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心得体会策略与心得
考研经验心得体会分享5篇

考研经验心得体会分享5篇考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努力过,付出过,还是会有很多收获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考研经验心得体会分享5篇, 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研心得体会1考研的五个月里, 我成熟了许多, 孤独、寂寞、忍耐、承受、等待……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人生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 生活是曲折而漫长的征途。
征途中会有成功、有失败、有困难、有挫折……就看你我是否坚强, 能否坚持, 是否坚定!困难与挫折像一块石头, 对于弱者来说它是绊脚石, 让你寸步难行;对于强者来说, 它是垫脚石, 让你站得更稳、更高。
天下谁没有走过弯路, 又有谁能不走弯路?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 都会跌倒。
但是不管怎样, 只要我们勇敢去面对, 拿出我们作为一个人的全部勇气和力量去拼搏;拼搏就会帮我们克服困难, 帮助我们找到全新的自我, 我们的人生也会因此而更加灿烂辉煌!考研也一样, 不论你是为了什么, 既然选择了, 就要全力以赴。
不管是令你头疼的数学, 还是水平不高的英语, 抑或是不知所云的政治, 一切的一切, 只因为你选择了考研。
复习, 初试, 复试等等, 每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也许, 你刚有了考研的打算, 也许, 你已经考虑了很久, 既然决定了, 就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下去, 除了要具有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以外, 学习方法无疑成了重中之重。
要说学习方法, 除了自己根据自身特点总结以外, 还需要辅导班的老师为我们规划一下, 于是辅导班就成了考研学习的必选。
下面讲一些我自己的考研经历, 兴许会对你有一些启发。
第一, 我觉得考研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有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
这种精神的强弱取决于一个人渴望成功的程度。
欲望之火燃烧到白炽状态就能最大程度激发出自身的潜力。
我坚持考研的最大奋斗动力来自于考上xx可以带给我的成就感和无限可能的发展空间和辅导班老师孜孜不倦的辅导和耐心的启迪。
这种动力和欲望带给了我十足的奋斗意志。
考研心得体会(通用15篇)

考研心得体会(通用15篇)考研心得体会考研是许多大学生为了追求更高学术成就而选择的一种途径。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备考和紧张的考试后,我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给大家关于考研的一些经验和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考研备考需要长时间的精力和耐心。
制定一个合理的备考计划对于分配你的学习时间和复习内容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备考计划。
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和休息时间,使自己的备考过程更加高效。
二、做好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考研的知识点繁多,系统性强。
因此,对于每个科目的知识点,要有一个清晰的梳理和总结。
可以制作知识点表格或者制定学习计划,按照一定的顺序学习和掌握。
同时,要有良好的笔记习惯,将重要的知识点记录下来,方便日后的复习。
三、合理安排时间和休息备考期间,时间和体力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
切忌疲于奔命的状态,要适时休息,保证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可以通过锻炼身体、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放松自己,提高学习效率。
四、多做真题和模拟考试做真题和模拟考试是考研备考的重要环节。
通过做真题和模拟考试,可以了解考试的类型和难度,熟悉考试的规则和时间限制。
可以通过对错和时间控制等方式,检验自己的备考成果,并发现和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五、保持积极的心态备考期间,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
