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优质PPT课件

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主 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
红军?
谜
共产党?
苏维埃?
关于红军
造反者(45) 贺龙二三事(54) 红军旅伴(61) 苏维埃掌权人物(68)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115)
彭德怀印象(269) 为什么当红军(274) 红色窑工徐海东(304) “红小鬼”(339) 关于朱德(355)
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 书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
目录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三篇 在保安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五篇 长征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再读目录
小结
猜读法 速读法 批注法
读目录,知思路,明内容 读故事,知人物,解谜团
作业
阅读全文,继续解谜
红星照耀中国
红军?
谜
共产党?
苏维埃?
阅读规划
阶段
任务
要求
第一阶段(9底。
1.划出红军的长征路线图,
第二阶段(9 月23日-10月 9日)
《长征》专题 阅读
我的感受:周恩来,带给我太多的震撼与感动。
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他毫不犹豫地背弃了大
官僚家庭,投身火热的学生运动,身陷牢狱;他怀着坚 定的革命决心,走到素无接触的工人阶级当中,成功组 织了大罢工!他在南方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用步枪、机枪、铁锹对抗国民党的轰炸机、坦克装甲车! 他身患重病,九死一生,却从不承认失败,始终不屈不 挠!始终满怀信心!始终冷静谨慎!始终亲切温和!始 终愉快乐观!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课件: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共31张ppt)

“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重点:(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过程, 他们的信仰和他们对于中国命运的思 考)。
目录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 在保安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五篇 长征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顺序?
按照“探寻红色中国” 的时间顺序记录见闻
《一九三八年年中译本作者序》
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 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 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 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 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 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 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 —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 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 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 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 华。 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 ——《一九三八年年中译本作者序》
首先,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 印象。 《红星照耀中国》就是按 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 间顺序记录见闻的,作者 耳闻目睹共产党人及红军、 苏区的真实情况,力求解 开“红色中国”这个谜。
其次,边读边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 索。
不妨追问:作品写了什么人?他们在什么 时间、什么地域做些什么?中线突出了什 么内容?《红星照耀中国》实际写了两方 面的内容:1、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 “红色中国”的过程。(共产党及红军是 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 什么。2、 “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 来(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过程,他们的 信仰和他们对于中国命运的思考)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

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肃红8个、四月陕方,西面途军8经省从四,1川行9、3程5西年一藏5万、月青六至海千1、9里3甘6。年肃14省0月,9行日程,八历千时余1里8。个月,途 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经时四10川个、月西,途藏经、河青南海、、湖甘北肃、4甘省肃,、行陕程西八4省千,余行里程。万余里。
03
斯诺通过采访、对话 和实地考察得来的 “事实”,是当时 “红色中国”正在产 生着的“现实”,而 在今天看来则是已经 成为过去的“历史”。
04
主要内容
斯诺在书中道:“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 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 核心力量依然完好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 显然一如往昔。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 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 这帮助他们把本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 抖擞的胜利进军。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 大转移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 要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起决定性的作用。”
06
主要人物
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导和红军将领,如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徐海东等。那么, 在阅读过这本书后你对其中的那个人物印象最深刻呢?
《照耀中国》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涵盖了毛泽东、彭德怀、徐海 东等领导人物和革命将领。作者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记载精神,对他们 的描写真实而生动,既写他们坚定的决心和信念,有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牺牲精 神,也报道他们身上的缺点。所以阅读时,在涉及人物描写的地方同学们应该重点 圈点、勾画和批注,并通过自己的概括和归纳对人物进行点评。
07
长征路线
03
斯诺通过采访、对话 和实地考察得来的 “事实”,是当时 “红色中国”正在产 生着的“现实”,而 在今天看来则是已经 成为过去的“历史”。
04
主要内容
斯诺在书中道:“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 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 核心力量依然完好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 显然一如往昔。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 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 这帮助他们把本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 抖擞的胜利进军。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 大转移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 要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起决定性的作用。”
06
主要人物
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导和红军将领,如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徐海东等。那么, 在阅读过这本书后你对其中的那个人物印象最深刻呢?
