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面具设计制作的教案
美术课《面具》教案

美术课《面具》教案美术课《面具》教案(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课《面具》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课《面具》教案1主题活动:从头到脚活动名称:面具设计思路本阶段,我班开展了“从头到脚”的主题活动,在“我的身体”这一版块中,我们发现,通过一个阶段的资料收集,师生共同分享交流经验、探讨问题,孩子们对自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他们不仅对身体各部的名称及功能、用途,以及对身体怎样进行自身的保护有了具体的认识。
而且对画人特感兴趣,尤其是画各种姿态的人、各种多变的脸,非常开心。
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用开化装舞会的形式来表现出来。
我又结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出了语言表达方面的要求,让幼儿在看看找找贴贴的过程中,认读动物的名称,进行配对活动。
从而提高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发挥想象,使得语言方面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活动目标1、教会幼儿在椭圆形纸上画自己喜欢的人物、动物等,从而做成面具。
2、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声音响亮。
3、继续学习着色、接色等技能,探索各种构图,使画面均衡又变化。
要求颜色鲜艳、画面对称。
活动准备:椭圆形纸、绘画工具、老虎、狮、熊的面具以及耳朵,磁带等。
一老师扮演小老虎。
活动过程:放音乐一、放生日歌:师:问幼儿这是什么歌曲?(生日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说说爸爸妈妈是怎样庆祝小朋友的生日,吹灭时许了一个什么愿……。
看看今天的小寿星是谁(请一老师扮演成小老虎),“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举行一个舞会,请小朋友参加,好吗”。
可你们知道吗,今天真正的寿星是谁,(老师脱下面具)原来是高老师,我们给高老师说一句祝福的话。
老师谢谢小朋友,想请大家参加她的舞会,有一个条件,一定要化装……。
二、讲解示范师:(一)出示狮子面具(正确的)1、探索各种构图,使画面均衡又变化,画面对称。
《面具的设计制作》七年级美术优秀教案

《面具的设计制作》七年级美术优秀教案
《面具的设计制作》七年级美术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1.节是设计*应用本节课不仅重视面具的设计制作技术,更引导学生关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面具的.由来,演变和不断变化的过程及各个国家、名族、地地域对面具的理解,并运用不同质地的材料,造型创作面具。
2.本节核心是选择不同材料,设计制作立体面具,学生可结合校园活动不同主题头戴面具进行表演。
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较好,对于面具设计*应用的设计制作知识掌握不够。
作品立体感不强。
2.概念化美术创作现象比较多重束缚了学生的美术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造能力和实践操作培养和锻炼。
3.应抓住学生个性特点和趣点传授本课知识是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要解决好的难点。
教学目标
1. 欣赏面具艺术,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
2.通过欣赏,了解米啊局在表现人物外形特佂和性格特征上常用的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技法,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完成立体或平面的面具设计制作,培养合作互助精神。
4.举办面具表演活动,体验面具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对材料的理解(材料的色彩、肌理等)和对材料的综合利用。
2. 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下载全文。
面具的设计制作教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12. 面具的设计制作教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文化发展中面具的由来及演变,让学生在学会制作面具的过程中,了解面具艺术的特点及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寄予面具的意趣与理想【学情分析】了解与感受面具的文化背景及艺术特点,尝试用平面或立体的方式表现自己对面具的感觉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协作能力,培养互助精神;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面具的设计制作一、导入教学,激发兴趣。
1、导言结合戴面具学生的入场,引出课题。
用直观的教具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刺激,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概念:面具又称假面,在民间则称脸壳、脸子或鬼脸。
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面具是一种具有特殊表意性质的象征符号。
它可以表达善、恶、美、丑、喜、怒、哀、乐等性格及情感。
(播放多媒体课件)2、通过多媒体介绍及各地面具的欣赏,引导学生向面具艺术性方面进行理性思考。
二、师生研讨,交流心得。
1、讨论。
各组同学观察研究手中的面具。
A、弄清平面面具和立体面具的成形方法;B、分析它的外部造型、装饰图案、色彩配置,尝试归纳设计制作步骤及方法;C、在研讨的同时,对手中的面具再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或创意(材料、制作等)。
2、反馈。
各组选派一名同学上台讲述讨论结果。
3、归纳。
面具的制作方法:1、构思。
(把握特点、确定外形、设计纹样)2、勾纹样。
(构图饱满、落笔大胆、细心收拾)3、制作。
(巧妙利用、合理搭配、精心制作)三、教师示范,具体讲解。
老师以立体面具为例,为大家就面具制作的相关环节再作简单的讲解和强调。
1、立体面具的成型(用剪刀在头顶、下巴等部分剪开,然后稍微挤压一下,再粘贴)。
2、就脸型特点勾画纹样,添加装饰(同学们可用自带的物品,如毛绒、麻绳等可以做为头发、胡须,而一些羽毛、贝壳、纽扣等可以作为装饰物)。
3、面具的色彩尽量做到生动、艳丽,能够吸引人的目光(上色要饱合、均匀,最好用原色,增加亮丽感)。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教案5篇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教案5篇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面具艺术,认识面具的来历与演变,了解面具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的文化内涵。
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了解面具在表现人物外形特征和性格特征上常用的手法。
2、能力目标:*通过面具艺术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各小组合作,选用恰当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多种技法,设计出平面或立体的面具,锻炼协作能力与培养互助精神;举办面具表演活动,增进表演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分小组制作,让学生体验集体制作的乐趣,学会交流,懂得合作与分工,分享成功的快乐。
通过表演感受面具独特艺术魅力,认识面具艺术对环境、气氛的烘托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1、从历史、民族、宗教、文化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的文化内涵。
2、对材料的理解(材料的色彩、肌理、材质特点)和材料的综合利用。
难点: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教学材料准备:教师:各种面具图片、实物;材料与工具:铅画纸、彩色卡纸、皱纹纸、瓦楞纸;及时贴、麻绳、毛线、羽毛等;颜料及着色工具(毛笔、水、调色盘);彩色笔、蜡笔;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元旦马上就要到了,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礼物,想知道什么吗(出示面具成品).见过吗?----在哪见得?-----了解吗?-------做过吗几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面具世界。
