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酸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合集下载

氯乙酸安全操作规程

氯乙酸安全操作规程

氯乙酸安全操作规程氯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农业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刺激性和毒性,对氯乙酸的安全操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氯乙酸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氯乙酸的基本性质和危害1. 基本性质:氯乙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醇和醚等有机溶剂。

其熔点为16.5℃,沸点为118.1℃,相对密度为1.05,闪点为43.9℃。

2. 危害:氯乙酸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和毒性,接触皮肤可导致灼伤和溃疡;吸入氯乙酸蒸汽可引起眼、鼻、喉和呼吸道刺激,严重时可出现肺水肿;误食或喷溅进入消化道后,可引起胃肠道刺激和溃疡。

二、氯乙酸的安全存储1. 贮存场所:氯乙酸应存放在专用的贮存室内,室温控制在20℃以下,通风良好且干燥。

贮存室内应具备防火、防爆、防漏和防静电设施。

2. 贮存容器:氯乙酸应储存在耐酸、耐腐蚀的密闭容器中,如HDPE塑料桶、玻璃瓶等。

容器上应贴有标签,标明物质名称、浓度、危险性等信息。

3. 防火防爆:氯乙酸属于易燃液体,贮存场所禁止明火,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

如发生泄漏、溅洒或火灾事故,应迅速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三、氯乙酸的安全操作1. 个人防护: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服、橡胶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氯乙酸接触皮肤和眼睛。

2. 通风设施:操作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氯乙酸蒸气的浓度。

3. 防止溅洒: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氯乙酸的溅洒,如有意外溅洒应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寻求医疗救治。

4. 禁止与其他物质混合:氯乙酸不得与易燃物、可燃物、酸性物质以及与其它化学试剂混合使用,以免引发化学反应和事故。

5. 废弃物处理:使用过的氯乙酸及废液应妥善处理,严禁随意倾倒到下水道或环境中,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或交由专业机构处置。

6. 紧急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如泄漏或事故发生,应立即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如停止泄漏源、切断电源、疏散人员等,并及时报警。

剧毒品投料操作规程

剧毒品投料操作规程

氯乙酸投料过程安全操作规程
1、本规程适用于氯乙酸投料过程。

2、氯乙酸投料时,实行双人领用,双人使用,相互监督。

3、正确穿戴好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戴好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4、投料前,打开人孔盖,仔细检查釜内各管线是否完好,同时检查反应釜底阀关闭情况、搅拌的完好情况,投入计量好的水。

5、用锥子拆开编织袋封口,注意线头、杂物不要掉到釜里。

6、打开引风系统风门、启动搅拌,按照标准计量投入氯乙酸,注意氯乙酸不要散落地上。

7、投料结束后,地面及投料工具(如橡胶耐酸碱手套等)及时清洗,清洗水投入反应釜,盖好投料口盖子。

8、将当班末使用完的氯乙酸原料及时退库。

使用后的氯乙酸包装物放置于指定地点。

9、如皮肤接触氯乙酸,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马上就医。

江苏好收成韦恩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二 O一五年二月七日。

氯乙酸混合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氯乙酸混合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氯乙酸混合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氯乙酸混合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一、上岗准备
1、进车间换好清洁工作鞋,保持车间清洁。

2、上岗前穿戴好厂部发的劳防用品。

取出口袋东西,目的是为了防止化学腐蚀及其它东西掉入设备和物品中。

3、检查上一班交班卫生情况是否清洁;环境卫生包括捏合机是否清洁;反应操作台是否清洁等,如发现上一班未做好清洁工作时,立即向当班班长汇报。

二、反应原料的认识
1、氯乙酸具有强烈腐蚀性
本氯乙酸为氯乙酸酒精溶液,浓度75%,比重1.9±0.05,无色透明液体,部分反应成为氯乙酸乙酯,会引起流泪,具有强腐蚀性。