《照耀中国》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涵盖了毛泽东、彭德怀、徐海 东等领导人物和革命将领。作者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记载精神,对他们 的描写真实而生动,既写他们坚定的决心和信念,有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牺牲精 神,也报道他们身上的缺点。所以阅读时,在涉及人物描写的地方同学们应该重点 圈点、勾画和批注,并通过自己的概括和归纳对人物进行点评。
07
长征路线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34张PPT)

2024/8/27
自主+合作
示例
• 阅读《造反者》选段46页—53页:
1.圈画梳理周恩来的这段经历。
2.除了让你了解了关于周恩来的事实之 外, 你读到作者对周恩来什么样的态度?
• 周恩来,1898.3.5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
• 曾就读于南开中学,南开大学三年都是奖学金维持生计,成 绩优异。
• 1919年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遭逮捕,关了一年监牢。
2024/8/27
6.《红星照耀中国》共( 12)篇,请将篇目说出来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三篇 在保安 第五篇 长征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二篇 去红都的路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 职业 驻华记者、通讯员 大学讲师
: 工作经历
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 地记者
代表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
2024/8/27
文本讲读之
“红星知识竞赛”
形式 知识竞赛 组队 10大组 竞赛 规则 先举手抢得答题机会,答错不扣分,答对
2024/8/27
七律.长征
毛泽东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024/8/27
讨论与思考
• 4.当代青少年该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的内涵: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 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 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 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为了救国救民、不 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 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 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

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请替换文字内容
由在此输入详细介绍,以表达项目工作的详细资料和文字信息。在此输入详细介绍
添加内容
添加内容
01
01
02
03
LOREM IPSUM DOLOR
请替换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教师
说课
教育类老师通用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y,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添加文本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请替换文字内容
教育类老师通用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y,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请替换文字内容
由在此输入详细介绍,以表达项目工作的详细资料和文字信息。在此输入详细介绍
添加内容
添加内容
01
01
02
03
LOREM IPSUM DOLOR
请替换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教师
说课
教育类老师通用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y,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添加文本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请替换文字内容
教育类老师通用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y,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50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人物聚焦——个人小传
贺龙 1.肖像: 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但 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 伤的部下行军。 2.出身: 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把名望传给了贺 龙,因此贺龙在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宴会 上面对枪声面不改色)
人物聚焦——个人小传
贺龙 3.人物特点及作者印象: 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他的口才很好; 有很强的个人感召力(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 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 生活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 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性格很急躁,但是很谦虚。 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
一、名著印象
2.一位对红色中国充满好奇与疑问的外国人——埃德加·斯诺
埃德加·斯诺在1905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 城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 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以后,他开始毕生所 从事的新闻工作。
1928年,在中国大革命陷入低潮时,他到 了上海,担任欧美几家报社的驻华记者与通讯员。 1930年后,他为采集新闻,遍访中国主要城市和 台湾以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1931年九一 八事变时,斯诺正在上海。在这以后,他在燕京 大学担任新闻系教授两年,同时学习了中国语文。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
一、名著印象
一个特殊的年代
一位对红色中国充满好奇与疑问的外国人 一本首次揭开中国共产党与红军神秘面纱的书
《红星照耀中国》
一、名著印象
1.特殊年代
1927-1936年
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 了九年铜墙铁壁般的
新闻封锁
一、名著印象
1.特殊年代
1936年
中国正酝酿着由 长期的反共内战 转为对日本帝国 主义的全面抗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精品课件【最新】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
题目解说
斯诺在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 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本书因而得名《红星照耀中国》。书中确立的红色 主题,就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1938年,为了在国 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本书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专题探究
专题一: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1.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2.出身与家庭 3.童年的经历 4.受教育情况 5.参加革命的起因 6.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周恩来(1898—1976),1898年3月5日生于江 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 1918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重要转折。 1919年回国,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 人,9月入南开大学。1920年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1922 年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回 国,在国共合作期间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927年,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和贺龙、叶挺、朱 德、刘伯承等一起于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 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31年12月,离开上 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 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 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
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 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 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 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 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 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 埃德加·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题目解说
斯诺在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 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本书因而得名《红星照耀中国》。书中确立的红色 主题,就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1938年,为了在国 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本书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专题探究
专题一: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1.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2.出身与家庭 3.童年的经历 4.受教育情况 5.参加革命的起因 6.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周恩来(1898—1976),1898年3月5日生于江 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 1918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重要转折。 1919年回国,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 人,9月入南开大学。1920年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1922 年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回 国,在国共合作期间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927年,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和贺龙、叶挺、朱 德、刘伯承等一起于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 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31年12月,离开上 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 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 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
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 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 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 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 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 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 埃德加·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30张PPT)

第五篇 长征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再读目录
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主 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
红军?
