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总
北京市17区县2012~2013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总 作文篇

作文篇北京市17区县2012~2013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总北京中考语文工作室01东城区26.题目:,原来(1(2(3)字数在600—1000(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02西城区24.生活中,有迷人的风景,也有坎坷的旅途;有暂时的孤独和烦恼,也有浓浓的亲情和友情……这些都会使我们的人生更丰富、更精彩。
无论怎样,我们都行走在前进的路途中。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03朝阳区28.步入中学后,我们不断地学习、进步,一天天长大,走向成熟。
我们学语文,学数学,学外语,学物理,学化学……其中,有方法的获取,有人生的体验,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反思。
请以“我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请在横线处填上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04海淀区23. 韩愈有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即疑惑、困惑、迷惑……学习中我们曾存有疑惑,生活中我们曾遇到困惑、感到迷惑。
我们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解惑”的过程。
学习中我们勤学好问,不懈努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学业上的疑惑,收获了知识的财富;生活中我们反省深思,不断探求,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思想上的困惑,丰富了人生的阅历……你一定有这样的经历或感悟,请以“解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05丰台区24.自然界的阳光会带给人温暖,生活中也常常会有带给人温暖的“阳光”请以“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字之间。
北京市17区县2012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总:选择题篇(1)

北京市17区县2011~2012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总选择题篇(下)13平谷区1.下面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A.霉菌.(jǔn)剔.除(tì)轩.然大波(xuān)B.星宿(..xiù)消耗.(háo 谆.谆教诲(zhūn)C.阔绰.(chuò)呜咽.(yè)深恶.痛疾(wù)D.活泼.(bō)粟.米(sù)妄自菲薄.(bó)2.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是A.推辞惘然眼花缭乱B.疑惑妥帖中流底柱C.作揖蔚蓝无原无故D.掂记闲暇好意难却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不同的是A.相宜.因地制宜.B.谋生.栩栩如生.C.日益.相得益.彰D.简.陋言简.意赅4.下列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是A.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不应该无精打采....,应该振作起来勇敢面对困难。
B.看了这场表演,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C.中考现阶段复习更应劳逸结合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D.在王平同学作文因用词不当丢丑以后,我决心吃一堑,长一智.......,下苦功夫遣词造句,一定不要犯他那样的错。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A.在长江上游,翟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B.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C.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D.“郭青建是我们蓬溪人学习的榜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代文益说:“我们一定要让蓬溪人永远记住这个骄傲!”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第二天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来得及将古镇覆盖,,,,。
①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见斑斑积雪。
北京各区县2012届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精选

北京市17区县2011~2012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总选择题篇(上)01东城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襁.褓(qiánɡ)阴晦.(huì)妖娆.(ráo)陟罚臧否.(fǒu)B.拮据.(jū)睿.智(ruì)商酌.(zhuó)为.民请命(wâi)C.诓.骗(kuānɡ)逞.辩(chãnɡ)狡黠.(xiã)强聒.不舍(ɡuō)D.汲.取(xī)抽噎.(yē)陨.落(yùn)夙.夜忧叹(sù)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箫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B.将全副精力集中到一件事上头,一点不旁务,便是敬。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D.慢慢的你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辄。
3.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黄叶”与“红叶”,是两种很相似的东西,在我们的观感上,各有不同的情调。
如果容我做点譬喻,,黄叶就像清高的隐士,红叶是艳妆的美人了。
A.虽然但那么则B.即使但如果就C.虽然而且或者也许D.即使但那么则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每一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不免遽然以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几十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地往下扯,该是什么样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还会远吗?”可是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尽春来呢?A.有人说:“时间即金钱。
”B.时光不断地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
C.有人宁可逐迹山林,享受那清风明月,过那高蹈隐逸的生活。
D.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北京市各区县2011~2012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总

北京市各区县2011~2012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总——默写01东城区(1),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02西城区(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3)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4)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描写激烈的战斗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03朝阳区(1),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一句,充满了作者对自己已年近半百仍壮志不遂的悲叹和愤慨。
(6)《渔家傲秋思》中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们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04海淀区(1)蒹葭采采,。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2)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3),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4),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5)《过零丁洋》中,诗人回想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抗元经历的诗句是:,。
05 丰台区(1),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2),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3)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三则》)(4)《岳阳楼记》中既赞美滕子京政绩,又交代了重修岳阳楼背景的句子是,。
07门头沟区(1)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2)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花草描写春天的句子是,。
08 昌平区(1),到乡翻似烂柯人。
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