2、酒精
化学名称为乙醇,无色透明易挥发和易燃烧液体,有酒的气味,浓度大于等于92%,每班测定两次,在一定的气体体积比范围内,接触火种(金属摩擦、静电、强氧化剂等),会发生爆炸。

三、氯乙酸混合操作
1、事先把所有阀门检查一遍,以免漏料,造成不必要的生产事故,如出料阀、氯乙酸进料阀、酒精阀,如发现氯乙酸或酒精中有赃物,立即向车间主任或厂领导报告。

2、酒精、氯乙酸混合液混合要求
a、必须先将酒精打入酒精储罐中,加到规定刻度;
b、按配料数量,将规定高度的酒精打入混合槽内;
c、开混合槽搅拌器进行搅拌;
d、再通过人工投料将氯乙酸固体按工艺单要求数量投入混合槽;
e、等氯乙酸混合液冷却后,方可将其打入氯乙酸储罐内。

3、以上操作必须在安全科相关人员监督下,才能进行操作。

防止原料袋掉入混合罐中,同时安全监督员做好包装袋统一清点、回收、保管工作。

四、卫生情况
认真搞好各角落清洁工作,做到场地清洁,设备见本色。

感谢您的阅读!。

氯乙酸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氯乙酸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氯乙酸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引言氯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毒性,正确的安全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氯乙酸的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的安全运作。

二、实验室准备1. 实验室应设有防腐蚀性能良好的洗眼器、淋浴器和灭火器材,保证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处理。

2. 实验室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供工作人员使用。

三、实验室操作1. 实验室操作前,工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对其进行正确的佩戴和使用。

2. 在实验操作中,应避免直接接触氯乙酸,避免其溅入眼睛、皮肤或被吸入呼吸道。

3. 使用氯乙酸时,应遵循防护措施,如使用护目镜、实验手套等,确保操作者的安全。

4. 实验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将个人防护装备妥善清洁和存放,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寿命。

四、急救措施1. 眼部接触:a.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眼部至少15分钟,不要强行睁开受伤眼睛。

b. 就医前,如可能,将装有氯乙酸的容器或标签交给医生。

2.皮肤接触:a.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15分钟。

b. 如出现化学灼伤或刺激,寻求医生帮助。

3. 吸入氯乙酸气体:a. 迅速将受伤人员移到空气清新处。

b. 如呼吸困难持续,及时就医。

五、储存和处理1. 氯乙酸应储存在有防腐蚀性能的密闭容器中,避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2. 氯乙酸的储存区域应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物。

3. 对于过期或不再需要的氯乙酸,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废物处置。

六、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泄露或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扩散,并通知实验室负责人。

2. 负责人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并进行紧急处理和清除,确保人员的安全。

七、培训和教育1. 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对工作人员进行氯乙酸安全操作的培训和教育。

