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本草纲目·序》对该书流传的影响
李时珍评传——精选推荐

李时珍评传盈盈春水欲洗天,村里人家镜里悬。
青草岸平三月雨,绿杨堤锁一湖烟。
觅桥忽没滩头路,问渡新寻谷口船。
浊怪闹情属鸥鹭,终朝游水不知还。
蕲州城附近还有一些大小山岗,如大泉山、盘龙山、平顶山、北障山、龙峰山等;城郊有方圆二三十里的大湖——雨湖。
在这些山林湖水之中,生长着各种花草虫鱼、珍禽异兽,全是李时珍研究本草取之不尽的活标本。
其中有土伏苓、山药、生地、益母草、蒲公英、甘菊、南星、苦参、半夏、紫苏、香附子、麦门冬、蕲艾、蕲竹、苍术;有野雉、鹌鹑、老鹰、云雀、竹鸡、野鸭,土蜂、蟾蜍、蕲蛇、蕲龟以及多种鱼类。
这些植物和动物无不引起李时珍的研究兴趣。
其中蕲艾、蕲竹、蕲蛇、蕲龟,号称蕲州四大特产,李时珍父子都对它们作过深入研究。
蕲艾的特点是,叶与其他的艾叶不同,能被酒炙透,有较好疗效。
李时珍的父亲专门研究艾叶,写成了《月池文叶传》。
蕲竹,小者可作笛,故名笛竹,大者作廖,织成竹簟(席),人卧其上,凉爽宜人。
在唐代,蕲竹簟是上等馈赠札品。
白居易曾将之赠与友人,写诗赞美道:笛竹出蕲春,霜刀劈翠筠。
织成双人簟,寄与独眼人。
卷作筒中信,舒为席上珍。
滑如铺韭菜,冷似卧冰麟。
清润宜成露,鲜花不受尘。
通州炎热地,此物最关身。
——《寄簟与元礼》韩愈收到友人赠的蕲竹簟,写了长诗《谢郑公惠簟》,盛赞道:“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主尤瑰奇,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争看黄琉璃。
??青蝇倒翅蚤虱避,肃肃疑有清飚吹;倒身酣寝百疾愈,却愿天日常炎曦。
”宋代苏东坡、明代王廷相等都写有称赞蕲州竹簟的诗篇。
蕲蛇,本名白花蛇,因蕲州花蛇有特别药用价值,故称蕲蛇。
李时珍研究白花蛇,写了《白花蛇传》。
蕲龟,又名绿毛龟,因身上寄生绿色藻类,有奇特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王廷相在《蕲民谣》中描写蕲龟说:”龟背生毛绿的的,大如钱,贵如璧,养来盆中水凝碧。
”(《嘉靖蕲州志》)李时珍对蕲州的山林、湖泊中各种可供药用的动物、植物,或者就地观察,或者采作标本;有的加以解剖,有的移植宅旁药园中,仔细研究其生长规律;更常用的方法是向熟悉有关药物的老农、渔夫、樵夫进行调查访问,充分了解其特征、习性。
《本草纲目》原序

望龙光知古剑
• 因问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 华曰:“欲屈君为宰,密共寻之,可乎?”焕 许之。华大喜,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 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 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 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遣使送一剑并土与 华,留一自佩。
龙——剑
•
李贺“提携玉龙为君死”
• 渔獵:涉獵。指泛览。南朝陈· 徐陵《在北 齐与宗室书》:“或有渔獵三史,纷纶五 经。” • 百氏:各家学说。《汉书· 叙传》:“纬六 经,缀道纲,总百氏,赞篇章。” • 农圃:指农业与种植果木瓜菜之类的书籍。
• 星相:此指有关星占(以星象占吉凶之术) 与相面术之书。
• 秦汉《神农本草经》(365味) • 南朝梁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730 味) • 唐朝苏敬等《新修本草》(850味) • 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1518味) • 明代《本草纲目》(1892味)
第一段
• 第一段运用众多典故的寓意是什么?
