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时钟模式的配置
SPI协议详解

【转】SPI协议详解SPI总线协议及SPI时序图详解2009-11-10 22:10SPI,是英语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顾名思义就是串行外围设备接口。
SPI,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正是出于这种简单易用的特性,现在越来越多的芯片集成了这种通信协议。
SPI是一个环形总线结构,由ss(cs)、sck、sdi、sdo构成,其时序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在sck的控制下,两个双向移位寄存器进行数据交换。
上升沿发送、下降沿接收、高位先发送。
上升沿到来的时候,sdo上的电平将被发送到从设备的寄存器中。
下降沿到来的时候,sdi上的电平将被接收到主设备的寄存器中。
假设主机和从机初始化就绪:并且主机的sbuff=0xaa (10101010),从机的sbuff=0x55 (01010101),下面将分步对spi的8个时钟周期的数据情况演示一遍(假设上升沿发送数据)。
---------------------------------------------------脉冲主机sbuff 从机sbuff sdi sdo---------------------------------------------------0 00-0 10101010 01010101 0 0---------------------------------------------------1 0--1 0101010x 101010110 11 1--0 0101010010101011 0 1---------------------------------------------------2 0--1 1010100x 01010110 1 02 1--0 1010100101010110 10---------------------------------------------------3 0--1 0101001x 101011010 13 1--0 0101001010101101 0 1---------------------------------------------------4 0--1 1010010x 01011010 1 04 1--0 1010010101011010 10---------------------------------------------------5 0--1 0100101x 101101010 15 1--0 0100101010110101 0 1---------------------------------------------------6 0--1 1001010x 01101010 1 06 1--0 1001010101101010 10---------------------------------------------------7 0--1 0010101x 110101010 17 1--0 0010101011010101 0 1---------------------------------------------------8 0--1 0101010x 10101010 1 08 1--0 0101010110101010 10---------------------------------------------------这样就完成了两个寄存器8位的交换,上面的0--1表示上升沿、1--0表示下降沿,sdi、sdo相对于主机而言的。
[Note][Aurix2G_TC397_MCAL]SPI相关配置
![[Note][Aurix2G_TC397_MCAL]SPI相关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9f26e9a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d.png)
[Note][Aurix2G_TC397_MCAL]SPI相关配置0 SPI1 General1.1 SpiDriverSpiSystemClock在MCU模块配置的系统时钟。
主要参考McuQSPIFrequency和McuQspiClockSourceSelection1.2 Spi GeneralSpiCancelApi默认是禁⽤的SpiChannelBuffersAllowed (0 -> 2)⽤户可以决定采⽤哪⼀个buffer0:内部buffer1:外部buffer2:内部外部都可以默认是外部bufferSpiInitDeInitApiMode默认选择 SPI_MCAL_SUPERVISOR,因为driver的代码⼤多在supervisor下运⾏的SpiMulticoreCheckEnable多核检查是否开启。
我理解是看driver是否是在单核还是多核上运⾏。
SpiInitCheckApi默认关闭,如果APP有安全⽅⾯的需求和功能,则打开。
SpiRuntimeApiMode决定运⾏时,采⽤什么模式。
默认是SPI_MCAL_SUPERVISOR,理由同上。
SpiDevErrorDetect决定开发时错误是否被检测。
