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复习提纲(1)
知识产权复习资料

考试提纲1. 作者的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
答:《伯尔尼公约》将作者列为第一保护主体,保护其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精神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收回权。
其中署名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所有成员国必须保护的精神权利。
精神权利不依赖经济权利而独立存在,即使经济权利已被转让,精神权利依然由作者享有。
公约规定的经济权利包括翻译权、复制权、表演权、广播权、朗诵权、改编权、录制权和制片权。
另外公约还规定了追续权,但不是最低保护要求,由各成员国自行规定。
2. 作品的独创性。
答:独创性亦称原创性,是作品的本质属性。
各国著作权法都将独创性作为作品享有著作权的先决条件之一。
独创性是指作品由作者自己通过智力劳动创作而成,而非抄袭之作。
作品的独创性要求与专利制度中发明的新颖性要求不同。
发明的新颖性要求意味着发明必须是首创的,前所未有的。
作品的独创性要求仅意味着作品是非抄袭的和有差异的即可,即使表现形式与某一已有作品因偶合而相似也无妨。
例如,两个人在同一位置、同一时间拍摄同一景物而产生的两张相似的照片,由于并不是相互翻拍的产物,因而都可以成为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分别受到保护。
3. 专利的种类以及各自的保护期限。
答:专利的种类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只在法定期限内有效,在我国,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算。
(专利权属于一种工业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等工业产权的基本特点。
)4. 商标的显著性。
答:显著性是指商标所具有的标示企业商品或服务出处并使之区别于其他企业之商品或服务的属性。
作为商标保护的“灵魂”和商标法正常运行的“枢纽”,商标显著性一直以来都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特别关注。
商标显著性的划分:(1)构成商标的符号要素为自创无含义的单词或词组、或由动物卡通造型或通过特殊手法表现出的形态的,则属于强商标,例如使用在“冰箱”上的“海尔”商标、使用在“彩色胶卷”上的“柯达KODAK”。
知识产权基础理论制度复习提纲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1、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概括的说是人们对于自己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一种无形财产权广义概念上的知识产权包括下列客体的权利: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人类一切领域的发明,科学发现,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品名称和标志,制止不正当竞争,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成果的一切权利。
狭义概念上的知识产权只包括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名称标记权、制止不正当竞争,而不包括科学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2、知识产权的特征知识产权的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无形财产权。
(2)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
确认或授予必须经过国家专门立法直接规定。
(3)双重性:既有某种人身权(如签名权)的性质,又包含财产权的内容。
(4)归属的专有性:知识产权为权利主体所专有。
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经权利人的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别规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这种权利。
(5);保护的地域性:某一国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领域内发生法律效力。
(6)存续的时间性: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一定的保护期限,知识产权在法定期限内有效。
二、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概念:只有知识产权法律调整的,基于知识产权法律实施而形成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特殊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国家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知识产品的创造者、使用者等自然人、法人或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在确认、保护、行使知识产权的活动中根据法律的规定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一般而言,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部分构成,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构成分述如下:(一)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主体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并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人,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两类,由于知识产权是一种对世权,因而其义务主体一般为不特定的任何人。
所以一般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主体,多指权利主体,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自然人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的具有生命的人。
知识产权复习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一)知识产权概论多项选择题:1.自1980年以来,我国加入了许多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公约,其中包括[ BCD ]A.《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B.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协议》;C.《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D.《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E.《欧洲联盟商标注册条约》。
名词解释:1.知识产权法:狭义的知识产权法,仅指独立的知识产权法法典,是为形式上的知识产权法。
广义的知识产权法,指涉及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视为实质上的知识产权法。
显然,我国的知识产权法仅指实质上的知识产权法。
