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针疗法详细(参考资料)
脐针全息图注解

脐针全息图注解上图为医者看病人的肚脐方位一、黑色小人为洛书针法,主要治疗痛症。
方法是:针尖对准疼痛部位进针,脐针称为“打枪”二、蓝色圈为后天八卦图,主治脏腑疾病。
三、四局针法主要治疗各类皮肤病,也能治疗其他疾病,关键是要根据病情自己灵活运用。
如:银屑病在手三阳的,用木局治疗,以此类推。
脐针非常神奇,根据肚脐八卦脏腑定位,融入十二经脉,十二地支,根据病症设计进针方位,没有酸麻胀的感觉,而且安全神效。
对内科、手术康复、妇科、眼科、精神科、男科、痛症、肿瘤、等等都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
越是急性病,压痛点越明显。
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往往一针即可见效。
寻找皮下结节法: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患病,在脐部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与皮肤同色,质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按之有疼痛,但可忍受。
如发现结节后,不必针刺,可让病人用手指按压,每日数次。
经数周按压后结节会自然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
洛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运动系统疾病、急性病可按脐洛书全息律寻找压痛点。
如左肩疼痛取脐左上相应的左肩部位,右腰扭伤取脐右下相应的右腰部位,然后进针。
脐八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脏腑疾病、一般慢性病(未找到结节者)可按脐八卦全息律,在其脏腑对应的脐部位置进针,或根据疾病的性质,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进针。
脐八卦全息律是脐针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方法。
脐针临床治疗原则:治疗顺序:脐针在临床治疗中,其顺序是先取症状、次取系统、再取疾病。
其意思是,在治疗中脐针的定位进针首先对病人最感痛苦的症状,比如急性腰扭伤,应先予以止痛。
许多疾病往往因症状解除了,疾病也随之消失。
其次寻找疾病所属的系统,根据该系统在脐八卦全息律的对应关系,进行定位进针。
比如,支气管炎伴咳嗽、咳痰,应属呼吸系统,我们取脐八卦全息的兑位(主呼吸系统),往往收到不错的疗效。
脐诊脐针细解

脐诊、脐针细解坎艮共取了女红.留针三时不放松. 减肥效果坎兑坤.女加震巽苗条身. 坎位一针一天整.腰突重病去九成. 近视坎离进两针.视力准见日日新. 颈椎离位平三针.震坎三十度角补. 王某,痔疮,兑主口,上下口,并且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乾,主大肠,坎主肾,肾主前后二阴,且肾与三焦别通。
产后90天,右侧坐骨神经痛,坎主骨,艮主右下肢。
七次愈咳喘不得平卧,兑和乾为金互为表里,坤为土,培土生金偏头痛,巽主胆,胆经循行于侧头,乾先天八卦为首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一穴多针: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
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
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
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
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
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
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内外兼治: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
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
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
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
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
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
脐针疗法自学教程大全

脐针疗法自学教程大全
脐针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通过刺激脐部的特定穴位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下面是一个脐针疗法自学教程的大全,供参考学习。
1. 脐针疗法概述:介绍脐针疗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以及对身体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2. 脐针基础知识:学习脐针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脐针的分类和功能,清楚各种脐针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3. 脐针穴位图:掌握脐针疗法中常用的穴位,学习穴位的名称、位置和功能,可以通过穴位图进行辅助学习和记忆。