也就是DET。
在debug的时候默认打开。
SpiSafetyCheckEnable是否开启安全检查。
默认关闭,但是如果APP有安全⽅⾯的要求,必须打开。
SpiHwStatusApi决定 API Spi_GetHWUnitStatus是否启⽤。
主要决定,是否app需要了解硬件的状态。
SpiInterruptibleSeqAllowed默认关闭。
决定是否可以中断序列。
只有在SPI level 1or2时才有⽤。
SpiLevelDelivered决定启⽤什么通讯驱动。
1. L0:同步传输,也就是不适⽤DMA⽅式,只是采⽤CPU。
2. L1:异步传输,采⽤DMA⽅式。
3. L2:同时启⽤DMA和CPU两种⽅式。
spi工作原理

spi工作原理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接口,用于在芯片之间传输数据。
它由主设备(Master)和从设备(Slave)组成,主设备控制通信的时钟信号,并发送和接收
数据。
SPI工作原理如下:
1. 时钟信号同步:SPI使用时钟信号将主设备和从设备保持同步。
主设备产生时钟信号,从设备根据时钟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2. 主从选择:主设备通过选择特定的从设备使其处于工作模式。
可以通过片选引脚(Slave Select,SS)来选择从设备。
3. 数据传输:主设备发送一个数据位到从设备,从设备接收并响应主设备发送的数据位。
数据在时钟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进行传输。
4. 数据帧:SPI通信以数据帧为基本传输单位。
数据帧由一个
数据位和可能的附加控制位组成。
数据位可以是单向的(只能由主设备发送)或双向的(主从设备都可以发送和接收)。
5. 传输模式:SPI支持多种传输模式,如CPOL(Clock Polarity)和CPHA(Clock Phase)。
CPOL决定时钟信号在空
闲状态时的电平,CPHA决定数据采样的时机。
6. 传输速率:SPI的传输速率由时钟信号的频率决定。
一般来说,SPI的传输速率比较高,可以达到几十兆赫兹甚至上百兆
赫兹。
需要注意的是,SPI是一种点对点的通信接口,每次传输只能有一个主设备和一个从设备进行通信。
如果需要与多个设备进行通信,需要使用多个SPI接口或者使用其他的通信协议。
spi工作模式

spi工作模式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同步串行数据总线,它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通信协议,常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和外部设备,如传感器、存储器、显示屏等。
SPI工作模式是一种全双工的通信模式,它通过四根线进行通信,包括时钟线(SCLK)、数据输入线(MISO)、数据输出线(MOSI)和片选线(SS)。
SPI工作模式的时序图如下所示:在SPI通信中,主设备负责产生时钟信号,并通过片选线选择从设备。
主设备通过MOSI线发送数据给从设备,在同一时钟周期内,从设备也通过MISO线返回数据给主设备。
因此,SPI是一种全双工的通信方式,能够实现双向数据传输。
SPI通信的速度取决于时钟频率和数据传输的位数。
在SPI工作模式中,时钟信号的频率是可调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一般来说,SPI的时钟频率可以达到几十MHz甚至上百MHz,因此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度。
SPI通信的片选线(SS)用于选择从设备。
在多个从设备的情况下,主设备可以通过片选线选择要和其通信的从设备,其他从设备则处于非选中状态。
这样就可以实现多个从设备和一个主设备之间的通信,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SPI通信具有较低的硬件成本,因为它只需要四根线就可以实现双向数据传输。
这使得SPI在嵌入式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单片机和外围设备之间的通信、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等。
总的来说,SPI工作模式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通信方式,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较低的硬件成本。
它在嵌入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微控制器和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解决方案。
希望本文对SPI工作模式有所了解,并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
SPI时钟模式的配置

