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
节庵方公墓表译文

节庵方公墓表译文
摘要:
一、节庵方公墓表背景介绍
二、墓表作者与节庵方公的关系
三、墓表内容概述
四、墓表所反映的节庵方公的品质与成就
五、墓表的历史价值与影响
正文:
【节庵方公墓表译文】
节庵方公墓表,即《祭方节庵文》,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文学评论家王世贞为其恩师方孝孺所作的墓表。
王世贞对方孝孺的才华与品质极为敬仰,故在其去世后作此墓表以示纪念。
墓表作者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江苏太仓人,是明朝嘉靖年间的著名文学家、文学评论家。
他对方孝孺的才华与品质极为敬仰,认为方孝孺是一位学识渊博、品行高尚的君子,对其教育与影响深远。
墓表内容概述:墓表分为序、正文、跋三部分。
序部分主要介绍了作者与方孝孺的交情及撰写墓表的缘由;正文部分详细叙述了方孝孺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及品行;跋部分为作者对方孝孺的悼念之词。
墓表所反映的节庵方公的品质与成就:方孝孺,字希古,号节庵,浙江宁海人,是明朝宣德年间的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他博学多才,擅长诗文,精通经史子集,尤其擅长《春秋》。
在学术上,他主张复古,倡导儒家道统,对后
世影响深远。
在品行上,他忠诚正直,不畏权贵,为民请命,堪称一代儒者楷模。
墓表的历史价值与影响:作为一篇纪念方孝孺的墓表,它不仅对方孝孺的学术成就和品行进行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王世贞的文学才华。
墓表文辞优美,感情真挚,堪称明代散文佳作。
此外,墓表还体现了当时文人对学术、品行、忠诚等价值观的坚守,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总之,节庵方公墓表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纪念文章,既展现了方孝孺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也反映了作者王世贞的文学才华。
王世贞《老妇赋》创作探析

赋在春秋时期是诵诗的一种方法,《汉书艺文志》载:“不歌而诵谓之赋。
”早在战国时期,荀卿第一次以“赋”名篇,《汉书艺文志》记载“孙卿(即荀卿)赋十篇”,《荀子》中现存赋五篇,统称《赋篇》。
总体说来,荀子的赋字句基本整齐,用韵,介于诗和散文之间,在表现手法上用巧妙的譬喻来说理,如同“隐语”。
汉初,在楚辞的影响下出现了骚体赋,骚体赋的代表作家是贾谊。
贾谊之后出现了汉大赋,以枚乘和司马相如为代表。
此后又出现抒情小赋,其代表作家是张衡和赵壹。
西晋时期,骈赋的代表作家是陆机和潘岳。
南朝齐永明年间,著名的诗人沈约将“四声”和双声叠韵运用于写诗,提出“八病”之说。
骈赋本来就讲究声律和对偶,沈约之后,赋在声律方面要求更加严格,这导致律赋出现,并且,律赋在唐代达到鼎盛。
中唐古文运动的兴起对赋有巨大的影响,直接导致文赋的出现。
文赋不像律赋那样要求严格的用韵和平仄,与汉赋在语言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以散文化为主,且议论化加强。
至此,赋体在形式上趋于完备。
至元代,赋走向衰落。
明代时,写作赋的作家增多,赋的写作温度回升,并且出现了许多骚赋、律赋和文赋。
后七子的辞赋创作以王世贞的影响最大。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
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是明代文坛“后七子”的领袖人物。
《老妇赋》是王世贞创作的一篇奇文。
嘉靖四年(1525),王世贞的父亲王忬娶妻郁氏,次年即生下一子,这就是王世贞。
王世贞出生的时候,王家社会地位较高,还是读书世家,十一岁时,其父为他请来一位叫周道光的老师,教他科举考试的呈文。
王世贞少年时还有两位老师应该提及。
一位是王材,字子难,号稚川,江西新城,嘉靖二十年进士。
他除了给王世贞讲解道术经济这套学问之外,还涉及子史百家和辞赋。
另一位是骆居敬,字行简,山阴(今江苏绍兴)人。
骆氏讲学不囿于字句,而是广泛涉猎,博采众长。
本来就极有天赋,加上名师指点,王世贞少年时显得才华横溢,与众不同。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原文、注释及赏析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原文、注释及赏析《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针对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事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感喟针砭,令读者重又反思这一经典故事背后的合理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原文、注释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明代:王世贞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