2.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指知识产权的法律效力原则上只及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地域范围,它有以下三方面的具体体现①知识产权只能根据一定国家的法律产生,并且只能在其产生的地域范围内有效;②知识产权相互独立,同一智力成果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获得的知识产权相互无关;③知识产权可以分地域行使。
3.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也称排他性、垄断性或独占性。
其基本含义是: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独占使用智力成果的权利,他人不得侵犯。
简答题:1.简述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权的区别。
(1)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是该项权利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最根本区别。
(2)知识产权区别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一般特征是:①国家授予性;②专有性;③地域性;④时间性。
(二)著作权选择题:1.甲完成乙委托设计的厂徽,但双方并未约定其著作权的归属。
因此该厂徽的著作权应当归属于[ C ]A.乙;B.乙的主管机关;C.甲;D.甲与乙。
2.画家甲将其名画以2万元卖给乙。
乙因此取得[ A ]A.该画原件所有权和原件展览权;B.由该画产生的著作人身权;C.由该画产生的著作财产权;D.该画原件所有权和著作权。
3.甲经乙许可将其小说改编为电视剧本。
甲从乙处所获得的是[ D ]A.邻接权;B.汇编权;C.翻译权;D.改编权。
4.张某独立创作出一篇学术论文。
依我国著作权法规定[ B ]A.张某只有在其论文发表后才能享有著作权;B.张某的论文不论是否发表都能享有著作权;C.张某的论文须经登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D.张某的论文须经做上版权标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
知识产权发言稿题纲

知识产权发言稿题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跟大家交流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乎到创新、科技发展,也关乎到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文化建设。
因此,我们在这个时代中,更要强调知识产权的价值,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一、知识产权概念简介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简称IPR)是指对知识和创新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等。
知识产权是对人类智慧成果的一种保护途径,它对知识的创造、应用和交易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1、推动创新和科技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能够鼓励人们进行创新,提高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2、保护知识产权是保护创作者的权利,也是保障创造者利益的重要方式,为知识所有者提供合法的利益保障。
3、促进文化交流与共享。
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共享,推动各种文化形式的发展。
4、有助于激励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市场风险,也能够激励企业进行更多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
5、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能够维护市场秩序,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有利于促进国内外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三、当前我国知识产权面临的挑战1、知识产权意识普遍不足。
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识还不够强烈,许多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2、知识产权侵权现象普遍存在。
一些企业和个人在知识产权上有侵权行为,盗版、假冒等现象时有发生,给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3、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我国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1、加强知识产权意识教育。
应该在学校、企业等各个领域加强知识产权意识的教育,提高人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自觉性。
知识产权师 考纲

知识产权师考纲一、知识产权概述1.1 知识产权的定义和意义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性劳动中所取得的对于其创造成果的独占权利。
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多个方面,对于保护创新和推动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2 知识产权的分类和特点知识产权可以分为专利、商标、著作权、版权等几个主要方面。
每种知识产权具有不同的保护对象和特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运用。
二、专利法律制度2.1 专利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专利法律制度包括专利申请、审查和授权等程序,以及对于侵犯专利权的保护措施。
其基本原则包括保护创新和公开技术信息等方面。
2.2 专利申请与审查流程详细介绍了专利申请与审查的流程,包括申请材料准备、提交申请、初步审查、实质审查等环节,并解析了各个环节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2.3 专利权的保护与维权介绍了专利权的保护方式,包括侵权诉讼、行政救济、仲裁等途径,并分析了常见的专利侵权案例和处理方法。
三、商标法律制度3.1 商标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商标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商标注册、商标使用和商标保护等方面,其基本原则包括独占性、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利益等。
3.2 商标注册与审查流程详细介绍了商标注册与审查的流程,包括申请准备、提交申请、初步审查、实质审查等环节,并解析了各个环节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3.3 商标权的保护与维权介绍了商标权的保护方式,包括侵权诉讼、行政救济和仲裁等途径,并分析了常见的商标侵权案例和处理方法。
四、著作权法律制度4.1 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内容著作权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著作权的取得、行使和保护等方面,其基本原则包括保护原创性、公平使用和利益平衡等。
4.2 著作权的取得与登记流程详细介绍了著作权的取得方式,包括自动取得和登记取得,并解析了著作权登记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4.3 著作权的保护与维权介绍了著作权的保护方式,包括侵权诉讼、行政救济和仲裁等途径,并分析了常见的著作权侵权案例和处理方法。
