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练习题
20《孔孟论学》练习(含答案)

20《孔孟论学》练习(含答案)20、《孔孟论学》练习一、常识填空:1、本文作者孔子,名,字,是时期家、家、家。
家学说创始人,被尊为。
2、本文作者孟子,名,字,是时期家、家、家。
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为。
3、《论语》属散文,是的书,共20篇;《孟子》是家经典之一,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
二、注音:逾矩()()罔()殆()譬.如()篑()一暴.十寒()鸿鹄()()缴()杵()三、注释: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逾矩()罔()殆()何以()谓()敏()是以()好.学()篑()止()覆()进()如…何()弈()数()善()使()惟()以为()援()缴()弗若()非然.也()尽()至仁()杵()四、通假字:吾十有.五()一日暴.之()无或.()五、一词多义:譬如为.山()今夫弈之为.数()为.是其智弗若与()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人虽.听之()虽.与之俱学()吾退寒之者至.矣()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六、词类活用:平.地()不耻.下问()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七、成语:专心致志:不耻下问:功亏一篑:一暴十寒:八、虚词:之:谓之.文也()王之.不智也()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弈之.为数()通国之.善弈者也()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而射之.()弗若之.矣()其:其.一人专心致志()为是其.智弗若与()以:何以.()是以.()而:三十而.立()学而.不思()敏而.好学()吾退而.寒之者至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何:何.以()吾如有萌焉何.哉()于:志于.学()吾于.《武成》()无敌于.天下()九、译句: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2、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6、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7、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8、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9、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语文北师大八年级上册《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2

《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一. 句子翻译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二. 下面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 《论语》中的“子”“先生”均指的是孔子。
C.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战国时代鲁国人。
D.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E. 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通“智”,智慧)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其恕乎,那大概是“恕(道)”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 《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
2. 第一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3. 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4. “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5. 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一则是。
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
7. 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用文中的话说就是。
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

第7课《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收获平台一、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不亦说.()乎不思则罔.()不学则殆.()思援弓缴.()流杵.()一日暴.()之辟.()若九轫.()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________________④一日暴.之。
⑤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⑥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义。
①之:A、学而时习之。
B、君子深造之。
C、通国之善奕者也。
D、奕秋之为听。
②而:A、温故而知新。
_ B、学而不思则罔。
C、思援弓缴而射之。
_D、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③以:A、是以谓之‘文’也。
_ B、君子深造之以道。
C、以至仁伐至不仁。
4.默写。
(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①,不亦说乎②,是以谓之“文”也。
③,孰不顺成④《论语》里谈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⑤《论语》里谈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的句子是⑥孟子论“自得”之妙处的句子是___二、阅读课文《孔孟论学习》,回答问题。
1.《论语》的“论”字读 ________,它是记录的一部书。
2.“子曰”的“子”是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曰: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③是为其智弗若与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4.“自得之”的“自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发展空间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2022年南京市中考题,略有改动。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孔孟论学》复习要点整理

《孔孟论学》复习要点整理篇一:《孔孟论学》复习练习(1)《孔孟论学》复习练习(1)一、表述加点字:1、六十而耳顺().2、止,吾终了也().3、譬如平地().4、不专心致志()....5、虽与之俱学().6、略知<<书>>,则不如并无<<书>>()..7、取二三策而已矣().8、以至仁伐至不仁()9、学而不思则罔().10、思而不学则乎().11、未成一篑().12、并使奕秋诲二人弈().13、思援弓缴而射之()..14、一日暴之().15、以至仁伐至不仁().16、挑二三策而已矣()..1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18()19、就是以谓之文也。
()..20、如……何()..21、虽覆一篑().22、无或乎王之智也().23、今夫弈之为数().二、解释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乎。
2、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严禁也。
4、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5、比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三、内容理解:1、本文节前四则Lizier______。
作者就是我国______时期的(称呼及人名)就是__学派的创始人。
后四则Lizier_____作者就是_____时期的_______(称呼及人名)2、第一则,是写__________,一定程度上反映了_______________.第二则,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第三则,阐发了_______________,表明____________;第四则,___________3、后二则中,第一则说人们一个有关自学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则说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4、从文中归纳出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2篇二:2021年中考复习孔孟论学自测答案2021年中考语文备考《孔孟论学》自测答案班级姓名一、表述加点字含义:1.以至仁伐至不仁(攻打,讨伐)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讨厌,嗜好)3.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前进)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一起,在一起)5.譬如平地,虽履一匮,进,吾往也(填平、铲平)6.吾于《武成》,挑二三策而已矣(挑选出,使用)7.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擅长)8.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草木生长)9.六十而耳顺(顺从,迎合)1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相信)1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难)12.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停止)13.不专心致志,则严禁也(耗尽、极尽)14.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专门,专一)15.使弈秋诲二人弈(假使)16.为是其智弗若与(代词。
初中语文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附答案)