S P I时钟模式的配置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S P I基础知识简介】设备与设备之间通过某种硬件接口通讯,目前存在很多种接口,SPI接口是其中的一种。
SPI中分Master主设备和Slave从设备,数据发送都是由Master控制。
一个master可以接一个或多个slave。
常见用法是一个Master接一个slave,只需要4根线:SCLK:SerialClock,(串行)时钟MISO:MasterInSlaveOut,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MOSI:MasterOutSlaveIn,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SS:SlaveSelect,选中从设备,片选SPI由于接口相对简单(只需要4根线),用途算是比较广泛,主要应用在EEPROM,FLASH,实时时钟,AD转换器,还有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数字信号解码器之间。
即一个SPI的Master通过SPI与一个从设备,即上述的那些Flash,ADC等,进行通讯。
而主从设备之间通过SPI进行通讯,首先要保证两者之间时钟SCLK要一致,互相要商量好了,要匹配,否则,就没法正常通讯了,即保证时序上的一致才可正常讯。
而这里的SPI中的时钟和相位,指的就是SCLk时钟的特性,即保证主从设备两者的时钟的特性一致了,以保证两者可以正常实现SPI通讯。
【SPI相关的缩写或说法】先简单说一下,关于SPI中一些常见的说法:SPI的极性Polarity和相位Phase,最常见的写法是CPOL和CPHA,不过也有一些其他写法,简单总结如下:(1)CKPOL(ClockPolarity)=CPOL=POL=Polarity=(时钟)极性(2)CKPHA(ClockPhase)=CPHA=PHA=Phase=(时钟)相位(3)SCK=SCLK=SPI的时钟(4)Edge=边沿,即时钟电平变化的时刻,即上升沿(risingedge)或者下降沿(fallingedge)对于一个时钟周期内,有两个edge,分别称为:Leadingedge=前一个边沿=第一个边沿,对于开始电压是1,那么就是1变成0的时候,对于开始电压是0,那么就是0变成1的时候;Trailingedge=后一个边沿=第二个边沿,对于开始电压是1,那么就是0变成1的时候(即在第一次1变成0之后,才可能有后面的0变成1),对于开始电压是0,那么就是1变成0的时候;本文采用如下用法:极性=CPOL相位=CPHASCLK=时钟第一个边沿和第二个边沿【SPI的相位和极性】CPOL和CPHA,分别都可以是0或时1,对应的四种组合就是:Mode0CPOL=0,CPHA=0Mode1CPOL=0,CPHA=1Mode2CPOL=1,CPHA=0Mode3CPOL=1,CPHA=1【CPOL极性】先说什么是SCLK时钟的空闲时刻,其就是当SCLK在数发送8个bit比特数据之前和之后的状态,于此对应的,SCLK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就是正常的工作的时候,有效active的时刻了。
单片机技术应用 SPI简介

SPI一、SPI简介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是串行外围接口设备,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正是处于这种简单易用的特性,现在越来越多的芯片集成了这种协议。
SPI 是一个环形总线结构,由ss(cs)、sck、sdi、sdo 构成,其时序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在sck 的控制下,两个双向移位寄存器进行数据交换。
因为是全双工同步通信,所以在传输数据时,左边主机的数据从移位寄存器进入MOSI线上进入右边的从机,并存入最低位,同时从机的最高位通过MISO传输到主机的最低位,当第二位数据进行发送时,最低位的数据会向左移一位并将新数据存入最低位。
二、通信协议1、物理层motorola公司首先提出的全双工三线同步串行外围接口,采用主从模式(Master Slave)架构;支持多slave 模式应用,一般仅支持单Master(单主机模式)。
管脚三线SPI:SCLK(时钟线),MISO(主机接收从机发送),MOSI(主机发送从机接收)四线SPI:CS(片选线),SCLK,MISO,MOSI片选:被选,确定该设备处于何种工作模式连接方式2、数据链路层SPI采用位协议,------高位在前,低位在后SPI有四种工作模式,SPI0 SPI1 SPI2 SPI3SPI 模块为了和外设进行数据交换,根据外设工作要求,其输出串行同步时钟极性和相位可以进行配置,时钟极性(CPOL)对传输协议没有重大的影响。
如果CPOL=0,串行同步时钟的空闲状态为低电平;如果CPOL=1,串行同步时钟的空闲状态为高电平。
时钟相位(CPHA)能够配置用于选择两种不同的传输协议之一进行数据传输。
如果CPHA=0,在串行同步时钟的第一个跳变沿(上升或下降)数据被采样;如果CPHA=1,在串行同步时钟的第二个跳变沿(上升或下降)数据被采样。
SPI时钟模式的配置

SPI时钟模式的配置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时钟模式是指在SPI通信中,时钟信号的工作模式。