望龙光知古剑
• 《晋书张华传》: 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 常有紫气,道术者皆以吴方强盛,未可图也, 惟华以为不然。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 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屏人曰: “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因登楼仰观, 焕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间颇有异气。” 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 彻于天耳。” ……
稿凡三易。
修改
今译:时间经历了三十年,书籍考核了 八百多种,稿子修改多次。
返回
补上
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
删除 纠正
今译:重复的部分删去,缺失的部分补 上,错误的部分纠正。
返回
• • • •
共52卷。 1、2卷为序例:历代诸家本草、气味阴阳等 3、4卷为百病主治药:以病为纲,叙药所治 5-52卷,列16部、60类,载药物1892种:
2022年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观后感

2022年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观后感《本草纲目》由明代文学家王世贞作序,序中提到“博而不繁、详而有要”,这八个字中蕴含的道理,与公文写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所谓“博而不繁”,就是内容多、信息量大,但却不繁杂、不啰嗦。
近年来,党中央多次要求精简文风,发短文不仅仅是简单的缩短篇幅、“一刀砍”,而是要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去掉那些官话、套话、虚话,用更精炼的语言、更简洁的文字表达,让读者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所谓“详而有要”,就是内容详细、充实,又突出要点、重点。
写公文很多情况是写工作,重在写事而不是写字,干工作要突出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轻重缓急。
公文也一样,要做好谋篇布局,哪块浓墨重彩、哪块一笔带过,否则洋洋洒洒一大篇,就会如同流水账一般,让人找不到核心内容。
李时珍在撰写《本草纲目》时,熟读前人著作,诸如《本草经》《备急千金要方》《伤寒杂病论》等,而他秉承“错误者纠正、重复者删除、遗缺者增补”的求真精神,最终造就了这部影响世界的“东方药物巨典”。
时下,公文写作中照搬照抄问题愈发严重,有的抄上级文件、有的抄外地经验、有的甚至直接复制粘贴网上内容,不切实际、不接地气,毫无操作性可言。
我们要向先贤学习,用文献作参考可以,但不能搞“拿来主义”,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纠错、删重、补缺”。
何为错,不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的内容即为错;何为重,前后意思相近、性质相同即为重;何者缺,本地区本部门已经完成或者即将要干的工作未写入文中即为缺。
要提高责任意识,对所写公文每个字、每句话负责,切实做到把错误的内容改正、重复的字句删除、遗缺的事项补上。
《本草纲目》第十九卷提到,许多前人犯的错误,原因都是“盖未深加体审,惟据纸上猜度而已”。
李时珍尤为注重实地考察,湖南、湖北、江西、河南、河北、四川等地都有他寻医访药的足迹。
同理,写公文也不能靠“灵光一闪”“拍脑门”,必须多调研、多考察,否则纸上谈兵,不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只能沦为一纸空文。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00字《本草纲目》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00字《本草纲目》经朋友推荐,前天带小朋友看了《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果然如其所说,节目充满正能量。
以前只知道《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写的,书中汇聚了很多中药知识,殊不知李时珍为写此书,竟然付出40多年的努力,可以说倾其一生来完成了这部巨著,让无数后人受益其中,源远流长,得到全球人民的尊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另外,里面还有一句话,叫“物各有性,性各有用”,和“是药三分毒”意思相近,不管啥药,其成分里总会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部分,但那“七分好”就足够用了。
其实,人何尝不是如此哪,一个人身上会有各种各样的独特的特征因素,每种都有相应用处,只是有些是社会愿意接受的,有些是被鄙弃的。
