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用语 马上和澳洲人打成一片

合集下载

澳大利亚俚语

澳大利亚俚语

澳大利亚俚语澳大利亚俚语Ankle Biter: 小孩,小不点儿Arvo: 下午Ay? 什么?用于"我没听见你"或"请重复一遍(所说的)Banana bender: 来自Queensland(昆士兰)的人,(昆士兰是澳大利亚主要的香蕉产地)Barbie: "芭比",一种著名的娃娃的名字,还指barbeque,实际是指一种户外烧烤用具---金属烤架,也用于描述围绕着这种金属烤架的聚会,---烧烤野餐。

Beg yours? "I beg your pardon?"的简略形式。

用于"请重复一下"也常与"sorry"(对不起,用于同样的场合)Bikki: 饼干Bingle: 没有造成太多损失的小的车祸Blind: 喝得太多以至于看不真切Bloke: 男人,伙计(fella)家伙Bloody: 感叹语,轻微的诅咒(注意:在澳大利亚人心目中,这个词与blood"血"并无关系")Bludger:靠别人的钱财,努力成果供养却不给予回报的人,(这种人是深受谴责的)Buckley‘s 没有机会,Buckley是一个特别不走运的历史人物,因此,如果你有Buckley ‘s chance (Buckley)的机会,意味你毫无机会。

Bey:再见,"good ",经常是" "的简略形式Capsicum: 番椒,辣椒,许多别的国家称之为"ball Pepper" 或"Large Chill"Chips:炸土豆条Chook: 小鸡Ciggy: 香烟也称"fag"或"durry"Cluey: 伶俐,机警,聪慧,"cluey"就是能够发现周围的很多线索,"cluey"字面意为"线索的"源于"clue(线索)Crap:废话,胡说,瞎扯,如果澳大利亚人说"That‘s crap"或"Crap on",就以为着他们并不相信你所说的是真的,"bull"具有相同的意思,-是"bullshit"的简略式。

中国有澳大利亚的谚语

中国有澳大利亚的谚语

中国有澳大利亚的谚语
澳大利亚谚语,作为澳大利亚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和社会风貌。

在中国,虽然本土并没有澳大利亚的谚语,但随着全球化进程和跨文化交流的深入,一些具有澳大利亚特色的谚语通过翻译和介绍已经逐渐为中国人民所了解和接纳。

例如,“Back of Bourke”是一句澳大利亚俚语,用来形容一个非常偏远的地方,相当于中文里说的“穷乡僻壤”或“天涯海角”。

中国读者可能会通过相关的文化交流内容了解到这个表达,并在适当的情境下借用此概念来描述远离人烟之处。

另一个澳大利亚习语是“Come the raw prawn”,意思是耍滑头或者撒谎,这在中国可能被解释为类似于“玩猫腻”、“搞小动作”的说法。

此外,像“Fair dinkum”这样的澳大利亚方言,表示真诚或认真,如果在中国传播,可能会被解读为“实实在在”、“诚心诚意”。

在实际的中澳交流中,这些谚语往往会根据中国文化习惯进行适当的意译和引申,以便让中国民众更好地理解和接纳。

因此,尽管中国本身并无澳大利亚谚语,但在文化互动的过程中,澳大利亚的一些特色语言表达方式已跨越国界,成为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的一个有趣桥梁。

同时,这也体现了语言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使得全球各地的语言瑰宝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共享与传承。

如何与澳大利亚人交流

如何与澳大利亚人交流

1. 尊重多元文化: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尊重和欣赏不同背景的人是很重要的。

避免提及政治敏感话题或种族歧视言论。

2. 使用礼貌用语:在交谈中使用适当的礼貌用语很重要。

常见的打招呼方式是说“你好”或“G'day”(早上好),以及在结束时说“谢谢”或“再见”。

3. 尊重地域差异: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不同州和城市之间可能存在地域差异。

避免使用地域性别觉或嘲笑对方来自的地方。

4. 回避政治话题:澳大利亚政治局势复杂,对于政治话题的态度和观点也各不相同。

除非你了解对方对某一政治话题的观点,最好避免谈论政治。

5. 不要把澳大利亚与其他国家混淆:尽量避免将澳大利亚与其他国家混淆,例如与英国或新西兰混淆,以免冒犯澳大利亚人的民族自豪感。

6. 推崇户外活动和体育:澳大利亚人普遍喜欢户外活动和体育。

可以和他们聊聊喜欢的运动、户外活动或澳大利亚的体育文化,这会建立更好的互动。

7. 尊重娱乐文化:澳大利亚音乐、电影和电视方面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尊重和赞赏澳大利亚的娱乐文化会有助于你和对方的沟通。