学习是一种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坚持和信心,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相信自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六、合理利用资源和互相交流在备考期间,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学习空间和思维领域,要合理利用资源。
可以参加培训班、作业讲座等,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方法。
此外,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交流,互相鼓励和帮助,共同进步。
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备考期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关于考研心得5篇

关于考研心得5篇一、备考经验分享考研是对自己学术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量和提升,下面我将分享我备考考研的心得体会。
首先,时间规划十分重要。
考研的备考时间通常都比较紧张,所以我们要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
一般来说,早晨是大脑思维最清晰的时候,可以把重要的理论知识集中在这个时间段复习,下午可以进行题目练习或模拟考试,晚上可以查漏补缺,整理笔记。
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做好考研资料的筛选。
在备考期间,我们需要准备大量的资料,但不是所有的资料都是必须的。
我们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筛选资料,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参考书、习题集、教材等。
不宜盲目追求资料的数量,而是要注重质量和实际效果。
第三,切忌死记硬背。
考研不仅要求我们对知识有一定的掌握,更要求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因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不要陷入单纯记忆的怪圈,要通过解题、研讨等方式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
备考考研是一条漫长的征程,其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付出终会有回报。
同时,要学会调节好学习和生活的平衡,适时放松自己,保持身心健康。
二、复习方法总结备考考研期间,制定合适的复习方法是提高效率的关键。
首先,系统性复习。
要有计划地安排每天的学习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复习。
可以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有条不紊地复习每一个知识点。
不要跳跃性地学习,这样容易造成知识的断层。
其次,注重重难点复习。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复习那些我们感觉比较困难或者记不牢的知识点。
可以通过查漏补缺的方式,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精准地进行重点复习。
第三,多做题。
做题是考研备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可以通过刷题的方式熟悉考试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可以借助题目复习知识点,巩固自己的基础。
最后,多进行模拟考试。
模拟考试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考试的流程和环境,提高应考能力。
考研经验心得分享五篇

考研经验心得分享五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考研经验心得分享1对于准备考研的人来说,确定考研方向很重要。
首先要全面的剖析自己,先确定考研的方向,了解自己对哪个方面感兴趣,对自己的能力,自己未来的出路要有清楚的认识。
明白了这一点,才能随后确定所要报考学校和专业然后再定下考研方向。
一旦确定了方向,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料,从该方向全国排名以及每年的录取比例等方面做一个全面的了解。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切忌不要过高或过低的评估自己。
此阶段大家都比较迷茫,不用盲目确定报考学校,因为确定方向后,大体所考的专业科目差不多。
如果你还没有定下考研方向,那么可以先从基础课开始复习,一边复习基础课一边确定报考方向;如果你已经确定考试方向,就可以给自己列一个大体计划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即可。
