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肠病与器质性肠病临床诊治的对比

合集下载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胃肠病器质性的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胃肠病器质性的研究

症状与表现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 适症状。
功能性胃肠病
症状多样,涉及消化系统的各个 方面,如腹痛、腹胀、腹泻、便 秘等。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排 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并依靠症状学进 行诊断。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也需要 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并依靠症状学 进行诊断。
定义与分类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 不适、疼痛、早饱、腹胀等症状,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病因。根据症状特点,FD可分 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两类。
餐后不适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等症状,其中早饱是指 餐后饱胀感明显,进食少量食物即感胃部饱满,食欲减退。
VS
结合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理论和实 践,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提高公众认知和预防意识
加强公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胃肠病 的认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 意识。
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规律作 息、适量运动等,以预防功能性消化不良和
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
06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深入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探索疾病发生过程中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变化,以及它们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有助于发现 新的治疗靶点。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胃肠病 的特异性病因,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等 。

功能性肠病诊断标准

功能性肠病诊断标准

功能性肠病诊断标准功能性肠病是一组以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包括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等。

功能性肠病的诊断需要根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确定,下面将介绍功能性肠病的诊断标准。

首先,功能性肠病的诊断需要排除器质性病变。

这包括通过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只有在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后,才能进一步考虑功能性肠病的诊断。

其次,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来进行诊断。

功能性肠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腹痛、腹胀、排便异常等。

根据罗马Ⅲ标准,功能性肠病的诊断需要符合一定的症状标准,如腹痛或不适至少3天每月,且至少有3个月的连续时间。

同时,还需要根据症状的持续时间、频率和强度来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符合功能性肠病的诊断标准。

另外,功能性肠病的诊断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

这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等。

通过血液、粪便和尿液检查,可以排除其他疾病,并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全身情况。

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MRI等可以帮助排除器质性病变。

内镜检查则可以观察肠道黏膜的情况,排除炎症、息肉、肿瘤等病变。

最后,功能性肠病的诊断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功能性肠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可能会影响肠道功能。

因此,在诊断功能性肠病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综上所述,功能性肠病的诊断需要排除器质性病变,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来进行评估,并综合考虑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只有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才能准确诊断功能性肠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功能性肠病与器质

功能性肠病与器质
• 1 三级甲等医院二者门诊发病率的调查。
• 2 全腹CT在 FBDs、 OBDs应用价值
• 3心理治疗在两种疾病中应用的基本条件及效 果评估
目前国内外对该研究的简 况
• RomeⅢ标准将FBD定义为肠道运动与分 泌功能失调而无器质性改变的综合征的 总称,症状主要来源于中、下消化 道。FBD分为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胀、 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和非特异性功 能性肠病。
治疗
• 一般治疗、手术、内镜治疗、药物、心 理治疗(乌灵胶囊、黛力新治疗效果) • 临床调查以统一表格形式记录
研究对象
• 2011-06~2011-12门诊及内镜中心检查 的患者。
诊断标准
• 功能性肠病(FBDs)以罗马三为标准。 器质性肠病(OBDs):病史、内镜及CT 等检查结果。
统计学分析
功能性肠病与器质性肠病 的临床表现分析
唐岚 导师王英凯
背景
• 1,功能性肠病(FBDs)的发病率有增 高趋势,心理因素表现为高危因素,早 期干预不被重视。临床表现复杂化和长 期化。 • 2,器质性肠病(OBDs)心理与年龄因素 对临床表现有极大影响,比较其临床表 现的不同有利于指导治疗。
目的
• 比较功能性肠病(FBDs)与器质性肠病 (OBDs)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为临床鉴别 和治疗两种疾病提供依据。 重点目的:
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中功能性肠病所占比 例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而器质性肠病 所占比例逐渐升高。以罗马Ⅲ为诊断标 准的FBD患病率未见报道。
方法
• 对2011~06-2012~06就诊与吉林大学第 一医院门诊的患者进行临床特点调查, 内容包括:个人资料、病因资料、临床 症状、内镜及CT检查、治疗效果的跟踪 调查。
• 全部调查资料输入计算机 ,应用 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 的分析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分析采用x2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胃肠动力与功能性疾病临床诊疗解析-337-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胃肠动力与功能性疾病临床诊疗解析-337-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337-胃肠动力与功能性
疾病临床诊疗解析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处理
1、关于功能性烧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多无无病理性胃食管反流
B、多见于肥胖患者[正确答案]
C、多见于年轻、女性多发
D、多数患者其症状与酸反流及非酸反流无关
2、关于阻抗-pH监测,以下说法错的是()
A、可监测酸,非酸及气体反流
B、使整体反流监测的敏感性增加20%
C、不适用于非糜烂反流病和功能性烧心[正确答案]
D、较传统pH监测能更好的解释症状
3、关于高分辨压力-阻抗联合检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导管内含有压力和阻抗的感受器
B、有放射暴露,不可动态连续监测[正确答案]
C、食管传输功能测定=X线吞钡的食团传输结果
D、适用于对非梗阻性吞咽困难、打嗝和食管清除功能障碍诊断
4、PPI的最佳服药时间是()
A、餐前15-30分钟服药[正确答案]
B、餐前1小时服药
C、餐后15-30分钟服药
D、餐后1小时服药
5、难治性“GERD”是指()
A、常规剂量PPItid治疗4-8w反流症状仍然存在
B、常规剂量PPIqd治疗4-8w反流症状仍然存在。