2. 培训内容包括氯乙酸的性质、风险和安全操作规程等。

氯乙酸化工企业全套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氯乙酸化工企业全套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氯乙酸化工安全生产体系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编号:Q/WTS-001-20202020-2021版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发布日期:2020-02-15 实施日期:2020-05-15目录第1章氯乙酸化工安全操作规程 (6)1.1 装置概况 (6)1.1.1 概述 (6)1.1.2 工艺原理 (7)1.1.3 原料及主要产品技术规格 (8)1.2 氯乙酸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11)1.2.1 工艺流程说明 (11)1.2.2 投料岗位操作规程 (12)1.2.3 酯化岗位操作规程 (15)1.2.4 精馏岗位操作规程 (17)1.2.5 成品包装工段操作规程 (20)1.2.6 氯乙酸卸车操作规程 (22)1.2.7 氯乙酸甲酯装车操作规程 (23)1.2.8 甲醇装卸岗位操作规程 (25)1.2.9 蒸汽锅炉操作规程 (29)1.2.10 化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2)1.3 设备(设施工具)操作规程 (47)1.3.1 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47)1.3.2 叉车驾驶员安全操作规程 (48)1.3.3 空压机工安全操作规程 (48)1.3.4 捆包机操作规程 (49)1.3.5 波峰焊操作规程 (50)1.3.6 焊锡炉操作规程 (52)1.3.7 剪脚机安全操作规程 (52)1.3.8 钻床工安全操作规程 (53)1.3.9 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54)1.3.10 切割机安全操作规程 (55)1.3.11 攻丝机安全操作规程 (56)1.3.12 压床安全操作规程 (57)1.3.13 生产线使用与维护规定 (57)1.3.14 输送带安全操作规程 (58)1.3.15 电脑使用规定 (59)1.3.16 热风枪与电吹风安全操作规程 (60)1.3.17 绕线机安全操作规程 (61)1.3.18 电铬铁安全操作规程 (61)1.3.19 电动起子安全操作规程 (62)1.3.20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操作规程 (62)1.3.21 盐雾试验机操作规程 (63)1.3.22 振动实验机操作规程 (65)1.3.23 晶体管筛选仪安全操作规程 (67)1.3.24 电解电容漏电流测试仪操作规程 (67)1.3.25 LCR数字电桥操作规范 (69)1.3.26 调压器安全操作规程 (70)1.3.27 交流参数稳压器安全操作规程 (70)1.3.28 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71)1.3.29 高压测试作业指导书 (72)1.3.30 示波器使用说明书 (74)1.3.31 万用表操作规程 (77)1.3.32 信号发生器使用说明书 (79)1.3.33 毫伏表操作规程 (79)1.3.34 ICT操作规范 (80)1.4 工作岗位规程 (81)1.4.1 装配工安全操作规程 (81)1.4.2 油漆、喷漆工安全操作规程 (82)1.4.3 高处作业工安全操作规程 (83)1.4.4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85)1.4.5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86)1.4.6 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87)1.4.7 搬运、装卸操作规程 (89)1.4.8 易燃易爆品储存作业指导书 (90)第2章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 (92)2.1 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制度 (92)2.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96)2.2.1 特种设备建档管理 (96)2.2.2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及定期检验 (96)2.2.3 特种设备进行改造、检修及报废 (97)2.2.4 其他 (97)2.3 锅炉安全管理规定 (99)2.3.1 相关人员的职责 (99)2.3.2 锅炉使用管理记录 (100)2.3.3 安全操作规程 (100)2.3.4 锅炉需要立即停炉情况 (100)2.3.5 锅炉水质要求 (101)2.3.6 定期报检制度 (101)2.3.7 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02)2.4 压力容器管理规定 (103)2.4.1 适用范围 (103)2.4.2 管理过程 (103)2.5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规定 (107)2.5.1 适用范围 (107)2.5.2 管理过程 (107)2.6 起重机械管理规定 (121)2.6.1 相关人员的职责 (121)2.6.2 起重机安全技术管理规程 (122)2.6.3 安全操作规程 (123)2.6.4 起重机日常维护保养和常规检查 (124)2.6.5 起重机械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的的“十不吊” (124)2.6.6 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25)2.7 电梯安全管理规定 (126)2.7.2 安全操作规程 (127)2.7.3 电梯维保单位的日常维护保养 (128)2.7.4 定期报检制度 (128)2.7.5 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128)2.7.6 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129)2.7.7 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29)2.8 厂(场)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 (130)2.8.1 使用部门主要责任人职责 (130)2.8.2 使用部门责任人职责 (130)2.8.3 厂内机动车辆操作人员职责 (130)2.8.4 安全操作规程 (131)2.8.5 日常维护保养 (131)2.9 安全阀管理规定 (133)2.9.1 职责 (133)2.9.2 管理内容与方法 (133)2.10 仪表联锁管理规定 (137)2.10.1 总则 (137)2.10.2 联锁的分类 (137)2.10.3 联锁管理的职责 (137)2.10.4 联锁值的修改 (138)2.10.5 联锁的短接、切除 (138)2.10.6 联锁回路的取消、新增 (139)2.10.7 联锁回路的维护和调校 (139)2.11 氯乙酸化工公司设备润滑油管理规定 (141)2.11.1 常规润滑油脂实用范围: (141)2.11.2 按照电机级数及电机运行8000小时内润滑脂添加要求: (142)2.11.3 各种电机轴承润滑油脂定期更换及添加要求: (143)2.12 安全附件设施及安全标志管理制度 (144)2.12.1 目的 (144)2.12.2 适用范围 (144)2.12.3 设施分类 (144)2.12.4 管理要求 (144)2.13 特种设备安全附件管理考核规定 (146)第3章作业安全 (149)3.1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149)3.1.1 交叉作业管理制度 (149)3.1.2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56)3.1.3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62)3.1.4 大型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68)3.1.5 高处作业管理制度 (175)3.1.6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79)3.1.7 有毒、有害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83)3.1.8 能源介质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185)3.2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89)3.3.1 附表1:变更申请表 (193)3.3.2 附表2:变更验收表 (194)3.4 三违管理制度 (196)3.4.1 附表1:三违人员记录 (200)3.5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202)第1章氯乙酸化工安全操作规程1.1装置概况1.1.1概述一装置概况XXXXXX,本装置以晶体氯乙酸和甲醇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生产氯乙酸甲酯,设计年产7000吨。