五、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5.1 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详细介绍了知识产权管理的概念、目标和重要性,包括知识产权评估、运营策略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知识产权期末复习重点

简答题1.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依法对自己的特定智力成果、标记和其他相关客体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1)特征客体具有非物质性:可分离性支配性(专有性):分为排他性和自用性。
排他权是指非经知识产权人许可或法律特别规定,他人不得实施受知识产权专有权利控制的行为。
自用权是指知识产权人自己有利用智力成果等受保护客体的权利。
地域性:除非有国际条约、双边或多边协定的特别规定,否则知识产权的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时间性:多数知识产权的保护期是有限的,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就不再受到保护。
①著作权保护期:②商标权保护期:③专利权保护期:(2)性质:民事权利。
公权与私权的区分标准--法律关系主体地位是否平等;权利的行使是否遵循民法基本原则。
知识产权遵循法定主义原则。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权利: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3)产生原因:知识产权是一种法律意义上受保护的财产。
而法律意义上财产的条件有有用性,稀缺性,可控性(排除他人干涉),外在性。
作品一旦被公之于众,作者就无法控制对作品的复制与传播。
由此可见,作品不是法律意义上受保护的财产。
我国《著作权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两种权利的比较(1)表演权与表演者权的区别。
①权利主体不同,表演权由著作权人享有;表演者权由作品的表演者享有。
②权利客体不同,表演权的客体是作品;表演者权的客体是对作品的表演活动。
③权利内容不同,表演权为财产权;表演者权包括六项权能,既有人身权,也有财产权。
④保护期限不同,自然人的作品,其表演权的保护期限截止到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表演者权的保护期截止到该表演发生后第50年的12月31日;⑤法律性质不同。
知识产权提纲

资源] 知识产权课程复习要点及考试范围知识产权, 课程, 要点, 考试, 范围本帖最后由 080820110 于 2009-11-20 08:26 编辑第一章概述部分★知识产权的内涵和外延(P3上)★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及其表现(P7---8)知识产权原始取得的途径和基础(P13上)★影响知识产权发展的科技因素(P21)简述知识产权国际和国内双重保护的体系和格局(P22---24)国家《纲要》提出的促进知识产权和运用的战略目标(P35--36)第二章专利部分专利权的概念(P45上)2、★方法发明的含义(P47第二段)★发明的含义和可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应具备的条件(P46)★实用新型的含义及特点(P47---48)外观设计的含义及特点(P48---49)★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况(P49---52几个大标题)(另注:A、管理、行车、竞赛、运算规则类不授予专利; B、疾病诊治、动植新品不授专利的例外----其产品及生产方法可授专利)★发明人、设计人的概念及其认定(P53第二段加第三段末)★可以认定为职务发明的情况及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P54---55)中国单位或个人向国外申请专利的条件(P57下)专利的公开性和专利获得保护的途径(P59下段)★《巴黎公约》规定的优先权原则(P64下-----65)★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性条件(P67头段末5行)如何判别申请专利应具备的新颖性(P67---68大标题:国内外末公开、国内末使用、末被公众所知、无人在先提出申请+70之3)★如何衡量发明专利的创造性(P70---71上数7行加71末段)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以及申请外观设计分别应提交哪些申请文件(P72末段)专利申请说明书的作用和内容(P74)★权利要求书的撰写要求及其与说明书的关系(P76,77---78)对发明专利的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的内容、程序和效力(P81--)专利权无效的提出和处理(P83末段----84)专利权人的具体权利有哪些(P85---88,实施、许可、转让、标记)★专利实施许可的几种方式(P87概念及区别)★专利转让的含义、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P88)★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法定情况及把握的要点(P90---93)可以适用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几种情况(P93---94)专利侵权行为的概念和表现形式(P94下)★《专利法》和最高法院《若干规定》中衡量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原则(P96第三段)衡量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中心限定”、“周边限定”(P97、98)判断是否属专利侵权进行技术对比方法中的“全面覆盖原则”和“等同原则”(P100,101)★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及特定的最高限额(P105---106)商标的概念和功能(P132)依法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各种标志(P34---35)商标注册以自愿为主的原则以及商标注册的特殊效力(P136)★申请商标注册应具备的条件(P137---138四条)法定禁止注册的商标(P138---139五条)★如何理解商标注册中明确商品或服务的分类以及商品或服务名称的意义(141第二段,142末段-----143第二段)★办理商标注册申请的程序步骤(P145---146)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表现(P151---152五条)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赔偿数额的计算(P154下---155)★认定驰名商标时依法应考虑的因素(P156中段)和认定驰名商标的机构(P157末段)★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161---162四条)★商业秘密的概念、特征(P181上)和构成要件(P184--186)侵害商业秘密的行为表现(P187---189四条)★“反向工程”的性质和认定的条件(P190)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含义(P219)著作权主体的含义、资格条件和主要种类(P221---227)★职务作品的含义及其认定(P226---227上)构成著作权客体应当具备的条件(P228,独创性、可复制性)★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各自包含的种类(P231---236)及相互间在保护期限上的差别(P243---244)音像制作者的法定义务(P241)★邻接权行使上的限制(P242下---243)★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P245---246)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含义和应具备的条件(P247)及情形(P248)★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