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合集下载

神奇的中医脐针疗法与脐诊(珍藏版)

神奇的中医脐针疗法与脐诊(珍藏版)

神奇的中医脐针疗法与脐诊(珍藏版)坎--为肾为耳,主治肾病,膀胱等泌尿系统疾病,肾冷水泻,消泻疟,血液病,出血症,免疫低下,遗精,生殖系统疾病,耳病,腰背疾病,心脏病,过度疲劳,泻冷病,水肿病。

结石--艮不孕症--坤+坎+震月经不调--坎出血症(妇女)--离+坎+艮糖尿病--坎+坤腰间盘突出--坎早泻--坎(一小时)前列腺--离+坎+艮崩漏--离+坎+震卵巢囊肿--坎+艮(排卵期)站立引起膝关节疼痛(骨刺,下楼痛--坤+坎+离)尿失禁--坎+艮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坎+乾+坤坐骨神经痛--坎+艮+乾肾囊肿,肾肿瘤--坎多尿--坎前列腺--坎+坤+震减肥--坎+兑+艮大小便失禁--坎+艮腰腿痛--离+坎子宫肌瘤--坎+艮艮--为胃,主治胃病,不食症,虚涨,淤血,鼻,手脚,背麻木,关节痛,血液循环不好,痘疹,皮肤过敏,肿症,凸起,火症,疑难症,营养不良,肿瘤,结石症,血脉不通。

运动系统,(女)脾胃病,胃溃疡,出血症,各种肿瘤,甲状腺,腿痛留针15分钟。

鼻炎--艮+兑重+离大小便失禁--艮+坎关节囊积液--艮+坎肿瘤--艮慢性子宫出血--艮内科呼吸系统疾病--艮消化--艮+乾肠癌--艮+离+坎泌尿系统--艮女性高血压--艮肝癌--艮+震肺癌--艮+兑胆结石--艮+巽膀胱癌--艮+坎腋下淋巴结肿--艮+离中风--兑+艮子宫肌瘤--艮坐骨神经痛--坎+艮+乾胃癌--艮打呼噜--山泽通气肾囊肿--艮+坎震--为肝为股,主治疼痛性疾病,精神病,腿肿痛,狂躁症,多动症,神经衰弱,声带咽喉,歇斯底里,肝病,癫痫,脂肪肝,神经过敏,剧烈痛,惊吓症,舞蹈症,妇科病,肝火旺,爱发脾气。

头痛红斑狼疮--震+坎精神障碍,抑郁症--震(女巽)闭经--震+巽妇女不排卵--震+兑+艮美尼尔--离+震半身不遂--天地日月定乾坤乳腺增生--离+震+艮巽--为胆为股,主治胸胀气,胯骨病,宿酒痞满,伤风感冒,酒后胀肚,中风,受风,忧郁症,胆病,传染病,血管病,坐骨神经病,胆石症,淋巴系统病,胆囊炎,抽筋,强直,病情不稳,喘息,哮喘,左肩病。

脐针右降四针的临床应用与经验

脐针右降四针的临床应用与经验

脐针右降四针的临床应用与经验气机升降一直是中医思维中最重视的问题。

太极是圆道,左升右降主要是指阳气的运行轨迹,阳升阴长,阳杀阴藏。

在道德经第42章中,老子曰:“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阳升阴降,有升有降,升降平衡,才能使太极的圆运动可以周而复始,循环无端。

阳气升不上去是病,降不下来也是病。

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脐针右降四针在临床中的应用。

四针针法里特别设立了右降四针这个组合,即离、坤、兑/乾、坎,其作用是滋阴、降火。

离火上升太过,便无法顺利下降,阳热不散,阴精难生,太极圆运动不能很好的如环无端,则疾病产生。

只有了解升降的重要性,才能将其组合正确的运用于临床。

临床观察发现:很多人上热下寒、上实下虚,很多病都集中在头面部,我认为这些都与阳升太过而降散不足,阳亢于上而阴虚于下有关,这时升降已失衡,阴阳不能顺接,太极循环受阻。