SPI是一种同步的串行通信协议,在通信过程中,数据的传输是由时钟信号来驱动的。
不同的时钟模式可以定义时钟信号的相位和极性,以适应不同的通信需求。
时钟信号的相位(Clock Phase)定义了数据采样的时机,即在时钟信号的何处取样数据。
时钟信号的极性(Clock Polarity)定义了数据的有效电平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
SPI协议中常用的时钟模式有四种,分别是Mode 0、Mode 1、Mode 2和Mode 3、以下是各个时钟模式的具体配置及特点:1. Mode 0:-时钟极性(CPOL):0-时钟相位(CPHA):0-特点:时钟信号在空闲状态为低电平,数据在时钟的下降沿采样,即数据在时钟信号的前半个周期准备好。
2. Mode 1:-时钟极性(CPOL):0-时钟相位(CPHA):1-特点:时钟信号在空闲状态为低电平,数据在时钟的上升沿采样,即数据在时钟信号的后半个周期准备好。
3. Mode 2:-时钟极性(CPOL):1-时钟相位(CPHA):0-特点:时钟信号在空闲状态为高电平,数据在时钟的上升沿采样。
4. Mode 3:-时钟极性(CPOL):1-时钟相位(CPHA):1-特点:时钟信号在空闲状态为高电平,数据在时钟的下降沿采样。
SPI的时钟模式需要根据具体的通信需求来配置。
通常在SPI设备的Datasheet中会指定默认的时钟模式,开发者需要根据SPI设备的要求来配置相应的时钟模式。
时钟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设备的工作方式和通信时序的要求。
例如,如果SPI设备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将数据放置到总线上并在下降沿进行采样,则应选择Mode 0或Mode 2、如果设备在下降沿将数据放置到总线上并在上升沿进行采样,则应选择Mode 1或Mode 3。
SPI接口使用简介

AX1003 SPI接口使用简介AN-AX1000-005-V10-CH-SPI2006年8月版本 1.0 1 SPI协议简介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串行同步通讯协议,由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组成,主设备启动一个与从设备的同步通讯,从而完成数据的交换。
SPI接口由SDI(串行数据输入),SDO(串行数据输出),SCK(串行移位时钟),CS (从使能信号)四种信号构成,CS决定了唯一的与主设备通信的从设备,如没有CS信号,则只能存在一个从设备,主设备通过产生移位时钟来发起通讯。
通讯时,数据由SDO输出,SDI输入,数据在时钟的上升或下降沿由SDO输出,在紧接着的下降或上升沿由SDI读入,这样经过8/16次时钟的改变,完成8/16位数据的传输。
2 AX1003的SPI接口AX1003有两个同步串行通讯接口,SSP1和SSP2,均支持SPI接口协议,其中SSP1支持SPI的主模式和从模式,SSP2支持SPI的主模式。
两个的接口的使用介绍分别如下。
3 SSP1的SPI使用SSP1支持四种模式的SPI,可以工作在主模式或从模式,它的接口和以下3条I/O复用。
Serial Data Out (SPIDO) – RD2Serial Data In (SPIDI) – RD3Serial Clock (SPICLK) – RD13.1 控制寄存器SPI的寄存器由SPI_CTRL(SPI控制寄存器)和SPI_BUF(SPI数据缓存)构成。
均为8位的寄存器。
SPI_CTRL可设置SPI的工作方式,时钟频率,触发SPI的发送或接收,产生通讯完成的标志,模块的使能和中断允许。
3.2 工作模式设置SPI的工作模式由SPI_CTRL的SPIEDGE和SPIIDST来设置,可配置成四种模式,其信号时序如图 3-1所示。
SPIIDST = 0,SPIEDGE = 0 时钟(SPICLK)在空闲时为低电平,在下降沿时采样SPIIDST = 0,SPIEDGE = 1 时钟(SPICLK)在空闲时为低电平,在上升沿时采样SPIIDST = 1,SPIEDGE = 0 时钟(SPICLK)在空闲时为高电平,在上升沿时采样SPIIDST = 1,SPIEDGE = 1 时钟(SPICLK)在空闲时为高电平,在下降沿时采样3.3 时钟频率设置SPI工作在主模式时需设置其时钟频率,可由SPI_CTRL的SPIFRQ来配置,可选择由系统时钟的64/16/4分频,或Timer2溢出时间的2分频来产生SPI的时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I时钟模式的配置【SPI基础知识简介】设备与设备之间通过某种硬件接口通讯,目前存在很多种接口,SPI接口是其中的一种。
SPI中分Master主设备和Slave从设备,数据发送都是由Master控制。