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
答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满分150分(含卷面书写分......5.分.)。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填上学校、姓名、学号。
请勿遗漏。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
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祝你成功!书写(5分)一、语文知识运用与积累(29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盛夏,热浪滚滚,繁枝伸向高空,仿佛要擎起整个(cāng)(1)穹,根须深深(zh ā)(2)入泥土,紧紧拥抱着大地。
每一个叶孔都在悸动,拼命呼吸着空气,吸收着阳光,每一条叶脉都在沸腾,贪(lán)(3)吮吸着大自然的乳汁,为的是让秋的(shu ò) (4)果更加甘甜。
2.根据下面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4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1)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2)的舞女的裙。
微风过处,送来(3)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叶子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叶子底下是(4)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
A.田田B. 缕缕C. 亭亭D.脉脉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失事客机是一架萨博340型短程双涡轮螺旋桨的索尔航空公司飞机。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光辉事迹。
C.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D.虽然她长得不够漂亮,但是为人很好,很受大家欢迎。
4.古诗文默写(8分)(1)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3)▲,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秋思》)(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论语十则》)(5)爱国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范仲淹面对洞庭湖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志向,陆游晚年身患重病仍然“僵卧孤村不自哀,▲。
北京市17区县2012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总:选择题篇

北京市17区县2011~2012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总选择题篇(中)07门头沟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琐屑.(xiè)鄙.夷(bǐ)恣.意(zì)津.津有味(jīng)B.沉淀.(diàn )惬.意(qiè)翘.首(qiáo )惩.恶扬善(chénɡ)C.应.酬(yīng)脸颊.(jiá)剔.除(tì)不屈不挠.(náo)D.干涸.(hé)游弋.(yì)逮捕.(pǔ)满载.而归(zài)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参观展览的人不记其数,但秩序井然,看来主办者在组织工作上的确下了很大功夫。
B.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我们都应做到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
C.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D.她妖娆的舞姿把人们带向了一个遥远的未来,一个美好的时代。
3.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得益.彰——良师益.友解说:两个“益”字意思不同,“相得益彰”的“益”是“更加”的意思,“良师益友”的“益”意思是“有益的”的意思。
B.举.目无亲——举.世闻名解说:两个“举”字意思不同,“举.目无亲”的“举”是“往上抬”的意思,“举世闻名”的“举”意思是“全、整个”的意思。
C.琐屑.——不屑.置辩解说:两个“屑”字意思相同,都是“琐碎”的意思。
D.深.恶痛疾——深.有同感解说:两个“深”字意思相同,都是“很、十分”的意思。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①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②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③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④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A.②④③①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2012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推荐下载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姜堰是一座富有líng xìng的城市,江、淮、海的“三水”交融,造就了姜堰人既有大海一样海纳百川的胸怀,又有长江一样奔腾不息的激情,还有淮水一样zī rùn万物的柔情。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的。
B.《成功》选自《流行哲理小品》(珠海出版社2001年版)。
C.九月初九被确定为老年节,与老人分居的家人应“常回家看看。
”D.这里的山,岑寂、肃穆;这里的水,端庄、圣洁,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美。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我再告诉你。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这些宏观调控措施一头连着国计,一头系着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D.“国粹”京剧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恢宏,深受广大戏迷和中老年朋友的喜爱。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每空1分)①,壮心不已。
②衣带渐宽终不悔,。
③,奉命于危难之间。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⑤我想:,。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⑥古典诗词中,许多诗人总是以乐观进取的精神唱响时代的强音。
请写出这样的句子(连续两句):,。
5.名著推荐与阅读。
(6分)(1)“有一天,皇帝想招待我看他们国内的几种表演。
就演出的精妙和壮丽而言,他们的表演超过了我所知道的一切国家。
我最高兴看的是绳上跳舞……”名著《》中通过叙述(国家)以绳上跳舞的游戏来选拔官员,抨击了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庸无能。
(2分)(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文言文阅读篇 北京市17区县2012~2013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总