总的来说,待人友善、尊重对方的观点和背景,并避免提及敏感话题,将帮助你与澳大利亚人保持良好的交流与互动。

拆书-《澳洲乱世情》再赏

拆书-《澳洲乱世情》再赏

《澳洲乱世情》再赏整理电脑时,发现了一部尘封已久的电影《澳洲乱世情》,忍不住又点开可看了起来。

这是2008年的影片了,当时的评分也不是太高,导演向《乱世佳人》致敬的意愿似乎并未达到,演技两位主演的唱功受到了一些批评,影片的结构和主题表现也有点环境问题。

但是再次观赏这部电影,还有一些东西深深感动着。

我喜欢这部恐怖片的前半部,如果给前半部单独命名,应该是《赶牛记》。

澳洲原始广阔的荒原俨然是一部风光大片,卓和无忧无虑原住民身上的野性的张力在此尽情地宣泄释放,当然还有澳洲土著文化和文明史他们的历史以及苦难。

但我只将目光独辟蹊径只在萨拉身上,她是影片最耀眼的光芒。

故事由澳大利亚原住民与白人混血的小孩诺拉开篇讲述,三十年代的澳大利亚刚从英国二十九荷兰人手中取得独立,偏远的北大荒依然依然野蛮弱势群体,伦理等级制度森严。

苏格兰的贵族小姐萨拉·阿什莉(妮可·基德曼)孤身飞跃重洋打算说服丈夫卖掉牧场重返英伦。

带着一只又一只豪华箱子与格格不入的上流社会木箱女人味,萨拉来到澳大利亚北部港口城市造访达尔文,相遇与土著黑人打成一片的粗野牧牛席草者卓(休·杰克曼)。

卓开车带萨拉长途跋涉前往牧场,好似没曾想只见到萨拉新亡丈夫的尸体。

转给悲痛的拉姆本欲迅速卖掉牧场返回英国,可又为了保护初谋面的小诺拉与地头蛇的农场经理尼尔闹翻。

一千五百头公牛要赶去拉马克装船,情势迫在眉睫,只好苦求本不对眼的卓帮忙,最终在庄园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强大的地头蛇,顺利完成了丈夫遗留的使命,实现了自我的精神升华。

萨拉这样一个贵族男子从文明社会温柔富贵乡来到原始蒙昧举目无亲的异乡,从云端跌入尘土摔了个嘴吭泥。

她以柔弱之躯迎接命运的作弄,要战胜蛮荒险恶的生存环境,要不利条件强大超强的地方黑恶势力,要完成丈夫未竟之事业,这是多么大的考验啊!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萨拉一个娇滴滴的英国上流社会的贵妇,出场时那种养尊处优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的贵族少妇,和澳大利亚偏远的北大荒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像是一望无际大旱干旱荒野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

澳洲俚语

澳洲俚语
No chance at all
bush
Country, anywhere outside of the city.
chips
French fries法国油炸食物
筹码;货币;铸币
chook
[tFJk] n.鸡
to chuck [ tFQk ]
To throw扔
to chuck a uey
Do a U-turn.车在公路上掉头
football
【footy adj.无足轻重的,保管很差的,褴褛的】
G’day
Hi
good on yer !
well-done!
【yer [美俚]=your】
greenie
a conservationist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
【[美俚]绿丸,兴奋药片An amphetamine pill that is green in color.】
beaut/beauty
great/fantastic
beergut
fat stomach (usually on men) from too much beer.啤酒肚
【guts内脏,胆量,勇气】
Beg yours?
Pardon?
bible basher
religious fanatic
【fanatic [ fE5nAtik ] n.狂热者,盲信者,入迷者adj.狂热的,盲信的】
【dinky [ 5diNki ] adj.<俚>极小的,不足道的,整洁的】
To do your block
To lose your temper
drongo
idiot
dunny
n.<澳>厕所adj.聋的,鲁钝的

关于澳洲文化及澳洲英语的几点常识

关于澳洲文化及澳洲英语的几点常识

关于澳洲文化及澳洲英语的几点常识去澳洲,是不是感觉在美剧英剧里看多了西方社会就不会迷惑了?非也,澳洲虽然是一个完全的西方国家,但是在某些基本的文化差异上,还是有一些与英国稍有不同的。