孩子功能性胃肠病科普

孩子功能性胃肠病科普
分类
根据主要症状及其与排便的关系 ,可分为功能性食管病、功能性 胃十二指肠病、功能性肠病等。
发病原因及机制
胃肠道动力紊乱
内脏高敏感性
如食管反流、肠易激综合征等,与胃肠道 平滑肌收缩异常有关。
患者对胃肠道充盈、收缩等正常生理过程 产生过度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对肠道的调节功能异常
肠道微生态失衡
如脑-肠轴互动异常,导致胃肠道症状的产 生。
营养评估
定期评估孩子的营养状况,确 保康复期间获得足够的营养支 持。
药物调整
根据孩子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反 应,及时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复发预防策略部署
识别复发诱因
帮助孩子识别并避免可能导致复发的 诱因,如不良饮食习惯、情绪波动等 。
强化免疫力
通过合理饮食、运动锻炼等方式提高 孩子的免疫力,降低复发风险。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倡导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功能性 胃肠病的发生和发展。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针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 务,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药物治疗原则
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选用合适的药 物进行治疗。如针对腹痛、腹胀等症 状,可选用解痉药、促胃肠动力药等 。
注意事项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注意药物的副作 用和禁忌症;避免长期滥用药物,以 免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介绍
辨证分型
根据孩子的症状、体征和舌象等,进 行辨证分型,如脾胃虚寒型、肝气犯 胃型等。
ABCD
家庭环境优化
建议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 ,避免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功能性胃肠病诊治指南

功能性胃肠病诊治指南

功能性胃肠病诊治指南简介功能性胃肠病是指具有腹胀、腹痛、腹泻及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但缺乏器质性疾病(如胃炎、肠炎等)或其他证据的一组疾病,在普通人群的发生率达到23.5%~74%。

在胃肠门诊中,约42%~61%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常表现为焦虑障碍(惊恐和广泛性焦虑)、抑郁障碍(情绪低落和心境恶劣)和躯体形式障碍(疑病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包括咽、食管、胃、胆道、小肠、大肠、肛门)的相关症状,因症状特征而有不同命名。

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疼等其他功能性症状,且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需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因方可确诊。

1.功能性食管疾病分类1.1 功能性烧心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1. 胸骨后烧灼样不适或疼痛。

2. 无胃食管酸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3. 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1.2 推测源自食管的功能性胸痛1. 胸骨后非烧灼样疼痛或不适。

2. 无胃食管酸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3. 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1.3 功能性吞咽困难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1. 固体和(或)液体食物通过食管有黏附、存留或通过异常的感觉。

2. 无胃食管酸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3. 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1.4 癔球症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1. 喉部持续或间断的无痛性团块或异物感。