但好在物不能改,人可以改。
扩展:从现代莫斯科大学需要一张李时珍画像讲起,国家非常重视,把任务交给了蒋兆和先生,足以看出《本草纲目》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说明中医药被国际认可。
这本书是一家父子孙三代共同写完的。
他们明知“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书更难”,但仍坚定信念: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
百姓喊“李老先生,您保重身体啊!”感动落泪。
大医精诚,待病人如至亲之想。
李时珍父子俩对话,父:“你为自己选了一件该做的事,但也是一件最难做的事。
为父就要离开你了!”“没有你,《本草纲目》我能写完吗?”李时珍下跪。
父亲坚定的说:“能”。
李时珍哭着拜别父亲。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也跟着落泪了。
自提笔至粗略成书前后用时近三十年,修书又十年,写完了数次找书商被据。
千里求序,很难啊,又有何妨?王世贞大人称此书乃一部巨著,给做序,并推荐书商刊刻。
天下医书,利益天下,当天下共修之。
《本草纲目》是医之圣典,民之福祉呀。
李时珍是什么家?对《本草纲目》有怎样的评价

李时珍是什么家?对《本草纲目》有怎样的评价李时珍是什么家明朝出现了一个有名的医学家和药学家,悬壶济世,不断救助贫苦百姓,发挥自己的医学之技,解决疑难杂症,成为百姓口中的活神仙,那个人便是李时珍。
李时珍因为在医学世家中成长,从小看他的父亲李言闻治病救人,李时珍便因此萌生从医的想法。
但是那个年代,医生是被作为低贱的职业存在,李言闻并不想让李时珍从事这个,而是希望他参与科举,当个小官也行,至少不会被人看不起。
李时珍虽听从其父的要求,但是却一直在偷偷学医,最后李时珍的父亲答应了他从医,是因为李时珍对他父亲说现在为官没有所为,官府腐败之风盛行,哪能同医生一样为百姓真正做点事情。
李言闻听之知道李时珍的决心之大,便开始同意他学医,在李时珍学医路上担任重要的导师之位。
李时珍在从医道路上能越走越远,多亏了其父亲精心的指导,还有他自己的勤奋好学。
他为了能够重修本草书籍,阅读了大量的医学书籍,而且曾在宫中的太医院做事,有幸能够阅读到珍藏的古医书籍,见识到罕见的药材,增长了见闻。
为他编修本草书籍很有帮助,而且通过不断的实地考察,李时珍几乎将所有见识到的药草均了解通透并记载在书籍中。
将自己的一生所学和所感都毫无保留的贡献给社会,帮助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李时珍的一生中,几乎将他所有的岁月都投入医学事业中,为我们贡献了关于医学甚至其他学科的知识,带来医学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
对本草纲目的评价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本草纲目·序》称之为“性理之精蕴,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籍,臣民之重宝”。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之为《神农本草经》而下“集本草者无过于此”。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受益于《本草纲目》,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16世纪中国有两大天然药物学著作,一是世纪初的《本草品汇精要》,一是世纪末的《本草纲目》,两者都非常伟大。
”。
金陵版《本草纲目》出版前后及其影响

从 国外带 回的 山奈 、 蔓陀罗、 炉甘石 、 番木 鳖等稀有 药材 , 大地丰富和完善 了该 书。 同时 , 极 他仍 不停地 为 出版刊行
氏选择金陵印刷 出版《 本草纲 目 有其深刻的历史渊 解和考察到一批海外药材及其边远少数 民族药材的 》 源与 社会 背景 。 可是 , 由于 当 时 大 部 分 的 书商 都 热 状况 。如“ 山漆” 始载于《 本草纲 目・ 草部》其 “ 明” , 发
一
2 一 6
维普资讯
“ 力建国” 自 的方针 , 鼓励人 民发展生产 , 农业 的快速 了那烩炙人 口的《 蕲蛇传》 栩栩如生地描绘 了蕲蛇 , 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 的改变 , 工商业各界出现 了繁 的形 态 特征 , 出了鉴 别真伪 的要 点 :蛇死 皆闭 , 指 “ 惟 荣 的局 面 。明代 的造纸 业 和印刷 业 已有 了很 大 的发 蕲州 花蛇 目开 。 (卷 四 十三 ・ ”《 白花 蛇 》 【 若非 实地 )J 4
急。李氏因 自己仅是一个靠行 医维持生计 的人 , 在 但他 毫不 气馁 , 而意 志 弥 坚 , 用这 次 机 会 , 反 利 为进 蕲州、 黄州 , 以及武昌等地依靠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 步 补充 和完 善《 草纲 目》 远 穷 僻壤 之 产 , 本 而“ 险探
一
出版这部宏篇 巨著 , 故决定到南京谋求解决这个 问 仙麓 之华 ”他 在 江 阴 亲见 一 人 服 河 豚 子 中毒 身 亡 , , 题 。尽管 他 已年 迈 体 衰 , 于公 元 18 仍 50年 ( 明万 历 故在 《 四十 四 ・ 卷 河豚 》 中载 日 :余 在 江 阴 , J “ 亲见 一
