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错觉与幻觉(一)

合集下载

探析视错觉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探析视错觉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一、视错觉的概念和分类 (1)二、视错觉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2)三、视错觉在图形设计中的重要性与意义 (4)四、结束语 (4)参考文献 (5)探析视错觉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摘要】视错觉不同于常规的感知经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开拓了另一种视觉感知领域。

而比较能体现出这一点的地方就是在图形设计的应用中。

设计师通过视错觉原理的巧妙设计,可以在平面空间形态中产生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多元化的视觉艺术形象,可能会产生律动感、亦或是产生了神秘感和空间感等。

总体上说来就是增加了设计的感染力。

这也使得视错觉艺术在图形设计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视错觉;图形设计;艺术感染力Analysis of visual illusions in the graphic design of 【Abstract】Visual illusio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onventional perception experience, in a sense ithas opened up another visual perceptual field. And the comparison can reflect the place is in graphic design application. Designers through Vision-Illusion principle is ingenious in design, can be in the plane space form to produce a singularly unexpected diversified visual art image, may produce the buzz, or had a mysterious and sense of space. Say on the whole is the increase of the design of infectivity. This also makes the illusion art in graphic design in the application of more and more widely.【Key words】Illusion; graphic design; artistic appeal一、视错觉的概念与分类视错觉是视觉器官受光线、图形、色彩等外界因素的干扰,知觉判断的视觉经验或思维推理与所观察到的事物特征之间产生了视觉误差,使个人的主观把握和客观规律之间产生不均衡而引起视觉思维混乱。

心理学角度解析人类幻觉和错觉

心理学角度解析人类幻觉和错觉

心理学角度解析人类幻觉和错觉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是多变而复杂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虚假的感知经验,即幻觉和错觉。

幻觉是指在客观存在的情况下,个体错误地感知到与实际不符的感觉,而错觉则是在感知到真实的外界刺激时,个体产生了一种错误的理解或感知。

这篇文章将从心理学的角度解析人类幻觉和错觉的产生原因和影响。

一、认知因素对幻觉和错觉的影响1. 期望与幻觉个体的期望对感知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个体在感知过程中期望出现某种感受或情境时,很容易产生幻觉。

例如,在心理学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被试者在屏幕上看到一连串的字母,并按顺序报出。

然而,当某些字母呈现在不同的颜色和方向时,会导致被试者产生错觉,错误地报出颜色而不是字母本身,这是因为被试者期望在颜色变化时必须注意颜色。

2. 可见性与错觉感知的可见性对错觉的产生也有极大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光线和视觉刺激较弱的环境下,个体更容易出现错觉。

例如,当我们处于昏暗的光线或模糊的环境中时,我们的眼睛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感知外界,这可能会导致我们产生错觉,如看到错误的形状或颜色。

3. 经验与错觉个体的经验也会对幻觉和错觉的产生产生重要影响。

人们的感知是被经验塑造的,长期形成的认知偏差和经验会对我们的感知过程产生影响。

例如,研究表明,针对一个人的背景信息和经验,我们可能会产生“知觉偏见”,即我们在感知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偏见来进行解释和理解。

二、神经生物因素对幻觉和错觉的影响1. 大脑皮层的作用人脑的大脑皮层是幻觉和错觉产生的关键。

不同的感觉信息在大脑皮层的处理方式不同,而大脑皮层的独特处理方式会影响到我们的感知过程。

例如,著名的猫的实验揭示了视觉皮层在视觉感知中的重要性。

当科学家研究猫的视觉皮层时,他们发现通过刺激猫的眼睛,可以引发视觉体验。

这表明大脑皮层在视觉幻觉产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 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性是人类幻觉和错觉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神经可塑性是指大脑神经元连接和结构的可变性。

美术中错觉的名词解释

美术中错觉的名词解释

美术中错觉的名词解释在美术创作中,艺术家们常常使用错觉这个概念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错觉是指一种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传递给大脑的虚假信息,它具有使人对事物产生误解或认知偏差的能力。

错觉既可以用来探索人类感知与认知的边界,也可以被艺术家用来强调、夸张或改造作品中的元素,以达到创作意图的目的。

在视觉上,错觉可以通过色彩、形状、空间和运动等方面产生。

其中,最常见的视错觉是色彩错觉。

色彩错觉是指不同颜色相互作用产生的视觉假象。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红色的圆形和一个绿色的圆形并排放置时,红色圆形的亮度会被绿色圆形的存在所压制,使得红色圆形看起来较暗。