初中语文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附答案)_学习方法网---------------------------------------第7课《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收获平台一、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不亦说()乎不思则罔()不学则殆()思援弓缴()流杵()一日暴()之辟()若九轫()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________________④ 一日暴之。
⑤ 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⑥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义。
①之:A、学而时习之。
B、君子深造之。
C、通国之善奕者也。
D、奕秋之为听。
②而:A、温故而知新。
_B、学而不思则罔。
C、思援弓缴而射之。
_D、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③以:A、是以谓之‘文’也。
_B、君子深造之以道。
C、以至仁伐至不仁。
4.默写。
(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① ,不亦说乎?② ,是以谓之“文”也。
③ ,孰不顺成?④《论语》里谈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⑤《论语》里谈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的句子是⑥孟子论“自得”之妙处的句子是___二、阅读课文《孔孟论学习》,回答问题。
1.《论语》的“论”字读________,它是记录的一部书。
2.“子曰”的“子”是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曰: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③是为其智弗若与?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4.“自得之”的“自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孔孟论学综合练习一(可做回家作业) 姓名——

《孔孟论学》练习一姓名一、带点字解释: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不逾矩..(),七十而从心所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能有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二、重点语段翻译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能有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三、内容理解。
1、下列孔孟的话分别阐明了关于学习的哪些道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孟论学》练习

《孔孟论学》练习一一、词语解释(15分)1、五十而知.天命知2、今夫弈之为.数为3、进.,吾往也进二、句子解释(12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三、下列句中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而”字用法相同的是()(3分)A、不学则殆B、吾退而寒之者至矣C、思援弓缴而射之D、七十而从心所欲四、以下孔、孟的话分别阐明了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12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五、第一则中的有些词语,已成为年龄的别名。
如三十岁称,四十岁称,五十岁称,六十岁,七十岁称;耄耋(mao die)则是指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18分)六、从文中寻找和归纳出四个成语(12分)1、2、3、4、七、、常识填空(20分)孔子、孟子是怎样一个人?《论语》、《孟子》是怎样一部书?请各用一句话加以介绍。
孔子:孟子;《论语》:《孟子》:《孔孟论学》练习二一、基础识记1、默写:⑴学而不思则,。
⑵,,是以谓之文也。
⑶子曰“,,止,吾止也!,,进,吾往也!“⑷读书应有怀疑的精神,孟子的名言这样教导我们:“,。
”2、《孔孟论学习》中出现了哪些成语,你还能记起来吗?请至少写出六个来。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A、学习并且及时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B、学习而且时时地温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C、学习而且当时就复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D、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4、孔子,名,字,时期国人,学派的创始人,大家,大家。
《》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名,字,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之一,《》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二、理解运用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7课《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 (新版)北师大版

第7课《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论语 B.讨论 C.议论 D.争论答案:A解析:分析:A项“论”读lún,其他都读lún。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面作家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论语》中的“子”“先生”均指的是孔子。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战国时代鲁国人。
D.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答案:C解析:分析: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
3.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诅咒..zǔ zhòu 不亦说.shūo乎不思则罔.wǎngB.干没..ɡānmò 不学则殆.dài思援弓缴.zhuóC.歃.血shà xuè 潸.然泪下shān 一日暴.pù之D.冷灶.zào 辟.pì若笺笺..稿费jiǎn答案:A解析:分析:“说”应读yuè。
故答案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异读字的掌握情况。
4.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A.学习并且及时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B.学习而且时时地温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C.学习而且当时就复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D.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答案:D解析:分析:时:按时。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5.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受学重文,孰不顺成?()A.接受教育,注重请教,谁不会顺利成功呢?B.接受学习,注重发问,谁不会顺利成功呢?C.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能不会顺利成功呢?D.接受学习,注重发问,怎能不会顺利成功呢?答案:A解析:分析:受学:接受教育;孰:谁。
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6.下列“也”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