谜
共产党?
苏维埃?
关于红军
造反者(45) 贺龙二三事(54) 红军旅伴(61) 苏维埃掌权人物(68)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115)
彭德怀印象(269) 为什么当红军(274) 红色窑工徐海东(304) “红小鬼”(339) 关于朱德(355)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
一个特殊的年代
铜墙铁壁 新闻封锁
未解之谜
红军? 苏维埃? 共产党的政策?
有这样一个人
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 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 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30卷胶卷 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
有这样一本书
中国 万千青年 走上革命之路 加拿大 白求恩 毅然奔赴抗日前线
他,既是共产党的主要领导,又是红军普通的一员 !他的身上,闪烁着红军特有的精神!
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 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 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
.
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
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
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
红 色 中 国 解
谜
之 旅
解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 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 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 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 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
猜一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真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 汉史学家司马光。 B.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纪实报道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断言,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 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C.英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贝 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 D.“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称颂,如柳宗 元的《醉翁亭记》、欧阳修的《小石潭记》、王安石 的《伤仲永》等。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部编本人教版 纪实作品的阅读
题目解说
1937年10月,《西行漫记》(直译应为《红星
照耀中国》)由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在世界引 起巨大轰动。1938年12月18日上海复社翻译出版中 译本时,由于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考虑到联合 统一战线等情况,书名改为《西行漫记》。尽管这 样,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该书还是成了一部禁
在延安,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 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 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 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 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 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 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 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红星照耀中国》、 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通过这段经历,斯诺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一
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
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历史创造中发
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发现了隐藏
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 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片段赏析
片段一:
从1924年春至1927年国共关系破裂之前,毛泽东 往返在广州和上海之间,同时在共产党中央和国民党 中央工作,因为在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决议,“参加 国民党,和它合作,并组织联合战线以反对北洋军 阀。”毛泽东在湖南的农民工作中对于农民在革命中 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提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施
片段二:
众所周知,1927年4月开始,国共的合作彻底 的决裂。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8月7日,中共中 央召开著名的“八七会议”,开除陈独秀出中央政 治局。之后,毛泽东被派往湖南组织“秋收起义”。 在组织秋收起义过程中,毛泽东经常要行走在安源 矿工和农民自卫队之间,有一次毛泽东被地方的民 团所捕获,“他们命令将我押解到民团总部,要在
答案:B
2.名著阅读。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项,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分析 人物形象或谈谈阅读感悟。 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 B.尼摩船长血搏章鱼(《海底两万里》) C.周进哭贡院(《儒林外史》) D.毛泽东选择当图书佐理员(《红星照耀中国》)
示例:D (1)我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示例】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后,在国内和国外的
其他地方也建立了许多类似的组织。“到了一九二
二年五月,湖南支部已经在矿工、铁路工人、公务
人员、印刷工人及造币厂工人中组织了二十个以上
的工会,当时我是支部的书记。”(《红星照耀中
国》第65页)当时统治湖南的军阀是赵恒惕,他下 令杀害了两名工人的领袖,引起了工人的反抗,毛 泽东领导了这次“反赵运动”。在这期间,毛泽东 竭力推动工会的运动,争取更高的工资、待遇和工 会的被承认,大多数的罢工是成功的,毛泽东看到 了劳工运动的空前力量。
码作为一个中立者的待遇”。也是在这年春天,经 宋庆龄的努力沟通,斯诺和外籍医生马海德都得到 了确认口信。《宋庆龄年谱》上说,当时宋庆龄曾 对马海德说:“中共中央想邀请一位公道的记者和 一名医生,到陕北实地考察边区的情况,了解中共 的抗日主张,我看你和斯诺一块儿去吧!”