这种错觉引起了我们对颜色亮度的错误认识,给作品带来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形状错觉也是艺术中常见的错觉。

它是指一种通过形状的变化来使人对物体的大小、比例或方向产生错误的感知。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著名艺术家埃舍尔的作品《倒水瀑布》,他通过精巧的构图和精确的透视法,使得观者在看到画面时产生错觉,认为水从上方倒流。

这种形状错觉在艺术中常被用来破坏观者的直觉和常识,使他们产生迷惑和困惑。

空间错觉也是美术作品中常见的手法之一。

它通过透视、投影和立体感等手段,使平面作品呈现出三维空间的错觉。

例如,在一幅透视画中,艺术家通过改变线条的宽度和距离,使前景和背景产生明显的差异,增强了观者对空间深度的感知。

借助空间错觉,艺术家可以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作品,使观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此外,运动错觉也是美术中常用的错觉手法。

运动错觉是指通过形状、线条和颜色的变化,使静止的作品呈现出运动的错觉。

著名艺术家凡高就经常运用运动错觉来表达动感和生命力。

他通过粗犷的画笔和独特的色彩运用,使静物和风景看起来充满了运动和活力。

这种错觉让观者感受到作品中的运动和变化,增加了观赏的趣味性。

总而言之,美术中的错觉是艺术家运用各种手法和技巧,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所使用的重要工具。

错觉可以通过色彩、形状、空间和运动等方式产生,它们使观者对作品产生错觉或者认知上的偏差。

色彩构成第三章-色彩的视觉感知

色彩构成第三章-色彩的视觉感知

同样明度的紫色放在黑底上, 感觉发亮;色味变浓,纯度变 高;
同样明度的灰色,放在白底 上,感觉更暗
两种明度有差异的色彩放置在一起, 在相互映衬下,明度越亮的色彩感觉就越 明亮,而明度越低则越暗淡。
室 内 色 彩 设 计 应 拉 开 明 度
3.纯度异化:
当无彩色的灰色与鲜艳的颜色并列放置时,灰色显得更灰,鲜艳显得 更鲜艳,在色彩设计中,我们为了色彩纯度能发挥高效的作用,图形中加 上一小部分的灰色以增加深度。
一、明暗适应
暗适应现象
从亮处走进暗室时, 开始什么也看不见, 经过相当时间后, 才开始恢复视觉。
暗适应大约需要5-10分钟
明适应现象
从暗处走向亮处, 在最初什么都看不清,
经几秒钟后, 视觉才恢复正常,
明适应需要0.2秒左右
第二节 视觉适应
二、远近适应
人眼相当于一架精密度很高的照相机,能自动调节焦距。
柱形成像元比较小, 但敏感,它们在夜间 或光线不良的情况下 发挥作用,它们更敏 感于物体的活动。
人眼的构造
第一节 色彩感觉形成的生理因素 色彩测试表现出人的生理机能对色彩感知的作用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第二节 视觉适应
第二节 视觉适应
视觉适应有三种现象












第二节 视觉适应
玻璃体液、视网膜、成像元等组成。
第一节 色彩感觉形成的生理因素
一、眼球
人眼是一个球体, 直径约为一英寸。 它长在一个多骨的、 不能弯曲的眼窝里, 只有表面露在外边。
眼球的大部分被一 层坚韧的白膜(巩膜) 所覆盖,通常人们 称之为眼白。