—个master可以接一个或多个slave o常见用法是一个Master接一个slave,只需要4根线:SCLK : Serial Clock,(串行)时钟MISO : Master In Slave Out,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MOSI : Master Out Slave In,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SS: Slave Select,选中从设备,片选SPI由于接口相对简单(只需要4根线),用途算是比较广泛,主要应用在EEPROM, FLASH,实时时钟,AD转换器,还有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数字信号解码器之间。
即一个SPI的Master通过SPI与一个从设备,即上述的那些Flash, ADC等,进行通讯。
而主从设备之间通过SPI进行通讯,首先要保证两者之间时钟SCLK要一致,互相要商量好了,要匹配,否则,就没法正常通讯了,即保证时序上的一致才可正常讯。
而这里的SPI中的时钟和相位,指的就是SCLk时钟的特性,即保证主从设备两者的时钟的特性一致了,以保证两者可以正常实现SPI通讯。
【SPI相关的缩写或说法】先简单说一下,关于SPI中一些常见的说法:SPI的极性Polarity和相位Phase,最常见的写法是CPOL和CPHA,不过也有—些其他写法,简单总结如下:(1)CKPOL (Clock Polarity) = CPOL = POL = Polarity =(时钟)极性(2)CKPHA (Clock Phase) = CPHA = PHA = Phase =(时钟)相位(3)SCK二SCLK二SPI 的时钟⑷Edge=边沿,即时钟电平变化的时刻,即上升沿(rising edge)或者下降沿(falling edge)对于一个时钟周期内,有两个edge,分别称为:Leading edge=前一个边沿二第一个边沿,对于开始电压是1,那么就是1变成0 的时候,对于开始电压是0,那么就是0变成1的时候;Trailing edge二后一个边沿二第二个边沿,对于开始电压是1,那么就是0变成1 的时候(即在第一次1变成0之后,才可能有后面的0变成1),对于开始电压是0,那么就是1变成0的时候;本文采用如下用法•极性二CPOL相位=CPHASCLK二时钟第一个边沿和第二个边沿[SPI的相位和极性】CPOL和CPHA,分别都可以是0或时1,对应的四种组合就是:Mode 0 CPOL=0, CPHA=OMode 1 CPOL=0, CPHA=1Mode 2 CPOL=1, CPHA=OMode 3 CPOL=1, CPHA=1[CPOL极性】先说什么是SCLK时钟的空闲时刻,其就是当SCLK在数发送8个bit比特数据之前和之后的状态,于此对应的,SCLK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就是正常的工作的时候,有效active的时刻了。
先说英文,其精简解释为:Clock Polarity = IDLE state of SCK O再用中文详解:SPI的CPOL,表示当SCLK空闲idle的时候,其电平的值是低电平0还是高电平1 :CPOL=0,时钟空闲idle时候的电平是低电平,所以当SCLK有效的时候,就是高电平,就是所谓的active-high ;CPOL=1,时钟空闲idle时候的电平是高电平,所以当SCLK有效的时候,就是低电平,就是所谓的active-low ;[CPHA相位】首先说明一点,capture strobe = latch = read = sample,都是表示数据采样,数据有效的时刻。
相位,对应着数据采样是在第几个边沿(edge),是第一个边沿还是第二个边沿,0对应着第一个边沿,1对应着第二个边沿。
对于:CPHA=O,表示第一个边沿:对于CPOL=0, idle时候的是低电平,第一个边沿就是从低变到高.所以是上升沿;对于CPOL=1, idle时候的是高电平,第一个边沿就是从高变到低,所以是下降沿;CPHA=1.表示第二个边沿:对于CPOL=0, idle时候的是低电平,第二个边沿就是从高变到低,所以是下降沿;对于CPOL=1, idle时候的是高电平,第一个边沿就是从低变到高.所以是上升沿;此处,再多解释一下可能会遇到的CKP和CKE,其是Microchip的PIC系列芯片中的说法。
(1) CKP 是Clock Polarity Select,就是极性二CPOL :CKP,虽然名字和CPOL不一样,但是都是指时钟相位的选择,定义也—样:CKP: Clock Polarity Select bit1 = Idle state for clock (CK) is a high level0 = Idle state for clock (CK) is a low level所以不多解释。
(2) CKE 是Clock Edge Select,就是相ft=CPHA :CKE: SPI Clock Edge Select bit1 = Transmit occurs on transition from active to Idle clock state0 = Transmit occurs on transition from Idle to active clock state意思是1=(数据)传输发生在时钟从有效状态转到空闲状态的那一时刻0=(数据)传输发生在时钟从空闲状态转到有效状态的那一时刻其中,数据传输的时刻,即图中标出的“数据transmit传输的时刻”,很明显,该时刻是一个时钟和下一个时钟之间交界的地方,对应的不论是上升沿还是下降沿,都与我们前面提到的CPHA=数据采样的时刻,的边沿方向所相反。
所以,此处的CKE,正好与CPHA相反。