氯乙酸安全操作规程

氯乙酸安全操作规程

氯乙酸安全操作规程氯乙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农药等领域。

然而,氯乙酸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在使用氯乙酸时需要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以下为氯乙酸的安全操作规程。

1. 个人防护在接触氯乙酸之前,必须戴上防护眼镜、手套、长袖工作服和防护鞋。

防护眼镜应使用密封性好的护目镜,手套要选择耐酸碱的材料,长袖工作服要注意不要有空隙,防护鞋要选择防腐蚀性好的材料。

2. 通风设备使用氯乙酸时必须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可以通过开启通风设备或在操作台上设置排风装置。

3. 废物处理在氯乙酸使用完毕后,产生的储液容器及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正确处理。

废液要密闭储存,并交由专业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

4. 急救知识工作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急救培训,了解氯乙酸的中毒症状及急救措施。

在发生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救助措施,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5. 防火措施氯乙酸为易燃液体,接触明火或高温能导致其燃烧。

因此,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不要与火源、高温物品接触。

如发生氯乙酸泄漏引起的火灾,应立即使用泡沫灭火器进行扑灭,切勿使用水进行灭火。

6. 储存注意事项氯乙酸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储存区域应禁止吸烟,定期检查储存容器的完整性,并注意泄漏情况。

7. 注意事项氯乙酸与有机物和氧化剂反应产生有毒、易燃物质,应与这些物质分开存放。

使用氯乙酸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溅到皮肤和眼睛。

如不慅护一般接触,应用温水冲洗,并立即就医。

总结起来,氯乙酸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个人防护、通风设备使用、废物处理、急救知识掌握、防火措施、储存注意事项和注意事项等。

只有严格遵循这些规程,才能确保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氯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别名:一氯乙酸;氯醋酸




★剧毒。可引起皮肤灼伤,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重者致死
★有腐蚀性



分子式C2H3C1O2



危险性类别
8.1类 酸性腐蚀品
燃烧爆炸危险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释放出含氯化氢、光气和一氧化碳的有毒气体
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限值:MAC 2mg/m3(皮)
固体泄漏
·用塑料膜覆盖.减少扩散和避免雨淋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
·筑堤或挖沟槽收容泄漏物,防止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
·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泄漏物
水体泄漏
·沿河砖岸进行警戒,严禁取水、用水、捕捞等一切活动
·在下游筑坝拦截污染水,同时在上游开渠引流,让清洁水绕过污染带
·监测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