错觉图完整PPT课件

错觉图完整PPT课件

谢泼德桌面
• 谢泼德桌面:这两个桌面的大 小、形状完全一样。如果你不 信,量量桌面轮廓,看看是不 是?! 【解析】虽然图是平面的,但 它暗示了一个三维物体。桌子 边合作子推提供的感知提示, 影响你对桌子的形状作出三维 的解释。这个奇妙的幻觉图形 清楚地表明,你的大脑并不按 照它所看到的进行逐字解释。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杰·谢 泼德创作了这幅幻觉图
• 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果?对,这些就是心理学中称之为错 觉(illusion)的一种现象。那什么叫错觉呢?当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反 映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这时产生的知觉就是错觉。那为什 么会产生错觉呢?一般来说,对错觉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把错觉归结为 刺激取样的误差;第二种是把错觉归结为知觉系统的神经生理方面的原因; 第三种是用认知的观点来解释错觉。第一种解释--眼动理论认为,我们在 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 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特定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 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第二种解释-神经抑制作用理论是从神经生理学水平解释错觉的一种尝试。这种理论认 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 细胞的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人们看到的轮 廓发生了相对的位移,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各种错觉,如佐尔拉错觉。 第三种解释--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认为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人 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 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 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觉是知 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是人们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以冯特错觉为例, 由于附加线段所造成的深度知觉影响了对原本平行的直线知觉,从而认为 这两条直线不平行。两可图形的形成与人们注意的选择性有关。人在知觉 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的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object),而将 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background),以便更清晰的感知一定的事物 与对象。在我们的知觉过程中,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 在上面的一个两可图形中,当我们将图形中的白色部分看成是一只杯子, 那么图形中的黑色部分就会成为知觉的背景,反之亦然。怎么样,心理学 还是很有趣的吧!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可以找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看一看,或者和我们探讨一下。

色彩错觉PPT课件

色彩错觉PPT课件

11/22/201
受过度的刺激后会疲劳,造成了由补色及残像形 成的错视。
11
• 3.动态错视:
动态错视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静止的平面上作出具有动态 感受的色彩图案。它主要采用黑白或者彩色几何形体的复 杂排列、对比、交错和重叠等手法造成各种形状和色彩的 骚动,有节奏的或变化不定的活动的感觉,给人以视觉错 乱的印象。
12
13
28
室 内 色 彩 设 计 应 拉 开 明 度
29
30
• (四)纯度错觉

• 如同一纯度的色彩,分别放置在纯度高低不一的底色上: 高纯度底色上的色彩显得纯度低些,而低纯度底色上的色 彩则相反。这就是纯度错视现象。
31
32
33
皮肤偏黄的我们该怎么选择衣服的颜色?
1. 尽量少穿绿色或灰色调的衣服,这样会使皮肤显得更 黄,甚至会显出“病容”,而适合穿粉色系的暖色调服 装。
50
哪个轻?那个重?


51
轻色:明度高、暖色。 重色:明度低、冷色。
●问题:飞机的色彩应适合轻色或重色?
52
53
色彩轻重次序排列
54
Chanel
55
g
56
57
软色与硬色
• 色彩的软硬感主要取决于明度和纯度,高明度的含灰色具 有软感,低明度的纯色具有硬感。
• 色彩的软硬感与色彩的轻重、强弱感觉有关,轻色软,重 色硬;弱色软,强色硬;白色软,黑色硬。
2.面色偏黄的女性,适合穿蓝色或浅蓝色的上装,它能 衬托出皮肤的洁白娇嫩,但深蓝,连紫色上衣就会适得 其反。
34
• (五)补色错觉

• 互为补色的色彩,如红和绿,黄和紫等,把它们并列在 一起时,由于色彩产色的补色残像,会产色强烈的视觉冲 击效果,使相互的色彩感更为突出,所以,补色是对比色 中对比程度最为刺激的一种。

幻觉和错觉

幻觉和错觉

幻觉和错觉 (2015-09-16 10:31:25)转载▼一般情况下,人出现幻觉的原因有很多,不过大多都是压力导致的人在身体极度疲惫的情况下~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经常会出现幻觉~这属于人类身体的自我调节吧~幻觉是在特定的状态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精神高度集中,一种是半清醒状态)使大脑发出错误指令的心理活动!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时信息传输的频率超出了大脑在正常状态下所能承受的范围!使大脑超负荷工作发出错误指令!在半清醒的时候,大脑降低了接受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样也会发错错误指令~!当这些错误指令发送给相应的功能区域,就会产生幻觉!比如,大脑把错误指令发送给视觉神经,就会产生视幻觉!心理上有人思虑致梦就是日思夜想幻觉如同梦境虚幻而不真实,请大家相信现实不要胡思乱想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错觉又叫错误知觉,是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包括几何图形错觉(高估错觉、对比错觉、线条干扰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空间错觉以及光渗错觉、整体影响部分的错觉、声音方位错觉、形重错觉、触觉错觉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错觉可以发生在视觉方面,也可以发生在其他知觉方面。