1936年春夏之交,宋庆龄促成斯诺与马海德前 往陕北,安排接头和护送的就是“红星”中提到的 “王牧师”(真名董健吾)。于是,后来读者们能 够在《红星照耀中国》的开篇中读到,(宋庆龄) 用隐形墨水准备了给毛泽东的介绍信以及得到北平 朋友的帮助等。
那里杀死我。不过,我曾向一个同志借了几十块钱,
我想用它贿赂护送兵来放掉我。那些士兵都是雇佣
来的兵,他们并没有兴趣看我被杀,所以他们同意
释放我。但是那个押送我的副官不肯答应,因此我
决定还是逃走,但是一直到我距民团总部二百码的
地方才有机会。在这个地点,我挣脱了,跑到田野
里去。我逃到一块高地,在一个池塘的上面,四周
都是很长的草,我就躲在那里一直到日落。士兵们
追赶我并且强迫几个农民一同搜寻。好几次,他们
走到很近的地方,有一两次近得我几乎可以碰到他
们,可是不知怎样地没有发现我,虽然有七八次我
抛却希望,觉得一定再要被捕了。最后,到了日暮
的时候,他们不搜寻了。”
赏析:
任何人都会有遇到危险的时候,毛泽东也不例
外。这个故事情节和他的心理活动启发我们,没有 价值地死去是不可行的,此时应想尽一切办法保全 生命,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必须做出努力。同时,我 们也明白,伟人也同平常人一样,有着正常的喜怒 哀乐,伟人也是从平常人中锻炼出来的。
书。《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
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
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
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 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 领的情况。
创作背景
1931年9月,斯诺以《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的 身份在上海结识了宋庆龄,他们在一家巧克力店里从 午间畅谈到晚餐时分,不久后斯诺第一次受邀前往位 于法租界的莫利爱路两层楼寓所(今上海孙中山故居 纪念馆)拜访。据《宋庆龄年谱》记载,斯诺渴望到 中国共产党的陕北根据地考察,并于1936年春专程到 上海拜访宋庆龄请求帮助,“以便到红军地区以后起
赏析: 在国民党中央党部的工作中,毛泽东先后担任过 国民党的宣传部部长,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所长 和第五任农民部部长,还有主编国民党的刊物《政治 周刊》。毛泽东在革命实践活动中,总是有着自己的 独立判断,并要经过实践考查,所以他敢于挑战权威, 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这是毛泽东能够形成独立 思想并正确引导中国革命的可贵品质。
杨怀中把毛泽东介绍到了北大图书馆,当时的馆长
是李大钊。毛泽东做图书佐理员,月薪8块大洋,
而李大钊则是120块大洋。当时的北大是自由思想
的桥头堡,新文化运动的摇篮,毛泽东在这里积极
地参与哲学研究会和新闻研究会,还听大学的课程,
在北大非常活跃地参加各种政治的活动。
3.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相关内容,说 说毛泽东是怎样看到劳工运动的力量的。
激进的土地政策和积极地组织农民。”“即实行广泛 的土地分配。”但毛泽东的建议没有得到陈独秀的支 持,可以说是反对的,因为在中共的“五大”上,甚 至没有讨论一下毛泽东的建议。陈独秀主导的思路是 将“地主”定为拥有五百亩以上的人。毛泽东认为这 “是全然不适合和不切实际的,而且忽视了中国土地 经济的特质”,“陈独秀是中国党的彻头彻尾的独裁 者,他甚至不同中央委员会商量就做出重大的决定。”
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
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
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主要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是美国 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 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 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 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 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 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主题思想
《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
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
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在本书中,斯
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
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
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
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
(2)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在师范毕业之后,毛泽东面临选择,当时
许多同学都计划要到法国工读,新民学会当时对这
些同学给予帮助பைடு நூலகம்但毛泽东选择留在国内,“他认
为我对于本国还未能充分了解,而且我以为在中国
可以更有益地花去我的时间„„”在北平他找到原
来在师范学校的教员杨怀中,他正在北大做教授,