理化特性
·无色或淡黄色结晶。溶于水
·熔点:63OC(a型);56.2OC(β型);52.5℃(γ型)
·相对密度:1.404(40OC)



用途
·用作农药、医药和染料的中间体。用于生产羧甲基纤维素、有色金属浮选剂等。可直接作除草剂




·佩戴全面罩防毒面具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25 m,下风向疏散至少100m。如果溶液发生泄漏,初始隔离至少50m,下风向疏散至少300m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76mg/kg;大鼠吸人LC50180mg/m3
·剧毒化学品
·皮肤接触后,出现水疱伴有剧痛:经皮吸收后引起中毒,重者可致死
·氯乙酸烟雾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支气管炎、肺水肿,并可发生心、肝、肾和中枢神经损害。可引起角膜损伤

氯乙酸混合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氯乙酸混合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氯乙酸混合车间安全操作规程1.引言本文档是针对氯乙酸混合车间的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运行稳定。

本规程适用于氯乙酸混合车间中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

2.风险评估在氯乙酸混合车间工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下列出了可能的危险情况和相应的应对措施:2.1 氯乙酸泄漏2.1.1 危险情况氯乙酸泄漏可能导致毒气泄露、火灾和爆炸。

2.1.2 应对措施•确保氯乙酸储存容器密封良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配备氯乙酸泄漏报警装置,一旦泄漏发生,及时启动紧急撤离程序并通知相关人员。

•配备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器材,例如吸收剂和防护服。

•氯乙酸泄漏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救援措施,并进行事后处理。

2.2 火源2.2.1 危险情况火源可能引发氯乙酸燃烧、爆炸事故。

2.2.2 应对措施•在车间设置专门的禁止明火区域,并明确告知工作人员。

•强制执行禁止吸烟规定。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和线路,确保其状态良好。

•提供灭火器和消防设备,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测试。

3. 安全操作指南3.1 个人防护装备•氯乙酸混合车间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和防毒面具等。

•工作人员需按照规定的程序正确佩戴、使用和存放个人防护装备。

3.2 氯乙酸混合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氯乙酸混合操作,严禁擅自调整操作参数。

•混合过程中需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3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需分类储存,并定期清理、处理。

•具有腐蚀性的废弃物需进行特殊处理,确保其不会对环境和人员产生伤害。

4. 应急救援4.1 火灾事故•发生火灾事故时,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系统,并按照紧急撤离程序进行撤离。

•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并指明火灾发生地点和情况。

•尽量使用适当的灭火器进行初步扑救,但务必确保个人安全。

•在火灾事故发生后,不得随意返回事故现场,等待消防部门的进一步指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氯乙酸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氯乙酸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1、投料前打开人孔盖,仔细检查釜内各管线是否完好。

否则检修后封人孔。

准备投料。

2、按照要求:先投乙酸,再投硫磺。

3、检查个控制点、出气管是否畅通。

投料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

检查温度计、比重计是否完好。

4、关闭进水阀,打开蒸汽阀。

蒸汽压力控制≤0.2MPa,使釜内物料温度升至70℃。

5、打开氯气供给阀,流量控制在5~10,上气管道出现回流后,进行取样。

6、当比重计1.1~1.2开始摇动时,关闭蒸汽阀,增加氯气流量10~15.
7、在反应过程中,釜温升过快,釜夹套进冷却控制温升速度,
但不得使物料温度低于80℃。

8、反应过程中,每2小时取样一次。

当比重计测的比重为1.350时,调节氯气阀,减少供氯量。

釜温检测在95℃左右.直至物料比重达1.358,停止供氯。

9、打开蒸汽阀,使釜温升至110℃左右,使轻馏分流向副釜,时间10分钟。

10、静置20分钟,物料转至结晶釜。

11、检查氯化釜各控制阀,进行投料或转料,准备工作。

12、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泄漏点时,立即停车,降低釜温,使釜内处于负压状态,方可检修。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