4. 脐针疗法步骤:了解脐针疗法的具体治疗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掌握正确使用脐针的方法。
5. 脐针疗法常见疾病:学习脐针疗法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如颈椎病、高血压、痛经等,了解不同疾病对应的穴位和治疗方法。
6. 脐针疗法护理技巧:了解脐针疗法的护理要点,包括穴位护理、针具消毒和个人卫生等,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7. 脐针疗法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学习脐针疗法的禁忌症,了解在何种情况下不能进行脐针疗法,以及使用脐针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注意事项。
8. 脐针疗法操作视频教程:观看脐针疗法操作的视频教程,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来学习正确的插针技巧和手法。
9. 脐针疗法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脐针疗法的真实案例,了解脐针疗法在治疗不同疾病和症状中的应用,加深对脐针疗法的理解和认识。
10. 脐针疗法相关书籍推荐:推荐一些与脐针疗法相关的专业书籍,供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使用。
以上是脐针疗法自学教程的大全,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实践,可以逐步掌握脐针疗法的技巧和方法,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健康和舒适的效果。
神奇的中医脐针疗法与脐诊(建议收藏)

神奇的中医脐针疗法与脐诊(建议收藏)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坎--为肾为耳,主治肾病,膀胱等泌尿系统疾病,肾冷水泻,消泻疟,血液病,出血症,免疫低下,遗精,生殖系统疾病,耳病,腰背疾病,心脏病,过度疲劳,泻冷病,水肿病。
结石--艮不孕症--坤+坎+震月经不调--坎出血症(妇女)--离+坎+艮糖尿病--坎+坤腰间盘突出--坎早泻--坎(一小时)前列腺--离+坎+艮崩漏--离+坎+震卵巢囊肿--坎+艮(排卵期)站立引起膝关节疼痛(骨刺,下楼痛--坤+坎+离)尿失禁--坎+艮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坎+乾+坤坐骨神经痛--坎+艮+乾肾囊肿,肾肿瘤--坎多尿--坎前列腺--坎+坤+震减肥--坎+兑+艮大小便失禁--坎+艮腰腿痛--离+坎子宫肌瘤--坎+艮艮--为胃,主治胃病,不食症,虚涨,淤血,鼻,手脚,背麻木,关节痛,血液循环不好,痘疹,皮肤过敏,肿症,凸起,火症,疑难症,营养不良,肿瘤,结石症,血脉不通。
运动系统,(女)脾胃病,胃溃疡,出血症,各种肿瘤,甲状腺,腿痛留针15分钟。
鼻炎--艮+兑重+离大小便失禁--艮+坎关节囊积液--艮+坎肿瘤--艮慢性子宫出血--艮内科呼吸系统疾病--艮消化--艮+乾肠癌--艮+离+坎泌尿系统--艮女性高血压--艮肝癌--艮+震肺癌--艮+兑胆结石--艮+巽膀胱癌--艮+坎腋下淋巴结肿--艮+离中风--兑+艮子宫肌瘤--艮坐骨神经痛--坎+艮+乾胃癌--艮打呼噜--山泽通气肾囊肿--艮+坎震--为肝为股,主治疼痛性疾病,精神病,腿肿痛,狂躁症,多动症,神经衰弱,声带咽喉,歇斯底里,肝病,癫痫,脂肪肝,神经过敏,剧烈痛,惊吓症,舞蹈症,妇科病,肝火旺,爱发脾气。
头痛红斑狼疮--震+坎精神障碍,抑郁症--震(女巽)闭经--震+巽妇女不排卵--震+兑+艮美尼尔--离+震半身不遂--天地日月定乾坤乳腺增生--离+震+艮巽--为胆为股,主治胸胀气,胯骨病,宿酒痞满,伤风感冒,酒后胀肚,中风,受风,忧郁症,胆病,传染病,血管病,坐骨神经病,胆石症,淋巴系统病,胆囊炎,抽筋,强直,病情不稳,喘息,哮喘,左肩病。
脐针疗法自学教程大全

脐针疗法自学教程大全脐针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近年来备受关注。
它通过在脐部进行针灸,调理人体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脐针疗法简单易学,且对一些慢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因此备受人们青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脐针疗法的自学教程,帮助大家了解脐针疗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
1. 脐针的基本原理。
脐针疗法是利用脐部与全身经络、脏腑器官的联系,通过在脐部进行针灸来调理全身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脐部是人体的重要能量中心,与脏腑经络有密切联系,因此脐针疗法可以通过脐部的刺激,调理全身脏腑功能,促进气血畅通,增强免疫力,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效果。
2. 脐针的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首先,准备好脐针、消毒棉球、酒精、医用手套等工具。
保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安静,以免影响操作效果。
(2)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脐部,用酒精棉球擦拭脐部皮肤,再戴上医用手套,取出消毒好的脐针,按照脐部的特定穴位进行插入,控制插入深度和角度,然后进行适当的旋转和提拉,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目的。