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
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
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
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
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
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
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
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
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译文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道他。
但是,我却不敢苟同。
秦国用十五座城的空名,来欺骗赵国,并且勒索它的和氏璧。
这时说它要骗取璧是实情,但不是想要借此窥视赵国。
赵国如果知道了这个实情就不给它,不知道这个实情就给它。
知道了这个实情而害怕秦国而给它,知道这个实情而不害怕秦国就不给它。
这只要两句话就解决了,怎么能够既害怕秦国又去激怒秦国呢?况且,秦国想得到这块璧,赵国不给它,双方本来都没有什么曲直是非。
赵国交出璧而秦国不给城池,秦国就理亏了。
秦国给了城池,而赵国却拿回了璧,就是赵国理亏了。
如何评价王世贞这个人?王世贞的诗词

如何评价王世贞这个人?王世贞的诗词王世贞明朝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为琅琊王氏余脉太仓王氏之后,字元美,号凤洲。
嘉靖五年,王世贞在明代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出生,十七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中进士,此后开始进入仕途。
王世贞为官数十载,受到两个重要人物的影响。
第一个人物便是权相严嵩,因为与严嵩道不同而被严嵩一党憎恨。
所以在严嵩当权期间,王世贞一直得不到重用。
除此之外,王世贞的父亲王忬也是因为严嵩的构陷,最后被问罪下狱,最后论死。
除了严嵩之外,另一个就是被称为千古一相的明朝首辅张居正。
王世贞因为多次忤逆张居正,最后被罢官归家。
此后闲赋在家,一直到张居正去世之后,他才被重新启用,进入官场。
所以相比于仕途上的成就,王世贞在文学上的成就更高他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
在李攀龙去世之后,为文坛领袖二十余年,留下《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等著作。
《明史》评王世贞: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
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
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
片言褒赏,声价骤起。
明代文学家胡应麟说:千古以来的诗词,声名最盛的莫过于明朝的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和王世贞四家。
而在这四家之中,集千古之大成,总领百家精髓的则莫过于太仓弇州(也就是王世贞)。
诗坛有王世贞的存在,就像佛门有了得证果位的佛祖如来,就像儒家有了集思想之大成的孔子仲尼。
《登太白楼》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钦鴀行》飞来五色鸟,自名为凤凰。
千秋不一见,见者国祚昌。
飨以钟鼓坐明堂,明堂饶梧竹,三日不鸣意何长!晨不见凤凰,凤凰乃在东门之阴啄腐鼠,啾啾唧唧不得哺。
夕不见凤凰,凤凰乃在西门之阴媚苍鹰,愿尔肉攫分遗腥。
梧桐长苦寒,竹实长苦饥。
众鸟惊相顾,不知凤凰是钦鴀。
《忆江南》歌起处,斜日半江红。
中国历史故事-如何评价王世贞这个人?王世贞的诗词

中国历史故事-如何评价王世贞这个人?王世贞的诗词王世贞明朝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为琅琊王氏余脉太仓王氏之后,字元美,号凤洲。