所以,CKP和CKE所对应的取值的含义为:When CKP = 0:CKE=1 => Data transmitted on rising edge of SCKCKE=0 => Data transmitted on falling edge of SCKWhen CKP = 1:CKE=1 => Data transmitted on falling edge of SCKCKE=0 => Data transmitted on rising edge of SCK【如何看懂和记忆CPOL和CPHA]所以,关于在其他地方介绍的,看似多么复杂难懂难记忆的CPOL和CPHA, 其实经过上面解释,就肯容易看懂了:去看时序图,如果起始的始终SCLK的电平是0,那么CPOL=0.如果是1,那么CPOL=1, 然后看数据采样时刻,即时序图数据线上的数据那个矩形区域的中间所对应的位置,对应到上面SCLK时钟的位置,对应着是第一个边沿或是第二个边沿,即CPHA是0或1。
(对应的是上升沿还是还是下降沿,要根据对应的CPOL 的值,才能确定)。
即:(1)如何判断CPOL : SCLK的空闲时候的电压,是0还是1,决定了CPOL是0还是1 ;(2)如何判断CPHA :而数据采样时刻对应着的SCLK的电平,是第一个边沿还是第二个边沿,对应着CPHA为0还是1。
SCLK的极性,相位,边沿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SCLK空闲时刻电压低电平CPOL = 0高电平CPOL = 1数据采样时刻,SCLK的edge是第一个还是第二个第一个边沿CPHA = 0上升沿(开始的电平是低电压0,而第一个边沿,只能是从0变到1,即上升沿)下降沿第二个边沿CPHA= 1下降沿上升沿(开始电平是高电平1,第二个边沿,肯定是从低电平0变到高电平1,因为第一个边沿肯定是从高电平1,变到低电平0)【软件中如何设置SPI的极性和相位】SPI分主设备和从设备,两者通过SPI协议通讯。
而设置SPI的模式,是从设备的模式.决定了主设备的模式。
所以要先去搞懂从设备的SPI是何种模式,然后再将主设备的SPI的模式,设置和从设备相同的模式,即可正常通讯。
对于从设备的SPI是什么模式,有两种:(1)固定的,有SPI从设备硬件决定的SPI从设备,具体是什么模式,相关的datasheet中会有描述,需要自己去datasheet中找到相关的描述,即:关于SPI从设备,在空闲的时候,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即决定了CPOL是0还是1 ;然后再找到关于设备是在上升沿还是下降沿去采样数据,这样就是,在定了CPOL的值的前提下,对应着可以推算出CPHA是0还是1 了。
举例1 :CC2500 - Low-Cost Low-Power GHz RF Transceiver 的datasheet 中SPI 的时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最开始的SCLK和结束时候的SCLK,即空闲时刻的SCLK,是低电平,推导岀CPOL=0,然后可以看到数据采样的时候,即数据最中间的那一点,对应的是SCLK的第一个边沿,所以CPHA=O (此时对应的是上升沿)。
举例2 :SSD1289 - 240 RGB x 320 TFT LCD Controller Driver 的datasheet 中提到:U SDI is shifted into 8-bit shift register on every rising edge of SCK in the order of data bit 7, data bit 6 ... data bit 0・"意思是,数据是在上升沿采样,所以可以断定是CPOL=0, CPHA=0,或者CPOL=l t CPHA=1的模式,但是至于是哪种模式。
按理来说,接下来应该再去确定SCLK空闲时候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用以确定CPOL是0还是1,但是datasheet中没有提到这点。
所以,此处,目前不太确定,是两种模式都支持,还是需要额外找证据却确定CPOL是0还是1.(2)可配置的,由软件自己设定从设备也是一个SPI控制器,4种模式都支持,此时只要自己设置为某种模式即可。
然后知道了从设备的模式后,再去将SPI主设备的模式,设置为和从设备模式一样,即可。
对于如何配置SPI的CPOL和CPHA的话,不多细说,多数都是直接去写对应的SPI控制器中对应寄存器中的CPOL和CPHA那两位,写0或写1即可。
举例:此处遇到的C8051F347中的SPI就是一个SPI的controller控制器,即支持软件配置CPOL和CPHA的值,四种模式都支持,此处C8051F347作为SPI从设备,设置了CPOL=1, CPHA=O的模式因此,此处对应主芯片Blackfin F537 中的SPI控制器,作为Master主设备其SPI的模式也要设置为CPOL=1, CPHA=0o【待解决问题】对于软件去如何设置主设备(和从设备)的CPOL和CPHA的值,是搞懂了,知道两者要匹配才可以正常通讯,但是对于CPOL和CPHA这四种模式,不同的模式之间,相对来说有何优缺点,比如是否哪种模式更稳定,数据更不容易出错等等,还是不清楚【总结】1. IT方面的资料,国内的,还是把问题讲明白的太少,想搞懂问题,还是得去找英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