第二阶段复习阶段准备考研是一个比较艰难的阶段,因为一方面这是一个打持久战的过程,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锻炼自己毅力和心态的时刻。
曾经有人对我说,如果考研的战线拉的太长的话,那么在后面的时间里,就会松懈掉,没有当初的斗志。
所以不用那么早就开始准备。
战线过长是会影响毅力,但是只要你在准备的过程中合理安排,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
我认为考研复习过程中心态很重要,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更不要和别人比,也切忌和自己比。
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小计划,不断地鼓励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
我认为复习时一定要讲究效率和方法,不要打疲劳的时间战和死记硬背,这样不但使自己很累,而且长此以往让自己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我每天保证6个小时高效率的学习。
学习累了,可以去锻炼一下身体,打一下乒乓球,缓解一下紧张的思维,再回去开始学习,这样效率很高。
复习的环境也很重要,尽量避开人多的地方,让自己全心身地投入到复习中。
同时也可以找个一个志同道合的考研同伴,一起互相监督鼓励。
要注意身体,考研是持久战,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要注意及时补充能量,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保证第二天有很好的学习效率。
考研的收获与经验总结心得十一篇

考研的收获与经历总结心得十一篇考研的收获与经历总结心得【篇一】(一)小概述本人是_年应届考生,从_年6月份开场正式备考,备考时间算起来大概有7个月左右。
本科专业为中文(中英文秘书方向),报考专业为英美文化,报考院校为北二外。
初试成绩399分,基英115(果然是半路出家,底子缺乏),综合123,政治72,二外日语89. 分数不算太高,但对于我这个不肯每天起早贪黑学习的人来说,也算是很欣慰了。
本人性格比拟极端,坚持“劳逸结合”这一重要指导方针,状态好的时候如神附体发疯学,状态不好的时候一点不学,最高记录15天一页书都没有看。
这个主要是个人情况,大家还是应该保持好状态,细水长流比拟好。
在这里我也想说,不是说每天看书看的时间长了,效率就好,应该按照自己的状态有所调整。
有的时候确实学不进去了,那就放松一下,考研的过程其实也不用过得像苦行僧一样,也要学会给自己找点乐趣。
(二)择校其实我本科的学校并不差,而且也是在a区。
考研原因,一是因为家搬到北京,所以要选择一所北京的学校。
二来属于跨专业考研,结合自己的实力来看,风险太大的不去选(比方北大、北外)。
北二外相对来说可以挑战一下,于是就选了它。
注意:一、先选择好地域。
这一点很重要,关系到以后就业、安家的地域。
地域选择好了,学校的选择范围也就小了,不会那么一头雾水。
二、择校一定要以自己的实力为准(不适用于想要挑战自我的同学)。
关于这一点的检测,可以先做一下你比拟感兴趣的几个学校的真题。
做真题时重点关注:1、根底英语的难易程度 2、综合英语是只考一门还是三门全考3、第二外语的难易程度(假如是日语,就按照三级、二级的语法和词汇比一比)。
4、真题整体上考的深化程度。
比方说我看过北语、北师的一些真题,特别是综合英语方面,特别注重学术研究型的题,英美文学、翻译等也出得比拟深。
另外就是阅读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每个方向的招生人数之类。
相信大家都会关注的,在此无需多说啦。
(三)备考_年4月份,按照招生简章上的目录买齐了参考书。
考研的心得及感悟5篇

考研的心得及感悟5篇考研的心得及感悟1终于等到查成绩的时候了,输入自己的考号和身份证号,成绩赫然显示在屏幕上。
虽然不是很高,但我已经很满意了,大大超出我的想象。
回首自己的复习经历,想写下来,和大家共同分享,也给师弟师妹们一点启发。
(一)首先谈一谈考研的心态。
心态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考研最重要的是要有决心!有了决心,你才能在别人都休息娱乐的时候自己独自一人看书;有了决心,你才能在想放弃的时候坚持下来;有了决心,你才能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成功的殿堂。
然后要有信心,考研可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准备四门或者更多的科目,但是要相信一点,只要方法得当,合理安排,不管你原来的基础有多薄弱,都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这点信心一定要有。
最后就是一定要有毅力,复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痛苦和烦恼,要有毅力才能坚持过来,每个考研成功的人的体会集中到一点就是一句老掉牙的话--“坚持就是胜利”。