如何重新建立升降平衡、阴阳顺接的太极圆运动?从阳引阴,促进阳散阴藏,是最好的方法,右降四针正是这样一个非常有特别意义的针法,它以“降”取胜。

以下是我使用右降四针的临床经验分享:01右降四针在失眠中的运用失眠即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时间和质量,不能达到个人的正常需求,从而出现疲乏、专注力不够、情绪不好等难受的感觉。

睡眠的时间和质量必须依个人睡眠习惯为准,而且只有连续一个月出现以上情况,才认为患有失眠症。

失眠可见于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及心肾不交,但主要的原因是“阳不入阴”,特别是临床上遇到阴虚火旺及心肾不交而虚阳上扰时,只有滋阴降火,引火归原,才能使阳能入阴,阴阳重新归于平衡。

右降四针以离开始,再针坤,先泻离火,然后针乾,形成地天泰,对于虚阳上扰头部而失眠特别有益,最后针坎,以肾水济心火,阴阳平衡,因此这类失眠可以得到医治。

获关注公众号:林君董氏针灸刺血获取更多中医资料及教材】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脐针“山泽通气法”治疗腹胀有奇效

脐针“山泽通气法”治疗腹胀有奇效

脐针“山泽通气法”治疗腹胀有奇效
腹胀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肝硬化、不完全肠梗阻、顽固性便秘等临床疾病中常见的症状。

中医治病有对“症”治疗的特点,临床上相当一部分患者往往是以一些不舒服的症状来就诊,所以,解决患者的“症状”,对“症”治疗也是中医外治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的。

改善患者症状,也是临床治疗的一个突破点。

胃脘部源于《说卦》的四大配伍用法,《说卦》曰:“天地定位,雷风相薄,山泽通气,水火不相射。

”山泽通气法是取“脐内八卦全息图”的艮位及兑位,艮是山,兑是泽,山泽通气是通之大法,是少男配少女,是阳土生阴金,其用处很大。

它主治的疾病特点,病因主要是不通,故除了腹胀以外,凡是不通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参考“山泽通气”之“通”法进行治疗。