《本草纲目》金陵本400年风雨传奇

《本草纲目》金陵本400年风雨传奇《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医药史上卷帙最长、内容最丰富的药学巨著,2011年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即将于7月初现身西泠春拍的一部“金陵本”《本草纲目》,是这部名著成书后的第一个刻本,于李时珍在世时主持刊刻,多能体现著者本人原意,图例也均为李时珍及其子所作。
全书共52卷,此本存42卷,保存完好。
十年求一序李时珍,字东璧,出身于医学世家。
有考证说,他的祖父就是当地一位颇具影响的儒医。
他的父亲李言闻曾担任太医院吏目,有很高的才华和医学成就。
李时珍从小受家庭熏陶和严格教育,14岁便考取秀才。
在幼年的学习生活中,他对医学产生浓厚兴趣,但他的仕途不顺,几年间曾3次赴武昌参加乡试而未果。
公元1552年,李时珍开始写《本草纲目》,这一写就写了27年。
1578年,已过花甲的李时珍对完成的著作又进行3次修改,最后定稿。
定稿之后,他在儿子的陪伴下,先到黄州府,后到武昌、南昌官府,均找不到肯接受刻印的商人,而当时黄州、武昌官府人员不仅不肯出资付梓,而且就《本草纲目》中反神仙道教的内容,对李时珍进行凌辱,并扬言要吊打李时珍父子。
《本草纲目》的出版虽然遇到困难,但是却被广泛传抄,一些有识之士提醒李时珍,“即使再好的书,如果没有名家的赞许与官府的支持,书商是不敢贸然承担风险的。
如果能请当时文坛巨匠王世贞作序,《本草纲目》就会引起朝野重视,顺利出版”。
1580年9月,李时珍自南京顺江而下,来到江苏太仓的直塘,拜会王世贞,向王表示了“愿乞一言,以托不朽”的意思,但此时的王世贞正迷恋于道家养生成仙术,特别反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方士的驳斥。
李时珍力劝王世贞不要迷信,以免误伤身体,王世贞不仅不听劝告,反而与李时珍发生争执。
李时珍看到无法求得王世贞写序,心情沉重,感到刻书渺茫,于是在南京开始悬壶行医。
由于李时珍的高超医术,很快在金陵赢得名声。
1589年,王世贞任南京刑部尚书,上任后的王世贞,耳闻朝野内外不时议论曾求序于他的李时珍,便找到民间传抄的《本草纲目》部分卷本,细心研读,深感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所言确乃“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
《本草纲目》珍贵祖本的发现与研究

《本草纲目》珍贵祖本的发现与研究我是民间的一名业余古籍收藏研究者。
前几年,我经常到全国各地寻找稀见古籍。
一名书友告诉我,伏牛山里的村民有套明版列女传,我到那里后,见是民国影印本,挺失望。
村民又拿出一沓木刻本《本草纲目》,虽然残破但完整不缺,我便带了回去。
校对该书32册52卷,牌记书名页刻“本草纲目”、“制锦堂吴吉征发兑”。
前有版画2册,正文每半叶12行、每行24字,边框纵20cm、横13.8cm,这与文献记载《本草纲目》的祖本“金陵本”版刻特征完全一致。
金陵本《本草纲目》是古籍中的稀世珍宝,我对照日本内阁文库藏金陵本《本草纲目》书影,从药草图画中找出了66处断版印痕,二书图版印痕完全一致。
这是翻刻与作假所根本办不到的。
国内研究《本草纲目》的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郑金生教授比对书影后认为:“这是新发现的金陵版系统的《本草纲目》明版之一。
”其后该书送到北京,经国家图书馆鉴定上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颁发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证书。
并拨出专款对全书进行了修补与保护。
2011年8月修复后的金陵本《本草纲目》在国家图书馆珍贵古籍特展亮相, 2012年国家图书馆珍贵中医古籍特展再次介绍。
《本草纲目》自1593年刻印问世至今,400多年来,刻印数十次,版本达60余种,还被翻译为日、法、英、俄、德等多种文字,其刻本有“一祖三系”之说。
一祖即金陵祖本。
《本草纲目》系万历二十一年(1593),由金陵胡成龙刻成出版,称金陵本。
《本草纲目》的原刻本有王世贞《本草纲目序》附图二卷。
上卷题衔上为:“阶文林郎蓬溪知县男李建中辑,府学生男李建元图,州学生孙李树宗校”,下卷则为李建木图,李建声校。
由于李时珍一生清贫,就刻本而言,金陵本质量不高。
所以13年后立即被官刻江西本所代替。
这也是此书祖本稀于流传的主要原因。
三系是江西本、钱本、张本三个系统鉴于金陵本“初刻未工,行之不广”,当时江西巡抚夏良心倡议重刻,由张鼎思主持,江西各级地方官员支持,南昌、新建二县尹协助,重新刊刻《本草纲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a n d,i t s p e d u p t h e p r i n t a n d p u b l i s h me n t o f t h e b o o k,o n t h e o t h e r h a n d,i t p r o mo t e d t h e c i r c u l a t i o n o f t h e b o o k
《 本草纲 目》 是 明代李 时珍耗 时 2 7年编纂 的