很重要的一点是,考研是几个月的枯燥的学习,几乎要抛弃一切的娱乐活动,但是一个人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却不可能总是很高涨,一定会有一段时间的疲劳期,这时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可以玩玩电脑游戏啦,打打球啦,逛街啦,聚餐啦之类,不要因为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而沮丧,因为适当的放松是必要的!如果在外出放松时,还是觉得有些浪费时间了,可以在手机中下载一些软件,可以在闲暇之余用来学习,比如考研狗APP。
(二)接下来是大家最为关注的复习方法。
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我想说的就是四个字“学无定法”。
不一定非要按照别人的模式,自己应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多地方都在讨论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学习时间的安排啦,科目之间的协调啦,做题的顺序啦……其实没有什么正确与否,只要科学合理,都一样的。
考研是几个科目的综合复习,所以把协调好几个科目间的关系也很重要,这里可以引进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就是“化收益”,即收益时间比,这就要求在保证单科过线的前提下,要尽量把功夫花在使自己提分的学科上。
考研体会经验心得(精选18篇)

考研体会经验心得(精选18篇)考研体会经验心得篇1数学:做题为主,真题与模拟题相结合消化最后两个月的数学复习请大家在总结前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以真题模拟题及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的复习为主。
总结强化班的笔记,写出自己对每一部分理解上的难点疑点,并与同学讨论咨询老师等直到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整个知识的一个梳理过程。
做真题,按实考时间测试,中间务必防止各种打扰,也不要遇到不会做的题就放弃测试,而要完全按实际考场中考试的方式进行。
这一方面是提前进行考试环境下的做题速度及准确度的训练,另一方面是适应性的一个熟悉过程。
每做一套真题,在三个小时结束之后,查看参考答案,总结失误及做正确的原因,总结出对哪一类问题易出错,对什么问题不知如何下手,对哪些问题不在话下,对哪个题型运用了哪些技巧,等等。
根据总结得出自己擅长的与让自己困惑的题目,对后者要看看是因为概念理解的问题还是技巧运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
如果是基础问题,查阅相关概述及重点结论;如果是技巧问题,需要看看这些技巧是以前没有见过还是当时没有想到,它们是属于哪种类型的问题,你拥有这种类型问题解题的哪些方法,它们是否属于其中而你没有发现……再说做哪些真题,如果时间允许,所有真题都可做,因为每年出题的老师都会拿出以前的真题以避免出现相同的题目,但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同一类型的题目,更不乏只更改几个数字而再次出现的题目。
做模拟题。
真题的参考价值虽高,但因在之前的复习中大多都接触过,所以在成套做的时候可能并不能真实反映你的水平,故需要做一些权威性的模拟题,以真正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
这个阶段以做题为主,但千万不要忘记基础知识在时时起作用,反复阅读及思考对提高成绩是有很大帮助的。
考研体会经验心得篇2众所周知,西医综合难,难在理解,难在记忆。
西医综合占300分,是拉分的关键,一定要非常重视。
复习的时候去理解的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这样只会事倍功半。
下面简单谈谈西医综合复习的方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找到考生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考研经验心得体会(精选13篇)

考研经验心得体会(精选13篇)考研经验心得体会1在写这篇心得体会之前,首先我要感谢湖北经济学院曾经教导过我的老师,没有他们的谆谆教诲,我也许只是一个懵懂的迷茫的找不到出路的本科毕业生,是他们帮助了我。
特别地,我要感谢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方洁院长、肖家杰和刘宁副院长在复试阶段为我提供的帮助。
同时,我还要感谢我家人、亲戚和朋友的支持与关怀,他们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
其次,我要感谢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给了我与同学们交流心得体会的机会,在这里,我感到万分地荣幸。
因为再过不久,我就要离开母校,离开这个我曾经学习和生活了四年的大学。
因此,我真诚地希望自己的一点考研心得体会能够对以后考研同学的备考起到借鉴之用。
在这里,我祝愿所有考研的同学马到成功、心想事成!关于考研备考,由于初试在前,复试在后,初试的成败直接决定有无复试机会及其结果好坏。
因此,初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初试。
第一个问题是,同学们考不考数学。
第二个问题是,若考数学,又如何选择学校。