典型病例
林某,男,21岁,因“腹胀、腹痛3天,加重伴打嗝3天”为主诉于2016年10月11日就诊。

患者两周前因饮食不慎引起胃痛、恶心、呕吐,胃脘部及腹部胀满不适,喜揉喜按,矢气则舒。

自行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健胃消食片后腹胀症状缓解,未予重视。

3天前因进食大量油腻食物后引起腹胀、腹痛,胃脘部胀满不适,不思饮食,腹部叩诊呈鼓音,压之则嗳气频频,时有呃逆。

一诊,取“山泽通气”之法施针,留针30分钟。

患者诉当天下午腹中肠鸣,矢气增加,腹胀舒服很多。

二诊,诉大便未解,腹胀如故,给予山泽通气加乾,使气有出路,从大肠排出,(乾在腑属大肠)。

患者诉当天下午排大便两次,量多,有酸败之气。

三诊,前日山泽通气加乾。

共治疗7日,患者腹胀、胃胀、嗳气、打嗝等症状消失。

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入的霎那,病人突然喊耳朵发热了。再针离坎两个 位置,留针30分钟。 取针时病人告知,针后开始 10分钟左右,左耳非常的热,之后全身也有些热, 后来热退,耳内发胀很明显,又过了十分钟左右, 胀感逐渐减退,非常舒服,这时转头发现眩晕消失 ,取针后病人很快起身,没有发生眩晕现象。
编者:眩晕一症,病位在头,其本在肝脾,肝实 脾虚,常以健脾三针加乾来治疗。以上所举案例 ,多是在此基础上化裁。如:雷风相薄,雷,震 ,肝也;风,巽,脾胃在乎其中。风天小蓄,巽 乾两卦,巽本自有疏肝胆健脾胃之功,乾为病位 ,且别通于肝。
昨日来诊,治疗:脐针:巽、乾(风天小畜卦),离、坎( 火水未济卦),针后令病人转动眼球,马上感觉不再眩晕。
体会:本例病人以前使用离+水局虽然有效,但不断根,改 用风天小畜卦配合火水未济卦,效果显著,在由颈椎病引起 的眩晕方面,乾位不必定在亥位,而是寻找反应点比较好。 通过这个病例证明风天小畜卦是治疗眩晕的主要卦象,配合 火水未济卦来治疗,则平衡作用更好。
3、女,27岁,偏头痛,也只扎一针:巽,一次搞定。*分析 :偏头痛是胆经所主,故扎巽位。
1)、如果把头面看作八卦,则巽坤对应两侧太阳穴。(左 太阳,右太阴)。无论左右,凡偏头痛都可以脏为肾,生髓主 脑。故坎(子时)治疗偏头疼;坎水可涵乙木,也可以治疗 顶头疼;坎纳膀胱府,后头痛也可以治疗。坎为四象之老阴 ,可降在上之浊阴。
来,开始不敢,后尝试坐起,自己感觉已不再眩
晕,无呕吐感,患者非常高兴,让其下床试试,
患者下床在客厅行走几遍,以无眩晕,恢复如初
,只是身子发软,可能和不吃饭,呕吐过多有关 ,留针110分钟,昨天问候没有复发精神状况良 好,早晨又增加一次治疗,准备傍晚做四隅位调 整治疗,以增加体质。
10、女,50岁,眩晕,恶心,心悸,不能转头,躺下坐起, 翻身均眩晕不已。与上次耳源性眩晕症状相同,西医没有明 确诊断,同样让病人做猛烈躺下坐起的运动,以使患者适应 眩晕的征象。患者仅做了一次便天旋地转,无法继续。第一 、二次来我这治疗时,用离、子、申、辰治疗二次,好转, 后来仅剩下突然从躺位起来和旋转眼睛时发生轻度眩晕。

八卦脐针高手干货汇总

八卦脐针高手干货汇总

八卦脐针高手干货汇总八卦脐针高手详解1四正位坤坎震离坤兑2四正位艮3偏五针主要用于中风偏瘫,哪一侧肢体瘫痪,就扎那边的5个卦位,均是从上到下的扎法,即离开始,坎结束。

难点或者细节有:(1)第一针是关键,第一针须当洛书使用,针尖直指大脑损伤的位置。

(2)进针深度,建议以气交点为准。

(3)针毕,可以兼用动针法。

4四正位(1)坎震离兑(2)坎离震兑5四隅位齐永老师的进针顺序也是有2种:一是艮巽坤乾二是坤乾巽艮。

第三种:巽艮坤乾。

取意:从风山渐到地天泰,渐入佳境。

或第四种:艮乾巽坤取意于洛书数 2、4为肩,6、8为足。

皆阴数尔。

阳顺阴逆,故从8(艮)开始,扎到2(坤)6右降四针离坤兑/乾坎*为什么没有左升四针?左升右降,左阳右阴,左升即升阳三针7升阳三针坎震/巽离2.健脾三针震/巽离坤3.滋阴三针离坤兑/乾4.补肾三针坤兑/乾坎5.疏肝三针兑/乾坎震8女科三针艮乾坎 --- 三阳治阴9四象针法(四象针方互换针法之简称)(1)冬--真武三针亥子丑(2)春---青龙三针寅卯辰(3)夏---朱雀三针巳午未(4)秋---白虎三针申酉戌10四局针法( 1 )水局申子辰 ---用于足三阳经络循行部位的病变( 2 )金局巳酉丑 ---用于足三阴经络循行部位的病变( 3 )木局亥卯未---用于手三阴经络循行部位病变 ( 4 ) 火局寅午戌---用于手三阳经络循行部位病变一、四大护法 1.天地定位 2.雷风相薄 3.山泽通气 4.水火不相射二、洛书双针疗法 1.左三右七 2.二四为肩 3.六八为足 4.戴九履一三、河图双针疗法 1.天一生水 2.地二生火 3.天三生木 4.地四生金5.万物土中生四、八卦双针疗法相生吉祥,针证合拍。

脐针细解坎艮共取了女红[宝典]

脐针细解坎艮共取了女红[宝典]

脐针细解坎艮共取了女红[宝典] 脐针细解坎艮共取了女红.留针三时不放松.减肥效果坎兑坤.女加震巽苗条身.坎位一针一天整.腰突重病去九成.近视坎离进两针.视力准见日日新.颈椎离位平三针.震坎三十度角补.王某,痔疮,兑主口,上下口,并且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乾,主大肠,坎主肾,肾主前后二阴,且肾与三焦别通。