二、知识探讨1、面具的功能面具是一种古老的原始艺术,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一些原始部落头戴面具,挥动兵器驱鬼降魔。
当时的人们认为面具可以赋予他们一种神的魔力。
面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原始的乐舞、仪式、巫术、图腾及民间的歌舞、社戏、戏曲、脸谱、面具舞会相互融洽、依存、渗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内涵和造型特点,特别是藏戏面具更具特色,因此面具作为民间艺术广泛流传。
2、面具的现在如今,古老的面具艺术正向现代文明走来,从“神”的文化圈里跳出,步入一个多元、文明的“人”的精神世界。
初中美术教案面具

初中美术教案面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具的意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面具设计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面具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技巧。
2. 学生面具作品的创意和审美。
教学难点:1. 面具设计的创新和独特性。
2. 面具制作的手工技巧。
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面具的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和讲解。
2. 准备面具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各种面具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提问:你们对面具有什么了解?面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什么意义和作用?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具的寓意和象征。
2. 引导学生了解面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制作技巧。
三、示范(10分钟)1. 教师示范面具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讲解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2. 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教师的示范过程。
四、学生制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本组的活动。
2. 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和确定本组面具的设计主题和风格。
3. 学生根据设计主题和风格,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开始制作面具。
五、作品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将制作好的面具进行展示,向大家介绍面具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从创意、审美、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打分和反馈。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努力。
2.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和提高的方向。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深入研究面具文化,了解更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面具意义和作用。
2.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其他形式的面具,如纸面具、木面具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具的意义和作用。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教案)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教案)章节一:面具的起源与发展1.1 介绍面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古代祭祀、戏剧表演、民间习俗等场合中面具的应用。
1.2 讲解面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和寓意,例如面具在非洲文化中的神秘象征,在亚洲文化中的吉祥寓意等。
1.3 引导学生思考面具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如艺术表演、派对活动等,并激发学生对面具的兴趣。
章节二:面具的类型与特点2.1 介绍不同类型的面具,包括动物面具、人物面具、鬼神面具等,并展示相关图片进行直观教学。
2.2 分析各类面具的设计特点,如造型、颜色、材质等,引导学生关注面具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2.3 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面具类型,并分享其原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章节三:面具的设计原则3.1 讲解面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对称性、比例、线条流畅等,让学生了解面具美感的重要性。
3.2 引导学生学习面具设计的基本技巧,如绘图、剪裁、拼接等,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3.3 通过对优秀面具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面具设计的原则和技巧。
章节四:面具的制作方法4.1 介绍面具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塑料、颜料、剪刀等,并展示相关实物或图片。
4.2 讲解面具的制作步骤,包括设计草图、剪裁形状、上色装饰等,并示范制作过程。
4.3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面具制作实践,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章节五:面具的展示与评价5.1 讲解面具的展示方式,如佩戴展示、悬挂展示等,并展示相关示例图片。
5.2 引导学生进行面具作品的评价,从设计创意、制作技巧、展示效果等方面进行互评和自评。
5.3 对学生们的面具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鼓励优秀作品,并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提高设计和制作水平。
章节六:面具文化的地域特色6.1 介绍面具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如日本的能乐面具、意大利的狂欢节面具、西非的莫克面具等。
6.2 分析不同地域面具的设计风格、图案寓意和佩戴习惯,让学生了解面具文化的多样性。
七年级美术上册《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点、线、面和色彩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面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面具的分类和特点2. 面具的设计方法3. 面具的制作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难点:如何运用点、线、面和色彩进行创意设计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面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讲授法:讲解面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面具的设计方法。