2. 感觉出现在两餐之间。

3. 没有吞咽困难或吞咽痛。

4. 没有胃食管酸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5. 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1. 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2.1 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须包括1. 以下1条或多条:a.餐后饱胀不适b.早饱感c.上腹痛d.上腹烧灼感并且2. 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

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诊治要点

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诊治要点
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诊治要点
功能性胃肠病的进展
2016
Rome IV
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率
Lancet. 2020 Nov 21;396(10263):1689-1702.
我国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率
美国25%,Talley,1992
瑞典 26% Tibblin,1985
挪威 28% Bernersen, 1990
肠易激综合征
反刍综合征
腹型偏头痛
吞气症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非其他特指
H3.功能性排便障碍
功能型便秘
非潴留性大便失禁
6
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
Lancet. 2020 Nov 21;396(10263):1689-1702.
罗马IV——脑肠轴
Gastroenterology 2016;150:1355–1367
症状源于上腹部 血生化及内镜等检查无异常发现 临床表现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释
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2015 上海)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
餐后 饱胀
和/或
早饱 感
和/或
上腹
上腹烧
痛 和/或 灼感
餐后不适综合征 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
(PDS)
没有能解释症状的结构性疾病证据 (包括胃镜检查)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罗马IV 2016 FD诊断标准 FD分为2个亚型:PDS和EPS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上腹痛综合征 Epigastric Pain
Syndrome (EPS)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上腹痛/烧灼
PPI和/不和 促动力剂
Hp测试并根除 饮食调整

胃肠动力与功能性疾病临床诊疗解析答案

胃肠动力与功能性疾病临床诊疗解析答案

2020 年胃肠动力与功能性疾病临床诊疗分析(答案)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办理1、关于促动力剂应用下边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答案:增添 LES压力减少反流发生,特别合适酸反流。