3. 脐针的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脐针,脐针的选择应当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标准,确保材质安全、无菌无毒。
(2)操作技巧要娴熟,进行脐针操作时,需要熟练掌握脐部的结构和脐穴的位置,掌握插入深度和角度的技巧,避免损伤脐部皮肤和脏腑器官。
(3)注意术后护理,脐针操作后,应当及时清洁脐部,避免感染,保持脐部的清洁和干燥。
4. 脐针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脐针疗法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如慢性胃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等,也可以用于一些慢性疼痛症状的缓解,如头痛、腰痛等。
(2)禁忌症,孕妇、心脏病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等不适宜进行脐针疗法,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5. 脐针的注意事项。
脐针疗法属于特殊的针灸疗法,操作时需要特别小心谨慎,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如果患者对脐针疗法感兴趣,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操作,切勿自行进行脐针操作,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脐针疗法

脐针疗法临床应用治疗荨麻疹脐针,顾名思义就是在脐部施行针刺,以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目的。
早在唐代以前,我国就有记载以灸脐治病,唐代以后发展到药灸并用。
现行的脐疗法中最为多见的是灸脐、贴脐、填脐、熨脐等,主要是通过脐的特殊解剖部位,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脐部,通过局部皮肤的吸收和弥散使药性渗入,激发经气,籍奇经八脉和十二经脉之循行,调整脏腑功能,使机体代谢旺盛,以达祛病延年之效。
一、基本原理脐是胎儿吸收母体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途径,故曰“人之始生,生于脐与命门,故为十二经脉生长,五脏六腑形成之根柢也;”“脐者,肾间之动气也,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内走脏腑经络,使百脉和畅,毛窍通达,上至泥丸,下至涌泉。
”脐名神阙,为先天之结蒂,居于任脉腹部中央。
《奇经八脉考》指出: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上行而外出,循曲骨,上毛际,至中极,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循关元······”。
又云“会足少阴、冲脉于阴交”,“会足太阴于下脘”,“会手太阴、少阴、足阳明于中脘”,“上喉咙,会阴维於天突、廉泉、上颐,循承浆,与手足阳明督脉会,环唇上至下龈交,复出分行,循面系两目之中央。
说明任脉与三阴经密切相连,足阴脉之气都交会于任脉的关元、中极穴。
所以称任脉为阴脉之海,任督二脉联系密切,督脉为阳脉之海,所以神阙能总理人体诸经百脉,又为冲脉循行之地,而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
奇经八脉贯穿交通于十二经脉之间,对经络气血起着渗灌和溢蓄的调节作用。
因此,神阙能通调周身之经气,联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肤经脉筋骨。
故神阙具有健运脾阳、和调肠胃、温阳救逆、开窍醒神等作用。
二、操作方法1. 压痛点定位进针法约有 20% 的患者可以在脐壁(脐孔的周缘壁)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压痛越明显。
只要用探针找到压痛点,一针即可见效。
压痛点则是根据洛书定位,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在相应的脐壁上寻找压痛点,然后用针灸针以脐蕊(脐中央朝外突出的瘢痕状组织)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刺入压痛点。
神奇的中医脐针疗法与脐诊(珍藏版)

神奇的中医脐针疗法与脐诊(珍藏版)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坎--为肾为耳,主治肾病,膀胱等泌尿系统疾病,肾冷水泻,消泻疟,血液病,出血症,免疫低下,遗精,生殖系统疾病,耳病,腰背疾病,心脏病,过度疲劳,泻冷病,水肿病。
结石--艮不孕症--坤+坎+震月经不调--坎出血症(妇女)--离+坎+艮糖尿病--坎+坤腰间盘突出--坎早泻--坎(一小时)前列腺--离+坎+艮崩漏--离+坎+震卵巢囊肿--坎+艮(排卵期)站立引起膝关节疼痛(骨刺,下楼痛--坤+坎+离)尿失禁--坎+艮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坎+乾+坤坐骨神经痛--坎+艮+乾肾囊肿,肾肿瘤--坎多尿--坎前列腺--坎+坤+震减肥--坎+兑+艮大小便失禁--坎+艮腰腿痛--离+坎子宫肌瘤--坎+艮艮--为胃,主治胃病,不食症,虚涨,淤血,鼻,手脚,背麻木,关节痛,血液循环不好,痘疹,皮肤过敏,肿症,凸起,火症,疑难症,营养不良,肿瘤,结石症,血脉不通。
运动系统,(女)脾胃病,胃溃疡,出血症,各种肿瘤,甲状腺,腿痛留针15分钟。
鼻炎--艮+兑重+离大小便失禁--艮+坎关节囊积液--艮+坎肿瘤--艮慢性子宫出血--艮内科呼吸系统疾病--艮消化--艮+乾肠癌--艮+离+坎泌尿系统--艮女性高血压--艮肝癌--艮+震肺癌--艮+兑胆结石--艮+巽膀胱癌--艮+坎腋下淋巴结肿--艮+离中风--兑+艮子宫肌瘤--艮坐骨神经痛--坎+艮+乾胃癌--艮打呼噜--山泽通气肾囊肿--艮+坎震--为肝为股,主治疼痛性疾病,精神病,腿肿痛,狂躁症,多动症,神经衰弱,声带咽喉,歇斯底里,肝病,癫痫,脂肪肝,神经过敏,剧烈痛,惊吓症,舞蹈症,妇科病,肝火旺,爱发脾气。