一
部药学著作 , 其 内容涉及生物、 化学、 动物学、 矿
( 今湖北蕲春 ) 人。父亲李言 闻是 当地名医。李时 珍承其父学 , 十分重视本草。他发现本草类书籍历
代 注解谬 误很 多 , 于 是 决 定 编修 一 本 新 本 草 书 籍 。 自1 5 5 2年 至 1 5 7 8年 , 历时2 7载 , 终于著成《 本 草
c o l d a nd s umme r he a t f o r t h i r t y y e a r s,wa s h i g h l y a p p r e c i a t e d b y Wan g S hi z h e n,a f a mo us c o n f u c i a n s c h o l a r i n Mi n g Dy n a s t y,a n d Wa n g S hi z h e n wr o t e a p r e f a c e or f t h e b o o k.The p r e wo r d b r o u g h t i n e s t i ma b l e i n lu f e n c e,o n o n e
W E NG
C h i n a)
, X I N n g — g e ( T i a n j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T i a n j i n , 3 0 0 0 7 3 ,
wh i c h h e l p s U S g e t a b e t t e r u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t h e g r e a t b o o k. Ke ywo r d s: Wa g n S h i z he n,F o r wo r d o f Co mp e n di u m o f Ma t e r i a Me d i c a,s p r e a d
山 西 中 医
・
2 0 1 5年 3月第 3 l 卷第 3期
S H A N X I J O F T C M M a r . 2 0 1 5 V o 1 . 3 1 N o . 3
・1・
学术探讨 ・
王世 贞《 本草 纲 目 ・ 序》 对 该 书流 传 的影 响
翁 芳 邢 永革
摘要 : 李 时珍历 时近三十寒 暑撰 写的药物 学 巨著 《 本 草纲 目》 , 受到 明儒 王世 贞的 赞 赏, 并 为其作序 。王序 不仅促 成 了 《 本 草纲 目》 的刊 印发行 , 而且加速 了《 本 草纲 目》 的广泛流传 , 也成为 了解该书 内容的不 可或缺 的一部 分。 关键词 : 王世 贞; 本 草纲 目 ・ 序; 流传
《 物种起源》 中多次引述《 本草纲 目 》 , 称其为“ 中国 古代的百科全 书” 。它 的价值为世 人所瞩 目, 《 本
草纲 目》 先后流传 到 日本、 朝鲜、 越南等 国家 , 被译
成拉 丁 文 、 意大利文 、 法文、 德文 、 英文 、 俄 文 等 多 种文 字 , 将 中 医 药 的博 大 精 深 传 播 至 世 界 。2 0 1 1 年 5月 , 在 联合 国教 科 文组 织 会 议 上 , 专 家一 致 通
中图分类号 : R 2 8 1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7 1 5 6 ( 2 0 1 5 ) 0 3— 0 0 0 1 一 o 4
Th e i n lue f n c e o f Wa n g S hi z he n’ S Pr e f a c e t o“Co m pe n di u m o f Ma t e r i a Me d i c a”S pr e a d
物学 、 天 文学 等诸 多领 域 , 是集 1 6世 纪 以前 中 国本 草学 大成 的著 作 , 也 是 世 界 范 围 内各 国 医 药 学 文 化发 展 的 典 范 。进 化 论 的 创 立 者 达 尔 文 曾 在 其
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书。《 四库全书总 目提要》 指 出: “ 是编取
神农 以下 诸 家 本 草 , 荟稗 成书 , 复者芟之 , 阙 者 补 之, 讹者 纠之 , 凡一 十六 部 、 六 十二 类 、 一 千 八 百 八
Ab s t r a c t : C o mp e n d i u m o f Ma t e r i a Me d i c a ,a g r e a t p h a ma c o l o g i c a l wo r k wr i t t e n b y L i S h i z h e n w h o s u f f e r e d
十二种。 ” ( 卷一百零 四《 子部十四 ・ 医家类二》 ) 定 稿之后 , 李时珍想请当时的文坛领袖王世贞为其作
序 。王世 贞 ( 1 5 2 6 -1 5 9 0) , 字元美 , 号凤 洲 , 又 号 弁州 山人 , 明 代 著 名 的文 学 家 、 戏 曲理论家 、 史 学 家, “ 后七 子 ” 领袖 。李 攀龙 去 世 后 , 王 世贞 以才 华 声名 冠绝 海 内 , 独 主 文坛 2 0余 年 。“ 才最高 , 地 望 最显 , 声华 意气 笼 盖 海 内。一 时士 大 夫 及 山人 、 词 客、 衲子、 羽流 , 莫 不 奔 走 门下 。片 言褒 赏 , 身 价 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