2、对难治性 GERD需要做的检查有()答案:以上皆是3、以下不属于非酸反流的原由是()答案:胃溃疡4、关于高分辨压力阻抗联合检测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答案:有放射裸露,不行动向连续监测5、关于阻抗 PH监测以下说法错的是()答案:不适适用于非腐败性反流病和功能性烧心6、PPI 最正确服药时间()答案:餐前 15-30 分钟7、GERD患者存在胃排空延缓比率是()答案: 40%8、弱酸反流多出现于()答案:夜间9、难治性 GERD是指()答案:惯例剂量bid 治疗 4-8w 反流症状依旧存在10、对难治性 GERD需要做的检查有()答案:以上全有11、惹起药片性食管炎的药物不包含()答案:巴氯芬12、关于嗜酸性食管炎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答案:平时与哮喘、食品过敏没关13、夜间酸打破是指()答案:应用惯例剂量PDI bid夜间胃内PH<4的时间>1小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疗1、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哪两个亚型()答案: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2、()是指进食时简单感觉胃部饱满不可以进食答案:早饱感3、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治疗时间一般是()答案: 2-4 周4、以下哪项不属于专科胃功能检查的是()答案: HP检测5、以下哪项属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抗酸剂()答案:铝碳酸镁6、以下哪项不是消化不良的发病体系()答案:内脏敏感性降低7、功能性消化不良源于血生化和内镜检查无异常发现临床表现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说的是()答案:上腹痛8、以致消化不良相关要素不包含()答案:运动过分9、以下哪项不属于消化不良报警征象()答案:嗳气反酸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诊疗1、年龄大于 40 岁的患者,有报警征象者,尽量()以消除肿瘤或炎性反应肠道病答案:借结肠镜或结肠气钡双比较造影2、假如患者年龄在40 岁之内症状较典型,无报警征象,可以依据便秘特色先恩赐()经验治疗答案: 2-4 周3、以下哪项不属于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Ⅲ诊疗标准()答案:排便少于50/ 天,或 50%以上时间感觉到排便费力4、蒽醌类药物属于()答案:刺激性泻药5、()能分辨患者的便秘是肌源性还是神经源性,对治疗供给较大的帮助答案:会阴神经暗藏期检查或肌电图检查6、聚乙二醇属于()答案:浸透性轻泻剂7、()主要作用于肠神经末梢,增添运动神经递质,拮抗性运动性神经递质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光滑肌,增添肠道动力答案:促动力药8、目前功能型便秘借鉴的是罗马()的诊疗标准答案:Ⅲ9、慢性便秘病程最少在()以上答案: 6 个月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体系研究——胃肠激素和其余要素1.胃肠激素存在于()答案:两者都是2、传染IBS的详尽体系不属于的是()答案:传染后发生了激烈的变态反应3、研制出新式靶向药物在临床上也遇到广泛应用5-HT3 的拮抗剂是()答案:阿洛司琼4、约() IBS患者拥有急性肠道传染史答案: 1/35、胃肠道 5-HT 受体亚型不包含()答案:5型6、在急性胃肠道传染后IBS发病率是()答案: 7%--30%7、5-HT 分布特别广泛,但绝大部分体内的5-HT 分布于()答案:胃肠道8、在 IBS 患者不一样的胃肠道阶段上都存在显然的肥大细胞数量上涨,这些阶段不包含()答案:结肠尾端9、在脑肠交互作用的神经调整网络中间有特别宏大的胃肠激动和 IBS 连接最密切研究最多的是()答案: 5-HT 信号系统10、到目前为止发现IBS 存在的异常胃肠激素不包含()答案:钙基相关肽11、在肠道传染造成 IBS 的过程中,肠粘膜异常细胞在里面起到特别重要作用,主要包含()答案:以上都包含促动力药物在 FD中的规范治疗1、以下()是1939 年胃肠道动力研究史答案:初次直接观察到肠道神经开释ACH2、以下哪项是错误的()答案:多潘立酮产生锥体外系副作用3、FD患病率高,患者不行能受哪一种症状困扰影响生活质量()答案:消瘦4、认识多潘立酮胃动力相关适应症,以下哪项除外()答案:胃动力过缓惹起胃肠道不适5、胃肠道动力遇到激动剂和克制剂作用均衡的影响,()不是激动剂作用答案:克制 ACH和 P物质开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内脏敏感性增高: 主要包括: ①正常人不被感知的生理 刺激,在疾病情况下被感知,引起腹胀、早饱等; ②对伤害性刺 激反应强烈,引起剧烈的疼痛。尤其对于那些与慢性或再发性 疼痛有关的疾病,如 IBS、FAP 综合征等,与运动异常相关性差,
而与内脏感觉异常密切相关〔3〕。 ( 3) 神经免疫机制: 肠道黏膜或神经丛炎症导致症状形成,
唐 岚等 功能性肠病与器质性肠病临床诊治的对比分析 第 4 期
·77·
年龄显著高于 FBDs 组,年龄在 30 ~ 50 岁之间的患者。FBDs 与 OBDs 所占比例相当接近,45 岁以上者 FBDs 所占比例逐渐 下降,OBDs 所占比例逐渐上升。FBDs 患者腹痛、腹胀、腹部不 适、腹泻、便秘、腹泻便秘交替、排便窘迫感、排便不尽感、排便 费力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 OBDs 患者,肛门坠胀感发生率虽 未达统计学显著性,但亦略高于 OBDs 患者,年龄在 30 ~ 50 岁 之间的患者。FBDs 与 OBDs 所占比例相当接近〔8〕。 3. 2 FBDs 与 OBDs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心理状态 FBDs 的发 病及临床表现与心理因素有极大的相关性; OBDs 如溃疡性结 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目前认为本病的 发生除与免疫异常、遗传因素及感染因素有关外,心理精神因 素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和复发有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溃疡性 结肠炎患者的焦虑和( 或) 抑郁发生率很高〔9〕。结直肠肿瘤治 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有心理因素的参与。 3. 3 警报征象 警报征象包括〔10〕: 便血、贫血、体重减轻、腹 部包块和结直肠癌家族史。夜间腹痛、抗生素使用、病程短是 否作为警报征象尚有争议,英国 IBS 诊治指南〔11〕和世界胃肠 疾病组织( 2008) 将近期使用抗生素列入警报征象。不同地区 的诊治指南列入进一步检查的年龄有差别〔12〕。
