工报备制度。
施工单位须提前向监理单位申请夜间施工报备,未经驻地办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得安排夜间施工。
对危险性较大工程实施夜间施工的,施工单位必须事先制定夜间施工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向监理单位报批,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排夜间施工的,还应向建设单位报备,同时完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三、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施工单位须认真做好夜间施工交接班工作,切实保障施工组织及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到位。
严禁安排体弱、带病、疲劳以及其他不适合夜间作业的人员进
行夜间施工。
四、严格夜间值班与巡查制度。
夜间施工中,施工单位要严格实行主要领导值班带班制度,质量安全主管人员、专职安全员和各有关.
作业人员应加大夜间巡查力度,夜间当班的质量员、安全员、监理员必须自始至终在岗。
五、严格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
对隐蔽工程进行夜间施工时,施工单位须加强自检,并按规定提前通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检查验收,否则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六、保证夜间施工期间用电安全。
夜间施工时,应保证施工场地照明充足,用电设备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有专人看护,应配备发电机等备用电源。
七、加强夜间施工安全防护。
临空、临边和临水作业应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和防护网,涉及夜间施工的,各工序或作业区的结合部位要有明显的发光标志,照明设备满足相应规范要求,并安排专人值守。
夜间施工人员需穿戴反光工作服;施工便道转弯处、基坑、沟槽四周须设置施工围挡,悬挂红色警示灯。
八、实行夜间施工进场、离场点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