产后90天,右侧坐骨神经痛,坎主骨,艮主右下肢。

七次愈咳喘不得平卧,兑和乾为金互为表里,坤为土,培土生金偏头痛,巽主胆,胆经循行于侧头,乾先天八卦为首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一穴多针: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

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

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

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

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

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

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内外兼治: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

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

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

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

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

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

脐针疗法

脐针疗法

脐针医案脐针治疗过敏性皮肤病一例一、魏**,女,34岁,河南鹤壁人。

自诉:皮肤过敏二十年了,从14岁上初中开始脸上的皮肤经常过敏,听从皮肤科医生的建议经常用“999”皮炎平涂抹,后来成为依赖性,对各种东西都过敏,如:冷空气、湿潮气、花粉、灰尘、日光、羽毛、小动物、化妆品等等,除了全棉的以外都过敏。

连搔痒痒也会留下突起的抓痕。

临床症状:患者面部“T”型部潮红有色素沉着,有粟粒状突起,面颊有片状过敏斑,毛孔粗大,皮肤干燥起皮,发疼、发痒。

前胸后背搔痒,黑色粟粒状突起,皮肤粗糙,白天干痒稍轻,夜甚。

出汗时,身上燥痒,洗澡后舒服片刻。

平素爱熬夜,一般入睡时间为子夜,入睡时间长。

鼻干,胃不好,月经经常提前3~7天,经来小腹憋胀不舒服。

脾气急燥,思想抑郁,容易胡思乱想。

二、脐针临床治疗:取四正位,四个疗程皮肤病痊愈。

又巩固两个疗程,月经病、胃病、脾气急燥、精神抑郁、面部色素沉着全部消失。

三、临床效果:一个月后随访,患者面部色泽明润,红黄隐隐,毛孔收缩,眼角细小皱纹消失,亮丽如妆,一改往日紧缩眉头,心烦意乱之态,言语间透露着喜悦,积极。

月经不再提前,经来小腹安稳,胃口好,睡眠有规律,一般晚上八点半到早上六点半,无梦,质量好。

四、分析:本病虽为皮肤病,但是从病人的自诉中可以看到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不活,水火不济。

肾在五行属水,在脐针居坎位,主治内分泌,生殖疾病。

肝在五行为木,在脐针居震位,主治月经病,情绪病,色素沉着等。

心在五行为火,在脐针居离位,主治气血病,火病,神智病,还有美容作用,肺在五行为金,在脐针居兑位,肺主皮毛,主治皮肤病。

这位患者长期失眠是,心肾不交的原因,由于经常失眠而导致内分泌失调。

三九皮炎平中的主要药物成分为地塞米松属于激素类药物。

由于长期的使用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成为过敏性体质。

四正位的治疗方法可以调和阴阳,平稳情绪,调节免疫力,故当用脐针调整了她的阴阳和免疫力后,她困扰二十余年的顽疾就痊愈了。

脐针治疗方案

脐针治疗方案

脐针治疗方案简介脐针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在脐眼周围插入特定的针头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脐针治疗方案是根据病情和个体特点而定制的,针对不同疾病采用不同的穴位和针法。

本文将介绍脐针治疗的原理、适应症、治疗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原理脐针疗法认为脐部是人体的重要经络交会点,与全身各个脏腑器官紧密相连。

通过在脐部插入针头,可以刺激脐部的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平衡阴阳,改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调整身体健康的目的。

脐针治疗的主要作用包括:•调整脏腑功能:通过刺激脐部的穴位,调节脏腑功能的协调性,促进正常的气血运行。

•激活经络:脐部是经络的重要交会点,通过刺激脐部可以激活经络,促进气血畅通。

•强化免疫系统:脐部针刺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缓解疼痛:脐针对于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如脑血栓后遗症、颈椎病等。

适应症脐针治疗适用于许多疾病和症状,特别对于以下疾病有较好的效果:1.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炎、便秘等。

2.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3.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4.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眠、中风后遗症等。

5.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6.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