嘉靖五年,王世贞在明代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出生,十七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中进士,此后开始进入仕途。
王世贞为官数十载,受到两个重要人物的影响。
第一个人物便是权相严嵩,因为与严嵩道不同而被严嵩一党憎恨。
所以在严嵩当权期间,王世贞一直得不到重用。
除此之外,王世贞的父亲王忬也是因为严嵩的构陷,最后被问罪下狱,最后论死。
除了严嵩之外,另一个就是被称为“千古一相”的明朝首辅张居正。
王世贞因为多次忤逆张居正,最后被罢官归家。
此后闲赋在家,一直到张居正去世之后,他才被重新启用,进入官场。
所以相比于仕途上的成就,王世贞在文学上的成就更高他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
在李攀龙去世之后,为文坛领袖二十余年,留下《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等著作。
《明史》评王世贞:“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
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
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
片言褒赏,声价骤起。
”明代文学家胡应麟说:千古以来的诗词,声名最盛的莫过于明朝的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和王世贞四家。
而在这四家之中,集千古之大成,总领百家精髓的则莫过于太仓弇州(也就是王世贞)。
诗坛有王世贞的存在,就像佛门有了得证果位的佛祖如来,就像儒家有了集思想之大成的孔子仲尼。
《登太白楼》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钦鴀行》飞来五色鸟,自名为凤凰。
千秋不一见,见者国祚昌。
飨以钟鼓坐明堂,明堂饶梧竹,三日不鸣意何长!晨不见凤凰,凤凰乃在东门之阴啄腐鼠,啾啾唧唧不得哺。
夕不见凤凰,凤凰乃在西门之阴媚苍鹰,愿尔肉攫分遗腥。
梧桐长苦寒,竹实长苦饥。
众鸟惊相顾,不知凤凰是钦鴀。
(贺松其)本草纲目原序

李 时 珍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 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 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 (公元一五一八年),卒于神 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 三年)。他家世代业医,祖父 是“铃 医” 。父亲名闻,号 月池,是当地名医。 李时珍十四岁中了秀才 后九年,三次到武昌考举人, 都落第了。于是,他放弃了科 举作官的打算,专心学医。积 二十七年之功写成《本草纲 目》。
觇 宝 气 辨 明 珠
据唐代苏鹗《杜阳杂编》卷上载:唐肃宗李亨即位 后,国库中出现神异的光气,肃宗认为是自己儿时玄 宗所赐上清珠发出的,检出果然。
水萍的果实。此物直触楚昭王所乘之船,唯 孔子可识。事见《孔子家语》。
萍实
唯孔子所识
商羊
传说中的鸟名。常在大雨前屈一足起舞。 事见《孔子家语·辩政》。
张华著有《博物志》十卷,《晋书》本传称其 “博物洽闻,世无与比”。 善于辨别字义要首推嵇康。 倚顿春秋时鲁国富豪,以能识别珠宝著称。
补上
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
删除 纠正
今译:重复的部分删去,缺失的部分补上,错误的部 分纠正。
玩:《说文》“弄也”。 玩 以手玩玉 把玩
研究、 研读
第三段:介绍《本草纲目》 第三段:介绍《本草纲目》结构体系
[正名] [释名] [集解] [辨疑] [正误] [气味] [主治] [附方]
纲 目
• 1、内容 、 • 《本草纲目》是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医药 本草纲目》 成就的大总结。 成就的大总结。 • 分五十二卷、十六部,六十二类,约 分五十二卷、十六部,六十二类, 二百万字。 二百万字。 • 载药 载药1892种,其中新增药物 种 其中新增药物374种。 种 • 附方一万一千余条,附药物形态图一 附方一万一千余条, 千余幅。 千余幅。
明朝文史家王世贞

明朝文史家王世貞第一節身世和宦曆王世貞(1526—1590)①,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蘇州太倉(今屬江蘇)人。
出生於官宦世家,祖父王倬曾為南京兵部右侍郎,父親王忬曾任薊遼總督、右都禦史。
他少年有才名,史籍稱“生有異稟,書過目,終身不忘”②。
“年十五,詠寶刀詩,師為之避席”③。