如当你掂量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块时,你会感到铁块重,这是形重错觉;当你坐在正在开着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树木时,会以为树木在移动,这是运动错觉等等。

1、错觉是歪曲的知觉;2、错觉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条件具备,必然产生;3、错觉的产生具有固定的倾向。

产生原因多种多样所谓错觉,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感知,是一种被歪曲了的知觉。

与错觉容易混淆起来的,是幻觉。

幻觉,是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情况下所出现的知觉体验。

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在当事人过去生活实践基础上所产生的。

幻觉和错觉的主要区别,在于幻觉的产生当时,并没有客观刺激物作用于当事人的感觉器官上;而错觉的产生,不仅当时必须要有客观刺激物作用于当事人的感觉器上,而且知觉的映象性质与刺激物是一致的。

色彩错觉

色彩错觉

• (三)明度错觉
面积的明度由于受到四周环境影响而产 • 生的错觉
两种明度有差异的色彩放置在一起, 在相互映衬下,明度越亮的色彩感觉就越 明亮,而明度越低则越暗淡。
室 内 色 彩 设 计 应 拉 开 明 度
• (四)纯度错觉


如同一纯度的色彩,分别放置在纯度高低不一的底色
上:高纯度底色上的色彩显得纯度低些,而低纯度底色上


在等距离情况下观察,有些色有跃进感,近些,有些
则有退缩感,远一些,这是与色彩的波长和明度密切相关。

波长较长且明度高的暖色有前进感,而波长短且明度
低的冷色调有后退感。
波长从大到小,可见光的波长范围:390~760纳米。 红光:波长范围:760~622纳米; 橙光:波长范围:622~597纳米; 黄光:波长范围:597~577纳米; 绿光:波长范围:577~492纳米; 青光:波长范围:492~450纳米; 蓝光:波长范围:450~435纳米; 紫光:波长范围:435~390纳米。
二、视错觉的形成
人类以眼睛来【看到】事物,其实包括了两 个阶段:一个是光从物体反射或发射进入人
的眼睛,并且在眼睛视网膜上【成像】。另 一个阶段则是视神经将此影像传入大脑后, 大脑对此影像的判断和解读。
错视艺术效果:
• 1.几何错视:
加斯特罗图形
弗雷泽图形
• 2.生理错视:
主要来自人体的视错现象,人的视觉器官在 接受过度的刺激后会疲劳,造成了由补色及残像 形成的错视。
会产生色感偏移,这就是色相对比所引起的错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冷暖心理暗示,大小心理暗示,远近心理暗示
远近心理暗示
暖色有拉近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的错觉与幻觉(一)
摘要:物体是客观存在的,但视觉现象并非完全是客观存在,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东西在起作用。

当人的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物进行分析、综合发生困难时就会造成错觉;当前知觉与过去经验发生矛盾时,或者思维推理出现错误时就会引起幻觉。

色彩的错觉与幻觉会出现一种难以想象的奇妙变化。

美术工作者在从事美术实践时常常会碰到以下几种情况:
关键词:色彩错觉幻觉
挡人的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物进行分析、综合发生困难时就会造成错觉;当前知觉与过去经验发生矛盾时,或者思维推理出现错误时就会引起幻觉。

色彩的错觉与幻觉会出现一种难以想象的奇妙变化。

美术工作者在从事美术实践时常常会碰到以下几种情况:
1.视觉后像当视觉作用停止之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这种现象叫视觉后像。

这种后像一般有两种:
a、正后像:如果你在黑暗的深夜,先看一盏明亮的灯,然后闭上眼睛,那么在黑暗中就会出现那盏灯的影像,这种叫正后像。

日光灯的灯光是闪动的,它的频率大约是100次/秒,由于眼睛的正后像作用我们并没有观察出来。

电影也是利用这个原理,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银幕上物体的运动是连贯的。

b、负后像:正后像是神经在尚未完成工作时引起的。

负后像是神经疲劳过度所引起的,因此其反应与正后像相反。

当你在阳光下写生一朵鲜红的花,观察良久,然后迅速将视线移到白
注例]:斑马的保护色与其他动物的保护色不同,其他动物一般将自身的色彩尽量接近所生长的环境色,使对方难以辨认。

而斑马则采用同时对比时的错视和视觉后像效果来保护自己。

原理是:当斑马在快速飞奔,使追逐捕捉它的狮子在观看时,由于同时对比的错视作用,身体的前一个视觉印象还没有消失时,身体已经飞奔出,使狮子不能正确判断斑马的位置,所以往往捕空。