7.皮肤病:如湿疹、痤疮等。

治疗流程脐针治疗一般需要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询问病情: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身体状况,了解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2.检查脐部: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脐部,观察脐眼的形态和颜色,确定穴位的选择。

3.准备治疗:医生会为患者准备好消毒的脐针和其他所需的器械。

4.插入针头:医生会将脐针插入脐眼周围的穴位中,插入的深度和角度会根据病情而定。

5.调整针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和体感,适当调整针位,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6.留针时间:一般每个穴位留针时间为15-30分钟,但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反应可以适当延长或缩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泽通气可以通畅经血,会有效。雷水解、地水 师都可以。
顽固的头痛---久病必瘀
很多多年的头痛刺络放血效果较好。刺血部 位选择小腿少阳、阳明、太阳,足三阳经的 青紫色血管;太阳穴刺血。配合董氏奇穴的 灵骨大白、侧三侧下三、肾关。
眩晕பைடு நூலகம்
眩晕是患者自觉的症状,不是一种病,在多种病 中会有眩晕症状,如:颈椎病、高血压、耳石症 。眩:眼前发黑;晕:如乘车船,不见天日。常 伴有恶心呕吐出虚汗等。
3、厥阴头痛---震(坎震、乾坎震)
4、太阳头痛---坎(申坎、申坎离)
与头痛相关卦位:
乾:为首 坎:为肾,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 离:洛书位9。为心,主神明,脑亦主神明。 随症加减: 震:肝,头顶痛。 巽:偏头痛。 辰:前头痛,胃经。 其他: 固定不移的多年头疼,太阳刺血,同侧小腿、足背刺血,后 头痛尾骶刺血。
7、女,76岁,有眩晕史40多年,时发时停,发时难受致极,多方治 疗服药无效。2009年10月前来求治,观其病因是脾虚,经气不能上 达头部所致,脐针应扎健脾三针,正统之法为震、离、坤,但观脐震 位虚弱,巽位突出,坤位松弛且暗,断定有偏头胀之感,肝胆应生过 炎症或囊肿之疾,并腿部外侧偶有不适,又有便溏之症,询之确定无 疑,遂改扎巽、离、坤,又以指代针,点百会穴10分钟,100分钟后 起针,眩晕已除。
3、女,27岁,偏头痛,也只扎一针:巽,一次搞定。*分析 :偏头痛是胆经所主,故扎巽位。
1)、如果把头面看作八卦,则巽坤对应两侧太阳穴。(左 太阳,右太阴)。无论左右,凡偏头痛都可以取巽。
2)、十二地支子时亦为胆经,且在坎位,在脏为肾,生髓主 脑。故坎(子时)治疗偏头疼;坎水可涵乙木,也可以治疗 顶头疼;坎纳膀胱府,后头痛也可以治疗。坎为四象之老阴 ,可降在上之浊阴。
1、女,28岁。左侧太阳穴处偏头痛一个多礼拜,天天吃 止痛药也无济于事,疼得每晚都难以入睡,而致精神萎 靡,整天头脑晕乎乎昏沉沉的。因偏头痛归属于胆经, 遂扎了一针巽,她问:就扎一针怎么行?便嚷嚷着要帮她 多扎几针,我说那好吧,因其失眠严重,就又加了一针 寅,一针乾(主头),几分钟后曰头痛减轻,留针55分钟, 取针时已无明显不适感。昨天她白天休息,晚上特来告 诉我,头不痛了,而且晚上睡得很香,今天再问,已无 任何不适。
5、女,中年。头疼的厉害,连眼睛都不能睁 开,说话没有力气,躺在床上不想动弹。在 离位上冲着眉心的位置打枪,就一针,刚扎 下去她就睁开眼睛,说感觉到有股气上去, 马上就不疼了。15分钟取针,痊愈。