北京市17区县2012~2013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总文言文阅读篇01东城区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12—14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开张圣听开张:(2)陟罚臧否臧否: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翻译:(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翻译:1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亲贤臣,远小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3分)答:答案: 文言文阅读(共9分)12.答案:⑴扩大⑵善恶(共2分。
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13.答案:(1)因而先帝才选留下来辅佐陛下。
(2)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共4分。
共2道小题,每小题2分)14.答案要点:广开言路;严明赏罚;问计贤臣。
(共3分。
共3点,每点1分)02西城区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第12-14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积累与运用。
(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星宿.(xiù)相.( xiàng)公间.(jiān)或栈.(zhàn)桥B. 煞.白 (shà) 谦逊.(xùn) 笨拙.(zhuó) 端倪.(ní)C. 侍.候 (cì) 奢.望(shē) 悚.然(sǒng) 沧桑.(sāng)D. 破绽.(zhàn) 憧.憬(chōng) 呜咽.(yè) 荏苒..(rěn rǎn)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自惭形秽漫不经心功亏一匮不知所措趋之若骛一碧万顷无与纶比刻骨铭心不屑置辨郑重其事妄自菲薄毛骨悚然①②③④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 通过特级教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C.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D.学校的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2分)(1)电视剧《海之恋》从内容到手法,都非常新颖,构思,值得一看。
(2)苏州园林从各个角度看都讲究图画美,这在园林建筑艺术中真是。
(3)京剧“四大名旦”:“梅、程、荀、尚”并驾齐驱。
其中梅兰芳在京剧流派中__________,自成风格。
(4)“天籁”家装公司在装修风格上,既突出简朴的现代气息,又渗透着厚重的文化韵味,设计中有的看来是闲笔,实际却是之处。
A.独树一帜匠心独运不落窠臼别具一格B.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匠心独运不落窠臼C.匠心独运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不落窠臼D.不落窠臼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匠心独运5.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 一个胸襟狭隘的人,一定是一个喜欢见.风使舵...,时刻准备让自己心灵下跪的人。
B. 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C. 计算机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
D.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项链》——莫泊桑——法国B.《艺术品》——契诃夫——俄国C.《麦琪的礼物》——欧·亨利——美国D.《李逵见宋江》——施耐庵、罗贯中——明末清初7.名著阅读(4分)(1)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地战役是______________;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______________一事。
(2)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
”据此,可猜测这场戏与《水浒传》中和两位英雄有关。
(填人名)8.古诗文默写(12分)(1)《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
(2)巴陵无限酒,。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3)吴楚东南坼,。
(《登岳阳楼》)(4),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5)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原句回答)(6)《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7)人们常用出自《醉翁亭记》的成语“”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8)《琵琶行》中表明琵琶女出场的句子是,。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4分)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杨桦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代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发言说,增强青少年体质刻不容缓。
杨桦委员说,近几年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进行的多次调研,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连续2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一些重要指标呈下降趋势,令人担忧。
突出表现为:肥胖率日趋增长,超过“安全临界点”;心肺功能下降,运动能力趋低;视力不良检出率不断攀升。
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问题是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
⑴请为这则新闻拟定一个标题。
(2分)⑵请你针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问题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化建议。
(2分)二、诗歌赏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5分)春游湖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荫来。
10.“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2分)11.“小舟撑出柳荫来”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三、阅读理解:(44分)(一)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12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
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
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
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
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
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
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
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
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
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
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
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
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而生动。
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比动人。
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
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12.阅读本文,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3分)13.文章举北京故宫和天坛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14.结合语境,说说文章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3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
”句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15.我国的民俗文化(如秧歌、锣鼓、舞龙、春联、翦纸等)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请抓住特征介绍其中的一种,并用生动的语言说明它的色彩美。
(不少于30字)(3分)(二)应聘(13分)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
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
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
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
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
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
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
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
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
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
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
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
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
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
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
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
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
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
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
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
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
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
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
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
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16.文中的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3分)17.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中加线词的含义。
(4分)⑴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⑵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18.文中应聘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三种,选择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并说说理由。
(3分)A.被录取的是母亲 B.儿子没被录取C.儿子和母亲都被录取了19.你对“母亲陪儿子去应聘”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阐述理由。
(3分)(三)文言文阅读:(19分)[甲] 亮答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