1、所有的1楼都叫Ground Floor,Level表示楼层,而非Floor所有的1楼都叫Ground Floor,电梯上如果要去1楼,就按G,而不是1。

所有标地址的地方,表示楼层时都用:level**,用level表示楼层的意思,而不是像在其他国家一样,用floor**表示楼层。

在一些大点的场地一般会标有楼层示意图,上面会用以下的缩写表示所在楼层,如:LG=Lower Level 一般为地下一层;G=一层;Level 1=2楼;Level 2=3楼,以此类推。

这和美国及国内的用法均不同,需要注意下,否则刚到澳洲的同学经常会与找错楼层的事情出现。

2、洗手间统称Toilet,无wash room等含蓄表达在澳洲,洗手间统称:“toilet”,而不像在英美,较多使用:wash room啊,rest room 啊,lady’s room啊等较为含蓄的词语表达。

澳洲英语有些英式英语的口音,又有改良,有一种独特的澳洲口音,在某些单词的发音上有较长的尾音,但是基本还是和英式英语更相近,和美语差别较大。

Thanks God我的母语不是英语,所以每到一个新地方,我可以马上入乡随俗,变成当地口音,来这里没两天,由于说话太多,我的口音也跟着周围人变成了“澳洲腔”。

这一下不要紧,在悉尼大学,几个新生跑来问我某图书馆怎么走,我只好坦白自己也是new comer,几个姑娘笑着说找错人了,跑去找别人打听了。

3、See you 代替Bye bye澳洲人说再见时不太常说:Good bye或者bye bye,而是常说See you,或See ya。

请别人帮忙之后道谢,澳洲人不像美国或英国人,常说:you are welcome,而是常常说:no worries,也有不客气的意思。

澳大利亚英语词汇探源

澳大利亚英语词汇探源

澳大利 亚英语词 汇中
b
e r r a
沿 用 土 著人 称 呼 的 地 名
K
a
,
c k o y (农场 主 )
n
u f d r 无开 采价 值的 e (
,
(堪 培 拉 )
,
t
o o
m b
ra
(卡 通 巴 )
b
j
r
a e
,
k
e ro o
(牧 场雇 用 的新 手 )
n
m
e s
te
a
d
(农
, ,
M
u r ru
,
澳大 利
c a
a e
米 )和 o u i t d s e b o a ( 远 洋船 只 )等等 t 发 展和 殖 民范 围 的逐 渐 扩 大 了一 些 新 词 ( 丛林 匪徒 ) 矿井)
s
, , , ,
随着 社会 的不断

许 多具 有特 色的 植物是 独
,
澳 大利 亚人 又创 造
如e u
,
e
l yb t a ba Ob
,
h
c
e a
d
in
g d
g (牧 羊 狗 ) d o g
,
s
ih
c
o k
o
we
e
(白羽 毛密 鸟 )
,
o u f r
e
l o 改 (密鸟 )


m i t (低劣 食 品 )
du
k s di
n n e r
(水 )

m
tt
e
ye
s
(玉
表达 一 种冠 莺 类 小 鸟的词 就 达 1 8 个之多 亚 的植物 有 13 0 0 多种 有的

澳大利亚俚语

澳大利亚俚语

澳大利亚俚语
澳大利亚有许多俚语和短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澳大利亚俚语:
1. "G'day" - 意思是"你好"或"早上好"
2. "Mate" - 指朋友或同伴
3. "Sheila" - 指女人
4. "Arvo" - 指下午
5. "Barbie" - 指烧烤
6. "Brekky" - 指早餐
7. "No worries" - 意思是"没问题"或"别担心"
8. "Bloody" - 用于强调,类似于"该死的"
9. "Ripper" - 意思是"很棒"或"太好了"
10. "Bogan" - 指庸俗或粗俗的人
11. "Chockers" - 指非常拥挤或满到爆炸
12. "Tinny" - 指一罐啤酒
13. "Sanga" - 指三明治
14. "Chuck a sickie" - 意思是假装生病以请假
15. "Fair dinkum" - 意思是真的或诚实的
这些是澳大利亚常用的俚语,不同地区和群体可能有不同的俚语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洲生活用语马上和澳洲人打成一片