该患者可能是前头痛为主,不想睁眼,没有 力气,脾气虚,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离打枪 效果明显,同时扎离有补脾的作用。
6、女,35岁。月经下不来引发头痛头晕,扎山 泽和水火既济,并在离位打枪马上见效,还有一 点头顶痛,打枪后马上好转。留针25分钟。次日 询问头不痛了,但例假还没下来。头痛头晕解决 了。病人很高兴,能工作了。
此病是冲脉血海有余,血热循经上扰而至。只要 月经顺畅而下,头痛即愈。高树中在《一针疗法 》中有举例,刺头维而愈。传统针灸取公孙一穴 即可,盖公孙八会穴之一,通冲脉也。此病例水 火即可,也可以坤坎两针。因坤坎皆主任脉,冲 脉伴肾经上行,冲任共主阴血。
中医辨证:1、肝阳上亢2、痰蒙清窍3、气血亏 虚、4、瘀血阻络5、肝肾阴虚
内经: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 所见,懈怠安卧。---肾精亏虚
诸病源候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阳上亢、肝 风内动
朱丹溪:无痰不作眩---脾湿痰浊
张景岳:无虚不作眩---脾虚运化失职,肾虚不能 上充于脑
3)、偏头痛传统针灸颞三针、太阳透率谷都很有效。
4、女,30岁,经常偏头痛,刻下左眉上方剧痛,左眼睁眼困难。盖 着棉被还全身发冷,感觉腰部和颈项部向里灌风。分析:偏头痛点在 胆经上,落脏在巽。全身发冷,感觉腰部和颈项部向里冒风,为太阳 病应取朱雀三针。
治疗: 当时为午时,取巽、离、坤,让其盖红色棉被。刚扎完针,正 要离开时,病人就说:腰部、颈项部的灌风消失了。留针1小时后, 全身发冷消失,偏头痛减轻。了解病人长期便秘后,加乾位一针(乾 为首,乾为大肠)。又留针一小时后,偏头痛完全消失。一次治愈, 回访未犯。
编者:恶寒:外寒。感受寒邪,恶寒发热并见,得衣加被不缓解;
畏寒:内寒。自身阳气不足,怕冷,无发热,得衣加被缓解。
此病诊断为太阳病,取朱雀三针---巽离坤,加乾治疗便秘,甚好。
此病应因风寒而得,巽、坎两针,巽主风,坎主寒,生阳驱风去寒, 应该有效。
若用离乾两卦,可能也可以。因为离乾皆主头,皆为阳,离为火为日 ,乾为天为老阳,且主大小肠,所以可以治疗头疼、身冷、便秘。
1)、太阳穴为经外奇穴,胆经、胃经、小肠经均巡行所 过。
2)、左太阳穴痛,巽可以。离、坤都可以用。
3)、本例兼有失眠,用寅一针,如果寅时失眠是可以的 。寅居于艮,为止,止痛,胃经经过太阳穴。本病如果 用坎离,头痛、失眠可以同时解决。坎离皆通于胆,且 水火交济。
2、男,51岁。两侧的太阳穴常年痛,观脐无异常,扎一针 巽位 。过了10分钟,我问患者头还痛吗,患者说不痛了! 第二天患者说头一直没痛,于是,巩固治疗了两次。
脐针临床案例 分析
头痛
一、外感头痛1、风寒---朱雀三针
2、风湿---巽离坤
3、风热---巽坎
二、内伤头痛
1、肝阳上亢---坎震、乾坎震
2、血虚头痛---健脾三针
3、肾虚头痛----补肾三针
4、瘀血头痛---艮兑、坎离
5、痰浊头痛---健脾三针
三、经络辨证
1、阳明头痛---艮(辰、乾—戌)
2、少阳头痛---巽(子,离—心胆别通)
眩晕多为肝实脾虚,经云“诸风掉眩属于肝”、朱氏曰“无痰不作眩 ”,,景岳云“无虚不作眩”。震离坤,可泻肝实补脾虚化痰浊。
余曾以内关、曲池、太冲、百会,治疗夏安园18号楼一八旬老太太几 十年年眩晕症,数次而愈,至今多年未犯。
震巽皆为肝胆,巽木旺火生土,震木生火,肝血济心血,效果持久。
8、女,4O岁,体胖,素有美尼尔氏病,二年来 以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治之,有效。4月初,病 又患,在中医院静点川芎嗪一周,症缓而未愈。 查:震、巽位皱褶明显。取震动巽风皆落于肝, 病位于首。雷风相搏十乾。针乾位时病友诉有一 热流直冲头顶。留针25分钟。起针后诉头晕明显 减轻。次日告知已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