( 1) 运动障碍: 许多年来,FBDs 研究较多的是 IBS,将 IBS 归咎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因为动力加快而引起腹泻,动力减 慢而导致便秘,肠道“痉挛”产生腹痛。IBS 患者可发生多种动 力紊乱,但没有一种形式的动力障碍可特异地解释 IBS 的全部 症状,其动力障碍的形式随症状的变化而变化〔1〕。
( 5) 心理社会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在 FBDs 发病中的重要 作用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据统计 40% ~ 50% 的 IBS 患 者有心理障碍表现,其中以焦虑、抑郁、癔病多见。这些情绪障 碍开始出自于病人对疾病的不理解和担忧,而这种担忧和焦虑 又加重了肠道的症状,形成了恶性循环,约 80% IBS 患者病情 发作和加重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6〕。
功能性肠病与器质性肠病临床诊治的对比分析
唐 岚 王智昊1 王英凯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关键词〕 功能性肠病; 器质性肠病;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 2012) 04-0876-03;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9202. 2012. 04. 106
2 OBDs 常见疾病为: 慢性结肠炎,显微镜下结肠炎,炎症性肠病,
吸收不良综合征,结直肠肿瘤,盆腔疾病,代谢性、系统性疾病 如糖尿病、甲亢、甲低,注意初诊时容易漏诊。
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内科 通讯作者: 王英凯( 1963-) ,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胃肠疾病
动力与基础研究。 第一作者: 唐 岚( 1987-) ,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胃肠疾病动力与基
( 6) 家庭和遗传因素: 澳大利亚学者曾对双胞胎患者 IBS 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同卵双生患者双方发病概率显著 高于异卵双生患者,表明可能有基因参与 IBS 致病。
( 7) 食物: 部分腹泻型和功能性腹泻患者中,某些特定食物 可诱发腹泻症状〔7〕,如某种药物、蔗糖、咖啡、酒精或某些产气 的蔬菜。
功能性肠病(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FBDs) 的发病率呈 增高趋势,临床表现复杂化心理因素为高危因素,早期干预往 往不被重视; 在器质性肠病( OBDs) 中心理与年龄因素对临床 表现有极大的影响; 分析比较两者的临床表现有利于指导诊断 和治疗。
1 FBDs 的概述 1. 1 定义 FBDs 是指患者具有多种下消化道不适症状,而缺 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的临床表现。罗马Ⅲ标准是诊断功能性 肠病的新标准,它包括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功能性腹泻( functional diarhea,FDi) 、功能性便秘 ( 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 、功能性腹胀 ( functional abdominal bloating,FAB) 、非特异性功能性肠 病、功 能 性 腹 痛 (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FAP) 及 非 特 异 性 功 能 性 腹 痛〔1〕。其 中 IBS、FDi 和 FC 在临床最为常见,最具有代表性。 1. 2 机制 FBDs 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 与运动障碍、内脏感觉异常、神经免疫机制、脑-肠互动、精神心 理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2〕。
础研究。
3 FBDs 与 OBDs 的比较 3. 1 FBDs 与 OBDs 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和临床症状 均 有明显差异,了解并仔细分析这些特点有助于两者的初步鉴别 诊断。一般情况 FBDs 组性别构成与 OBDs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FBDs 为女性多见而 OBDs 为男性多见。OBDs 组平均
这可能是由黏膜炎症性细胞因子诱发的外周致敏和( 或) 运动 增强所致。新近研究提示,感染后的症状可能由肠内分泌细胞 释放 5-羟色胺( 5-HT) 增加或肠黏膜炎性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增 加所致,这种效应可能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4〕。
( 4) 脑-肠互动( brain-gut interactions) : 有研究发现额叶组 织对于悲伤和焦虑等干扰项存在显著的群组差异。在系列项 目研究中发现: 在思维、大脑和直肠道之间存在很密切的相互 作用〔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