∙|
∙浏览:243
∙|
∙更新:2013-05-25 19:02
俗话说澳洲是个大农村,地大物博,人口少,人民还算朴实,充满着农村气息。

不仅这样,澳洲虽然是英语国家,但澳洲当地人拥有独一无二的澳洲口音,这种口音无论是在时髦的美国还是典雅的英国,都是农村人的代表。

澳洲口音农村的程度就像一个外地人来到上海,用本山大叔的口音向上海小姐问路,上海小姐多数都会在心里偷偷念一句“乡窝宁”。

但是,许多的亚洲移民抱着融入当地的想法,乐此不疲地埋头学习澳洲口音,努力练就一口本山大叔似的英语口语,以此作为融入澳洲主流社会的标志。

但是,对于到澳洲留学的学生而言,笔者认为与其花大力气学习澳洲口音,不如先掌握几个最常用的澳洲生活用语,毕竟地道的表达比地道的口音更容易掌握,下面就介绍几个最常用的澳洲生活用语,教你马上和澳洲人打成一片。

一句G’ day 走天下
这是最著名的澳大利亚问候语,真正的发音为"葛day"。

无论是早上,中午还是下午,只要是见到比较熟悉的人,都可以这跟对方说。

使用频率相当高。

不过这句话不用于职业场合,而且总的来说男性说 G' day 的频率比女性高,因此女性在使用这句话时特别要注意场合。

How are you going? 等同于How are you
同样使用频率很高的问候语,实际上就等于How are you? 如果在澳洲,你跟别人说:How are you,那就out了,实际上很少人会这么说。

记得第一次别人跟笔者How are you going? 时,我心里还在默念:I am not going anywher e…, 后来才发现,最佳的回答应该是“Not bad”, 无论事实的你过得很好,都只会淡淡的回一句“Not bad”, 这也表现了澳洲人在与别人分享个人情况仍然保持着谦虚保守的态度,一句“Not bad”,既不分享喜悦和分享悲伤的必要都省掉了。

称呼别人就用Mate
Mate 是用来称呼别人的最常用的用法,相当于老美爱用的man 和 buddy, 不过这也是公限于男性朋友间使用。

相合上面介绍的G’ day, 可表达为:G' d ay, mate!这句就等於老美的What's up, man!
表达意见用Reckon
澳洲人放着好好的think不用,总把这个在中国人看来很生僻的词“Recko n”挂在嘴边,动不动就“I reckon”, 实际就是“我认为”的意思啦。

留学生们下次在澳洲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不妨试试用“I reckon”,他们一定会对你的英语表达能力刮目相看。

“Ta” 竟然是谢谢惠顾的意思
刚来澳洲的留学生一定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到超市买东西结帐时,收银员最后都会跟你说一句发音类似于“Ta” 的话,原谅笔者的无知,在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还以为收银员说的是“cao”, 心想难道这句粗口具有国际性。

后来才知道,这句简短的话竟然是服务员对顾客说的类似于“谢谢惠顾”的礼貌用语。

知道了这句话的意思,不次别人跟你说时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No worries:没问题,没关系
这句话也很常听到,当别人跟你说:I am sorry, 你可以说:No worries
当别人跟你说:excuse me, 你可以说:No worries
当别人跟你说:ta, 你也可以说:No worries
总之,在澳洲一天就可以讲好多次“No worries”,学会讲这句话,就可以礼貌地跟澳洲人打交道了。

Ay, 请你再说一遍吧
在跟澳洲人交流时,难免会出现听不懂的时候,这时,一句“Ay” 就能解救你了。

这个听上去像是语气词的日常用语实际上相当于“pardon” 的意思。

所以,当澳洲人跟你说“Ay” 时,很可能是他没听懂的你中国式英语,那你就再大声地再重复一遍你说的话吧。

Uni, Vegies, Barbie 等各种缩读
要说澳洲人是个比较懒惰的民族,我们可以找到各种理由,而在语言能的使用方面就可见一斑。

澳洲人很爱把比较长的单字只讲前面一半,后面就随便用个ie的音,比如将university 说成uni, 将vegetable 说成vegies,将Austr alian 说成Aussie,类似的还有 Brekki 早餐Chokki 巧克力Vegie 蔬菜 Chri ssie 圣诞节Chewie 口香糖Bikkie 饼乾。

所以时不时地说些缩读词,你也就渐渐融入到澳洲的语言文化当中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