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十二歲中進士,次年授刑部主事。
由於他愛好詩和古文,加入了王宗沐、李先芳、吳維嶽等人組織的詩社,又經常同李攀龍、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等人往來唱和,“紹述何、李”,“名籍公卿間”④,很快升遷刑部員外郎、郎中。
王世貞是一位忠於職守、精於吏事的合格官員。
有人稱他“日坐公署,剖決案牒。
所讞獄,度得情,輒手錄付吏趣書之。
各以輕重決遣,不三日而畢”⑤。
“奸人閻姓犯法,匿錦衣衛都督陸炳家,世貞搜得之。
炳介嚴嵩以請,不許。
”陸炳、嚴嵩在當時都是炙手可熱的人物,王世貞不畏權貴,伸張正義,確屬難能可貴。
嘉靖三十二年(1553),兵部郎中楊繼盛上疏揭發嚴嵩十大罪、五大奸,被下獄論死。
王世貞挺身而出為之發喪:“時進湯藥。
其妻訟夫冤,為代草。
既死,複棺殮之。
”由此結冤於嚴嵩。
嚴嵩即藉口將他調離刑部,貶為山東青州兵備副使。
青州多大俠巨盜,他們殺人越貨,擾亂治安,地方當局無可奈何。
王世貞到任以後,“集強壯,教之射。
申飭保甲,重捕盜之賞。
又於州邑畫地為界,以義官統之”。
規定:盜當時捕獲者為上,不出境獲者次之,拒不能剿者又次之。
申令:“凡盜從其所起而不覺察者,經其所過而夜巡不傳捕者,罰。
釋盜而黨者立杖死。
”這一系列措施行之有效,僅一年,“盜盡解散”。
嘉靖三十八年(1559)五月,韃靼辛愛等入潘家口,掠遷安、薊州(今河北遷西)、玉田,在邊牆以南停留五日,京師震動。
王世貞的父親,薊遼總督王忬因灤河作戰失利,被下獄問死。
王世貞知悉,立即從青州趕到北京,與弟世懋“日蒲伏嵩門,涕泣求貸”,不果。
“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諸貴人輿”,叩頭求救,但亦枉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王世贞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
王世贞出生于以衣冠诗书著称的太仓王氏家族。王世贞王氏家族乃魏晋南北朝时期世代簪缨的琅琊王氏的余脉,唐宋时期王氏家族曾长期定居于浙江桐庐,元初王梦声被行省征辟为昆山州学政,始迁居太仓。太仓王氏自王侨、王倬兄弟于成化年间同举进士,自此科第蝉联,一门四代八进士,最终发展成横跨明清两朝风流相承数百载的世家望族。世贞祖父倬,成化十四年进士,终南京兵部右侍郎,为弘治正德年间名臣。父忬,嘉靖二十年进士,终总督蓟辽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赠兵部尚书,为嘉靖年间名臣。
王世贞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首领,倡导文学复古运动,认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家藏书甚富。自称平生所购《周易》、《礼经》、《毛诗》、《左传》、《史记》、《三国志》、《唐书》之类,过3000余卷,均为宋本精椠。家有别墅“弇州园”,于园后建“小酉馆”,贮书达3万余卷。另将经学之书专藏于“藏经楼”中。对宋椠元刊之书,作“尔雅楼”贮之,又于“九友斋”中,藏宋本两汉书,为斋中第一宝。此书后归于“天禄琳琅”。与唐顺之结为莫逆之交,二人皆以文学、藏书而知名。他以诗文名于世,与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并称后七子。攀龙殁,独领文坛二十年,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僧道莫不奔走其门下。鉴于台阁体文风不振,他提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其诗歌取材赡博,纵心触象,都能化为诗料,形诸歌咏。除了一部分模拟痕迹较为严重的作品外,诸体诗中都有一些颇见艺术匠心的佳作。他的某些乐府诗不刻意范古,甚见诗人才思,如《将军行》铺叙丰腴,中带古劲,纵横开阖,很有气势。他的有些律诗既有高华宏丽的气象,又能注意错综变化,迥旋自然,有相当功力。王世贞七绝最有特色,在其诗歌创作中较少模拟痕迹,能够意到调成,自然宛转。如“新传牌子赐昭容,第一仙班雨露浓。袋里相公书疏在,莫教香汗湿泥封”,在舒缓的调子里,暗藏讽刺,弥有风趣。王世贞亦能词,如〔浣溪沙〕“窗外闲丝自在游”在抒写清愁淡怨时,善于借助景物渲染,烘托其凄凉情绪。又如〔忆江南〕“歌起处”以“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勾勒江南景色,颇能传神。但他的词因受传统束缚较大,内容狭窄,题材单调。王世贞晚年深有所悟,于唐好白居易,于宋好苏轼,诗文以恬淡为宗。又好史学,以史才自许。自弱冠登朝,即好访朝家故典,晚年又得见内府档案秘籍,著述甚丰。王世贞既是文人,也是学者。学问渊博,文章不拘一格,虽摹秦仿汉,依旧自有特色,具有“博综典籍,谙习掌故”之特点,如《题海天落照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