及其保护范围(P253---254上)及软件登记的作用与意义(P258)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内容(P255--25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概念及其法律保护的依据(P280)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取得(P282---283)和保护期限(P285)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限制(P285末---287)植物新品种的概念及其法律保护的依据(P288、289)植物新品种的取得、权利限制和保护期限(P290、292、293)企业名称权与商标权的区别(P295)★地理标志的含义、特征(298---299)及其审核管理部门(P300)基于安全和公益需要限制或禁止技术进出口的情况(P304)知识产权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算途径(P327---329)★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要以规章制度明确的事项(P329下---330)专利和科研成果奖励的额度(P331---332)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四种合同的名词概念(P332下---333)★技术合同的一般条款和签订技术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P334---337各大标题)属于法律禁止的“非法垄断技术”的情况(P336下段)无形资产的含义和种类(P340中)★《公司法》对非货币财产评估的规定及衡量知识产权价格时通常考虑的因素(P341---342)以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质押)时应遵循的规则(P345)知识产权出资入股的前提条件及其权利移交上的特殊要求(P346,347)。
知识产权期末复习提纲

知识产权期末复习提纲知识产权法课程复习提纲第一部分期末考试说明一、期末考试要求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产权法概况的了解,并明确知识产权法的研究对象,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我国知识产权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学生运用知识产权法的理论,根据法律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组卷原则考核采取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三、试题类型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四、考核形式闭卷五、答题时限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二部分考核的内容和要求第一编知识产权法要概论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定义)“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教材P2)二、知识产权法的范围(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界定的范围(教材P2--3)1、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2、关于艺术家的表演、录音和广播的权利;3、关于发明创造的权利;4、关于科学发现享有的权利;5、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6、关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商业标记的权利;7、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8、关于在工业、科学、文学、艺术等一切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界定的范围1、版权与邻接权(教材P3);2、商标权;3、地理标志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拓扑图)权;7、未公开的信息专有权(主要是商业秘密权)。
三、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教材P4---6)四、知识产权的特征(教材P6---9)(一)知识产权的法律确认性(二)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三)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四)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第二章知识产权法概述一、知识产权法的概念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提纲
一、概论
知识产权范围、特点、私权属性、知识产权侵权民事责任、临时救济措施记忆
二、著作权法
《著作权法》
2条(无论是否发表均有著作权、外国人著作权)理解
4条(违禁作品)理解
5条(受保护和不受保护的作品)记忆、理解
10条(著作财产权)记忆、理解
11条(著作权归属)理解
12条(演绎作品)记忆、理解
13条(合作作品)理解、分析
17条(委托作品)理解
18条(美术作品展览权)理解
20、21条(保护期)记忆
22条(合理使用)理解、分析
35条(出版者义务)记忆、理解
37条(表演者义务)记忆、理解
41条(录制者权、第三方利用)记忆、理解
44条(广播组织者泉)理解
48条(技术措施侵权)分析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2条(独创性)记忆
5条(六)(表演权)理解
6条(自动保护)记忆
8条(外国人著作权)记忆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条例》
2条记忆、理解
三、专利法
《专利法》
2条(各客体概念)理解
6条(职务发明创造)理解、分析
8条(专利申请权归属)理解、分析
10条(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理解
11条(专利权)理解
13条(公布后的适当保护)记忆、理解
17条(发明人权利)理解
22条(授权条件)理解
24条(不丧失新颖性)理解
23条(现有设计)记忆
25条(不授权)理解
28条(申请日)记忆、理解
29条、30条(优先权)记忆、理解
34条(18个月公布)记忆
35条(三年内实质审查)记忆
48、57、58条(强制许可)记忆、理解59条(保护范围)记忆
61条(举证倒置、专利权评价报告)记忆62条(现有技术设计抗辩)记忆、理解65条(法定赔偿)记忆
68条(诉讼时效)记忆
69条(限制)理解、分析
《专利法实施细则》
12条(职务发明创造)记忆、理解
14条(转让专利)记忆
四、商标法
《商标法》
3条(集体、证明商标)
8条(构成要素)记忆
10条、11条(禁止条件)记忆、理解
12条(三维标志)理解
13条、14条(驰名商标)记忆、理解
17条(外国人申请商标)理解
22条(重新申请)记忆
24、25条(优先权)记忆、理解
29条(申请在先、使用在先)记忆、理解30条(商标异议)记忆
31(恶意抢注)记忆
37条(有效期)记忆
38条(续展)记忆
39条(转让)记忆
41条(商标争议、撤销商标)记忆、理解44条(使用管理)记忆
52条(商标侵权)理解、分析
53条(撤销企业名称)理解
《商标法实施条例》
36条(商标撤销后果)理解、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条(一)(商标侵权)理解
3条(许可类别)记忆、理解
9、10条(商标近似)理解、分析
五、不正当竞争和国际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2条(知名商品特有装潢)记忆
《巴黎》《伯尔尼》范围
《巴黎公约》“工业”
《伯尔尼公约》概况
Trips的特点概况
记忆、理解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