3. 实践法:分组进行面具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面具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面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新课:讲解面具的分类和特点,教授面具的设计方法。
3. 示范:教师演示面具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技巧。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面具设计与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教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面具的设计方法掌握得不够好,在示范环节,我详细讲解了面具的制作过程,并强调了点、线、面和色彩的运用。
在练习环节,我增加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提高设计能力。
在展示与评价环节,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我还计划增加面具在生活中的应用环节,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面具的价值和意义。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类型的面具图片及视频资料。
2. 准备面具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剪刀、胶水、颜料等。
3. 准备展示用的道具和背景布景。
七、教学步骤1. 展示各种类型的面具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面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讲解面具的分类和特点,如戏剧面具、民俗面具、动物面具等。
3. 教授面具的设计方法,如何运用点、线、面和色彩进行创意设计。
4. 示范面具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技巧,如剪、贴、画等。
第12课 面具的设计制作 教学设计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面具的设计制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面具及制作材料,了解不同的民族用面具表达情感的方式以及人们的审美方式等。
2.观察、分析、理解面具的艺术特征,运用剪、刻、贴等方法来制作,再加上其它综合材料加以装饰,流畅、优美的线条和色彩也要体现在面具的设计上。
3.提高观察能力、表现能力,感受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在文艺演出时可用面具进行表演,用面具联系生活,增进同学友情。
教学重点: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得面具文化。
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面具1.面具的含义课件展示:出示三星堆面具的照片带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和含义。
教师总结:面具最初用于对妖魔鬼怪的驱赶,对图腾的崇拜、对英雄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在的面具已经不仅仅用于祭祀,而是成为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
中国是世界上面具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面具的种类(1)中国传统面具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的“迷信祭仪”到商周时期傩祭“方相氏”再到汉代“傩祭活动”最后是唐代“节日活动”(2)以文化类型划分可以分为以文化类型划分可以分为藏面具(体现西藏神秘文化)、青铜面具(战争时使用)、傩面具(用于傩舞时使用)、彝族面具(用于新年祭祀)、萨满面具(用于祈福消灾)课件展示:青铜面具到傩面具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总结:青铜面具是从事巫术活动的道具,是一种古代假面,最显著的特点是双眼突出,呈现柱状,也就是纵目。
它主要采用艺术造型,而不是采用人体的真实形象。
发展到傩面具时代,面具在形象、颜色、表现手法上发生了很多改变,比如面具特征或写实、或抽象,粗犷狰狞,民间工匠凭着传统的雕刻技艺、简洁明快的刀法、柔美流畅的线条,雕刻出各种不同的造型面具形象。
在表现手法上主要以五官的变化和装饰来完成人物的剽悍、凶猛等性格的形象塑造。
(3)以用途划分可以分为祭祀面具(祭拜天神)、乐舞面具(用于奏乐歌舞)、镇宅面具(装饰辟邪)、百戏面具(舞台唱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具设计制作的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的设置,改变以往课程中只侧重面具的制作技术,而忽视了对美术文化的学习。
这节课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学会制作面具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理解以及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及文化的学习,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与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协作能力,又培养互助精神。
创造目标:鼓励学生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胆大心细,充分发挥相像力,设计制
作出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点:对面具制作材料的理解以及对材料的综合理解
难点:让学生设计制作出有个性、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教学方法:直观交流法、启发引导法、创新表演法
[教学过程]
●一、导言:同学们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
地位。
时到今日,古老的面具艺术正向现代文明走来,走进我们的生活。
那么,怎样去自己设计制作充满现代感的面具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研讨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揭开面具神秘的面纱。
●二、欣赏面具表演,激发兴趣
师:要想制作出有艺术品味、独特的面具,首先我们要了解有关面具的文化背景。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显示不同国家、地域、民族的面具表演以及面具文化的发展简史。
以此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分组讨论,交流心得
师:通过刚才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并谈谈你们观后的感受。
师:对于面具的文化背景,我们已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分
析一下面具的设计特点与设计风格。
(师再一次出示课件中精美的面具图片,讲解面具的设计特点与设计风格,为学生的创作打下基础)
●四、亲自示范,具体讲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示范的是立体面具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先把一张平面的纸剪成脸的形状,当然在剪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大胆创新。
这个脸的形状不必拘
泥一定的模式,可以剪成圆的、方的,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夸张、变形,然后把五官刻好。
第二步,就是怎样把平面的脸变成立体的脸,这种方法在以前我们学过的小猴的面孔制作方法中学过,哪一位同学起来说一下?
生:就是在头顶、下巴等部分刻开,然后稍微挤压一下,再粘贴。
师:很好!那么哪一位同学再上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一生上台示范)
师:好!现在这张脸就变成了有凹凸变化的人脸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开始给这张脸添加装饰。
同学们可用自带的物品,如毛绒、麻绳等可以做为头发、胡须,而一些羽毛、贝壳、纽扣等可以作为装饰物。
请同学们欣赏几件老师以前制作的面具。
(师出示自制面具,并简单分析每个面具的装饰特点,这样更有说服力。
) 师:关于面具脸上的色彩,也就是制作面具的最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