头痛红斑狼疮--震+坎精神障碍,抑郁症--震(女巽)闭经--震+巽妇女不排卵--震+兑+艮美尼尔--离+震半身不遂--天地日月定乾坤乳腺增生--离+震+艮巽--为胆为股,主治胸胀气,胯骨病,宿酒痞满,伤风感冒,酒后胀肚,中风,受风,忧郁症,胆病,传染病,血管病,坐骨神经病,胆石症,淋巴系统病,胆囊炎,抽筋,强直,病情不稳,喘息,哮喘,左肩病。
脐针疗法自学教程大全

脐针疗法自学教程大全脐针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通过在脐部进行针灸的方式,来调理人体的气血,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脐针疗法自学教程大全将为您详细介绍脐针疗法的理论知识、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帮助您全面了解并学习脐针疗法。
一、脐针疗法的理论基础。
脐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疗法。
根据中医理论,脐部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之一,与脏腑经络相连,通过在脐部进行针灸,可以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
脐针疗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脐部的穴位分布、脐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脐针的作用原理等内容。
二、脐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在进行脐针疗法前,首先需要准备好脐针、消毒酒精、棉球等工具,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2. 操作步骤,将消毒后的脐针轻轻插入脐部,深度一般为0.5-1寸,然后进行适当的旋转和提插操作,根据病情和需要进行相应的时间保持。
3. 注意事项,在进行脐针疗法时,需要注意操作的轻缓、稳定,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另外,对于不同的病症,需要选择合适的脐针操作方法,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脐针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脐针疗法适用于很多疾病的治疗和保健,如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脐针疗法也有一些禁忌症,如孕妇禁忌、腹部有肿块或疼痛的患者禁忌等。
在进行脐针疗法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脐针疗法。
四、脐针疗法的注意事项。
1. 术前注意,在进行脐针疗法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选择合适的脐针操作方法和脐针穴位。
2. 术中注意,在进行脐针疗法时,需要注意操作的专业性和细致性,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术后注意,在脐针疗法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和观察,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五、脐针疗法的效果评估。
脐针疗法的效果评估是指对脐针疗法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身体状态进行评价。
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观察和评估,来判断脐针疗法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脐针疗法
脐针的特点: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一穴多针: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
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
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
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
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
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
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内外兼治: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
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
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
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
果。
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
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
越是急性病,压痛点越明显。
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往往一针即可见效。