最后一个问题是,若考数学并且确定了学校,又如何备考。
实际上,前两个问题,我把它称之为方向性问题,即同学们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定位;至于第三个问题,我称之为方法性问题,即同学们在合理定位之后要制定具体的备考方案并有效执行。
显而易见,方向性问题在前而方法性问题在后,方向性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同学们最后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
因此,方向性问题对于同学们来说很重要,只有瞄准方向并且用力适度,那么弓箭才可能射中靶子。
同理,同学们在考研备考时只有选择了合适的学校然后付之于有效的实际行动,那么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就不会有太大的悬念。
关于方法性问题,其他考研成功的同学对此见解颇多,因此我就不再赘述。
我呢,就重点回答前面两个问题,这也是我认为考研最后能否成功中最关键的第一步。
问题一:考不考数学。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同学们应该问自己是否喜欢数学,如果说讨厌,那我建议这类同学不要报考考研要考数学的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说喜欢但本人基础薄弱,我认为这类同学应该问自己能否有信心通过艰苦的训练从而的的确确把数学水平提高,如果你的回答非常有信心,那我建议你考虑要考数学的专业,毕竟这类专业通常都是热门专业如金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经验心得体会策略与心得
本人背景:本科普通211工科(高考前大概学了三个月),挂科不计其数,都是重修和毕业前大补考过的,平均分72,三跨考生。
初试成绩:数学95,英语44,政治66,专业课123
▶可以说我考研是一个偶然
去年的这个时候,预报名,和几个舍友一起报的。
一个月之后交钱,只剩我自己了。
再一个月,舍友找工作都走了,没人和我玩了,宿舍只剩我一个人了,想一想该干点什么呢,我定了一个目标,就是把考研拿下,说拿下,就一定要拿下(本人喜欢做有挑战的事,并且一定要做成)。
然后就是和大部分考生一样,找一堆攻略经验,钻研我的学习计划,省时高效的学习计划。
在这里我要吐槽一句,如果目标只是过线,没必要看那些大神推荐的学习流程,也没必要每一块知识都要学,都要练,又不是要考满分。
▶数学备考
本人高数线代什么的几乎一点不会,必挂就不解释了,所以我的目标就是过线。
考试计划就是最后三道大题放,前面的小题必须稳。
直接李永乐400题,一道一道做,刚开始很慢,一小时只能研究明白一道题(特别难的直接弃,我相信考试不能考这种的),到最后也没快起来。
数学花了我大概一半的时间,复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急,一定不能焦躁,稳扎稳打,为了你的目标(我承认我心理素质好)。
▶政治备考
我有个习惯就是看完一章会闭眼回想一下上一章的内容,如果有的地方我能想到但是确定不了,我就会立刻回去看一遍,这样记住的概率很高,(想不到的知识这次就过,你如果回去看一遍就相当于重新看一遍,还不一定能记住,这样记忆成本太高,本次看书效率就太低,所以直接就不管了,下一次看书的时候再说,不知道大家明白了没有,最怕的就是两个相似知识点你记得很模糊,结果一个都不对);我政治分不高,比大部分的根据传统思路一点点复习花费很多时间的考生会少考10分左右吧,效率就不解释了(有一道原题我还错了)。
▶英语备考
个人认为英语过线比较简单,好多人说英语好难的,我觉得都是被舆论吓到了吧,那些死做阅读真题的,个人觉得没有必要。
我阅读只对了6道,加上7选5对的2道,16分阅读分不耽误过线。
我在倒数第二周买一本高频词词汇,挑了频率最高的大概700个词背,利用碎片时间就好。
穿插在数学和专业课复习的时间中。
我的习惯是一次背二十个左右然后做几道数学题,然后回想那二十个,复习,大概这样子。
最后一周我随便报了一个押题班之类的,只有一节课大概200块钱,去听课两个目的,一是培养一下语感和考试感,二是当场会讲会卖一些大作文小作文的范文,买一份回去背。
我大作文背了两篇,小作文背了5篇,考试时小作文直接套用,大作文看句型,倒装、虚拟之类的都用用,我背的两篇在句型的覆盖度和多样性上足够用,考试时直接套就可以,作文分拉不开差距。
完形填空和长难句不用复习就不解释了,完型一般前两个空不难,做完以后比如是AB,剩下的都选C就行了,不用浪费时间再看,长难句估计得1分问题也不大。
阅读前两篇你挑一篇花大时间好好做,其余的选B就行了,像我一样对6个稳稳的。
整个考试策略的关键就是作文,写的慢一点,别出错,写的工整,句型稍微丰富一点不显做作,就会比一般人的作文分稍微高一点。
▶专业课备考
这个大家都不一样,就不说太多了,对于跨考生来说,想了解跨考专业的一些干货找对应专业的学长了解是效率最高的方法,没有之一,自命题的题型每年都差不太多,学长经验很靠谱。
现在有一些网站能提供这样的服务,在这里不便多说。
▶总结一下
最后强调一下,做任何事,思路决定出路,你如果发现你的思路和大部分人一样,那肯定是不对的,因为你没有竞争力;心态最重要,你既然要读研,你要相信你比一般的本科生要强,起码在学习考试这一方面,不然你凭什么拿到别人拿不到的文凭。
祝福大家复习开心,碾压所有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