这是它保护自身的方法。

纸上,这时你会发现白纸上有一朵与那朵红花形状相同的绿花。

这种现象在生理上解释为:当人们观看红色光持久时红色视锥细胞产生疲劳,要保持这种不变的红色印象,在视网膜上映有红花的这个区域的视锥细胞的感红蛋白,只有大量红光才能继续激起它们产生红色信息。

当你将视线迅速移到白纸上,白纸上反映到视网膜上原红花影像的那个区域中的白光中所含的那部分红光,其量不能激起这个区域疲劳过度的红色感色蛋白的迅速合成,也就是不能激起那个区域红色视锥细胞产生红色信息,而恰恰在这时,原在这个区域一直处于抑制状态的那部分绿色视锥细胞在仅有白光中的那部分绿色光的刺激下格外活跃,所以这个区域给人的印象是绿色的。

当然这种现象瞬间即消失了。

这种负后像色彩错觉一般都是补色关系的,如:红-绿、黄-紫、橙-青紫。

黑与白也同样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其原理相同。

2.同时对比同时对比是指眼睛同时受到色彩刺激时,色彩感觉发生相互排斥现象。

刺激的结果使相邻之色改变原来性质的感觉向对应方面发展。

当我们用色彩构图时,同一灰色在黑底上发亮,在白底上变深;同一灰色在红底上呈现绿味,在绿底上呈现红味,在紫底上呈现黄味,在黄底上呈现紫味;同一灰色在红、橙、黄、绿、青、蓝、紫不同底色上呈现补色感觉。

红与紫并置,红倾向于橙,紫倾向于青;红与绿并置,红显得更红,绿显得更绿;各种相邻的色在交界处,对比表现得更为强烈。

(参见彩图39、40、41、61)由此可见,色彩同时对比可得如下规律:
a、亮色与暗色相邻,亮色更亮,暗色更暗;灰色与艳色并置,艳色更艳,灰色更灰;冷色与暖色并置,冷色更冷,暖色更暖。

b、不同色相相邻时,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地位。

c、补色相邻时,由于对比作用,各自都增加了补色光,色彩的鲜艳度同时增加。

d、同时对比效果,随着纯度增加而增加,相邻之处,即边缘部分最为明显。

e、同时对比作用只有在色彩相邻时才能产生,其中如果一色包围另一色效果更为醒目。

对同时对比的效果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将其加强或抑制。

加强的方法:
a、提高色彩的纯度;
b、使对比色建立补色关系;
c、运用面积对比。

(即色彩集中而不分散)
抑制的方法:
a、改变纯度,提高明度;
b、破坏互补关系;
c、采用间隔、渐变的方法;
d、缩小面积对比关系。

如:橙地上配青灰能扩大同时对比作用,橙地上配黄灰能抑制同时对比作用。

在孟氏色立体任一色相系列中,C与D并置,C将D向D'处推,D将C向C'处推,这是明度的同时对比。

E与F并置时,E将F向F'处推,F将E向E'处推,这是纯度的同时对比。

3.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
"色像差"简称"色差".通过实验可以得知各色光均有不同的"色像差".当复色光(如白光)经过透镜折射后所成像的边缘呈彩色模糊现象,这是由于透镜材料对各种色光的折射律不同所致,故透镜对各种色光的焦距也就不同(如钻石的折光效果),而成像的位置与大小又决定于焦距的位置(即远近),所以,色像差有位置色差(亦称"纵向色差")和放大色差(亦称"横向色差")两种。

设取一狭缝S为白光源,并先后用红紫两滤色片遮住,则因玻璃对紫光的折射率比红光大(因其光波短于红光),紫光像的位置比红光接近于透镜(位置色差),而紫光像的大小比红光小(放大色差)。

人的眼球中的透光的水体、晶状体与玻璃体也是一种透射材料,当光透射时,同样有不同的折射率,焦距也有远近之差。

如上所述,一般情况下,波长短的冷色光往往在视网膜前成像,而且较波长长的暖色光呈像小。

波长长的暖色光往往在视网膜后呈像,而且较波长短的冷色光呈像大,故波长长的红橙色有迫近感与扩张感,而波长短的蓝紫色有远逝感与收缩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