寻找皮下结节法: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患病,在脐部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与皮肤同色,质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按之有疼痛,但可忍受。
如发现结节后,不必针刺,可让病人用手指按压,每日数次。
经数周按压后结节会自然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
脐洛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运动系统疾病、急性病可按脐洛书全息律寻找压痛点。
如左肩疼痛取脐左上相应的左肩部位,右腰扭伤取脐右下相应的右腰部位,然后进针。
脐八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脏腑疾病、一般慢性病(未找到结节者)可按脐八卦全息律,在其脏腑对应的脐部位置进针,或根据疾病的性质,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进针。
脐八卦全息律是脐针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方法。
脐针临床治疗原则:治疗顺序:脐针在临床治疗中,其顺序是先取症状、次
取系统、再取疾病。
其意思是,在治疗中脐针的定位进针首先对病人最感痛苦的症状,比如急性腰扭伤,应先予以止痛。
许多疾病往往因症状解除了,疾病也随之消失。
其次寻找疾病所属的系统,根据该系统在脐八卦全息律的对应关系,进行定位进针。
比如,支气管炎伴咳嗽、咳痰,应属呼吸系统,我们取脐八卦全息的兑位(主呼吸系统),往往收到不错的疗效。
有些疾病已非常明确,我们可根据该病的全息定位,直接予以治疗。
比如肝炎或胆囊炎,可取其对应的震位或巽位进针。
手法原则:“进针必有方向,下针须含补泻”。
因为脐针治疗并非传统针刺学的定点治疗(多直刺),而是定位治疗(以脐蕊为中心,呈放射性地向外斜刺或横刺),在脐针的进针中带有明显的方位性,而这个方位的选择应该是脐针疗法的灵魂。
有了方位,也就有了补泻。
根据病情,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当然,临床上也采用手法补泻。
脐针治疗的注意事项:禁忌症:小儿及妊娠妇女不宜脐针治疗。
对大出血、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多脏器衰竭、脑卒中、急性传染病、癌症晚期、恶液质、低蛋白水肿、血友病等及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烧烫伤、骨折、挤压综合征,因直接有生命危险,不应考虑。
治疗时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
张强刺激,因为脐部特别敏感,只要进针了就起到效果。
但对于急性疼痛性疾病,可采用间断性强刺
激。
留针时间:进针后一般留针10~20分钟。
急性病留针时间短,慢性病留针时间长,疼痛性疾病一般痛止即拔,不作留针。
一般注意事项:饭后一小时后进行治疗。
脐部术前常规皮肤消毒,特别对脐孔较深、污垢较多的患者,可用松节油去除污垢,然后再常规消毒。
冬季注意保暖。
副作用:只要操作得当,一般没有副作用。
从针刺理论上讲,病人可能出现晕针、滞针,但我至今未遇到一例。
如采用强刺激可引起头晕、腹痛、恶心,严重者可能会有呕吐。
齐氏脐诊法简介:脐部粗看似乎每人没有什么区别,其实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几乎很少有人相同。
脐眼的大小、脐孔的深浅、脐蕊的高低、脐壁有无倾斜都不尽相同,观脐诊病就是看脐部的这些变化来诊断疾病。
正常人的脐孔直径约0.8-1.5厘米,如果直径超过2.0厘米,我们称为大脐眼。
直径小于0.5厘米我们称为小脐眼。
脐眼的大小一般来讲取决于胎儿时期与母体相连接的脐带的粗细,脐带越粗,一般脐眼越大,子体先天足,个体强壮。
反之脐眼越小,先天禀赋不足,个体胤弱。
俗话说“脐大容杏,不富也贵”,说明了脐大的人身体健康容易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所以来讲看病人的脐眼大小可基本判定他的先天禀赋及身体素质如何。
脐孔的深浅取决于皮下脂肪的多少,皮下脂肪越厚,则脐孔越深,这说明其营养状态好。
皮下脂肪越薄,脐孔越浅,营养较少。
如脐
孔过深提示营养过剩,则应考虑脂肪肝、老板综合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黏度、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
形状:圆形:脐圆而下半部丰厚朝上,提示血压正常,内脏健康,肾功能强,精力充沛,为男性最佳脐形。
椭圆:脐形椭圆为女性最佳,提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
进针方式:以脐蕊为中心,作放射性向外斜横刺,一般深度为刺激强度:在一般治疗中不主凸形:脐外凸较少者多见婴幼儿,或见极少运动内脏张力减弱,内脏器官下垂。
脐外凸较多者多见有严重水肿,卵巢囊肿。
也是喘胀的险候,预兆肺、肾之气将绝。
另外脐外凸应与脐疝鉴别。
凹形:脐陷于大腹是脾肾大虚之凶兆,多见于久泄、元气将脱,或见于暴吐之后。
脐突然下陷为正虚邪闭的凶兆,多见于小儿瘟疫染身、毒邪内逼之证,病情险恶,预后不佳。
浅小形:此形人不论男女身体较弱,内分泌功能不正常,经常感到全身乏力,此为先天不足,后天气虚。
此外提示精神神经系统脆弱,受刺激易诱发精神障碍。
这类人易激动,有歇斯底里倾向。
闭合形:脐眼与脐孔密闭,形成一个闭合性腔隙,多见于中老年妇女。
原因是皮下脂肪松弛,提示卵巢功能减弱。
移位:脐位上移:脐向上延长成三角形为气滞、气逆的反应,临床上为肺、胃之气上逆,或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滞之象。
或提示胃、胆囊、胰腺有病。
或腹内有较大的肿瘤,因瘤体的位置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